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原西安交大本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移動通信原西安交大本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移動通信原西安交大本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移動通信原西安交大本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移動通信原西安交大本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移動通信原西安交大版本詳解演示文稿第一頁,共四十七頁。優選移動通信原西安交大版本第二頁,共四十七頁。本次課教學目的:理解移動通信的電波傳播特性掌握移動信道的衰落特性掌握多徑衰落特性第2章移動信道第三頁,共四十七頁。概述(1)為何要研究傳播特性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的傳播路徑非常復雜接收天線將接收從多條路徑傳來的信號移動臺的運動周圍環境的變化傳播特性直接關系到以下因素天線高度的確定預測信號的覆蓋范圍為實現優質可靠的通信需采用何種抗衰落技術……第四頁,共四十七頁。概述(2)研究傳播特性的基本方法理論分析

即用電磁場理論或統計理論分析電波在移動環境中的傳播特性,并用各種模型來描述移動信道。現場電波傳播實測

即在不同的傳播環境中,做電波傳播試驗。測試參數包括接收信號幅度、時延以及其它反映信道特征的參數。計算機模擬

即利用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快速靈活地模擬各種移動環境。該方法可彌補前兩種方法的不足。第五頁,共四十七頁。概述(3)一般的三級模型路徑損耗長程范圍內平均信號電平取決于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的距離陰影短程范圍內平均信號電平在50100波長距離內平均得到由地形或人造障礙引起多徑衰落來自不同方向不同長度路徑信號引起的干擾信號包絡在幾個波長間距內的變化幅度可達30dB第六頁,共四十七頁。據信道特性參數隨時間變化的快慢,通常又分為:恒參信道:傳輸特性隨時間變化速度極慢,或者說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其參數基本不變。變參信道:傳輸特性隨時間的變化較快。

2.1電波傳播特性第七頁,共四十七頁。2.1.1無線電波的傳播機制自由空間(無阻擋物):視距傳播LOS(line-of-sight)存在阻擋物(多條路徑):反射:當電磁波遇到比波長大得多的物體時,會發生反射繞射:當接收機和發射機之間的無線路徑被尖利的邊緣阻擋時,會發生繞射散射:當波穿行的介質中存在小于波長的物體并且單位體積內阻擋體的個數非常巨大時,會發生散射。2.1電波傳播特性第八頁,共四十七頁。自由空間傳播模型

自由空間均勻無損耗的無限大空間。各向同性。電導率為0,相對介電常數和相對磁導率為1。傳播損耗本質:球面波在傳播過程中,隨著傳播距離增大,電波能量在擴散過程中所引起的球面波擴散損耗。接收天線所捕獲的信號功率是發射天線輻射功率的很小部分。2.1.2直射波第九頁,共四十七頁。自由空間傳播模型

模型適用范圍接收機和發射機之間是完全無阻隔的視距路徑LOS。僅當視距大于發射天線遠場距離時適用。遠場距離df=2D2/λ(D為天線的最大物理線性尺寸)距發射機d處天線的接收功率數學表達式(Friis公式)(2.1)

其中,L是與傳播無關的系統損耗因子;λ為波長。第十頁,共四十七頁。自由空間傳播模型自由空間傳播模型

距發射機d處天線的接收功率物理意義

—與d2成反比→距離越遠,衰減越大。

—與λ2成正比(與f2成反比)→頻率越高,衰減越大。

—綜合損耗L(L>=1)通常歸因于傳輸線衰減、濾波損耗和天線損耗,L=1則表明系統硬件中無損耗。第十一頁,共四十七頁。自由空間傳播模型自由空間傳播模型路徑損耗表示信號衰減,單位為dB的正值。為有效發射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間的差值,如下表示:第十二頁,共四十七頁。2.1.3大氣中的電波傳播1、大氣折射

低層大氣并不是均勻介質-折射與吸收大氣折射對電波傳播的影響,在工程上通常用“地球等效半徑”來表征。實際半徑是6370km,等效地球半徑為8500km。第十三頁,共四十七頁。2.1.3大氣中的電波傳播2、視線傳播極限距離

