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57目 錄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50610677 1 概 述 PAGEREF _Toc350610677 h 3 HYPERLINK l _Toc350610678 1.1項目名稱 PAGEREF _Toc350610678 h 3 HYPERLINK l _Toc350610679 1.2項目建設單位 PAGEREF _Toc350610679 h 3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0 1.3項目產生背景 PAGEREF _Toc350610680 h 3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1
2、1.4建設地點 PAGEREF _Toc350610681 h 4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2 1.5建設規模與內容 PAGEREF _Toc350610682 h 4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3 1.6建設期 PAGEREF _Toc350610683 h 5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4 1.7資金籌集及來源 PAGEREF _Toc350610684 h 5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5 1.8結論與建議 PAGEREF _Toc350610685 h 5 HYPERLINK l _Toc3506
3、10686 2 編制原則及依據 PAGEREF _Toc350610686 h 6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7 2.1編制原則 PAGEREF _Toc350610687 h 6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8 2.2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350610688 h 6 HYPERLINK l _Toc350610689 3 項目現狀及建設的必要性 PAGEREF _Toc350610689 h 8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0 3.1項目所在地縣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PAGEREF _Toc350610690 h 8 HY
4、PERLINK l _Toc350610691 3.2項目現狀 PAGEREF _Toc350610691 h 8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2 3.3項目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350610692 h 14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3 4建設規模及建設方案 PAGEREF _Toc350610693 h 16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4 4.1設計思想和指導原則 PAGEREF _Toc350610694 h 16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5 4.2設計依據 PAGEREF _Toc35
5、0610695 h 17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6 4.3建設規模與內容 PAGEREF _Toc350610696 h 17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7 4.4綠化工程 PAGEREF _Toc350610697 h 17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8 4.5給排水工程 PAGEREF _Toc350610698 h 22 HYPERLINK l _Toc350610699 4.6電力工程 PAGEREF _Toc350610699 h 24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0 4.7垃圾收集 PAGER
6、EF _Toc350610700 h 24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1 4.8標志設施 PAGEREF _Toc350610701 h 25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2 5.項目招投標 PAGEREF _Toc350610702 h 26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3 5.1招標范圍 PAGEREF _Toc350610703 h 26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4 5.2招標組織形式 PAGEREF _Toc350610704 h 26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5 5.3招標方
7、式 PAGEREF _Toc350610705 h 26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6 5.4招標公告發布 PAGEREF _Toc350610706 h 26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7 5.5投標 PAGEREF _Toc350610707 h 26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8 5.6開標、評標和中標 PAGEREF _Toc350610708 h 27 HYPERLINK l _Toc350610709 5.7合同管理 PAGEREF _Toc350610709 h 28 HYPERLINK l _Toc3506107
8、10 5.8項目竣工交付 PAGEREF _Toc350610710 h 28 HYPERLINK l _Toc350610711 5.9項目基本招投標表 PAGEREF _Toc350610711 h 28 HYPERLINK l _Toc350610712 6 環境影響評價 PAGEREF _Toc350610712 h 30 HYPERLINK l _Toc350610713 6.1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350610713 h 30 HYPERLINK l _Toc350610714 6.2環境現狀分析 PAGEREF _Toc350610714 h 30 HYPERLINK
9、 l _Toc350610715 6.3項目生態環境分析 PAGEREF _Toc350610715 h 34 HYPERLINK l _Toc350610716 6.4環境保護措施和建議 PAGEREF _Toc350610716 h 35 HYPERLINK l _Toc350610717 6.5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PAGEREF _Toc350610717 h 37 HYPERLINK l _Toc350610718 7 節能影響評價 PAGEREF _Toc350610718 h 38 HYPERLINK l _Toc350610719 7.1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3506
10、10719 h 38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0 7.2節能背景分析 PAGEREF _Toc350610720 h 38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1 7.3能耗指標 PAGEREF _Toc350610721 h 39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2 7.4節能措施 PAGEREF _Toc350610722 h 39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3 8 組織實施與進度安排 PAGEREF _Toc350610723 h 41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4 8.1工程特點 PAGER
11、EF _Toc350610724 h 41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5 8.2組織實施 PAGEREF _Toc350610725 h 41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6 8.3施工進度計劃 PAGEREF _Toc350610726 h 45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7 9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PAGEREF _Toc350610727 h 47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8 9.1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350610728 h 47 HYPERLINK l _Toc350610729 9.
