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議會與王權的斗爭》ppt_第1頁
《英國議會與王權的斗爭》ppt_第2頁
《英國議會與王權的斗爭》ppt_第3頁
《英國議會與王權的斗爭》ppt_第4頁
《英國議會與王權的斗爭》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三

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的較量二英國議會與王權的決戰1基本線索:革命爆發的原因革命開始革命的過程:議會斗爭階段內戰階段共和國階段護國主政體時期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光榮革命標志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2閱讀民主派的綱領--《大抗議書》一目思考: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開始的標志?2、議會與國王斗爭的表現。3、《大抗議書》的背景、目的、主要內容、特點、結果。3一、議會與王權斗爭的背景

(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1、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15—17世紀初)4概念闡釋:1.圈地運動:15世紀70年代-18世紀末,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用暴力剝奪農民土地的過程.2.新貴族:按資本主義方式來經營牧場和農場,是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與舊貴族有著本質的不同。

新貴族積極參與海外貿易活動,按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牧場和農場,成為英國經濟實力最強大的群體。英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主要因素?1)圈地運動(2)海外掠奪(3)手工工場的發展51)經濟:成為英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群體(資產階級:工商業資本家、手工工場主、農業資本家等)2)思想:清教徒思想;人權民主思想(要求清除英國國教中天主教殘余)(1215年〈大憲章〉限制王權,法律至上傳統)3)政治:掌握了議會,限制王權(力圖獲得更大的權利——有限的君權)2、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的壯大6

在宗教領域,出現了反映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宗教派別—清教。

清教提倡個人判斷,反對輕信盲從,提倡節儉和勤奮,反對奢侈浪費和道德敗壞,號召人民積極進取,生財有道。清教徒主張“純潔”英國國教,清除其中保留的許多天主教的教義教規。他向英國國教的壟斷地位發起挑戰,動搖了英國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7古老的英國政體屬于有限君主類型。(國王)權力雖然很充分,卻受到三大憲政原則的限制:其一,不經議會同意不得立法。第二,不經議會同意不得征稅。其三,他必須按國家法律來管理行政,如果他違背法律,某謀臣及代辦官員應負責任。

——18世紀英國歷史學家馬考萊首先,不是她(伊麗莎白一世)統治而是她的法律統治。女王不制定律令法律,而是議會法庭在制定;她不中斷法律,而必須是她和議員們一起才能中斷。

——艾爾默思考:都鐸王朝時期英國國王與議會各自擁有哪些權力?二者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國王通過議會進行統治(王在議會,共同統治)國王受到議會的制約(君權有限)國王要按法律進行統治(王在法下,法律至上)8英國議會制度知多少?1)英國議會產生于()

A12世紀B13世紀

C15世紀D17世紀2)在中世紀議會取得了哪些權力

A司法請愿權B征稅權

C財政監督權D監督、彈劾行政官員權(14世紀,議會分為上下兩院。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選舉產生。17世紀,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取得了在議會中的大量席位。)93、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知識回顧)詹姆士一世:宣揚“君權神授”,推行專制統治:王室操縱的壟斷制度:迫害清教徒:企圖通過征稅解決財政危機查理一世:國王與議會矛盾進一步激化政治上宗教政策上財政政策上經濟上10斗爭的焦點:國王與議會的關系、國王與法律孰輕孰重的問題斗爭的實質: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之間關于民主與專制的斗爭導火線:稅收問題議會與王權進一步交惡114、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歸納:原因:1、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聯盟

3、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

4、蘇格蘭人民起義12二、開始的標志:長期議會的召開要,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直接原因:為解決軍費問題,社會各階層都主張召開新的議會)短期議會:目的:籌集軍費過程:反動派議員猛烈抨擊國王的統治,并拒不討論征稅問題結果:查理一世解散了議會13三、革命的過程:(一)、議會斗爭階段:表現:1、通過決議,逮捕國王的寵臣、民憤極大的斯特拉福伯爵,并把他處死。2、通過決議,限制國王解散議會和干涉議會事務的權力,取消了部分商品專賣權。3、通過《大抗議書》14《大抗議書》:背景:無議會統治時期統治更加反動

