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導師信息_第1頁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導師信息_第2頁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導師信息_第3頁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導師信息_第4頁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導師信息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孔憲正(1938—),男,籍貫浙江慈溪,生于上海,1955-1965年就讀于清華大學無線電系,1965年數字通信專業研究生畢業。1965-2000年一直從事國防科研工作,1983年起歷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54研究所總工程師、第36研究所總工程師兼副所長。2000年應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聘請兼任通信工程學院院長工作。1985年一1989年期間曾兼任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顧問。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87年當選中國電子學會會士,90年代當選中國通信學會首批會士。曾任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電子對抗分會副主任委員。現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通信工程學院名譽院長,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浙江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2005年榮獲浙江省首批特級專家稱號??讘椪淌诹甏_始從事數字通信技術研究,八十年代后任多項大型通信與電子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四十多年來,孔憲正教授矢志不渝、勇攀科學高峰,成果卓著,獲獎眾多。獨著及合著有《數字通信基礎》、《數字信息傳輸基本原理》、《數字微波接力通信》、《現代電子工程》、《數字衛星通信》、《“綜合電子戰”一現代戰爭的殺手銅》、《寬帶數字接收機》等著作。1979年獲四機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年獲電子工業部科技成果一、二等獎多項,1999年獲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4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為我國數字通信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重大貢獻,是我國數字通信領域早期開拓者與工程技術帶頭人,也是通信電子戰領域工程科技帶頭人。趙知勁(1959-),女,教授,浙江寧波市人。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全國信號處理學會委員,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信息與電子系統研究所所長。于2000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2003年獲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重點資助。先后于1997年、2004年、2007年、2008年分別榮獲電子工業部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功勛教師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82年、1984年和2009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84年碩士畢業后,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教,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7年晉升教授。1993-1994年和2003年兩次作為訪問學者分別在德國達姆斯達塔工業大學和愛朗根大學進行自適應信號處理和盲信號處理的研究。長期從事信號處理、軟件無線電技術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并已完成省部項目5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浙江省廳局級項目5項、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重點科研預研項目1項、橫向科研項目十余項,參與并已完成“十五”國防重點預研項目1項。目前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電科院預研基金項目1項,近幾年涉足研究領域為通信信號處理、盲信號分離、認知無線電。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被SCI收錄14篇,EI收錄30篇。獲省部級獎3項、浙江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2項。由趙知勁指導郎濤完成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和郭殿武完成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分別獲2005年度和2006年度浙江省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信號處理、軟件無線電。聯系電話:86919121E-mail:zhaozj03@游林(1966-),男,博士,教授,江西臨川人,中國密碼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密碼學學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國際EI期刊“InternalJournalofAdvancementsinComputingTechnology”編委。1988年畢業于武漢大學代數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在讀博士期間,否定了美國SCI核心期刊“LinearAlgebraanditsApplications”主編RichardA.Brualdi等人在1992年提出的十余年未獲解決的有關(1,0)-矩陣最大跳躍數的一個重要猜想。2000年9月至2002年11月在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安全中心從事有關橢圓曲線密碼理論等有關項目的研究。2003年受聘為海南師范大學應用數學學科責任教授及大連理工大學高科技研究院兼職教授。2004年4月至2007月4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7年12月起聘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特聘教授。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美國Clemson大學工程與科學學院做訪問學者。近年來主持或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1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二等)1項。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杰青團隊項目1項。作為主要研究成員(排名第二)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15密碼發展基金項目各1項。2003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4年被選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5年獲第六屆海南省青年科技獎,2006年獲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近5年來在“FiniteFieldsandTheirApplications”,“JournalofChineseElectronics”,“System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等期刊及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被SCI/EI檢索近20篇。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應用數學。主要研究興趣:密碼學,代數學、數論及其應用、模式識別及其在信息安全中的應用。聯系電話:86878559E-mail:mryoulin@youlin@肖明波(1971-),男,籍貫湖南沅江,1995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系自控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美國Purdue大學電機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并獲哲學博士學位。2002年5月至2003年7月,在美國Rice大學電機與計算機工程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8月受聘于廈門大學通信工程系,擔任教授、碩士生導師,2008年12月獲博士生導師。2004年擔任通信工程系副主任、通信技術研究所所長。2010年3月加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目前主要從事無線通信網絡、數字版權保護、數據挖掘與融合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已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檢索20多篇次;出版譯著4部,參與編著英文專著1部。獲廈門大學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支持,近年主持完成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青年創新基金、美國Qualcomm無線研究中心基金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多項,作為主要研究成員多次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項目、軍隊型號項目和福建省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究工作。現為IEEE通信分會會員,曾多次擔任INFOCOM、Globecom和WICON等國際大會TPC委員。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研究方向:無線網絡、數字版權保護。E-mail:mingbo@章堅武(1961-),男,博士后,教授,杭州市人。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委員,浙江省電子學會理事,浙江省通信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科技廳“十一五”重大專項咨詢專家,2001年入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4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層次。先后于1983年7月、1988年4月在南京通信工程學院無線通信系獲工學學士和工學碩士學位。1999年7月在浙江大學信電系獲工學博士學位。2000-2003年在浙江大學光及電磁波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獲2004年度包兆龍包玉剛留學生獎學金,在美國韋恩州立大學(WayneStateUniversity)進行了三個月的高訪,從事相關工作的研究。已主持完成“十五”、“十一五”軍事預研項目各1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其中人才項目1項),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及其他各類項目十余項。