12、2建設內容 PAGEREF _Toc350610729 h 47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0 9.3總投資估算 PAGEREF _Toc350610730 h 51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1 9.4資金籌措 PAGEREF _Toc350610731 h 52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2 10 工程效益評價 PAGEREF _Toc350610732 h 53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3 10.1經濟評價 PAGEREF _Toc350610733 h 53 HYPERLINK l _Toc350
13、610734 10.2國民經濟評價和社會效益評價 PAGEREF _Toc350610734 h 53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5 10.3項目與所在地區的互適性分析 PAGEREF _Toc350610735 h 54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6 10.4 評價結論 PAGEREF _Toc350610736 h 54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7 11 結論及建議 PAGEREF _Toc350610737 h 56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8 11.1結論 PAGEREF _Toc3506107
14、38 h 56 HYPERLINK l _Toc350610739 11.2建議 PAGEREF _Toc350610739 h 561 概 述1.1項目名稱城際鐵路橋周邊綠化景觀工程1.2項目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咸寧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咸寧市雙鶴路18號內設機構:辦公室、計劃財務科、土地儲備中心、經營一部、經營二部、經營三部。主要職責: 土地收購儲備、開發經營;城市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基礎產業的建設、運營;政府公共資源的特許經營;市域內產業、中小企業及項目的融資、投資、委貸、咨詢評估服務。1.3項目產生背景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中國社會的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行進。人口數量激增,城
15、區高樓大廈不斷林立,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污染加劇、熱島效應增強等一系列問題。我國政府提出營造城市生林,建設城市“綠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指出,我國將加快城市森林建設規劃,實現“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目標。建成以森林為主體,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城市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城市綠化建設是在對現狀深入細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所確定的城市性質、發展目標、用地布局等規定,吸收國內外城市綠地規劃和建設的先進理念,科學制定城市規劃區中各類綠地的發展指標,合理安排城市各類綠地建設,達到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化人居環境,促
16、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咸寧市作為湖北省的主要旅游城市、生態園林宜居城市,特別需要一個良好的城市面貌與生活、旅游環境,因此,規范城市管理、美化城市環境、提高城市文明衛生清潔度,十分必要。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工程管理水平,美化城市環境,加快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循環經濟城市、全國生態宜居城市的步伐,本次咸寧市武咸城際鐵路橋周邊綠化景觀工程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大力支持。2013年初,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3年咸寧市城區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計劃的通知(咸政辦發201314號)文中明確列出了本項目的建設計劃。今年,咸寧市將重點建設16條綠色景觀通道,為“打造香城泉都
17、、實現綠色崛起”實現“綠色開局”。市中心城區主要出入口通道綠化建設包括:賀勝路(旗鼓大道至橫溝橋段)建成生態鏈接旅游新城、工業新城、職教新城、梓山湖生態新城的園林景觀型“香城大道”;107國道沿線(賀勝橋至汀泗橋段),建成“山水相依、田園相映、林景相襯、花果相伴”的“田園風光型”景觀通道;馬柏路(131路口至桂花源風景區),建成“林業產業型”百里桂花長廊;金桂湖大道(桂花鎮岔路口至金桂湖),建成獨具特色的“低碳示范路”景觀通道;城市外環線綠化,建成“山水相依型”景觀通道;永安大道(長江工業園段),建成“玉蘭大道”景觀路;咸嘉大道,建成集運動、休閑、健身、游憩等功能為一體的景觀通道;城際鐵路垂直
18、綠化,建成“立體廊道型”景觀道路。1.4建設地點本工程項目位于武咸城際鐵路沿線咸寧城區段。1.5建設規模與內容本工程項目總體規劃面積33627.6,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節點景觀、橋下綠化、垂直綠化等(本工程項目不包含與十六潭公園相接的部分)。1.6建設期項目建設期4個月,從2013年4月初開始前期咨詢工作,2013年7月底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1.7資金籌集及來源本項目總投資928萬元,資金由項目承建單位自行籌集。1.8結論與建議咸寧市武咸城際鐵路橋周邊綠化景觀工程,位于武咸城際鐵路沿線咸寧城區段,總體規劃面積33627.6,總投資928萬元,工期4個月,屬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存在財務效益,前
19、期勘測、設計已完成,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具有可行性。 項目在施工時,注意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做好相關道路的交通疏通安排,做好環境保護與節約能源,協調好周邊單位與居民的關系,將工程施工對于周邊居民與經營者的影響降至最低,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2 編制原則及依據2.1編制原則 1.在咸寧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結合2013年城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的要求,統一規劃,合理安排,以咸寧市社會經濟、城市建設發展要求為出發點,從整體上進行全面布局,統籌兼顧,使項目發揮較好的投資效益。 2.從實際出發工程方案要求切實可行,盡量降低基礎設施建造成本的原則。 3.堅持建設與管理并舉的原則,建設期間堅持
20、最大程度不影響老百姓正常工作生活的原則。 4.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5.符合國家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規范。2.2編制依據1、十二五規劃綱要;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4、湖北省實施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5、咸寧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6、咸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7、城市綠化條例國務院令第100號;8、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地建設的通知(國發200120 號);9、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城建1993784 號);10、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
