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 專題11 微專題一 聚焦詩意準確選擇 (含詳解)_第1頁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 專題11 微專題一 聚焦詩意準確選擇 (含詳解)_第2頁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 專題11 微專題一 聚焦詩意準確選擇 (含詳解)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專題一聚焦詩意,準確選擇[微導語]古詩選擇題對于考生來說相當重要,它不僅關乎得分,更關乎是否讀懂詩歌。因此,考生要把做題與讀懂詩歌緊密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借題解詩,另一方面把握題型特點,聚焦詩中關鍵詞句,保證答準這道題。一、了解古詩選擇題特點在參見Ⅱ真題研練“探究特點把握復習方向”中選擇題內容的基礎上,再次強化對選擇題題型特點的認識:1.“四選一”式負選型(選出不正確的一項)2.依詩定序選項的先后順序保持與原詩句順序大體一致。3.“理解”與“賞析”兼顧,重在“理解”選擇題的設題點有兩方面:一方面,考查對詩中關鍵詞句、情感主旨的準確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對詩中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賞析。從近三年的命題實踐看,其考查重心放在了詩意理解上,尤其是對詩中關鍵詞語、重點句子的準確理解,考生應充分把握這一點。4.設誤細微命題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錯對象、無中生有、過度解讀及隨意引申等方式,把錯誤點放在選項的細微之處,尤其是多放在一兩個詞語上。5.讀懂選項雖說解答該題要全面、細致地閱讀詩歌,但有時是邊閱讀邊判斷思考,無論是選擇恰當的或不恰當的選項,錯誤總集中在選項的某一兩處細節上,絕大多數選項內容是正確的。所以,答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準確理解詩歌的過程,題目答對了,詩歌也就基本上讀懂了。因此,選項是幫助理解詩歌的極好的“拐杖”,更有助于下一道主觀題的解答。二、學會比對分析,聚焦詞句理解答好選擇題,應遵循以下步驟:第一步,細讀選項,看清指向在整體閱讀詩歌的基礎上,仔細閱讀選項,看清其指向:有的選項是針對詩歌局部,有的是針對整首詩歌;有的是針對詞句理解,有的是針對情感主旨,有的是針對語言、手法等。第二步:定位詩句,逐一比對答題時,要在通讀全詩的基礎上,依據選項的內容來定位選項內容所對應的詩句,對比原詩句在意象、意境、語言、手法、情感、主題以及涉及的文化常識等方面的賞讀解析是否正確。要做到細心、逐一地比對,同時要學會綜合分析、辯證思考。第三步:聚焦詞句,排除陷阱命題者往往在選項中巧妙地設置若干陷阱,以此來干擾考生。常見的陷阱集中在詩歌的意象、意境、語言、手法、情感以及文化常識等要素上。但是,考生最應關注的是選項中對關鍵詞句、重要句子的理解,看看選項有無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是命題者最常用的干擾手段)。應全力應對詞句理解問題,全力排除曲解文意這一陷阱。設誤方式設誤示例應對方法曲解詞語2020年全國卷Ⅲ第14題C項,將“約束兒童勿多取”中的“勿多取”理解為“不要過多取食”。(“勿多取”的真正意思是不貪不奢。)把該詩詞語作為平常的文言詞語來理解,放在原句中理解,注意有無望文生義、以今律古等情況。曲解詩句2020年全國卷Ⅱ第14題B項,將“行藏終欲付何人”一句理解為高人賢士“無法避免身后湮沒無聞的可能”。(該句的真正意思是,他們的事跡沒有被準確記錄。)把該句作為正常的文言句子來理解,特別關注詩句有無倒序、省略、活用等現象,同時進行相關聯想,在頭腦中“復活”句意及其所描繪的景象。詩意無中生有2020年新高考全國卷Ⅱ第15題B項,將“后生好學果可畏”理解為“作者對趙伯魚的嘉許以及勸誡”。(“勸誡”一詞無中生有。)全面、準確地理解詞句意思,體會詩人寫作的真正用意,警惕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邊練邊悟(2020·北京)閱讀李白《寄東魯二稚子》一詩(原詩見突破一“掌握意象‘三考’題”部分),然后回答問題。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白由江南農事春景聯想到東魯田地無人耕種,心生茫然之感。B.李白思念一雙兒女,追憶昔日春游漫步的場景,不禁淚下如泉。C.這首詩敘事樸實,語言明白如話,親切自然,堪稱“天然去雕飾”。D.這首詩展現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風格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不同。答案B解析“追憶昔日春游漫步的場景”錯。“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他想象自己的一雙小兒女在桃樹下玩耍的情景,他們失去了母親(李白的第一個妻子許氏此時已經去世),此時不知有誰來撫摸其背,愛憐他們。李白想到這里,又不由得心煩意亂,“肝腸日憂煎”。由此可見,這是李白當時的想象,并非“追憶”。2.下列對詩句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先說“吳蠶已三眠”,后又說“別來向三年”,抒發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B.詩人先感慨“誰種龜陰田”,最后又說“因之汶陽川”,表達了歸隱田園的志向。C.“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這兩句由金陵酒樓引發東魯家園之思,過渡巧妙。D.“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意思是想到孩子們缺失父愛,詩人心中紛亂焦慮。答案D解析A項“抒發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錯,先說“吳蠶已三眠”,后又說“別來向三年”,是表達離家日久,對家人特別是一雙兒女十分想念。B項“表達了歸隱田園的志向”理解有誤,“誰種龜陰田”是看到吳地春蠶結繭,想到春時東魯家中農事,想到家中那龜山北面的田園不知由誰來耕種。“因之汶陽川”是說自己暫時無法回家,無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塊潔白的絹素,寫上自己無盡的懷念,寄給遠在汶陽川(今山東泰安西南一帶)的家人,并非“表達了歸隱田園的志向”。C項“金陵酒樓”錯,“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詩人的心一下子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