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冊全冊教案_第1頁
2023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冊全冊教案_第2頁
2023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冊全冊教案_第3頁
2023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冊全冊教案_第4頁
2023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冊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數學精品資料二年級第四冊數學教學進度表項目周次起止時間教學內容(課題或頁次)教學時間備注13.1—5HYPERLINK花店買花教學目的通過“花店買花”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能對的計算有關的兩部試題。教具準備掛圖,課件。切入舉偶課件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誰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都有哪些花?課件中都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對話平臺玩中學說一說。初步感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根據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學生自由報告。教師根據報告內容有選擇地進行板書。算一算。通過算一算,掌握方法。(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錢?教師充足放手,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報告。(2)觀測綜合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賣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錢?學生獨立解答后指名報告。說一說你又會得到如何的結論?學中做完畢試一試的第1題。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獨立計算。議一議: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完畢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完畢練習二的第2題和第3題。練習課教學目的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使學生可以進行對的計算,提高計算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投影片切入舉偶談話引入。數學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應用到數學知識。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數學練習課,進一步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對話平臺玩中學用你喜歡的顏色畫一畫下面各題先算什么,在講給你的同桌聽一聽。46+7×329-6×254÷9+318-6÷2算一算,看誰算得最準確。2×6+378×7-3442+40÷590-54÷656-2×640+2×6學中做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21+7+7+7+7=21+()×()=21+()=()65-8-8-8=65-()×()=65-()=()完畢練習題的第4題。完畢練習二的第5題。做中得綜合練習。把兩個一步算式寫成一個兩步算式。4×8=3264+20=8460-32=2884-72=12完畢練習題的第6題。練習課教學目的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順序,使學生可以進行對的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投影片切入舉偶談話引入。數學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應用到數學知識,今天,我們繼續來上一節數學練習課,純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對話平臺學中做畫一畫先計算什么,在計算出來。27+3×446+26-2436÷4-698-27-1648+32÷887-7×9啄木鳥醫生。對的畫對號,錯的畫錯號。12-6×28×4+1520-10÷5=6×2=32+15=10÷5=12()=47()=2()選者對的答案。(1)停車場上有大汽車40輛,尚有4排小汽車,每排5輛,停車場上一共有多少輛?對的列式為()①40×4+5②(40+4)×5③40+5×4(2)二年一班有5個小組,每組8人,其中有24人是男同學,其余的都是女同學,女同學有多少人?對的列式為().①24-8×5②8×5-24③8×5+24(3)8瓶飲料24元,一袋餅干5元,餅干比一瓶飲料貴多少元?對的列式為()①24÷8+5②24÷8-5③5-24÷8做中得綜合練習。列式計算。25加上6與7的積,和是多少?36除以9得商再減去3,差是多少?5乘以7減6,差是多少?42加上48除以6的商,和是多少?過河教學目的1.通過“過河”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對的計算帶有小括號的運算。教學準備掛圖,課件。切入舉偶出示掛圖,談話引入。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數學問題。看看圖,說一說你看懂了什么?對話平臺說一說。通過看圖,理解題意。從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指名報告。試著做一做。想一想。由情境入手,領略理解運算順序。議一議。29+25÷9這樣列式對嗎?(2)教師小結。小括號可以幫助我們改變運算順序,假如在一個算式中有小括號,就要先算小括號中的。試一試。試著做一做(29+25)÷9。學中做做一做。完畢做一做的習題。先說一說計算順序。再獨力計算。比一比,算一算。16+24÷818—9×230—6÷3(16+24)÷8(18—9)×2(30—6)÷3做中得綜合練習。在〇里填“<”、“>”或“=”。7+7+7+8〇7×4+17×9—〇7×7+730÷5+1〇30÷(5+1)9—2×4〇(9—2)×48+32÷8〇(8+32)÷818+36÷9〇(18+36)÷9(2)判斷。①(8+6)×7與8+6×7都要先算乘法。()②81減去6乘以6的積,列式為:(81—6)×6。()③在一個算式里,假如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的。()實踐應用。完畢練習三的第2題。練習課教學目的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具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學生可以進行對的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投影片切入舉偶談話引入。