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段期中段考高一歷史試題命題、校對:龐曉宏審核:張聿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注:從下列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織素,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裝飾是“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中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嚴重,女子備受壓迫,日夜勞作B.漢代吏治腐敗,焦仲卿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麗堂皇C.漢代家庭手工業在手工業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D.漢代絲織生產的普及和發達程度2.《荀子·王制》:“凡農之道,厚(候)之為寶。”《農書·糞田之宜》:“用糞猶用藥業。”《呂氏春秋·上農》“時至而作,竭時而止。”《齊民要術》:“麥黃種麻,麻黃種麥。”以上四則材料均反映了A.中國古代農業根據節氣安排生產B.中國古代農業注重因地制宜C.中國古代農業精耕細作的特點D.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尊重自然規律3.“宋朝開歷史之先河,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以致“到了宋真宗時期變成了‘百姓康樂,戶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對此理解最恰當的是A.土地兼并這一千百年來的問題在宋代得到基本解決B.宋代統治者通過不抑土地兼并政策解決了唐末五代農業的不景氣狀況C.土地兼并順應了宋代社會發展要求,促進了宋代的長治久安D.土地兼并在一定時期內起到了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4.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在許多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下列圖片與對應的文字說明正確的是A.為禮器的象征,代表權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鑄造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漢字“蠶”和“絲”字,說明中國的養蠶和絲織技術是從商朝開始的C.唐三彩是中國著名的傳統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時代的彩陶己有相當高的工藝水平5.詩能入史、證史。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論文中都引用了《賣炭翁》中“兩騎翩翩來是誰?黃農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的詩句。下列各項分別是他們研究論文的主題,請據此判斷其中引用不當的最有可能是C.白居易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價值D.唐代商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低下6..唐代詩人林杰《乞巧》詩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我國許多地方至今有“乞巧節”,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自家的庭院里向“織女星”乞求智巧。關于牛郎織女傳說以及乞巧習俗不能反映的是A.古代社會的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B.人們對美好愛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C.古代女子乞求心靈手巧的價值取向D.人們對田園牧歌世外桃源生活的追求7.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某種對外貿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眾小規模的商販活動,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國文化傳播之—種光榮禮節而已。”下列符合這一認識的經濟活動是A.漢朝的絲綢之路B.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C.明朝的朝貢貿易D.晚清的中英鴉片貿易8.中央電視臺在《探索·發現》欄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節目。節目中說“徽商”一個鮮明的特點是“群賈而好儒”,“賈儒結合。”……“清乾隆、嘉慶時期,徽商經營達到極盛,然而從清道光、咸豐時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漸趨衰落”。我們由此可以推斷徽商的“賈儒結合”實質是A.近代商業和傳統文化的結合 B.傳統文化與近代經濟的結合C.舊式商賈與封建權勢的錢權結合 D.傳統商業和外國資本主義的結合9.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在《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出“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使歷史包含著越出舊軌的趨向。”若從洋務運動創辦的近代企業的角度來分析,這里“包含著越出舊軌的趨向”本質含義是A.促進了自然經濟瓦解,誘導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B.有利于西學的傳播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技術10.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時并存有洋務企業、外資企業、民族工業三類企業。這座城市應該是A.西安 B.重慶 C.上海 D.北京11.在對下列四位歷史人物進行分類時,某同學將前三人歸為一類.他確定的分類標準是A.勇于學習西方的先行者B.清政府內部的有識之士C.倡導政治維新的改革家D.著名的近代愛國實業家12.下圖是“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結構示意圖”,其中邁出中國經濟近代化第一步的是A.①B.②C.③D.④13.在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史上曾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有的民辦企業向清政府交納一部分資金,以獲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護;有的民辦企業依附于洋人,如上海發昌機器廠造成一艘小汽船,船頭掛英國國旗,船尾掛中國龍旗;19世紀70年代,寧波買辦嚴信厚創辦軋花廠,但在表面上卻依附于日本。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民族企業對外國技術有依賴性B.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C.外國資本主義企業經營方式的吸引D.清政府對民族企業進行鼓勵和支持14.1927年到1936年,中國的工業增長率達8%以上,GDP飛速增長,9%的增長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稱為“黃金十年”。這一時期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原因是A.西方因經濟危機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B.蘇聯對中國進行經濟援助C.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工業等大量建立D.