21、0137-2011);11、城市綠地系統編制綱要(試行)(建城 2002240號);12、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02);13、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14、關于加強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號);15、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建城2010125號);16、城市綠線管理辦法;17、2013年咸寧市城區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計劃的通知(咸政辦發201314號);18、城際鐵路橋周邊綠化景觀工程施工圖;19、其他相關的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及現場踏勘資料。3 項目現狀及建設的必要性3.1項目所在地縣社會經濟發展概況1、地理位置與歷史文化狀況咸寧市地
22、處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東南部,幕阜山巒北麓,介于東經11332-11530,北緯2902-3019之間,東西長約190公里,南北寬約140公里,總面積9861平方公里。咸寧市地處華中腹地,東臨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靠武漢,是貫穿南北的重要通道;境內四線(京廣線、京珠高速、107國道、106國道)穿南北,一水(長江)連東西。咸寧市咸寧市咸寧市地貌類型多樣。全境以低山、丘陵為主。兼有平原、盆地、湖泊和大高山,地勢南部高、東北低,由南向北逐級降低。咸寧市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豐富、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氣溫16.9;年平均降水量1500mm;無霜期247-261天。從氣
23、候資源的整體條件來看,咸寧四季分明,極冷極熱天氣不長,濕度適中,全年大部分月份適合出游,旅游氣候環境優越。咸寧市離武漢市僅近90公里的空間距離,1小時左右的時間距離,處在武漢城市圈“南大門”的戰略位置,是武漢城市圈南部綜合性中心城市和湘鄂贛交界處區域性中心城市,區位優勢明顯,咸寧是武漢城市圈三級節點城市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生態城市(生態養生城市)。市內自然環境優美,湖泊眾多、淦河環繞,森林覆蓋率高,主要物產、文化氛圍與武漢市有較大差異,有作為優質后花園的資源秉賦;區內溫泉位于城市中心,已被國家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是武漢市民良好的休閑、養生之地。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97.89萬人,常住人
24、口247.5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4.96萬人,鄉村人口132.54萬人,城鎮化率為46.45%,比2011年提高1.68個百分點。2、咸寧市社會經濟狀況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652.1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8%。其中,第一產業118.80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309.25億元,增長22.7%;第三產業224.05億元,增長13.4%。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19.4:45.7:34.9發展到18.2:47.4:34.4,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全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6452元,比上年增加5323元,增長25.2%。物價水平得到有效調控。2011年,全年居
25、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上漲5.7%。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最快,達11.9%;衣著價格上漲較快,達6.7%。從主要月份價格水平來看,12月上漲5.1%,低于3月的5.6%、6月的7.3%、9月的6.4%,總體趨勢前高后低,物價水平得到有效調控。全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指數上漲18.3%;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指數(PPI)上漲11.3%;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指數上漲10.0%。就業狀況持續改善。2011年年末全社會從業人員147.19萬人,比上年增加0.5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2%,比上年下降0.26個百分點。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2705人。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49.88萬人,其
26、中在省外打工31.21萬人。市場主體發展加快。2011年,全市共登記市場主體93712戶,增長22.1%。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5908戶,增長20.6%。其中,新登記私營企業1709戶,增長25.9%;個體工商業戶24199戶,增長20.2%。財政收支增長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11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51.51億元,增長30.5%。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5.56億元,增長32.5%。其中,稅收收入24.26億元,增長38.2%。2011年,全市一般預算支出122.86億元,增長29.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28.7%,科學技術支出增長39.3%,醫療衛生支出增長22.8%,城
27、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169.2%,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38.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4.5%,住房保障支出增長149.5%。稅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提高2.8個百分點,達到68.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0.3個百分點,達到5.5%。3、咸寧市城市“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期末,奮力實現“六個翻番、四個不低于”,確保“二高一好、兩個明顯”,即全市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收入、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翻一番,全市城鎮化率、社會保障水平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萬元生產總值能耗、COD及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不低于省節能減排要
28、求的下降比例,確保全市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武漢城市圈平均水平,發展質效好于全市“十一五”時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在全省位次明顯前移,打造湖北新的經濟增長極。經濟總量實現新跨越。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倍增,2015年突破1000億元,年均增長15%。人均GDP力爭五年翻番,在武漢城市圈和鄂湘贛接壤地區居于領先。產業結構發生新變化。一產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二、三產業比重進一步提升,三次產業比重達到12:48:40,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現代物流業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明顯提升。 收入水平邁上新臺階。地方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力爭達到100億元;城鎮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努力實現居民
