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774-2015規程試題庫(含答案)_第1頁
DL T774-2015規程試題庫(含答案)_第2頁
DL T774-2015規程試題庫(含答案)_第3頁
DL T774-2015規程試題庫(含答案)_第4頁
DL T774-2015規程試題庫(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L/T774-2015規程試題庫(含答案)第一部分DL/T774-2015規程試題庫(4-5章)一、填空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根據DL/T774-2015規定,按儀表制造廠規定的時間進行預熱;制造廠未作規定時,可預熱(15)min(具有參考端溫度自動補償的儀表,預熱30min)后,進行儀表的調校前校驗。根據DL/T774-2015規定,校驗在主刻度線或整數點上進行;其校驗點數除有特殊規定外,應包括上限、下限和常用點在內不少于(5)點。根據DL/T774-2015規定,校驗從(下限值)開始,逐漸增加輸入信號,使指針或顯示數字依次緩慢地停在各被檢表主刻度值上避免產生任何(過沖)和回程現象,直至量程上限值。根據DL/T774-2015規定,對于零位和滿量程可調的儀表,當調校前校驗結果,其示值基本誤差值大于(2/3)示值允許誤差限值時,按說明書要求進行零點和量程的反復調整,直至兩者均小于示值的(允許誤差),并使各校驗點誤差減至最小。根據DL/T774-2015規定,儀表的回程誤差應不大于儀表允許誤差絕對值的(1/2)(有單獨規定的儀表除外)。根據DL/T774-2015規定,具有報警功能的儀表的輸出端子連接指示器,調整好報警設定值,平穩地增加(或減少)輸入信號,直到(設定點)動作;再反向平穩地減少(或增加)輸入信號,直到設定點恢復。根據DL/T774-2015規定,記錄每次報警動作值和恢復值,其與設定值的(最大差值)分別為設定點動作差和恢復差。根據DL/T774-2015規定,設定點動作差應不大于儀表(允許誤差)。設定點恢復差應不大于儀表允許誤差的1.5倍(有單獨規定的儀表除外)。根據DL/T774-2015規定,安裝于現場的儀表,其外露的零位、量程和報警值調整機構宜(漆封),并貼上有效的計量標簽。根據DL/T774-2015規定,測量系統屏蔽電纜的(屏蔽層)接地應可靠。根據DL/T774-2015規定,數字式儀表零點和滿量程刻度處的示值變化,在lh內應不大于(士1)個字。根據DL/T774-2015規定,數字顯示儀表顯示值波動檢查時,輸入信號使儀表顯示值穩定在量程的80%處,10min內,顯示值不允許有(間隔計數順序)的跳動;短期內示值漂移量檢查時,輸入50%量程所對應的電量值,lh內示值漂移量不能大于允許誤差的(1/4)。根據DL/T774-2015規定,變送器與壓力校驗器緊密連接后,平衡地升壓(或疏空),使變送器測量室壓力至測量(上限值)(或當地大氣壓力90%的疏空度)后,關閉隔離閥,密封15min,在最后5min內,其壓力值下降(或上升)不得超過測量上限的(2%)。根據DL/T774-2015規定,阻尼時間調整:變送器出廠時,阻尼器一般已調整至逆時針極限位置,(順時針)轉動阻尼電位器至所需的阻尼,調整阻尼不影響變送器測量準確度。根據DL/T774-2015規定,感溫元件保護套管不應有彎曲、壓偏、扭斜、(裂紋)、沙眼、磨損和顯著腐蝕等缺陷,套管上的固定螺絲應光潔完整,無滑牙或卷牙現象;其插入深度、插入方向和安裝位置及方式均應符合相應測點的技術要求,并隨被測系統做(1.25)倍工作壓力的嚴密性試驗時,5min內應(無泄漏)。根據DL/T774-2015規定,熱電偶測量端的焊接要牢固,呈球狀,表面(光滑),無氣孔等缺陷;鉗銘一鉗等貴金屬熱電偶電極,不應有任何可見損傷,清洗后不應有(色斑)或發黑現象:線絡竦硅等廉金屬熱電偶電極,不應有嚴重的腐蝕、明顯的(縮徑)和機械損傷等缺陷。根據DL/T774-2015規定,熱電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顯著的(彎曲)現象;熱電阻不得短路或(斷路)。根據DL/T774-2015規定,氧化錯在點火前1天一2天,先接通電源,以避免錯管的驟冷或驟熱而造成(斷裂)。根據DL/T774-2015規定,汽輪機盤車時監視裝置面板上的開關扳向“盤車”位置,儀表示值應為盤車時轉子的(偏心度)。根據DL/T774-2015規定,控制臺或屏上主機面板狀況顯示燈“運行監視"、“電源指示"、“主燃料跳閘(MFT)復歸"的狀態顯示,應與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相符),時鐘顯示應與實際時間相符。安裝間隙:霍爾效應的測速探頭根據測速齒盤的大小宜保持在(1.6mm'^'2.2mm)范圍內,磁阻式轉速傳感器宜在(1mm)左右,安裝定位后擰緊探頭緊固螺母。二、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1.根據DL/T774-2015規定,檢查報警系統,要對重要異常信息做好詳細記錄,下列選項哪項不屬于重要異常信息,(C)A.冗余失去、B.異常切換、C.一般信號丟失、D.數據溢出解釋:檢查報警系統,對重要異常信息(如冗余失去、異常切換、重要信號丟失、數據溢出、總線頻繁切換等)作好詳細記錄。根據DL/T774-2015規定,哪一項不符合吹掃模件用的壓縮空氣的要求,(D)須干燥無水、B.無油污、C.壓力宜控制在0.05MPa左右、D.溫度在100°C根據DL/T774-2015規定,哪一項不符合檢修后通信電纜的要求,(D)無破損、B.不斷線、C.無彎折、D.無灰塵根據DL/T774-2015規定,檢查GPS天線安裝應(A),四周應無建筑物或雜物遮擋;天線插頭應接插可靠、牢固無松動,饋線應無破損斷裂。A.垂直、B.向下、C.向右、D.向左根據DL/T774-2015規定,PLC各模件中的電子元器件應無燒痕、破損、焊點松動現象;元件間連接插針應無變形、磨損;對模件安裝底板各變形的插針進行(D)oA.敲擊、B.彎折、C.加熱、D.矯正根據DL/T774-2015規定,檢查硬盤剩余空間大小,應留有一定的(B);宜啟動磁盤碎片整理程序,優化硬盤。A.組態、B.空余容量、C.畫面、D.內容根據DL/T774-2015規定,通過系統工具或其他由制造廠提供的方法,測試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負荷率和數據通信總線的負荷率。各負荷率應在不同工況下測試5次,每次測試時間10s,取平均值,哪一項不滿足要求(D)所有控制站的中央處理單元在惡劣工況下的負荷率應不大于60%.操作員站、服務站的中央處理單元在惡劣工況下的負荷率應不大于40%.數據通信總線的負荷率,以太網應不大于20%,其他網絡應不大于40%.特別重要的控制站的中央處理單元在惡劣工況下的負荷率應不大于40%.根據DL/T774-2015規定,模擬量輸入(AI)信號精度測試中,要求用相應的標準信號源,在測點相應的端子上分別輸入量程的0,25%,50%,(D),100%信號,在操作員站或工程師站(手操器)讀取該測點的顯示值,與輸入的標準值進行比較。A.55%、B.60%、C.65%、D.75%根據DL/T774-2015規定,脈沖量輸入(PI)信號精度測試:用標準頻率信號源,在測點相應的端子上分別輸入量程的(B),25%,50%,75%,100%信號,在操作員站或工程師站(手操器)讀取該測點的顯示值與輸入的標準值進行比較。