數學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應用到數學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商議節練習課,進一步鞏固帶小括號試題的混合運算順序,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對話平臺學中做先用你喜歡的顏色畫出第一步求什么,再脫式計算。完畢練習三的第5題。完畢練習三的第6題。完畢練習三的第3題。做中得綜合練習。填一填。在混合運算的算式里,要先算(),后算(),假如有括號,要先算()。(64—40)÷4要先算(),再算()。29+35÷5要先算(),在算()。算式8×7—5的差式(),要使算式等于16,應當列式為()。選一選。2+3×4與(2+3)×4的得數()。A.相等B。不等9×(3+4)和6+11—7的運算順序都是先算()A.除法B。加法C.乘法D.減法算式:(6+3)×9的讀法是()。A.6與3的和乘9B.6加上3乘9C.6加上3的和乘9列式計算。52減去40的商再除以3,商是多少?甲數是35,乙數是28,把它們的和平均提成9份,每份多少?實踐應用。完畢練習三的第4題。先獨立完畢,再指名報告。完畢練習三的第7題。三方向與路線辨認方向教學目的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準備教具:課件、掛圖。學具:制作方向板的紙板。切入舉偶出示課件,談話引入。請同學們仔細觀測,小熊現在站在哪里?(學校)那么,在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大家真聰明,你能填出下面四個建筑物的準確方向嗎?體育館在學校的()面,商店在學校的()面。醫院在學校的()面,郵局在學校的()面。對話平臺玩中學說一說。通過看圖,初步了解大體方向。(1)同學們說得真不錯,請仔細觀測,在學校的周邊尚有哪些建筑物?先自己找一找,再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2)這些建筑物又在學校的那個方向呢?請你仔細想一想。議一議。通過議一議及親身體驗,結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1)說一說。你是如何想的,在小組內說一說。(2)議一議。誰說得對?為什么?(3)教師小結。在學生議一議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明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做一做。在做一做中,進一步明確八個方向。用你手中的學具制作方向板。學中做試一試。運用方向板。在教室辨認八個方向。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那位同學。練一練。完畢書中練一練。結識路線教學目的結識簡樸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通過的地方,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準備掛圖、投影片。切入舉偶出示掛圖,談話引入。我們學校明天要來一批外地的小朋友,學校想讓我們班的同學帶著這批小客人乘坐1路車去動物園。假如你是小導游,你能向客人介紹一下1路車的行車路線嗎?對話平臺玩中學說一說。在小組互動中學會結識路線。請你在小組中說一說。全班交流。填一填。通過填一填,進一步明確行駛方向及路線。自己獨立填一填。小組內說一說。全班交流。玩一玩。通過做游戲,是學生進一步明確行車路線。公布游戲規則。說出游覽的起點是什么站,終點是什么站,汽車如何行駛的。前面一位同學行走路線的終點是后一位同學行走路線的起點,手尾接龍,依次進行。開始游戲。游戲小結。學中做試一試。完畢試一試中的3道題。練一練。完畢練一練的第1題。做中得綜合練習。完畢練一練的第2題。實踐應用。完畢練一練的第3題。練習課教學目的通過練習,是同學進一步結識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純熟說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通過的地方,體會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準備掛圖。切入舉偶談話引入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捷克我們來商議接練習課,看看數學知識與生活有哪些密切聯系。對話平臺學中做說一說。你的家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個有哪些建筑物?你的房間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各擺了哪些家具?完畢練習四的第1題。先獨立完畢,在小組交流。想一想,再回答。議一議,再說一說。說給小組同學聽。做中得實踐應用。完畢練習四的第2題。剪一剪。按圖中所給的信息貼一貼。將剩余的圖按自己的設計貼在社區中。小組交流。四生活中的大數數一數教學目的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愛好。通過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結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通過“撥一撥”、“擺一擺”、“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數感。教學準備教具:掛圖、正方形模具。學具:計數器、學具。切入舉偶出示掛圖,談話引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四幅圖片,每幅圖片都向同學們介紹了一個新知識,誰樂意把他讀給大家聽。這幾個數和我們以前學的數有什么不同?對話平臺玩中學說一說。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的大數。在生活中,由許多這樣大的數,你能找出來嗎?于你的同伴說一說。數一數。通過數一數,結識計數單位“千”、“萬”。小組合作數一數。每個同學準備2條小正方體,每條由10個小正方體,5人為一小組,擺出100個小正方體。說一說你是如何數出來的。在以每小組擺出的100個小正方體為一層,讓10個小組同學把一層正方體逐個放到講臺上,組織同學一層一層地數,數10層是一千個。看圖數一數。意義千個小正方體為單位,出示圖片,組織學生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感受一千、一萬有多大。感受一千頁的書有多厚。感受一千人在操場上敬禮升旗會是什么樣的?學中做找一找,填一填。你能在你的計數器上找到千位和萬位嗎?填一填。獨立完畢后指明報告。數一數。完畢說一說的第(1)題。涂一涂。回家之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數。撥一撥教學目的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讀數寫數的愛好。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等活動,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教學重點讀數寫數的方法。教學準備教具:投影片、計數器學具:小計數器切入舉偶談話引入。一百是幾位數?你還知道向這樣的三位數嗎?請你舉幾個這樣的例子說一說。除了三位數,你還知道幾位數?請你舉幾個例子說一說。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結識這樣的數。對話平臺玩中學撥一撥通過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學會數數、讀數和寫數。讀、寫三位數。完成撥一撥(1)。學習四位數及末位有零的數的讀寫。