29、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達到10000元。 城鄉發展形成新格局。中心城市功能進一步提升,縣域經濟不斷壯大,中心鎮快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現代化城鎮體系。中心城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左右,中心城區人口達到100萬人左右(常住人口加流動人口),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60%以上。基本建成覆蓋全市域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共享體系,基本形成城鄉一體、互促共進、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民生改善取得新進步。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教育資源更趨公平,各級各類教育迅速發展。文化事業更加繁榮,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
30、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社會服務和管理進一步強化,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生態建設呈現新面貌。人口、資源和環境與經濟發展日趨協調,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發展成效明顯,資源利用效率有較大提高。節能減排繼續推進,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明顯降低,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兩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驗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外貿出口穩步增長,外資利用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4、咸寧市城市基礎設施“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以主城范圍為主,兼顧規劃區范圍,堅持區域一體化原則,重點突出,統籌兼顧,
31、適度超前,適應發展,優化結構,提高效率,建管結合,利于管理的原則。為實施跨越式發展,構筑與“建設鄂南經濟強市”相適應的新型產業體系,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框架和良好的生態體系,逐步解決咸寧市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十二五”期間,對全市的綜合交通、生態環境以及市政基礎設施進行大力改造。具體提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強路網及交通設施建設。“十二五”期間城區公交系統將有較大提升,公交線網新增里程達到130公里,萬人擁有公交車達10.0標臺,“十二五”期間新建城市道路157公里,改建道路33公里,人均道路用地面積達到14.0平方米,建立交通管理數據中心和指揮調度中心,完善智能交通管理平臺。公共
32、停車泊位占機動車保有量的15%,路外公共停車泊位與路內公共停車泊位的分配比例為31。、加強園林綠地重點工程建設,爭創國家“園林城市”。到2015年,主城區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園綠地力爭分別達38.5%、45%和12.06平方米,建成綠地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特色突出,生態環境良好的園林城市。、推進城市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綜合利用,逐步達到生活垃圾處理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到2015年,生活垃圾密閉運輸率達到100%,城市主次干道機械化沖洗率、清掃率分別達100%,完成對原有各類垃圾樓(站)的改造,新建、改建的垃圾轉運站全部采用壓縮式。完成對原有旱廁和三類公廁的改造,主次干道、繁華
33、區域等地新建公廁(移動公廁除外)全部達到二類以上標準。、完善供水管網系統,提高聯網供水可靠程度。加強漏損管網改造,管網漏失率控制在12%以內。加強制水工藝改造,提高供水水質。強化節水措施,建設節水型城市,推動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到2015年,新建建筑節水器具普及率達100%,再生水利用達3萬立方米/日,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0%。、污水處理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建成完善的城市排水體系。堅持污水集中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實現污水總處理能力23萬立方米/日,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5%,污水回用率達15%。、完善氣源接收門站和調壓站點建設,形成以天然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等氣源為輔的供氣格局,到2015年,天
34、然氣年用量達1.1億立方米(高峰小時供氣量3.4萬m/h),燃氣氣化率達85%,市區管道燃氣用戶增長到9.5萬戶,敷設燃氣干線管道104公里,管道供氣氣化率達50%;瓶裝用戶6.65萬戶,瓶裝供氣氣化率達35%。3.2項目現狀咸寧市武咸城際鐵路橋周邊綠化景觀工程位于武咸城際鐵路沿線咸寧城區段。項目地塊不存在拆遷安置。項目區基礎設施到位,交通便利。3.3項目必要性分析3.3.1項目建設是實現咸寧市城市總體規劃,完善城市綠地系統的需要。咸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明確提出要將咸寧建設成生態旅游與休閑度假養生基地,建成武漢城市圈的“大花園”,建設成為國家生態城市與和諧宜居城市。規劃要求從
35、空間上,協調一致,構筑結構清晰的景觀格局。保育基質,構建綠藍交融的區域生態基底;打通廊道,形成背山面江的生態聯系通道;建設板塊,營造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態核心。加大生態投入,提高生態意識;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行綠色GDP,打造武漢城市圈生態城市直至國家生態城市。 城際鐵路橋周邊綠化景觀工程因地制宜,不僅增加了城區內綠化面積,同時形成了“立體廊道型”的綠色景觀。符合咸寧市城市總體規劃中要求“從空間上,協調一致,構筑結構清晰的景觀格局”的需要。3.3.2項目建設是咸寧市“打造香城泉都、實現綠色崛起”的需要湖北省十次黨代會上省委主要領導李鴻忠提出,咸寧要乘浩蕩東風,乘大好發展機遇、發展態勢,加快建設鄂南
36、強市,打造香城泉都,推進綠色崛起。這體現了咸寧發展的特色,不僅僅是經濟的、也不僅僅是社會的,而是全方位的發展。香城泉都概括了咸寧自然生態優勢,連續舉辦的四屆國際溫泉文化旅游節進一步迸發了咸寧的文化底蘊。 本工程項目總規劃面積33627.6,將栽植大量香花、蜜源植物,形成多品種、多層次、多花色、多色彩的景觀廊道,初步達到四季花開、全線飄香的效果。3.3.3項目建設是實現城際鐵路與咸寧市城市建設相協調的需要。咸寧市將建設成武漢城市圈的“大花園”,建設成為國家生態城市與和諧宜居城市,建成擁江抱湖、城林相間、山川秀美、人與自然和諧的綠色生態城市。武咸城際鐵路全程高架橋的形式東西走向橫穿城區,高架橋下方
37、存在大量閑置空地,不符合咸寧市的城市建設。本工程項目建成后將形成“立體廊道型”景觀。成為城區內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實現了城際鐵路與咸寧城市建設的和諧共存。3.3.4項目建設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需要。隨著咸寧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加快,人口、車輛等不斷的增加。城區面臨著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問題,咸寧市近幾年來雖然加大了造林綠化力度,但遠遠滿足不了現代城市的發展需要。本項目生態區位十分重要。項目建成后能夠有效吸收汽車尾氣,降低噪聲污染,調節空氣濕度和溫度,減少大氣浮塵,達到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必將成為城區生態屏障之一。4 建設規模及建設方案4.