A.0、B.10%、C.15%、D.20%根據DL/T774-2015規定,通道輸出自保持功能檢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操作員站上對被測模件通道設置倆個輸出值,在相應模件輸出端子上測量、記錄輸出值。將該相應模件電源關閉再打開,在相應輸出端子上再次測量記錄輸出值。該模出量斷電前后的兩次讀數均應在精度要求的范圍內。該模出量上述操作前后的兩次讀數之差的一半所計算的示值最大誤差值,也應不大于模件的允許誤差。規程規定模擬量和開關量控制器模件的處理周期,一般應滿足:模擬量控制系統不大于 ms,專用開關量控制不大于 mso快速處理回路中,模擬量控制系統不大于 ms,專用開關量控制不大于 mso(A(A)A250 100 12550 125C.200 100 100150 10050 B.100 25050 D.400 200對模件進行吹掃時,吹掃用的壓縮空氣須干燥無水、無油污,壓力一般宜控制在(B)MPa左右;清潔用吸塵器須有足夠大的功率,以便及時吸走揚起的灰塵;設備清洗須使用(B)oA.0.08酒精B.0.05專用清洗劑C.0.1清洗劑D.0.03特殊清洗劑DCS基本性能檢查時,1)在操作員站上對被測模件通道設置一輸出值a,在I/O站相應模件輸出端子測量并記錄輸出值al;2)將該I/O站系統電源關閉再打開,在相應輸出端子上再次測量記錄輸出值a2;3)計算(al-a)、(a2-a)和[(al-a2)/2]的值,均應不大于模件的允許誤差。以上檢查稱為(B)。A.通道輸出精度檢查 B.通道輸出自保持功能檢查C.通道輸出穩定性檢查D.通道掉電保護檢查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負荷率和數據通信總線的負荷率應滿足:(ABD)(A) 所有控制站的中央處理單元在惡劣工況下的負荷率應不大于60%。(B) 操作員站、服務站的中央處理單元在惡劣工況下的負荷率應不大于40%o(C) 歷史站、值長站的中央處理單元的負荷率應不大于40%0(D)數據通信總線的負荷率,以太網應不大于20%,其他網絡應不大于40%o在機組正常運行情況下,DCS控制室環境要求中,下列選項正確的是(B)o環境溫度保持在18°C~28°C (B)含塵量小于0.3mg/m3(C)相對濕度保持在20%?80% (D)溫度變化率不大于6°C/h進行通訊網絡的總線模件冗余切換試驗時,(C)項不是正確的試驗方法。切斷主運行總線模件的電源 B.拔出主運行總線的插頭;C.任意節點上人為切斷一條通信總線 D.拔出一塊PC網卡根據DL/T774《火力發電廠熱工自動化系統檢修運行維護規程》,壓力測量系統排污后,以下投運工作依次是(D)o接通電源、核對液柱修正值、打開二次門、打開一次門接通電源、打開一次門、打開二次門、核對液柱修正值打開一次門、打開二次門、接通電源、核對液柱修正值接通電源、核對液柱修正值、打開一次門、打開二次門轉速探頭應徑向安裝,在被測軸上須做標記,軸標記可以是缺口(鉆孔或開槽),也可以足凸臺(貼一金屬片),當軸標記為缺口時,探頭與被測軸之間的間隙電壓應按探頭到軸的(C)確定,當軸標記為凸臺時,間隙電壓應按探頭到(C)來確定。A.缺口底面凸臺面B.缺口底面平滑面C.平滑面凸臺面D.平滑面平滑面電動執行器聯調試驗,檢查系統接線正確無誤后,由操作員站(或控制室操作臺上)手操,進行聯調試驗,下述說法正確的有(BCD):(A) 調整系統靈敏度,使執行機構全行程動作無振蕩現象出現。(B) 發出指令后(對有條件限制的可釆取強制信號后進行),檢查控制對象的動作方向及閥門(或檔板)的實際位置,應與顯示畫面顯示一致,并符合實際工藝要求。(C) 發出開指令后、控制對象的關反饋信號失去到開反饋信號出現的時間,為控制對象的開全行程時間;發出關指令后、控制對象的開反饋信號失去到關反饋信號出現的時間,為控制對象的關全行程時間。(D) 檢查確認控制對象在開、關的全行程動作,應平穩、無卡澀;各行程開關、力矩開關接點的動作應正確、可靠;核準控制邏輯中設定的開、關允許時間的設定值,宜大于測試值2-5秒。進行輸入模件熱插拔功能試驗時,在被試驗的輸入模件通道輸入電量信號并保持不變,帶電插拔該模件重復 次,CRT對應的物理量示值在熱插拔前后應 O(A)(A)2,無變化(B)3,無反應(C)2,有變化(D)3,有反應三、判斷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根據DL/T774-2015規定,試驗火檢處理模件在暗爐膛值時及在改變各處理模件的強度和頻率設定值時,應反映靈敏,其范圍應符合鍋爐運行的實際要求。(”)根據DL/T774-2015規定,火檢探頭檢修時,清潔探頭,檢查鏡片、光纖、敏感元件、放大器、插座等,對老化和燒損部件進行更換。(")根據DL/T774-2015規定,爐膛壓力高、低報警試驗:在現場對報警用的高(或低)壓力開關,輸入超過高(或低)報警設定值的壓力,裝置應發出“爐膛壓力高(或低)”信號,且裝置面板上“爐膛壓力高(或低)"燈亮。(”)根據DL/T774-2015規定,爐膛壓力高高、低低跳閘試驗:在現場對保護用的壓力高高(或低低)開關三選二邏輯中的任兩路開關,輸入超過髙髙(或低低)動作設定值的壓力,經規定的時間延時后,裝置應動作發出跳閘信號,"MFT跳閘”和首次跳閘故障記憶燈“爐膛壓力髙髙(或低低)”燈亮,"M,7復歸”燈滅且音響報警。(")根據DL/T774-2015規定,抗射頻干擾試驗。用發射功率15W、工作頻率400MHz-500MHz的步話機,在距敞開柜門的控制機柜1.5m處工作,裝置應能正常工作。(X)解釋:用發射功率5W根據DL/T774-2015規定,電源切換時,FSSS所有設備不得出現抖動或誤動,FSSS所有設備在電源切換短時中斷期間應處在安全位置。(”)根據DL/T774-2015規定,燃油閥泄漏測試:關閉燃油快速安全關斷閥和各油槍關斷閥,啟動試驗按鈕,打開快速安全關斷閥建立油壓,當油壓達到規定值(實際運行值的120)后,關閉快速安全關斷閥,維持時間大于60s,壓力下降應不大于試驗油壓的1%.(V)根據DL/T774-2015規定,在空載情況下進行零點測量;實際零點值與原零點值比較,應不大于皮帶秤的最大允許誤差,否則應進行原因檢查和處理:確定無其他異常情況時,可對皮帶秤進行調零。零點檢定時,零點自動調整(跟蹤)裝置不必脫開。(X)解釋:零點自動調整(跟蹤)裝置必須脫開根據DL/T774-2015規定,檢查控制站模件的掉電保護開關或跳線設置應正確。帶有后備電池的模件,其后備電池應按照制造廠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檢查更換;更換新電池時,應確保失電時間在允許范圍內。(")根據DL/T774-2015規定,檢查控制站模件的掉電保護開關或跳線設置應正確。帶有后備電池的模件,其后備電池應按照制造廠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檢查更換;更換新電池時,應確保失電時間在允許范圍內。(”)根據DL/T774-2015規定,顯示器檢修復原后上電檢查,顯示器畫面應清晰,無閃爍、抖動和不正常色調.(”)根據DL/T774-2015規定,網絡接口設備檢查內容為:檢查前應關閉設備電源,各連接電纜和光纜做好標記,然后拆開各電纜和光纜連接,并及時包扎好拆開的光纜連接頭,以免受污染。(”)根據DL/T774-2015規定,通電啟動各計算機,啟動顯示畫面及自檢過程應無出錯信息提示,否則予以處理。(”)根據DL/T774-2015規定,檢查各用戶權限、賬號口令、審核委托關系、域和組等設置應正確,符合系統要求;檢查各設備和/或文件、文件夾的共享或存取權限設置應正確,符合系統要求。(V)根據DL/T774-2015規定,當計算機控制系統使用環境變化時,應進行抗于擾能力試驗。(”)根據DL/T774-2015規定,通過操作員站(工程師站或手操器)分別設置“0”和“1”的輸出給定值,在相應模件輸出端子上測量其通/斷狀況,同時觀察開關量輸出指示燈的狀態。(”)根據DL/T774-2015規定,檢查操作員站權限設置應正確,以工程師級別登錄操作員站。(X)解釋:檢查操作員站權限設置應正確,以操作員級別登錄操作員站。根據DL/T774-2015規定,歷史數據存儲和檢索功能試驗:從歷史數據庫中選取一組記錄點,內容應包括模擬量、開關量、操作記錄、系統事件等。(”)根據DL/T774-2015規定,將UPS電流輸入端接到交流0-250V調壓器的輸出端,調壓器的輸入端連接到交流220V電源上,合上電源。將調壓器調至交流190V、交流220V和交流250V(根據UPS手冊而定),分別測量UPS電源的輸出電壓,均應在交流(1士5%)X220V.(V)根據DL/T774-2015規定,小信號切除校準:先將輸入電流從零緩慢上升到量程的1%時,輸出電流應躍變為量程的10%.再將輸入電流緩慢下降到小于量程的1%時,輸出電流應從大于量程的10%,下降到量程的零位附近。