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 課件_第1頁
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 課件_第2頁
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 課件_第3頁
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 課件_第4頁
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七章

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第二節貨幣政策的工具第三節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第十七章

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1貨幣政策的含義貨幣政策是指一國貨幣當局(主要是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采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給、銀行信用及市場利率等變量的方針、措施的總稱。一個完整的貨幣政策體系包括:貨幣政策目標體系貨幣政策工具體系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貨幣政策的含義貨幣政策是指一國貨幣當局(主要是中央銀行)為實2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3一、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內容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一、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內容物價穩定41.物價穩定穩定物價是指通過實行適當的貨幣政策,保持一般物價水平的相對穩定,以避免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一般穩健的做法是控制在1%-3%。通貨膨脹時期實行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反之,實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1.物價穩定穩定物價是指通過實行適當的貨幣政策,保持一般物價52.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即消除非自愿失業。充分就業不等于失業率為零。2.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63.經濟增長①GDP的增加;②一國生產商品和勞務的能力的增長;③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或其增長率。初步核算,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71564億元,比上年增長9.2%。3.經濟增長①GDP的增加;7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課件84.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國際收支平衡是指國際收支略有順差或逆差。4.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9二、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矛盾1.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事實證明,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兩個目標之間經常發生沖突。若要降低失業率,增加就業人數,就必須增加貨幣工資。若貨幣工資增加過少,對充分就業目標就無明顯促進作用;若貨幣工資增加過多,致使其上漲率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種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必然造成物價與就業兩項目標的沖突。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的矛盾關系可用菲利浦斯曲線來說明。二、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矛盾1.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101958年,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浦斯(A.w.phillips)根據英國1861—1957年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勾劃出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由于貨幣工資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聯系,這條曲線又被西方經濟學家用來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此消彼長、相互交替的關系。1958年,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浦斯(A.w.phillips11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課件122.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之間①當經濟主體投資高漲,從而經濟增長率較高時,往往伴隨著一般物價水平的上升;②貨幣當局為穩定物價,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結果通貨膨脹率下降的同時,經濟增長率也隨之下降。

2.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之間①當經濟主體投資高漲,從而經濟增長133.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貨幣當局為了抑制物價上漲,有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利率或降低貨幣供應量,則①在資本流動的條件下,利率的提高有可能導致資本流入,資本項目出現順差;②由于國內物價上漲勢頭的減緩和總需求的減少,出口增加而進口減少,經常項目下也可能會出現順差;③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國際收支失衡3.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貨幣當局為了抑制物價上漲,有可144.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①國內經濟的增長會導致國民收入和支付能力的增強,進而進口需求增加。如果出口的增長不及進口增加,則必然會導致貿易收支逆差。②如果采取信用緊縮,減少貨幣供給,抑制國內需求,消除逆差,則會導致國內經濟增長減速。4.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①國內經濟的增長會導致國民收15三、協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矛盾的方法1.統籌兼顧:2.相機抉擇3.政策搭配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物價穩定、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三、協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矛盾的方法1.統籌兼顧:16統籌兼顧:一是對相互沖突的多個目標統籌兼顧,力求協調或緩解這些目標之間的矛盾;相機抉擇:指政府經過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和判斷,然后根據經濟運行的基本狀況決定借助外力,采取相對應的擴張性或緊縮性財政政策。它是政府利用國家財力有意識干預經濟運行的行為。政策搭配:是將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及其他政策配合運用。統籌兼顧:一是對相互沖突的多個目標統籌兼顧,力求協調或緩解這17四、中國人民銀行的最終目標單一目標論:認為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只有一個。分成兩個支派:一派主張以穩定貨幣從而穩定物價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另一派主張以經濟增長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雙重目標論:認為我國貨幣政策應該有兩個,一個是穩定物價,另一個是發展經濟。多重目標論:認為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應該與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是多重目標.四、中國人民銀行的最終目標單一目標論:182007年召開的十七大上,進一步指出,我國貨幣政策要堅持多目標,強調促進經濟發展。在堅持以人為本方面,首先在宏觀調控和制定貨幣政策時要考慮促進就業,其次注重通貨膨脹的防治,保持幣值穩定,不能讓老百姓手中的錢“毛了”,還要促進和支持消費。2007年召開的十七大上,進一步指出,我國貨幣政策要堅持多目192007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被確定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按照2007年6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堅持穩健的前提下,貨幣政策要“穩中適度從緊”,已釋放出了適當控制貨幣投放的信號。2007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被確定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202008年宏觀調控首要任務,在2007年的“一個防止”的基礎上增加為“兩個防止”: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如今將由“穩健”直接改為“從緊”,從緊的貨幣政策由此“全新登場”。中國十年來首次提出從緊的貨幣政策

