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工程施工組織方案_第1頁
光纜工程施工組織方案_第2頁
光纜工程施工組織方案_第3頁
光纜工程施工組織方案_第4頁
光纜工程施工組織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光纜工程建設方案目錄TOC\h\z\t"標題1,1,標題2,2,標題3,3"第一章系統設計方案11.光纜鋪設總體設計方案11.1光纜敷設11.2光纜熔接31.3光纜調試42.簡易管道井系統設計方案82.1新建簡易管道井條件82.2新建簡易管道井總體設計82.3新建簡易管道井詳細施工設計9第二章質量保證及售后服務112.1施工方法及工藝標準112.2質量保證體系和措施122.2.1質量管理的標準122.2.2質量管理的環節132.2.3質量活動實施和控制的方法132.2.4工程質量控制142.3工期保證措施152.4售后服務保證措施16工程保修服務16采購方人員的培訓及技術支持18保修期后的服務承諾20..第一章系統設計方案1.光纜鋪設總體設計方案光纜鋪設主要分三部分:光纜鋪設、光纜熔接、光纜測試。本系統設計嚴格根據已通過甲方圖紙中的線路工程設計施工,交接箱及監控中心光纜熔接全部采用機架式光纖熔接盒熔接。1.1光纜敷設A.光纜的戶外施工較長距離的光纜敷設最重要的是選擇一條合適的路徑。這里不一定最短的路徑就是最好的,還要注意土地的使用權,架設的或地埋的可能性等。必須要有很完備的設計和施工圖紙,以便施工和今后檢查方便可靠。施工中要時時注意不要使光纜受到重壓或被堅硬的物體扎傷。光纜轉彎時,其轉彎半徑要大于光纜自身直徑的20倍。1.戶外管道光纜施工A.施工前應核對管道占用情況,清洗、安放塑料子管,同時放入牽引線。B.計算好布放長度,一定要有足夠的預留長度。詳見下表:注:其它余留按設計預留C.一次布放長度不要太長<一般2KM>,布線時應從中間開始向兩邊牽引。D.布纜牽引力一般不大于120kg,而且應牽引光纜的加強心部分,并作好光纜頭部的防水加強處理。E.光纜引入和引出處須加順引裝置,不可直接拖地。F.管道光纜也要注意可靠接地2.建筑物內光纜的敷設A.垂直敷設時,應特別注意光纜的承重問題,一般每兩層要將光纜固定一次。B.光纜穿墻或穿樓層時,要加帶護口的保護用塑料管,并且要用阻燃的填充物將管子填滿。C.在建筑物內也可以預先敷設一定量的塑料管道,待以后要敷射光纜時再用牽引或真空法布光纜3.光纜在樓內的敷設A.高層建筑如果本樓有弱電井<豎井>,且樓宇網絡中心位于弱電井<豎井>內,則光纜沿著在弱電井<豎井>敷設好的垂直金屬線槽敷設到樓宇網絡中心;否則<包括本樓沒有弱電井或豎井的情況>,則光纜沿著在樓道內敷設好的垂直金屬線槽敷設到樓宇網絡中心.B.光纜固定在樓內敷設光纜時可以不用鋼絲繩,如果沿垂直金屬線槽敷設,則只需在光纜路徑上每2層樓或每35英尺<10.5M>用纜夾吊住即可.如果光纜沿墻面敷設,只需每3英尺<1M>系一個纜扣或裝一個固定的夾板.4.光纜的富余量由于光纜對質量有很高的要求,而每條光纜兩端最易受到損傷,所以在光纜到達目的地后,兩端需要有10M的富余量,從而保證光纖熔接時將受損光纜剪掉后不會影響所需要的長度.B.光纜的敷設規范5.長度及整體性每條光纜長度要控制在800M以內,而且中間沒有中繼.6.光纜最小安裝彎曲半徑在靜態負荷下,光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是光纜直徑的10倍;在布線操作期間的負荷條件下,例如把光纜從管道中拉出來,最小彎曲半徑為光纜直徑的20倍.對于4芯光纜其最小安裝彎曲半徑必須大于2英寸<5.08CM>.7.