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方案_第1頁
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方案_第2頁
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方案_第3頁
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方案_第4頁
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方案為推進健康天津建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部署,根據《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19〕32號),結合《中共天津市委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健康天津建設的實施意見》和本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政府、社會、個人責任,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延長健康壽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和促進人民健康,建設健康天津。二、基本原則——堅持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全方位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和醫療衛生服務等主要因素,早期干預,完善服務,努力解決重點疾病、重點人群及不同生命周期所面臨的突出健康問題?!獔猿謴淖⒅刂我巡∠蜃⒅刂挝床∞D變。注重不同特點人—1—群的健康教育與促進,落實每個人的健康第一責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提高生活質量?!獔猿謴男l生健康系統向社會整體聯動轉變。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調動全社會積極性和創造力,努力實現政府積極主導、人民共建共享的健康天津實踐格局?!獔猿謴男麄鞒珜騻€人行動轉變。要注重多形式宣傳倡導,更要動員全社會行動,人人盡責盡力,努力實現全民參與、共擔責任、共享健康成果。三、總體目標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完善,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環境初步改善,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及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重點人群健康狀況明顯改善。到2030年,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重點人群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因重大疾病和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健康公平基本實現。四、實施步驟(一)啟動階段(2020年1月上旬前)。召開全市啟動大會,全面啟動健康天津行動。(二)行動階段(2020年至2022年)。完成階段性目標,組—2—織考核和監測評估。(三)沖刺階段(2023年至2025年)。加快推進,健康天津行動成果初步取得。(四)鞏固階段(2026年至2030年)。各項指標全面達標,健康天津行動目標全面實現。五、主要任務(一)堅持預防為主,積極干預健康影響因素1.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面向家庭和個人普及維護健康的知識和技能。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開發推廣促進健康生活的適宜技術和用品。建立健全健康知識和技能普及機制。醫療機構為公眾主動提供健康指導服務。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其他媒體開設健康科普專欄,提高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到 2022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 27%和36%。(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委、市市場監管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協等負責。排在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其他為協助配合單位,下同)2.實施合理膳食行動。發布適合不同特點人群的營養建議,推進實施國民營養計劃,加強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特定場所的營養健康指導。深入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開展食物營養功能評價研究。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筑牢產供監管防線。到 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3—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于 3%和2%。(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委等負責)3.實施全民健身行動。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開展國民體質測試和運動風險評估。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學校的評價。到2022年和2030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提高到 92%以上和93%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分別達到 45%以上和46%以上。(市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殘聯等負責)4.實施控制吸煙行動。強化公眾對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危害性的認識。鼓勵領導干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控煙引領作用。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建設無煙黨政機關,推進法律、法規和規章確定禁止吸煙的場所及區域全面禁煙。加大控煙監督執法力度,強化社會監督。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吸煙。提高戒煙門診建設和服務水平。到2022和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分別低于 24.5%和20%。(市衛生健康委、市委辦公廳、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體育局、市交通運輸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司法局、市煙草專賣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等負責)5.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網絡,加強心理健康專業人才培養。加強宣傳,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和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行為問題。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完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到 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4—水平提升到 20%及以上和 30%及以上,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教委、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殘聯等負責)6.