(V)四、簡答題根據DL/T774-2015規定,簡述自備不間斷電源(UPS)檢修內容。答案:a)機組停運,系統退出運行。正常停運熱控自備UPS電源所供電的用電設備,然后關掉UPS的開關,拔掉UPS的連接插頭。UPS清掃檢修后,外觀檢查應清潔無灰、無污漬;輸出側電源分配盤電源開關、熔絲及插座應完好;緊固各接線;UPS蓄電池應無漏液,否則應更換蓄電池。接通電源,熱控自備UPS啟動自檢正常,各指示燈應指示正常,無出錯報警;測量UPS電源各參數應符合制造廠規定。根據DL/T774-2015規定,冗余性能試驗項目有哪些?答:操作員站和服務站冗余切換試驗,控制站主控制器和模件冗余切換試驗,通信總線冗余切換試驗,模件、系統或機柜供電冗余切換試驗,控制回路冗余切換試驗根據DL/T774-2015規定,控制系統基本性能試驗項目有哪些?答:冗余性能試驗,系統容錯性能試驗,系統實時性測試,系統響應時間的測試,系統存儲余量和負荷率的測試,抗干擾能力試驗,模件信號處理精度測試,通道輸出自保持功能檢查根據DL/T774-2015規定,控制系統基本功能試驗項目有哪些?答:系統組態和在線下載功能試驗,操作員站人機接口功能試驗,報表打印和屏幕拷貝功能試驗,歷史數據存儲和檢索功能試驗,性能計算功能檢查,通信接口連接試驗,五、論述題1.試述自備UPS性能測試方法步驟。答:1)將UPS電流輸入端接到交流0-250V調壓器的輸出端,調壓器的輸入端連接到交流220V電源上,合上電源。將調壓器調至交流190V、交流220V和交流250V(根據UPS手冊而定),分別測量UPS電源的輸出電壓,均應在交流(1士5%)X220V.2)將UPS電源接到交流220V供電,啟動由該UPS電源供電的計算機系統,進行電源切換及備用時間試驗:a) 試驗電路接入示波器。b) 確認UPS電源電池充電燈滅,調節調壓器的輸出電壓等于切換電壓時(或切斷UPS外部供電電源),UPS電源應迅速切至電池供電,測量UPS輸出電壓應在交流(1士5%)X220V.c) 切斷UPS外部供電電源,使UPS切至電池供電,直至計算機系統自動執行關機程序,最后應正確關機。d) 檢查UPS電池供電備用時間,應不小于制造廠說明書規定的備用時間,一般應保證連續供電30minoe) 恢復UPS外部供電,UPS應由電池供電切至外部電源供電。f) 通過示波器,記錄UPS電源切換時間,應小于5msog) 觀察切換過程,相應的聲光報警、故障診斷顯示及打印信息應正確,計算機控制系統及設備的運行應無任何異常,否則應進行檢修或更換該UPS電源。第二部分DL/T774-2015規程試題庫(6、7章)一、填空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1計算機監控系統應由來自兩路不同的電源系統冗余供電,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應切換可靠,正常運行時應由(UPS)供電,其容量應有大于(30%)的容量。2風壓取壓部件安裝,應垂直向上偏角小于(45°),取壓口應垂直向上,測量設備若安裝于取壓部件的下方,取壓管應向上一定距離后再下彎。3補償導線敷設時,中間不應有接頭,其敷設走向應避開高溫區域;當環境溫度超過(60)°C時,應釆用耐高溫補償導線,且補償導線和熱電偶連接點處的溫度應低于(70)°Co4屏蔽層接地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當信號源浮空時,應在表盤或計算機側(接地);當信號源接地時,應靠近信號源處接地;當放大器浮空時,屏蔽層的一端與屏蔽罩相連,另一端接在信號源接地上(當信號源接地時'),或接在現場接地上(當信號源浮空時)。5氧量測量系統的允許綜合誤差為氧化錯頭、變送器、模件允許誤差的(方和根)。6現場熱控設備端子箱周圍環境溫度應不髙于50°C,其位置到各測點的距離應適中,至最遠測點的敷線長度應不大于(25)m;7節流件在管道中安裝時,其上游端面應與管道軸線垂直,不垂直度不應超過(土1°),與管道的不同心度不應超過(0.015D(l/BT));節流件的法蘭與管道的連接面應平齊,使用的密封墊片,在夾緊后不應突入管道內壁。8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接地應符合制造廠的技術條件,接地電阻應定期進行檢測。當釆用獨立接地網時,應盡可能遠離防雷接地網,若制造廠無特殊要求,接地電阻(包括接地引線電阻在內)應不大于(2)Q;當與電廠電氣系統共用一個接地網時,熱控系統地線與電氣接地網的連接應用低壓絕緣動力電纜,且只允許一個連接點,接地電阻應不大于(0.5)Qo9當DCS系統一組機柜共用同一根接地線至熱控總接地板時,機柜同組內的機柜接地應采用(星形)連接。10檢修后的動力和信號電纜的安裝敷設,應符合關于分層、屏蔽、防火和接地的有關規定,其離開熱源平行距離應不小于(500)mm、交叉時■應不小于(250)mm。二、 單選題(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入括號內)1關于熱控電源電壓指標說法錯誤的是(D)A220V(110V)交流電源電壓波動不大于±10%;B220V(110V)直流電源電壓波動不大于±10%;C48V直流電源電壓波動不大于±10%D24V直流電源電壓波動不大于±10%2在環境溫度為15笆~35。(2,溫度變化率不大于5C/h,相對濕度為45%-80%的條件下,下列關于模件承載能力說法正確的是(A)A半隔離型AI通道模板輸入端與計算機地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00MQ;B電壓輸入的AI模件通道輸入阻抗應大于10MQ;C電壓輸出的A0模件通道,最小負載電阻不大于5kQ;D電流輸出的A0模件通道,最大負載電阻不小于50Q;三、 多選題(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入括號內)以下哪項屬于UPS裝置技術指標:(ABCD)A電壓穩定度,穩態時■應不大于額定電壓的±2%,動態時應不大于額定電壓的±10;B頻率穩定度,穩態時應不大于額定頻率的士1%,動態時應不大于額定頻率的士2%;C波形失真度應不大于5%;D檢查最大負荷情況下,UPS的容量應有約30%余量;機組檢修后,測量管路應滿足那些要求?(ACD)A保持一定坡度象,無倒坡現象;B承受壓力溫度的測量管路與電纜距離應大于50mm;C排污閥門下的排水槽應引至地溝;D管路油漆應完好,顏色應符合耍求四、判斷題直徑小于76mm的管道上安裝感溫元件時,應加裝擴大管或選用小型感溫元件。(”)測量線路絕緣電阻時,當線路的供電電源為50V-500V時,應釆用額定直流電壓為500V的絕緣電阻表;當設備供電電源小于50V時,應釆用額定直流電壓為100V的絕緣電阻表。(”)轉子流量計垂直安裝時,1.0級和1.5級的流量計的傾斜度應不大于2。,低于1.5級的流量計傾斜度應不大于3°o(X)翼形風量測量裝置安裝時,其中心線應與風道中心線重合。(")重新焊接或安裝的髙溫、髙壓部件應有材質檢驗報告和安裝記錄,其材成的鋼號及指標應符合規定要求。(")I/O模件供電直流電源電壓在額定值的±5%范圍內變化時,電源紋波小于1%;(X)屏蔽電纜、屏蔽導線、屏蔽補償導線的總屏蔽層及對絞線屏蔽層均應接地。(")工作環境溫度可能低于TO°C的氣動控制裝置及管路,保溫和伴熱系統應完好,防止結露、結冰引起設備拒動和誤動。(X)五、簡答題1根據DL/T744規程要求,簡述輸入信號冗余功能檢查的方法?答:a)三取中冗余配置的測量信號,任一信號值超越設定值時應報警且相應的控制不受影響,任二信號值超越設定值時應報警且相應的控制由自動切至手動;b)三取二冗余配置的測量信號,任一信號超越設定值時應報警;任二信號超越設定值時,應報警并發出動作信號;.c)雙重冗余配置的測量信號,手動任選一信號用于顯示或控制,應無擾動;2為保證計算機軟件修改過程的可靠性,請你制定計算機軟件修改的相關規定?答:1)核對軟報瞥優先級設置正確,定值的設置應與定值清冊一致;2) 核對SOE信號,其數量應滿足機組故障分析的需求,顯示內容應與實際一致;3) 檢查模擬量測量參數的采樣周期、顯示周期和“不靈敏區”設置,應滿足機組運行的需要;4) 檢查畫面參數顯示的位數應符合測量系統精度要求,工程單位應符合法定計量單位要汞;;5) 備用通道應按在線運行通道要求進行初步設置;3根據DL/T744規程要求,簡述控制系統輸入信號故障診斷功能檢查方法?