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x公司物理選修3--3第七章分子的動理論知識點匯總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物理選修3--3第七章分子動理論知識點匯總(訓練填空版)知識點一、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一、物體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1)“大量”的意思一是指分子尺寸小,一般分子直徑的數量級是10-10m.若把兩萬個分子一個挨一個地緊密排列起來,約有頭發絲直徑那么長一點。若把一個分子放大到像芝麻那么大,則芝麻被成比例地放大將到地球那么大.二是指物體內分子多,例如一滴水約有6.7萬億億個水分子。三是分子質量輕,一般分子質量數量級是kg.(2)人們不可能用肉眼直接觀察到分子,也無法借助光學顯微鏡觀察到,通過離子顯微鏡可觀察到分子的位置,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數億倍)可直接觀察到單個分子或原子.二、實驗: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1)實驗目的①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②學習用宏觀量間接測量微觀量的原理和方法.(2)實驗原理:d=V/S(3)實驗器材注射器或滴管、量筒、痱子粉(或石膏粉)、淺盤、水、酒精、油酸、玻璃板、彩筆、坐標紙.(4)實驗步驟①取1毫升(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500毫升的油酸酒精溶液.②往邊長約為30cm~40cm的淺盤中倒入約2cm深的水,然后將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③用滴管(或注射器)向量筒中滴入n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使這些溶液的體積恰好為1mL,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V0=eq\f(1,n)mL.④用滴管(或注射器)向水面上滴入一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油酸就在水面上慢慢散開,形成單分子油膜.⑤待油酸薄膜形狀穩定后,將一塊較大的玻璃板蓋在淺盤上,用彩筆將油酸薄膜的形狀畫在玻璃板上.⑥將畫有油酸薄膜輪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⑦據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V,據一滴油酸的體積V和薄膜的面積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eq\f(V,S),即為油酸分子的直徑.比較算出的分子直徑,看其數量級(單位為m)是否為10-10,若不是10-10須重做實驗.(5)本實驗的注意事項①酒精油酸溶液配制好后,不要長時間放置,以免濃度改變,影響實驗.(油酸難溶于水,酒精稀釋油酸是為了進一步減小油酸的面密度,使油酸分子盡可能的少在豎直方向上重疊,更能保證其形成單層分子膜)②酒精油酸溶液的濃度應小于eq\f(1,100)為宜.③痱子粉的用量不要太大,否則不易成功.(作用:因為油和水顏色相近,不易分辨。撒上痱子粉或石膏粉后油的擴散可以將痱子粉或石膏粉排開,這樣油的面積大小就很清楚了。)④滴管膠頭高出水面就在1cm之內,否則油膜難以形成.⑤要待油膜形狀穩定后,再畫輪廓.⑥做完實驗后,把水從盤的一側邊緣倒出,并用少量酒精清洗,然后用脫脂棉擦凈,最后用水沖洗,以保持盤的清潔.小結:建模和估算在物理學研究中是常用的。ⅰ分子球模型實際分子的結構很復雜,分子間有空隙,認為分子是球形,且一個緊挨一個排列,是一種近似模型,固體、液體分子可視為球形,且分子間緊密排列沒有間隙;ⅱ氣體分子正立方體模型氣體分子在一個正立方體的空間范圍內活動,可以近似認為氣體分子均勻分布,即認為每個氣體分子占據一個正方體,其邊長即為氣體分子間的距離.三、阿伏加德羅常數①阿伏加德羅常數NA=6.02×1023mol-1②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1摩爾的任何物質含有的微粒數相同,這個數叫阿伏加德羅常數.其值是6.02×1023mol-1,這個數常用表示,是微觀世界的一個重要常數,是宏觀與微觀聯系的橋梁。③宏觀與微觀聯系公式式中為某種物質的摩爾體積,為其分子的體積。該式只適用于固體和液體。式中為某種物質的摩爾質量,為其分子的質量。該式普遍適用。知識點二、分子的熱運動熱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稱為熱運動。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都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的運動擴散現象1.定義: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溫度越高,擴散現象越明顯。擴散現象不僅發生在氣體、液體之間,也會發生在固體之間.擴散原因是由分子運動所致。2.擴散現象說明(1)直接說明了組成物體的分子總是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2說明了分子間存有間隙。三、布朗運動1.布朗運動:懸浮在液體(氣體)中的固體微粒總是作永不停息無規則運動叫做布朗運動.布朗是英國的一位植物學家。1827年,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懸浮在靜止水面上的形態時,卻驚奇地發現這些花粉微粒在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布朗經過反復觀察后,寫下了這樣的一段文字:“我確信這種運動不是由于液體的流動所引起,也不是由于液體的逐漸蒸發所引起,而是屬于粒子本身的運動。”2.