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音樂之聲》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8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影視劇本的特點,了解《音樂之聲》的劇情。
過程與方法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瑪麗亞的性格特點,感受其形象美。
2.結合影視劇本的特點,賞析其畫面美,培養學生閱讀影視劇本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重點難點
重點揣摩文中的兩個場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瑪麗亞,體會課文是如何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瑪麗亞的形象的。
難點揣摩語言,發揮聯想和想象,感受課文的畫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詞所體現的音樂故事片的特色。
教學方法朗讀品味賞析法、討論法、點評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音樂之聲》音像資料片斷。
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基本過程
一、預習檢查
1.生字注音。
2.詞語解釋。
崢嶸:高峻,突出。
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等密集。
漣漪:細小的波紋。
佇立:長時間地站著。
頂禮膜拜:形容十分虔誠地行禮。
流連忘返:留戀不止,舍不得離去。
通宵達旦:從天黑到天亮。
遐思:悠遠的思索或想象。
肅穆:嚴肅安靜。
款步:緩慢地步行。
虔誠:恭敬而有誠意。
窺視:暗中察看。
老成持重:閱歷多,辦事穩重。
不動聲色: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態度鎮靜。
固執己見:堅持自己的見解,不肯改變。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眾說紛紜:各種說法又多又雜,很不一致。
二、新課導入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薩爾茨堡有一個馮·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個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師的妻子,在納粹德國吞并奧地利之后,組成了家庭合唱團,到處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
這個故事曾被拍攝成德國影片《菩提樹》,后來由“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改拍成電影《音樂之聲》。
影片獲得五項奧斯卡獎。兩年內放映收入四千二百五十萬美元,超過《飄》。許多觀眾--多半是婦女,連看十幾次,到1971年《音樂之聲》仍然膾炙人口,在美國歷年來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排第三位。
三、作者簡介
勒曼:美國劇作家。
四、文本鏈接
1.背景知識。
《音樂之聲》是根據百老匯一出上演四年而盛況不衰的歌舞劇改編的。該片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5項獎。該劇取材于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薩爾茨堡地方有個馮·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個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師的妻子,在納粹德國吞并奧地利以后,組成了家庭合唱團,到處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這部影片成為最經典的音樂片之一。劇中廣為流傳的經典音樂有:《音樂之聲》、《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多來咪》、《晚安,再見》等。
1960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以一百萬美元購得歌舞劇的改拍權,但附帶一個條件:在百老匯未結束演出之前,影片不得上映。拍攝工作從1963年開始,起先由威廉·惠勘執導,后來則由制片人羅伯特·懷斯兼任導演。
影片是在薩爾茨堡市內及周圍的山區、平原拍攝的,耗資一千萬美元。當時招致了一些非議,但很快就被大加贊揚。影片上映后,單在北美,頭十個月就收入二千萬美元,打敗其他影片,成為當年最高票房收入的影片。
2.影視劇本的特點電影文學劇本是專供拍攝影片而創作的劇本,是電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稱電影文學。
電影文學劇本跟小說、戲劇一樣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節,其容量也像戲劇一樣受到時間的限制(攝制完成的電影一般放映兩小時左右)。但電影文學劇本又不同于小說和戲劇。戲劇中人物對白繁多,側重于聽覺表現;“電影語言”則是連續不斷的銀幕畫面,側重于視覺表現,不以人物對話為主。在電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畫、場景背景的交代、情節的發展,一切都須化為畫面和動作,很少以敘述人的“哂外音”(或字幕)表述。
電影文學劇本的結構也有別于小說和戲劇,是以“鏡頭”為單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節的發展以及觀眾的注意力和關心的程序,有節奏地、合乎邏輯地銜接成整體。
實際拍攝用的腳本大多由導演根據原劇本按拍攝要求改寫,稱為“分鏡頭劇本”。五、整體感知