答:a)對選擇的模擬量輸入通道,輸入超量程3%的信號;b) 短路模件供電的二線制儀表輸入信號,除故障診斷功能正確外還應自動切斷對應通道供電;c) 選擇熱電偶輸入通道,斷開補償導線接線;d) 選擇熱電阻輸入通道,短路輸入接線或斷開輸入接e)選擇帶速率保護的模擬量輸入通道,輸入超過變化速率限值的快速變化信號(不超出報警范圍)4更換絕緣不合格或損傷的電纜、電線時,應滿足哪些方面的要求?答:a)更換的電纜絕緣電阻應符合控制測量線路要求;b) 保護系統和油系統應禁用橡皮電纜;c) 長期運行在髙溫醫域的電纜應使用耐髙溫特種電纜;d) 進入軸承箱內的導線應采用耐油、耐熱絕緣軟線、導線應固定牢固,拆裝方便,引出口密封無滲漏;e) 一般情況下電纜不應有中間接頭,如需要應按工藝要求制作安裝電纜中間接頭;f) 電纜芯線不應有傷痕,敷設后兩端應做好電5電纜、補償導線屏蔽層接地的檢修與質量要求?答:(1)屏蔽層接地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當信號源浮空時,應在表盤或計算機側接地;當信號源接地時,應靠近信號源處接地;當放大器浮空時,屏蔽層的一端與屏蔽罩相連,另一端接在信號源接地上(當信號源接地時),或接在現場接地上(當信號源浮空時)。(2)屏蔽電纜、屏蔽導線、屏蔽補償導線的總屏蔽層及對絞線屏蔽層均應接地。(3)除非制造廠有明確說明,否則同一信號回路或同一線路的屏蔽層只允許有一個單端接地點,并保證信號全線路屏蔽層具有電氣連續性。檢修時應檢查接線盒或中間端子拒的屏蔽電纜接線,當有分開或合并時,其兩端的屏蔽線應通過端子可靠連接。檢修或更換傳感器時,接地的傳感器及管線不得直接與發電機、勵磁機的軸承座接觸。接地標志應明確、清晰。6機組停運前應對顯示畫面進行哪些檢查?答:a)顯示的工藝流程及參數應與電力生產工藝流程相符;同參數顯示偏差應不大于測量系統允許綜合誤差;測量系統中應無壞點信號;實時統計報表數據應與實際相符,格式、指標滿足管理要求7測量管路系統嚴密性試驗標準序號試驗項目試驗標準1風、煙、制粉系統壓力管路的嚴密性試驗用表壓為0.1MPas0.15MPa的壓縮空氣試壓無滲漏后,降伍至6kPa壓力進行嚴密性試驗,5min內

壓力降低應不大于50Pa2氣動信號管路嚴密性試驗用1.5倍工作壓力進行試驗,5min內壓力降低值應不大于拭驗壓力的0.5%-3油管路及真空管路嚴密性試驗用表壓為0.IMPa-0.I5MPa的壓縮空氣進行試驗,15min內厘力降低值應不大于試驗壓力的3%4汽、水管路的嚴密性試驗用1.25倍工作壓力進行水壓試驗,5min內無泄漏現象第三部分DL/T774-2015規程試題(8.9章)一、填空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給水控制系統調節閥特性應滿足的要求如下:給水泵出口調節閥全開時的最大流量應滿足單臺給水泵最大負荷要求,并留有(10)%的裕量、啟動給水泵出口旁路調節閥全開時的最大流量應滿足(30)%機組負荷下的流量要求,并有并留有(10)%的裕量。給水泵出口調節閥全關時,漏流量應小于調節閥最大流量的(1。)%O給水泵出口調節閥特性曲線的線性工作段應大于全行程的(70)%,其回程誤差不大于調節閥最大流量的(3)%o給水泵調節閥的死行程應小于全行程(5)%給水泵再循環閥應有在(15)s內全開閥門的能力。給水泵再循環閥控制流量應髙于給水泵的(最小)流量,并留有足夠的余量。給水泵再循環閥自動調節時,開度不應再小于(10)%以下長期運行。新投入使用后的電動液偶調速給水泵液壓聯軸節的調速范圍應達到25%~100%。新投入使用后的電動液偶調速給水泵液壓調速泵勺管位置開度和反饋電壓應為(線性)關系,回程誤差應不大于(2)%o給水系統動態特性試驗試驗宜分別在(高、低)負荷下進行,每一負荷下的試驗宜不少(2)次。蒸汽溫度控制系統包括(過熱蒸汽溫度控制系統)和(再熱蒸汽溫度控制系統)。爐膛壓力控制系統的品質指標(AGC調節范圍內)穩態品質指標為(土Pa),爐膛壓力定值擾動量(土200Pa),過渡過程衰減率為0.9~0.95時,穩定時間應小于(3min)o爐膛風量氧量控制系統的品質指標(AGC調節范圍內:氧量穩態品質指標(士1(%),燃燒率指令增加時,風量應能在(30s)內變化,二次風箱和爐膛差壓定值擾動,在擾動量土lOOPa,過渡過程衰減率為0.9~0.95時,穩定時■間小于(60s),二次風總風量定值擾動,在擾動量土100t/h,過渡過程衰減率為0.9~0.95時,穩定時間應小于(60s)。一次風壓控制系統的品質指標(AGC調節范圍內)穩態品質指標為(±100Pa),一定風壓給定值改變500Pa,過渡過程衰減率為0.9~0.95時,穩定時間應小于(60s)o穩定工況下,一次風壓超出給定值的(±10%)一次風壓控制系統可切除自動。磨煤機控制系統品質指標(AGC調節范圍),穩態品質指標:磨煤機入口一次風流量為土5%,磨煤機出口溫度(土3°C),一次鳳量給定值改變10%時,過渡過程衰減率0.9-0.95時,穩定時間應小于(20s),磨煤機出口溫度給定值改變3。C,過渡過程衰減率為0.9~0.95,穩定時間應小于(5min),高溫風(或低溫風)擋板開度改變10%時,控制系統應能在(3min)內消除擾動,磨煤機出口溫度最大偏差應不大于5°Co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統的品質指標(AGC負荷范圍內)穩態品質指標:(±20mni),當水位給定值改變60mm,過渡過程衰減率為0.75~0.9時,穩定時間應小于(10min)o除氧器壓力控制系統的品質指標(AGC負荷范圍內)穩態品質指標:±20kPa,當除氧器壓力給定值改變50kPa時,控制系統應在(lmin)內將壓力穩定在新的給定值,過渡過程衰減率為0.75~1。機爐協調控制系統包括機組(負荷指令設定)(汽輪機主控)(鍋爐主控)(壓力設定)(水煤比)(中間點溫度)(頻率校正)(熱值校正(BTU))、(輔機故障減負荷(RB))等控制回路。定壓運行方式負荷動態響應特性試驗應分別在(60%)、(90%)負荷段進行,試驗時應投入主蒸汽壓力自動,進行鍋爐燃燒率階躍抗動,記錄負荷和壓力的變化試驗曲線?;瑝哼\行方式負荷動態響應特性試驗應在(70%)、(80%)負荷段進行,試驗時保持汽輪機調門開度不變,進行鍋爐燃燒率階躍擾動,記錄負荷和壓力的變化試驗曲線??绽淇刂葡到y(aircooledcondenser,ACC)主要控制對象為機組排汽壓力,一般包括(空冷風機轉速控制)、(空冷逆流風機反轉控制)、(空冷風機變頻控制)等。ACC控制系統環境溫度(三取中)低于(3°C)無延遲,應切為冬季模式;環境溫度(三取中)髙于(3°C)延退3600s,應切為夏季模式。脫硫增壓風機動葉調節控制子系統的品質指標包括a)穩態品質指標:(±120Pa);b)增壓風機入口壓力定值擾動(擾動量±100Pa):過渡過程時間小于(45s),最大動態偏差(±400Pa)。脫硫系統漿液塔pH值控制系統品質指標(AGC調節范圍):a)穩態品質指標:(±0.3);b)吸收塔漿液pH值定值改變0.5,過渡過程衰減率0.75-0.95時,穩定時間應小于(30min).脫硝系統出口NOx含量控制系統的品質指標(AGC調節范圍):a)穩態品質指標:(土10mg/m3);b)脫硝系統出口NOx值定值改變20mg/m3時,過渡過程衰減率0.75-0.95,穩定時間應小于15min,定值擾動(擾動量土15mg/m3)時,過渡過程時間小于(300s),動態偏差應小于(土20mg/m3)o機組負荷對燃燒率的響應特性拭驗,應包括定壓和滑壓兩種運行方式:1) 定壓運行方式負荷動態響應特性試驗應分別在(60%、90%)負荷段進行,拭驗時應投入主蒸汽壓力自動,進行鍋爐燃燒率階躍抗動,記錄負荷和壓力的變化試驗曲線;2) 滑壓運行方式負荷動態響應特性試驗應在(70%-80%)負荷段進行,試驗時保持汽輪機調門開度不變,進行鍋爐燃燒率階躍擾動,記錄負荷和壓力的變化試驗曲線。二、單選題(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入括號內)汽溫控制系統的質量指標要求,過熱汽溫度和再熱汽溫度給定值改變土( )笆時,過渡過程衰減率W=o.75?1、300MW等級以下機組穩定時間V( )min,300MW等級及以上機組穩定時間V( )min。