布朗運動產生的原因:大量液體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時,對懸浮在其中的微粒撞擊作用的不平衡性是產生布朗運動的原因。它間接反映了氣體、液體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熱運動。結論:顆粒越小,液體分子對微粒撞擊作用出現不平衡性的幾率就越大,布朗運動就越明顯;溫度越高,說明液體分子運動越劇烈,從而引起顆粒的布朗運動就越明顯。四、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說明:(1)擴散現象是分子運動的直接證明;布朗運動間接證明了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2)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都表明分子運動具有“永不停息性”和“無規則性”。(3)溫度越高,大量分子作熱運動就越劇烈。這說明物體的溫度高低是與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直接相關的。知識點三、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間存在空隙:固體、液體、氣體分子間都存有空隙。例如:一定量的酒精和水混合后的體積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氣體有很明顯的可壓縮性。2、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如拉伸物體需要用力;兩塊純凈的鉛壓緊后,很難拉開。這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如壓縮物體要用力;固體和液體的體積很難被壓縮。這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斥力。3、分子力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叫分子力。引起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原因:分子間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內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引力和斥力大小都跟分子間的距離關系:(1)分子引力和斥力與分子間距的變化圖:(2)分子力及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間距離的關系說明:①引力和斥力都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②斥力隨距離變化比較快。③.當r=r0時,F引=F斥,F分=0,分子力為零。(r0數量級為10-10m,距離為r0的位置,叫做平衡位置。④當r<r0時,隨r的減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現為斥力,r減小,分子力增大。⑤當r>r0時,隨r的增加,F引、F斥都減小,F斥比F引減小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現為引力,r增大,分子力減小。⑥當r>10r0(10-9m)時,分子間距過大,分子間已無作用力,分子力等于0,分子力是短程力。⑦氣體分子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是r>10r0,因此氣體分子間只能有碰撞相互作用。知識點四、溫度和溫標一、狀態參量與平衡態1、熱力學系統:熱力學研究的對象,一般由大量分子組成,這個對象就稱為熱力學系統。系統以外與系統發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質統稱為外界或環境。例如,用酒精燈加熱容器中的氣體,氣體就是一個熱力學系統,而容器和酒精燈就是外界。2、狀態參量:為了描述系統的狀態而用到的物理量稱為系統的狀態參量。如溫度(T)、體積(V)、壓強(P)等。3、平衡態:沒有外界影響的情況下,系統中各部分的狀態參量都達到穩定的狀態。否則就是非平衡態。注意:①平衡態是一種理想情況,因為任何系統完全不受外界影響是不可能的。②類似于化學平衡,熱力學系統達到的平衡態也是一種動態平衡。③系統內部沒有物質流動和能量流動。④處于平衡態的系統各處溫度相等,但溫度各處相等的系統未必處于平衡態。二、熱平衡與溫度熱平衡:若兩個熱力學系統彼此接觸,而其狀態參量都不變化(即沒有發生熱傳遞),我們就說這兩個系統達到了熱平衡。熱平衡定律(熱力學第零定律)若兩個系統分別與第三個系統達到熱平衡,那么這兩個系統彼此之間也必定處于熱平衡。溫度:表征互為熱平衡的各系統的“共同熱學性質”的物理量,就叫溫度。同樣,具有相同溫度的系統也必然處于熱平衡狀態。宏觀上溫度是表征熱力學系統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對應熱力學系統內大量分子作熱運動的劇烈程度。三、溫度計與溫標1、溫標:定量描述溫度的標準叫做溫標。例如攝氏溫標是這樣建立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共存時為0℃(冰的熔點),純凈水沸騰時為100℃(水的沸點)。2、熱力學溫度(1)定義:熱力學溫標表示的溫度叫做熱力學溫度,它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符號:T,單位開爾文,簡稱開,符號為K.熱力學溫標與攝氏溫標的關系:T=t+273.15K說明:①攝氏溫標的單位“℃”是溫度的常用單位,但不是國際制單位,溫度的國際制單位是開爾文,符號為K.在今后各種相關熱力學計算中,一定要牢記將溫度單位轉換為熱力學溫度即開爾文;②由T=t+273.15K可知,物體溫度變化l℃與變化lK的變化量是等同的,但物體所處狀態為l℃與lK是相隔甚遠的。3、溫度計