38、1設計思想和指導原則4.1.1設計思想結合“香廊”主題,綠化大量采用香花、彩葉植物,“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運用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豐富層次和色彩。使用花期長。色彩鮮艷多重花灌木進行藝術點綴,形成層次豐富、色彩多樣的綠化效果。基于人性化設計的考慮,通過采用鄉土的植物品種,慎用外來物種。營造適于地方特色的特色生態環境。4.1.2設計原則1.整體性與區域性原則整體上遵循一個公園的原則,以不同分區和文化特色將整體上銜接起來,統一中有變化。2.特色性原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和工程材料,運用美學、植物學、生態學等學科,打造特色性廣場,發揚文化特色。3.功能性原則充分分析周邊人群和地塊性質,以滿足
39、使用功能性原則出發,解決周邊人群的休閑娛樂需要,實現“以人為本”。4.人與自然的協調原則人們活動的需要是本次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做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平共處。5.經濟性原則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植被、水體和拆遷建筑物,力求減少工程量和造價。在材料的運用上力求經濟美觀相結合,在環境維護中力求減少維護費用。4.2設計依據1.咸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4、城市綠化條例國務院令第100號;5、城市綠線管理辦法;6、風景園林綠化規劃設計與施工技術實用手冊;7、室外給水系統設計規范;8、室外排水設計規范;9、城市綠化工程施工與驗收規
40、范;10、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基礎資料。4.3建設規模與內容本工程項目總體規劃面積33627.6,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節點景觀、橋下綠化、垂直綠化等。本工程項目不包含與十六潭公園相接的部分。4.4綠化工程4.4.1總體要求景觀設計總體構思本著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宗旨,充分體現咸寧城市發展的特點,營造一個“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優美的自然畫卷,創造出宜人的休憩環境。在設計過程中,要借助詩人的胸襟來立意,借助畫家的眼睛來造型。設計在順應現代人崇尚自然的普遍心理、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借鑒歐美園林文化之精華,融合中西造園藝術和回歸自然的現代意識于一體,創造出一片蘊含哲理、舒適自由的
41、一種超凡脫俗的陶然景觀。總之,在設計過程當中,要遵循國家頒布的設計規范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營造“立體廊道型”景觀道路。本項目景觀工程著重于綠地景觀營造。在景觀營造和景點分布方面,應同時滿足城市游人活動和景觀效果輻射等多種需求。形成景點功能豐富,植物季節鮮明,景觀效果強烈的系列綠化效果。本項目在景觀營造上,分為節點景觀、和植物景觀兩部分,以滿足從不同的角度來實現綠(1)節點景觀節點景觀主要在與其他道路交叉路段,結合景觀設計合理改造地形地勢,營造自然舒展、起伏多變的緩坡地形,使整個節點的改造體現出多元性和深遠變化。節點景觀充分結合現有的一切造園手法,利用景觀墻、雕塑、植物等一切造園手段來展示咸寧特有
42、的歷史文化,提高城市形象,提供給市民一個優美的游憩、觀賞環境。(2)植物景觀綠化的主要表現手法即是植物種植,尤其是道路綠化方面。植物選擇要尊重咸寧當地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變和更新的規律,從生態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具有生命力,在滿足實用功能、保護城市環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做到節約并合理地使用名樹種。除此以外,不但做到多用鄉土樹種適應本地風土能力最強,而且種苗易得,短途運輸栽植成活率高,又可突出本地園林的地方特色,因此應多加利用。當然,外地的優良樹種在經過引種馴化成功之后,也可與鄉土樹種配合應用,此外還可結合生產,增加經濟收益。考慮到綠化帶四季景觀的變化,在樹種配置中應采取喬
43、、灌、草木比為4:4:2的比例關系。4.4.2種植技術要求在綠化工作開始前,在綠化區域內按圖紙要求平整、翻松、鋪設表土工作,要求表土為松散的、透水性較強并含有有機物質的土壤,能助長植物生長,不應含有鹽、堿土,且無有害物質以及大于35mm的石塊、棍棒、垃圾等。覆蓋表土的地表面,應進行深翻,將土塊打碎使成為均勻的種植土。不能打碎的土塊,大于35mm的石塊樹根、樹樁和其他垃圾應及時清除。通過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的平整。鋪設表土,鋪設厚度應符合種植植物生長的最小土層厚度要求。當表土過分潮濕或不利于鋪設時,不應進行鋪設。除非另有規定,表面鋪設完成后,其表面標高應比路牙石、集水井、人行道或其他類似結