(B)41015B.51520C.61015D,42025根據DL/T774規程要求,125MW及以上機組,負荷在70%?100%范圍試驗時,汽溫控制系統的靜態、動態質量指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靜態時過熱汽溫允許偏差為±3笆,再熱汽溫允許偏差為土4°Co機爐協調控制方式下,機組負荷變化速率按3%Pe/min變化時,過熱汽溫允許偏差為±8笆,再熱汽溫允許偏差為±10°C。AGC負荷跟隨方式下,過熱汽溫允許偏差為±10°C,再熱汽溫允許偏差為土12°CoRB時,過熱汽溫允許偏差為土12°C,再熱汽溫允許偏差為±15°C。在機組大修后,應對協調控制系統進行負荷動態響應特性試驗。試驗應在不同負荷段分別進行,對于定壓運行方式的負荷動態響應特性試驗應分別在()負荷段進行。對于滑壓運行方式的負荷動態響應特性試驗應分別在(B)負荷段??刂评碚揂.50%和90%60%?80%B.60%和90%70%?80%C.70%和90%60%90%C.70%和100%70%?90%關于MCS系統的下述試驗或質量判別方法描述,與DL/T774《熱工自動化系統檢修運行維護規程相符的是(D)oA.直吹式機組CCS負荷變動試驗,應在機組負荷70%?100%段穩定運行、機爐協調控制方式下,設置負荷指令以2%Pe/min?3%Pe/min的變化速率、AP=15%Pe的負荷變動量,進行單方向變動試驗;待機組負荷及各主要參數不再變化時,再進行反方向的變動試驗。過程中的機組各主要被調參數的動態、穩態偏差應符合品質指標要求。中儲式機組CCS負荷變動試驗時的機組負荷允許范圍為80%?100%段,機爐協調控制方式下,設置負荷指令3%Pe/min?4%Pe/min的變化速率、AP=10%Pe的負荷變動量進行單方向變動試驗;待機組負荷及各主要參數穩定后,再進行反方向的變動試驗。過程中的機組各主要被調參數的動態、穩態偏差應符合品質指標要求。機組給定負荷變化速率小于l%Pe/min,且各子系統無明顯內外擾動時,查看MCS控制的各主要被調參數的波動量,其最大偏差為各自的穩態偏差,應符合規程指標要求。機組RB功能分項試驗合格的標準,是試驗時不需要人工干預,其參數波動范圍不危及機組安全和不引起機組保護動作跳閘。三、簡答題1.模擬量控制系統通電后需要進行哪些硬件檢查及試驗?a) 電源模件主/備無擾動切換;b) 通信模件主/備無擾動切換;c) 控制模件主/備無擾動切換;d) 后備M/A操作站無擾動切換。模擬量控制系統通電后需要進行哪些偏差報警值檢查與試驗?a) 測量信號偏差報瞥:、b) 執行器偏差報瞥;c) 調節器偏差報警;d) 其他要求控制系統實現的偏差報替。模擬量控制系統通電后需要進行哪些方向性閉鎖保護功能正確性檢査?a) 協調控制系統(coordinatedcontrolsystem,CCS)負荷指令增減閉鎖;b) 爐膛壓力髙/低送引風機動葉調節開/關閉鎖;c) 燃料量和風量交叉限制;d) 燃料量和水量交叉限制;e) 其他要求控制系統實現的方向性閉鎖模擬量控制系統通電后需要進行哪些超弛控制保護功能正確性檢査?a) CCS負荷指令迫增/迫降;b) 爐膛壓力防內爆超強保護控制;c) 機組啟停時磨煤機超弛控制;d) 其他要求控制系統實現的超強控制保護功能。簡述亞臨界及以下鍋爐給水控制系統進行給水流量變化下汽包水位動態特性試驗的步驟?1) 保持機組負荷穩定、鍋爐燃燒率不變,給水控制置手動,手操并保持在下限水位穩定運行約2min;2) 一次性快速改變給水調節閥開度,當給水流量階躍增加約15%額定流量時?保持穩定,記錄試驗曲線;3) 待水位上升到上限水位附近,手操并保持在上限水位穩定運行;4) 一次性快速改變給水調門開度,當給水流量階躍減小約15%額定流量時?保持穩定,記錄試驗曲線;,5) 待水位降到下限水位附近結束試驗;6) 重復上述試驗2次~3次;通過記錄的試驗曲線,分析給水流量階躍擾動下汽包水位變化的飛升特性曲線,求得其動態特性參數£(飛升速度)和t(退延時間)6.簡述亞臨界及以下鍋爐給水控制系統進行汽包水位定值擾動試驗的步驟。)保持機組負荷穩定、鍋爐燃燒率不變;給水控制置自動,從操作器上改變定值并保持汽包'水位在+60min左右,穩定運行lOmin左右;)一次性快速改變汽包水位定值,使汽包水位定值階躍減小60mm左右,記錄試驗曲線;、)待汽包水位下降,最后穩定在新的汽包水位附近,保持在該汽包水位穩定運行lOmin左右;4)一次性快速改變汽包水位定值,使汽包水位定值階躍增加60imn左右;記錄試驗曲線;)待汽包水位上升,最后穩定在新的汽包水位附近,保持在該汽包水位穩定運行lOmin左右;)重復上述試驗2次?3次,分析在定值60mni左右階躍擾動下,汽包水位變化的特性曲線,求得其給水量最大變化量和T(過渡過程時間);)恢復到正常運行狀態,結束試驗。7.簡述超超臨界鍋爐給水系統中間點溫度動態特性試驗的步驟。)保持機組負荷穩定、鍋爐燃燒率不變,給水控制置手動,手操并保持在中間點溫度過熱度20笆左右,穩定運行15min左右;2)一次性快速改變給水泵轉速使給水流量階躍增加5%左右額定流量,記錄試驗曲線;3)待中間點溫度下降,最后穩定在新的溫度附近,手操并保持在過熱度12笆左右穩定運行;4)一次性快速改變給水泵轉速使給水流量階躍減小%左右額定流量,記錄試驗曲線;)待中間點溫度上升,最后穩定在新的溫度附近,手操并保持在過熱度20笆左右穩定運行;)重復上述試驗2次~3次,分析給水流量階躍擾動下中間點溫度變化的特性曲線,求得其中間點溫度最大變化量和T(退延時間);)恢復到正常運行狀態,結束試驗。簡述超超臨界鍋爐給水系統中間點溫度定值擾動試驗步驟。)保持機組負荷穩定、鍋爐燃燒率不變;給水控制置自動,手操偏置并保持在分離器出口溫度過熱度20笆左右,穩定運行15min左右;、)一次性快速改變中間點溫度定值,使中間點溫度定值階躍減小5笆左右,記錄試驗曲線;)待中間點溫度下降,最后穩定在新的溫度附近,手操并保持在過熱度12°C左右穩定運行;4)一次性快速改變中間點溫度定值,使中間點溫度定值階躍增加5笆左右,記錄試驗曲線;)待中間點溫度上升,最后穩定在新的溫度附近,手操并保持在過熱度20笆左右穩定運行;)重復上述試驗2次~3次,分析中間點溫度定值5笆左右階躍擾動下中間點溫度變化的特性曲線,求得其給水量、主汽壓力最大變化量和T(過渡過程時間);)恢復到正常運行狀態,結束試驗。給水系統在新投入使用或鍋爐A級檢修后的,應提供哪些報告?a)給水泵出口調節閥、電動液偶調速給水泵特性、汽動調速給水泵、給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環控制門試驗合格報告;b)汽包水位動態、穩態品質試驗合格報告;c)濕態分離器水位控制的動態、穩態品質試驗合格報告給水控制系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切除自動?a)給水壓力低于允許最低壓力;b)鍋爐負荷穩定工況下,被控參數(汽包水位或分離器水位和干態中間點溫度)頻繁超過報警值;c)給水控制系統發生故障;、d)控制系統涉及的主要參數信號故障(總燃料量、分離器壓力、分離器出口溫度、省煤器入口給水流量、任一過熱器噴水、分離器疏水流量信號故障或省煤器入口給水流量低于35%MCR)o減溫水調節閥特性試驗質量要求有哪些?)調節閥的最大流量應滿足鍋爐最大負荷要求,并約有10%的裕量;)調節閥的漏流量應小于其最大流量的10%;)調節閥應有足夠的線性工作段(大于70%),調節閥的回程誤差應小于最大流量的3%;)調節閥的死行程應小于全行程的5%。蒸汽溫度控制系統,品質指標應滿足哪些要求(AGC調節范圍內)?a)穩態品質指標:過熱汽溫度為±3笆,再熱蒸汽溫度為±4笆,執行器不應頻繁動作;b)過熱汽溫度和再熱汽溫度給定值改變±5笆,過渡過程衰減率在0.75~0.9時,過熱汽溫穩定時間應小于15min,再熱汽溫穩定時間應小于3Omin;c)機爐協調控制方式下穩態品質指標另有規定。蒸汽溫度控制系統,應提供哪些試驗報告?a)新投入使用的減溫水調節閥應提供特性試驗合格報告;b)A修后的擺動燃燒器應提供特性試驗合格報告;c) A修后的尾部煙道控制擋板應提供特性試驗合格報告;d) 過熱汽溫度和再熱汽溫度控制動態、穩態品質指標合格報告;e) 過熱汽溫度和再熱汽溫度動態特性試驗報告(有要求時)。