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筑堤材料一般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使用當地的天然建筑材料。堤防附近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情況對堤型選擇、施工條件和工程投資等均有較大的影響。堤防工程建筑材料的特點:①堤線長、工程量大,要求大量合格的當地天然建材料源;②就地取用,要求料場沿堤線分布;③土、砂礫和石料為三種主要筑堤材料;④料場選擇與開采以不妨礙堤防滲透穩定為原則;⑤料場分布要兼顧環境保護要求。有機質土、鹽漬土、軟土類土、雜填土、凍土、膨脹土和分散性土一般不宜用于筑堤,否則需經處理后才能使用。除此而外,其他土料只要精心設計,均可用于筑堤。17.1堤防建筑對建筑材料的要求堤防工程中,土料多用于堤身填筑和防滲、壓浸,石料用于護坡,砂礫石料用于排水、反濾及混凝土骨料,當天然砂礫石缺乏時可用人工碎石料代替。1)產地條件料場要選擇在堤線附近,先近后遠。但要注意不得因開采影響堤基和堤體的穩定,且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根據長江堤防的經驗,土料場距重要堤防的距離在堤內側不少于1000m,堤外側不少于300m,距一般堤防大于100~200m。22)質量技術要求一般均質堤填筑土質量要求與均質土壩基本相同,要求:(1)粘性土的粒粘含量要求15%~30%,塑性指數10~20,且不得含植物根莖、磚瓦垃圾等雜質;(2)填筑土料含水率接近最優含水率或塑限,其偏差不超過±3%;(3)鋪蓋、心墻、斜墻等防滲體宜選用粘性較大的土;(4)堤后蓋重宜選用砂性土。3石料:致密堅硬、抗沖刷、耐風化。干濕條件下性狀穩定,凍融損失率小于1%;砌墻石塊質量可采用50~150kg;堤護坡石塊質量可采用30~50kg;石料邊長比宜小于4。砂礫料:耐風化、水穩性好;含泥量宜小于5%。根據SL251-2000《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規程》,各種天然建筑材料的質量要求見表3-4、表3-5、表3-6、表3-7、表3-8、表3-9、表3-10、表3-11。4表3-4混凝土細骨料質量指標5表3-5混凝土細骨料顆粒級配范圍6表3-6混凝土粗骨料質量指標7表3-7土石壩壩殼填筑砂礫料質量指標序號項目指標備注1礫石含量5mm至相當3/4填筑層厚度的顆粒在20%~80%范圍內干燥區的滲透系數可小些,含泥量可適當增加;強震區礫石含量下限應予于提高,砂礫料中的砂料應盡可能采用粗砂2緊密密度>2g/cm33含泥量(粘、粉粒)≤8%4內摩擦角>30。5滲透系數碾壓后>1×10-3/cm/s應大于防滲體的50倍8表3-8反濾層料質量指標序號項目指標1級配應盡量均勻,要求這一粒組顆粒,不會鉆入另一粒組的孔隙中去,為避免堵塞,所用材料中小于0.1mm的顆粒在數量上不應超過5%2不均勻系數≤83顆粒形狀應無片狀、針狀顆粒,堅固抗凍4含泥量(粘、粉粒)<3%5滲透系數>5.8×10-3cm/s6對于塑性指數大于20的粘土地基第一層粒度D50的要求:當不均勻系數Cu≤2時,D50≤5mm;當不均勻系數2≤Cu≤5時,D50≤5~8mm9表3-9土料質量指標序號項目均質壩土料防滲體土料1粘粒含量10%~30%為宜15%~40%為宜2塑性指數7~1710~203滲透系數碾壓后<1×10-4cm/s碾壓后<1×10-5cm/s并應小于壩殼透水料的50倍4有機質含量(按重量計)<5%<2%5水溶鹽含量<3%6天然含水率與最優含水率或塑限接近者為優7PH值>78緊密密度宜大于天然密度9SiO2/R2O3>210表3-10碎(礫)石類土料質量指標序號項目指標防滲體土料均質壩土料1P5含量(>5mm)宜<60%2粘粒含量占小于5mm的15%~40%3最大顆粒粒徑<15cm或不超過碾壓鋪墊層厚2/34塑性指數10~205滲透系數碾壓后<1×10-5cm/s并應小于壩殼透水料的50倍碾壓后<1×10-4cm/s6有機質含量(以重量計)<2%<5%7水溶鹽含量<3%8天然含水率最優含水率或塑限接近者為優11表3-11塊石料質量指標序號項目指標備注1飽和抗壓強度應按地域、設計要求與使用目的確定埋石及砌石的硫酸鹽及硫化物含量,同混凝土骨料要求2軟化系數3凍融損失率<1%4干密度>2.4t/m3127.2堤防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SL251-2000主要是針對大型水利水電工程而定的,考慮到堤防工程相對較簡單,且為季節性擋水建筑物,一般不高。因此,堤防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精度可在SL251-2000規定的基礎上適度降低,勘察工作量可適當減少,成果編制可適當簡化。堤防為線狀工程,沿堤地區一般分布有豐富的筑堤材料,料場地質條件相對較簡單,當可行性研究階段已查明料源的質量、儲量和開采運輸條件時,初步設計階段可只進行復核。勘察級別和精度控制的總原則是既能滿足工程設計的要求又能避免勘察工作的重復。13堤防沿線一般都有筑堤材料,但產地位置的選擇十分重要。在距堤較近的堤內、外坡腳取土,易造成天然防滲鋪蓋或蓋層的破壞,導致堤防發生滲透破壞或抗滑穩定問題。至于安全距離,應綜合考慮料場及堤基地質條件、堤防等級、汛期洪水持續時間、堤內與堤外水頭差以及地方經驗等確定。如浙江海堤,為防止地基淤泥質土的側向擠出破壞,規定在堤兩側100m范圍內不得取土;而湖北省為防止堤基發生滲透變形則規定長江堤防堤內1000m范圍不得取土;美國陸軍工程團《堤防工程設計與施工手冊》的堤外最小距離為12.2m,(40ft),堤內為30.5m(100ft),且在取土場開挖時,應保持透水層上不透水蓋層適當的厚度,堤外最小的不透水層厚度為0.91m(3ft);在堤內取土時,應保證不透水蓋層厚度能防止其在預期的水頭作用下發生滲透變形。14堤防工程是擋水建筑物,防滲土料及堤身填筑料一般應符合均質壩土料的質量要求,但部分地區缺少合適的筑堤土料時,也有用滲透性較大的砂土筑堤的實例,如嫩江堤防,但堤防的迎水坡應鋪設防滲材料。在用特殊土做筑堤土料時,應進行充分試驗研究,并采取適當的保護處理措施,保證填筑質量。鋪設壓滲土料的目的是增加堤防背水側天然土層的抗滲有效蓋重,壓滲土料應有利于下伏土層中孔隙水壓力的消散。護坡、護腳塊石用料的抗沖刷、耐風化、干濕條件下性狀穩定等與塊石飽和抗壓強度及軟化系數有關,其定量指標應根據使用目的和設計要求確定。砂礫石料多用于混凝土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