政府鼓勵發展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15.1884年,曾國荃在奏疏中稱:“近年以來,印度、日本產茶日旺,售價較輕,西商皆爭購洋茶,以致華商連連折損。據皖南茶商估計,光緒十一、十二兩年,虧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十三年虧損尤甚,統計虧銀將及百萬兩,不獨商販受累,即皖南山戶茶農亦因之交困。”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A.中國閉關鎖國未真正納人世界經濟體系B.農業經濟完全半殖民地化C.外人長期掌控海關稅務司D.列強商業資本主義的擴張16.鄧子恢在《在全國第一次農村工作會議上的總結報告》(1953年4月)中指出:“必須幫助農民解決以下三個問題:1.必須幫助貧苦農民解決生產資料的困難……2.幫助農民減少自然災害……3.幫助農民逐步改進生產技術……”當時政府幫助農民克服困難的措施是A.增加對農業的投入B.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C.大力發展商品經濟D.確認農民的土地所有權17.邢臺一中高一文科同學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項結論,其中正確的是時間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事記1953年過渡時期總路線制定,計劃3個五年計劃完成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5年全國參加手工業合作組織的成員約200萬人1956年1月北京市的手工業全部實現了合作化1956年2月143個大中城市和691個縣基本實現了手工業合作化,入社新成員達300萬人1956年6月全國組織起來的手工業者已占手工業者總數的90%1956年12月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A.公私合營保證了改造的順利進行B.體現出建設與改造并舉的特點C.中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D.一定程度存在著急于求成的傾向18.英國《金融時報》:“自1978年以來,中國企業有三次創業的高潮點,分別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這三個創業高潮點的動因分別是A.建立4個經濟特區、鄧小平南方講話、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確立B.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確立、三個代表理論的提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C.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開放開發上海浦東、確立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D.擴大企業自主權、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確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9.傳統中國為一個農業社會,人民依賴土地生活,與土地的關系密切。有關中國歷史上土地與農民的關系,下列敘述不符合史實的是A.西周時代土地為貴族所有,農民耕種所得全都交給貴族B.戰國到秦漢時代,私人可以擁有土地,也有土地買賣的行為C.北魏實施均田制,原則上需由政府授田,才能經營土地D.唐代前期沿襲北魏均田制,政府依每戶人口給予田地耕種20.在婚喪等傳統風俗革除舊習日趨簡化之際,清末通商口岸地區的飲食風氣卻越來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A.人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 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近代以來商品經濟得到了發展 D. 腐朽思想沒有得到徹底改變]21.男人托著大辮子,穿著寬大的褂袍,女人裹著小腳,這是清代時中國人的基本形象。然而這些習俗在晚清開始有了變化,男人剪掉了大辮子,女人不再纏足。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有①新式教育的出現②西方列強的擴張③政治運動的推動④政府及有識之士的倡導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2.美國經濟學家弗理德曼訪問中國后寫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與服裝明顯多元化,與此伴隨的,則是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明顯跡象。農業改革效果十分明顯……私營企業有所發展……得到允許的、有限的經濟自由已經在改變中國的面貌。”說明當時的中國A.私有經濟主體地位上升B.農民已獲得土地的所有權C.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D.改革開放改變著社會面貌23.1992年被人們稱為中國30年改革進程標志性的分水嶺。“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A.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B.肯定了私營經濟的合法地位C.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D.形成了立體全面的開放格局24.中國人過年有寫對聯的習慣,一副好對聯往往能夠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下列對聯反映時間先后排列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②“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③“柳暗花明萬木春堅持科學發展觀喜桑田好雨,鵬程麗日三十載促進市場繁榮慶經貿惠風”④“自主權打通富裕路,責任制架起幸福橋”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25.為迅速擺脫經濟大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預經濟的政策。其中農業領域的調控措施是①減少種植面積,調控農產品產量②調整農產品結構,鼓勵農產品進出口③增加政府儲備,規范農產品銷售④努力降低農產品價格,解決民生困難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6.某歷史課外興趣小組要辦一期黑板報,有如下的一段宣傳材料:這個發明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請你給宣傳材料中的“發明”添加一個合適的標題A.信息時代的到來B.理性時代的到來C.蒸汽時代的到來D.電氣時代的到來27.“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不過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漸漸地成為所有人工業生產的組成部分。電力時代,也就是第二次技術革命,其引發力量不是來自生產技術本身,而是來自似乎同生產沒有關系的科學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是A.興起于重工業B.科學和技術緊密結C.首先發生在英國D.電力的廣泛使用28.“這一發現使工業幾乎徹底擺脫地方條件所規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遙遠的水力的利用成為可能。”“這一發現”是指A.蒸汽機的發明B.電的發明C.蒸汽輪船的發明D.內燃機的發明29.歷史照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呈現歷史的真實。下圖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情況的是A.B.C.D.30.工業革命開始后,亞當·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奉行,二戰后,凱恩斯主義盛行,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加強對經濟的干預,20世紀70年代后,面對經濟“滯漲”,資本主義國家又減少對經濟的干預,這反映出的本質問題是A.