實施健康細胞培育行動。推進健康社區、健康企業、健康家庭、健康城區、健康村鎮等示范工程,組織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廳創建活動,提高全社會參與度。到 2022年和2030年,健康細胞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并逐步擴大。(市衛生健康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市場監管委、市國資委、市政務服務辦等負責)(二)堅持建管并重,著力打造健康宜居環境7.實施健康環境促進行動。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建立環境與健康的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完善政策引導機制,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減量化。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大力推進國家衛生城鎮創建。實施生態宜民、土地流轉、退耕還濕、河湖水系聯通工程。建設城市綠道或人行步道。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發展綠色能源和低碳循環經濟。生態屏障雛形基本形成,一級管控區基本建成并實現可持續發展。有效預防控制環境污染危害、道路交通傷害等事故。確保各類消費品質量安全。到 2022年和2030年,空氣質量逐年鞏固提高,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持續改善。 (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水務局、市交通運輸委、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委、市規—5—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等負責,此項工作按照部門職責分別落實)8.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行動。全面提升本市村鎮供水水平,提高供水能力,新擴建水廠泵站,新建和改造村以上輸配水管網。到2022年,全市農村的城市自來水管網延伸供水覆蓋率力爭達到 95%及以上;到 2030年,持續鞏固提升。(市水務局負責)(三)關注重點人群,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9.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落實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計劃。加強婦女常見病篩查和早診早治,開展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加強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加強兒科人才培養,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到2022年和2030年,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 5‰及以下和4‰及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 6‰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產婦死亡率分別控制在8.5/10萬及以下和 8/10萬及以下。(市衛生健康委、市婦聯、市教委等負責)10.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中小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動員各方共同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加強鍛煉,預防近視、肥胖、齲齒等疾病。保障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 1小時,加強對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評估。針對不同年齡,對學生健康知識進行考試考查,將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到—6—2022年,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下降 1%以上;到2030年,實現全市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體育局等負責)11.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開展職業病危害普查,推進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進行不同職業健康干預。建立分級分類監管機制,以接觸粉塵、有毒有害物質和輻射崗位的防范管理為重點,提升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水平。到 2022年,接塵工齡不足 5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實現明顯下降;到 2030年,下降幅度優于全國水平。(市衛生健康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國資委等負責)12.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加強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營養、體育鍛煉、定期體檢、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藥等知識。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和商業保險等多層次長期護理保障制度。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實現健康老齡化。到2022年和2030年,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老年醫學科比例分別達到 50%及以上和90%及以上,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生態環境局、市醫保局、天津銀保監局、市體育局等負責)(四)推進防治結合,有效防控重大疾病—7—13.實施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規范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人群管理,加強高危人群和患者生活方式指導。全面落實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心肺復蘇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加強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建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心腦血管病突發救治水平。到 2022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標化死亡率分別下降到 200/10萬及以下和190/10萬及以下。(市衛生健康委負責)14.實施癌癥防治行動。積極倡導預防癌癥,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探索推廣適宜防治技術和服務模式,逐步推廣常見惡性腫瘤早診早治工作。繼續實施大腸癌篩查,推進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加強高發癌癥病種防治中心建設和科技攻關,加快臨床急需藥物審評審批。逐步推進將乙肝等防癌疫苗接種、防癌體檢篩查納入公共衛生支付范圍。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國家要求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抗癌藥物納入目錄。到2022年和2030年,全市總體癌癥 5年生存率分別高于 43.3%和46.6%。(市衛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委、市醫保局等負責)15.