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七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火巴
金船上只有輕微的鼾聲,掛在船篷里的小方燈,突然滅了。我坐起來,推開旁邊的小窗,看見一線灰白色的光。我似乎還在夢中,那噩夢重重地壓住我的頭,一片紅色在我的眼前。我把頭伸到窗外,窗外靜靜地橫著一江淡青色的水,遠遠地聳起一座一座墨汁繪就似的山影。我呆呆地望著水面。我的頭在水中浮現了。起初是個黑影,后來又是一片亮紅色掩蓋了它。我擦了擦眼睛,我的頭黑黑地映在水上。天空顯得很低。只有偶爾亮起一股紅光,但是等我定神去捕捉紅光時,卻只看到一堆沉睡的山影。我把頭縮回艙里,艙內是陰暗的,一陣一陣人的氣息撲進鼻孔來。這氣味像一只手在搔著我的胸膛。我向窗外吐了一口氣,便把小窗關上。忽然我旁邊那個朋友大聲說起話來:“你看,那樣大的火!”我吃驚地看那個朋友,朋友仍然沉睡著。艙內是陰暗世界,沒有亮,沒有火。但是為什么朋友也嚷著“看火”呢?難道他也做了和我同樣的夢?
我覺得眼睛不舒服,眼皮似乎變重了,便向艙板倒下,打算闔眼睡去。我剛閉上眼睛,忽然聽見那個朋友嚷出一個字“火”!我又吃一驚,屏住氣息再往下聽。他的嘴卻又閉緊了。
我動著放在枕上的頭向艙內各處細看,我的眼睛漸漸地和黑暗熟悉了。我看出了幾個影子,也分辨出鋪蓋和線毯的顏色。艙里悶得很。難聞的氣味向著我壓下,壓得我透不過氣來。我無法閉眼,也不能使自己的心安靜。我要掙扎。我開始翻動身子,我不住地向左右翻身,沒有用,我感到更難堪的窒息。
于是耳邊又響起那個同樣的聲音“火”!我的眼前又亮起一片紅光。那個朋友睡得沉沉的,并沒有張嘴。這是我自己的聲音。夢里的火光還在追逼我。我受不了,我馬上推開被子,逃到艙外去。船浮在平靜的水面上,水青白地發著微光,四周都是淡墨色的山,像屏風一般護著這一江水和兩三只睡著的木船。我靠了艙門站著。江水碰著船底,一直在低聲私語。一陣一陣的風迎面吹過,船篷也輕輕地叫起來。我覺得呼吸暢快一點,但是跟著鼾聲從艙里又送出來一個“火”字。我打了一個冷噤,這又是我自己的聲音,我自己夢中的“火”!四年了,他逼迫我四年了!四年前上海淪陷的那一天,我曾經隔著河望過對岸的火景,我像在看燃燒的羅馬城。房屋成了灰燼,生命遭受摧殘,土地遭著蹂躪。在我眼前沸騰著一片火海,我從沒有見過這樣大的火,火燒毀了一切:生命,心血,財富和希望。但這和我并不是漠不相關的。燃燒著的土地是我居住的地方;受難的人們是我的同胞,我的弟兄;被摧毀的是我的希望,我的理想。這一個民族的理想正受著煎熬。我望著漫天的紅光,我覺得有一把刀割著我的心,我想起一位西方哲人的名言:“這樣的幾分鐘會激起十年的憎恨,一生的復仇。”我咬緊牙齒在心里發誓:我們有一天一定要昂著頭回到這個地方來。我們要在火場上辟出美麗的花園。我離開河岸時,一面在吞眼淚,我仿佛看見了火中新生的鳳凰。四年了。今晚在從陽朔回來的木船上我又做了那可怕的火的夢,在平靜的江上見了四年前上海的火景。四年來我沒有一個時候忘記過那樣的一天,也沒有一個時候不想到昂頭回來的日子。難道勝利的日子逼近了么?或者是我的熱情開始消退,需要烈火來幫助它燃燒?朋友睡夢里念出的“火”字對我是一個警告,還是一個預言?……我剛把頭掉轉,忽然瞥見一個亮影子從我的頭上飛過,向著前面那座馬鞍似的山頭飛走了。這正是火中的鳳凰。我的眼光追隨著我腦中的幻影。我想著,我想到我們的苦難中的土地和人民,我不覺含著眼淚笑了。在這一瞬間似乎全個江,全個天空,和那無數的山頭都亮起來了。
1941年9月22日從陽朔回來,在桂林寫成。
(選自巴金《廢園外》,略有刪改)19.從全文看,“火”具有哪幾層含義?請作簡要回答。(4分)答:
20.本文開篇運用了哪些手法描寫“黑影”?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答:
21.作者在第10段中引用一位西方哲人的名言:“這樣的幾分鐘會激起十年的憎恨,一生的復仇。”其用意是什么?(4分)答:
22.文章最后一段寫“從我的頭上飛過”的“亮影子”“這正是火中的鳳凰”,有什么含義?你認為文中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6分)答:
參考答案:19.(4分)主要包含兩層含義:①四年前日本侵華、上海淪陷時的戰火;(2分)②作者期盼的燒毀舊世界的希望之火。(2分)(意思對即可)20.(4分)運用了鋪墊、象征等手法,(1分)暗示社會環境,引出對“火”的描寫,(2分)為下文作鋪墊。(1分)(意思對即可)
21.(4分)借用名言表達包括作者在內的中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燒殺搶掠、濫殺無辜的憤怒與仇恨,(2分)同時也暗含了中國人民趕走侵略者、燒毀舊世界、建立新中國的決心和信心,從而升華主題。(2分)(意思對即可)22.(6分)運用典故(或襯托、比擬等),(1分)形象地預示了新的中國即將誕生,光明即將到來。(2分)“我”在文中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祖國,追求光明,(2分)希望燒毀舊世界,抨擊侵略者的愛國者。(1分)(意思對即可)2.(每小題3分,共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網絡文學的新貢獻桫欏縱觀古今中外的文學發展史,文學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載體,始終在內容和形式的變化中搖擺前進。但是,基于人類情感的穩定性,文學所要表達的人的內心世界已是“常量”狀態,唯有文學的形式才是“變量”。