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1 古代漢語(2)-國家開放大學2021年(202101-202107)期末考試真題及答案【2套】-開放專科_第1頁
2391 古代漢語(2)-國家開放大學2021年(202101-202107)期末考試真題及答案【2套】-開放專科_第2頁
2391 古代漢語(2)-國家開放大學2021年(202101-202107)期末考試真題及答案【2套】-開放專科_第3頁
2391 古代漢語(2)-國家開放大學2021年(202101-202107)期末考試真題及答案【2套】-開放專科_第4頁
2391 古代漢語(2)-國家開放大學2021年(202101-202107)期末考試真題及答案【2套】-開放專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代號:2391國家開放大學2021年春季學期期末統(tǒng)一考試

古代漢語(2)試題(開卷)2021年7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0題30分).“毛遂自薦”這個故事是說毛遂挺身而出、自我推薦,隨平原君去楚國訂立盟約,解除()之圍。A.長安B.洛陽C.邯鄲.()是就疑問之點提出疑問的詞。A.人稱代詞B.指示代詞C.疑問代詞3,“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這句中的“其”是()oA.副詞B.介詞C.代詞.“吾嘗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該句中“嘗”的詞性和意思是()。A.動詞,嘗試B.副詞,曾經C.動詞,嘗一嘗.“其妻問所與飲食者,那么盡富貴也。”(《齊人有一妻一妾》)該句中“與”的詞性和含義是()oA.連詞,和B.介詞,同C.介詞,替.“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J(《齊桓晉文之事》)該句中“諸”的詞性和含義是()oA.介詞,相當于“之于"B.介詞,相當于“之乎”C.介詞,眾.以下加點連詞“而”表示兩種行為關系,譯為“然后”的一項為哪一項()oA.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鉆金母潭西小丘記》)■.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鉆金母潭西小丘記》)C.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答李翊書》)?.以下不屬于《十三經》的是()oA.《史記》B.《尚書》C.《春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J該句出自()。A.《桃花源記》B.《武陵碑記》C.《岳陽樓記》.下面說法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oA.直譯和意譯是對譯文的總體分類,在古文今譯的時候還有具體的方法B.對譯中古今漢語詞序應該一致C.增補是古文翻譯的最基本方法二、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5題20分)1L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o“毛遂比至楚”中,“比”指“等到”“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中,“贊”指“稱贊”

C.“毛遂奉銅架而跪進之楚王”中,“奉”指“奉獻”D.“勝不敢復相土”中,“相”指“考察、鑒別”.關于“蓋”的語法作用,以下表述正確的有()oA.可用于句首,起提示作用,表示下文要發(fā)表議論B.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推測估量的不確定語氣C.可用作“副詞”,位于句首,連接前后文,表原因和委婉判斷的語氣D.“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J(《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該句中?語氣助詞“蓋”可譯為“大概”.屬于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有()oA.孟嘗君曾待客,夜食。(《史記》)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論》)C.盤庚不為怨者,改其度。(《答司馬諫議書》)D.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史記》).近體詩中五言的平仄句式有(B.平平仄仄平D.B.平平仄仄平D.仄仄仄平平B.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D.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C.平平平仄仄.以下詞句出現一字豆的有(A.愛蕭聲縹緲,簾影玲瓏C.但身為利鎖,心被名牽三、問答題(每題15分,共2題30分).古今漢語的介詞在用法上有哪些不同?請舉例說明。.請談談作為研究者,為什么要對古書注解采取分析批判的態(tài)度?四、翻譯題(共20分).請將以下文言文翻譯為現代漢語。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傭⑴乎吏,使司⑵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3),怠(4)其事????者,天下皆然。豈唯怠之,又從而盜⑸之。向使(6)傭一夫于家,受假設直,怠假設事,又盜假設???貨器,那么必甚怒而黜⑺罰之矣。以今天下多類此,而民莫敢肆⑻其怒與黜罰,何哉?勢不??同也。勢⑼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10)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選自《送薛存義序》)注:加著重號的重點字詞,每個1分,共10分;其余語句共10分。