2023-2024學年河北省辛集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自測模擬題_第1頁
2023-2024學年河北省辛集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自測模擬題_第2頁
2023-2024學年河北省辛集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自測模擬題_第3頁
2023-2024學年河北省辛集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自測模擬題_第4頁
2023-2024學年河北省辛集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自測模擬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共100分)第I卷(選擇題,共24分)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12分,每小題的每一個填空均只能填一個選項,填錯,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殉職(xùn)

鄙薄(bó)

狹隘(ài)

拈輕怕重(zhān)B.干涸(gù)

坍塌(tān)

突兀(wù)

刨根問底(páo)C.恍惚(huǎng)

抽噎(yē)

淫慢(yín)

參差不齊(cēn)D.灼人(zhuó)

暈眩(xuàn)

附和(hè)

哄堂大笑(hòng)2、下列句子中,書寫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呼吸變得暢快,空氣里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唇。B.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撩亮地響。C.古老的濟南城內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D.成熟的莊稼等待收割,金燦燦的種子需要曬干,甚至紅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曬甜。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路邊有一只小鳥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過,生怕打擾了它吃早餐。B.展覽館里展出的各種工藝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C.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忽然恍然大悟。D.她想讓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卻把兩者混為一談。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我的媽媽不僅是我最愛的親人,也是我最知心的好朋友。B.我這次沒有考好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仔細審題。C.秋天的槐蔭公園,是一個美麗的季節。D.隨著愧蔭大道的“刷黑”成功,將使孝感城區交通壓力大大緩解。

第II卷(非選擇題,共76分)

三、默寫(共6分)5、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

(1)樹木叢生,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__________,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__________。(王灣《次北固山下》)

(3)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王灣《次北固山下》)

(4)默寫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全詩。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題。長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④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選自《論語》)【注釋】①長沮(jù)、桀溺(jiénì):都是當時的隱士。長沮、桀溺可能不是這兩個人的真實姓名。②耦(ǒu)而耕:古代的一種耕田方法,兩人并排用耜(類似鏟子)翻土。③耰(yōu):用土覆蓋播下的種子,并把土耙平。④憮然:悵然,失意。1.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子路問津焉

津:渡口B.是魯孔丘之徒與

徒:學生C.而誰以易之

易:交換D.耰而不輟

輟:停止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A.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土也B.人不知而不慍C.溫故而知新D.博學而篤志3.下列句子,與“子路行以告”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B.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C.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D.賢哉,回也4.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沮、桀溺最后都沒有告知子路渡口,是因為想勸子路離開孔子,跟他們一起做一名獨善其身的隱者。B.文中的“辟世之士”具體指孔子,“辟人之士”具體指長沮、桀溺。C.桀溺認為天下如同滔滔洪水般動蕩不安,孔子雖然自以為能改變混亂的世局,實則無力改變。D.孔子認為,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他才與自己的弟子們不知辛苦地四處呼吁,為社會改革而努力,這是一種可貴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5.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四、現代文閱讀(共10分)閱讀《貓》(節選),完成各題。貓(節選)鄭振鐸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玩游,好像是具著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沒有像對前幾只小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鉆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春天來了,它成了一只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的伏著,吃得胖胖的。①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媽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媽在叫道:“鳥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媽要小心了。張媽!你為什么不小心?!”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于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還憤憤的,以為懲戒得還沒有快意。隔了幾天,李媽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逃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②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我心里十分地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③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④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自此,我家永不養貓。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可憐”一詞是對這只貓命運的概括,也為下文寫這只小貓的不幸遭遇埋下伏筆。B.“若有若無”說明這只貓由于長相不好看,性情憂郁,不討人喜歡,不被家人重視。C.兩次寫貓“對鳥籠凝望著”,暗示我“我”和家人認為這只貓有咬芙蓉鳥的企圖,為下文“證實”貓的“罪狀”埋下伏筆。D.“悲楚”一詞,說明“我”從這只貓的叫聲中聽出冤枉,聽出了不公平。2.下列對加橫線句子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第①句:寫芙蓉鳥“叫得很好聽”,與這只貓“若有若無”形成對比,為下文芙蓉鳥被咬后“我”和妻子的言行埋下伏筆。B.第②句:“我”看到黑貓“嘴里銜著一只黃鳥”,就意識到冤枉家里的貓了,心中無比自責。C.第③句:用擬人手法,寫“我”冤枉了這只不能說話辯訴的貓后感到非常內疚、自責和痛悔。D.第④句:因為我們給予前兩只貓很多關愛和溫暖,第三只貓我們并不喜愛,也不關注,還冤枉了它,所以它的死亡使“我”更加難過。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從文段中看,“我”對貓的情感變化過程是討厭——憤怒——悔恨。B.從“我”對貓的情感變化過程來看,“我”是一個有良知、嚴于律己、敢于反省自責的人。C.文章最后說“自此,我家永不養貓”,因為養貓會給家里帶來許多麻煩,引發許多不愉快的事情。D.這只貓的遭遇告訴人們,僅僅根據一點可疑的跡象就得出主觀臆斷是錯誤的,依靠自己的強勢和暴力進行隨意的懲戒只會傷害無辜。五、詩歌鑒賞(共5分)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小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