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巡檢規范_第1頁
基站巡檢規范_第2頁
基站巡檢規范_第3頁
基站巡檢規范_第4頁
基站巡檢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站巡檢規范2011年3月

1、引言基站巡檢工作是基站維護的一項基礎工作,集團公司已下發維護巡檢規范,但機房涉及設備和資源較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造成代維巡檢不規范,電信方檢查人員也存在有的人到基站現場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有的人卻發現不了問題。因此,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對于提高巡檢質量和維護質量有重要意義。2、總體要求基站巡檢包含兩個部分,一個室內部分,一個室外部分,這兩個部分都必須巡檢到位,尤其是室外部分,增高架的穩固關系到人員安全,不容忽視。巡檢中發現的問題必須記錄清楚,對基站正常運行有影響的要在當日或次日處理完畢,無影響的1個月內處理完成。3、室內部分3.1機房標準配置名稱數量擺放位置備注刑法牌1塊防盜門外側正中靠上位置。站名牌1塊固定在設備對面的墻壁上,上沿距地2米,上對齊。責任制度牌1塊巡檢流程牌1塊故障處理流程牌1塊滅火流程牌1塊禁煙牌1塊進門正對面墻上,明顯位置。滅火器2只進門順手靠墻,地面紅線內。必須標有生產日期,對過期或壓力不足的需及時更換。人字梯1把溫濕度計1只離蓄電池較近的墻壁上。掛鉤1套固定在進門墻壁上合適位置。巡檢記錄本1本整齊掛在掛鉤上。故障記錄本1本出入登記本1本毛巾1塊水桶1個靠墻地面合理位置藍線內拖把1把掃把1把撮箕1個3.2機房環境觀察機房內溫度、濕度計,并填寫在巡檢表上。(正常范圍溫度在25℃+2℃,濕度在15﹪-80﹪RH)機房天面、墻壁、饋線窗、空調孔等無漏水或滲水現象,地面無地裂現象,門窗及門鎖無破損現象,安防設施異常等。機房內有安全消防器材、各種警示牌、標配,無安全隱患,無雜物或堆積物等。饋窗密封性檢查:關閉機房照明后仔細檢查是否有透光,在處理時最好用小錘等工具將防火泥夯實。如果機房有窗戶,必須用石膏板或水泥磚將其封閉,必須用玻璃膠將窗子縫隙處封死,防止透光、透風。機房內照明、電源插座正常,環境監控設備、溫濕度、煙感、水浸、門控等告警探頭無異常。機房電子鎖檢查:用萬用表測量門鎖芯與皮之間的電壓,電壓在5.0V-6.0V之間正常,如低于5.0V需要及時更換門鎖電池。地面、門窗、墻壁、設備、饋線、跳線、饋線窗、走線架等室內設施無污物或灰塵。各類標簽正確、無脫落。3.3基站設備設備狀態燈正常、GPS正常、設備風扇正常、板件故障無未處理。機架無松動、濾網干凈、安裝螺絲無松動、機架門關閉、架內未安裝設備的插槽有擋板、機架標簽無殘缺等巡檢無未處理問題地線接觸無松動、傳輸線接觸無松動、機架內部連線整齊牢固、連線標簽無殘缺等設備風扇無損壞,正常運轉,6個月清潔一次。在基站現場用手機進行測試,檢測各扇區通話情況,檢查是否有“掉話、斷話、雜音、單通”等現象。若有異常,配合后臺進行處理。3.4交流配電箱機房內所有用電系統,照明、空調、機房設備用電都從交流配電箱引出,配電箱內必須有供電系統圖。配電箱內必須有接地排和保護地線且不允許復接。檢查各空開是否跳閘,未使用的空開應關閉,3個月緊固1次接線。空開無發熱現象,線纜連接牢固,外皮無破損,無臨時線或布放不符合規范的線纜。3.5蓄電池電池外殼不得有損壞現象,無漏液、膨脹、發熱現象,極板不得受潮、氧化、發霉,濾氣帽通氣性能良好。每個蓄電池外殼上應有編號標識,如果沒有需補齊。