試卷代號:2391國家開放大學2021年春季學期期末統(tǒng)一考試古代漢語(2)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開卷)(供參考)2021年7月共共10題30分)4.B5.B9.A10.C共5題20分)共10題30共10題30分)4.B5.B9.A10.C共5題20分)1.C2.C3.C6.A7,B8.A二、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A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三、問答題(每題15分,共2題30分).古今漢語的介詞在用法上有哪些不同?請舉例說明。答:古今漢語的介詞在用法上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介賓詞組的位置。現代漢語的介賓詞組多作狀語;有時可作補語,還可作定語。古代漢語的介賓詞組多作補語,有時作狀語,不能充當定語。例如“戰(zhàn)于長勺。”句中的“于長勺”介詞詞組作補語。(5分)第二,介詞的位置。現代漢語是固定的,介詞在前,賓語在后。古代漢語不固定,可前可后。例如“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J句中“方城、漢水”作介詞“以”的賓語可以前置。(5分)第三,關于賓語的省略。現代漢語介詞后面的賓語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漢語介詞后面的賓語卻常常可以省略。例如“客從外來,與(之)坐談。”句中的賓語“之”省略。(5分).請談談作為研究者,為什么要對古書注解采取分析批判的態(tài)度?答:古書注解對閱讀古籍是很有價值的,要重視并充分利用有利的因素。同時不能盲目相信,應該采取分析批判的態(tài)度。首先,古注是封建時代的產物,由于注釋者的局限,不可防止地存在不少糟粕,曲解原文的思想內容。如《詩經》中《關雎》應屬情歌,被曲解為歌頌“后妃之德”。(5分)其次,有些古書注解頗為繁瑣,注釋者離開正文訓解的需要,旁征博引,進行不必要的的發(fā)揮,使人不得要領。如唐代的義疏,清代的考證。(5分)再次,由于古人缺乏語言文字知識,訓解詞義時會望文生義,牽強附會。如《詩經?終風》“終風且暴”本意為“既風且暴”,而毛傳卻解釋為“終日風為終風”。(5分)四、翻譯題(共20分).參考譯文:但凡靠種田生活的農民,拿出他們收入的十分之一來雇傭官吏,使(官吏)來掌管治理????百姓。如今我接受了百姓的報酬,不認真辦理百姓的事情,天下的官吏都是如此。哪里只是?????敷衍塞責百姓的事情,還貪污和敲詐勒索百姓。假如雇一個干活的人在家里,拿著你的俸祿,??????不認真為你辦事,還盜竊你的錢財,那么你一定會大怒,并懲罰和驅逐出他們。現在的官吏??大多像這樣,然而百姓沒有誰敢任意表露出他們的憤怒并責罰他們,為什么呢?情勢不同啊。??????情勢不同而道理相同,對我們百姓該怎么做呢?有明白事理的人,能不擔憂害怕嗎???注:加點的重點字詞每個1分,共10分,其他語句翻譯有錯誤酌情扣分。

試卷代號:2391國家開放大學2020年秋季學期期末統(tǒng)一考試

占代漢語(2)試題試卷代號:23912021年1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5題30分)TOC\o"1-5"\h\z.以下習慣句式中,表示反詰語氣的是()。A.傷未及死,如何勿重?(《左傳?僖公二十二年》)B.與不谷同好,如何?(《齊桓公伐楚》)C.虞兮!虞兮!奈假設何?(《史記?項羽本紀》).“何……為”是表示詢問或反詰的常見格式,“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該句中的“何……為”應該翻譯為()。A.怎么辦呢B.哪里C.為什么呢.上古漢語沒有典型的()。A.第二人稱代詞B.第三人稱代詞C.第一人稱代詞.“京師學者成怪其無征」(《后漢書?張衡傳》)該句中“咸”的詞性和意思是()oA.形容詞,與“淡”相對B.副詞,稍微C.副詞,全,都.“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該句中“及”的詞性和含義是()oA.連詞,和B.動詞,等到C.介詞,到.以下加點連詞中,表示因果關系的一項為哪一項()oA.韓厥夢子輿謂己日:“旦辟左右。”故中御而從齊侯。(《齊晉塞之戰(zhàn)》)■B.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C.假設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日不然?(《鄭伯克段于鄢》)7,以下例句中的“惟”字用作副詞的一項為哪一項()oA.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赤壁之戰(zhàn)》)B.惟始元六年。(《鹽鐵論?本議》)*C.事急矣!惟先生速圖。(《中山狼傳》).杜預給以下哪部典籍做了注釋?()B.《詩經》B.B.《詩經》B.1919年)。B.《兩都賦》屬于古賦C.《論語》.我國推行新式標點的時間是()。A.1949年C.1920年.下面關于“賦”的說法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吊屈原賦》屬于古賦C.《別賦》屬于駢賦n.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意譯不拘原文字句,而以傳達神韻為主,翻譯時可以隨意增刪,任情發(fā)揮B.意譯是一種要求很高的譯法C.只有透徹理解原作的思想內容,真正領悟原作的語言特色,才有可能進行像樣的意譯.每一韻部都用一個字作為代表并確定其次第,叫作()oA.韻目B.用韻C.韻部TOC\o"1-5"\h\z.僅由首尾兩聯組成的近體詩是()oA.律詩B.絕句C.排律.輯錄各種詞調,說明詞的格律的著作,稱為()。A.詞調B.詞牌C.詞譜.以下取自地名的詞牌名是()。A.《玉樓春》B.《揚州慢》C.