第十四頁,共四十七頁。2.1.4障礙物的影響與繞射損耗繞射使得無線電信號可以傳播到阻擋物后面。繞射可用惠更斯原理解釋波前上的所有點可作為產生次級波的點源,這些次級波組合起來形成傳播方向上新的波前。當電波到達阻擋物的邊緣時,由次級波的傳播進入陰影區。x表示障礙物頂點至直射線的距離,稱為菲涅爾余隙。規定阻擋時余隙為負,無阻擋時余隙為正。

第十五頁,共四十七頁。菲涅爾區指從發射機到接收機的次級波路徑長度比總的視距長度大nλ/2的連續區域(即圖中的圓環)。菲涅爾區中相鄰的同心圓之間的路徑差為λ/2,則兩條路徑的相位差為。從連續費涅爾區傳播出去的次級波對總的接收信號交替產生增加和減小合成信號的作用。

第n個費涅爾區同心的半徑可用以下公式表示:2.1.4障礙物的影響與繞射損耗第十六頁,共四十七頁。2.1.4障礙物的影響與繞射損耗x/r1>0.5時附加損耗為0dB。X<0時損耗急劇增加。X=0時TR射線從障礙物頂點擦過,損耗為6dB在選擇天線高度時,根據地形盡可能使服務區內各處的菲涅爾區余隙x/r1>0.5第十七頁,共四十七頁。2.1.5反射波反射波:第十八頁,共四十七頁。2.1.5反射波(2)地面反射模型(雙線或兩徑傳播模型):

視距和地面反射的路徑差Δ為:當T-R距離d遠遠大于ht+hr時,上式可使用泰勒級數進行近似簡化:

第十九頁,共四十七頁。2.1.5反射波接收功率為:

適用條件:當距離很大時,接收功率隨距離成4次方衰減。對較大的d值,接收功率和路徑損耗與頻率無關。第二十頁,共四十七頁。2.1.6散射實際移動環境中,接收信號比單獨繞射和反射模型預測的要強,這是因為當電波遇到粗糙表面時,發生散射作用,這就給接收機提供了額外的能量。預測接收點的信號場強是研究傳播模型的主要目的,通過以上的學習,同學們可以對預測接收點的信號場強有定性(非定量)的分析。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七頁。2.2移動信道的衰落特性2.2.1概述

移動信信道的時變特性

自由空間傳播損耗與彌散

陰影衰落系統設計

多徑衰落抗衰落技術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七頁。陰影衰落:起伏地形、建筑物、植被(高大的樹林)的阻擋,移動臺通過陰影區時會引起陰影衰落特點:長期衰落(大尺度衰落),與無線電傳播地形和地物的分布、高度有關慢衰落的衰落速率與頻率無關,這一點與快衰落不同

慢衰落的深度,取決于信號頻率與障礙物的狀況。

2.2.1移動信道的衰落特性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七頁。慢衰落的局部均值近似服從對數正態分布。其標準偏差郊區比市區大;且隨著工作頻率的升高而增大。2.2.1移動信道的衰落特性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七頁。多普勒頻移成因:路程差造成的接收信號相位變化值,進而產生多普勒頻移。后果:信號經不同方向傳播,其多徑分量造成接收機信號的多普勒擴展,進而增加信號帶寬。數學推導2.2.2移動信道的衰落特性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七頁。2.2.3衰落信號幅度的特征量工程實用中,常常用一些特征量表示衰落信號的幅度特點。衰落率:信號包絡在單位時間內以正斜率通過中值電平的次數。電平通過率:信號包絡在單位時間內以正斜率通過某規定電平R的平均次數。衰落持續時間:信號包絡低于某個給定電平值的概率與該電平值所對應的電平通過率之比。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七頁。1、衰落率衰落率與發射頻率、移動臺行進速度、方向及多徑傳播的路徑數有關。測試結果表明,當移動臺的行進方向朝著或背著電波傳播方向時,衰落最快。衰落深度與衰落速率密切相關。深度衰落發生的次數較少,淺度衰落發生得相當頻繁。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七頁。2、電平通過率衰減20dB概率為1%,衰減30dB和40dB的概率分別為0.1%和0.01%。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七頁。3、衰落持續時間由于每次衰落的持續時間也是隨機的,所以只能給出平均衰落持續時間。(如上圖tA)接收信號電平低于接收機門限電平時,就可能造成語音中斷或誤比特率突然增大。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移動信道是彌散信道。多徑傳播是陸地移動通信的主要特征。近端區域對多徑影響大小尺度衰落成因:由同一傳輸信號沿兩個或多個路徑傳播,以微小的時間差到達接收機的信號相互干涉所引起的。

