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切文學可能都將成為網絡文學_第1頁
未來一切文學可能都將成為網絡文學_第2頁
未來一切文學可能都將成為網絡文學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未來一切文學可能都將成為網絡文學?

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將不會再有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概念區分□網絡文學的意義,使“全民寫作”逐漸變成了現實,文學的門檻降低了,走向文學的道路變得更加寬闊和多樣“從當年的BBS開始,我們第一次發表了一行行撫慰心靈的文字。網絡文學的大門從這里開始打開。十年過去了,網絡文學已經由當年散亂的心靈絮語,成為一個浩瀚的文字海洋。數十萬作者在這里創作,數千萬的讀者在這里讀書。”——這段宣言式的文字來自“網絡文學10年盤點”官方網站,風格一如網絡文學本身,沾染著青春似的嘹亮和憂郁,走在我行我素和渴望認同的矛盾地帶。今天,網絡文學已經以一強之勢立足文壇,網絡平臺也開始成為所有文學形態的重要載體,網絡與文學,早已不再是互相獨立的個體概念,我們從它們不斷交融的態勢中,不僅感受到了網絡的巨大能量,同時也發現了文學的新生命。6月25日,在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下啟動的“網絡文學10年盤點”活動在北京閉幕,這次活動被認為是中國網絡文學誕生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評選活動。第一代網絡小說和網絡作家的名字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記憶中。十年更迭,因為網絡的出現,文學經歷了巨大的變革期,如今,變革依然在進行。泥沙俱下的網絡文學從完全孤立在體制外,到傳統文學不愿認可又不得不去了解它,再到兩者開始相互滲透彼此借鑒,這中間的過程,痛并快樂著……網絡作家:從業余到專業“糾結”,是網絡流行語。網友們喜歡用它來形容自己復雜的心情。談起網絡文學,許多人大概都會覺得很“糾結”。記者認識幾位文學評論家,過去幾年來,他們都寫過有關網絡文學的評論文章。作為生存在傳統文學生態里的評論者,盡管略有關注網絡文學的動態,但是,他們仍然堅持把傳統文學看作文學的正統,網絡文學與生俱來的草根性和日益濃厚的商業氣息,使其始終無法進入評論界的主流視野。另一方面,網絡文學在當代中國文壇和圖書市場上分得的蛋糕越來越大,單單起點中文網一個網站就擁有19萬簽約作者,日均6000篇作品被上傳,面對這樣的情況,評論家也好,整個文學界也好,已經不可能再將網絡文學孤立于體制之外。曾經有網友說:“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網絡作家的社會地位低下。網絡作家在網絡文學圈子里是神,因為這是他的領域,但是,一旦走出網絡,就不是他的領域了!”這樣的慨嘆,在當下已經顯得不合時宜了。起點中文網簽約作家張威,網名“唐家三少”,是著名的網絡文學“四駕馬車”之一,走出網絡,他依然“笑傲江湖”。不久前,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自己對作家的看法,他說:“作家該怎么區分呢?出版作品就算?加入作協就算?這個看你怎么看,傳統作家該做的我們也做了……而且,傳統與網絡該怎么區分呢?發在網絡就算網絡作家,傳統出版就是傳統作家嗎?現在傳統作家也在網絡首發,我們的書也出版。”的確,如今,許多網絡寫手以寫作為職業,與專業作家無異,他們不再是網絡文學初誕生時的“業余文學愛好者”。張威說自己的寫作很有規律性,每天寫1萬字左右,全年無休。這種工匠似的寫法,算文學創作嗎?這是傳統作家向網絡作家提出的質疑。不過,對于網絡作家來說,這是他們的創作模式,就如同傳統作家也有屬于自己的創作模式一樣,而創作的成果究竟算不算是文學,則應該由讀者給出答案。讓網絡作家越來越有自信的,正是與日俱增的讀者。或許,在數字時代的今天,傳統的眼光確實需要一個更新的、更大的視角。網絡文學:也有不少閃光點6月15日,由《文藝報》和盛大文學共同主辦的“起點四作家作品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的評論家提出了許多與以往不同的肯定性觀點,比如,“網絡文學作者確實是才華橫溢”、“網絡文學的靈動性最值得珍視”、“網絡作家的出現代表偉大時代的起始”等等。《中國文情報告》的主編白燁也參加了這次研討會,他在評價“我吃西紅柿”的玄幻作品時,認為是將文學性、傳奇性和游戲性相結合的力作,小說的內容具有文化意韻,并不是簡單地寫故事。可以說,這些觀點都在從一個側面肯定網絡文學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它的存在對文學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事實上,網絡文學中也的確存在著優秀的作品,并且集聚著蓬勃的文學力量。