2008年宏觀調控首要任務,在2007年的“一個防止”的基礎212008年7月,央行表示“目前我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控制物價過快上漲?!边@意味著我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由之前的“雙防”微調為“一保一控”。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會議提出,當前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2008年7月,央行表示“目前我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222010年中央銀行面臨貨幣政策的兩難處境:過緊可能影響經濟復蘇,過松則助長泡沫和難以抑制通脹。2010年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取向是: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加大對通脹預期的管理力度,適度回收流動性。同時要妥善應對各種挑戰,強化金融風險管理。2011年—2012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2010年中央銀行面臨貨幣政策的兩難處境:過緊可能影響經濟復23第二節貨幣政策的工具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第二節貨幣政策的工具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24一、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存款準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一、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存款準備金政策251.存款準備金政策(1)含義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規定和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來影響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和信貸規模,從而影響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政策措施。(2)目的保證銀行的資金流動性和現金兌付能力控制貨幣供應量1.存款準備金政策(1)含義26(3)作用機理

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減少→信貸規模(存款貨幣)成倍收縮→貨幣供應減少——緊縮性貨幣政策——通貨膨脹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增加→信貸規模(存款貨幣)成倍擴張→貨幣供應增加——擴張性貨幣政策——經濟蕭條(3)作用機理

