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_第1頁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_第2頁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_第3頁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_第4頁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小學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相識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駕馭一個多音字。

2、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宿建德江》。

3、理解詩人所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憂愁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人所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憂愁的情感。

教學打算: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或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揭題

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宿建德江》(板書課題),作者孟浩然。

二、自學古詩

1.范讀全詩。(整體感知內容)

2.指名讓學生讀,檢查學生的讀音及斷句。

3.自學理解詩句的意思。

自學提示:

(1)依據課文注釋,結合詩句理解詞語。

(2)小組探討,議一議如何理解這首古詩。

(3)提出問題。

三、檢查自學

1.結合詩句理解詞句的意思。

移舟:劃船離岸的意思。

泊:劃船靠岸。

煙渚:渚,水中的小塊陸地。煙渚,霧氣覆蓋下的江中陸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黃昏,引起詩人新的愁苦。

野曠:野,野外。曠,空曠。

天低樹:天比樹還低。

2.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結合圖意理解詩歌的后兩句。

在一個江中的孤島上,幾棵高高的樹被風吹得東倒西歪,遠遠望去由于是在空曠的野外感覺天比樹還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覺月亮離人是那么的近。

引導體會作者心情:此時作者遠在異地,舉目無親,孤苦無援,身處這空曠的野外,一種思鄉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駕臨 ,水中月,船中人又好像離得那么近,有了一絲喜悅,也帶來一些安慰。

待到明天詩人又會想什么呢?

(又是一些新愁。)

四、指導朗讀

1.理解了這首詩的含義和所要表達的情感,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呢?

2.指導朗讀,留意停頓,細致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

3.配樂朗讀

板書設計: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小學語文教案篇2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日我們來學習前蘇聯聞名教化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

生:齊讀課題

師:從課文題目來看,我是誰,這句話又是誰說的,為什么說我不是最弱小的,你知道誰是最弱小的嗎?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走進今日的小故事。

二、課文解讀:

1.掃清障礙,字詞學習。課件出示本課的字詞:(生字用紅色著重)

弱小周末掀起蜂擁嬌嫩遞給薔薇閑聊薩沙

托利亞鈴蘭花滂沱大雨垂著頭隨風舞動芳香撲鼻

2.學生開火車讀課文,一人一句。(生讀,師巡察指導讀書姿態)

3.學生之間相互評價。

4.師范讀,同時讓學生思索問題: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品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畫出描寫森林和野薔薇花漂亮的句子,并劃出來。反復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回答,課件出示:(1)漂亮的森林圖片。

(2)野薔薇和鈴蘭花圖片。

(3)指導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隨課文相機理解蜂擁、隨風舞動、芳香撲鼻的詞義。

3.突然,雷聲大作,下起了滂沱大雨,漂亮的野薔薇被雨打成什么樣子了?請同學們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同時出示被大雨打得垂下了頭的薔薇花?

4.你聽到薔薇花的呻吟了嗎?這時的野薔薇在會說什么呢?它最須要的是什么?

5.生回答。

6.薩沙似乎聽見了薔薇花的呻吟,他是怎樣做的呢?找出這句話來讀一讀。

7.只有一件雨衣,卻穿在了薩沙的身上,這又是為什么呢?

(當學生談到“雨衣遞給”是相互關愛,老師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經驗,如父母怎樣送雨衣到學校等,把“關愛”詳細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體會來讀一讀有關的句子,讀出感情來。)

8.課件出示薩沙與媽媽的三次對話。(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朗讀)

9.薩沙用實際行動表明白我不是最弱小的。生特別驕傲齊讀課題——我不是最弱小的。

10.你喜愛薩沙嗎?為什么?

四、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課件出示“撲、托、摸”。讓學生說說他們的共同點:

①結構上,都是左右結構,留意“撲”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練習書寫。

板書設計: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傳遞雨衣:爸爸→媽媽→薩沙→野薔薇

每個人都要愛護比自己弱小的

強大

小學語文教案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第三冊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們啟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示自身,教化自身。

學習目標

1、相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暢地朗讀諺語,培育同學有積累諺語的愛好。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10個生字是本課的重點。

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課時全課時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規范指出:“同學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同學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需讓同學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覺的過程。“在讀課文中,你發覺了什么?你還發覺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這幾句話不但構建了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而且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同學,使同學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子。