《菩薩蠻》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0題30分).以下關于“奮”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靜言思之,不能奮飛J(《詩經?柏舟》)該句中“奮”指鳥用力展翅飛翔“羽奮翼”(《禮記?樂記》)中的“奮”指鳥用力展翅飛翔“奮臂于大澤”(《過秦論》)中的“奮”指“舉起”D.成語“發(fā)奮圖強”中的“奮”指“振奮、發(fā)揚”.古代漢語在人稱代詞后面加上()等名詞,表示多數。A.儕B.屬C.曹D.們18,以下各句中的“非”,其詞性為副詞的應是()。A.今東向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書》)C.群賢不說自匿,百姓郁怨非上。(《自知》)D.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毛遂自薦》)19.以下各句中的“以”,其詞性不是介詞的是()oA.其后以不能媚權貴失御史。(《柳子厚墓志銘》)B.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段太尉逸事狀》)C.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晉靈公不君》)D.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齊桓晉文之事》).代詞“而”在句子中可以充當()。A.狀語B.定語C.主語D.賓語.以下例句中的“唯”(惟、維),用作語氣助詞的有()oA.彼爾維何?維常之華。(《詩經?小雅-采薇》)??B.安服爾耕,十千維耦。(《詩經-周頌?噫嘻》)C.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木蘭詩》)*D.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詩經?大雅?文王》)22,以下典籍屬于《五經正義》的是()。A.《毛詩正義》B.《尚書正義》C.《周易正義》D.《札記正義》.以下斷句錯誤的語法現象有()。A.諸壘相次土崩,悉棄其器甲,爭投水死者十余萬。B.齊軍既,已而西矣。C.事事往,人口具。D.以上全不是.以下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oA.文體是指文章的體裁、樣式B.劉勰開了我國文體研究的先河C.我國第一部按照文體分類的古代詩文選集是《昭明文選》D.《文心雕龍》是第一部系統(tǒng)而全面論述古代文體的著述,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對于初學古文翻譯的人來說,“雅”不難做到“雅”要求譯文在信實通順的基礎上能表達得生動、優(yōu)美,再現原作的風格神韻C.對初學者來講,能在“信…'達”的基礎上初步表達出原作的語言特色就可以了D.“前者呼,后者應”翻譯為“前面的人呼喚,后面的人應和”,到達了“雅”的要求三、問答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漢代以后注解古書出現了哪些分支?試舉例說明。答:.舉例分析標點古文的原那么。答:四、翻譯題(共20分).今之君子那么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日:“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日:“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內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注:加點的重點字詞每個1分,共10分;其他語句翻譯占10分。試卷代號:2391國家開放大學2020年秋季學期期末統(tǒng)一考試古代漢語(2)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開卷)(供參考)2021年1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5題30分)1.A2.C3.B4.C5.C6.A7.A8.A9.B10.A11.A12.A13.B14.C15.B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0題30分)16.ABCD17.ABC18.AD19.CD20.BC21.ABD22.ABCD23.ABC24.ACD25.BCD三、問答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漢代以后注解古書出現了哪些分支?試舉例說明。答:漢代以后,注解古書的范圍擴展,注釋者依據客觀需求,注釋內容各有側重,出現了不少分支。(1分)(1)注明典故來源和某些詞語出處的。(2分)如李善注《文選?報任安書》。(1分)(2)考證人名地名和考核史實。(2分)如司馬貞《史記索隱》、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側重于此。(1分)(3)闡發(fā)原著哲理。(2分)如郭象注、成玄英疏的《莊子注疏》。(1分).舉例分析標點古文的原那么。答:(1)必須合乎情理,注意文章的整體關系。要注意本句標點后意義是否合乎邏輯,還必須顧及到段和篇,以檢驗標點是否得體。(2分)如:“田單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這樣標點,外表看來無誤,但吃飯也要下命令,不合乎情理。其實,“食”字屬后一句,“人”字后用逗號或冒號,“食”字后逗號取消,便文理通順了。正確的標點是:“田單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1分)(2)必須注意分析語言的各個方面。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書面語言表達的,標點古文時要注意文字、詞匯、語法、語音、修辭各方面。(2分)如:“項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