溫度計是測溫儀器的總稱。例如水銀溫度計的測溫物質是水銀(汞),測溫原理是熱脹冷縮,測溫標準是攝氏溫標。除此之外,根據用途不同,有多種多樣溫度計。知識點五、內能分子動能1、定義:?物體內部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所具有的能量叫分子動能2、分子的平均動能:(1)定義:物體內所有分子動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動能。(2)意義:①由于分子間相互碰撞,分子動能不斷交換,單個分子動能時刻在變化,所以在熱現象的研究中我們關心的是組成系統的大量分子整體表現出來的熱學性質------所有分子動能的平均值。②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這是溫度的微觀含義。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是微觀上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就越大。換言之,分子平均動能是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的③溫度不反映單個分子的特性,兩個物體只要溫度相同,它們的分子平均動能就相同,但它們單個分子動能不一定相同,溫度很高的物體內部也存在著動能很小的分子。④物質種類不同的物體,如果溫度相同,它們分子的平均動能就相同,但它們的平均速率不同,因為分子的質量不同。⑤物體內分子運動的總動能是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總和。它等于分子平均動能與分子數的乘積,即它與物體的溫度和所含分子數目有關。分子勢能1、定義:由于分子間存在著分子力,因此分子組成的系統也存在著有分子間的相互位置決定的勢能,這種勢能叫分子勢能。2、決定因素:(1)微觀上:分子勢能的大小由分子間相互位置決定。(2)宏觀上:分子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體積有關。3、變化規律:(1)當分子間距離r>時: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引力,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力做負功,因此分子勢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增大。(2)當分子間距離r<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斥力,分子間距離減小時,分子力做負功,因此分子勢能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3)當分子間距離r=時:分子力為零,分子勢能最小。4、分子勢能曲線: 由分子勢能的變化規律可知:選無窮遠處為零勢能位置,分子間距離以為數值基準,r不論減小或增大,分子勢能都增大。所以說,分子在平衡位置處是分子勢能最低點。分子力曲線與分子勢能曲線對比:三、內能1、定義: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2、特點:組成任何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的熱運動,所以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3、決定因素:(1)微觀因素:物體內能的大小由組成物體的分子數、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和分子間的距離三個因素決定。(2)宏觀因素:物體內能的大小由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即物質的量、溫度和體積三個因素決定,同時也受物態變化的影響。4、內能和機械能的區別和聯系:訓練題一、單選題將1cm3
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cm3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溶液中有50滴.現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隨著酒精溶于水后,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單分子薄層.已測出這薄層的面積為0.2m2,由此估測油酸分子的直徑為()A.2×10-10m B.5×10-10m C.2×10-9m D.5×10-9m將液體分子看做是球體,且分子間的距離可忽略不計,則已知某種液體的摩爾質量μ,該液體的密度ρ以及阿伏加德羅常數NA,可得該液體分子的半徑為()A. B. C. D.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B.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運動
C.分子間距離增大,分子間作用力一定減小
D.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激烈,每個分子的動能都一定越大如圖所示是教材中模仿布朗實驗所做的一個類似實驗中記錄的其中一個小炭粒的“運動軌跡”.以小炭粒在A點開始計時,圖中的A、B、C、D、E、F、G…各點是每隔30s小炭粒所到達的位置,用折線連接這些點,就得到了圖中小炭粒的“運動軌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中記錄的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情況
B.在第75
s末,小炭粒一定位于C、D連線的中點
C.由實驗可知,小炭粒越大,布朗運動越顯著
D.由實驗可知,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劇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力減小時,分子勢能也一定減小
B.只要能減弱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物體的溫度就可以降低
