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膚病》課件_第1頁
《真菌性皮膚病》課件_第2頁
《真菌性皮膚病》課件_第3頁
《真菌性皮膚病》課件_第4頁
《真菌性皮膚病》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1真

菌:

真核微生物,有細胞壁和細胞核;基本結構為菌絲及孢子;不分根、莖、葉,無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腐生或寄養方式生存。真菌:真核微生物,有細胞壁和細胞核;基2《真菌性皮膚病》課件3真菌特性:

1.喜溫暖潮濕(生長最適溫度為22-

36℃,相對濕度95-100%最好)。2.生長最適PH值為

5-6.5。3.不耐熱,100℃以下,大部分真菌可很

快死亡。低溫(-30℃)可長期存活。4.紫外線或X射線均不殺滅真菌,多種化

學消毒劑(如2.5%碘酊,甲醛等)可迅

速殺滅真菌。真菌特性:1.喜溫暖潮濕(生長最適溫度為22-4真

病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僅少數真菌使正常人致病。大部分則只在特殊條件下致病,多侵犯衰弱的宿主。(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抗腫瘤藥物等使用增多,器官移植、燒傷搶救、各種導管和插管技術、靜脈高營養的應用)真菌病由真菌引起的疾病。5臨床分類:淺部真菌角質層、毛發、甲板皮膚癬菌病(頭癬、體癬)病灶外皮膚過敏反應深部真菌真皮、皮下組織、內臟深部真菌病(念珠菌病、孢子絲菌病等)癬菌疹臨床分類:淺部真菌角質層、毛發、甲板皮膚癬菌病病灶外皮膚過6第一節淺部真菌病第一節淺部真菌病7[定義]

淺部真菌病簡稱為癬。

由此可知,現代醫學中關于“癬”一詞,通常系指淺部真菌病而言。

但在祖國醫學中“癬”這一字是泛指多種皮膚病,并非淺部真菌病。

因此,我們務必深刻理解“癬”的真實含義,切莫混淆。[定義]8[病因]

淺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組織(人或動物的皮膚角質層、毛發、甲板)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膚病,其病原菌可分為:[病因]9一.皮膚癬菌:

寄生在皮膚角蛋白組織致病真菌統稱為皮膚癬菌。該菌憑其侵犯組織不同和培養特點差異把它再劃分以下三屬:一.皮膚癬菌:10(一)毛癬菌屬:

侵犯皮膚、毛發和甲。

本菌屬已查明有13種可使人類致

病。常見有黃癬菌、紅色毛癬菌、斷

發毛癬菌、紫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

菌等。培養特點呈棒形大分子孢子,

壁光滑。(一)毛癬菌屬:11(二)孢子菌屬:

侵犯毛發及皮膚,在我國以鐵銹色小孢子菌、羊毛樣小孢子菌等為多見;這些培養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

已報道有8種能引起人類發病。(二)孢子菌屬:12(三)表皮癬菌屬:

侵犯皮膚和甲。

本菌屬僅絮狀表皮癬菌一種可使人類致病,其培養所見呈杵狀或梨形大分子孢子。(三)表皮癬菌屬:13

上述三屬的皮膚癬菌,感染人體后可引起組織反應而發生紅斑、丘疹、水皰、鱗屑、斷發、脫發和甲板改變等。

按其侵犯部位差別,臨床可分為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和甲癬。上述三屬的皮膚癬菌,感染人體后可引起組織反應而發14二.角層癬菌:

寄生于皮膚角層或毛干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謂之角層癬菌。

此類癬菌又分兩型,即角層型和毛發型。前者有花斑癬菌、紅癬微細棒狀桿菌,曼遜氏癬菌及威尼克氏癬菌;后一型有腋毛癬菌。二.角層癬菌:15由于角層癬菌是寄生于人體組織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即使有也極輕微。由于角層癬菌是寄生于人體組織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組織16

[臨床類型及癥狀][臨床類型及癥狀]17一.頭癬

本病系發生于頭皮和毛發的淺部真菌病.

在我國頭癬基本分為四型,即黃癬、白癬、黑點癬和膿癬。一.頭癬18(一)黃癬黃癬的病菌是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本病中醫謂之“肥瘡”,我國俗稱“禿瘡”,而在南方叫做“瘌痢頭”.

主要流行在農村,多見于7~13歲兒童,男女之比為9:1,但成人和青少年也可發生。(一)黃癬19特

點:碟形黃癬痂有鼠臭味愈后遺留萎縮性疤痕無斷發現象發際處仍然留存約1厘米寬左右的正常頭發特點:碟形黃癬痂20《真菌性皮膚病》課件21黃癬自覺癥狀癢,病程纏綿,若不醫治,直至成人也無望自愈。有糜爛化膿者,可伴發頸部淋巴結腫大。除頭部以外,面部、頸部、軀干及甲偶爾見被波及。病情較重者,還可引發變態反應,是時,全身出現的皮疹,則稱癬菌疹。本病應用濾過紫外線燈照射檢查患處可呈暗綠色熒光,拔病發鏡檢為發內型菌絲,取黃癬痂檢查亦可見孢子或鹿角狀菌絲。黃癬自覺癥狀癢,病程纏綿,若不醫治,直至成人也22《真菌性皮膚病》課件23許蘭毛癬菌鹿角樣菌絲x400許蘭毛癬菌真菌生物瓊脂21天黃癬病發鏡檢x400許蘭毛癬菌蒙古變種11天SEM照片x1000許蘭毛癬菌鹿角樣菌絲x400許蘭毛癬菌真菌生物瓊脂224(二)白癬

白癬在我國主要是感染鐵銹色小孢子菌所致。

往往在城鎮托兒所或小學校引起流行。幾乎均是兒童期發病。(二)白癬25頭皮損害為鱗屑斑片,小者如蠶豆,大的似錢幣,日久蔓延、擴大成片,多呈不規則形狀。病變處炎癥反應不顯著,但境界尚分明。病發干枯,失去光澤,往往以斷發為主,這同黃癬禿而不斷有所區別。常在距離頭皮2~5mm處折斷,患處毛發靠近頭皮的毛干外面可見白色菌鞘,此物也是真菌所形成,被視為本病特征之一。使用濾過紫外線燈照射病變區域可顯現亮綠色熒光。取毛發鏡檢呈發外型孢子,取皮屑早期進行真菌鏡檢亦多為陽性。培養97%是鐵銹色小孢子菌,其余系別的小孢子菌。頭皮損害為鱗屑斑片,小者如蠶豆,大的似錢幣,日久蔓延、擴大成26《真菌性皮膚病》課件27白癬病發發外型孢子x400犬小孢子菌沙堡弱培養基平皿培養鐵銹色小孢子菌竹節樣菌絲x400鐵銹色小孢子菌沙堡弱培養基30天白癬病發發外型孢子x400犬小孢子菌沙堡弱培養基平皿培28