1.多媒體播放《音樂之聲》音像資料片段,學生體會影視劇本的特點。
2.學生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1)本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用簡潔語言概括。
(少女瑪麗亞當了見習修女后仍不改她熱愛歌唱、無拘無束的快樂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課這一例行宗教儀式時,跑到野外游玩,后來想起此時應做日常功課,匆忙趕回修道院,而此時,修道院正亂作一團,眾嬤嬤正在尋找瑪麗亞,并談論她是否適合當修女,當瑪麗亞突然趕回時,她們就結束了對瑪麗亞的議論。)(2)課文有兩個場景,請劃分兩個場景,概括兩個場景內容。
(第一個場景:在薩爾茨堡的野外,寫瑪麗亞縱情歌唱。第二個場景:在修道院內,寫眾嬤嬤對瑪麗亞的議論。)
六、課文精讀
1.師生共同賞析作品的畫面美(1)仔細品讀第一個場景描寫,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一畫面,感受其詩情畫意。
(巍峨崢嶸的阿爾卑斯山上,挺拔的松樹漫山遍野。樹林中不時傳來云雀的歌聲,婉轉悠揚。高高的山巔上尚未化盡的點點殘雪,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如溫潤的白玉般,攝人心魄。山風呼嘯,松濤陣陣,和著樂聲,回響在曠野上。
山腳下,群峰相擁,綠水環繞,薩爾茨堡坐落其中。極目遠眺,高高低低的房屋鱗次櫛比。一座莊嚴肅穆的修道院在綠樹濃陰中靜靜矗立,訕坡上綠草葳蕤,樹林茂密,小溪潺潺,真是人間仙境。)(2)體會其作用。
(這一段環境描寫,由遠及近,層次清晰,動靜結合,色彩和諧。作為主人公出現和活動的背景,與人物相映襯,烘托出人物的內心世界。)2.感受形象美(1)師生共同品讀描寫瑪麗亞野外歌唱情形的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學生品味瑪麗亞的唱詞和動作描寫的語句。
(瑪麗亞的歌唱具有很強的抒情性,不僅表現了她對音樂的熱愛和天賦,而且展露了她豐富的情感、美好的心靈,揭示了她自由活潑的天性。
瑪麗亞遠眺群山,輕盈地跳躍、旋轉,一會兒穿過小樹林,一會兒又奔到小溪旁……拍額頭、拔腿跑、撿外衣、驚呼等動作描寫,從外在形象上展現了她純真快樂、無拘無束的性格。)(2)課文第二個場景是眾修女七嘴八舌評說瑪麗亞,請概括眾人的意見,說說眾人眼中的瑪麗亞是個怎樣的人。
(在眾嬤嬤眼中,瑪麗亞天性活潑,熱愛歌唱;不守常規,無拘無束;純真歡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樂,也總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她十分可愛又讓人頭痛。瑪麗亞自由活潑的性格,與修道院的環境和要求極不協調,因此她們認為她不適合當修女。她們對瑪麗亞非常喜愛而又無所適從。)(3)課文臨近結尾處寫瑪麗亞回到修道院的情形。請仔細閱讀課文,嘗試表演,體會其性格特征。
選五個同學表演,一人演瑪麗亞,其余四人演修女。
選兩位同學以導演的身份點評。
明確:瑪麗亞闖進來時的一連串動作要匆忙、慌張、快捷;在眾修女嚴肅而毫無聲息的注視下,瑪麗亞的表情應由羞愧轉為無奈。
這一段文字是顯示瑪麗亞個性的生動文筆。
(4)劇本在刻畫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獨到之處?
你獲得了什么樣的啟示?
(①運用多種描寫人物的手段,如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描寫、環境描寫等。②立體刻畫,使人物形象豐滿生動。文中有正面描寫,如第一個場景以及第二個場景結尾瑪麗亞回到修道院的情形。也有側面描寫,如第二個場景中院長與眾嬤嬤的對話和對唱。二者相輔相成,從不同角度塑造了瑪麗亞這個人物形象。特別是將正面描寫難以表現或無法表現的豐富內容,簡練而藝術地通過側面描寫加以表現,頗見藝術功力。)(5)劇中為什么沒有對瑪麗亞的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難以轉化為視覺形象,觀眾看不到。)教師引申:畫面感,是影視劇本區別于其他文學體裁的基本特點。影視作為視覺藝術,是由畫面構成的。與之相應,影視劇本除了人物語言描寫之外,主要運用環境描寫和人物動作、表情描寫,來刻畫人物和表現事件,使之能轉化為銀幕上的視覺形象或讀者頭腦中想象的視覺形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影視劇本的畫面感。課文中對瑪麗亞在野外放聲歌唱時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瑪麗亞和眾嬤嬤的動作、神態描寫,都具有生動的畫面感。
教師總結:課文運用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神態描寫以及環境描寫,并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少女瑪麗亞熱愛歌唱、心靈美好、活潑自由、純真快樂的性格,使瑪麗亞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3.體味音樂美師生再次欣賞《音樂之聲》音像資料瑪麗亞歌唱片段。
課文是如何體現音樂故事片的特色的?(劇本中,瑪麗亞的內心獨白式的縱情歌唱,具有濃郁的抒情風格;眾嬤嬤對白式的歌唱,富有喜劇風格。二者都體現了《音樂之聲》這一音樂故事片的特色。)教師適當補充:音樂故事片是以音樂為重要表演形式的故事片,它在歐美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早已是一種相當成熟的電影藝術類型。《音樂之聲》被譽為“新風格”音樂故事片的杰作。在這部影片中,音樂是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表演形式和劇情發展的重要表現手段。這部影片能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音樂的藝術感染力。
4.《音樂之聲》曾獲得五項奧斯卡獎,一度風靡美國,你認為人們喜歡它的理由是什么呢?