從甲骨文到當代長篇小說,從希臘神話到后現代主義詩歌,我們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變化,文本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描寫并無太大的差別。網絡文學作為互聯網技術下的文學樣式,其“新”也在形式上。網絡文學的出現顛覆了文學要以“書”的形式存在的歷史,網絡成為文學的載體,文學的傳播方式由靜態轉變為動態,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陸離的光電幻境所取代。如同從原始巖畫、陶器到青銅,從竹木簡到帛和紙,文學又一次迎來了載體形式的變化,這是文學最典型的“當代性”。除了載體和傳播形式的變化,網絡文學為當代文學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變化。從早期的《悟空傳》到改編為電視劇走紅的《甄嬛傳》,它們都在以不同于傳統文學的文本樣式發揮著吸引讀者的優勢。敘述以對話為主,讀者與文本的交流模仿網絡聊天的樣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號分段,每一句話都成為一段,令讀者從冗長、復雜的文本段落中解脫出來,以輕松、快捷的愉悅體驗完成閱讀。受此影響,當代文學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變革,一些傳統文學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寫或抒情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對話和敘述。網絡文學對當代文學的另一個貢獻,是對新的語言形式的吸收和運用,這主要體現在對日常生活用語和對網絡語言的大量運用上。在網絡時代,網絡文學所使用的話言已經完全沒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分,特別是在大量的對話描寫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語的翻版,具有鮮活的現實元素。當然,任何藝術形式都不會是純粹的形式藝術,即便是那些“無厘頭”的篇章,也一定在表達某種意義。望文生義地理解“網絡文學”,仿佛網絡是形式,而文學是內容,但事情遠非這樣簡單,網絡文學也不是文學在網絡上流傳這樣簡單。在天馬行空的瑰麗想象和簡樸隨意的表達中,網絡文學為當代文學進行著新的探索。以網絡小說為例。網絡文學的某些類型正走在一條文學的“返祖”道路上,諸如那些神魔、仙俠、玄幻等類型化作品,它們的創作甚至直逼文學源頭的神話傳說和英雄史詩,所不同的是它們的作者并非像文學的祖先們那樣,以懵懂的目光認知世界,而是懷揣現代科技重新審視人的存在。不過在所謂“快餐閱讀”時代,網絡文學語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讀者進行文學性思考,將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義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不需要進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曉作品的內涵。信息時代來臨,網絡充當著這個時代的主流表達方式,網絡文學也是當代史學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對爭論和質疑,網絡文學也亟待進行自我調整與變革,努力呈現出新的面貌。(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6.關于“網絡文學”,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它作為互聯網技術下的文學樣式,“新”在形式上,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描寫沒有變化。B.它的載體形式發生變化,由以“書”為載體轉為以網絡為載體,傳播方式由靜態轉為動態。C.它影響當代文學作品的文本形式,使傳統文學期刊的作品用對話和敘述代替描寫或抒情。D.網絡文學所使用的語言已經基本沒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分,都是日常口語的翻版。7.關于網絡文學的貢獻,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文本樣式上,網絡文學的敘述以對話為主,段落容量短小,閱讀體驗輕松、快捷。B.在語言形式上,網絡文學大量運用日常生活用語和網絡語言,具有鮮活的現實元素。C.在尋求意義表達上,網絡文學某些類型的作者懷揣現代科技重新審視人的存在。D.它將文字背后的意義直接呈現,讀者不需要進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曉作品的內涵。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學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達是“常量”,文學的形式是“變量”,文學的變化多是形式上的變化。B.在文學的“返祖”方面,網絡文學追求的是天馬行空的瑰麗想象和簡樸隨意的表達。C.“快餐閱讀”時代,網絡文學作者代替讀者進行思考,因為語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D.網絡文學是信息時代的文學主流表達方式,面對爭論和質疑,要講行自我調整與變革。參考答案:
6.B(A.“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描寫沒有變化”無中生有;C.“用對話和敘述代替描寫或抒情”錯,文中是說“一些傳統文學期刊上作品,大段的描寫或抒情正在逐漸消失”;D.“基本”和“都是”錯)
7.D(此項不屬于網絡文學的貢獻)
8.A(B.“簡樸隨意的表達”不屬于“反祖”;C.強加因果;D.原文是“網絡充當著這個時代的主流表達方式”,而非“網絡文學是信息時代的文學主流表達方式”)略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中華文化最醒目的標識之一。習近平同志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我們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養分,使之與現代文化相融相通,更好實現以文化人。中華文化從西周以來就確立了人本理念。《論語》記載,孔子家的馬棚失火,孔子首先問:傷著人了嗎?對人的重視可見一斑。正是基于對人的尊重,孔子賦予“仁”這個概念豐富的倫理涵義:“仁者,人也”“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仁的外在表現是禮,禮的精神內核是“敬”,《禮記》所謂“毋不敬”。孟子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不僅是對他人、對施禮對象的尊敬,而且是自己人格尊嚴的體現。彬彬有禮是尊重他人,也是自尊自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這就需要將禮儀之邦的精神氣質與時代要求相結合,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蔚然成風。仁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最高范疇和核心理念,包括對己和對人兩方面內容,所謂“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對己主要是克己,以求達到仁的境界;對人主要是愛人。每個人無論出身如何,都應不斷修身,以臻于至善之境。儒家經典《大學》中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親民”包括“新民”,教人去惡從善、棄舊圖新。由個人、家庭到國家與天下,由愛親人、愛他人到愛國家與天下,將家庭、社會和國家融為一體,天下情懷與愛國主義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公寬信敏惠,對于其中體現的思想精華、優良品格,我們要結合時代要求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自覺用于提升人格境界和道德修養。中華人文精神的偉大,還在于它將人、社會與自然看作一個鮮活的生命整體。“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將仁從親人之愛推及人類之愛,由人類之愛旁通萬物之愛。莊子認為,世間所有生命同源同種,不存在本質上的不同。這與西方主客觀對立的自然觀明顯不同,被稱為“有機自然觀”或“有機宇宙觀”。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認為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相處,強調人應當效法天地、欣賞萬物。中國傳統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一方面認為人具有無與倫比的地位與作用,強調“人者,天地之心也”;另一方面又強調天地的偉大價值,所謂“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主張人道以天道為準則。即使是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也強調春生夏長之時“斧斤不入山林”“罔罟、毒藥不入澤”,為的是“不夭其生,不絕其長”。這啟示人們要將積極有為的人生觀與生態環保的可持續自然觀統一起來,一方面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一方面勇擔千秋生態大業,努力建設生態文明。(摘編自楊小明、任春光《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儒家思想中的“仁”這一概念有豐富的倫理涵義,其外在表現是禮,精神內核是敬。B.在塑造人品方面,儒家思想要求人們都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以臻于至善之境。C.我們要對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思想進行轉化和發展,提升人格境界和道德修養。D.正因為將人、社會與自然看作一個鮮活的生命整體,中華人文精神才是偉大的。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為基礎,論證我們要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養分。B.文章援引《論語》記載的孔子家馬棚失火故事,說明中華文化很早就確立了人本理念。