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區錯季節大白菜課件_第1頁
高寒地區錯季節大白菜課件_第2頁
高寒地區錯季節大白菜課件_第3頁
高寒地區錯季節大白菜課件_第4頁
高寒地區錯季節大白菜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寒地區錯季節大白菜栽培技術

蔚縣農牧局趙帥TELQ:1072448897蔚縣農牧局陽光工程農業技術培訓課件金河寺概述植物學分類:十字花科蕓薹屬結球白菜俗名大白菜、包心菜;主產于長江以北廣大地區;其心葉由頂葉發展而成,依其心葉抱合的程度等特征(低級-高級類型)劃分為:散葉大白菜、半結球大白菜、花心大白菜、結球大白菜結球大白菜:卵圓型、直筒型、平頭型生物學特性—植物學特征1.根大白菜的根系屬于直根系,主根較發達,上粗下細,主根上有側根兩列,每列兩排。團棵時主根深達60cm,結球期根系最大分布直徑約80cm。但總的看,大白菜根仍屬淺根系,主要分布在25cm土層內。栽培上需要促根壯根,方能增產。莖營養生長時期莖短縮肥大,花芽分化前圓形、頂部平坦,花芽分化時伸長為圓錐形,最后抽生花芽。葉-器官異態葉營養生長時期葉很發達,是產品器官。大白菜葉呈明顯的“器官異態”現象,即具有“異型性”,分為子葉、基生葉、中生葉、頂生葉及莖生葉。子葉兩枚,對生有柄;之后生出一對基生葉或稱初生葉,長橢圓形,有柄無翼;再往后則著生中生葉、互生,一般2~3個葉環,早熟品種葉序2/5(3/8)型,晚熟品種葉序3/8(5/13)型,這是大白菜的主要同化器官。完成中生葉葉環生長后,再向內即是構成葉球的頂生葉,也叫球葉。它著生在莖的頂端,是同化產物的貯藏器官。在通過春化階段以后,花薹抽生,產生花莖,其上著生的葉叫莖生葉。異態葉型是結球白菜的一個特征。花花淡黃色,為總狀花序,未開花前短縮,開花結果時不斷伸長。完全花,花萼、花瓣各4枚,雄蕊6枚為強雄蕊,子房上位。開放時先從主枝開放,自下而上。生物學特性—生長

發育周期1.種子休眠期2.發芽期3.幼苗期4.蓮座期5.結球期6.休眠期7.抽薹期8.結果期1.營養生長時期1)發芽期:種子萌動~“拉十字”,一般3天子葉展開,7~8天拉十字,兩片子葉與兩片基生葉交叉生長的長相稱為拉十字,拉十字為其臨界特征。營養生長時期3)蓮座期:團棵至再長出1~2個葉環,形成發達的葉叢。形成大白菜的主要同化面積,苗端已分化球葉。此期生長量大而且迅速。當球葉分化停止,株心小球葉開始有抱合生長時,蓮座期即告結束。栽培上,蓮座期要通過追肥灌水來促進蓮座葉的生長及球葉的分化;后期則需適當控制澆水,避免蓮座葉生長過旺,影響轉入結球。營養生長時期4)結球期:從開始包心至形成整個葉球。此期生長量最大。結球前期:從開始包心到葉球的輪廓形成。這時蓮座葉的面積繼續擴大,外層球葉旺長,需要大量的肥水。結球中期:是球葉生長充實葉球的時期。此時球重增加最快,量最大。要大力促進養分的制造和向葉球的運輸積累。結球后期:指收獲前7~15天至收獲。這時蓮座葉開始衰老,球葉生長減慢,葉球進一步充實。營養生長時期

5)休眠期:收獲后貯藏,植株進入休眠狀態。

生殖生長階段生殖生長階段包括:返青抽薹期、開花期、結果期。

1.種子休眠期2.發芽期3.幼苗期4.蓮座期5.結球期6.休眠期7.抽薹期8.結果期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之一-溫度大白菜屬于半耐寒性蔬菜,生長期要求溫和的氣候,不耐熱也不耐寒。32℃以上及5℃下會生長不良。能忍受0~-2℃短期低溫,到-4~-5℃則會凍死,一般可忍耐輕霜。溫度過高,產生徒長,低了則推遲生長期。大白菜的春化溫度為15℃以下。之三--水分大白菜葉子多,面積大,葉面角質層薄,水分蒸騰量大,并且根系淺。所以需水多,特別是結球期,需水量最大。之四--土壤適應性較強,但以疏松肥沃、通氣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為好。一般砂壤土前期白菜生長良好而后期不良,產量和品質均低。壤土及粘壤土,最適于白菜栽培,葉球充實,產量和品質均高。中粘土或重粘土土質粘重,亦能獲高產,但發芽期遇雨發芽慢;雨后天晴易板結,出苗困難;蓮座期易徒長;結球期易使球充實,但葉柄過于肥厚,葉脈粗大,纖維發達,含水多,味淡品質不好,且易感病。三、大白菜栽培技術(一)栽培季節與栽培制度(二)高寒山區旱地大白菜栽培技術(三)大白菜病蟲害控制技術(二)高寒山區旱地大白菜栽培技術