《1)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影片塑造了一位活潑自由、純真快樂的女主人公瑪麗亞的形象。據說許多觀眾連看十余次都不滿足,這其中多半是婦女。(2)我認為主要是因為音樂不朽的魅力。音樂是一種神奇的語言。人們也許彼此言語不通,但音樂在哪里響起,哪里的人們就可以共同起舞。無怪乎,全世界都為瑪麗亞所傾倒。(3)劇中眾修女活潑風趣的議論,突出體現了音樂故事片常有的喜劇色彩,這也是《音樂之聲》成功的一個因素。……)5.課文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怎樣的瑪麗亞形象?
(課文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天性活潑率直的姑娘,她在音樂里浸著,在快樂里浸著,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舒適的心靈棲息所;她拒絕接受條框規章對自己本性的束縛,她在不經意間嘲諷了所有的壓抑與限制;她是那么善良、毫無心機,她是那么個性鮮明,讓人頭疼更惹人喜愛……)6.課文中的修女們用什么來比喻瑪麗亞?你認為這樣的比喻恰當嗎?為什么?你也試著用一兩個比喻去形容一下瑪麗亞。
(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作“皎潔的月光”和“天上的云彩”,真是抓住了她的神韻之所在!)7.文中的各位修女是怎樣評價瑪麗亞的?她們喜歡她嗎?你從何得知?
(她們對瑪麗亞的心度則分為兩類:以院長、嬤嫉為首的眾多修女對瑪麗亞是似“恨”實愛,而貝爾塔的態度則較為嚴厲。不過她們的觀點是一致的:
瑪麗亞不適合留在修道院。)8.如果要你用一個詞來概括瑪麗亞的精神實質,它會是什么?
(愛音樂、愛自然、愛孩子、愛生活,無處不得歡樂,無處不可放歌,這是一個與音樂聯誼的心中充滿愛的姑娘,她身上散發著圣潔的愛的光輝。)9.課文中存在哪些沖突?把它們找出來,說說作者這樣設計有什么好處。
(課文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規戒律”的修女與無拘無束、無視“清規戒律”的瑪麗亞的沖突。在沖突中我們對雙方的原則、觀點、性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還有:
(1)景色的比照:阿爾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一是純自然景觀,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愿的人文景觀,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著瑪麗亞和修女們之間必然產生的矛盾沖突。
(2)語言節奏的比照:群口雜唱《瑪麗亞》一段節奏很快、很緊湊,把眾修女七嘴八舌數落瑪麗亞的情態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問答節奏很慢,似乎在我們眼前活畫出幾位修女在尋找措辭的樣子。
語言節奏富于變化,使人讀來興味盎然。
(3)同類人物不同語言和態度及性格的比照:院長嬤嬤比照貝爾塔,身份同屬修女而性格、修養迥異。作者描繪群像而絕不千人一面。
(4)同一人物前后神態、動作的比照:瑪麗亞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樣子比照瑪麗亞在修道院里發現眾人嚴肅的目光之后小心翼翼的樣子。)
七、探究升華
修道院是修身養性的地方,有點像中國的道觀和寺廟,它實質上是對人性的一種束縛,規矩甚多。
瑪麗亞顯然不應屬于那種地方,她熱愛自由,喜歡奔跑于廣闊的草地上,喜歡像小鳥一樣地唱歌。她的這種行為是不被修道院里眾人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應該向上帝懺悔,幸好院長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是個值得尊敬的人,她也唱歌。如果沒有這位開明的院長,瑪麗亞很可能會像其他修女一樣在修道院里過著平淡乏味而單調的日子,然后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地忘記開口唱歌。院長很可能在瑪麗亞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所以不希望她重蹈覆轍。
音樂與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泄,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音樂之聲》是部音樂劇,瑪麗亞不停地唱歌,那是她對自由的一種向往,雖然起初她自己并未意識到這一點。
