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中模擬示范15解析版配套精選卷_第1頁
名校高中模擬示范15解析版配套精選卷_第2頁
名校高中模擬示范15解析版配套精選卷_第3頁
名校高中模擬示范15解析版配套精選卷_第4頁
名校高中模擬示范15解析版配套精選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名校最新高考模擬示范卷(十五)整理:楊環宇一.選擇題遷移農業的土地利用過程為焚地→耕作→休耕→再生林。下圖為赤道附近某地區土壤肥力變化圖。1圖中“休耕”與“再生林”階段分別為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解析】遷移農業休耕時期往往是土壤肥力最低的時期,并且上升緩慢,丙代表休耕階段;長出再生林,則表示土壤肥力已經上升至某一水平,丁代表再生林階段;甲階段土壤肥力迅速上升,應為焚地;乙階段土壤肥力不斷下降,應為耕作。答案C2該地區的典型土壤A土層深厚B富含有機質C多呈堿性D多磷、鉀元素【解析】遷移農業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地區,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發育的典型土壤為呈酸性的磚紅壤;有機質分解旺盛,含量較低;經長期高溫高濕的風化作用,土層深厚;淋溶作用強,磷、鉀等礦物養分缺乏。答案A3乙階段土壤肥力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濕地大量吸收養分B淋溶作用強烈C耕地化肥補充不足D氣候趨于惡化【解析】乙階段因原始森林的焚燒,肥力提高但植被覆蓋率下降,淋溶作用加劇,土壤養分大量流失,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耕作后土壤肥力急劇下降。答案B基于烏魯木齊市制造業的空間分布演變特征和空間集聚演變特征,得出烏魯木齊市制造業空間格局的演化模式如下圖。~2022年,烏魯木齊市制造業集聚程度最大的產業是A都市型產業B高新技術產業C機械設備產業D基礎型產業【解析】結合圖例及示意圖判斷烏魯木齊市制造業集聚程度最大的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一直分布在中心城區,且一直是單核心結構。答案B5烏魯木齊市制造業空間格局演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遠郊區資源豐富交B中心城區企業向外遷C遠郊區環境優美D中心城區市場需求低【解析】結合示意圖分析都市型產業的分布范圍有所擴大,并帶有向外擴散的趨勢;高新技術產業多年來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區,區位變化并不明顯;機械設備產業和基礎型產業的區位變化明顯,從中心城區向近郊區和遠郊遷移區擴散。答案B6烏魯木齊市制造業空間格局的演化A使中心區人口就業困難B改善城市環境質量C使中心區地價大幅下降D擴大城市服務范圍【解析】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中心區人口主要從事服務業,部分制造業向外遷移不會增大中心區人口的就業困難;低端的制造業向外遷移會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壯大,城市中心區人口大量增加,服務業發展迅速,中心城區地價會不斷上升,大了制造業的成本,這是制造業向外遷移的原因之一,不會因制造業外遷使中心區地價大幅下降;烏魯木齊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行政中心,為全省服務,不會因制造業的遷移而擴大城市的服務范圍。答案B科技界正在試驗建設世界首列膠囊超級高鐵車廂。據悉,車廂將會在空氣被幾乎抽干、近真空狀態下的封閉管道中移動。作為第五代交通運輸方式的設想,高速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一旦成功實踐,開發和運用前景不可估量。7結合材料描述,膠囊超級高鐵可能沒有的特點是A連續性強B污染小C靈活性強D運量大【解析】結合材料分析,因在真空里運行,膠囊車廂可能具有速度快、全天候、無污染、運量大的特點,但因受制于管線布局,故靈活性差。答案C8影響膠囊超級高鐵得以推廣實現的最主要因素是A氣候B技術C經濟D社會【解析】從材料分析,膠囊高鐵得以實現的最主要因素是技術。答案B9如果膠囊超級高鐵技術成熟并引入我國,下列哪兩個城市間最有可能率先建設A北京—廣州B蘭州—烏魯木齊C上海—烏魯木齊D廣州—深圳【解析】從材料分析,能推廣此類技術的城市要保證距離足夠長,經濟活動較為頻繁,客貨運量大,具有修建使用的可行性。答案A等坡度線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點連成的線,下圖I是我國南方某地區等坡度線圖,圖中數字代表坡度;圖Ⅱ為該地河谷中一傳統村落分布圖。10圖所示區域A甲河段比乙河段流速快B乙河段侵蝕作用比甲明顯地坡度比池塘周圍陡D乙河段水位季節變化比甲小【解析】圖中數字表示坡度,數字越大,坡度越陡。