(電池編號:從正極開始到負極;電池組:面對開關電源電池保險,左邊的保險是一組,右邊的保險是二組)不同廠家、不同容量、不同型號、不同時期(出廠時期相差1年以上)的蓄電池組嚴禁并聯使用。蓄電池的供電采用浮充工作方式。蓄電池需安裝在抗震支架上或絕緣墊上。電池架排列應平整穩固。電池體安裝在鐵架上時,應墊緩沖膠墊,使之牢固可靠。兩側引出線與支架間應有保護墊片。檢查引線及端子的接觸情況,檢查饋電母線、電纜及軟連接頭等各連接部位的連接是否可靠,接頭處必須涂抹凡士林。每月測量和記錄電池系統的總電壓、浮充電流;用擰干的濕毛巾對電池外殼清潔,但在清潔時杜絕將毛巾同時接觸到電池正負極。每3個月測量一次壓降及單體電壓,緊固連接處,如果達到均充條件,應進行均充。每年進行一次核對性容量測試。對于發現電池性能差的基站,應用放電測試儀進行放電測試。3.6開關電源查看開關電源監控單元及指示燈的當前告警情況,若有告警則查看告警內容,根據告警內容排除故障。檢查整流模塊及模塊風扇是否正常運行,若有硬件壞則記錄并及時更換。有必要可將模塊拔出除塵。根據電流計算整流模塊容量,確保模塊數量N+1,檢查均分性能,并記錄負載電流和模塊數;檢查交直流配電屏:將有松動的接線端子擰緊,對有故障的空氣開關或熔絲記錄并及時更換。檢查負載接線是否正確:傳輸設備及動力環境監控接二次下電、BBU、RRU、BTS接一次下電。檢查直流防雷器及交流防雷器有無損傷:通過控制單元的當前告警或檢查外觀,如外觀由綠色變紅,說明燒壞,需要更換。檢查開關電源是否有良好的接地措施。參數設置:浮充電壓:53.6V(26.8)(2.2333V/單體)均充電壓:56.4V(28.2)(2.35V/單體)充電限流點:0.1C10充電過流點:0.3C10電池參數――下電保護――負載下電保護:是;電池下點保護:是;負載下電方式:電壓負載下電電壓:44V一次下電,延長重要負載工作時間電池保護電壓:43.2V二次下電,保護電池,避免過放電直流低、欠電壓告警:48V轉均充容量:80%轉均充電流:0.06C10定時均充周期:2400小時定時均充時間:720分鐘穩流均充電流:0.01C10穩流均充時間:180分電池標稱容量:根據分流器的個數而定,一個分流器:兩組電池容量之和,兩個分流器:單組電池容量3.7走線在線纜走道上的信號線、控制線和交流電源線應分開布放,間距宜為150mm到200mm,線纜應順直、整齊,應避免線纜交叉糾纏。線纜兩端應有明確的標志,不清晰或脫落應盡快補齊。機架間軟的射頻同軸電纜必須順線纜走道布放,進入設備后應緊貼機框內壁兩側,拐彎圓滑均勻,彎曲半徑大于等于電纜外徑6倍,并作適當綁扎。光纜連接線應布放于架內的兩側,尾纖頭及尾纖要有保護,無死彎、繃直現象,盤留的尾纖要順序整齊,曲率半徑要符合要求,捆綁力量要適中。采用電力電纜的電源饋電母線,必須是整條電纜線料,嚴禁中間接頭;饋電母線外皮應完整,芯線對地(或金屬隔離層)的絕緣電阻應符合國家相關技術要求;當饋電母線采用銅匯流條時,其表面應光潔平整,無銹蝕、裂紋和氣孔。電力電纜拐彎應圓滑均勻,鎧裝電力電纜彎曲半徑應大于等于12倍電纜外徑;塑包電力電纜及其他軟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等于6倍電纜外徑。色譜:直流:黑正藍負交流:黑色接地引下線:黑色設備工作地:黑色保護地線:黃綠三相電路:火線-紅色,地線-藍色,零線-黑色3.8防雷接地基站內走線架、吊掛鐵架、機架、機殼金屬通風管道等均應接地,走線架斷開處需用短接線連接,保證所有金屬設備都有接地保護?;镜鼐W應符合相關要求,檢查基站內各設備(包括變壓器、BTS、傳輸、電源、蓄電池、空調、配電屏、防雷、油機、ATS轉換柜及饋線系統等設備)的接地保護。接地線與接地銅排的連接必須緊固,符合工藝要求,總接地處應做銅鐵轉換焊接;巡檢時要注意地排的防銹、防腐處理,接觸點必須處理清潔,保證接觸良好。接地排上的每個連接點只能接一條接地線。所有從室外引入機房的管線都必須做回水彎。