安裝應力施加于4芯/6芯光纜最大的安裝應力不得超過100磅<45公斤>.在同時安裝多條4芯/6芯光纜時,每根光纜承受的最大安裝應力應降低20%,例如對于4*4芯光纜,其最大安裝應力為320磅<144公斤>.8.光纖跳線的安裝拉力光纖跳線采用單條光纖設計.雙跨光纖跳線包含2條單光纖,它們被封裝在一根共同的防火復合護套中.這些光纖跳線用于把距離不超過100英尺<30M>的設備互連起來.光纖跳線可分為單芯纖軟線和雙芯纖軟線,其中單芯纖軟線最大拉力為27磅<12.15公斤>,雙芯纖軟線最大拉力為50磅<22.5公斤>.將光纖與FC頭進行熔接,然后與耦合器共同固定于光纖端接箱上,光纖跳線1頭插入耦合器,1頭插入光端機上的光纖端口.C.光纜搬運及敷設要點1.光纜在搬運及儲存時應保持纜盤豎立,嚴禁將纜盤平放或疊放,以免造成光纜排線混亂或受損。2.短距離滾動光纜盤,應嚴格按纜盤上標明的箭頭方向滾動,并注意地面平滑,以免損壞保護板而傷及光纜。光纜禁止長距離滾動。3.光纜在裝卸時宜用叉車或起重設備進行,嚴禁直接從車上滾下或拋下,以免損壞光纜。4.敷設時應嚴格控制光纜所受拉力和側壓力,必要時應詢問光纜相關機械強度指標。5.敷設時應嚴格控制光纜的彎曲半徑,施工中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光纜允許的動態彎曲半徑。定位時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光纜允許的靜態彎曲半徑。6.光纜穿管或分段施放時應嚴格控制光纜扭曲,必要時宜采用倒"8"字方法,使光纜始終處于無扭狀態,以去除扭絞應力,確保光纜的使用壽命。7.光纜接續前應剪去一段長度,確保接續部分沒有受到機械損傷。8.光纜接續過程應采用OTDR檢測,對接續損耗的測量,應采用OTDR雙向測量取算術平均值方法計算。1.2光纜熔接〔1把光纖從光纜中拔出和處理A.把長約1M的帶狀光纖除去其松套管;B.用中性溶劑除去纜膏;C.將帶狀光纖放在光帶夾具內,保持其清潔,夾力良好。光帶夾具要選適當,其寬度和厚度應根據帶狀光纖的芯數及帶狀光纖的處理方式而定。一般包覆型帶狀光纖的厚度約400微米,粘邊型帶狀光纖的厚度約300微米,帶狀光纖在光帶夾具中的深出長度一般為30mm,保證在切割后,有10mm裸光纖。〔2光纖剝離程序光纖的基材和光纖涂層是用熱剝離法去除的:A.把在光帶夾具里的帶狀光纖放進熱剝離器〔又叫加熱剝離鉗內5-8s,其時間長短根據帶狀光纖的基材與光纖涂層而定;B.光纖被剝離后,在光纖表面可發現少量的剩余涂層材料,應用無棉絮紙巾和大于99%純度的酒精進行清洗。〔3光纖切割光纖的切割質量是保證低熔接損耗的重要因素。要保持切割刀的良好性能,切割刀的v型槽和光纖表面必須保持十分清潔,切割后的光纖端面角度<1°,切割長度10mm〔4光纖熔接過程A.光纖放在v型槽內,預熔電弧燒掉光纖表面雜質,檢查光纖端頭;B.熔接;C.接續前檢查和測試熔接機電弧強度,尋找最佳接續條件,顯示熔接損耗估算值〔估算值是根據光纖間端面距離、光纖端面角度和光纖包層外徑的對位來計算的。〔5熔接后進行機械保護A.將套在熔接點上的套管放入熔接機所附的加熱器槽內時,套管中的支撐棒應安放在下面;B.將經過熔接點加強保護后的光纖安裝在接頭盒內。1.3光纜調試光纜內光纖的測試項目有傳輸衰減的測量,對多模光纖,當需要時測試基帶響應。單模光纖是以色散系數來表征色散的。單模光纖的色散系數本來很低,對于140Mbit/s系統的限額為300ps/nm,因此當中繼段長小于50km時,該限額有很大余量,施工過程可以不必測量;565Mbit/s五次群的限額為120ps/nm,因此有必要在設計中考慮,施工后進行驗證測量。