患者自覺癢或無明顯癥狀,病程為慢性經過,不經醫治,往往到青春期可以自愈。

這可能與青年人皮脂分泌旺盛、局部游離脂肪酸濃度增高以抑制真菌有關。

病愈之后,新發可再生,不遺留疤痕。患者自覺癢或無明顯癥狀,病程為慢性經過,不經醫治29(三)黑點癬

該病致病菌為紫色毛癬菌或斷發毛癬菌。

主要侵犯兒童,其發病率位于白癬和黃癬之后。(三)黑點癬30頭部損害與白癬相近似,亦呈鱗屑斑片,但病變面積較小而數目比白癬多。此外,病發表現同白癬略有差異,主要呈低位性斷發,往往在距頭皮1~2mm部位折斷,有些甚至一出頭皮便斷。這時觀察患處頭發僅見有黑點狀的殘留毛根,故名黑點癬。該病對濾過紫外線燈檢試無熒光顯現。拔取病發鏡檢為發內型孢子,早期皮屑也可查見菌絲。培養80%為紫色毛癬菌,20%是斷發毛癬菌。頭部損害與白癬相近似,亦呈鱗屑斑片,但病變面積較小而數目比白31

本病傳染性較黃癬和白癬為弱。

自覺癢或無不適感。

病程緩慢,痊愈后少數留疤,頭發部分脫落。本病傳染性較黃癬和白癬為弱。32紫色毛癬菌沙堡弱培養基20天紫色毛癬菌

黑點癬黑點癬黃癬樣斷發毛癬菌病紫色毛癬菌沙堡弱培養基20天紫色毛癬菌黑點癬33(四)膿癬

膿癬是由嗜動物真菌,如石膏樣小孢子菌或羊毛樣小孢子菌感染所引起的。(四)膿癬34皮損多呈大塊狀癰樣隆起,炎癥反應劇烈,患處毛囊化膿,可以從中擠出膿汁。病變部位毛發容易折斷禿落,殘留的頭發極為松動、拔取毫不費力。痊愈后常留疤痕,用病發進行真菌鏡檢和培養皆為陽性。本病自覺癥狀常訴說疼痛或輕癢。多伴發頸側淋巴結腫大。有些患者還出現發熱、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皮損多呈大塊狀癰樣隆起,炎癥反應劇烈,患處毛囊化膿,可以從中35《真菌性皮膚病》課件36須癬毛癬菌大、小分生孢子580*膿癬病發切片HE染色菌絲不著色須癬毛癬菌顆粒型16天須癬毛癬菌小分生孢子和螺旋菌絲1060*須癬毛癬菌大、小分生孢子580*膿癬病發切片HE染色菌絲不著37二、體癬

除去頭部、掌跖、腹股溝、陰部和甲以外,人體表面光滑皮膚感染皮膚癬菌所發生的皮膚病統稱為體癬。

又名圓癬或銅錢癬。

本病常見病原菌為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紫色毛癬菌以及上述頭癬之病原菌。二、體癬38體癬多見于兒童其次是青少年。本病臨床表現與致病真菌種類及個體反應有關。皮疹始為紅斑或丘疹、隨后損害漸漸呈遠心性向四周擴展,病灶中央有自愈傾向,日久成為環形。環的邊緣稍為比鄰近正常皮膚高起,該處炎癥狀較明顯、其上有小丘疹、水皰或鱗屑附著。

有時,環形中央又可出現皮疹,新的皮損也漸漸擴大成環形,如此陸續發生而形成多層同心環,境界格外明顯。本病皮損大小有差別,數目也不定,以1~2個或數個居多,全身泛發較少見,且分布也不對稱。但如果患者有免疫缺陷病或長期使用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時,皮疹有可能全身播散。體癬多見于兒童其次是青少年。本病臨床表現與致病真菌種類及個體39《真菌性皮膚病》課件40《真菌性皮膚病》課件41《真菌性皮膚病》課件42另外,目前在臨床時常遇見謂之“不典型體癬”,這是由于原為體癬被誤診成其他皮膚病或體癬患者自作主張,于病變處采用皮質激素霜劑外涂引起的。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原體癬病灶的典型癥狀被破壞,代之以炎癥反應較劇烈,病損范圍迅速擴大,形態也欠規則,邊界又不清楚,成為不好辨認體癬,故名。另外,目前在臨床時常遇見謂之“不典型體癬”,這是由于原為體癬43此乃皮質激素使用后,局部皮膚免疫力下降而造成致病真菌播散緣故。對此,沒有經驗的醫生,是難于做出正確診斷。體癬病人,自覺癢甚,搔抓之后,可并發細菌感染。刮取損害周邊的鱗屑進行鏡檢可發現菌絲或孢子。此乃皮質激素使用后,局部皮膚免疫力下降而造成致病真菌播散緣故44《真菌性皮膚病》課件45三、股癬

本病可視為發生于股部上方內側面的一種特殊型體癬。

其病原菌以絮狀表皮癬菌為常見,別的皮膚癬菌亦可致病。三、股癬46

股癬絕大多數為成人男子,女性甚少見。

常為單側,也可兩側對稱分布。

病情嚴重者,皮損可向上蔓延直達下腹部;往后擴展波及到臀部;向下延伸而累及股部他處。股癬絕大多數為成人男子,女性甚少見。47該病與體癬相比較有下面幾點不同:一、股癬損害形態罕見呈圓形或橢圓形,多為不規則形或弧形;二、股癬皮損往往表現為苔蘚樣變或急性和亞急性濕疹樣變;三、股癬較容易并發細菌感染;四、股癬自覺癢更為劇烈。該病與體癬相比較有下面幾點不同:一、股癬損害形態罕見呈圓形或48

股癬一般從足癬或手癬自身傳染引起的,病情與季節變化有關,通常入夏復發或加重,到冬天可緩解。

病程纏綿,必須耐心醫治方能痊愈,否則易復發。股癬一般從足癬或手癬自身傳染引起的,病情與季節變49《真菌性皮膚病》課件50《真菌性皮膚病》課件51《真菌性皮膚病》課件52四、足癬

足癬系致病真菌感染足部所引起的最常見淺部真菌病,我國民間稱之“腳氣”或“濕氣”。

本病主要病原菌是紅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毛癬菌和玫瑰色毛癬菌等。此外,由白色念珠菌引起也屢見報告。四、足癬53