室外地排安裝于饋線窗下方,必須低于室內避雷器的位置或高度。光纜的金屬加強芯和金屬護層應在分線盒或ODF架內可靠連通,并與機架絕緣后使用截面積不小于16平方的多股銅線,引到本機房綜合機柜光纜專用地排上,綜合柜地排連接在室外總地排上。地排與墻面應用黃色絕緣子隔離安裝。確保室內地排與室外地線必須連接緊固?;緝鹊牡刈钁?0Ω,每半年測試一次。防雷箱檢查:檢查雷擊計數器,如雷擊嚴重,應檢查基站接地電阻是否合格;檢查空開是否跳閘;每3個月緊固一次接線。3.9動環監控門禁告警測試,將基站門打開,觀察設備有無門禁告警,與網管組聯系有無此告警產生;關上門后,設備告警是否消失,與網管組確認此告警是否清除。檢查設備外觀、溫度、接地和直流供電是否正常。檢查接線是否有松動。包括電源線、信號線、2M線燈。關閉個別模塊,與監控中心核對顯示狀態與現場是否一致。實測電池電壓,與監控中心核對顯示值與實測值是否滿足要求。檢查一體化采集器、電力采集器燈號是否正常。一體化采集器上共有5個綠燈、4個紅燈,各燈代表含義如附件一;電力采集器各燈代表含義如下:POWER采集器電源供電正常RUN采集器運行正常,熄滅為設備異常RX1采集器收到監控中心下發的數據TX1采集器發送數據到監控中心LOSALOSALOSBAISAAISBRX2RX1POWERTX1TX2指示燈名稱指示燈含義LOSA亮對應傳輸通道斷碼告警滅工作正常AISA亮對應傳輸通道全1告警滅工作正常LOSB亮對應傳輸通道斷碼告警滅工作正常AISB亮對應傳輸通道全1告警滅工作正常RX1閃亮傳輸PORT1口接收到從監控設備發送的數據滅無數據TX1閃亮傳輸PORT1口往監控設備發送數據滅無數據RX2閃亮傳輸PORT2口接收到從監控設備發送的數據滅無數據TX2閃亮傳輸PORT2口往監控設備發送數據滅無數據POWER亮電源正常供電滅電源關閉一體化采集器指示燈說明表3.10新風換流設備檢查溫濕度控制器面板的顯示是否正常,室內溫度的顯示值是否正確。根據當前的室內溫濕度值和系統參數設置值,檢查節能系統當前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將控制箱中間位置的轉換由“自動運行”狀態開關撥到“強制風扇”后,檢查進風機和出風機是否起動運轉,檢查完畢后請撥回“自動運行”狀態。將控制箱中間位置的轉換開關由“自動運行”撥到“強制空調”后,檢查空調是否在運轉,檢查完畢后請撥回“自動運行”狀態。檢查進風口濾網是否有灰塵堆積,對濾網做適當的清潔,每月將濾網抽屜抽出(需撥到“強制空調”后再進行),拿出濾網,將上面的灰塵抖掉,每半年或一年更換一次濾網。注意事項:上電時嚴禁接觸風機扇葉。嚴禁在該系統開啟的狀態下打開機箱。清掃或者檢修時請先關閉電源。嚴禁在風機上擺放重物。不可堵住進出風口。溫、濕度傳感器不可進水。過濾網不可以用水清洗。3.10安防系統確認攝像頭位置是否正常:要求綜合考慮門和電池,優先考慮電池;與網管人員確認圖像是否清晰,告警窗戶彈出是否正常,錄像是否可正常回放。3.11綜合配線柜檢查設備安裝情況,是否按要求固定。檢查光纜加強芯是否接地。檢查電源開關:開關狀態正常,如未使用的空開打到關閉狀態;標簽完整,如不完整需盡快補齊。檢查2M連接是否緊固,檢查DDF架上2M連接頭是否牢固。傳輸設備在清潔中應注意防水防電,并防止因人為因素造成尾纖的損壞。檢查傳輸設備整體是否完好,尾纖是否完好。檢查布線是否規范,尾纖是否按要求盤在ODF分配盤內,尾纖有無標簽,無標簽需補齊。查看傳輸設備各單元面板告警燈是否正常,如有告警應確認告警是否影響基站正常,并及時與電信相關負責人聯系。檢查傳輸設備是否有主備用電源,主備用電源是否按要求分別接在架頂不同的空氣開關上。3.12空調空調制冷正常,空調設置為26℃,機房溫度不超過30空調電壓、電流負載正常、排水良好、風機風扇運轉正常、接地良好??照{自啟動裝置、主備倒換等功能正常??