其中,網絡詩歌便十分具有代表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網上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詩歌熱潮。根據不完全統計,“5·12”后短短兩個月內,網絡上發表的賑災詩歌多達10萬余首。其中,如:《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等詩歌被幾乎所有的傳統媒體轉載,有人甚至評價說“5·12”后的網絡詩歌創作,是汶川大地震留給世界的特殊財富。羅繼仁是《詩潮》雜志前主編,退休后依然致力于詩歌創作和研究,他收集了數百個詩歌網站,雖然自己年事已高,但每天都堅持上網瀏覽,關注網絡詩歌創作,他認為,真正的好詩在民間。網絡為詩歌找回了民間性和草根性,上網看詩,甚至會讓人感受到上世紀80年代全民皆詩的氣氛。同時,網絡文學仍然存在許多令人詬病的地方,比如文字功底不高、缺乏思想性、題材狹窄、過于迎合大眾等等,但是,也不應該忘記,每一樣新生事物總是要經歷成長的過程。作家余華曾經表示,一些網絡文學的水平令他聯想到大學生自辦的雜志,是不夠成熟的文學。不過,他也肯定了網絡文學的意義,因為它們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和無限的自由。作家莫言則認為,文學的神圣性因為網絡而消解了,但,網絡也使“全民寫作”逐漸變成了現實,文學的門檻降低了,走向文學的道路變得更加寬闊和多樣。文學將是“網絡上的文學”近兩年來,門戶網站紛紛開設文學板塊,連載文學作品,其中不僅僅包括網絡文學,還有大量的傳統文學。現在,幾乎沒有哪一個作家不用電腦寫作、不瀏覽互聯網、不開博客、不用電子郵件,他們也在日益依賴網絡提供的諸多便利。傳統作家們在個人博客中發表的日志,隨時可以結集出版,正如“唐家三少”所說,傳統與網絡該怎么區分呢?恐怕已經越發難以區分了。有評論家已經提出,“網絡文學”概念正在外延,未來的一切文學可能都將成為網絡文學。作家蔣子龍的長篇小說《農民帝國》于去年年末出版后,在多家網站進行連載。以騰訊網為例,截至6月25日,已經連載到第四部分的第117節。網友通常會選擇更新速度較快的網站追讀,并且會邊讀邊在網頁上留下感想,從這個角度來看,《農民帝國》也可以被稱為網絡上的文學。網絡為傳統文學提供了更廣泛的讀者群。網絡文學研究專家馬季認為,未來,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將不會再有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概念區分,文學大家必將誕生于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融合的一代人中。作家陳村被認為是最早走進互聯網的傳統作家,在他看來,以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今后的作家都將是網絡作家,可能都會在網上首發作品,這個狀態將在多久之后實現,可能無法確定,但是方向是一定的。歌手崔健在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網絡文學的下一個十年將會怎樣?文學的下一個十年將會怎樣?雖然難以預料,但卻值得期待。鏈接網絡文學關鍵詞1998年:榕樹下的崛起。“榕樹下”被喻為網絡文學第一站,它的網絡原創精神使文學真正成為了大眾的文學,韓寒、郭敬明等一大批網絡作家,都是起步于“榕樹下”。1999年:第一次網絡文學大賽。“榕樹下”舉辦第一屆網絡文學大賽,“三駕馬車”(李尋歡、邢育森和寧財神)的稱呼首次出現在傳統媒體上。2000年:繁體市場拓荒。繁體網站鮮網發掘了各個領域具有潛力的作家新人,幾乎九成的優秀網絡小說都是鮮網首發。2001年:天涯群英薈萃。2001年4月,王怡在天涯社區發表《二十世紀之亂臣賊子(一)》,引起極大反響,天涯社區逐漸確立了第一華語社區的地位。2002年:新銳幻劍書盟。幻劍書盟由多個文學書站合并而成,開創了網絡奇幻、武俠盛世。2003年:起點爭霸。起點中文網獲得2003年全國個人網站大賽第一名。至此,起點中文網正式崛起。2004年:盛大收購起點。2004年,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宣布以現金形式收購國內領先的原創文學門戶網站——起點中文網,標志著網絡文學正式商業化。2005年:職業作家體系的嘗試。2005年3月,起點中文網正式推出“起點職業作家”體系,對有志向成為職業作家的優秀作者實行“保底年薪制”,此后,起點書庫存書量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2006年:個人網站時代的終結。天逸文學正式關站,標志著2000年開始興起的個人網站時代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在收購浪潮中被注入強大資金的商業網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