C.擴散和布朗運動的實質是相同的,都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D.分子間的距離r存在某一值r0,當r大于r0時,分子間斥力大于引力;當r小于r0時,分子間斥力小于引力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乙分子位于r軸上,甲、乙兩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關系圖象如圖中曲線所示,F>0為斥力,F<0為引力.a、b、c、d為r軸上四個特定的位置,現把乙分子從a處由靜止釋放,則()A.乙分子從a到b過程中,兩分子間無分子斥力
B.乙分子從a到c過程中,兩分子間的分子引力先減小后增加
C.乙分子從a到c一直加速
D.乙分子從a到b加速,從b到c減速某種氣體在不同溫度下的氣體分子速率分布曲線如圖所示,圖中f(v)表示v處單位速率區間內的分子數百分率,所對應的溫度分別為TI,TII,TIII,則()
A.TⅠ>TⅡ>TⅢ B.TⅢ>TⅡ>TⅠ
C.TⅡ>TⅠ,TⅡ>TⅢ D.TⅠ=TⅡ=TⅢ如圖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乙分子位于x軸上,甲分子對乙分子的作用力與兩分子間的距離的關系如圖中曲線所示.F>0為斥力,F<0為引力.a、b、c、d為x軸上四個特定的位置.現把乙分子從a處由靜止釋放,則()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運動,由b到c做減速運動
B.乙分子由a到d的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過程中,兩分子間的分子勢能一直減小
D.乙分子由b到d的過程中,兩分子間的分子勢能一直增大關于分子動理論和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稱為布朗運動
B.物體的溫度升高,物體內大量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
C.物體的溫度升高,物體內分子勢能一定增大
D.物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其溫度一定升高關于機械能和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1kg0℃的水內能與1kg0℃的冰內能相同
B.機械能大的物體,其內能一定很大
C.物體的內能減小時,機械能也必然減小
D.物體的機械能減小時,內能卻可以增加二、多選題今年12月份我國華北、華東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霧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著大量的PM2.5.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其浮在空中很難沉降到地面從而對人健康形成危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環境溫度低于0℃時,PM2.5不再具有內能
B.無風霧霾中的PM2.5的運動屬于布朗運動
C.無風霧霾中的PM2.5的運動是分子運動
D.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
E.PM2.5在空氣中會受到重力的作用質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氣,32g的氧氣,在它們的溫度都是100℃時()A.它們的分子數目相同,它們的內能不相同,水蒸氣的內能比水大
B.它們的分子數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相同
C.它們的分子數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相同
D.它們的分子數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不相同,氧氣的分子平均動能大如圖所示為分子間作用力F和分子間距離r的關系圖象,關于分子間作用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分子間的引力總是比分子間的斥力小
C.分子間的斥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D.分子間的引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微粒越大,布朗運動就越不明顯
B.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越大
C.當分子間的距離增大時,分子間的引力變大而斥力減小
D.物體的溫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降低到絕對零度
E.物體的內能不可能為零三、計算題已知金剛石的密度為ρ,有一小塊金剛石,體積是V,摩爾質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
求:(1)這小塊金剛石中含有多少個碳原子?
(2)設想金剛石中碳原子是緊密地堆在一起的,計算碳原子的直徑.
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摩爾質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NA=6.0×1023
mol-1.試求體積V=360mL的水中含有水分子的總數N和水分子的直徑d
(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答案和解析【答案】1.B 2.A 3.A 4.D 5.B 6.C 7.B
8.C 9.B 10.D 11.BDE 12.AB 13.AC 14.ABE15.解:(1)金剛石的質量為:m=ρV;
金剛石的摩爾數為:n==;
金剛石所含分子數是:N總=nNA==;
(2)想金剛石中碳原子是緊密地堆在一起的,則碳原子的體積為:
V′==
又V′=
解得:碳原子的直徑d=.