1638年蘇格蘭起義國王要征稅

1640年國王不得不召開議會目的:抗議與限制王權,建立君主立憲制度內容:二百余條

列舉查理一世濫用王權行為提出資產階級經濟與政治要求特點:態度比較激進;提出要求更徹底結果:引發英國內戰的爆發意義:①集中體現了議會中各種反王權力量的政治、經濟要求。②成為革命初期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盟的政治綱領。15《權利請愿書》(1628年)《大抗議書》(1641年)背景查理一世不經議會同意強行征稅借債查理一世解散議會,長達十一年,統治更加專制內容保障財產權、自由權和生命權;限制王權指控國王不法行為;資產階級要求限制王權,發展經濟特點溫和激進結果查理一世解散議會查理一世挑起內戰地位英國歷史上憲法文件之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政治綱領16斗爭小結:(1)表現:經濟、政治、宗教方面(2)焦點:國王與議會,國王與法律關系(3)導火線:征稅問題(4)實質:資產階級與國王封建勢力的斗爭(5)特點:資產階級以議會為平臺,法律為武器進行(6)結果:矛盾不可調和,通過戰爭形式爆發17閱讀革命的巔峰——共和國的成立思考:1、共和國建立的背景。2、兩次內戰的原因、結果。3、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的背景。18(二)、英吉利共和國的建立1、背景兩次內戰,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第一次內戰(1642-1646年)A、原因:查理一世無法容忍議會的挑戰,宣布討伐議會B、經過:C、結果:第二次內戰(1648年原因、結果)2、建立1649年特點:既無國王又無上議院3、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展到了巔峰19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人物克倫威爾201644年7月2日,克倫威爾所率的議會軍取得了馬斯頓荒原戰役的勝利。21克倫威爾指揮“新模范軍”,在1645年6月14日的納比西戰役中,一舉擊潰王軍。221649.1.30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1649.5英國成立了共和國23

查理一世(1600-1625-1649)

詹姆斯一世次子。長兄亨利去世后被立為王儲。與法王路易十三之女亨利埃塔結婚。由于對西班牙和法國的戰爭失利而征稅,導致國會反對于1629年解散國會。征收船舶稅,引起國內不滿。1640年5月為籌集經費召開國會,國會發表大抗議書抗議國王暴政,國王率兵去國會逮捕反對派,最終釀成內戰。1646年查理被蘇格蘭逮捕,引渡給國會軍。次年出逃,再次舉兵反對國會,旋即又被捕。終以“暴君、叛亂、公敵”的罪名被處死(1649/1/30)。24閱讀反復的較量一目思考:1、護國政體的建立的背景、實質、作用。2、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的背景及反動的表現。3、光榮革命的原因及其意義。25(三)、反復的較量1、克倫威爾成為“護國公”軍事獨裁;但不是封建勢力的專制統治與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有本質的區別時間:1653年背景:實質:作用:國內;王黨分子在北部準備卷土重來;未得到土地的農民紛紛舉行抗議活動。國外:法國、荷蘭的統治者因與查理一世有親緣關系而對英國的事變耿耿于懷;愛爾蘭和蘇格蘭則擁立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為新國王。克倫威爾鎮壓了農民的反抗,又征服了愛爾蘭。在穩定政局、鞏固革命成果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依靠個人的威信建立的集權非常脆弱26克倫威爾掌握了政權,實行有利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政策,后驅散了議會,就任“護國主”272、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背景:反動政策的表現:3、光榮革命(直接原因、意義)281658年,克倫威爾病逝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并恢復封建專制,實行血腥報復。查理二世29查理一世次子,出亡法國,1660年回國復位。同法王路易十四簽訂密約推崇天主教,后轉而推行反法親荷外交。由于沒有法定婚姻的兒子,1679年國會發表宣言反對其信奉天主教的弟弟詹姆斯繼承英格蘭王位(《排斥法案》),被駁回,釀成“光榮革命”的契機。查理二世(1630-1660-1685)30查理二世的繼承者——詹姆士二世進行了更瘋狂的反攻倒算。這一倒行逆施的引起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不滿與反對。詹姆士二世(1685年繼位)311685-1688在位,查理一世之子。由于信奉并強制推行天主教,國會請來其信奉新教的女兒瑪麗和丈夫威廉(光榮革命)為王。詹姆斯二世投奔路易十四,次年率領法國援軍在愛爾蘭登陸,后戰敗。再次流亡法國死于1701年。