足癬以中青年發病菌占多數。兒童老年患者較少見,這可能與這些人活動少、趾間較干燥有關。

本病菌好發于趾間,尤其是第三、四趾縫。這同上述部位皮膚密切接觸、潮濕、不透氣、汗蒸發較差有關。

足癬皮損表現一般分為以下三型:足癬以中青年發病菌占多數。兒童老年患者較少見,54(一)水皰型:在趾間及足底處可見針頭至粟粒大的深在性水皰,皰壁較厚,疏散或密集分布,鄰近皮疹可融合,形成較大水皰。皰液自然吸收、干燥后轉為鱗屑。(二)浸漬糜爛型:慣發于趾間,患處潮濕而多汗。皮疹初起為浸漬,因瘙癢或揉擦后導致表皮破損,轉呈糜爛潮紅濕潤??砂闈B液常發出難聞惡臭。(三)角化過度型:頗為常見,好侵犯足底,足側、趾間及足跟部。皮損表現為鱗屑,角質增厚,粗糙變硬,間有皸裂,每至冬季病情尤重。(一)水皰型:在趾間及足底處可見針頭至粟粒大的深在性水皰,皰55《真菌性皮膚病》課件56

以上三型的皮損往往同時參雜互見,只不過是以其中哪種皮損為主,就稱該型足癬。

例如水皰型是以水皰表現為顯著,間也可見糜爛或鱗屑少許。以上三型的皮損往往同時參雜互見,只不過是以其中57

本病自覺劇癢,以水皰型和趾間糜爛型尤甚。

足癬發病與季節有關。往往冬輕夏重。在夏天容易繼發細菌感染發生變態反應而引起癬菌疹,此時可伴發熱等全身癥狀。本病自覺劇癢,以水皰型和趾間糜爛型尤甚。58五、手癬

手癬是發生于掌面的淺部真菌病,與祖國醫學“鵝掌風”表現雷同。可以是原發,但是多數是從足癬自身傳染而來。

病原菌與足癬相同,臨床表現也和足癬差不多。

由于手是露出部位,通風性比足要好得多,故臨床無指間糜爛型呈現,而僅見水皰型和鱗屑角化型。臨床偶見糜爛出現,但往往是念珠菌感染所致,而并非皮膚癬菌引起的。五、手癬59《真菌性皮膚病》課件60六、甲癬甲真菌?。╫nychomycosis)指由任何真菌所致的甲感染甲癬(tineaunguinum)特指由皮膚癬菌引起的甲感染。六、甲癬61甲真菌病臨床上可分為四型:白色淺表型遠端側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營養不良型甲真菌病臨床上可分為四型:白色淺表型62

甲癬病變始于甲遠端、側緣或甲褶部。表現為甲顏色和形態異常。多呈灰白色,且失去光澤;甲板增厚顯著,表面高低不平。角質松碎,甲下常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積。有時,甲板可與甲床分離。

此外,臨床可見一特殊型,即真菌性白甲。該型表現不增厚,只是甲表面發生點狀白色混濁,隨后逐漸擴展而波及全甲。

甲癬病程緩慢,如不醫治可罹患終身。甲癬病變始于甲遠端、側緣或甲褶部。表現為甲顏色和形態63甲真菌病

臨床特征:呈甲板增厚、表面可見橫溝紋,有時變為褐色。仍有光澤感,卻無甲癬常見之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積。

與此同時,多伴發甲溝炎,表現為甲周紅腫,自覺有痛感和壓痛。甲溝常有滲液少許,但未見化膿。

本病致病菌為念珠菌或曲菌,需要進行真菌培養方能確認。甲真菌病64《真菌性皮膚病》課件65《真菌性皮膚病》課件66七、花斑癬(Tineaversicolor)花斑癬因紫斑、白斑交替存在,故中醫命名紫白殿風。鑒于夏季出汗皮疹斐然,又俗稱汗斑。本病是由馬拉色菌(Malassezia)侵犯皮膚角質層所致的淺部真菌病。馬拉色菌又稱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屬嗜脂性酵母,正確的病名應為花斑糠疹(pityriasisversicolor)。花斑癬慣發于頸和胸背部位。有時,上肢近端也被波及?;緭p害為斑疹,大小如黃豆。新疹是黃褐色或棕褐色,舊的病變呈灰白色。皮損表面附有少量糠皮狀鱗屑,相鄰皮疹可互為融合成較大的不規則病灶。一般無自覺癥狀,偶爾出汗時稍有癢感。七、花斑癬(Tineaversicolor)花斑癬慣發于頸67《真菌性皮膚病》課件68八、癬菌疹1.癬菌疹系指真菌或其產物從原發病灶經血循環在人體其他部位發生皮疹,是屬于一種變態反應。2.本病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有一個活動性原發真菌病灶;

在癬菌疹的病變處查找真菌陰性;

癬菌疹的病情隨原發活動真菌病灶控制而改善直至消退;

癬菌素試驗必定陽性,如陰性也可排除癬菌疹的診斷。八、癬菌疹69癬菌疹可分為全身泛發型和局限型兩種前者的皮疹呈苔癬樣疹,即全身出現對稱性、播散性的丘疹,與毛囊相一致,約針頭至粟粒大;后一型多表現為汗皰樣發疹,其特點于雙側掌面及指腹部發生散在或群集深在性水皰,大小不等,皰壁不易破潰,少數可演變成較大水皰,如黃豆大以上。

癬菌疹可分為全身泛發型和局限型兩種70

本病自覺奇癢難忍,特別是局限型更為明顯。

此外還可有其他型發疹,譬如多形紅斑樣、結節性紅斑樣等均為罕見。本病自覺奇癢難忍,特別是局限型更為明顯。71[診斷與鑒別]

淺部真菌病可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特點,診斷一般較容易。必要時可進行如下輔助檢查:[診斷與鑒別]72一、真菌顯微鏡檢查:

選取皮損邊緣的鱗屑或病發幾根。置于玻片上,加入氫氧化鉀溶液一滴,加蓋玻片。然后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片刻,以促進角質溶解。最后進行鏡檢觀察。真菌檢查陽性,則診斷可確診,但陰性也不能排除診斷。一、真菌顯微鏡檢查:73犬小孢子菌大分生孢子300*糠秕孢子菌培養物涂片有隔菌絲菌絲型分生孢子(關節孢子)犬小孢子菌大分生孢子300*糠秕孢子菌培養物涂片74二、真菌培養:

常規的培養基是采用沙堡羅(sabouraud)培養基。將從病灶取來的鱗屑、毛發或皰膜接種后,放入25~30℃恒溫箱中培養。一般5天左右即可見菌落生長,隨后可進行菌種鑒定。如經三星期培養無菌落生長,可報告培養陰性。二、真菌培養:75三、濾過紫外線燈檢查:

該燈又名伍德(wood)燈,系紫外線通過含有氧化鎳的玻璃裝置,于暗室里,可見到某些真菌,在濾過紫外線燈照射下產生帶色彩的熒光。這樣可根據熒光的有無以及色彩不同,在臨床上對淺部真菌病,尤其頭癬的診斷提供重要參考。此外,本燈對諸如托兒所群體檢查也有幫助。三、濾過紫外線燈檢查:76

淺部真菌病須同眾多皮膚病鑒別,茲簡介如下:一、頭癬應該與銀屑病、脂溢性皮炎及斑禿進行鑒別。淺部真菌病須同眾多皮膚病鑒別,茲簡介如下:77銀屑?。?/p>

以成人多見,兒童發病較少。

除頭部有病變外,往往軀干、四肢伸側也常受累及。

皮損呈斑塊、表面附有厚層銀白色鱗屑。

病損處頭發為毛筆狀,但其本身無病理改變,即未見斷發、脫發以及發干枯彎曲等。返回銀屑病:返回78《真菌性皮膚病》課件79脂溢性皮炎:

以成人居多,好發于頭部、眉部、鼻唇溝、胡須部、腋下、軀干中央及陰阜處。

皮疹為紅斑、丘疹、表面有油脂狀鱗屑。無斷發現象、奇癢。返回脂溢性皮炎:返回80《真菌性皮膚病》課件81斑禿:

俗稱“鬼剃頭”。

發病前多有精神障礙;

病變處呈類圓形脫發,境界分明,脫發區內既無炎癥反應,亦無鱗屑。

主觀無癢感。

上述皮膚病毛發真菌檢查皆為陰性。返回斑禿:返回82《真菌性皮膚病》課件83二、體癬須與玫瑰糠疹及銀屑病進行鑒別:余者鑒別內容參照上述。二、體癬須與玫瑰糠疹及銀屑病進行鑒別:84玫瑰糠疹玫瑰糠疹85玫瑰糠疹:

發生在軀干和四肢近端,皮疹泛發且對稱分布,主要表現為紅斑,病損長軸與皮紋或肋骨相平行,表面附糠狀鱗屑。

真菌鏡檢陰性。返回玫瑰糠疹:返回86銀屑?。?/p>

多見冬季加重,夏天緩解。返回銀屑病:返回87三、股癬主要應同神經性皮炎和慢性濕疹鑒別。神經性皮炎及慢性濕疹真菌檢查均為陰性外,該兩種病未見損害邊緣略高于鄰近正常皮膚,而且也無夏重冬輕的現象。三、股癬主要應同神經性皮炎和慢性濕疹鑒別。88神經性皮炎神經性皮炎89濕疹濕疹90四、手足癬要與濕疹及汗皰疹鑒別。濕疹往往累及手足背面和指趾伸側,常對稱分布。急性型皮疹為多形性損害,慢性者往往見有浸潤明顯,可呈苔蘚樣變,色澤暗紅,界限一般清楚;汗皰疹好發于手指側及掌之邊緣,常伴發多汗癥。以上疾病真菌檢查均為陰性。四、手足癬要與濕疹及汗皰疹鑒別。91《真菌性皮膚病》課件92《真菌性皮膚病》課件93

[治療][治療]94一、全身治療

*灰黃霉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肝功能不良者慎用一、全身治療95二、局部治療

未累及毛發或甲板的淺部真菌病,采用局部療法均可收效,但需要耐心,堅持較長時間擦藥。常用有二組藥物。二、局部治療96(一)普通外用抗真菌藥:

較常用如水楊酸、苯甲酸、發癬退、十一烯酸、十一烯酸鋅硫黃、碘等酌情配成軟膏、霜劑及酊劑,以供臨床選擇。(一)普通外用抗真菌藥:97(二)特異性廣譜抗真菌劑:目前廣為應用最大的一族都有共同的咪唑環,即咪唑類藥如

硫康唑(fioconazole)、

咪康唑(Miconazole)、

肟康唑(oxiconazle)、

益康唑(econazole)、

酮康唑(ketoconazole)、

白呋唑(Bifonazole)及克霉唑(氯三苯咪唑cIotrimazole)等往往制成1~2%霜劑,以供臨床應用。(二)特異性廣譜抗真菌劑:目前廣為應用最大的一族都有共同的咪98三、各種淺部真菌病具體治療方法(一)頭癬我國已總結一套“五字療法”的好經驗,即服(藥)、洗(頭)、搽(藥)、剪(發)、消(毒)。對照此經驗,我們可選用酮康唑內服,按上述劑量,連服4周;治療期間須每日洗頭;堅持外搽適宜的抗真菌藥膏1~2月;每周理發一次,直至治愈為止;病人日常用品,如帽子、毛巾、枕巾、梳子等須定期進行消毒。三、各種淺部真菌病具體治療方法99(二)體癬、股癬、手足癬

應堅信這類癬病局部治療可奏效,但須根據不同病情,不同皮損表現,而采用不同劑型的癬藥。(二)體癬、股癬、手足癬1001、癬藥并發感染,應先控制感染。2、病變處腫脹滲出明顯時,可選用3%硼酸水或0.02%呋喃西啉溶液濕敷,俟消腫、滲出減少后再選擇有效治療癬的外用藥。3、患處呈糜爛及少量滲出者,須先以黃連氧化鋅油外用過渡2~3天,然后再酌情更換適宜癬藥膏。4、病損表現為鱗屑角化型時,治癬藥膏的劑型以軟膏或霜劑為妥。5、如損害處有皸裂現象、忌用酊劑外搽,仍選取軟膏或霜劑為好。6、皮疹以紅斑、丘疹為主者,可選用酊劑或軟膏和霜劑。7、面部、股內側等部位皮損,禁止用高濃度角質剝脫劑,以免刺激而引起皮炎。8、只要劑型選擇無誤,多主張不宜頻繁改換外用藥。每種治癬藥膏至少要用一周。9、病情頑固或皮損面積廣泛、應用局部療法治愈有困難者,可考慮給予酮康唑內服,200mg,1次/日,連用4周。1、癬藥并發感染,應先控制感染。6、皮疹以紅斑、丘疹為主者,101三、甲癬