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策搖擺不定B.隨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相應調整C.沒有哪種經濟政策可保資本主義經濟持續繁榮D.資本主義國家嘗試建立計劃加市場的混合經濟31.2010年11月,薩科齊退休制度改革受到工會組織強烈反對,工會連續組織全國性跨行業罷工和游行,抗議者在一些地區與警方發生沖突。有人說“薩科齊不是瘋子也不是傻瓜,如果還有別的選擇,他不會用退休制度改革來得罪他的選民。”那么促使薩科齊改革退休制度的原因有①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法國的國家競爭力在不斷下降②法國青年一代對未來缺乏信心③法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④受金融危機影響,法國縮小“福利國家”的規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32.布羅代爾在《文明史綱》中提到:“計劃經濟是一門不僅為更早時期蘇聯的經驗展現出來,而且為當代資本主義本身證明的藝術”。對這句話最準確的理解是A.計劃經濟體制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所獨有B.計劃經濟體制是各國經濟改革的必然選擇C.計劃經濟體制曾在蘇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曾經并正在發揮作用33.普京在評價斯大林時認為:“從1924至1953年國家有了根本變化: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誠然,農民沒有了,而我們大家都清楚記得有農業問題,特別是在最后階段,排著長隊購買食物等等。在這一領域所發生的一切,對農村沒有起任何積極的作用。不過工業化確實實現了。”請問“對農村沒有起任何積極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國家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
B.農業集體化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C.蘇聯農業設備和經營方式落后
D.蘇聯農業發展的起點比較低34.2003年,俄羅斯科學院一位院士說,“我們俄羅斯人以我們自己的沉痛災難為代價,成為耶穌,悲壯地走上祭壇,向世人和歷史宣告:蘇聯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條絕路、死路”。這說明他把蘇聯解體的原因歸結為A.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 B.蘇聯政局動蕩C.西方的和平演變政策 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35.2011年6月7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宣布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職位的法國女財長拉加德7日到訪印度,試圖爭取這個新興國家的支持。下列有關IMF說法表述錯誤的是A.宗旨是穩定國際貨幣體系B.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三大支柱之一C.為經濟困難的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D.美國由于認繳的資金最多,所有擁有控制權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36小題8分,37小題8分,38小題14分,共30分。)36.(8分)填圖題請在A處填上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重要新式學堂的名稱;在B、C、D處填上洋務運動時期重要軍事企業的名稱37.(8分)閱讀下列圖文,回答問題:1876年7月3日,淞滬鐵路通車。當時的《申報》報道說,火車啟動后,包括婦孺在內的“乘者、觀者一齊笑容可掬,嘖嘖稱嘆”。但由于淞滬鐵路是英商在未經中國當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結果清政府與英方議定,在淞滬鐵路運行一年后,由中國政府購回。次年10月,清政府以白銀28.5萬兩購回淞滬鐵路,隨即拆毀,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就此夭折。1953年7月15日,長春“一汽”開工建廠。1956年7月13日,“一汽”生產的新中國第一輛卡車,披紅掛彩地開下了生產線。這第一輛卡車,從建廠到下線,不到3年時間。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對“一汽”投產非常重視,毛澤東主席親自命名為“解放”牌。這第一輛解放牌卡車,代表著民族的驕傲,代表著民族的希望。請回答:(1)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談談你對淞滬鐵路通車及夭折的認識。(4分)(2)結合相關歷史背景,指出長春“一汽”建成投產對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4分)38.(14分)在歷史學習中,經常遇到一些名人或外交政治人物在公眾場合發表講話或演說,他們使用更多的是模棱兩可的外交辭令,如何理解它,將關系到對相關史實的掌握程度。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會使我們由后退轉而前進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癱瘓的那種無名的、沒有道理的、毫無根據的害怕。┄┄我們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貢獻;我們要前進,我們就必修像一支有訓練而且忠誠的軍隊那樣,為了共同的紀律而樂意有所犧牲,因為沒有這樣的紀律就不可能前進,就不可能實現有效的領導。————羅斯福總統的首次就職演說材料二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羅斯福請回答:(1)材料一所提到的“恐懼”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PU膠振動式光飾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PE印刷掛鉤袋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DVD衛星接收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8寸高清屏液晶顯示器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18.9升飲用水桶拋光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溫過濾布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水工作服裝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絲吊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貨位式貨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腦脈寧片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規劃竣工面積測量與實測收費
- 如何面對青春期叛逆心理
- 答題卡的正確使用方法專題培訓課件
- 空調驗證方案
- 國際貿易地理教材課件匯總完整版ppt全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案課件合集
- 電機振動測定方法及限值振動測定方法
- 各類給水管材水力計算表
- 濟南遙墻機場擴建工程航站樓建設監理大綱
- 七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及精編例題1
- 往生薦亡功德文疏
- 心內科高危藥物安全管理與指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