教學過程

一、利用同學寵愛的卡通,激發同學學習的愛好,導入新課。

今日,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摯友,大家看他是誰?出示課件,他就是小摯友最喜愛的小博士,他還帶來了一些禮物,看這是他帶來的才智星,他讓我獎給那些肯動腦、會合作、主動參加的同學,你們想不想得到才智星?要想得到獎品,先過第一關,老師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團結起來__________,一個人的力氣__________,集體的力氣__________。誰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明,(出示課件)螞蟻搬豆。

師:其實還有許多的諺語也是說明團結合作精神,今日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識字5》。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告知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仔細讀,反復讀,遇到難讀的字多拼幾次,邊讀邊考慮。

2、配樂范讀課文。

師:看到你們讀的這么有味道,老師也很想讀一讀。

3、同學互讀,同學仿照老師的讀法好玩練讀。

師:你們喜愛像老師這樣讀嗎?抓緊讀給同桌的摯友聽吧!

4、讀全文。

三、學中發覺,主動探究。

1、讀中你發覺了什么?你還發覺什么?讓同學自由爭論。

2、組內說自身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齊,泰山移”圖片抗洪,加深對諺語的理解。

(2)“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出示課件:柴多火燒得旺的畫面。再讓同學說說這句諺意思。理解“計謀”的意思。

(3)“一根筷子簡單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指導同學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了解簡單的反義詞是困難。

(4)“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

(5)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出示春天的畫面

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

3、選擇自身喜愛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身喜愛的理由。

四、好玩嬉戲,鞏固字形。

1、師生對讀,體會每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聯系,再齊讀全文

2、小組學習,讓小組與組對口令。

3、背5句諺語。

4、與動物交摯友。

出示課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動物,有天上飛的老鷹,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點擊他們會出示自身的生字。

師:小博士還帶來了一些動物,你們想和動物們交摯友嗎?想和動物交摯友有個條件,就要得讀有關動物身上的生字,并給生字組個詞語,好嗎?說明這個摯友跟你已經成為好摯友,誰最有信念。

五、拓展訓練,交叉寫字。

1、我會讀,讀誕生字。

2、我會記,記住自身用什么方法記住了。(用熟字去換加偏旁識字)

3、我會寫,指導書寫。

六、總結

今日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句諺語,給大家很深的印象,比方,“人心齊,泰山移”等,卻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示自身,教化自身。

七、實踐活動,收集起來的諺語讀讀。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英雄三個幫。

(2)眾人劃漿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行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小學語文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相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打算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鄉的古詩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激發愛好

1.“露從今夜白,月是家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最美妙、最真摯的情感。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與“月”有關的詩詞呢?

2.是呀,從古到今,月亮總是讓人不由自主思念家鄉,今日我們再學習一首關于月亮的詩。

3.揭示課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書課題。了解“泊”字字義,選擇正確讀音。)

溝通資料,了解詩人

課前,你收集了詩人的哪些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讀詩,全班讀,留意讀準字音。

2.自己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并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3.四人小組探討詩句的意思,并說說你最觀賞詩中哪一句。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才同學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2.請說說你為什么喜愛?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朝氣盎然的春天的樣子。現在請和同桌相互說一說:在你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色呢?暢所欲言。

4.同桌互讀,練說。

5.指數名學生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真精彩!詩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簡短的同一個語句在不同的人的腦海中勾畫出不同的畫面。

7.請你用朗讀把你腦海中勾畫的畫面讀出來。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望見了草長鶯飛、滿目新綠的春天,細致視察書上的插圖,還能讓你有更深化的理解。

9.指名說,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0.關于“綠”字還有一個故事,引導閱讀“資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1.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12.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習作中莫非不該反復修改嗎?記住:文章是改出來的。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這么美的春色,誰不流連忘返呢?詩人和我們一樣沉醉其間了嗎?

2.詩人想干什么?家鄉在哪兒?引導學生從課題和詩句一、二行處理解。

3.請你在教室的地圖上找找它們的位置吧。再好好讀古詩。

4.學生上臺指地名,然后簡介王安石把南京稱為家鄉的緣由。

5.你從哪里讀出詩人急迫地想回家鄉呢?

6.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

7.感情朗讀。

回來整體,深化體驗

1.漂泊在異鄉的游子對家鄉是多么的眷戀啊!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首詩吧。

2.練習背誦。

其次課時

回顧內容,談話入題

古詩《泊船瓜洲》讓我們體會到了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的千般惆悵?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思鄉之情的呢?

初讀古詩,整體感受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正確、流利,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詞。

2.指幾名學生讀,正音。

3.看看詩詞題目,你發覺了什么?

4.同樣的思鄉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么表達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讀。

品讀詩句,領悟感情

1.詩人那濃濃的鄉情,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