實施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建立和完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體系。加強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引導重點人群早期發現疾病,控制危險因素。開展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監測。開展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 4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檢測肺功能。到2022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標化死亡率下降到3.65/10萬及以下和3.45/10萬及以下。(市衛生健康委負—8—責)16.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加強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引導群眾關注個人血糖水平,管控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病風險。建立完善城鄉基層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到 2022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 80%以上;到2030年,持續鞏固。(市衛生健康委負責)17.實施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引導居民形成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提高自我防范意識。為兒童提供規范化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服務。加強流感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倡導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加強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刂坪拖馊狈Σ?、飲水型氟中毒等重點地方病。到 2022年和2030年,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分別控制在0.15%以下和0.2%以下,肺結核發病率下降到 25/10萬以下并得到有效控制,法定傳染病報告率保持在95%以上,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有效控制飲水型氟中毒和水源性高碘危害,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重點地方病得到控制和消除。(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務局、天津海關等負責)18.實施中醫藥創新發展行動。實施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強化中醫藥防治優勢病種研究,提高重大疑難病、急危重癥臨床療效。健全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基層醫療機構全部提供中醫藥服務。積極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到 2022年和—9—2030年,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比例達到 90%和100%。(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等負責)(五)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著力發展健康產業19.實施大健康產業發展行動。積極發展區域性健康產業項目,重點在醫療服務、健康養老、健康信息、健康旅游、高端醫療健康等領域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和機構。加強健康領域實用型人才建設。加快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和老年大學建設,提高社區養老服務水平。著力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到2022年和2030年,逐步形成具有天津特點的健康產業體系。(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政務服務辦、旅游集團等負責)六、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加掛市健康天津行動推進委員會牌子,承擔組織實施健康天津行動相關職責,負責研究部署重點任務,統籌協調推進健康天津行動組織實施、監測及考核相關工作。各區要建立健全領導推進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逐項抓好任務落實。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將預防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項政策舉措中,研究具體政策措施,推動落實重點任務。(二)強化績效考核和監測評估。落實各區和有關部門的主體責任,把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情況作為健康天津建設總體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建立考核指標體系,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市—10—健康天津行動推進委員會)定期對各區和各有關部門健康天津行動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各區、有關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干部獎懲使用的重要參考。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市健康天津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要每年定期開展行動指標進展情況監測評估,適時通報完成情況,加強進度督導。(三)健全支撐體系。加強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完善政府健康領域投入機制,強化資金統籌,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發展智慧醫療,推動各區、各部門信息共享。建立健康政策審查機制,落實健康優先發展政策。加強科技支撐,開展重點健康影響因素課題研究,提升健康行動水平。(四)營造健康行動氛圍。及時發布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通過多種途徑,引導群眾了解和掌握必備健康知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健康行動志愿者服務平臺,發揮志愿者作用。加強典型宣傳,增強社會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附件:1.健康天津行動考核指標2.健康天津行動主要監測指標—11—附件1健康天津行動考核指標考核序指標依據號1*人均預期壽命(歲)2*嬰兒死亡率(‰)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孕產婦死亡率(1/10萬)《“健康5*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中國6*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030”規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劃綱要》8*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9*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人)10*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11*源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健康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中國行12*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績效考核機動》和相13*制關規劃產前篩查率()%文件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14*(%)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15*查覆蓋率(%)