1、現場傳輸衰減的測量1.1光纖的衰減光信號沿光纖傳輸時,光功率的損失即為光纖的衰減,衰減A以分貝〔dB為單位,A=10lgP1/P2〔dBP1和P2分別是注入端和輸出端的光功率。1.2光纜間增加注入系統為了測量得到精確的結果,必須保證功率分配是穩態模,因此在光源與被測光纜間增加注入系統。注入系統由擾模器、濾模器和包層模剝除器組成的一種模擬裝置;對多模光纖可以用1km以上,以一定曲率半徑圈繞的光纖。1.33種測試方法比較CCITT建議G.651推薦了3種測試方法。即剪斷法、和后向散射法。剪斷法精度高但有破壞性;介入損耗法是非破壞性,精度不如剪斷法;而后向散射法,即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測量,功能全、精度高和無破壞性,測量數據可直接打印出來。1.4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測量的優點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測試只需在光纖的一端進行,如圖1、2所示,用這種儀表不僅可以測量光纖的衰減系數,還能提供沿光纖長度衰減特性的詳細情況,檢測光纖的物理缺陷或斷裂點的位置,測定接頭的衰減和位置,以及被測光纖的長度,這種儀器帶有打印機,可以把測繪的曲線打印出來。圖1光時域反射儀的框圖圖2后向散射功率的典型曲線現場光纖接續由OTDR監視進行,熔接機在熔接完一根芯后都會給出熔接點的估算衰耗值,其估算一般都是本地纖芯直觀監測,即通過觀察纖芯對接的好壞來估算衰耗值。接續工作是否完好,由監視者測量后通知接續工作者。這種方法的優點:一是OTDR固定不動。省略了儀表轉移所需的車輛和人力物力;二是測試點選在有市電而不需配發電機的地方;三是測試點固定,減少了光纜開剝。1.5OTDR測量參數的選擇〔1選擇適當量程:OTDR有不同的量程,操作者應結合測試的光纜長度選擇比較恰當的量程,使測試曲線盡量顯示在屏幕中間,這樣讀數才能準確,誤差才會小。〔2選擇適當脈沖寬度:OTDR可以選擇注入被測光纖的光脈沖寬度參數,在幅度相同的情況下,寬脈沖的能量要大于窄脈沖的能量,能夠測試較長距離,但誤差較大。因此,操作者應該結合待測光纖的長度選擇適當的脈沖寬度,使其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能夠測試盡可能長的距離。〔3選擇適當的折射率:由于不同廠家光纖選用的材質不同,造成光在光纖中傳輸速度不同,即不同的光纖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在測試時應選擇適當的折射率,這樣在測量光纖長度時才能準確。〔4測試點位選擇應合理:目前,大部份OTDR測試接頭損耗均采用5點法,在測試時,光標作為一點應定位在接頭點上,其余4點應分別對應接頭點兩側的光纖特性。這樣接頭測試才能準確。1.6光纜接頭單向測試法此種方法就是在接續方向的始端放置一臺OTDR,對所有接頭點進行單向測試。當中繼段長度較短,光纜接頭不多,如市話中繼光纜,對接頭衰減要求不很精確時,可以用光時域反射儀從一端監視,指揮接續者調整接續器達到相對最佳值即可正式接續,從圖2觀察到圖內〔c點的波形出現小的"臺階",衰減的大小可以由"臺階"的大小估計。這種方法精度不如比較法,但簡便,只要一點監視兩點配合,適宜于中繼段衰減余量較大的光纜段施工,可增快進度。1.7光纜接頭雙向環測法此種方法就是在接續方向的始端將兩根光纖分別短接,組成回路,OTDR在接續開始點的前一點對所有接頭點進行雙向測試。由于增加了環回點,所以能在OTDR上測出接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