完畢撥一撥(2)你撥我寫。在同桌之間進行。2想一想讀書和寫數時要注意什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報告。學中做完畢試一試(1)。完畢試一試(2)。完畢試一試(3)。練一練完畢練一練1。完畢練一練2。完成練一練3。完畢練一練4。比一比教學目的通過比一比的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方法,可以用符號表達萬以內數的大小。通過估一估的活動,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教學重點比較大小的方法。教學準備投影片、課件切入舉偶談話引入。生活中的大數無處不在,那么如何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呢?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這個問題。對話平臺玩中學學一學,議一議。通過小組探究,總結比較大小的方法。(1)以小組為單位自學探究。以小組為單位報告,說一說你是如何想的。練一練。完畢練一練。在()里填上“>”或“<”。學中做1。試一試。先試著做一做,再議一議。3.想一想4。數學游戲。5.估一估。完畢練一練的第一、二題。練習五1教學目的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及有關數的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估一估”的活動,結合現實數材,進一步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得作用。教學準備投影片。切入舉偶談話引入。我們已經結識了生活中的大數,學會了許多有關數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上一節練習課,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看看那個同學學的最杰出。對話平臺學中做完畢練習五的第1題。完畢練習五的第2題。完畢練習五的第3題。完畢練習五的第4題。完畢練習五的第5題。五測量鉛筆有多長教學目的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教學重點實際感受1分米、1分硬鉛筆鉛筆有多長教學目的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直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咱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同過“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教學準備教具:米尺、1分硬幣、錢幣若干(按小組分)。學具:學生用尺、長約1分米、1毫米的物品。切入舉偶謎語引入。身穿花衣裳,個子細又長。寫出美麗字,需要他幫忙。同學們開動小腦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誰呢?(鉛筆)對了,這節課我們一起量一量鉛筆有多長。(板書課題)對話平臺玩中學結識分米。1.估一估。先運用已有經驗估一估,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課前老師在每個學習小組的書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鉛筆,趕緊把它找出來,放在桌面上,請同學們睜大眼睛,結合已有的測量經驗估測一下,這支鉛筆有多長,填在書中表格中。交流、報告。說說你是怎么估出來的。2.量一量。在估一估的基礎上進行實際測量,驗證估測結果。看來同學們估的長度都不同樣,要想知道這支鉛筆到底有多長,你能想出有根據的好辦法嗎?(用尺子量)動手實踐。親自用尺測量鉛筆的長度,并把結果填在書中的表格里。報告結果。驗證于估測的差距。3.說一說。通過交流,純熟掌握1分米的實際長度以及分米與米、厘米之間的關系。你們知道10厘米是多長嗎?用手表達出長度來。板書:10厘米就是1分米。介紹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長度單位,在國際上可以用符號表達出來,誰給大家講一講。(指名介紹)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你們會用符號表達出來嗎?指名上前寫,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完畢。全班齊讀公式。活動。讓我們用分米為單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之間的距離也是1分米?指名報告。觀測直尺,然后討論出米、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報告、板書、齊讀。二.結識毫米。量一量。引導操作,設下疑問。每個人的書桌上都有橡皮,請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長度是多少?用厘米做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有時不是整厘米數,因而得不到準確的結果。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物體的長度,你們有什么辦法?那么誰知道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是多少?2.議一議。讓學生嘗試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認知結構,形成表象。1毫米到底有多長?它與厘米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我們一起在觀測和操做中獲得這些知識。觀測直尺,完畢表格,然后討論厘米與毫米的關系。指名報告。3.說一說。進一步加深對毫米的結識。請大家繼續觀測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長?估計一下桌面上的學具,哪一個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動手量一量,檢查一下你的判斷準確嗎?量一量。解決疑問,讓學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大家已經結識了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現在我們以毫米為單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長度。這次量的結果與開始比,哪一個數據更準確呢?學中做完畢練一練的第1題。請同學們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誰估測的最接近?完畢練一練的第2題。可充足放手讓學生獨立完畢,然后同桌互檢。在做前,教師要給予適當提醒:畫線段時勿忘記畫出兩個端點。3.在()里填上合適的數。4.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判斷請為同一種物體選擇不同的單位。1千米有多長教學目的通過“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動,體驗1千米有多長,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樸換算。培養學生的觀測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教學準備教具:米尺、課件。