答:
(1)這小塊金剛石中含有個碳原子.
(2)碳原子的直徑為.
16.解:(1)水分子數:=1.2×1025個
(2)d==2×10-9m
答:①水中含有水分子的總數是1.2×1025個;②水分子的直徑d是2×10-9m.
【解析】1.解:一滴油酸的體積為:V0=×10-6m3=1×10-10m3
油酸分子的直徑為:d===5×10-10m
故選:B.
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中,讓一定體積的純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單分子油膜,估算出油膜面積,從而求出分子直徑.
本題是以油酸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個靠一個,從而可以由體積與面積相除求出油膜的厚度,計算時注意單位的換算.2.解:液體的摩爾體積為V=
由題,液體分子看做是球體,且分子間的距離可忽略不計,則
液體分子的體積為V0==
由V0=得r==
故選A
根據將液體分子看做是球體,且分子間的距離可忽略不計的模型可知,阿伏加德羅常數NA個液體分子體積之和等于摩爾體積,求出分子體積,再球的體積公式求出分子的半徑.
本題利用物理模型估算液體分子的半徑,也可以利用此模型估算固體分子的大小和氣體分子間距.3.解:A、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正確
B、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中顆粒的運動,不是液體分子的運動.故B錯誤
C、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力作用力不一定減小,故C錯誤
D、氣體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這是統計規律,具體到少數個別分子,其速率的變化不確定,因此仍可能有分子的動能較小,故D錯誤
故選A.
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中顆粒的運動,不是液體分子的運動.
據分子力與分子之間距離的關系圖象求解.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本題考查對熱力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要加強記憶和練習.4.解:A、根據題意,每隔30s把觀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記錄下來,然后用直線把這些位置依次連接成折線;故布朗運動圖象是每隔30s固體微粒的位置,而不是運動軌跡,只是按時間間隔依次記錄位置的連線;微粒在75s末時的位置可能在任一點,故A錯誤,B錯誤;
C、懸浮微粒越小,受到液體分子撞擊的沖力越不平衡,布朗運動越顯著.故C錯誤;
D、液體溫度越高,液體分子運動越激烈,布朗運動越顯著.故D正確.
故選:D
布朗運動圖象反映了固體微粒的無規則運動在每隔一定時間的位置情況,而不是運動軌跡,只是按時間間隔依次記錄位置的連線.布朗運動的激烈程度與溫度、顆粒的大小有關.
布朗運動圖象的雜亂無章反映了固體小顆粒運動的雜亂無章,進一步反映了液體分子熱運動的雜亂無章.5.解:A、如果分子距離較大,表現為引力時,增大兩分子間的距離,分子間的引力減小;但由于分子力做負功,故分子勢能是增加的,故A錯誤;
B、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只要能減弱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物體的溫度就可以降低,故B正確;
C、擴散和布朗運動的實質是不相同的,布朗運動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故C錯誤;
D、分子間的距離r存在某一值r0,當r大于r0時,分子間斥力小于引力;當r小于r0時,分子間斥力大于引力,故D錯誤.
故選:B.
明確分子間作用力的性質,知道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二者都隨著距離增大而減小,但斥力減小的快;同時分子力做功能量度分子勢能的變化;
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越大則說明溫度越高;
布朗運動是固體小顆粒的無規則運動,它只是分子熱運動的反映.
本題考查分子間作用力、分力勢能、布朗運動等,要注意明確宏觀量和微觀量之間的關系,明確分子勢能的變化取決于分子力所做的功.6.解:A、分子之間的引力與斥力是同時存在的,乙分子從a到b過程中,兩分子間既有引力,也有分子斥力,只是引力大于斥力.故A錯誤;
B、由圖可知,乙分子從a到c過程中,兩分子間的分子引力先增大后減小.故B錯誤;
C、乙分子從a到c一直受到引力的作用,一直做加速運動.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判斷乙分子從a運動到c,是加速還是減速,以及分子勢能如何變化,關鍵看分子力之間的作用力的情況,是引力時則加速.
