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5826.6-1995 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全稱為《錘上鋼質自由鍛件機械加工余量與公差 光軸類》。這項標準主要規定了使用錘擊法生產鋼質自由鍛件時,針對光軸類零件在機械加工前應預留的加工余量以及最終尺寸的允許公差范圍,以確保加工后的零件能夠滿足預定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
標準適用范圍
- 產品類型:適用于通過錘擊法制造的鋼質自由鍛件,特別是光軸類部件,這類部件通常具有相對簡單的幾何形狀,主要為圓柱形,用于傳遞扭矩或支撐作用。
- 加工階段:標準關注的是從自由鍛件到成品零件過程中的機械加工準備階段,即確定在對鍛件進行車削、銑削等機加工前需要保留的多余金屬層厚度(加工余量),以便去除材料缺陷、實現精確尺寸并達到表面光潔度要求。
主要內容
-
加工余量規定:詳細說明了不同直徑、長度和使用條件下的光軸類鍛件,在不同加工面(外圓面、端面等)應預留的最小和最大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設定需考慮原材料質量、鍛件形狀復雜度、后續加工工藝能力等因素。
-
公差要求:明確了加工后光軸的尺寸公差,包括直徑、長度及其他關鍵尺寸的允許偏差范圍。這些公差旨在保證零件的互換性,確保裝配時的準確配合。
-
質量控制指標:提供了檢驗鍛件加工前后的尺寸、形狀誤差及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和標準,確保成品符合設計要求和功能需求。
-
術語定義:對標準中使用的專業術語進行了明確界定,如自由鍛件、加工余量、公差等,便于理解和執行。
實施意義
該標準的實施有助于統一行業內對錘上鋼質自由鍛件機械加工前的處理規范,提升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減少材料浪費,同時為制造商、供應商和用戶之間提供了一套共同遵循的質量評估依據,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作業和國際貿易的順暢進行。
注意事項
雖然未直接要求總結,但理解該標準時應注意,實際應用中還需結合具體工況和企業內部質量控制體系,靈活調整加工余量與公差控制策略,以達到最佳經濟效益和產品質量。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文檔簡介
ICS25.010』3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5826.6-1995錘上鋼質自由鍛件機械加工余量與公差光軸類Machiningallovancesandtolerancesforsteelopendieforgingsonhammer-Shaftwithoutsteps1995-12-13發布1996-08-01實施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錘上鋼質自由鍛件機械加工余量與公差GB/T15826.6-1995光Machiningallowancesandtolerancesforsteelopendieforgingsonhammer-Shartwithoutsteps主題內客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矩形(B/H<5)截面的光軸類自由鍛件的機械加工余量與公差。本標準適用于零件尺寸L>2.5D(或“,6,S)的光軸類自由鍛件。2余量與公差光軸類自由鍛件的機械加工余量與公差應符合圖1及表1的規定。0-5010.5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12-13批準1996-08-01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