詹姆斯二世(1633-1701)321688年政變(光榮革命)瑪麗二世威廉三世共同執政“光榮革命”是一場由資產階級、新貴族和封建勢力妥協的結果。使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大農場主、工商業家和金融資本家聯合取得了政權。33威廉三世(1650-1702)

尼德蘭聯合省總督,奧蘭治親王。光榮革命時率荷蘭艦隊入,放逐詹姆斯二世。1701年英國制訂《王位繼承法》,規定威廉三世之后由安妮繼位,安妮之后由漢諾威的喬治繼位,徹底排除詹姆斯二世男性后代繼位的可能。因落馬受傷死于倫敦。瑪麗二世(1662-1694)

詹姆斯二世之長女。自幼接受新教教育。和尼德蘭聯合省總督威廉親王結婚。光榮革命后與丈夫共同回國執政。性格溫和有禮,無子女,同妹妹安妮不和。因天花而去世。34“光榮革命”中為什么邀請瑪麗和威廉為英國女王和國王?討論1.他們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兒和女婿,邀請他們回來主政阻力較小。2.威廉是荷蘭執政,而荷蘭已是資本主義國家。3.更主要的是,他們信奉新教,能夠保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詹姆斯二世曾試圖在全國恢復天主教,如果實現,則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甚至包括一部分舊貴族,都將失去在16世紀宗教改革中得到的天主教會的土地。)4.當時還規定了繼位條件:國王必須接受議會事先擬好的《權利法案》。35《權利法案》的制訂時間:1689年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利實質: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意義: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36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1.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2.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3.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37復辟王朝的專制統治又使資產階級不滿,于是尋求一種既有君主又不實行專制統治的政體即在1688“光榮革命”后確立君主立憲政體(1689)革命中對不同政體的選擇君主專制引發革命(1640)革命后否定君權,建立共和國(1649)沒有君主統治政局混亂,資產階級利益受損接受王朝復辟(1660)

由此看出民主與專制斗爭的殘酷性、復雜性和反復性381、資產階級和新貴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與

1688年迎立威廉的相同目的是()

A、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B、向封建勢力妥協

C、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D、恢復君主專制統治c39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所以經歷反復與曲折,最根本的原因是()A、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掌權B、人民群眾沒有積極參加C、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D、斯圖亞特王朝不甘心失敗3、議會方面允許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目的在于()A、結束護國政體B、恢復君主制度C、實現社會穩定D、維護既得利益CD40思考與練習4、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1)《大抗議書》發表(2)內戰爆發(3)克倫威爾成為“護國主”(4)處死查理一世A、(2)(1)(4)(3)B、(4)(2)(1)(3)C、(1)(2)(4)(3)D、(2)(3)(1)(4)C413、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場“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與()

A、封建貴族斗爭的原因B、新舊貴族妥協的結果

C、封建貴族斗爭的標志D、新興貴族妥協的條件4、提出廢除各種封建特權,進行改革要求,引發英國內戰的歷史文獻是()

A、《大憲章》B、《權利請愿書》C、《大抗議書》D、《權利法案》5、1660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接受斯圖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