C.文章關于自然觀的論述,將中西方觀念進行對比,目的是凸顯中華人文精神的優越性。D.文章從三個方面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發展的意義,思路清晰,層次分明。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的養分,可以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蔚然成風,更好地實現以文化人。B.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主張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融為一體,使天下情懷與愛國主義相得益彰,符合時代要求。C.孟子主張人類之愛和萬物之愛有等級差別,而莊子卻不一樣,他認為世間所有生命不存在本質上的不同。D.天地人三才之道,同時強調人和自然的重要地位,其中人道順從天道的主張對當今社會發展更有意義。參考答案:1.B
2.C
3.C【1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要首先明確題干要求,然后鎖定答題區間,找出文本中相關的信息,然后與選項比較,得出答案。本題中A項原文中是“禮的精神內核是‘敬’”,并不是“仁”;C項我們要轉化和發展的是“其中體現的思想精華、優良品格”;D項以偏概全,原文“中華人文精神的偉大,還在于它將人、社會與自然看作一個鮮活的生命整體”,“將人、社會與自然看作一個鮮活的生命整體”不是“中華人文精神的偉大”的原因,是表現。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作答時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關的信息,然后與選項比較,得出答案。本題中C項中“目的是凸顯中華人文精神的優越性”曲解文意,原文“這與西方主客觀對立的自然觀明顯不同,”目的應是論證中西方觀念的不同,而非突出中西方哪個更優越。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答題時要注意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據。通過分析比對,得出答案。本題中C項曲解文意,原文“孟子將仁從親人之愛推及人類之愛,由人類之愛旁通萬物之愛。莊子認為,世間所有生命同源同種,不存在本質上的不同。這與西方主客觀對立的自然觀明顯不同”,孟子所說的親人之愛、人類之愛、萬物之愛同莊子一樣并沒有等級差別。故選C。【點睛】論述類文本閱讀中的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我們優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關系,(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生不只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系。因此,比對分句間的邏輯關系是比對的重點內容。比對關系分兩步: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包括句子),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重點抓關聯詞),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但以因果關系居多。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尤其看因果關系,是否有強加、倒置不當。比對依據和結論,看推斷是否成立。推斷題選項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斷形式,原因結果或條件結論同時出現;有的只是一個判斷句。對完整推斷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條件文中是否有依據,二看所述結果(結論)文中是否有依據,三看原因或條件與結果或結論之間是否有合理的邏輯關系。對只是一個判斷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現成的結論,二看結論(既然是推斷想象,“這個結論”文中往往沒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觀事實與邏輯事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柴成務,字寶臣,曹州濟陰人也。父自牧,舉進士,能詩,至兵部員外郎。成務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薦之,遂中進士甲科,解褐峽州軍事推官。改曹、單觀察推官,遷大理寺丞。太平興國五年,轉太常丞,充陜西轉運副使,賜緋,再遷殿中侍御史。八年,與供奉官葛彥恭使河南,案行遙堤。歷知果、蘇二州,就為兩浙轉運使,改戶部員外郎、直史館,賜金紫。入為戶部判官、遷本曹郎中。太宗選郎官為少卿監,以成務為光祿少卿。俄奉使高麗,遠俗尚拘忌,以月日未利拜恩,稽留朝使,成務貽書,往反開諭大體。國人信服,事具《高麗傳》。淳化二年,為京東轉運使。會宋州河決,成務上言:“河水所經地肥淀,愿免其租稅,勸民種藝。”從之。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誥,賜錢三十萬。