研究成果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浙江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項。在電子學報、通信學報、電信科學等國內一級或核心刊物及國際、國內會議上發表有關研究論文60余篇,SCI、EI收錄20余篇,主編教材3部,其中,“移動通信”被列入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移動通信與個人通信、多媒體通信技術方面的研究。聯系電話:86919122E-mail:zhangjianwu2001@163.com汪立新(1966-),男,研究員,浙江杭州市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電子系統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先后獲浙江省國防工業系統青年崗位能手稱號、第五屆浙江省青年科技獎等,1998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汪立新1985年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信息處理專業。1985至2005年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6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1999年12月破格晉升為研究員,2005年10月調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教。汪立新從事通信與信息對抗、信號與信息處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已20多年,主持完成的多項科研成果分獲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曾擔任某大型國防重點項目總設計師,在上述領域主持國防預研3項、國防重點實驗室基金2項、型號系統項目1項、其它橫向課題多項。發表包括被SCI/EI收錄的論文多篇。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信號處理,軟件無線電。E-mail:wgydfd@李光球(1966-),男,安徽肥東縣人,博士,教授,中國電子學會信息論分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青年與志愿者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同行評議專家,1998年被評為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2000年獲浙江省青少年英才獎,是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獲得者,2001年、2007年先后兩次被評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05年被評為“浙江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是國際著名期刊IETCommunications和國內一級期刊電子學報、電子與信息學報、電路與系統學報等的資深審稿人。1988年、1991年分別獲南開大學電子科學系理學學士學位和理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系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的工學博士學位。1995年至今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教。1996年、2000年分別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由李光球指導、徐福永完成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MIMOWCDMA系統中分集和信道編碼技術研究”獲2007年浙江省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由李光球指導、江林超完成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MIMO衰落信道上STBC和TAS/STBC的性能研究”獲2010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2005年、2009年先后兩次被評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長期從事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信息論與編碼、通信信號處理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已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其中包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基金項目2項、企業委托的科研項目2項等,已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論文60余篇,EI收錄學術論文20余篇,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和三等獎各2項,中國電子學會的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4項。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無線通信系統、個人通信與移動通信。聯系電話:86919122E-mail:gqli@周建欽(1963-),男,教授,山東巨野人。1989年復旦大學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于日本慶應大學做訪問學者。2007年進杭電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信息安全,密碼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組合數學和算法。1989年解決了著名數學家PaulErd?s等人提出的一個組合數學方面的猜想(請參見論文"關于整數分拆的Alavi猜想的證明",《數學學報》,1995年第5期)。1989年至今,在《科學通報》、《電子學報》、《數學學報》、《應用數學學報》、《Designs,CodesandCryptography》、《ActaMathematicaeApplicataeSinica》、《ArsCombinatorial^《Combinatorica》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論文被SCI、EI收錄。主編《排序和查找理論及算法》,1993年6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60473142)、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多網通訊信息管理系統》等科研項目。1999年至2002年,先后參與本田、松下、資生堂、日本規格協會和CASIO等公司單位的軟件研制開發。目前正承擔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密鑰流序列線性復雜度及其穩定性的理論與算法招收碩士生專業: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密碼學(序列密碼方向)、信息隱藏等。E-mail:zhou@李齊良(1965-),男,博士后,教授,湖南衡陽市人。現為通信工程學院教授。1992年在四川大學物理學系獲得碩士學位,2000年在西南物理研究院(585所)獲得工學博士學位。1992年-2000年在585所從事激光與等離子體研究工作,2001年調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評為研究員。李齊良多年來一直從事激光物理、光纖通信系統以及光信息傳輸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參與國家863、國家和省自然基金研究工作,主持教育廳計劃項目研究、浙江省科技廳計劃項目工作,在《物理學報》、《ChinesePhysics》、《Fiber&IntegratedOptics》、《OpticsCommunications》、《中國激光》、《電子學報》、《電路與系統學報》和《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等發表論文二十余篇。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一次。被SCI檢索論文9篇,EI檢索12篇。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光纖通信系統、光信息傳輸。E-mail:liqiliang2@王海泉(1964-),男,浙江義務人,理學和工學博士,研究員,IEEE會員。1983年畢業于海軍工程學院,取得理學學士學位,1989年在南開大學數學系取得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在日本京都大學理學部數學系取得理學博士學位并在此后一年中在該系做博士后。1998年至2001年在日本立命館大學等大學擔任講師(非常勤)2001年至2002年在美國特拉華大學與計算機系做訪問學者,并在2005年在此大學取得工程博士學位。2005年至2008年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做博士后工作。2008年加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任教師。近年來,主要從事于無線通信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特別是在空時碼的設計,信源與信道的聯合設計,網絡編碼,認知無線電等領域取得了屬于世界前沿性的成果。到目前為止,在信息論與通信領域的頂級期刊IEEETranscationsonInformationTheory上發表了多篇第一作者論文。到目前為止,共被引用二百多次。正在申請美國專神項。多次擔任過國際學術會議的評委,還經常承擔IEEETranscations級雜志的審稿人。目前正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無線通信、多天線系統、信號檢測、信息論。E-mail:wanghq33@趙澤茂(1965-),男,博士,教授,四川蓬溪人。中國密碼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密碼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1985年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數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0年中南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獲數理統計方向理學碩士學位;1998-2001年在職進修清華大學遠程教育計算機應用專業研究生課程;2001-2005年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在職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1995年晉升副教授,2007年晉升教授。1998年以前,主要從事統計應用、決策優化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1998年以后,開始系統學習計算機應用專業知識,并專注于密碼學與信息安全的教學與科研工作?,F為本科生開設《密碼學》、《信息安全導論》等課程,為研究生開設《密碼學》《信息安全技術》等課程。出版《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學習指導》、《密碼學教程》、《數字簽名理論》、《信息安全技術》等教材或專著。近5年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多篇;主持或參與完成國防預研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多項?,F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和上海市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共3項。招收碩士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多媒體通信與技術方向),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方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