蒸汽溫度控制系統在哪些情況下可切除自動?a)鍋爐穩定運行時,過熱汽溫度及再熱汽溫度超出報警值;:b)減溫水調節閥己全開,而汽溫仍繼續升高,或減溫水調節閥己全關,而汽溫仍繼續下降;0控制系統工作不穩定,減溫水流量大幅度波動,蒸汽溫度出現周期性不衰減波動;d)減溫水調節閥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e)鍋爐運行不正常,過熱汽溫和再熱汽溫度參數低于額定值;燃燒控制系統包括哪些?包括燃料量控制及熱值(BTU)校正、給煤量控制、風量氧量控制(送風機動葉風量控制/二次風擋板風量控制、風箱與爐膛差壓控制/二次風壓控制、氧量校正、燃料風控制、燃燼風控制)、爐膛壓力控制、一次風壓控制、磨煤機控制(直吹式制粉系統一次風量控制/中儲式制粉系統鋼球磨煤機入口風壓控制、出口溫度控制、分離器轉速控制、液壓加載力控制)等控制系統??刂葡到y軟件修改后,應在機組停運的情況下,按設計的功能依次模擬RB產生的條件進行試驗,簡述試驗應滿足哪些要求?a) 不同原因的RB發生時,DI通道應正確、快速動作;b) 負荷運算回路、負荷指令變化速率等RB控制參數已正確設定;c)CCS輸出至FSSS的通道應正確動作;d)FSSS跳磨煤機或給粉機的控制邏輯正確,滿足DL/T655的要求;e)CCS應切換到汽輪機跟隨(TF)方式運行;f) RB時,若主蒸汽壓力采用的定壓/滑壓方式符合設計,一般應切換到滑壓方式運行;、g) 滑壓運行方式時,滑壓的速率參數設定應根據不同RB的特點正確設定。請簡述煤粉鍋爐機組負荷變動試驗方法?a) 試驗在機爐協調控制方式下,50%-100%負荷范圍內;負荷指令以不低于1.5%Pe/min的負荷變動量,在非磨組啟停斷點負荷段內進行單方向變動試驗;待機組負荷及各主要參數穩定運行lOmin后,再進行反方向的變動試驗;b) 增減負荷試驗各進行1次~2次,選擇其中一次試驗數據作為被調參數的動態品質數據;c)機組運行工況穩定時,分別記錄機組各主要參數變化曲線(試驗時間不少于lh);請簡述煤粉鍋爐AGC負荷跟隨試驗方法?a) AGC指令從調度中心或CCS負荷給定回路給出;b) 負荷指令以不低于1.5%Pe/min的負荷變動量,在非磨組啟停斷點負荷段內斜坡方式增加或減少指令;指令到達目標值并穩定2min后,再進行反方向的變動試驗;b)負荷跟隨試驗各進行1次~2次,選擇其中一次試驗數據作為各被調參數的動態、靜態品質數據;請簡述快速減負荷試驗方法?a) 預備性試驗在正式的RB動態試驗之前進行,以確認CCS在RB工況下能正確的進行控制,并可調整不同RB工況下的目標負荷、降速率的設置;b) RB正式試驗在90%Pe以上負荷工況下進行,按設計的RB功能分項進行動態試驗,例如磨煤機、送風機、一次風機、爐水循環泵、給水泵、50%容量凝結水泵、脫硫系統相關設備。c) 試驗過程,RB系統應動作正常,燃燒器投切、磨煤機組順序控制(或給粉機控制)應正確,分析記錄各被調量的動態曲線,模擬量控制系統的動作應符合要求。請簡述一次調頻試驗方法?a)選擇合適的低、中、高段負荷點,按設計的一次調頻功能要求,依次進行轉速偏差(死區內附近、在死區夕卜附近、土3r/min>土5r/min.土7r/min.±9r/min)試驗,記錄試驗數據(如功率、調門反饋、主汽壓力、調節級壓力(若有)、轉速(頻)差等);、b)在大偏差工況試驗過程中,一次調頻能力的控制首先應保證機組的安全性。21.一次調頻試驗的品質指標有哪些?a)機組進行一次調頻功能分項試驗時,其參數波動范圍應不危及機組及設備安全和不引起機組保護動作跳閘;b)一次調頻功能試驗項目宜按設計的功能全部進行,動作的負荷積分面積應大于設計需要的負荷積分面積的60%以上,時間以Imin為宜;c)當電網頻率變化超過機組一次調頻死區時,機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3s;d)在電網頻率變化超過機組一次調頻死區時開始的15s內,機組出力實際調節量應達到理論調節量的60%以上;e)機組參與一次調頻過程中,在電網頻率穩定后,機組負荷達到穩定所需的時?間為一次調頻穩定時?間,應小于60s;f) 機組參與一次調頻的負荷變化幅度可加以限制,200MW及以下的火電機組,限制幅度不小于機組額定負荷的±10%,200MW-'500MW的火電機組,限制幅度不小于機組額定負荷的±8%,500MW及以上的火電機組,限制幅度不小于機組額定負荷的土6%;g) 轉速不等率不高于5%;h) 在電網頻率變化超過機組一次調頻死區時,開始的60s內,機組實際出力與響應目標的偏差的平均值應在理論計算的調整幅度的土8%內。簡述機爐協調控制系統在哪些情況下可切除自動?a) 影響協調控制系統決策的主要測量參數如機組功率、主蒸汽壓力、調“級壓力、總風量、總燃料量等信號偏差大或失去冗余;b) 主要被調參數嚴重越限(如主蒸汽溫度偏差超過±15°C,再熱蒸汽溫度偏差超過土±15笆,汽包水位偏差超過±100mm,主蒸汽壓力偏差超過土IMPa);c)協調控制系統發生故障;、d) 計算機監控系統局部故障,機組運行工況惡化;.e) 實際水煤比率嚴重偏離設定參數。簡述脫硫增壓風機動葉調節控制子系統哪些情況下控制系統可切除自動?a)增壓風機入口壓力保護裝置退出運行(煙氣壓力信號故障);b)增壓風機動葉自動狀態,調節輸出指令小于低限[動葉(靜葉)調節輸出指令故障];c)增壓風機入口壓力設定值與(反饋)偏差超過定值;d)增壓風機動葉指令與反饋超過定值,動葉(靜葉)指令與反饋偏差超過定值;e)增壓風機入口壓力超過定值,設定值與偏差超過定值;f)增壓風機入口壓力測量信號故障,煙氣壓力測量信號故障;g)增壓風機兩個液壓油泵停運;h)增壓風機停運;i)增壓風機動葉(靜葉)開度反饋信號故障。脫硫系統漿液塔pH值控制系統在哪些情況下控制系統可切除自動?a)吸收塔漿液pH平均值、供漿流量信號、供漿理論值任一信號故障;b)吸收塔石膏排出泵全停;、c)石灰石供漿總閥關閉;d)石灰石供漿調閥故障、供漿調閥閥位反饋與指令偏差大、漿液pH值與設定值偏差大;e)石灰石供漿管線沖洗。簡述哪些情況可考慮供氨系統退出運行(關閉供氨隔離閥)?a)MFT信號觸發;b)脫硝系統反應器入口煙氣溫度低;c)脫硝系統稀釋風機全部停運;d)氨流量與稀釋風流量比大于定值;e)脫硝系統反應器供氨母管壓力低。26.簡述典型燃油泄漏試驗步驟?a) 滿足燃油泄漏試驗條件,啟動燃油泄漏試驗指令(或鍋爐吹掃條件和燃油泄漏試驗條件均滿足后,發出吹掃命令),備用盤或顯示畫面上燃油泄漏試驗在進行中燈應點亮;b) 全開燃油調節閥,開啟燃油跳閘閥,對爐前燃油系統進行充壓,充壓設定時間(如15s)到后,燃油跳閘閥應自動關閉;c) 壓力穩定一定時間后開始計時,若在規定時間內:1)油閥或爐前燃油系統無泄漏,則自動開啟燃油回油閥,對燃油母管泄壓;泄壓設定時間到后,燃油回油閥應自動關閉;當規定時間內燃油母管壓力不大于設定值(表明燃油跳閘閥無泄漏)滿足時,“燃油泄漏試驗完成”燈亮,“燃油泄漏進行中"燈滅,燃油泄漏試驗結束;.2)油槍油閥或爐前燃油系統有泄漏,則“燃油泄漏試驗失敗"燈應亮,"燃油泄漏試驗進行中”燈應滅,“燃油母管壓力低”或者“燃油跳閘閥前后差壓大”信號報警;中斷燃油泄漏試驗,進行爐前燃油系統、油槍油閥或燃油回油閥泄漏驗證,查明原因,消除后重新試驗;3)若在規定時間內燃油母管壓力大于設定值(燃油跳閘閥有泄漏),則“燃油泄漏試驗失敗”燈應亮,“燃油泄漏試驗進行中”燈應滅,“燃油母管壓力髙”報警;中斷燃油泄漏試驗,進行燃油跳閘閥泄漏驗誦,查明原因,消除后重新拭驗。27.簡述MFT動作條件有哪些?a)送風機全停;.b)引風機全停;c)手動緊急停爐;d)汽輪機跳閘(根據設計確定);e)發變組保護動作(無FCB功能時);f) 汽包水位低II值(亞臨界及以下鍋爐)/給水流量低保護(超臨界及以上鍋爐);g) 汽包水位髙II值(亞臨界及以下鍋爐)/給水泵全停保護(超臨界及以上鍋爐);h) 鍋爐總風量低于設定值;i)爐膛壓力高II值,延時超過設定值(不大于3s);j)爐膛壓力低II值,延時超過設定值(不大于3s);k)分離器出口(或水冷壁)或中間點溫度高保護(超臨界及以上鍋爐);、l) 冷卻風失去(根據設備確定);m) 全爐膛無火焰;n)燃料失去;o)脫硫系統跳閘;p)FSSS控制電源或PLC邏輯電源失去,延時超過設定值;q) 交流電源失去,延時超過設定值;r) 計算機監控系統電源失去;s)根據鍋爐特點設計的其他保護條件。