1、選擇品種:(1)、選用冬性強、耐低溫、耐先期抽薹、早熟、抗軟腐病、高產、優質的品種,生長期短的早熟類型品種,其生長期一般在50~60天。普通的秋冬大白菜品種不適宜春季反季節栽培。

(2)、質量:結球緊實、無蟲痕、長筒狀、心葉黃色、口感好、無公害。品種介紹之一---春夏王韓國興農種苗公司選育的一代雜種。早熟,生長勢強,苗期生長速度快,結球早,葉色深綠。葉數54~60片,葉球矮樁型,球高25~30厘米,橫徑15~18厘米,結球緊實,球形美觀,平均單球重3千克左右。結球迅速,定植后55天即可采收。在短時間高溫和低溫下結球良好,不易抽薹,常溫10℃以上地區可多季節栽培。耐運輸,抗軟腐病、白斑病、黑斑病、病毒病。品種介紹之二---金春高樁直筒,球形整齊,外形美觀,風味佳,商品性優秀。抗病性強,抗寒性好,結球緊實,球大,球重3-5公斤左右。生長速度快,定植后55天左右可收獲的早熟品種,市場價格好。生長勢強,外葉深綠,內葉嫩黃,不易抽苔,適宜加工出口。純度高,豐產,耐貯運,適應性廣,適合大面積生產基地栽培。栽培要點:

1、育苗溫度保持10℃以上,生長過程喜肥水環境。

2、生育后期注意保持土壤肥力。栽培技術之三--種子處理、播種時間

藥劑浸種:把種子放在O.1%的綠亨6號溶液中浸泡lO一20分鐘,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凈,晾干后進行播種。種子包衣。在我縣冷涼山區,依據不同品種,不同年份的氣候條件,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其它鄉鎮可根據市場行情合理調節播期。栽培技術之四--播種密度目前我縣批量外銷白菜以單株重2—2.5kg比較好銷,一般大白菜的行距、株距均應掌握在40-50cm,畝密度2500—4000株。同時,根據品種生育期大小、氣候、土壤肥力高低、施肥、灌溉條件和市場而靈活掌握。也可按行距50~60cm,穴距33~35cm進行穴播,播種深度1~1.5cm,每穴播籽3~4粒,一般畝用種50-80g。-大白菜在我縣冷涼山區可平作,也可壟作。砂壤土或壤土,水源條件差的應平作或播在畦內;粘壤土、水源充足的可起壟覆膜栽培。(1)按預定株行距在畦面或壟背上挖2—3cm淺穴,穴內灌800一1000倍的辛硫磷藥液,可起到“坐窩”水和防治地下害蟲的作用。(2)穴內點三粒種子呈三角分布,種距2—3cm,蓋細潮土1cm。栽培技術之五--種植形式、播種方法栽培技術之六--田間管理間定苗:單穴播三粒,幼苗長至一片真葉時每穴留兩棵苗,長至3片葉時進行定苗中耕除草:苗期,蓮座期各進行一次,蓮座后期停止中耕,以防傷根。施肥澆水:為獲得萬斤以上產量,畝施有機肥3000--4000kg,氮、磷、鉀三元復混肥30—40kg。追肥應分三次:定苗后苗追尿素8—10kg;第二次在蓮座期畝追葉菜類三元沖施肥8—10kg;第三次在包心期追沖施肥8—15kg。結合防病殺蟲噴灑顆粒豐、壯豐優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微肥。(三)大白菜病蟲害控制技術

目前,國內發現大白菜病蟲草害80余種,其中,病害30多種,蟲害10多種,草害30多種,生理性病害10多種。常年因病蟲草害造成損失30-80%,部分地塊甚至絕收。1、病害真菌類: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白斑病、黑斑病、褐斑病、莖腐病、褐腐病、白銹病、根腫病等。細菌類:角斑病、軟腐病、黑腐病等。病毒病與根結線蟲病。生理性病害-干燒心、先期抽薹、裂球、凍害藥害大白菜白斑病葉片背面白斑病病葉半知菌亞門白斑小尾孢白斑病控制辦法