本病原則上也應以局部治療為主,但由于甲板厚,一般藥物不易滲透進去,故不能采取平常治癬辦法來處置本病。

局部用藥前須盡量除去甲板,而后再外用抗真菌藥。

常用方法介紹如下:三、甲癬102(一)刮甲法:

每日用小刀盡量刮除病甲變脆的部分,然后再外搽5%碘酊、50%冰醋酸、或威氏液,每日堅持1~2次,直至痊愈為止。(一)刮甲法:103(二)溶甲法:先以膠布保護甲周皮膚,然后把25~40%尿素軟膏涂于甲板上,最后再加蓋塑料薄膜,并用膠布固定。每2日換藥一次,待甲板軟化有浮動感時,用鑷子將甲板拔掉,隨后,每日按常規換藥,等創面愈合后再外用癬藥膏,直到長出好甲。如果通過以上方法治療失敗或者病甲數目多,亦可考慮與酮康唑口服,劑量同上,常需半年左右方能治愈。(二)溶甲法:先以膠布保護甲周皮膚,然后把25~40%104四、花斑癬

本病容易治愈,但也常復發。傳統用藥,例如20~40%硫代硫酸鈉溶液,2.5%硫化硒乳劑外用均可奏效,此外,咪唑類霜劑也能獲得滿意效果。四、花斑癬105五、癬菌疹

本病全身治療可按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原則處理;

局部不須用抗真菌藥,尤其忌用刺激較強烈的癬藥??蛇x用溫和的氧化鋅油外用或3%硼酸溶液濕敷即可。

此外,必須積極醫治活動性的癬病灶。五、癬菌疹106

[預防]一、努力做好衛生宣傳教育工作,普及癬病的防治常識和措施。二、積極醫治癬病患者,特別是頭癬和手足癬,要充分發動群眾,開展群防群治。三、講究個人衛生、不與患者共用日常生活用品。四、加強對公共場所管理和衛生監督。[預防]107

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folliculitis)

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follicul108由馬拉色菌所致的毛囊炎,曾稱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毛囊性半球狀紅色丘疹,直徑2~4mm,有光澤,周圍可有紅暈

好發于胸背部、頸、肩、上臂、腰腹部,散在對稱分布,數十至數百個,較密集但不融合,可間雜有小膿皰或黑頭粉刺。皮膚較油膩

可伴有面部痤瘡、花斑癬、多汗、表皮囊腫等,有瘢痕素質者在此毛囊炎基礎上可發生瘢痕疙瘩

常在使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基礎上發病或加重

由馬拉色菌所致的毛囊炎,曾稱糠秕孢子菌毛囊炎。109《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10診斷典型皮損

鏡下查見孢子、含油培養基長出酵母樣菌落必要時可做病理檢查

診斷典型皮損111鑒別診斷

需與痤瘡、多發性細菌性毛囊炎等鑒別

鑒別診斷需與痤瘡、多發性細菌性毛囊炎等112《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13項部疤痕疙瘩性毛囊炎毛囊炎項部疤痕疙瘩性毛囊炎毛囊炎114

革蘭陰性毛囊炎革蘭陰性毛囊炎115治

療盡量去除誘因,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抗生素??诜拐婢幬铩M庥每拐婢苿?。治療盡量去除誘因,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抗生素。116該患者皮損處劇烈瘙癢,考慮何種病,如何處理?該患者皮損處劇烈瘙癢,考慮何種病,如何處理?117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118真

菌:

真核微生物,有細胞壁和細胞核;基本結構為菌絲及孢子;不分根、莖、葉,無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腐生或寄養方式生存。真菌:真核微生物,有細胞壁和細胞核;基119《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20真菌特性:

1.喜溫暖潮濕(生長最適溫度為22-

36℃,相對濕度95-100%最好)。2.生長最適PH值為

5-6.5。3.不耐熱,100℃以下,大部分真菌可很

快死亡。低溫(-30℃)可長期存活。4.紫外線或X射線均不殺滅真菌,多種化

學消毒劑(如2.5%碘酊,甲醛等)可迅

速殺滅真菌。真菌特性:1.喜溫暖潮濕(生長最適溫度為22-121真

病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僅少數真菌使正常人致病。大部分則只在特殊條件下致病,多侵犯衰弱的宿主。(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抗腫瘤藥物等使用增多,器官移植、燒傷搶救、各種導管和插管技術、靜脈高營養的應用)真菌病由真菌引起的疾病。122臨床分類:淺部真菌角質層、毛發、甲板皮膚癬菌病(頭癬、體癬)病灶外皮膚過敏反應深部真菌真皮、皮下組織、內臟深部真菌病(念珠菌病、孢子絲菌病等)癬菌疹臨床分類:淺部真菌角質層、毛發、甲板皮膚癬菌病病灶外皮膚過123第一節淺部真菌病第一節淺部真菌病124[定義]

淺部真菌病簡稱為癬。

由此可知,現代醫學中關于“癬”一詞,通常系指淺部真菌病而言。

但在祖國醫學中“癬”這一字是泛指多種皮膚病,并非淺部真菌病。

因此,我們務必深刻理解“癬”的真實含義,切莫混淆。[定義]125[病因]

淺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組織(人或動物的皮膚角質層、毛發、甲板)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膚病,其病原菌可分為:[病因]126一.皮膚癬菌:

寄生在皮膚角蛋白組織致病真菌統稱為皮膚癬菌。該菌憑其侵犯組織不同和培養特點差異把它再劃分以下三屬:一.皮膚癬菌:127(一)毛癬菌屬:

侵犯皮膚、毛發和甲。

本菌屬已查明有13種可使人類致

病。常見有黃癬菌、紅色毛癬菌、斷

發毛癬菌、紫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

菌等。培養特點呈棒形大分子孢子,

壁光滑。(一)毛癬菌屬:128(二)孢子菌屬:

侵犯毛發及皮膚,在我國以鐵銹色小孢子菌、羊毛樣小孢子菌等為多見;這些培養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

已報道有8種能引起人類發病。(二)孢子菌屬:129(三)表皮癬菌屬:

侵犯皮膚和甲。

本菌屬僅絮狀表皮癬菌一種可使人類致病,其培養所見呈杵狀或梨形大分子孢子。(三)表皮癬菌屬:130

上述三屬的皮膚癬菌,感染人體后可引起組織反應而發生紅斑、丘疹、水皰、鱗屑、斷發、脫發和甲板改變等。

按其侵犯部位差別,臨床可分為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和甲癬。上述三屬的皮膚癬菌,感染人體后可引起組織反應而發131二.角層癬菌:

寄生于皮膚角層或毛干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謂之角層癬菌。

此類癬菌又分兩型,即角層型和毛發型。前者有花斑癬菌、紅癬微細棒狀桿菌,曼遜氏癬菌及威尼克氏癬菌;后一型有腋毛癬菌。二.角層癬菌:132由于角層癬菌是寄生于人體組織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即使有也極輕微。由于角層癬菌是寄生于人體組織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組織133

[臨床類型及癥狀][臨床類型及癥狀]134一.頭癬

本病系發生于頭皮和毛發的淺部真菌病.