28.MFT動作后,哪些動作應聯動產生?a)顯示MFT首出原因;b)所有磨煤機跳閘,磨煤機熱風隔離擋板、冷和熱風調節擋板關閉;延時規定時間后冷風調節擋板全開;c)所有給煤機跳閘,各給煤機指令自動回到設定值(或一次風擋板關閉);、d)所有一次風機跳閘,密封風機聯跳;.e) 快關燃油母管調節閥、回油閥及所有油槍油閥;.f) 當任一油槍油閥未關時,關閉燃油母管跳閘閥;.g) 關閉主蒸汽、再熱蒸汽減溫水電動隔離閥和調節閥;h) MFT信號送至CCS、SCS、吹灰、電除塵等系統;.i)跳閘汽輪機;j)跳閘A、B電除塵;k)跳閘鍋爐吹灰器;l) 髙壓旁路控制復位;m) MFT后,延時達到設定值且爐膛壓力低III或爐膛壓力髙III時,跳閘送、引風機;、n) 全開所有燃料風擋板;0)全開所有輔助風擋板;P)給水泵汽輪機A、B跳閘;q)MFT后,引風機擋板關至設定值,延時■達到設定值時逐漸開啟,到規定延時■時■間后恢復;r)延時規定時間后,主蒸汽至輔助蒸汽電動或氣動隔離閥關閉;s)根據鍋爐特點設計的其他設備聯動。RB試驗的品質指標有哪些?a) RB功能分項試驗時,應無人工干預,控制參數波動范圍不危及機組安全和不引起機組保護動作跳閘:b) RB試驗項目宜按設計的功能全部進行,也可按用戶要求根據現場條件選擇部分項目進行控制回路雙向無擾切換功能包括哪些內容?1) 調節器操作站的手/自動無擾切換功能。2) 調節系統設定值跟蹤無擾切換功能。3) 連鎖、跟蹤、限制回路與調節回路的無擾切換功能。4)不同控制方式轉換的無擾切換功能。5)不同系統控制指令接口的無擾切換功能。第四部分DL/T774-2015規程試題庫(10-12一、填空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根據DL/T774-2015規定,當發電機冷卻水進口壓力低(流量低)或出水溫度高時,未設計FCB保護的機組,應以規定速率減負荷至設定值;設計有FCB保護的機組,在保護動作后(1)min內機組負荷減不到設定值I值,(3)min內減不到設定值II時,事故跳閘電磁閥應動作跳閘汽輪機。根據DL/T774-2015規定,當汽輪機跳閘或發電機甩負荷至。時,高壓缸排汽通風閥應(開啟);當暖缸電動閥開啟時髙壓缸排汽通風閥應(關閉)。根據DL/T774-2015規定,汽輪機超速保護試驗時,當轉速上升到額定轉速的(103)%時,0PC保護動作;當轉速上升到額定轉速的(110)%時,機組電超速動作跳閘停機;當轉速達到額定轉速的(110%±1)%時,危急保安器應動作停機;當轉速達到(112)%額定轉速時,DEH后備超速保護應動作停機。根據DL/T774-2015規定,空冷機組在冬季模式下回暖保護動作后,在切除三列空冷單元運行(1)h后,回暖保護運行仍未復位,宜退出ACC控制系統自動運行,運行人員根據機組運行實際情況進行手動控制。根據DL/T774-2015規定,模擬吸收塔液位低/高信號,回用水閥應自動(打開/關閉);攪拌器應自動(停止/開啟)o根據DL/T774-2015規定,現場模擬潤滑油壓降低到設定值I值時,應(發出“油壓低”報警信號);現場模擬潤滑油壓降低到設定值II值時,檢查(高壓備用油泵、交流油泵)應啟動;現場模擬潤滑油壓降到設定值III值時,檢查(直流油泵)應啟動;斷開油泵聯鎖,停交、直流油泵,現場模擬油壓繼續降到設定IV值吋,檢查(低油壓)保護應動作,主汽門應自動(關閉),發電機應(跳閘);恢復零轉速信號,檢查(盤車)應自動投入運行;現場模擬潤滑油壓降到設定V值時,檢查盤車應自動停用。根據DL/T774-2015規定,吹灰系統吹灰的先后順序通常為(空氣預熱器一水冷壁一水平煙道一尾部煙道一空氣預熱器)。根據DL/T774-2015規定,電動給水泵輔助油泵聯鎖試驗,啟動電動給水泵輔助油泵后,油泵聯鎖切自動,現場模擬潤滑油壓低信號,輔助油泵應(自啟);現場模擬潤滑油壓髙信號,輔助油泵應(自停)。根據DL/T774-2015規定,電動給水泵聯鎖試驗中,模擬汽動給水泵A/B速關閥關閉信號,電動給水泵輔助油泵聯鎖切自動、電動給水泵輔助油泵、電動給水泵應(自啟),電動給水泵出口閥應自動(打開)。根據DL/T774-2015規定,在現場模擬補水箱水位(髙II值)信號,檢查補水箱補水閥應自動關閉;在現場模擬補水箱水位(低)信號,檢查補水箱補水閥應自動開啟。根據DL/T774-2015規定,模擬熱井水位低信號,檢查凝結水輸送泵應(啟動);模擬補水箱水位低II值信號,檢查凝結水輸送泵應(跳閘)。根據DL/T774-2015規定,真空泵聯鎖試驗時,應檢查真空泵滿足試驗條件,將真空泵電動機開關置“試驗"位置;(斷開)凝汽器真空高信號,(短接)真空泵進口閥前后差壓髙信號,真空泵和真空泵大氣噴射器進口閥及旁路閥聯鎖切(自動)。根據DL/T774-2015規定,軸封減溫水隔離閥聯鎖試驗時,斷開軸封壓力低信號,軸封減溫水隔離閥開關置“自動'‘位置時,軸封減溫水隔離閥應開(開啟);恢復軸封壓力低信號,檢査軸封減溫水隔離閥應(關閉)。根據DL/T774-2015規定,在進行高壓加熱器疏水聯鎖試驗時,模擬各個髙壓加熱器水位高II值信號,應自動(開啟)對應高壓加熱器危急疏水閥。模擬除氧器高III值信號,3號髙壓加熱器危急疏水閥應自動(開啟),正常疏水閥應自動(關閉)。模擬各高壓加熱器高III值信號,對應髙壓加熱器水側控制閥應(開啟),進出水閥應(關閉),給水走旁路,水側泄放閥和危急疏水閥應(開啟);前級所有高壓加熱器危急疏水閥應(開啟),正常疏水閥應(關閉)。根據DL/T774-2015規定,當高壓加熱器“緊急隔離"時,高壓加熱器水側控制閥應(開啟),高壓加熱器進出水閥應(關閉),給水走旁路,高壓加熱器水側泄放閥應(開啟),所有高壓加熱器危急疏水閥應(開啟)。根據DL/T774-2015規定,在EH油泵保護確認試驗中,解除EH油箱油位低II值信號,EH油泵開關置“試驗"位置,再啟動EH油泵,恢復EH油箱油位低II值信號,此時EH油泵應(跳閘)。根據DL/T774-2015規定,主、再熱蒸汽管道及本體疏水閥聯鎖試驗時,解除主汽門信號及負荷低I值信號,主、再熱蒸汽母管疏水閥,髙、中壓主汽門前疏水閥,髙、低旁閥前疏水閥均應(關閉);強制負荷低I值信號,高壓缸本體疏水閥,主、再熱蒸汽母管疏水閥,高、中壓主汽門前疏水閥,高、低旁閥前疏水閥均應(開啟);強制主汽門關信號,髙壓缸本體疏水閥,主、再熱蒸汽母管疏水閥,高、中壓主汽門前疏水閥,高、低旁閥前疏水閥均應(開啟)。根據DL/T774-2015規定,儀用空氣系統子組投運前的試驗中,降低儀用空氣系統壓力到報警值(0.6)MPa以下,相應的顯示、聲光報警均應響應正確;當空氣壓縮機全部停用時,儲氣罐的儲氣容量應能保證氣動設備正常工作時間不少于(1。)mino單臺儀用空壓機正常運行時,當儀用空壓機分離器出口壓力高至設定值(0.86)MPa以上,應關閉該臺儀用空壓機加載閥;當儀用空壓機分離器出口壓力低至設定值(0.69)MPa以下,應開啟該臺儀用空壓機加載閥。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快速卸荷閥性能試驗時,使用伺服閥測試工具給伺服閥加信號,使閥門處于(全開)位置;手動松開快速卸荷閥的調壓螺釘,閥門應能快速(關閉)。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伺服系統退緩率特性測試,直接用操作員站或工程師站上的測試軟件包進行測試,伺服系統遲緩率特性應滿足下列要求:機組額定功率小于或等于1OOMW,e<(0.15)%;機組額定功率100MW"200MW(含2OOMW),e<(0.1)%;機組額定功率大于200MW,e<(0.06)%。