種子消毒可用50℃溫水浸種15分鐘,冷卻后晾干播種,也可用0.4%的福美雙拌種。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輪作。藥劑防治參照大白菜黑斑病。也可選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20%丙環唑微乳劑劑4000倍液或25%嘧菌酯1500倍液噴霧,5-7天一次。霜霉病1、選用抗病品種2.農業防治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或水旱輪作;適期播種,埂栽,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灌水要小水勤灌,雨后要及時排水。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M8600倍液,或90%乙磷鋁800倍液加高錳酸鉀1000倍液,每隔6~8天噴施1次,共噴2~3次。鞭毛菌亞門真菌寄生霜霉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侵染所致霜霉病病毒病病毒病的控制①選用抗病品種。②調整蔬菜布局,合理間、套、輪作,③適期早播,躲過高溫及蚜蟲猖獗季節;④發現重病株及時拔除,適時蹲苗。⑤苗期防蚜至關重更要早防。⑥發病初期,0.5%茹類蛋白多糖水劑300倍液、2%寧南霉素水劑500倍液、7.5%菌毒.嗎啉胍水劑500倍液、31%嗎啉胍.三氮唑核苷(病毒康)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20%嗎啉胍.乙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次。

軟腐病病原為細菌,稱胡蘿卜歐氏桿狀細菌胡蘿卜軟腐致病型控制方法高畦栽培或起壟栽培雨后及時排水,灌水要勤灌、均衡灌,發現軟腐病株要連根挖出深埋。拔后的株穴撒石灰后覆土踏實,然后再灌水。減少傷口產生和促進傷口愈合用硫酸鏈霉素或農用鏈霉素1000--1300倍液;或新植霉素1300倍液進行噴霧;重點噴軟腐病株及其周圍菜株地表或葉柄,使藥液流入菜心,效果更好。干燒心多以蓮座期出現,心葉邊緣干枯,向內卷縮,生長受抑制。結球初期葉邊緣呈水浸狀,后變黃色半透明至黃褐色焦枯,結球后外表無異常。剖視內部中間3-4層球葉上部呈暗褐色水漬紙狀。本病葉片腐爛,有酸敗味,短縮莖和維管束正常,可與軟腐病和其他病害相區別。

控制措施有機肥要充分發酵后均勻施用,化肥分期分批追肥;高畦直播,小水勤澆,畦面保持見濕見干發現干燒心立即澆水,并噴灑0.7%氧化鈣和2000倍萘乙酸混合液;或1%過磷酸鈣溶液,或0.7硫酸錳溶液,每隔5-7天一次,共3次。鹽堿地、澆工業污水、施用硫酸銨、碳酸銨過多,或施用不勻引起燒根,蹲苗時間過長,土壤缺水等均易引起干燒心。2、蟲害菜青蟲、小菜蛾、云斑粉蝶、斑緣豆粉蝶菜葉蜂、小猿葉蟲、蘿卜蚜、蠐螬、同型巴蝸牛、野蛞蝓、黃曲條跳甲小菜蛾菜葉蜂小猿葉蟲菜葉蜂野蛞蝓云斑粉蝶斑緣豆粉蝶斑緣豆粉蝶幼蟲黃曲條跳甲控制方法—小菜蛾農業防治合理布局,盡量避免大范圍內十字花笠蔬菜周年連作,以免蟲源周而復始,要及時處理殘株敗葉可消滅大量蟲源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趨光性,在蟲發生期,可放置黑光燈誘殺小菜蛾,以減少蟲源。生物防治采用細菌殺蟲劑,如BT乳劑600倍液可使小菜蛾幼蟲感病致死。保護天敵種群。藥劑防治

滅幼脲700倍液、25%快殺靈2000倍液,24%萬靈1000倍液、5%卡死克2000倍液進行防治。注意交替使用或混合配用,以減緩抗藥性的產生。控制方法--黃曲條跳甲濕度對黃曲條跳甲的發生數量關系最大,春秋季雨水偏多,有利于發生。黃曲條跳甲的適溫范圍21~30℃,特別是夏季高溫季節,繁殖率下降,并有蟄伏現象,發生較輕。屬寡足食性害蟲,偏嗜十字花科蔬菜。清除菜地殘株敗葉,鏟除雜草;播種前深耕曬土,消滅部分蛹。注意防治成蟲宜在早晨和傍晚噴藥。可選用下列藥劑: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

或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

或5%農夢特乳油4000倍液

或40%菊殺乳油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