該題給出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的圖象,然后分析分子力的變化,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把握分子間的合力的變化關系.7.解: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激烈,分子運動激烈是指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圖Ⅲ腰最粗,速率大的分子比例最大,溫度最高;圖Ⅰ雖有更大速率分子,但所占比例最小,溫度最低,故B正確.
正確答案B
本題關鍵在于理解:溫度高與低反映的是分子平均運動快慢程度
本題考查氣體分子速率分布曲線與溫度的關系,溫度高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大.8.解:A、從a到c,分子力一直為引力,分子力一直做正功,分子乙一直做加速運動,故A錯誤;
B、乙分子由a到d,分子力先增大再減小,到C點分子力減小為0,之后反向增大,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先增大再減小再增大,故B錯誤;
C、乙分子由a到b的過程中,分子力一直做正功,故分子勢能一直減小,故C正確;
D、乙分子由b到d的過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分子勢能先減少后增大,故D錯誤;
故選:C
由圖可知分子間的作用力的合力,則由力和運動的關系可得出物體的運動情況,由分子力做功情況可得出分子勢能的變化情況
分子間的勢能要根據分子間作用力做功進行分析,可以類比重力做功進行理解記憶9.解:
A、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中顆粒的運動,不是液體分子的運動,而是液體分子的運動的間接反映.故A錯誤;
BC、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溫度升高,物體內大量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但是無法依據溫度變化判定分子勢能變化,故B正確,C錯誤;
D、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物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其內能不一定增加,與做功情況有關,故D錯誤;
故選:B.
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中顆粒的運動,不是液體分子的運動.
溫度只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本題關鍵要理解布朗運動的實質和意義,知道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分子勢能變化需要依據分子力的性質和做功的正負來判定.10.解:A、水變為同溫度的冰時要釋放熱量,故A錯誤
B、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動能與勢能的加和,機械能是物體動能與勢能的和,機械能可以為零,而內能不能為零,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系,物體的機械能減小時,內能卻可以增加,故BC錯誤,D正確
故選:D
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動能與勢能的加和,機械能是物體動能與勢能的和,機械能可以為零,而內能不能為零,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系.
一切物體都有內能,而機械能卻可以為零,影響內能的物理量有質量、狀態、溫度等因素.11.解:A、環境溫度低于0℃時,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PM2.5內能不為零,故A錯誤;
B、無風霧霾中的PM2.5浮在空中很難沉降到地面,其運動屬于布朗運動;故B正確;
C、PM2.5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C錯誤;
D、PM2.5在空中即不靜止,又不做勻速直線運動,而是浮在空中做無規則運動處于非平衡狀態,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故D正確;
E、PM2.5意指直徑小于2.5微米的懸浮顆粒,也被稱為細顆粒物,地面附近的任何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可知PM2.5在空氣中會受到重力的作用,逐漸落到地面上,所以PM2.5的運動不屬于布朗運動.故E正確.
故選:BDE
環境溫度低于0℃時,分子仍然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PM2.5是固體小顆粒.
PM2.5在空中即不靜止,又不做勻速直線運動,而是浮在空中做無規則運動處于非平衡狀態.
依據電子的尺寸可判定D,地球范圍任何物體都受重力.
重點在于要清楚PM2.5在空中的運動類似于布朗運動,另外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山東省泰安肥城市高二下化學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供應工業冷庫管理辦法
- 數據湖成本控制-洞察及研究
- 檔案數據追溯管理辦法
- 公安舉報投訴管理辦法
- 貨物裝卸機械使用安全守則
- 智能化農用機器人及其人機交互優化-洞察及研究
- 醫療幫扶專家管理辦法
- 信用評級機構競爭態勢與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探析
- 公安職工餐廳管理辦法
- 2025年中國LTCC技術行業市場現狀、前景分析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租賃住房培訓課件下載
- 房管員試題資料
- 2024年蘇州昆山國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商場吸煙區管理制度
- 糖尿病足截肢術后護理
- 廣東省東莞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
- 公司第四季度安委會會議匯報材料課件
- 2025年農業技術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詩歌鑒賞】2025屆高三下4月名校模考試題
- 小學生書法知識講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