學具:表、記錄單。切入舉偶活動導入。同學們,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長嗎?同學們也許一時想不起來,沒關系,請每組選一位同學上來走一走,再請一位同學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嗎?對話平臺玩中學走一走。通過實際測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長時間。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操場上走一走,數一數10米、100米大約有多少步,分別用了多少時間,并做好紀錄。回到教室,先讓學生報告自己的步測結果,在說一說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估一估。通過剛才學生的親身感受,猜測思考1千米的長度。剛才我們測量出100米大約有多少步,思考: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估一估走1000米大約有多少步?(課件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走()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2分鐘)那么沿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想一想。進一步體驗感受1千米有多長。中街你們一定熟悉吧?請看課件:從文化大樓道光陸電影院、商業城、新瑪特、沃爾瑪之間的距離,約1千米。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小結:1千米=1000米讀一讀。揭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1千米=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分開來,使任意聽就明白。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指導讀:注旨在數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講解:千米也稱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達。想一想,如何用字母表達出千米與米之間的關系呢?指名板演填一填。初步感受千米在平常生活中的應用。我們知道1千米有多長,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呢?看圖選擇對的答案。完畢數中42頁填一填。(2)(課件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學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測,哪些地方有“千米”?公路邊的里程碑摩拖車的速度表限速標志指路標志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估一估。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現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么地方大約有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方法證實?學生發表個人意見。師小結:1千米,我們大約走2023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數出2023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呢?學中做完畢43頁的第1題。完成43頁的第2題。練習課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長度單位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純熟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并能準確地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通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練習過程,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及運用知識的技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使之逐漸養成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問題,進而形成能積極研究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教學準備教具:投影片。學具:每人準備一件最喜歡的物體。切入舉偶談話引入。數學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應用到數學知識。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數學練習課,重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對話平臺玩中學用手勢表達: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量一量:一角硬幣的厚度大約是()毫米。填空:(投影顯示)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規定量的比較精確時,可以用()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是,可以用()作單位。38米+54米=()米1米-6分米=()分米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1米-85厘米=()厘米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長()厘米,正好身高1米。用一根長70厘米的鐵絲,做了一個每邊長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還剩()厘米。3只蘋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3只蘋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1只梨重()克先數出5毫米厚度的紙的張數,再算一算。5厘米厚度的紙約有()張。20厘米厚度的紙約有()張。學中做完畢練習6的第1題。完畢練習6的第2題。完畢練習6的第3題。做中得完畢練習六的實踐活動。整理與復習(一)教學目的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并使之系統化和條理化。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關的知識。通過展示與交流,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準備教具:投影片、掛圖。學具:優秀的作業、作品……切入舉偶談話引入。一個單元學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淺吧。