在我國頭癬基本分為四型,即黃癬、白癬、黑點癬和膿癬。一.頭癬135(一)黃癬黃癬的病菌是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本病中醫謂之“肥瘡”,我國俗稱“禿瘡”,而在南方叫做“瘌痢頭”.

主要流行在農村,多見于7~13歲兒童,男女之比為9:1,但成人和青少年也可發生。(一)黃癬136特

點:碟形黃癬痂有鼠臭味愈后遺留萎縮性疤痕無斷發現象發際處仍然留存約1厘米寬左右的正常頭發特點:碟形黃癬痂137《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38黃癬自覺癥狀癢,病程纏綿,若不醫治,直至成人也無望自愈。有糜爛化膿者,可伴發頸部淋巴結腫大。除頭部以外,面部、頸部、軀干及甲偶爾見被波及。病情較重者,還可引發變態反應,是時,全身出現的皮疹,則稱癬菌疹。本病應用濾過紫外線燈照射檢查患處可呈暗綠色熒光,拔病發鏡檢為發內型菌絲,取黃癬痂檢查亦可見孢子或鹿角狀菌絲。黃癬自覺癥狀癢,病程纏綿,若不醫治,直至成人也139《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40許蘭毛癬菌鹿角樣菌絲x400許蘭毛癬菌真菌生物瓊脂21天黃癬病發鏡檢x400許蘭毛癬菌蒙古變種11天SEM照片x1000許蘭毛癬菌鹿角樣菌絲x400許蘭毛癬菌真菌生物瓊脂2141(二)白癬

白癬在我國主要是感染鐵銹色小孢子菌所致。

往往在城鎮托兒所或小學校引起流行。幾乎均是兒童期發病。(二)白癬142頭皮損害為鱗屑斑片,小者如蠶豆,大的似錢幣,日久蔓延、擴大成片,多呈不規則形狀。病變處炎癥反應不顯著,但境界尚分明。病發干枯,失去光澤,往往以斷發為主,這同黃癬禿而不斷有所區別。常在距離頭皮2~5mm處折斷,患處毛發靠近頭皮的毛干外面可見白色菌鞘,此物也是真菌所形成,被視為本病特征之一。使用濾過紫外線燈照射病變區域可顯現亮綠色熒光。取毛發鏡檢呈發外型孢子,取皮屑早期進行真菌鏡檢亦多為陽性。培養97%是鐵銹色小孢子菌,其余系別的小孢子菌。頭皮損害為鱗屑斑片,小者如蠶豆,大的似錢幣,日久蔓延、擴大成143《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44白癬病發發外型孢子x400犬小孢子菌沙堡弱培養基平皿培養鐵銹色小孢子菌竹節樣菌絲x400鐵銹色小孢子菌沙堡弱培養基30天白癬病發發外型孢子x400犬小孢子菌沙堡弱培養基平皿培145

患者自覺癢或無明顯癥狀,病程為慢性經過,不經醫治,往往到青春期可以自愈。

這可能與青年人皮脂分泌旺盛、局部游離脂肪酸濃度增高以抑制真菌有關。

病愈之后,新發可再生,不遺留疤痕?;颊咦杂X癢或無明顯癥狀,病程為慢性經過,不經醫治146(三)黑點癬

該病致病菌為紫色毛癬菌或斷發毛癬菌。

主要侵犯兒童,其發病率位于白癬和黃癬之后。(三)黑點癬147頭部損害與白癬相近似,亦呈鱗屑斑片,但病變面積較小而數目比白癬多。此外,病發表現同白癬略有差異,主要呈低位性斷發,往往在距頭皮1~2mm部位折斷,有些甚至一出頭皮便斷。這時觀察患處頭發僅見有黑點狀的殘留毛根,故名黑點癬。該病對濾過紫外線燈檢試無熒光顯現。拔取病發鏡檢為發內型孢子,早期皮屑也可查見菌絲。培養80%為紫色毛癬菌,20%是斷發毛癬菌。頭部損害與白癬相近似,亦呈鱗屑斑片,但病變面積較小而數目比白148

本病傳染性較黃癬和白癬為弱。

自覺癢或無不適感。

病程緩慢,痊愈后少數留疤,頭發部分脫落。本病傳染性較黃癬和白癬為弱。149紫色毛癬菌沙堡弱培養基20天紫色毛癬菌

黑點癬黑點癬黃癬樣斷發毛癬菌病紫色毛癬菌沙堡弱培養基20天紫色毛癬菌黑點癬150(四)膿癬

膿癬是由嗜動物真菌,如石膏樣小孢子菌或羊毛樣小孢子菌感染所引起的。(四)膿癬151皮損多呈大塊狀癰樣隆起,炎癥反應劇烈,患處毛囊化膿,可以從中擠出膿汁。病變部位毛發容易折斷禿落,殘留的頭發極為松動、拔取毫不費力。痊愈后常留疤痕,用病發進行真菌鏡檢和培養皆為陽性。本病自覺癥狀常訴說疼痛或輕癢。多伴發頸側淋巴結腫大。有些患者還出現發熱、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皮損多呈大塊狀癰樣隆起,炎癥反應劇烈,患處毛囊化膿,可以從中152《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53須癬毛癬菌大、小分生孢子580*膿癬病發切片HE染色菌絲不著色須癬毛癬菌顆粒型16天須癬毛癬菌小分生孢子和螺旋菌絲1060*須癬毛癬菌大、小分生孢子580*膿癬病發切片HE染色菌絲不著154二、體癬

除去頭部、掌跖、腹股溝、陰部和甲以外,人體表面光滑皮膚感染皮膚癬菌所發生的皮膚病統稱為體癬。

又名圓癬或銅錢癬。

本病常見病原菌為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紫色毛癬菌以及上述頭癬之病原菌。二、體癬155體癬多見于兒童其次是青少年。本病臨床表現與致病真菌種類及個體反應有關。皮疹始為紅斑或丘疹、隨后損害漸漸呈遠心性向四周擴展,病灶中央有自愈傾向,日久成為環形。環的邊緣稍為比鄰近正常皮膚高起,該處炎癥狀較明顯、其上有小丘疹、水皰或鱗屑附著。