44、構低于25mm。表面鋪設達到要求厚度后,其完成的工程應符合圖紙要求。所有植物種苗品種真實,不允許采用代替品種。所有外觀應顯示出正常健康狀態,能承受上部根系及根部適當的修剪。喬木應具有挺直的樹干,發育良好的樹杈,根據自然習性對稱生長。不應有大于直徑20mm的未愈合的傷痕。所有苗木需要獲得植物病毒及昆蟲檢疫合格,在運出植物前,應由園藝人員按起苗、調運等技術要求負責將植物挖出、包扎、打捆,以備運輸;任何時候,植物根系應保持潮濕、防凍、防止過熱。裸根苗木取苗后應及時浸蘸和包涂加入保水劑的濃泥漿,并包裝在草袋內。所有喬木和灌木的根部,均應連同掘出土球,并采取適當的土球加固措施。運到工地及種植前,這些土球
45、應完好。樹冠應仔細捆扎以防止樹杈折斷。運到工地后一天內種不完的植物,應用土、稻草、或其他適當材料加以保護,并保持土、稻草等潮濕,以防根系干燥。刨坑、刨槽應按綠化工程布置的圖紙標出地段、種植位置、及品種的輪廓,并進行放樣。刨坑、刨槽的位置要準確。坑徑應根據植物根系、土球大小及土質情況而定,刨坑、刨槽要直上直下成桶形,不得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以免造成窩根或填土不實。坑徑一般可比植物的根系或土球直徑大0.2-0.3m。刨坑、刨槽要符合要求,如遇土質過粘、過硬或含有有害物質如石灰、瀝青等,則應適當加大坑徑。4.4.3綠化分隔帶苗木起苗時間:隨起隨栽。苗木運輸:保證苗木在運輸中不散土坨,苗木卸車時要輕拿
46、輕放,確保土坨完整。種植:種植前用多菌靈消毒液對土壤進行消毒,在根系噴施“根動力”。種植坑開挖時表土與底土分開放置,栽植時要用15-20cm厚干凈細紅壤墊底,并偎蔸填實再回填種植土,不得直接踩踏土球。在澆完定植水后,將傾斜的苗木扶正。修剪:待監理批準后進行修剪,修剪后保證高度滿足設計要求。4.4.4落葉喬木種植平整土地。定點放線。挖坑:以所確定的挖掘點為中心,按照苗木規格所規定的尺寸確定土坑的大小和深度。挖坑時,要求邊緣垂直,上下口徑一致,表土與底土分別放置。施底肥:回填15cm厚的表土并拌和一定量的有機肥。種植:種植前對苗木的根枝做必要的修剪,種植時,先在坑底松填約15cm厚的表土,隨即撒2
47、5kg的有機肥。在肥料上覆蓋5-10cm厚的回填土,使根系不接觸肥料。隨后將裸根苗木放在樹坑中央,自然形態散開根系,在坑周圍及其上回填土并搗固和恰當壓緊,當回填土到根系一半深度,將苗木稍提起,隨即再按每層厚15cm回填土并壓實。種植完畢后,胸徑大于6cm的苗木,應在下風向立支柱,支撐牢固。澆定植水。4.4.5常綠喬木種植平整土地。定點放線。挖坑:以所確定的挖掘點為中心,按照苗木規格所規定的尺寸確定土坑的大小和深度。挖坑時,要求邊緣垂直,上下口徑一致,表土與底土分別放置。施底肥:回填15cm厚的表土并拌和一定量的有機肥。種植:種植前對苗木的根枝做必要的修剪,種植時,先在坑底松填約15cm厚的表土
48、,隨即撒25kg的有機肥。在肥料上覆蓋5-10cm厚的回填土,使根系不接觸肥料。隨后將裸根苗木放在樹坑中央,自然形態散開根系,在坑周圍及其上回填土并搗固和恰當壓緊,當回填土到根系一半深度,將苗木稍提起,隨即再按每層厚15cm回填土并壓實。澆定植水。4.4.6露地栽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株高一般為10-50cm,冠徑為15-35cm,分枝不少于3-4個,植株健壯,色澤鮮明。宿根花卉,根系必須完整,無腐爛變質。球根花卉,球根應茁壯、無損傷、幼芽飽滿。觀葉植物,葉片分布均勻,排列整齊,形狀完好,色澤正常。4.4.7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根、莖、葉發育良好,植株健壯。4.4.8草塊及草卷鋪栽草坪用的草塊及草
49、卷應規格一致,邊緣平直,雜草不得超過1%。草塊土層厚度宜為3cm,草卷土層厚度宜為1.8-2.5cm。4.4.9大樹移植移植胸徑在20cm以上的落葉喬木和胸徑在15cm以上的常綠喬木,應屬大樹移植。移植時對樹木應標明主要觀賞面和樹木陰、面。一般地區大樹移植時,必須按樹木胸徑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臺裝箱。高寒地區可挖掘凍土臺移植。吊裝和運輸大樹的機具必須具備承載能力。移植大樹在裝運過程中,應將樹冠捆攏,并應固定樹干,防止損傷樹皮,不得損壞土球(土臺)。操作中應注意安全。大樹移植卸車時,應將主要觀賞面安排適當,土球(或箱)應直接吊放種植坑內,拆除包裝,分層填土夯實。大樹移植后,必須設立支撐,防
50、止樹身搖動。4.5給排水工程4.5.1設計范圍綠地內的管理服務設施、綠化等給水系統和污水排水系統。4.5.2設計原則本設計對水源和供排水系統只進行控制性布置,管線敷設僅為沿道路布置的干管系統,并向功能區留出接口。4.5.3給水工程設計給水方式設計水源采用建筑預留綠化給水源頭。設計給水量及壓力2.設計水源進口設計壓力為0.20MPa,設計流量為30 m/h。3.設計澆灌方式綠地中安裝一定數量的取水點,以滿足喬、灌、草不同的需水要求,取水點布置間距為20m左右。4.設計管材灌溉系統管材采用給水PPR管材,管線走向和長度根據圖紙比例確定,管徑根據設計圖紙標注。景觀水景水循環系統管材除特別注明外,均采
51、用PPR管材。5.設計控制方式本設計采用手動控制系統,4.5.4排水工程1.排水方式:地面硬地及綠地地表徑流雨水有組織的收集后就近排至市政雨排水系統。綠地地表徑流雨水有組織的收集后排向雨水井排水溝。綠地滲水經屋面建筑綠水常排向建筑主體排水系統。2.主要材料:雨水排水管材特別注明外,管徑走向和長度根據設計圖紙,管徑根據設計圖紙標注。水景排水、溢水管材特別苧麻外,均為UPVC管。管線走向和長度根據圖紙,管徑根據設計圖紙標注。3.施工安裝1.施工前應核對現場標高情況,若本設計排出口標高不能排出,應立即與設計人員聯系。2.排水管應在三通、彎頭處設固定混凝土支撐。管道溝槽底部應進行壓實,溝底至管頂以上1