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你們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梳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你將變得更聰明、更有才智。對話平臺玩中學你學到了什么?(1)出示圖1,看圖說一說。讀出每所學校的人數。說一說那所學校的人數最少,那所學校人數最多,哪兩所學校的人數比較接近。你能把它們的人數按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嗎?看圖,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呢?在小組內交流。小組報告交流結果。(2)出示圖2,看圖說一說。仔細看圖,說一說個動物館在池塘的什么方向?說一說獅子館到猴山的行走路線。看圖,你還能提出其它問題嗎?同桌交流,采用你問我答的形式。集體報告。(3)出示圖3。看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小組交流:你能根據圖重的條件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看誰提出的問題多,更有價值。全班交流,學生討論評價。我的成長足跡:與同伴說一說。(1)組內展示個人的學習資料。(2)說一說。請同學們勇敢地展示最滿意的數學作業展示給同學看。請你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展示內容。評一評。a.自我評價。b.小組成員互評或好朋友互相評價。c.教師評價。憶一憶。回憶自己影響最深刻的一節數學課、最喜歡的一節數學活動,或用數學知識解決一個問題等。在老師或同學面前講一講。說說自己取得的進步。寫一寫。教師可認為學生紀錄成長紀實。學生完畢紀錄卡片。練習課教學目的在練習中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關注學生學習技能發展的同時,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準備各種情境掛圖和課件。切入舉偶談話引入。這節課我們用所學的知識來上一節數學練習課,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玩中學凳上智慧梯。完畢46頁的第2題。你知道嗎?完成46頁的第3題。完畢46頁的第4題。完畢46頁的第5題。完畢46頁的第6題。完畢46頁的第7題。完畢46頁的第8題。走進鄉村教學目的通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使學生愛學、樂學。通過“走進鄉村”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生活中蘊涵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有很多的數學問題,從中能提出有趣的問題,并運用以有的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對所提出的數學問題加以討論,學生間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觀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會看圖提出問題,并運用自己以有的知識解決問題。教學準備投影片切如舉偶情景引入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綠草茵茵的小村莊。潺潺的河水從那流過,一片片麥田在微風的吹拂下不斷地翻滾著,幾只歡快的小鳥在樹林上空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那真實人間仙境。你們想去看看嗎?玩中學看一看。從圖中的情境入手,整體感知畫面。從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在小組內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報告。2.說一說。分布引導,循序漸進。出示書中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看圖,說一說方向和路線,規定小組內交流。每組派代表報告。3.算一算。解決發現的問題,體現數學的使用價值。對于學生發現的數學問題,教師鼓勵他們運用學過的知識嘗試進行解決。暫時解決不了的放在問題銀行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充足的交流。學中做看圖,出了課本中的問題外,你還能提出有關方向和路線的問題嗎?并試著解答出來。做中得以小組為單位到校園走一走,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測,并根據所看到的內容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再回到教室進行交流。六加與減(一)買電器教學目的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減的口算方法,并能對的地計算。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會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初步培養學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準確計算的良好習慣。教學準備教具:口算卡片實物卡片磁力板。學具:實物或卡片、計數器。切入舉偶出示掛圖,故事引入。今天,數學王國里的“放心家電城”終于開張了。瞧,大家都趕來祝賀,順便也挑選幾樣中意的商品,誰能說說,柜臺里都擺放了哪幾種家用電器呢?分別是多少錢呢?對話平臺玩中學看一看。從圖中的情境入手,發現數學問題。(1)提問: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先獨立思考,再與小組成員討論。(2)報告小組討論結果。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也許會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很多問題。如:一臺洗衣機比一臺電冰箱便宜多少錢?買其中三樣或四樣電器共花多少錢?1000元錢能買那幾種商品?……教師先選擇一個比較容易的問題加以解決。算一算。探索計算的方法。解決“買一臺洗衣機和一臺電視機共花多少錢”。如何列式呢?指名回答。板書:500+800=如何計算500+800,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算法。各小組展示算法。生1:我先想5+8=13,再在得數后面填兩個0,得數是1300。生2:我是這樣想的:5個百加上8個百是13個百,即1300。生3:看人民幣的圖,我發現,5張一百元加上8張一百元,是13張一百元,13個一百是1300。生4:我是用在計數器上撥珠子的方法得到的。試一試。進一步純熟掌握整十、整百數得加減的口算方法。(1)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完畢50頁試一試中的題目,得出結果。(2)集體訂正。學中做完畢教材第51頁的第1題。完畢教材第51頁的第2題。做中得完畢教材第51頁的第3題。回收廢電池教學目的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對的地計算。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愛惜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準備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學具:計數器。