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4:受精-孕育新的生命_第1頁
教學設計4:受精-孕育新的生命_第2頁
教學設計4:受精-孕育新的生命_第3頁
教學設計4:受精-孕育新的生命_第4頁
教學設計4:受精-孕育新的生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高一必修有性生殖教學設計受精——孕育新的生命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受精作用的過程及意義;(2)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與果實的形成。(3)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及各個階段的特點。2.能力目標:通過系統學習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及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回顧初中的知識,培養學生分析,歸納以及總結能力,并將初高中知識融會貫通。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對受精及生殖的講述,使同學們感受到生命誕生的不易,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感恩父母。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有性生殖的生物受精作用的過程及意義。(2)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的各個階段的特點。(3)綠色開花植物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及各個時期營養物質的來源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難點:(1)被子植物個體發育與有性生殖的關系。(2)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的各個階段的特點。三.教學方法1.借用“宇宙飛船”引入本章課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引導學生自學教材,歸納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3.指導學生完成綠色開花植物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及各個時期營養物質的來源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的課外生物科技活動,使學生完成由感性知識向理性知識的轉化。四.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⑴在調查實踐過程中,積極開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⑵引導學生自學教材,歸納知識,形成知識體系。2.教師的教學準備:⑴創設情境,引入課題伴隨著音樂,我先將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個體發育與動物的有性生殖和個體發育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將學生引入到我們這節課要學習探討的問題中來,為本節課的學習創設了一個較好的情境。⑵問題引領,構建概念模型接下來在探討課本中基本概念時,為了讓學生能成功建構基本概念的圖示模型,我安排學生先從閱讀材料入手,然后要求學生找出材料中提到的與生物生殖相關的詞,再去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平臺。⑶合作探究,突破重難點綠色開花植物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及各個時期營養物質的來源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的理解是幫助形成生態學思想的基礎,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之一。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教師:根據你所完成綠色開花植物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及各個時期營養物質的來源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的課外生物科技活動,完成由感性知識向理性知識的轉化的實踐。請你問答: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不是靠個體的長生不死,而是通過什么來實現?學生:生殖。教師:綠色開花植物和脊椎動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學生:有性生殖。教師:上一節我們介紹了減數分裂的過程和生殖細胞的形成,那么形成生殖細胞之后就要進行生命的另一個過程,受精作用,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有關受精作用的過程。(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生殖與受精閱讀課本P18-19相關內容,思考并小組討論下列問題:〖問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講述】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問2〗什么是無性生殖?無性生殖類型有哪些?找出各類型代表生物。【講述】無性生殖:指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主要有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營養生殖等幾種方式。分裂生殖:生物由一個母細胞分裂成兩個子體的生殖方式。生出的新個體,大小和形狀都是大體相同的。如,變形蟲、細菌、草履蟲等。出芽生殖:由母體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體的生殖方式。例如,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生物長成以后,能夠產生一種生殖細胞,成為孢子,孢子不經過兩兩結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個體。例如,根霉、青霉、蘑菇等。營養生殖:由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根、葉、莖)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營養生殖能夠使后代保持親本的特性,常用分根、扦插、嫁接等繁殖。〖問3〗什么是有性生殖?其特點是什么?【講述】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產生合子(如受精卵),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問4〗什么是受精作用?