照{室內機濾網每月清洗、室外機定期清洗;標簽明確,缺標簽需補齊。4、室外部分4.1周邊環境檢查基站鐵塔及基站內部的安全警示牌,對于缺少或有損壞的應該及時補上。檢查基站鐵塔的安裝位置偏低或者存在其他安全隱患的,應書面上報電信公司處理、建議,或采取其他相應措施。非專業維護人員禁止攀爬到基站鐵塔支架上,防止發生觸電事故。檢查外部高壓線是否對鐵塔有影響。檢查基站鐵塔室外引入線是否埋地引入,對于沒有埋地引入的站點需做好記錄并上報電信公司相關負責人。檢查基站鐵塔各斷路器是否正常,對于有出現熔絲掉落的,應及時聯系電力公司盡快修復。對于需應急通信的情況下,必須馬上修復時,電力部門又不能及時處理的。經過電力部門的許可,應另派專業人員進行搶修。操作時應使用高壓絕緣桿,戴好絕緣手套、絕緣鞋等安全措施,雨天時禁止操作。對基站鐵門、空調架出現生銹的,應及時去銹并重新上防銹漆。巡檢基站周邊環境是否發生變化(是否存在周邊工地施工墊高地基,造成基站處于低洼地帶),基站排水系統是否遭到破壞,若有,記入巡檢表格,并及時上報電信公司。上站道路暢順,基站圍墻內及墻外3米內的雜草或樹木,應砍除。4.2增高架檢查檢查增高架外觀,檢查有無傾斜、螺絲松動、架體開裂、明顯下沉等現象,并做好記錄;檢查拉線是否緊固無虛接,固定點是否牢固、對銹蝕部分進行防銹處理清理增高架周邊雜草。4.3天線天線應處于避雷針下45°角的保護范圍內。檢查天線與跳線的接頭防水處理是否完好。每年對天饋線系統做一次駐波比測試,駐波比應≤1.50。檢查天線方向、掛高、下傾是否異常,主瓣輻射面方向附近是否有遮擋或即將遮擋。天線必須穩定、牢固、可靠。維護結構螺栓連接的松緊度。4.4饋線檢查天饋系統,檢查回水彎、饋線接頭有無損壞和進水情況,存在問題和隱患的應及時上報電信公司。檢查饋線接地線及室外接地排是否完整;檢查饋線布放情況,是否有損壞及移位。饋線彎曲點應盡可能少,彎曲半徑應≥20倍線纜外徑(軟饋線的彎曲半徑≥10倍饋線外徑)。每根饋線都要有標簽,注明此饋線的收、發屬性以及其所屬的小區和編號。4.5室外走線架檢查走線架是否穩固,走線架防銹處理是否有效,從天線塔桅至饋線窗之間走線架必須連續,且有效接地,發現問題或隱患應及時上報電信公司。檢查扁鐵地網是否完整,連接點是否穩固,有無生銹。4.6接地饋線接地是否完整:主饋線必須至少在距室外天線側饋線頭25-30cm處與饋線防水彎前有兩處接地。當天線安裝在鐵塔上時,要求在饋線在下塔拐彎前0.5-1米處接地。當機房上沒有鐵塔,天線是固定在支撐桿時,饋線在由樓面拐彎下機房前實施接地。饋線接地線走線是否符合規范:饋線的接地線要求順著饋線下行的方向,不允許向上走線,不允許出現“回流”現象;與饋線夾角以不大于15°為宜,防雷接地線禁止回彎、打死折;天饋線接地是否良好,進行緊固避雷針和引下線與接地體連接檢查,進行緊固和防銹處理。檢查各接地體與地網連接是否良好,進行緊固和防銹處理:室內接地、室外接地以及塔身接地從地網引接時,引接點之間需間隔5米以上。接地扁鐵是否外露,進行防銹簡易處理。接地排的接線端子應作防銹處理,接觸點必須處理清潔,保證良好的接觸;室外走線架始末兩端均應作接地連接。每半年對鐵塔、圍籠、抱桿、電力變壓器做接地電阻測試,應≤10Ω4.7GPSGPS天線的安裝位置處天空視野應較為開闊,周圍沒有高大建筑物阻擋,距離屋頂小型附屬建筑物應盡量遠,離開周圍金屬物體的距離≥1.5m,GPS天線在水平45°以上空間無遮擋;GPS天線安裝在樓頂時,應在抱桿上安裝避雷針,抱桿與接地線焊接使整個抱桿處于接地狀態;GPS天線必須保持垂直,應處在避雷針頂點下傾45度保護范圍內,盡可能安裝于可用平臺的南側位置。確認GPS天線與基站天線至少保持0.6m以上的距離。GPS天線不得受到基站天線正面主瓣近距離輻射,也不應位于微波天線的微波信號下方、高壓電纜下方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