切入舉偶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廢舊電池的危害嗎?指名回答。教師講解:廢電池中具有金屬和廢棄的液體,這些物質會對土壤、對水、對人的健康產生直接影響。一顆鈕扣大小的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這些水相稱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你們快想想辦法,用過的廢電池應當怎么解決呢?對,我們應當集中回收,不隨便丟棄。這節數學課我們就圍繞回收廢電池這一主題學習三位數的計算方法。對話平臺玩中學看一看。借助情境圖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出示圖表。同學們,童星小學從本學期起開展了保護環境、愛惜大自然的環保教育活動。這是該校二年級各班在開展活動以來回收廢電池的情況。你能從圖中發現什么?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先自己想一想,在與小伙伴們說一說。(3)那個小組樂意把你們發現的數學問題報告出來?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也許會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關于加法或減法的問題,只要問題提的合理,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最后,教師在交待本節課我們重點研究加法的有關問題。算一算。探索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1)解決“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節”先請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試。教師板書:102+97=看算式,試著估算出的數大約是多少。指生說說你是怎么估算的。進行計算。102+97如何計算呢?請同學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各小組展示算法并進行報告。強調: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干相加。完畢第52頁的試一試中的題目。讓學生獨立計算,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指正,予以輔導。(2)解決“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方法同上。教師可以進一步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解決。學生要理解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還可以采用湊整十、整百的方法進行計算。完畢第53頁的試一試的題目。(3)解決“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結合本班的數學情況,讓學生獨立完畢。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尚有其他的算法嗎?完畢第54頁的試一試的題目。3.想一想。師生共同總結出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學習三位數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數的筆算加法和兩位數的筆算加法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誰能對照兩位數筆算加法的法則,說說三位數的筆算加法應當如何做?學中做完畢教材第55頁的第1、2題。做中得完畢第55頁的第3題。小小圖書館教學目的探索并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對的地計算。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能結合具體情況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樸的實際問題。教學準備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學具:計數器。切入舉偶課件導入。課外小組的同學非常喜歡讀書,他們經常在午飯后到小小圖書館里汲取新鮮的養分,看,它們正聚精會神地學知識呢!對話平臺玩中學看一看。引導學生根據登記表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你們知道“小小圖書館”的藏書情況嗎?(出示登記表。)誰能說說,從表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據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呢?先獨立思考,再與小伙伴們說一說。過渡:今天我們共同研究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算一算。探索并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解決“故事書比連環畫多多少本”。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報告,教師板書236-118=看算式,試著估算出得數的范圍。指名說說估算的過程。進行計算。236-118如何計算呢?請同學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交流。⑥以小組為單位在班內報告、交流。提一提。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求“兩種書的差”的問題。根據藏書情況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數學問題嗎?指名回答,教師板書。讓學生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解答出來。指名報告的數,并說出計算過程。試一試。探索減法驗算的方法。出示前兩幅圖,說出圖意。結合實際討論:找回32元對不對?總結減法驗算的兩種方法。完畢教材第57頁的試一試,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議一議。探索筆算減法中連續退位的算理。討論300-97怎么算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看看那個小組的方法最多?最簡便。?各小組間交流、報告。規定學生報告時說出計算過程。強調:筆算減法時,特別是計算被減數末尾連續有幾個0的退位減法,個位不夠減,十位是0,要從不為0的數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減。看黑板,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再來說一說。想一想。根據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筆算減法的法則。自己結合學過的百以內數得比算減法法則,試著總結出萬以內數的筆算減法法則。在小組內交流,完善筆算減法的注意事項。班內報告:在用豎式計算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在下面記一記。運用筆算法則和應注意的問題獨立完畢第58頁的試一試中的題目,并互相交流計算方法。