52、0cm處用細土或原土過篩回填。過路處的管道須加大于兩個規格以上的過路套管。3.雨水口間連接管排水坡度均為:i=0.01.如有困難,則后段坡度不得小于前段坡度,不得反破。4.6電力工程(1)電力系統主要使用在綠地系統景觀照明、建筑設施照明及設施用電、綠地灌溉系統用電等。(2)供電系統設置電源由市政供電線路提供,電源由各綠地管理服務處引出,設低壓照明專用配電箱,以低壓方式向各用電點供電,線路采用埋地電纜。管理服務設施為熒光照明。室外照明燈具采用與綠化帶氛圍相協調的燈具。(3)弱電設計綠地內設置廣播系統,主要播放背景音樂或事項通知。播放設備充分考慮景觀性與安全性結合的原則進行設置,可以采用隱蔽式設置
53、與照明設備或其它公用設施、景觀設施、建筑小品之中。揚聲器功率的選擇、位置的選擇和系統的控制按規定的要求設計。4.7垃圾收集垃圾收集是指垃圾清運之前,將所產垃圾存放在垃圾容器內,等待運走的一段過程。結合垃圾構成、產量以及對環境、景觀的影響進行垃圾收集方法的選擇。(1)設計原則收集點應選擇較為隱蔽,通行方便的地點,避開游人相對集中的地方。收集點外形設計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垃圾箱分類標志要明顯,對游人要有明確引導作用。(2)垃圾構成垃圾主要為游人在游玩過程中丟棄的廢棄物。垃圾構成可回收利用成份預計達70左右(塑料類30,紙類25,瓶類45)。由于回收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實際回收率并不是很高,約在50左
54、右。因此,還有50的垃圾需要處理。收集方法分為混合收集和分類收集。根據垃圾構成預測,采用分類收集方法,便于回收垃圾中的可利用成分和垃圾處理。(3)垃圾收集點根據垃圾產量,需設垃圾收集點1處,為避免收集點直接暴露在外,污染周圍環境,收集點處垃圾應完全封閉。(4)垃圾箱垃圾箱是方便游人使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在景點及道路沿線均應設置。數量與間隔視需要而定,根據旅游區設計規范要求,并結合道路設置情況,本設計按100m間距均布的原則設置。為便于分類收集,建議同一擺放點垃圾箱要分類設置2個或選用連體箱,分類標志要明顯,對游人要有明確引導作用。垃圾箱應外形美觀、多樣、衛生耐用,并能防雨、阻燃,可采用
55、鋼筋砼仿木樁或仿房形造型。垃圾箱應保持箱體清潔,經常擦洗,按期更新。4.8標志設施為打造安全、舒適、規范的綠化帶景區,本項目應設置足夠的標志設施。包括指示牌、警示牌和標識牌、介紹牌等。路標及各種警示和提示標志沿道路設置,根據環境條件可采用不同的材質設置。5 項目招投標按照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原則,采取招標的方式選擇有資質、資信好、有實力、經驗豐富的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及苗木供應商等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嚴格履行合同,并加強合同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控制項目投資和工程實施進度。5.1招標范圍本項目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苗木的采購均在招標的范圍。5.2招標組織形式對項目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苗木采取委
56、托招標的組織形式,委托有資質的招投標機構進行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招標。招標代理機構是依法設立、從事招標代理業務并提供相關服務的社會中介組織。 招標代理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從事招標代理業務的營業場所和相應資金;(二)有能夠編制招標文件和組織評標的相應專業力量;(三)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第三十七條第三款規定條件、可以作為評標委員會成員人選的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庫。5.3招標方式根據不同的標的物,按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分別擬采用公開招標方式,邀請有資質的施工、監理單位以及苗木供應單位參加。5.4招標公告發布根據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擬在省、市級媒體或其它公開刊物上公開招標信
57、息。投標人要求: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有專業資質、有相關項目工作經驗,業績良好,報價合理。5.5投標本項目的投標人為有資質的施工、監理單位以及苗木供應單位,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編制投標文件,并且在招標文件要求提交投標文件的截止時間前,將投標文件送達投標地點。投標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標報價,不得排擠其他投標人的公平競爭,損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投標人的合法權益。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也不得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5.6開標、評標和中標開標由招標人主持,邀請所有投標人參加。開標時,由投標人或者其推選的代表檢查投標文件的密封情況,經確認無誤后,由工作人員當眾拆封,宣讀投