有時,環形中央又可出現皮疹,新的皮損也漸漸擴大成環形,如此陸續發生而形成多層同心環,境界格外明顯。本病皮損大小有差別,數目也不定,以1~2個或數個居多,全身泛發較少見,且分布也不對稱。但如果患者有免疫缺陷病或長期使用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時,皮疹有可能全身播散。體癬多見于兒童其次是青少年。本病臨床表現與致病真菌種類及個體156《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57《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58《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59另外,目前在臨床時常遇見謂之“不典型體癬”,這是由于原為體癬被誤診成其他皮膚病或體癬患者自作主張,于病變處采用皮質激素霜劑外涂引起的。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原體癬病灶的典型癥狀被破壞,代之以炎癥反應較劇烈,病損范圍迅速擴大,形態也欠規則,邊界又不清楚,成為不好辨認體癬,故名。另外,目前在臨床時常遇見謂之“不典型體癬”,這是由于原為體癬160此乃皮質激素使用后,局部皮膚免疫力下降而造成致病真菌播散緣故。對此,沒有經驗的醫生,是難于做出正確診斷。體癬病人,自覺癢甚,搔抓之后,可并發細菌感染。刮取損害周邊的鱗屑進行鏡檢可發現菌絲或孢子。此乃皮質激素使用后,局部皮膚免疫力下降而造成致病真菌播散緣故161《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62三、股癬

本病可視為發生于股部上方內側面的一種特殊型體癬。

其病原菌以絮狀表皮癬菌為常見,別的皮膚癬菌亦可致病。三、股癬163

股癬絕大多數為成人男子,女性甚少見。

常為單側,也可兩側對稱分布。

病情嚴重者,皮損可向上蔓延直達下腹部;往后擴展波及到臀部;向下延伸而累及股部他處。股癬絕大多數為成人男子,女性甚少見。164該病與體癬相比較有下面幾點不同:一、股癬損害形態罕見呈圓形或橢圓形,多為不規則形或弧形;二、股癬皮損往往表現為苔蘚樣變或急性和亞急性濕疹樣變;三、股癬較容易并發細菌感染;四、股癬自覺癢更為劇烈。該病與體癬相比較有下面幾點不同:一、股癬損害形態罕見呈圓形或165

股癬一般從足癬或手癬自身傳染引起的,病情與季節變化有關,通常入夏復發或加重,到冬天可緩解。

病程纏綿,必須耐心醫治方能痊愈,否則易復發。股癬一般從足癬或手癬自身傳染引起的,病情與季節變166《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67《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68《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69四、足癬

足癬系致病真菌感染足部所引起的最常見淺部真菌病,我國民間稱之“腳氣”或“濕氣”。

本病主要病原菌是紅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毛癬菌和玫瑰色毛癬菌等。此外,由白色念珠菌引起也屢見報告。四、足癬170

足癬以中青年發病菌占多數。兒童老年患者較少見,這可能與這些人活動少、趾間較干燥有關。

本病菌好發于趾間,尤其是第三、四趾縫。這同上述部位皮膚密切接觸、潮濕、不透氣、汗蒸發較差有關。

足癬皮損表現一般分為以下三型:足癬以中青年發病菌占多數。兒童老年患者較少見,171(一)水皰型:在趾間及足底處可見針頭至粟粒大的深在性水皰,皰壁較厚,疏散或密集分布,鄰近皮疹可融合,形成較大水皰。皰液自然吸收、干燥后轉為鱗屑。(二)浸漬糜爛型:慣發于趾間,患處潮濕而多汗。皮疹初起為浸漬,因瘙癢或揉擦后導致表皮破損,轉呈糜爛潮紅濕潤??砂闈B液常發出難聞惡臭。(三)角化過度型:頗為常見,好侵犯足底,足側、趾間及足跟部。皮損表現為鱗屑,角質增厚,粗糙變硬,間有皸裂,每至冬季病情尤重。(一)水皰型:在趾間及足底處可見針頭至粟粒大的深在性水皰,皰172《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73

以上三型的皮損往往同時參雜互見,只不過是以其中哪種皮損為主,就稱該型足癬。

例如水皰型是以水皰表現為顯著,間也可見糜爛或鱗屑少許。以上三型的皮損往往同時參雜互見,只不過是以其中174

本病自覺劇癢,以水皰型和趾間糜爛型尤甚。

足癬發病與季節有關。往往冬輕夏重。在夏天容易繼發細菌感染發生變態反應而引起癬菌疹,此時可伴發熱等全身癥狀。本病自覺劇癢,以水皰型和趾間糜爛型尤甚。175五、手癬

手癬是發生于掌面的淺部真菌病,與祖國醫學“鵝掌風”表現雷同。可以是原發,但是多數是從足癬自身傳染而來。

病原菌與足癬相同,臨床表現也和足癬差不多。

由于手是露出部位,通風性比足要好得多,故臨床無指間糜爛型呈現,而僅見水皰型和鱗屑角化型。臨床偶見糜爛出現,但往往是念珠菌感染所致,而并非皮膚癬菌引起的。五、手癬176《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77六、甲癬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指由任何真菌所致的甲感染甲癬(tineaunguinum)特指由皮膚癬菌引起的甲感染。六、甲癬178甲真菌病臨床上可分為四型:白色淺表型遠端側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營養不良型甲真菌病臨床上可分為四型:白色淺表型179

甲癬病變始于甲遠端、側緣或甲褶部。表現為甲顏色和形態異常。多呈灰白色,且失去光澤;甲板增厚顯著,表面高低不平。角質松碎,甲下常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積。有時,甲板可與甲床分離。

此外,臨床可見一特殊型,即真菌性白甲。該型表現不增厚,只是甲表面發生點狀白色混濁,隨后逐漸擴展而波及全甲。

甲癬病程緩慢,如不醫治可罹患終身。甲癬病變始于甲遠端、側緣或甲褶部。表現為甲顏色和形態180甲真菌病

臨床特征:呈甲板增厚、表面可見橫溝紋,有時變為褐色。仍有光澤感,卻無甲癬常見之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積。