八、文章脈絡
全文共有兩個場景,分別是:
第一場景(開頭至“急速地跑下山來”):在薩爾茨堡的野外,瑪麗亞忘情于山上的風光,縱情歌唱。
第二場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結尾):在修道院內,寫眾嬤嬤對瑪麗亞的議論。
九、寫作特點
1.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瑪麗亞在薩爾茨堡郊外縱情歌唱,快樂游玩一正面描寫。
修道院內,眾人對瑪麗亞七嘴八舌地議論一側面描寫。
瑪麗亞風風火火地闖進修道院一正面描寫2.很好地體現了音樂故事片的特色。十、同步閱讀
賣唱的人們王小波有一次,我在早上八點半鐘走過北京的西單北大街,這個時間商店都沒有開門,所以人行道上空空蕩蕩,只有滿街飛揚的冰棍紙和賣唱的盲人。他們用半導體錄音機伴奏,唱著民歌。我到過歐美很多地方,常見到各種殘疾人乞討或賣唱,多不覺得難過,就是看不得盲人賣唱。這是因為盲人是最值得同情的殘疾人,讓他們乞討是社會的恥辱。再說,我在北京見到的這些盲人身上都很臟,歌唱得也過于悲慘;凡是他們唱過的歌,我都再也不想聽到。當時滿街都是這樣的盲人,就我一個明眼人,我覺得這種景象有點過分。我見過各種各樣的賣唱者,就數那天早上看到的最讓人傷心。我想,最好有個盲人之家,把他們照顧起來,經常洗洗澡,換換衣服,再有輛面包車,接送他們到各處賣唱,免得都擠在西單北大街--但是最好別賣唱。很多盲人有音樂天賦,可以好好學一學,做職業藝術家。美國就有不少盲人音樂家,其中有幾個還很有名。
本文的宗旨不是談如何關懷盲人,而是談論賣唱--當然,這里說的賣唱是廣義的,演奏樂器也在內。我見過各種賣唱者,其中最怪異的一個是在倫敦塔邊上看到的。這家伙有五十歲左右,體壯如牛,頭戴一頂獵帽,上面插了五彩的鴕鳥毛,這樣他的頭就有點像兒童玩的羽毛球;身上穿了一件麂皮夾克,滿是污漬,但比西單的那些盲人干凈--那些人身上沒有污漬,整個油亮油亮的--手里彈著電吉他,嘴上用鐵架支了一只口琴,腳踩著一面踏板鼓,膝蓋拴有兩面鈸,靴子跟上、兩肘拴滿了鈴,其他地方可能也藏有一些零碎,因為從聲音來聽,不止我說的這些。他在演奏時,往好聽里說,是整整一支軍樂隊;往難聽里說,是一個修理黑白鐵的工場,演奏著一些俗不可耐的樂曲。初看時不討厭,看過一分鐘,就得丟下點零錢溜走,否則會頭暈,因為他太吵人。我不喜歡他,因為他是個嘩眾取寵的家伙。他的演奏沒有藝術,就是要錢。
據我所見,賣唱不一定非把身子弄得很臟,也不一定要嘩眾取寵。比方說,有一次我在洛杉磯乘地鐵,從車站出來,走過一個很大的過廳。這里環境很優雅,鋪著紅地毯,廳中央放了一架鋼琴。有一個穿黑色燕尾服的青年坐在鋼琴后面,琴上放了一杯冰水,有人走過時,他并不多看你,只彈奏一曲,就如向你表示好意。假如你想回報他的好意,那是你的事。
無心回報時,就帶著這好意走開。我記得我走過時,他彈奏的是《八音盒舞曲》,異常悠揚。時隔十年,我還記得那樂曲和他的樣子,他非常年輕。人在年輕時,可能要做些服務性的工作,糊口或攢學費,等待進取的時機,在公共場所演奏也是一種。這不要緊,只要無損于尊嚴就可。我相信,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工程咨詢服務合同
- 2025物業用工合同范文
- 芷蘭秋冬傳染病防控知識
- 酒店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 2025年云南省文山市西疇縣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英語試題
- 常見惡性腫瘤概述
- 普通心理學(第2版)課件 第一章 心理學概述
- 平面構成特異8
- 2025年人際溝通與禮儀試題
- 互聯網+廣告投影燈行業運營模式及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 招投標相關知識培訓課件
-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4版解讀課件
- 2025屆浙江省稽陽聯誼學校高三下學期4月二模政治試題 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東城區九年級初三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東城區高三二模數學試卷(含答案)
- 首醫口腔面試真題及答案
- 門診病歷基本書寫規范
- 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
- 景區衛生培訓課件
- 七年級下冊《山地回憶》課件
- 腰椎病的康復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