我市2022年2022年2030年2030年基期全國天津市全國天津市水平目標值目標值目標值目標值81.6977.782.1979833.04≤≤5≤5≤47.53.77≤9.5≤6≤6≤55.12≤≤8.5≤12≤81889.6≥≥92≥92.17≥9390.8624.09≥22≥27≥30≥3633.9≥37≥45≥40≥4618.5≤15.9≤13.0≤13.0≤12.52.442.62.6—328.827.527.5———實現實現實現實現—實現實現實現實現97.25≥≥≥≥7090809599.86≥98≥98≥98≥9892≥80≥80≥90≥90—12—考核序指標依據號16*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17*符合要求的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課率(%)18*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小時)寄宿制中小學?;?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職19*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20*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健康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發中國行21*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動》和相數比例(%)關規劃22*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老年醫學文件科比例(%)23*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24*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25*(%),村衛生室提供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26*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

我市2022年2022年2030年2030年基期全國天津市全國天津市水平目標值目標值目標值目標值33.7≥50≥50≥60≥60100 100 100 100 100≥1 ≥1 ≥1 ≥1 ≥159 ≥70 ≥70 ≥90 ≥901008010090100—下降同比下降持續下降幅優于降全國水平—≥50≥50≥90≥9075≥≥≥≥6080708075≥≥80≥70≥8060—1001001001007070808095>90>95>95>95—13—考核序我市2022年2022年2030年2030年指標基期全國天津市全國天津市依據號水平目標值目標值目標值目標值27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預期性)25.9<24.5<24.5<20<2028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預0.99≤7≤3≤5≤2期性)29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預期性)12≥20≥20≥30≥3030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95改善≥95持續改≥95(預期性)善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約每年每年降低新發近3158.1視率明明顯下降束性)降低1%以上0.5%顯下降32心腦血管疾病標化死亡率(1/10223.6≤209.7≤200≤190.7≤190萬)(預期性)33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預期性)40.5≥43.3≥43.3≥46.6≥46.634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10.2≤≤3.65≤≤3.45病標化死亡率(1/10萬)(預期性)9及以下8.1及以下35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人)2—2.2—2.5(預期性)《關于36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8—100—100(約束性)推進健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康天津3793.5—≥95—≥96(約束性)建設的農村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約實施意3880—90—95束性)見》和相關規劃國家衛生區創建比例(%)(約創建周期3925——持續鞏固文件束性)命名率10040農村衛生廁所建設覆蓋率(%)——100—持續鞏固(約束性)—14—注:1.*號項為健康中國行動考核指標框架內容;2.第27項至第34項指標為健康中國行動中約束性和預期性指標,列入我市考核指標;3.第35項至第40項為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方案中指標;4.第15項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覆蓋率,因我市未進行農村適齡婦女相關數據統計,故使用全市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覆蓋率;5.第2、3、4、13、14、15、28項指標目標值考慮不可確定因素,故低于基期水平?!?5—附件2健康天津行動主要監測指標領域序號指標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水平目標值標值性質結果性指標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4.09≥≥預期性2736說明: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作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養水平是指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人在監測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計算方法: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人數/監測人群總人數×100%。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一)2個人定期記錄身心健康狀況倡導性健3康個人了解掌握基本中醫藥健康知識倡導性知居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倡導性識4說明: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包括心肺復蘇術、急救包扎和固定搬運、海姆立克急救法(對氣管被異物堵塞的患者,通過向其上腹部施壓,促進異普及物排出)等。行5醫務人員掌握與崗位相適應的健康科普知識,并在診療過程主動倡導性動提供健康指導政府工作指標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實現約束性6和傳播機制說明:建立并完善國家和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組織專家開展健康科普活動;建立并完善國家級健康科普資源庫,出版、遴選、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讀物和科普材料;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的機制?!?6—領域序號指標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水平目標值標值性質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7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績效考—實現約束性核機制(二)合理膳食行動