時呂蒙正為宰相,嘗與之聯外姻,避嫌辭職,不許。俄與魏庠同知京朝官考課。四年,又與庠同知給事中事,凡制敕有所不便者,許封駁以聞。蜀寇平使峽路安撫改左諫議大夫知河中府時銀夏未寧蒲津當饋挽之沖事皆辦集得脫戶八百家以附籍府城街陌頗隘狹,成務曰:“國家承平已久,如車駕臨幸,何以駐千乘萬騎邪?”乃奏撤民廬以廣之,其后祀汾陰,果留蹕河中,衢路顯敞,咸以為便。真宗即位,遷給事中、知梓州。未幾代還,又遣知青州,表求俟永熙陵復土畢之任。旋受詔與錢若水等同修《太宗實錄》,書成,知揚州。入判尚書刑部,本司小吏倨慢,成務怒而笞之,吏擊登聞鼓訴冤,有詔問狀。成務嘆曰:“忝為長官,杖一胥而被劾,何面目據堂決事邪!”乃求解職。景德初,卒,年七十一。成務有詞學,博聞稽古,善談論,好諧笑,士人重其文雅。然為郡乏廉稱,時論惜之。文集二十卷。成務年六十六始有子,比卒,裁六歲,授奉禮郎,名貽范,后為國子博士。(節選自《宋史·列傳第六十五》)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蜀寇平使/峽路安撫/改左諫議大夫/知河中府/時銀夏未/寧蒲津當饋/挽之沖事/皆辦集/得脫戶八百家以附籍/B.蜀寇平/使峽路安撫/改左諫議大夫/知河中府/時銀夏未寧/蒲津當饋挽之沖/事皆辦集/得脫戶八百家以附籍/C.蜀寇平使/峽路安撫/改左諫議大夫/知河中府/時銀夏未寧/蒲津當饋挽之沖事/皆辦集得脫戶/八百家以附籍/D.蜀寇平/使峽路安撫/改左諫議大夫/知河中府/時銀夏未/寧蒲津當饋挽之沖/事皆辦集得脫戶/八百家以附籍/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用“除”“拜”表示任命官職,用“黜”“奪”“解褐”表示罷免官職。解褐就是脫去官服,不再擔任某官職。B.“賜緋”,賜給緋色的官服,古代官品不同,官服的顏色也不同,有時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賜,準許服紫服或服緋,以示尊寵,稱賜紫或賜緋。C.“考課”也稱考績、考核、考查,是對在職官吏的政績和功過的考核,并依據考核的結果進行獎懲。D.“代還”指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調回朝廷任職,也指軍隊被調回原地駐防,本文取前者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淳化四年,柴成務與魏庠共同主管給事中事,凡是他們上奏的奏章中有不合時宜的,皇上都予以封還駁正。B.柴成務心系百姓,黃河在宋州決口時,他上奏請求免除河水所經地百姓的租稅;他富有遠見,認為河中府城街道狹窄,如果皇帝親臨,將無法駐扎下千車萬馬,于是上奏請求拓寬道路。C.柴成務博學多才,曾經受詔與錢若水等同修《太宗實錄》,并有文集二十卷;他晚有兒息,六十六歲才得子,等到他去世時,孩子才六歲,被授奉禮郎,后來成為國子博士。D.柴成務非常有文學才能,而且博聞考古,善于談論,愛開玩笑,但在任地方官時缺少廉潔的美譽,當時的人們感到惋惜。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俄奉使高麗,遠俗尚拘忌,以月日未利拜恩。稽留朝使,成務貽書,往反開諭大體。(2)乃奏撤民廬以廣之,其后祀汾陰,果留蹕河中,衢路顯敞,咸以為便。參考答案:10.B
11.A
12.A
13.(1)不久奉命出使高麗,高麗習俗講究禁忌,以月日不利接待為由,稽留使者,柴成務(派人)送信給他們,反復開導,使他們明白事理。(2)就上奏拆除民房拓寬道路,后來皇帝在汾陰祭祀,果然駐留河中,街道寬敞,都認為十分方便。【10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平”是被平定,被討平的意思,“使”是出使的意思,結合句意內容分析,應該斷開,排除A項、C項。“寧”是安定的意思,“蒲津”是“當饋挽之沖”的主語,排除D項。句意:蜀地強盜被討平,柴成務出使峽路安撫,改任左諫議大夫、河中府知府。當時銀、夏還不安寧,蒲津是運送給養到西部前線的咽喉要道,柴成務將所有的工作都籌辦好,還招募了八百家民戶來此落戶。故選B。【1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A項,“解褐就是脫去官服,不再擔任某官職”錯誤。“解褐”,脫去粗布衣服,喻入任為官。故選A。【1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A項,“凡是他們上奏的奏章中有不合時宜的,皇上都予以封還駁正”錯誤。結合文本內容“四年,又與庠同知給事中事,凡制敕有所不便者,許封駁以聞”分析可知,柴成務又與魏庠共同主管給事中事,凡是皇帝的詔令中有不妥當之處,可以封還駁正上報。故選A。【1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俄”,不久;“使”,出使;“尚”,講究、崇尚;“以”,介詞,因為;“貽”,送給、送;“書”,信;“往反”,反復;“諭”,使動,使……明白。(2)“撤”,拆除;“以”,連詞,表目的,來;“之”,代詞,指道路;“其”,代詞,指這件事;“祀汾陰”(狀語后置,省略句);“果”,果然;“留”,駐留;“衢”,大路、道路;“咸”,全、都;“以為”,認為。【點睛】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語境中理解句子。無論何種句子,都不能脫離語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②要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這些文言現象,對這些文言現象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翻譯好文言文語句的前提。