與此同時,多伴發甲溝炎,表現為甲周紅腫,自覺有痛感和壓痛。甲溝常有滲液少許,但未見化膿。

本病致病菌為念珠菌或曲菌,需要進行真菌培養方能確認。甲真菌病181《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82《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83七、花斑癬(Tineaversicolor)花斑癬因紫斑、白斑交替存在,故中醫命名紫白殿風。鑒于夏季出汗皮疹斐然,又俗稱汗斑。本病是由馬拉色菌(Malassezia)侵犯皮膚角質層所致的淺部真菌病。馬拉色菌又稱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屬嗜脂性酵母,正確的病名應為花斑糠疹(pityriasisversicolor)。花斑癬慣發于頸和胸背部位。有時,上肢近端也被波及?;緭p害為斑疹,大小如黃豆。新疹是黃褐色或棕褐色,舊的病變呈灰白色。皮損表面附有少量糠皮狀鱗屑,相鄰皮疹可互為融合成較大的不規則病灶。一般無自覺癥狀,偶爾出汗時稍有癢感。七、花斑癬(Tineaversicolor)花斑癬慣發于頸184《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85八、癬菌疹1.癬菌疹系指真菌或其產物從原發病灶經血循環在人體其他部位發生皮疹,是屬于一種變態反應。2.本病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有一個活動性原發真菌病灶;

在癬菌疹的病變處查找真菌陰性;

癬菌疹的病情隨原發活動真菌病灶控制而改善直至消退;

癬菌素試驗必定陽性,如陰性也可排除癬菌疹的診斷。八、癬菌疹186癬菌疹可分為全身泛發型和局限型兩種前者的皮疹呈苔癬樣疹,即全身出現對稱性、播散性的丘疹,與毛囊相一致,約針頭至粟粒大;后一型多表現為汗皰樣發疹,其特點于雙側掌面及指腹部發生散在或群集深在性水皰,大小不等,皰壁不易破潰,少數可演變成較大水皰,如黃豆大以上。

癬菌疹可分為全身泛發型和局限型兩種187

本病自覺奇癢難忍,特別是局限型更為明顯。

此外還可有其他型發疹,譬如多形紅斑樣、結節性紅斑樣等均為罕見。本病自覺奇癢難忍,特別是局限型更為明顯。188[診斷與鑒別]

淺部真菌病可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特點,診斷一般較容易。必要時可進行如下輔助檢查:[診斷與鑒別]189一、真菌顯微鏡檢查:

選取皮損邊緣的鱗屑或病發幾根。置于玻片上,加入氫氧化鉀溶液一滴,加蓋玻片。然后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片刻,以促進角質溶解。最后進行鏡檢觀察。真菌檢查陽性,則診斷可確診,但陰性也不能排除診斷。一、真菌顯微鏡檢查:190犬小孢子菌大分生孢子300*糠秕孢子菌培養物涂片有隔菌絲菌絲型分生孢子(關節孢子)犬小孢子菌大分生孢子300*糠秕孢子菌培養物涂片191二、真菌培養:

常規的培養基是采用沙堡羅(sabouraud)培養基。將從病灶取來的鱗屑、毛發或皰膜接種后,放入25~30℃恒溫箱中培養。一般5天左右即可見菌落生長,隨后可進行菌種鑒定。如經三星期培養無菌落生長,可報告培養陰性。二、真菌培養:192三、濾過紫外線燈檢查:

該燈又名伍德(wood)燈,系紫外線通過含有氧化鎳的玻璃裝置,于暗室里,可見到某些真菌,在濾過紫外線燈照射下產生帶色彩的熒光。這樣可根據熒光的有無以及色彩不同,在臨床上對淺部真菌病,尤其頭癬的診斷提供重要參考。此外,本燈對諸如托兒所群體檢查也有幫助。三、濾過紫外線燈檢查:193

淺部真菌病須同眾多皮膚病鑒別,茲簡介如下:一、頭癬應該與銀屑病、脂溢性皮炎及斑禿進行鑒別。淺部真菌病須同眾多皮膚病鑒別,茲簡介如下:194銀屑病:

以成人多見,兒童發病較少。

除頭部有病變外,往往軀干、四肢伸側也常受累及。

皮損呈斑塊、表面附有厚層銀白色鱗屑。

病損處頭發為毛筆狀,但其本身無病理改變,即未見斷發、脫發以及發干枯彎曲等。返回銀屑病:返回195《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96脂溢性皮炎:

以成人居多,好發于頭部、眉部、鼻唇溝、胡須部、腋下、軀干中央及陰阜處。

皮疹為紅斑、丘疹、表面有油脂狀鱗屑。無斷發現象、奇癢。返回脂溢性皮炎:返回197《真菌性皮膚病》課件198斑禿:

俗稱“鬼剃頭”。

發病前多有精神障礙;

病變處呈類圓形脫發,境界分明,脫發區內既無炎癥反應,亦無鱗屑。

主觀無癢感。

上述皮膚病毛發真菌檢查皆為陰性。返回斑禿:返回199《真菌性皮膚病》課件200二、體癬須與玫瑰糠疹及銀屑病進行鑒別:余者鑒別內容參照上述。二、體癬須與玫瑰糠疹及銀屑病進行鑒別:201玫瑰糠疹玫瑰糠疹202玫瑰糠疹:

發生在軀干和四肢近端,皮疹泛發且對稱分布,主要表現為紅斑,病損長軸與皮紋或肋骨相平行,表面附糠狀鱗屑。

真菌鏡檢陰性。返回玫瑰糠疹:返回203銀屑病:

多見冬季加重,夏天緩解。返回銀屑?。悍祷?04三、股癬主要應同神經性皮炎和慢性濕疹鑒別。神經性皮炎及慢性濕疹真菌檢查均為陰性外,該兩種病未見損害邊緣略高于鄰近正常皮膚,而且也無夏重冬輕的現象。三、股癬主要應同神經性皮炎和慢性濕疹鑒別。205神經性皮炎神經性皮炎206濕疹濕疹207四、手足癬要與濕疹及汗皰疹鑒別。濕疹往往累及手足背面和指趾伸側,常對稱分布。急性型皮疹為多形性損害,慢性者往往見有浸潤明顯,可呈苔蘚樣變,色澤暗紅,界限一般清楚;汗皰疹好發于手指側及掌之邊緣,常伴發多汗癥。以上疾病真菌檢查均為陰性。四、手足癬要與濕疹及汗皰疹鑒別。208《真菌性皮膚病》課件209《真菌性皮膚病》課件210

[治療][治療]211一、全身治療

*灰黃霉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肝功能不良者慎用一、全身治療212二、局部治療

未累及毛發或甲板的淺部真菌病,采用局部療法均可收效,但需要耐心,堅持較長時間擦藥。常用有二組藥物。二、局部治療213(一)普通外用抗真菌藥:

較常用如水楊酸、苯甲酸、發癬退、十一烯酸、十一烯酸鋅硫黃、碘等酌情配成軟膏、霜劑及酊劑,以供臨床選擇。(一)普通外用抗真菌藥:214(二)特異性廣譜抗真菌劑:目前廣為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