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減少27(4)特點政策效果效果顯著,且能迅速達到最終目標局限性缺乏應有的彈性存款準備金對各類銀行的影響不同,對小銀行的沖擊遠大于大銀行,這顯然不利于維持一個較為合理的金融機構體系(4)特點政策效果28中國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化中國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化29效應分析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后,中國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將由21%回落至20.5%,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則降至17%。根據2012年1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80.13萬億元總量計算,此次央行將一次性釋放約4000億元資金。效應分析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302.再貼現政策(1)含義中央銀行通過提高或降低再貼現率來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和市場利率,以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手段。(2)再貼現率的特點一種短期利率一種官定利率一種標準利率或最低利率2.再貼現政策(1)含義31(3)作用機理再貼現率降低→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成本降低+市場利率降低→信貸規模擴張→貨幣供應增加(擴張性貨幣政策)再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成本增加+市場利率提高→信貸規模收縮→貨幣供應減少(緊縮性貨幣政策)(3)作用機理再貼現率降低→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成本降低+32(4)再貼現政策的特點具有告示效應對一國經濟的影響是比較緩和的,有利于一國經濟的穩定但中央銀行處于被動地位,再貼現政策的效果不如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且市場化程度和靈活性也不如其他兩者。(4)再貼現政策的特點具有告示效應333.公開市場業務(操作)(1)含義公開市場是指各種有價證券自由成交,自由議價,其交易量和價格都必須公開顯示的市場。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通過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短期政府債券、中央銀行融資券、政策性銀行的金融債券等)來投放或回籠基礎貨幣,以控制貨幣供給量,并影響市場利率的一種行為。3.公開市場業務(操作)(1)含義34(2)作用機理中央銀行買入證券→基礎貨幣投放→貨幣供應成倍擴張中央銀行買入證券→貨幣供給增加+有價證券價格上升→市場利率下降中央銀行出售證券→基礎貨幣回籠→貨幣供應成倍緊縮中央銀行出售證券→貨幣供給減少+有價證券價格下降→市場利率上升擴張性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2)作用機理中央銀行買入證券→基礎貨幣投放→貨幣供應成倍擴35(3)特點在公開市場業務中,中央銀行處于主動地位公開市場業務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公開市場業務可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隨時作逆向操作公開市場業務通過對整個銀行系統基礎貨幣總量的調控,使這一政策工具的運用符合政策目標的需要(3)特點在公開市場業務中,中央銀行處于主動地位36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及其操作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及其操作37二、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個別部門、個別企業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貸所采用的貨幣政策工具。與一般貨幣政策工具的不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通??梢栽诓挥绊懾泿殴偭康臈l件下,影響銀行體系的資金投向和不同的貸款的利率。二、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個381.證券市場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易的各種貸款進行限制,以抑制過度的投機。主要工具是:證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證金比率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只需按照一定比率繳納保證金,經紀人則可通過向商業銀行借款,為其客戶墊付部分價款,以增加交易量。通過提高該比率,控制商業銀行對經紀人的放款,進而達到收縮信用的目的。1.證券市場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392.不動產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所規定的各種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產交易中的過度投機。不動產信用控制主要包括規定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的最高限額、最長期限以及首次付款和分期還款的最低金額等。2.不動產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其他403.消費者信用控制消費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消費者購買房地產以外的各種耐用消費品所規定的銷售融資的限制性措施。消費者信用控制包括規定分期付款中首次付款的最低金額、分期付款的最長期限以及適用于分期付款的耐用消費品的種類等。3.消費者信用控制消費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消費者購買房地41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1)信貸配給信貸配給是指中央銀行根據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及客觀經濟形勢的需要,權衡輕重緩急,對商業銀行系統的信貸資金加以合理分配和必要的限制。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42(2)流動性比率流動性比率是指商業銀行持有的流動性資產在其全部資產中所占的比重。規定該比率主要是為了限制商業銀行的信用能力,保障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并限制信用的過度擴張。一般說來,流動性比率與收益率成反比。因此為保持央行規定的流動性比率,商業銀行必須縮減中長期貸款(2)流動性比率流動性比率是指商業銀行持有的流動性資產在其全43(3)利率上限利率上限是指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對存貸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規定利率上限主要目的是防止銀行用抬高利率的辦法競相吸收存款,以及為了取得高回報在資產運用方面承擔過高的風險(3)利率上限利率上限是指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對存貸款所能442.間接信用控制(1)窗口指導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勸告和建議來影響商業銀行信貸行為,屬于溫和的、非強制性的貨幣政策工具。窗口指導是監管機構利用其在金融體系中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引導金融機構主動采取措施防范風險,進而實現監管目標的監管行為。(2)道義勸告所謂道義是指中央銀行利用其特殊的聲望和地位,通過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發出通告或與其負責人面談等方式,來影響商業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的放款數量和投資方向。2.間接信用控制(1)窗口指導45第三節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與操作目標一、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的基本概念二、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的選擇三、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的作用第三節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與操作目標一、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46中間變量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中介目標操作目標中間變量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中介目標47一、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的基本概念1、操作目標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操作能夠有效準確實現的政策變量,如基礎貨幣、短期利率等指標。2、中介目標處于最終目標和操作指標之間,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和傳導后能夠以一定的精確度達到的政策變量,主要有貨幣供應量、長期利率等一、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的基本概念1、操作目標48二、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的選擇可測性中央銀行能夠對其加以比較精確的統計具有明確的定義、能迅速獲得準確數據可控性中央銀行可以較有把握的將選定的中間目標控制在確定的或預期的范圍內相關性中間目標與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有緊密的關聯性二、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的選擇可測性49三、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的作用貨幣政策的作用過程: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實踐中:確定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選擇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目標與中介目標是連接政策工具與最終目標的橋梁。三、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的作用貨幣政策的作用過程:50本章結束本章結束51第十七章

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第二節貨幣政策的工具第三節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第十七章