結果性指標平均每年成人肥胖增長率(%) 增長約 持續減緩 預期性5.3%說明:體重指數(BMI)為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按照中國成人體重判定標準,體重指數≥28kg/m2即為肥胖。成人肥胖增長率是指18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率的年均增長速度。2012年與2002年相比,我國成人肥胖率上升了67.6%。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比2019年比2022年提高10%預期性9提高10%計算方法:具備基本營養健康知識的人數/監測人群總人數×100%。孕婦貧血率(%)2013年為<14<10預期性17.2說明:孕婦血紅蛋白<110g/L診斷為貧血,此指標是衡量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計算方法:監測孕婦貧血人數/監測孕婦總人數×100%。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 0.99 ≤3 ≤2 預期性說明:兒童生長遲緩是指兒童年齡別身高低于標準身高中位數兩個標準差。11計算方法:某地區當年5歲以下兒童年齡別身高<(中位數﹣2個標準差)人數/某地區當年5歲以下兒童身高(長)體重檢查人數×100%。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g)2012年為≤5倡導性1210.5說明: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于5g。13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g)2012年為25~30倡導性42.1—17—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說明:監測人群的每日食用油總消耗量與監測人群總人數之比?!吨袊用裆攀持改稀方ㄗh成人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高于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g)30≤倡導性25說明: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具有甜味特征的糖類,以及單獨食14用的糖,常見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計算方法:監測人群的每日添加糖總消耗量/監測人群總人數。蔬菜和水果每日攝入量(g)2012年為≥500倡導性29615說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每日攝入食物種類(種)—≥12倡導性(二)16說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及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合2012年理BMI在正膳成年人維持健康體重常范圍內18.5≤BMI≤24倡導性食17的比例為行52%動說明:體重指數(BMI),2012年成人健康體重指數在正常范圍內的比例為52%。政府工作指標每萬人營養指導員(名)—1預期性說明:營養指導員是指可以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指導的人員。18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可以有效減少相關慢性病的發生,還可有效促進患者康復。結果性指標19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2014年為≥92≥93預期性89.6—18—領域序號指標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水平目標值標值性質(三)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全說明:《國民體質測定標準》由國家體育總局等11個部門在2003年發布。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2014年為≥45≥46預期性?。?)40.5身20說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是指每周參加體育鍛煉頻度3次及以上,每次體育鍛煉行持續時間30分鐘及以上,每次體育鍛煉的運動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中等運動動強度是指在運動時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4%~76%的運動強度(最大心率等于220減去年齡)。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21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工間操倡導性22鼓勵個人至少有1項運動愛好或掌握一項傳統運動項目,參加至倡導性少1個健身組織,每天進行中等強度運動至少半小時鼓勵醫療機構提供運動促進健康的指導服務,鼓勵引導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健身場所等地方為群眾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提高健倡導性身效果,預防運動損傷23說明: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指不以收取報酬為目的,向公眾提供傳授健身技(三) 能、組織健身活動、宣傳科學健身知識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并獲得技術全等級稱號的人員。民鼓勵公共體育場地設施更多更好地提供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服務,倡導性24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全部向社會開放健身政府工作指標行城市慢跑步行道綠道的人均長持續提升預期性25—動度(米/萬人)26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22.52預期性(人)27農村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基本實現10088全覆蓋預期性(%)(四)結果性指標—19—領域序號指標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水平目標值標值性質控28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25.9<24.5<20預期性制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達到國家持續鞏固預期性吸(%)標準要求煙29說明: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是指通過無煙立法而受到保護,避免在室行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遭受煙草煙霧危害的人群數量。動計算方法:全面無煙法規覆蓋人群總人數/全市人口總數×100%。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30個人戒煙越早越好,什么時候都不晚。創建無煙家庭,保護家人倡導性免受二手煙危害31鼓勵領導干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在控煙方面的引領作用倡導性32鼓勵企業、單位出臺室內全面無煙政策,為員工營造無煙工作環倡導性境,為吸煙員工戒煙提供必要的幫助政府工作指標建設成無煙黨政機關—基本實現持續保持約束性說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33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把各級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各級領導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場所禁煙規定,以實際行動作出表率。結果性指標(五) 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 12 ≥20 ≥30 預期性心34說明: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心理健康素養十條》,居民對心理健理康核心知識的知曉情況、認可程度、行為改變等。健失眠現患率(%)2016年為上升趨勢減緩預期性康15促35說明:失眠現患率指用反映睡眠情況的相關量表檢測出的失眠人數占調查進 人數的比例。據預測,我國睡眠問題和睡眠障礙患病率將呈上升趨勢。行 計算方法:通過定期開展專項調查獲得相關結果。動 焦慮障礙患病率(%) 5.27 上升趨勢減緩 預期性36說明:焦慮障礙是以焦慮綜合征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精神障礙。焦慮綜—20—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合征包括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兩個方面。精神癥狀指提心吊膽、恐懼和憂郁的內心體驗,常伴有緊張不安;軀體癥狀指心悸氣短、胸悶、口干、出汗、肌緊張性震顫、顫抖或顏面潮紅、蒼白等。焦慮障礙患病率美國為18.2%(2003年)、澳大利亞為14.4%(2007年)、巴西為19.9%(2007年)。專家預測,我國焦慮障礙患病率將呈上升趨勢。抑郁癥患病率(%) 3.32 上升趨勢減緩 預期性(六)實施健康細胞