③對句子中難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籠統翻譯的辦法去逃避,而應該前后推導,認真理解。④要善于調動已學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對一詞多義、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于我們把握文言詞語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和含義。參考譯文:柴成務字寶臣,曹州濟陰人。父親柴自牧,考中進士,擅長作詩,官做到兵部員外郎。柴成務在乾德年間被京府直接選送參加科舉,太宗向來知曉他的名聲,首先推薦他,結果考中進士甲科,初次任職為峽州軍事推官。改任曹、單觀察推官,升大理寺丞。太平興國五年,轉為太常丞,充任陜西轉運副使,賞賜緋衣,再升任殿中侍御史。太平興國八年,與供奉官葛彥恭出使河南,巡視長堤。歷任果、蘇二州知州,就地任兩浙轉運使,改任戶部員外郎、直史館,賞賜金紫。入朝為戶部判官,升任本曹郎中。太宗選郎官為少卿監,任命柴成務為光祿少卿。不久奉命出使高麗,高麗習俗講究禁忌,以月日不利接待為由,稽留使者,柴成務派人送信給他們,反復開導,使他們明白事理。他們信服了,此事記在《高麗傳》中。淳化二年,任京東轉運使。恰逢宋州黃河決口,柴成務上書說:“河水沖過的土地比較肥沃,希望免掉租稅,勸民耕種。”朝廷采納。召入京中任司封郎中、掌管制誥,賜錢三十萬。當時呂蒙正任宰相,曾和他結為姻親,因此柴成務避嫌辭職,皇帝沒有批準。不久與魏庠共同負責任京朝官的政務考核。淳化四年,柴成務又與魏庠共同主管給事中事,凡是皇帝的詔令中有不妥當之處,可以封還駁正上報。蜀地強盜被討平,柴成務出使峽路安撫,改任左諫議大夫、河中府知府。當時銀、夏還不安寧,蒲津是運送給養到西部前線的咽喉要道,柴成務將所有的工作都籌辦好,還招募了八百家民戶來此落戶。府城中街道相當狹窄,柴成務說:“國家太平已久,如果皇帝來到,怎么能駐扎下千車萬馬呢?”就上奏拆除民房拓寬道路,后來皇帝在汾陰祭祀,果然駐留河中,街道寬敞,都認為十分方便。真宗即位后,升任給事中、梓州知州。不久任滿回朝,又派他擔任青州知州,他上表請求等永熙陵完工后再赴任。不久接受詔命與錢若水等同修《太宗實錄》,書編成后,任揚州知州。入朝判尚書刑部,本司低層官員傲慢無禮,柴成務惱怒命人笞打他,這名官員擊登聞鼓訴冤,皇帝下詔查問。柴成務嘆道:“作為一個長官,杖責一名小吏也要查問,有什么臉面在大堂上處理事務!”就請求辭職。景德初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柴成務有文學才能,博聞考古,善于談論,愛開玩笑,士人推重他的文雅。但在任地方官時缺少廉潔的美譽,人們感到惋惜。有文集二十卷。柴成務六十六歲才有兒子,他死的時候,兒子才六歲,朝廷任命為奉禮郎,取名貽范,后來成為國子博士。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瓶庵小傳魏禧吳門楓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稱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謹言之義。或曰瓶窄口而廣腹,善容物者也。瓶庵幼失怙廢學,長自力于學,好文墨士,于賢人隱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窮老無所歸者,曰:“于我乎養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賢瓶庵。人有急難之日,好行其德。嘗僦小舟,問舟子曰:“幾何錢?”曰數若干,瓶庵曰:“米貴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負販人亦曰瓶庵盛德長者。吳門高士徐枋,難衣食,瓶庵嘗饋遺之,枋不辭。瓶庵年六十,家人將觴客,瓶庵曰:“吾將歸故鄉,以是費為祖宗祠墓費。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時一拜先隴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舊之隴而酹之,不令其子孫知。事竣,力疾游黃山而后返。里有事,嘗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僑維揚,會逆閹魏忠賢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閽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風也,父嘗刲股以療親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遺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遠近士至吳門者,皆欲爭識瓶庵矣。識瓶庵者曰,瓶庵姓吳,名傳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蓋徽之休寧人云。瓶庵父,字紹素。[注]①先隴:祖先隴地,祖墓。
②白徒:本指無軍籍臨時征集的壯丁。此處指散漫無管束的人。
③叩閽(hūn):向朝廷進言。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瓶庵幼失怙廢學