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52貨幣政策的含義貨幣政策是指一國貨幣當局(主要是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采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給、銀行信用及市場利率等變量的方針、措施的總稱。一個完整的貨幣政策體系包括:貨幣政策目標體系貨幣政策工具體系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貨幣政策的含義貨幣政策是指一國貨幣當局(主要是中央銀行)為實53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54一、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內容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一、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內容物價穩定551.物價穩定穩定物價是指通過實行適當的貨幣政策,保持一般物價水平的相對穩定,以避免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一般穩健的做法是控制在1%-3%。通貨膨脹時期實行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反之,實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1.物價穩定穩定物價是指通過實行適當的貨幣政策,保持一般物價562.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即消除非自愿失業。充分就業不等于失業率為零。2.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573.經濟增長①GDP的增加;②一國生產商品和勞務的能力的增長;③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或其增長率。初步核算,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71564億元,比上年增長9.2%。3.經濟增長①GDP的增加;58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課件594.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國際收支平衡是指國際收支略有順差或逆差。4.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60二、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矛盾1.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事實證明,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兩個目標之間經常發生沖突。若要降低失業率,增加就業人數,就必須增加貨幣工資。若貨幣工資增加過少,對充分就業目標就無明顯促進作用;若貨幣工資增加過多,致使其上漲率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種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必然造成物價與就業兩項目標的沖突。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的矛盾關系可用菲利浦斯曲線來說明。二、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矛盾1.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611958年,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浦斯(A.w.phillips)根據英國1861—1957年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勾劃出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由于貨幣工資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聯系,這條曲線又被西方經濟學家用來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此消彼長、相互交替的關系。1958年,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浦斯(A.w.phillips62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講義課件632.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之間①當經濟主體投資高漲,從而經濟增長率較高時,往往伴隨著一般物價水平的上升;②貨幣當局為穩定物價,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結果通貨膨脹率下降的同時,經濟增長率也隨之下降。

2.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之間①當經濟主體投資高漲,從而經濟增長643.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貨幣當局為了抑制物價上漲,有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利率或降低貨幣供應量,則①在資本流動的條件下,利率的提高有可能導致資本流入,資本項目出現順差;②由于國內物價上漲勢頭的減緩和總需求的減少,出口增加而進口減少,經常項目下也可能會出現順差;③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國際收支失衡3.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貨幣當局為了抑制物價上漲,有可654.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①國內經濟的增長會導致國民收入和支付能力的增強,進而進口需求增加。如果出口的增長不及進口增加,則必然會導致貿易收支逆差。②如果采取信用緊縮,減少貨幣供給,抑制國內需求,消除逆差,則會導致國內經濟增長減速。4.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①國內經濟的增長會導致國民收66三、協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矛盾的方法1.統籌兼顧:2.相機抉擇3.政策搭配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物價穩定、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三、協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矛盾的方法1.統籌兼顧:67統籌兼顧:一是對相互沖突的多個目標統籌兼顧,力求協調或緩解這些目標之間的矛盾;相機抉擇:指政府經過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和判斷,然后根據經濟運行的基本狀況決定借助外力,采取相對應的擴張性或緊縮性財政政策。它是政府利用國家財力有意識干預經濟運行的行為。政策搭配:是將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及其他政策配合運用。統籌兼顧:一是對相互沖突的多個目標統籌兼顧,力求協調或緩解這68四、中國人民銀行的最終目標單一目標論:認為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只有一個。分成兩個支派:一派主張以穩定貨幣從而穩定物價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另一派主張以經濟增長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雙重目標論:認為我國貨幣政策應該有兩個,一個是穩定物價,另一個是發展經濟。多重目標論:認為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應該與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是多重目標.四、中國人民銀行的最終目標單一目標論:692007年召開的十七大上,進一步指出,我國貨幣政策要堅持多目標,強調促進經濟發展。在堅持以人為本方面,首先在宏觀調控和制定貨幣政策時要考慮促進就業,其次注重通貨膨脹的防治,保持幣值穩定,不能讓老百姓手中的錢“毛了”,還要促進和支持消費。2007年召開的十七大上,進一步指出,我國貨幣政策要堅持多目702007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被確定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按照2007年6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堅持穩健的前提下,貨幣政策要“穩中適度從緊”,已釋放出了適當控制貨幣投放的信號。2007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被確定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712008年宏觀調控首要任務,在2007年的“一個防止”的基礎上增加為“兩個防止”: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如今將由“穩健”直接改為“從緊”,從緊的貨幣政策由此“全新登場”。中國十年來首次提出從緊的貨幣政策