議一議。討論加法算式驗算方法。出示747+87=?獨立計算出來。可以用什么方法驗算呢?與同伴互相交流。報告驗算方法。學中做完畢教材第59頁的第1題。完畢教材第59頁的第2題。通過動物卡片游戲,練習三位數的減法。還運用這四個動物卡片,練習列出三位數的加法。做中得完畢教材第59頁的第3題。先讓學生判斷這三道題的對錯,然后再指犯錯在哪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錯誤,并改正過來。練習七教學目的解決簡樸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數學與平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通過練習,鞏固整十、整百數的加減的口算及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對的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純熟限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教學準備掛圖、投影片、口算卡片。切入舉偶道具。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口算,并說說你是如何想的。完畢教材第60頁的第1題。對話平臺玩中學學生完成教材第60頁的第2題。教師啟發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找到最大數與最小數,如何擬定哪兩個數的和最大,哪兩個數的和最小,哪兩個數的差最小。學生完畢教材第60頁的第3、6題。讓學生在獨立計算的基礎上自覺的進行驗算,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完畢教材第60頁的第4題。引導學生在獨立完畢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完畢教材第60頁的第5題。讓學生看圖說出圖意,在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完畢教材第60頁的第7題。學生完畢教材第60頁的第8題。讓學生獨立解答并比較出得數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過程。學生完畢教材第60頁的第9題。第(1)小題要幫助學生會看火車里程表。第(2)小題可運用北京到上海的鐵路路線圖或線段圖幫助理解。第(3)小題在學生可以可以看懂題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嘗試解答。角的結識

教學目的:1結合生活情境,結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2通過“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直觀結識角。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通過動手實踐直觀結識角。

教具與學具:1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軟體、一個大三角板、一個活動角等。2學具:白紙2張、剪刀、尺子、小圓片、小紙條、三角板、一個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一設立情境,導入新課。T:小朋友,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結識角,探索角的秘密。現在我們先一起看掛圖(師生一起觀看掛圖)小朋友,剛才的掛圖你們發現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出示綜合圖]T: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從這幅圖中,你能找到角嗎?A:找角,與同桌說說。B:報告。T:小朋友,你們太厲害了,找到了這么多的角,那么在我們周邊是否有角的影子呢?你能找到嗎?A:在小組內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B:派小組代表報告,均可補充。二導入探究,學習新知。(一)

結識角T:小朋友,你們剛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師都還沒發現到,你們平時的觀測很仔細,很細心,給每一個小組往上爬一格。現在請每個小朋友從桌面上找出一個角來。A:找角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報告。T:小朋友,老師終于知道角是如何的,(教師畫一點)本來是這樣的。A:學生判斷B:報告(學生判斷錯了,應當還要兩條線)哦,本來還要兩條線。(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些負面的解題,讓學生再次進行判斷,逐步形成角的意識。)

A:再次判斷。B:報告:兩條線要和那個點相連在一起。[出示課件]邊

頂點

邊T:小朋友,我們把這兩條線取個名字,叫——邊,這個點叫——頂點。通常為了方便說出這個角,我們就記作:1。讀作:角1。(教師演示如何畫小弧號:從上一條邊往小一條邊畫一個小弧號,然后在旁邊標上1。)(二)

第一次嘗試練習。

A:獨立思考,與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B:報告。(三)

角大小的結識T:小朋友,現在拿出你們桌上的圓片,有的同學是大圓片,有的同學是小圓片,然后想辦法折出一個角。A:動手折。B:同桌(大、小)兩人互相比一比,誰折的角大?誰小?T:小朋友,通過剛才折角比角,我們發現了角有大小,對吧,那么,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折角,好,我們把圓片對折,然后再對折,最后對折。A:思考:同樣折三次,同桌兩人折的角,誰大誰小?B:再次比一比。C:報告。T:同樣大,可是好象怎么看都是那個大圓片折出來的角大呀,你們能告訴陳老師角的大小與邊有沒有關系呢?(生報告)哦,與邊沒關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關系?拿出桌上的兩根小棒。A:運用這兩根小棒,制做一個角,再小組內討論,動手實踐,角大小跟什么有關系?B:報告,小結。角的大小與邊沒關系,而是與角的兩邊的張口有關系。C:教師運用活動角及課件加以演示。三實踐活動。T:小朋友,我們發現了角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們現在能作出一個角來嗎?A:小組為單位,交流:有幾種方法?B:小組報告。C:全班參與評價。四第二次嘗試練習。T:小朋友,這堂課我們發現了角什么秘密呢?A:報告哇,挖掘了這么多的秘密,智慧爺爺說想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Q1:數角。

Q2:思考。

對這個圖形剪一刀,那么還剩幾個角?A:猜B:動手剪——證實。練習八教學目的對角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與復習。能借助三角尺辨認三種角。讓學生了解“角的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到處可以找到角。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教學重點準確的數角教學準備教具:課件、掛圖。學具:三角尺、學具鐘、放大鏡。切入舉偶談話引入。關于角的知識,同學們都掌握得非常好。這節課,我們共同來完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