58、標人名稱、投標價格和投標文件的其他主要內容。評標由招標人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其評標委員會由招標人的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成員人數為五人以上單數,其中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不得少于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專家應當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八年并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具有同等專業水平,由招標人從咸寧市相關政府部門提供的專家名冊或者招標代理機構的專家庫內的相關專業的專家名單中確定,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的人不得進入相關項目的評標委員會;已經進入的應當更換。評標委員會成員的名單在中標結果確定前應當保密。評標委員會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設
59、有標底的,應當參考標底。本項目的中標人的投標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一)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招標文件中規定的各項綜合評價標準;(二)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并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但是投標價格低于成本的除外)。本項目的中標人確定后,招標人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并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5.7合同管理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建設方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國際通用的FIDIC條款同項目參與各方簽定工程承包合同,安排專人從事工程合同管理,嚴格把關工程質量、確保工程實施進度、加強工程投資控
60、制,并注重索賠與反索賠管理。通過合同的約定,將政府對于咸寧市武咸城際鐵路橋周邊綠化景觀工程項目質量、進度、建設規模、驗收條件等的要求均寫入合同中,并監督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落實到實處,對于沒有按照約定質量、進度、建設內容進行設計、施工的單位,或因工作疏忽、大意導致安全事故、嚴重質量問題的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5.8項目竣工交付1.本項目經竣工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2.竣工驗收時,建立由項目建設指揮部牽頭的多方參與綜合驗收,保證項目各項建設目標均得到落實;3. 項目環保、節能建設內容與主體工程同時驗收。5.9項目基本招投標表項目招標基本情況見表5-1。招標基本情況表 表5-1項目招標范圍招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大學物理個性化輔導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化學試題及答案演練
- 《Communication Workshop 1》教案七年級上冊初中英語
-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第3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答案
- 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試題
- 2024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預賽)加試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B卷)
- 快遞店鋪轉讓合同協議
- 員工協議安全合同協議
- 欠款分割協議書范本
- (完整版)中醫醫院醫療設備配置標準(2012年)
- 2025護坡護岸施工及驗收規范
- 2025加壓水洗法沼氣制備生物天然氣技術規范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課件
- 托管機構教職工職業道德規范制度
- 2024年03月湖南湖南岳陽農商行招考1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北武漢武昌區武漢大學附屬中學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泄漏管理培訓課件
- 《ICT測試設備簡介》課件
- 護理臨床思維訓練手冊
- 2024福建高考政治真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