說明: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疾病,指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精力缺乏持續2周以上,有顯著情感、認知和自主神經功能改變并在發作間歇期癥狀緩解。37抑郁癥患病率美國2003年為6.6%、法國2002年為5.9%、巴西2007年為9.4%、澳大利亞2007年為4.1%。專家預測,我國抑郁癥患病率將呈上升趨勢。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小時)6.5~8倡導性7說明: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加大患心腦血管疾病、抑郁癥、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損害認知功能、記憶力和免疫系統。鼓勵個人正確認識抑郁和焦慮癥狀,掌握基本的情緒管理、壓力39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倡導性40各類臨床醫務人員主動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應用于臨床診療活動中倡導性政府工作指標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名/104.55預期性萬人)3.6941說明:2015年,中高收入國家精神科醫師6.6名/10萬。計算方法:我市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人數/全市人口總數×10萬。結果性指標42—明顯逐步健康細胞建設情況成效預期性擴大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21—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培育43以社區為單位,推廣健康社區建設,全市范圍內開展健康示范社倡導性行動區評選,并積極推廣培育44以鎮(村)為單位,推廣健康鎮(村)建設,全市范圍內開展健倡導性康示范鎮(村)評選,并積極推廣培育45以企業為單位,推廣健康企業建設,全市范圍內開展健康示范企倡導性業評選,并積極推廣培育46以家庭為單位,推廣健康家庭建設,全市范圍內開展健康示范家倡導性庭評選,并積極推廣培育,崇尚健康家庭生活方式政府工作指標(七)健康環境促進行動

47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健康單位、健康鄉村數量不斷增加預期性結果性指標48國家衛生區創建比例(%)25創建周期持續鞏固約束性命名率10049國家衛生鎮創建比例(%)4.5創建周期持續鞏固約束性命名率10050農村衛生廁所建設覆蓋率(%)—100持續鞏固約束性51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基本建成約束性52一級管控區建設—基本建成約束性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2018年為≥15≥25預期性12.5說明:環境與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并理解環境與健康基本知識,同時運用這些知識對常見的環境與健康問題做出正確判斷,樹立科學觀念并具備53采取行動保護環境、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是指具備環境與健康素養的人數占監測人群總數的百分比。計算方法:具備環境與健康素養的人數/監測人群總人數×100%。—22—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54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10098約束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100預期性說明:實施垃圾分類并及時清理,引導居民將固體廢棄物主動投放到相應的回收地點及設施中。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56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提倡簡約綠色裝飾,做好室內油煙排風,提倡導性高家居環境水平57學校、醫院、車站、大型商場、電影院等人員密集的地方應定期倡導性開展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七)健58提高自身健康防護意識和能力,學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化學倡導性品安全標簽及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康環59自覺開展家園清整活動,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倡導性境60自覺維護食品安全,嚴格落實食品采購索證索票制度,不過量使倡導性促用添加劑,做好食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進61在生活垃圾分類的基礎上,引導居民形成良好習慣,并逐步實現倡導性行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動62居民自覺參與垃圾分類倡導性63自覺愛護綠地樹木,杜絕占綠毀綠行為,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活動倡導性政府工作指標64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3.59596約束性65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58.1鞏固提高鞏固提高預期性(%)66城市綠化覆蓋率(%)—36預期性67林木綠化率()—23預期性%6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m2)—8.5預期性69建立垃圾分類支持性政策約束性—23—領域序號指標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水平目標值標值性質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95≥≥預期性9595說明:指當地居民飲用水的水質達標情況,包括出廠水和末梢水水質達標狀況。(八)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行動