【講述】在受精作用進行時,通常是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與此同時,卵細胞的細胞膜會發生復雜的生理反應,以阻止其他精子再進入。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后不久,精子的細胞核就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問5〗人類的性別是如何決定的?醫院B超室均明示“嚴禁非醫學性鑒定性別”,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講述】受精決定生物個體的性別,帶有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發育為男性,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發育為女性。人類的適宜性別比例為1∶1,若人為改變這一比例,勢必會打破性別平衡,從而影響人類自身的繁衍。〖問6〗為什么同樣雙親的后代會呈現多樣性?【講述】(1)新一代繼承了父母雙方的遺傳物質。由于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以及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交叉互換,形成的配子的染色體組成具有多樣性,導致不同配子遺傳物質的差異,加上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所以必然導致后代性狀的多樣性。(2)減數分裂使染色體數目減半,受精作用使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原來的數目,從而使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保持恒定,因此,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性,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也可看出,生物的各種變化無論有多復雜,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探究二綠色開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閱讀課本P20相關內容,并結合圖Ⅱ,思考并小組討論下列問題:〖問7〗綠色開花植物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有什么特點?【講述】(1)精子的形成過程1個小孢子(花粉)母細胞eq\o(→,\s\up7(減數分裂))4個小孢子eq\o(→,\s\up7(成熟))4個花粉粒eq\o(→,\s\up7(細胞核進行,兩次有絲分裂))eq\a\vs4\al(4個成熟花粉粒每個,花粉粒內含有2個精子)(2)卵細胞的形成過程1個大孢子母細胞(胚囊母細胞)減數分裂4個大孢子3個退化,剩下的1個經過3次連續的有絲分裂8個子細胞(內含1個卵細胞和2個極核)組成八核胚囊特別提醒:從大孢子母細胞到卵細胞,經過一次減數分裂,三次有絲分裂。胚囊中的一個卵細胞和兩個中央極核起源于同一個大孢子,具有相同的染色體和基因。〖問8〗果實各部分來源及染色體數目變化情況如何?子房胚珠子房胚珠卵細胞+精子→受精卵→胚NN2N2N2極核+精子→受精極核→胚乳2N+N3N3N胚芽胚軸子葉胚根胚囊2N珠被2N子房壁2N種皮2N果皮2N種子果實(1)胚和胚乳是在雙受精基礎上發育而來的,包含著雙親的遺傳物質。種皮和果皮都是由母方的一部分結構變化而來,其遺傳物質完全由母方提供。所以種皮、果皮及胚的染色體數目雖然都是2N,但來源不同。(2)胚和胚乳發育先后順序卵細胞受精后就進入了休眠階段,受精極核形成后,通常無休眠現象,直接進入分裂。所以,通常胚的發育滯后于胚乳的發育。(3)一個胚珠發育成一個種子,一個子房內可著生多個胚珠,因而有些植物的果實內可以形成多個種子。〖問9〗有人說,因種子的胚能發育成新植物體,所以種子的成熟就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試分析這句話正確嗎?【講述】錯誤。受精卵的形成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而種子的胚其實已經是新一代植物的幼體了。〖問10〗植物個體發育過程中營養供給是怎樣的?【講述】(1)種子萌發時:有胚乳的種子(如玉米、水稻等)萌發時所需營養來源于胚乳;無胚乳的種子(薺菜、花生等)萌發所需營養則來源于子葉。(2)幼苗形成后:當種子萌發成幼苗后,植物將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從而獲得有機營養,通過根從土壤中吸取水、礦質離子等無機營養。營養供給流程圖:胚eq\o(→,\s\up11(從胚囊中),\s\do4(吸收營養))種子eq\o(→,\s\up11(子葉或胚乳),\s\do4(提供營養))幼苗eq\o(→,\s\up11(光合作用),\s\do4(提供營養))成體探究三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閱讀課本P21相關內容,并結合圖Ⅲ,思考并小組討論下列問題:〖問11〗動物個體發育的起點是什么?有什么特點?【講述】受精卵。受精卵的特點:(1)受精卵是有極性的,分為動物極和植物極。極性的形成與營養物質的分布不均勻有關。(2)動物極和植物極的特點動物極:含卵黃少,比重小一些,顏色深,總是朝上的。植物極:含卵黃多,比重大一些,顏色淺,總是向下的。〖問12〗什么是個體發育?【講述】生物體從受精卵開始,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的個體的過程,叫做個體發育。〖問13〗受精卵的顏色特點有什么生物學意義?【講述】①動物半球顏色深,植物半球顏色淺,在水域生態系統中是一種保護色。②有利于吸收陽光的熱量,滿足胚胎發育時所需的溫度條件。〖問14〗原腸胚的特點及發育方向是怎樣的?【講述】(1)特點①具有三個胚層,即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②兩個腔,即囊胚腔逐漸縮小,原腸腔逐漸擴大。③一個胚孔,是原腸腔與外界的通道。(2)發育方向:〖問15〗動物個體發育過程中營養物質供應及相關物質變化情況如何?【講述】(1)胚胎發育:哺乳動物胚胎發育早期所需營養由卵黃提供,后期則由母體通過胎盤提供。其他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所需營養由卵黃提供。(2)胚后發育所需營養由個體從環境中攝取。(3)卵裂時的細胞體積及物質變化①細胞數量隨分裂逐漸增多,但細胞體積逐漸減小。②有機物總重量不斷減小,但有機物種類增加。③DNA含量逐漸增加,其增加量與細胞數量變化一致。〖問16〗蛙的變態發育等同于胚后發育嗎?為什么?【講述】蛙的胚后發育包括從卵膜孵化出的小蝌蚪長成大蝌蚪,大蝌蚪變態發育成幼蛙,幼蛙發育成成蛙的全過程。

變態發育只是胚后發育的一個階段。七、板書設計第二節

有性生殖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1.受精概念:2.受精的過程3.結果:4.意義:二、綠色植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1.有性生殖2.雙受精3.子房的發育三、脊椎動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1.配子的來源2.發育的起點3.胚胎發育4.胚后發育八、教學反思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