怙:依靠B.嘗僦小舟,問舟子曰
僦:租賃C.力疾游黃山而后返
疾:快速D.嘗就瓶庵平曲直
平:評判2.以下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于賢人隱君子尤尊敬之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B.抗疏,既危而免
侶魚蝦而友麋鹿C.父嘗刲股以療親痛
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D.禹存其字也
則或咎其欲出者3.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⑴“米貴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4分)⑵瓶庵之妹死,有遺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4分)4.文言文中,傳主瓶庵具有哪些優秀的道德品質?請簡要概括。(4分)參考答案:1.C2.C3.(1)米價很貴,像這一點錢,你怎能養活自己?就增加了船錢。(“是”、“安”、“值”,倒裝句式,各1分;大意1分)(2)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為他們操辦了婚嫁之事,就像對待親生子女一樣。他就是這樣孝敬長輩、友愛同輩的。(“婚假”、“出”、“孝友”,省略句,各1分;大意1分)4.濟貧扶弱;尊奉先人;公平正直;孝悌之義6.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呂僧珍字元瑜,東平范人也。世居廣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為門下書佐。身長七尺七寸,容貌甚偉,曹輩皆敬之。妖賊唐宇之寇東陽,文帝率眾東討,使僧珍知行軍眾局事。僧珍宅在建陽門東,自受命當行,每日由建陽門道,不過私室。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陳顯達出軍沔北,見而呼坐,謂曰:“卿有貴相,后當不見減,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軍南攻,五道并進,武帝帥師援義陽,僧珍從在軍中。長沙宣武王時為梁州刺史,魏軍圍守連月,義陽與雍州路斷。武帝欲遣使至襄陽,求梁州問,眾莫敢行。僧珍固請充使,即日單舸上道。及至襄陽,督遣援軍,且獲宣武王書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為中兵參軍,委以心膂。僧珍陰養死士,歸之者甚眾。武帝頗招武猛,士庶響從,會者萬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將起數千間屋為止舍。多伐材竹,沉于檀溪,積茅蓋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獨悟其指,因私具櫓數百張。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裝為船艦,葺之以茅,并立辦。眾軍將發,諸將須櫓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張,爭者乃息。
天監四年,大舉北侵,自是僧珍晝直中書省,夜還秘書。五年旋軍,以本官領太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榮以本州,乃拜南兗州刺史。僧珍在任,見士大夫迎送過禮,平心率下,不私親戚。從父兄子先以販蔥為業,僧珍至,乃棄業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國重恩,無以報效,汝等自有常分,豈可妄求叨越。當速反蔥肆耳。”僧珍舊宅在市北,前有督郵廨,鄉人咸勸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豈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適于氏,住市西小屋臨路,與列肆雜處。僧珍常導從到其宅,不以為恥。
在州百日,征為領軍將軍,直秘書省如先。僧珍既有大勛,任總心膂,性甚恭慎。當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氣鞠躬,對果食未嘗舉箸。因醉后取一柑食,武帝笑謂曰:“卿今日便是大有所進。”十年,疾病,卒于領軍官舍。謚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為流涕。
(選自《南史·呂僧珍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妖賊唐宇之寇東陽
寇:侵犯
B.使僧珍知行軍眾局事
知:掌管
C.因命按行城西空地
按:巡行
D.以本官領太子中庶子
領:率領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呂僧珍“為官清廉、勤勉”的一組是(3分)
①僧珍獨悟其指,因私具櫓數百張
②晝直中書省,夜還秘書
③僧珍至,乃棄業求州官
④汝等自有常分,豈可妄求叨越
⑤豈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⑥每侍御坐,屏氣鞠躬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呂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盡職守,常過家門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信任他。司空陳顯達見到呂僧珍也很客氣,認為他會有更大的發展。