結果性指標農村飲用水水質達標率(%) 80 90 95 約束性說明:指當地農村居民飲用水的水質達標情況,包括出廠水和末梢水水質達標狀況。城市自來水管網延伸供水覆蓋≥95持續鞏固率(%)—提升約束性72說明:指當地農村居民飲用水的水質達標情況,包括出廠水和末梢水水質達標狀況。結果性指標73嬰兒死亡率(‰)3.04≤5≤4預期性7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77≤≤預期性65孕產婦死亡率(1/10萬)5.12≤8.5≤8預期性說明:從國內外經驗和發展規律看,我國婦幼健康主要指標下降到較低水平后,下降速率趨緩并進入平臺期。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孕產婦死亡率、(九)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主要指標將呈現基本平穩態勢,省以婦幼下范圍內可能會出現小幅波動。健康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促進主動學習掌握出生缺陷防治和兒童早期發展知識倡導性行動說明:出生缺陷嚴重危害兒童生存和生活質量,對家庭帶來很大影響。根76據2016年調查,全球每33個嬰兒就有1個有出生缺陷。學習出生缺陷防治知識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概率。同時,學習科學育兒和兒童早期發展知識,有助于提高養育照護能力,充分開發兒童潛能,促進兒童體格、心理、認知、情感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77主動接受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倡導性—24—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倡導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為6個月以上嬰兒適時合理添倡導性加輔食說明: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母乳喂養可以降低兒童的死亡率,對健康帶來的益處可以延續到成人期,也有利于母親防治相關疾病。母乳無法滿足6個月以上嬰兒的營養需求,需要適時合理添加輔食,達到營養均衡搭配。政府工作指標79產前篩查率()97.25≥≥預期性%9095(九)80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99.86≥預期性(%)98婦幼81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預期性健康%98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促進92≥≥預期性82篩查覆蓋率()8090行動%說明:覆蓋率以區為單位統計。結果性指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33.7≥≥預期性5060良率(%)(十) 說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測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鍛煉效果的中83評價標準,實施這一評價標準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小好的鍛煉習慣,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學計算方法:學年體質綜合評定總分80分及以上學生數/參加評定學生總人數健×100%??等珖鴥和嗌倌昕傮w近視率每年降低8458.1明顯下降約束性促(%)1%以上進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行85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外接觸自然光時間1小時以上倡導性動86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于10、9、8個小時倡導性中小學生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單次不宜超過 15分鐘,87 倡導性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25—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學校鼓勵引導學生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良好及以上水平倡導性政府工作指標89符合要求的中小學體育與健康100100約束性課程開課率(%)90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1≥1約束性間(小時)91學校眼保健操普及率(%)100100約束性寄宿制中小學校或6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92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00名59≥70≥90約束性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93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100100100約束性員的中小學校比例(%)結果性指標實現工傷(十一)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億人)2018年為保險法定預期性2.36穩步提升職人群參保94全覆蓋業健說明:工傷保險作為社會保險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康實施的,是國家對職工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職工應當享受的基本權利。保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降幅優于—護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同比下降預期性行總例數比例(%)全國水平95動 說明:該指標提及的塵肺病是指經職業病診斷機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性塵肺病的診斷》(GBZ70—2015)診斷的職業性塵肺病?!?6—領域序號我市基期指標水平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96重點行業勞動者對本崗位主要—危害及防護知識知曉率(%)鼓勵各用人單位做好員工健康管理、評選“健康達人”,國家機關、97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國有企業—等用人單位應支持員工率先樹立健康形象,并給予獎勵對從事長時間、高強度重復用力、快速移動等作業方式以及視屏作98業的人員,采取推廣先進工藝技—術、調整作息時間等措施,預防和控制過度疲勞和工作相關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發生99采取綜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作—壓力政府工作指標

2022年 2030年目 指標目標值 標值 性質≥90 持續保持 倡導性實現 實現 倡導性實現 實現 倡導性實現 實現 倡導性轄區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80≥90預期性斷服務覆蓋率(%)說明:《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規定,各級政府部門應健全職業病防治服務網絡,顯著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服務水平。該指標指設區的市至少有1家醫療衛生機構承擔本轄區內職業病診斷工作,縣級行政區域原則上至少有1家醫療衛生機構承擔本轄區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實現“地市能診斷,縣區能體檢”。(十二)結果性指標老65~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2015年為有所下降預期性年101(%)18.3健說明:降低65~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將失能的發生盡可能延遲至生命—27—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康的終末期,維持老年人的功能發揮,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健康老齡化目促標之一。進計算方法:65~74歲失能老年人數/65~74歲老年總人數×100%。行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5.56增速下降預期性動病率(%)說明:據預測,隨著老齡化發展,老年癡呆患者絕對數量將呈上升趨勢,102我國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將略有上升。美國老年期癡呆患病率2012年為11.6%,日本2001年為8.8%,韓國2008年為8.1%。計算方法:抽樣調查65歲及以上人群中,過去一年符合老年期癡呆診斷標準的人數/調查人群總人數×100%。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曉率(%) — 不斷提高 倡導性說明:引導老年人掌握正確的健康知識和理念,掌握自我保健和促進健康103的基本技能,增強老年群體的健康生活意識,強化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識。