效應短距或短時傳播后信號強度的急速變化。不同多徑信號上,存在時變的多普勒頻移。多徑傳播時延引起的擴展(回音)。2.2.4多徑衰落第三十頁,共四十七頁。下圖示意了Rayleigh概率密度函數。相應的Rayleigh累積分布函數(CDF)如圖所示。2.2.4多徑衰落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七頁。多徑衰落電波通過移動信道后,信號在時域上、頻域上和空間(角度)上都產生彌散,本來分開的波形在時間上或頻譜上或空間上會產生交疊,使信號產生衰落失真。

當信號帶寬大于相關帶寬時就會發生頻率選擇性衰落--相關頻率。多普勒效應會導致發送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信道特性發生變化,產生所謂的時間選擇性衰落—相干時間。空域上波束的角度擴散造成了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信號衰落起伏不一樣,即所謂的空間選擇性—相干距離。時延擴展和相關頻率、多普勒擴展和相關時間、角度擴展和相干距離的關系?

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七頁。功率時延分布(PDP,PowerDelayProfile)描述信道在時間上的色散;多普勒功率譜密度(DPSD,DopplerPowerSpreadDensity):描述信道在頻率上的色散;功率角度譜(PAS,PowerAzimuthSpectrum):描述信道在角度上的色散。2.3多徑衰落

(描述多徑衰落信道的主要參數)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七頁。2.3.1時延擴展與相干帶寬時間色散(TimeDispersionParameters)

定義:因多徑傳播造成信號時間擴散的現象。成因:發射信號經過不同路徑到達接收點的時間各不相同。例子說明,以發射單脈沖為例。

時變多徑信道響應示例(a)N=3(b)N=4(c)N=5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七頁。2.3.1時延擴展與相干帶寬時間色散(TimeDispersionParameters)

不同時間發送的脈沖信號經歷不同時延情況如下

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七頁。描述時間色散的重要參數平均附加時延rms時延擴展最大附加時延(XdB)多徑能量從初值衰落到低于最大能量處XdB的時延,即tx-t0(其中 ) 1、時延擴展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七頁。1、時延擴展室內功率延時分布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七頁。描述時間色散的重要參數多徑時間色散參數典型值(450MHz

900MHz)如下表所示。由表可見:市區的時延要比郊區大,也就是說,從多徑時間色散考慮,市區傳播條件更為惡劣。為了避免碼間干擾,如無抗多徑措施,則要求信號的傳輸速率必須比1/στ低得多。1、時延擴展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七頁。2、相干帶寬舉例說明:雙射線信道雙射線信道的等效網絡框圖接收信號雙射線信道的等效傳遞函數第一射線信號:Xi(t),第二射線信號:aXi(t)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七頁。2、相干帶寬舉例說明:雙射線信道雙射線信道的幅頻特性w1+a1-aA(w,t)(2n+1)π/

st2nπ/

st附加圖3雙射線信道的幅頻特性第四十頁,共四十七頁。2、相干帶寬舉例說明:雙射線信道雙射線信道的信道的幅頻特性由上圖可知,兩個谷點之間的頻率差為:或:可見:兩相鄰場強為最小的頻率間隔,是與多徑時延擴展成反比的。例2.1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七頁。起因:由時間色散引起。定義:指某一特定頻率范圍內,在該范圍內,任兩個頻率分量有很強的幅度相關性,即所有頻率分量幾乎具有相同的增益及線性相位。定量表達式:如果相干帶寬定義為頻率相關系數大于0.9的某特定帶寬,則相干帶寬近似為:如果將定義放寬至相關函數值大于0.5,則相干帶寬近似為:2、相干帶寬第四十二頁,共四十七頁。2、相干帶寬信號帶寬遠遠小于相干帶寬的情況如圖所示,通過圖的動態變化我們可以看出:1)在信號帶寬范圍內,各頻點的幅度有基本相同的增益,也就是說,發送信號的頻譜基本保持不變;2)信道的增益是隨著時間變化的,也就是接收端信號的功率是不斷變化的,這種信號忽大忽不小的變化就是衰落。第四十三頁,共四十七頁。2、相干帶寬所傳輸的信號帶寬大于相干帶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