乙地數字大于甲地,說明乙地坡度陡,流速快,侵蝕作用比甲地明顯M地等坡度線密集,只能說明坡度變化幅度大,不能說明坡度陡。池塘對河流具有調蓄作用,會使其下游河流水位變化變緩,結合圖Ⅱ可推測該河流大致流向為由西南流向東北,乙地位于池塘上游。答案B11從資源利用的角度考慮,圖Ⅱ中村落前池塘的布局有利于A匯聚坡面徑流B增加大氣降水C擴大耕地資源D預防洪澇災害【解析】從合理利用資源的角度考慮,該村附近池塘的布局有利于匯聚坡面徑流,合理利用水資源;增加大氣降水、預防洪澇災害不是資源利用角度;開挖池塘不會擴大耕地資源。答案A二.非選擇題362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中P島被認為是世界上除南極大陸以外的最南端的陸地,隔海峽同大陸相望。島上夏涼冬冷,人口稀少,動植物資源保存較好,中部森林密布,民居以低矮、尖頂木屋為主。下圖為P島地理位置示意圖。1比較圖示山脈東西兩側自然景觀的差異,并說明原因。8分【答案】差異:東側以溫帶荒漠為主,西側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4分原因:西側為西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氣候濕潤;東側為背風坡,降水較少,氣候干旱。4分2分析P島動植物資源保存較好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氣候冷濕,不適宜人類生存,人口稀少,對環境破壞小;遠離大陸,北有麥哲倫海峽阻隔,受外界影響小。6分3說明P島自然環境對當地民居的影響。8分【答案】島上風力大,氣溫低,低矮房屋抗風和保溫性能好;降雪量大,尖頂房屋不易積雪;當地森林資源豐富,建筑材料以木材為主,且木屋保溫效果較好;于板塊邊界,多地震,木屋利于防震。8分372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世界文化遺產它山堰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浙江省寧波市鄞江鎮鄞江上游出山處的四明山與它山之間,用條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級的攔河溢流壩。據記載,壩的設計高度要求是“澇則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即引水渠南塘河,以泄流;旱則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它山堰與國內的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1分析鄞東平原和鄞西平原的形成過程。6分【答案】地處沿海地區,地勢低平,河流入海處水下坡度平緩,河流攜帶的泥沙受海水的頂托作用,水流速度減慢,泥沙不斷堆積,形成沖積平原。6分2簡述它山堰建設前,古代寧波地區人們生產生活面臨的自然障礙。6分【答案】海水倒灌,土地鹽漬化嚴重;供水緊張難;降水季節變化大,多旱澇災害。6分3分析它山堰建設后,樟溪水在旱季和雨季的水流流向變化特點。8分【答案】雨季,大部分來自樟溪的洪水漫過它山堰,進入鄞江,并經奉化江—甬江入海;小部分樟溪的洪水經南塘河—日、月兩湖—姚江—甬江入海。旱季,溪水則主要經南塘河—日、月兩湖—姚江甬江入海;小部分樟溪水漫過它山堰,進入鄞江,并經奉化江—甬江入海。8分4簡述冬季它山堰的主要生態功能。4分【答案】蓄淡阻咸;供水。4分4310分【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陜西留壩縣地處秦嶺南麓的漢江上游,2022年9月,被命名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22年以來留壩縣樹立旅游“一業突破”的發展方向,投入億元實施“精美留壩·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依托%的森林覆蓋率發展集觀光、研學、運動、養生為一體的全域旅游,讓老百姓從青山綠水中獲得經濟效益。說明綠水青山行動對留壩縣發展旅游產業的益處,并設計四項依托“綠水青山”開展的旅游項目。10分【答案】益處:通過城鄉環境整治,美化了旅游環境;2分發展了多種旅游產品,使旅游資源多樣化;2分國家級實踐創新基地,擴大了知名度。2分旅游項目:觀光項目,如觀賞秦嶺自然風光等。1分研學項目:如考察秦嶺植物多樣性、河流地貌等。1分運動項目:如登山、山地騎行、漂流等。1分養生項目:如森林氧吧、垂釣基地等。1分4410分【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杭州灣東西長85km,灣口寬100km,是一個典型的喇叭狀海灣,西有錢塘江注入,沿岸是我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之一。下圖為年2022杭州灣的生物多樣性指數變化曲線,其中a代表浮游植物,b代表浮游動物。以2022年為轉折點,說出杭州灣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并簡述其人為原因。10分【答案】變化特點:2022年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