提倡老年人參加定期體檢,經常監測呼吸、脈搏、血壓、大小便104情況,接受家庭醫生團隊的健康指導倡導性105鼓勵和支持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有資質的倡導性社會組織等為老年人組織開展健康活動106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倡導性政府工作指標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老年醫≥50≥90預期性—學科比例(%)說明:設置老年醫學科的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比例。計算方法:設置老年醫學科的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數/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數×100%。養老機構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93100持續108預期性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比例(%)改善—28—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十三)~(十六)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防治行動

說明: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養老機構比例。計算方法: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養老機構數/養老機構數×100%。109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7590約束性(%)110心腦血管疾病標化死亡率(1/10223.6≤≤預期性萬)200190111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40.5≥≥預期性43.346.6112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10.2≤3.65≤3.45預期性疾病標化死亡率(1/10萬)及以下及以下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18.5≤≤預期性15.913.0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113說明:指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概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統計數據,美國為14.3%,英國為12%,俄羅斯為29.9%,印度為26.2%。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114人群健康體檢率(%)—持續提高倡導性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血壓正常高值人群和其他高倡導性危人群經常測量血壓115說明:血壓正常高值在醫學上是指收縮壓介于120~139mmHg之間,和(或)舒張壓介于80~89mmHg之間的情況。40歲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檢測1次血脂,40歲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檢測1次血脂,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測倡導性1次血脂基本實現4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倡導性前期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空腹或餐后2小時血糖說明:糖尿病前期人群是指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異常,但未達到糖尿病—29—領域序號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指標目標值標值性質水平診斷標準的人群,血糖輕微升高,無明顯癥狀,但存在糖尿病高患病風險的人群。118 基本實現癌癥高危人群定期參加防癌體檢 倡導性歲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檢查肺功119 倡導性能1次政府工作指標(十三)~(十六)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

30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知曉率2012年為≥55≥65預期性(%)47120說明:該指標是指調查確定的30歲及以上高血壓人群中,在測量血壓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者(經過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或醫生診斷)所占比例。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 75 ≥80 ≥80 預期性說明: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進行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數占年內已管理的高血壓患者人數的比例。高血壓治療率(%)2012年為持續提高預期性41.1122說明:調查的18歲及以上高血壓人群中,近兩周內服用降壓藥物者所占的比例。高血壓控制率(%)2012年為持續提高預期性13.8123說明:調查的 18歲及以上高血壓人群中,通過治療將血壓水平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者所占的比例。所有二級及以上醫院124 靜脈溶栓技術開展情況—預期性卒中中心均開展疾病、

35歲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檢測 2012年為率(%) 19.4

≥27 ≥35 預期性糖尿病防治行

說明:該指標是指35歲及以上居民中每年對自身血液中所含脂類進行定量測定的人群比例。主要是測定血清中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等?!?0—領域序號指標我市基期2022年2030年目指標水平目標值標值性質動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2012年為≥50≥60預期性(%)36.1126說明:該指標是指調查確定的18歲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在測量血糖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者(經過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或醫生診斷)所占比例。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 75 ≥80 ≥80 預期性說明: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進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數占年內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的比例。糖尿病治療率(%)2012年為持續提高預期性33.4說明:調查的18歲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采取控制和治療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和〔或〕藥物)者所占的比例。計算方法:采取控制和治療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和〔或〕藥物)者/調查確定的糖尿病人群患者數×100%。糖尿病控制率(%)2012年為持續提高預期性30.6說明:調查的18歲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及以下或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及以下者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