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的施工安裝技術監控要點_第1頁
隔震支座的施工安裝技術監控要點_第2頁
隔震支座的施工安裝技術監控要點_第3頁
隔震支座的施工安裝技術監控要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隔震支座的施工安裝技術概述橋梁支座的主要作用是將橋梁上部結構的荷載傳遞到橋梁的墩臺上去,同時保證橋跨結構的位移、轉動,以適應恒載、活載、溫差、地震引起的水平、豎向應力。通常,支座有鋼鉸支座、鋼擺滾支座等。近期,橡膠支座因它有足夠的豎向剛度,又有良好的彈性變形,保證了位移和轉動的需要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不管是鋼質支座還是橡膠支座在地震作用的情況下,對橋梁的減震功能很有限,且自身彈性恢復功能也差。因此,在地震烈度Ⅶ級以上地區建橋,隔支座的設計成為必須。迄今為止,普遍認為鉛芯/橡膠/薄鋼板的隔震支座能把水平柔性裝置、等效阻尼能力、彈性恢復能力、豎向承載能力融為一體,是較為理想的隔震支座型式。普通板式、盆式支座與隔震支座的比較從附圖1-3中,我們可以看出支座的共同工作原理是傳遞荷載,保證位移與轉動。但是隔震支座較普通不同的是:(1)面積大、厚度高、構件重量重(見附表1)型號GZY700GZY800GZY1000GZY1100平面尺寸(mm))72082010201120支座高度(mm)2752962853154鉛芯直徑(mm))7070100100總重量(KN)7650100001570018950(2)結構復雜本橋使用的是4個鉛芯圓形橡膠支座,支座中的圓形厚鋼板通過多個螺栓與上、下擺的方形板連接,然后上擺還通過套筒螺栓與箱梁預埋鋼楔板連接,下擺通過套筒螺栓與橋墩支承墊石連接。(3)隔震支座因厚度高有較大的位移量,因設置鉛芯阻尼,耗能效果很好,因上連箱梁下連橋墩,地震時彈性恢復能力強,輔以鋼板焊接而成的限位塊,能很好防止落梁的地震災害。(4)安裝技術要求高。施工實際安裝隔震支座的安裝包括支座自身設計、制造及其與墩梁的連接都必須要精準,牢靠。安與梁體的連接是支座及其配件整體吊裝就位后,確保預埋在梁體的楔塊底面符合設計要求。它與墩頂支承墊石的連接是待梁體張拉后,經過精細調整后才壓漿錨固的。設計中考慮了主橋一聯多跨單向連續張拉,同時顧及鋼筋砼的收縮、徐變、溫差變化等因素,除錨栓孔要求后壓漿外,預留墊石上2.5㎝的環氧砂漿層也準備以壓漿充填實心密實。在實際施工安裝中,因支座自重大,且成梁張拉后支座開始傳遞豎向力,雖然預留2.5㎝未注漿,也無法消除因收縮、張拉引起的支座初始變形,而且C40環氧粘稠度大難以壓入,如何檢查壓實度尚待研討,況且它的防火及耐久性并非最佳。因此,本次施工安裝作了稍許調整,即把支座墊石預留的2.5㎝層先補平到設計標高,平整度控制小于±3mm,同時預留錨栓孔壓漿通道。在吊裝安裝支座之前,先均勻撒鋪1mm厚的水泥干粉,它能起到補充調平和滑移功能,況且今后壓漿,也能使其溶入回漿中,對支座下擺固結十分有利。變形觀測墩號支座S28S27S26上游下游上游下游上游下游順橋向(㎜)198087721183877311838橫橋向(㎜)1000000200000030000注:下鋼板均未滑動,以上觀測數據為剪切變形量。分析與建議從施工實際安裝及變更觀測資料看,S28橋臺變形較大,繼續多跨張拉有增大變形的趨勢,但很少。現處在降溫季節,因此分析S28的累年變形是張拉、鋼筋砼徐變、收縮和溫降的綜合值。S27、S26變形很小,其中橋梁未進入彎道或與匝道交聯,因此橫橋向未見變形。為此,我們建議:(1)、消除支座初始變形的辦法宜用大噸位千斤頂整體頂起箱梁,花費大,又擔心引起連續梁自身的其他變形。鑒于支座初始變形很少,建議不作調整,可以注漿錨栓孔固結。(2)、建議今后支承墊石一次澆注到設計標高,平整度控制在±3mm,取消2.5㎝厚的C40環氧砂漿層,錨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