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汽門快關時間應滿足下列要求:機組額定功率小于或等于100MW,調節汽閥小于0.6s,主汽閥小于0.5s;機組額定功率100MW"200MW(含200MW),調節汽閥小于(0.5)s,主汽閥小于(0.4)s;機組額定功率大于200MW,調節汽閥小于(0.3)s,主汽閥小于(0.3)So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轉速控制功能質量指標要求:(1)控制系統在轉速控制方式下,對機組啟動升速的各階段設置目標轉速進行控制,使機組啟動升速到額定轉速,機組實際穩定轉速與設定轉速的偏差應小于額定轉速的土(0.1)%;(2)機組超速試驗中,當汽輪機由額定轉速升速到機組超速保護的轉速定值時,機組實際穩定轉速與設定轉速的偏差應小于額定轉速的土(0.1)%;(3)按制造廠技術條件規定的各種升速率控制轉速變化,最大升速率下的超調量應小于額定轉速的(0.2)%;(4)設定額定轉速為目標轉速,按機組的臨界轉速檢査控制自動高速越過臨界轉速的功能,其過臨界轉速時的(升速率),應滿足制造廠的技術要求;(5)具有主汽門啟動方式的控制系統,升速過程中閥門切換時,轉速波動應不大于額定轉速的土(0.5)%;(6)當機組升速至額定轉速時,汽輪機控制系統與自動同期的接口功能,應能根據自動同期裝置的指令完成汽輪發電機的轉速匹配,以保護發電機能(自動并網),并給出機組應帶的初負荷;(7)當汽輪機轉速達到額定轉速的(103)%時,0PC功能應動作,自動關閉高、中壓調節汽門,待轉速恢復至一定值(通常(102)%額定轉速)時?重新開啟這些調節汽門,并維持在額定轉速下正常運行;(8)當汽輪機轉速出現加速度時,發出超弛指令,自動關閉高、中壓調節汽門,當加速度為(零)時由正常轉速控制回路維持正常轉速;(9)0PC動作時的轉速與設定轉速的偏差應小于(2)r/mim,閥門動作次數不宜大于(5)次。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負荷擾動試驗質量指標要求:(1)負荷擾動試驗應在(非協調)狀態與(協調)狀態下分別進行;(2)機組負荷在50%"100%MCR之間,設置負荷變化速率為(3)%MCR/min(當具有熱應力監控系統時t可通過汽輪機熱應力計算來確定和修改負荷變化速率);以(15)%MCR階躍量増加或減少機組目標負荷指令,觀察負荷響應情況并記錄機組負荷及各參數變化數據;(3)試驗負荷點至少(3)點,每點負荷下的階躍擾動試驗次數不少于2次,負荷階躍擾動試驗應在多閥與單閥時分別進行;(4)負荷變動動態偏差不大于(3)%MCR,負荷變動靜態偏差不大于土(0.5)%MCRO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不同運行方式下控制回路的切換試驗,機組在不同運行方式下進行控制回路切換,切換過程應(無擾動);在各種方式下,控制系統應能按負荷指令確定的負荷變化率改變機組負荷,其控制精度均應控制在土(0.5)%MCR范圍內。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壓力控制功能試驗時,在定壓運行方式,DEH通過壓力控制器將主汽壓力維持在設定值,其波動應小于規定值土(0.15)MPao根據DL/T774-2015規定,控制系統置于汽輪機自啟動(autoturbinecontrol,ATC)運行方式,運行人員發出啟動指令,機組帶負荷過程中,ATC程序能根據對機組的熱應力計算確定最佳(目標負荷)和(負荷變化率),可靠地控制機組負荷。根據DL/T774-2015規定,超速跳閘保護(OPT)功能檢查:當轉速達到機組超速遮斷保護動作值時,控制系統應能可靠接受汽輪機保護裝置發出的指令,迅速關閉主汽門和調節汽門,使機組安全停機;OPT動作轉速與設定值偏差應小于土(2)r/mino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的動態特性試驗方式:在機組帶(100)%負荷運行的情況下,將油開關跳閘,控制系統應能迅速關閉調節汽門,避免高溫高壓蒸汽進入汽輪機而引起超速,維持汽輪機空轉,轉速動態偏差應符合規定要求;運行機組可按(測功)法進行試驗。根據DL/T774-2015規定,DEH系統甩負荷試驗中斷試驗:當甩50%負荷后,若轉速超調量大于或等于(5)%時,則應中斷試驗,不再進行甩100%MCR試驗;機組甩負荷后,轉速飛升至危急保安器動作轉速而未動作時,應立即(打閘停機);機組甩負荷后,調節系統嚴重擺動,無法維持空負荷運行時,應立即(打閘停機)。'二、單選題(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入括號內)根據DL/T774-2015規定,以下(B)不屬于熱控信號與熱控保護系統停運后的檢修項目。DCS系統有關硬件檢修檢査相關設備運行狀況,異常情況做好記錄系統電源、線路及測量管路檢修外圍測量和執行設備的檢修與調校根據DL/T774-2015規定,熱控信號與熱控保護系統在試驗前以下(B)不屬于熱控信號與熱控保護系統停運后的檢修項目。DCS系統有關硬件檢修檢査相關設備運行狀況,異常情況做好記錄系統電源、線路及測量管路檢修外圍測量和執行設備的檢修與調校根據DL/T774-2015規定,關于主汽門關閉及聯動抽汽止回門試驗正確的是(D)開啟主汽門,主汽門關閉信號應手動復位開啟主汽門,抽汽止回門應處于停運狀態操作主汽門緊急停機按鈕,主汽門應延時關閉,檢查聲光報瞥信號應正確檢查抽汽止回門電磁閥,應隨主汽門關閉的同時動作,并發出聲光報警根據DL/T774-2015規定,汽輪機跳閘聯鎖保護動作后,以下(D)應可靠聯鎖動作,設備狀態、報警及信號顯示應正確。各級抽汽電動閥、止回門和高壓缸排汽止回門應開啟發電機應跳閘高壓旁路應快速開啟,低壓旁路應快速關閉高、中壓主汽門和調門應關閉根據DL/T774-2015規定,以下(C)條件滿足,超速預保護應動作。機組負荷大于設定值發電機主開關解列功率-負荷不平衡保護信號動作轉速>103%額定轉速且升速率>49r/min/s根據DL/T774-2015規定,當在控制盤上按下“汽輪機跳閘"時,以下設備聯動正確的是(C)。高、中壓主汽門和調門應開啟抽汽泄放閥應動作,通風閥、事故排放閥應關閉高、低壓旁路進汽門應自動投入再熱器對空排汽門應關閉根據DL/T774-2015規定,在汽輪機防進水保護邏輯中,當負荷小于設定負荷I時,下列(B)疏水閥需開啟。主蒸汽母管疏水中壓缸本體疏水閥高壓缸本體疏水閥一級、二級、三級抽汽管道疏水閥根據DL/T774-2015規定,關于鍋爐風煙順控系統投運前的試驗,錯誤的是(C)模擬空預器支撐軸承、導向軸承油溫高時,備用潤滑油泵應自啟模擬風機油壓壓力低保護動作時,備用油泵應自啟模擬油箱油溫度低/髙信號,油站電加熱應自動停運/投運停止空預器主電機,空預器主電機應停運,同時空預器輔電機應自啟動根據DL/T774-2015規定,以下關于脫硫系統投運前的試驗項目及質量要求,說法錯誤的是(C)現場模擬任意保護信號,吸收塔再循環泵6kV開關應從“試驗”位置跳至“停”位置,畫面、首出信號及聲光報警應顯示正確DCS畫面上啟動氧化風機A,信號正常后投入氧化風機聯鎖;停運氧化風機A,風機B應自啟動模擬吸收塔液位高/低信號,回用水閥應自動打開/關閉;攪拌器應自動停止/開啟現場模擬煙氣換熱器驅動電機軸承溫度高/低泄漏風機保護信號,驅動電機/低泄漏風機應跳閘停運,首出信號顯示正確根據DL/T774-2015規定,以下關于吹灰器調試,說法錯誤的是(A)在前進過程中人為翻轉終端限位開關或按一下“返回"按鈕,吹灰器應走完程序后再后退開到位后吹灰器停止前進并后退,后退直到始端限位開關動作時停止運行手搖吹灰器移動使吹灰器的后限位開關釋放,就地接線盒上開關撥到“電源接通”位置,吹灰器應馬上后退,到位后應自動停止按“啟動"按鈕,吹灰器開始前進,直到終端限位開關動作根據DL/T774-2015規定,吹灰系統吹灰的先后順序通常為(C)A,空氣預熱器一尾部煙道一水平煙道一水冷壁一空氣預熱器空氣預熱器一水冷壁一水平煙道一尾部煙道空氣預熱器一水冷壁一水平煙道一尾部煙道一空氣預熱器水冷壁一水平煙道一尾部煙道一空氣預熱器根據DL/T774-2015規定,給水泵汽輪機工作油泵A運行正常,潤滑油母管壓力正常,給水泵汽輪機油站聯鎖切自動,以下聯鎖試驗錯誤的是(D)停給水泵汽輪機工作油泵A,檢査工作油泵B應自啟,潤滑油母管壓力正常在現場模擬潤滑油母管壓力低信號,檢查工作油泵B應自啟動在現場模擬調節油母管壓力低信號,檢查工作油泵B應自啟動模擬潤滑油母管壓力低I值信號,檢查另一臺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應自啟動根據DL/T774-2015規定,以下關于給水泵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