B.在北魏五路大軍同時南侵,武帝率軍救義陽,而義陽與雍州道路被切斷的情況下,呂僧珍堅決要求充當使者去襄陽,并在當天就獨自駕船上路。
C.呂僧珍在任期間,對屬下公平有禮,對親人也不徇私情。他的父親哥哥和兒子雖然一直跟隨著他,但是以販蔥為業,他在就任南兗州刺史以后,也沒讓家人放棄販蔥這一職業。
D.呂僧珍功勛卓著,被任用為骨干和親信,性情很是謙恭穩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不敢解開衣扣。對武帝身邊招待用的果饌,他未嘗動過筷子。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及至襄陽,督遣援軍,且獲宣武王書而反,武帝甚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榮以本州,乃拜南兗州刺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4.D5.B
6.C7.(1)等到到了襄陽,催促派遣兵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書信而返回,武帝十分贊賞他。(5分。譯出大意給2分,“督”“書”“嘉”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呂僧珍離家已久,上奏表請求回去掃墓,武帝想使他在本州顯示榮耀,于是授予他南兗州刺史的官職。(5分。譯出大意給2分,“去”“榮”“拜”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略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列三種情景中,有五處語言運用不恰當,請指出并加以改正。【情景一】祝賀詞:“乏子于歸”(女兒出嫁辦喜宴),“宜室宜家”(賀人新居落成),“洙泗高風”(賀校慶),“弄瓦之喜”(賀人生兒子),“齒德俱增”(賀壽)。【情景二】學校百年校慶,學校擬向全體校友發出短函:“敬愛的校友,母校定于2019年5月27日上午舉行一百周年慶典,全體師生懇望您屆時撥冗出席。”【情景三】小張在收到梅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過目后,深感對我的寫作有莫大的幫助,定當珍藏。”①
改為
;②
改為
;③
改為
;④
改為
;⑤
改為
。參考答案:①“宜室宜家”改為喬遷之喜,或將“賀人新居落成”改為“賀人結婚”;②“弄瓦之喜”改為“弄璋之喜”,或將“賀人生兒子”改為“賀人生女兒”;③“敬愛的校友”改為“尊敬的校友”或“親愛的校友”;④“寄奉”改為“惠賜”;⑤“過目”改為“拜讀”。【詳解】本題考查考生對具體語境中成語的運用正誤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要結合積累的成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成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本題中,“宜室宜家”是賀人結婚之詞,“喬遷之喜”是賀人新居落成的詞;②“弄瓦之喜”是表示賀人生女兒的詞;“弄璋之喜”是賀人生兒子“的詞;③“敬愛”是尊敬和熱愛的意思,不用于校友,應改為“尊敬的校友”或“親愛的校友”;④“寄奉”用于自己寄給別人的東西,不用于他人寄給自己的東西,應改為“惠賜”;⑤“過目”是敬辭,不能用于自己,應改為“拜讀”。【點睛】所謂“得體”,就是根據內部語境(上下文)和外部語境(語言交際的各種情境條件,如:時間、地點、場合、對象、目的、話題、使用語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選用恰當的語句來表情達意表達方式適合特定的語境,包括文體色彩、語體色彩(口語與書面語)、感情色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內蒙古開放大學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4上海音樂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4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自考本科主題班會課件
- 自救自護小學生課件
- 《屈原列傳》教案
- 基于有限元方法對比(牙合)墊式和非(牙合)墊式基托擴弓器的擴弓效果
- 2025年北京市懷柔區初二(下)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勾股定理(第2課時)》教案
- 車輛抵押貸款利率調整與續貸服務協議
- 常用型鋼理論重量速查表
- 離婚登記申請受理回執單
- 鍋爐標書范本
- 第章 細菌藥敏試驗及其耐藥表型檢測
- 員工筆記本電腦租用協議書律師版(4篇)
- 西藏日喀則市從優秀鄉村振興等專干中招錄(聘)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手術風險評估制度表及流程優質資料
- 塑料模具課程設計-罩蓋模具設計畢業論文
- 酒店入住登記表
- 大學體育:輪滑教案
- 馬太效應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