2008年宏觀調控首要任務,在2007年的“一個防止”的基礎722008年7月,央行表示“目前我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控制物價過快上漲?!边@意味著我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由之前的“雙防”微調為“一保一控”。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會議提出,當前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2008年7月,央行表示“目前我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732010年中央銀行面臨貨幣政策的兩難處境:過緊可能影響經濟復蘇,過松則助長泡沫和難以抑制通脹。2010年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取向是: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加大對通脹預期的管理力度,適度回收流動性。同時要妥善應對各種挑戰,強化金融風險管理。2011年—2012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2010年中央銀行面臨貨幣政策的兩難處境:過緊可能影響經濟復74第二節貨幣政策的工具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第二節貨幣政策的工具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75一、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存款準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一、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存款準備金政策761.存款準備金政策(1)含義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規定和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來影響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和信貸規模,從而影響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政策措施。(2)目的保證銀行的資金流動性和現金兌付能力控制貨幣供應量1.存款準備金政策(1)含義77(3)作用機理

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減少→信貸規模(存款貨幣)成倍收縮→貨幣供應減少——緊縮性貨幣政策——通貨膨脹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增加→信貸規模(存款貨幣)成倍擴張→貨幣供應增加——擴張性貨幣政策——經濟蕭條(3)作用機理

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減少78(4)特點政策效果效果顯著,且能迅速達到最終目標局限性缺乏應有的彈性存款準備金對各類銀行的影響不同,對小銀行的沖擊遠大于大銀行,這顯然不利于維持一個較為合理的金融機構體系(4)特點政策效果79中國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化中國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化80效應分析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后,中國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將由21%回落至20.5%,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則降至17%。根據2012年1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80.13萬億元總量計算,此次央行將一次性釋放約4000億元資金。效應分析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812.再貼現政策(1)含義中央銀行通過提高或降低再貼現率來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和市場利率,以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手段。(2)再貼現率的特點一種短期利率一種官定利率一種標準利率或最低利率2.再貼現政策(1)含義82(3)作用機理再貼現率降低→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成本降低+市場利率降低→信貸規模擴張→貨幣供應增加(擴張性貨幣政策)再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成本增加+市場利率提高→信貸規模收縮→貨幣供應減少(緊縮性貨幣政策)(3)作用機理再貼現率降低→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成本降低+83(4)再貼現政策的特點具有告示效應對一國經濟的影響是比較緩和的,有利于一國經濟的穩定但中央銀行處于被動地位,再貼現政策的效果不如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且市場化程度和靈活性也不如其他兩者。(4)再貼現政策的特點具有告示效應843.公開市場業務(操作)(1)含義公開市場是指各種有價證券自由成交,自由議價,其交易量和價格都必須公開顯示的市場。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通過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短期政府債券、中央銀行融資券、政策性銀行的金融債券等)來投放或回籠基礎貨幣,以控制貨幣供給量,并影響市場利率的一種行為。3.公開市場業務(操作)(1)含義85(2)作用機理中央銀行買入證券→基礎貨幣投放→貨幣供應成倍擴張中央銀行買入證券→貨幣供給增加+有價證券價格上升→市場利率下降中央銀行出售證券→基礎貨幣回籠→貨幣供應成倍緊縮中央銀行出售證券→貨幣供給減少+有價證券價格下降→市場利率上升擴張性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2)作用機理中央銀行買入證券→基礎貨幣投放→貨幣供應成倍擴86(3)特點在公開市場業務中,中央銀行處于主動地位公開市場業務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公開市場業務可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隨時作逆向操作公開市場業務通過對整個銀行系統基礎貨幣總量的調控,使這一政策工具的運用符合政策目標的需要(3)特點在公開市場業務中,中央銀行處于主動地位87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及其操作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及其操作88二、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個別部門、個別企業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貸所采用的貨幣政策工具。與一般貨幣政策工具的不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通常可以在不影響貨幣供應總量的條件下,影響銀行體系的資金投向和不同的貸款的利率。二、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個891.證券市場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易的各種貸款進行限制,以抑制過度的投機。主要工具是:證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證金比率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只需按照一定比率繳納保證金,經紀人則可通過向商業銀行借款,為其客戶墊付部分價款,以增加交易量。通過提高該比率,控制商業銀行對經紀人的放款,進而達到收縮信用的目的。1.證券市場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902.不動產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所規定的各種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產交易中的過度投機。不動產信用控制主要包括規定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的最高限額、最長期限以及首次付款和分期還款的最低金額等。2.不動產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其他913.消費者信用控制消費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消費者購買房地產以外的各種耐用消費品所規定的銷售融資的限制性措施。消費者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