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五首》教學用課件_第1頁
《詞五首》教學用課件_第2頁
《詞五首》教學用課件_第3頁
《詞五首》教學用課件_第4頁
《詞五首》教學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鉆,在古代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宋詞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背一背相見歡 李煜明月幾時有 蘇軾浣溪沙 晏殊西江月 辛棄疾如夢令 李清照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了解詞的起源、發展、特點朗讀詞五首,掃除字詞障礙了解作者詞 詞是一種押韻的可以配樂歌唱的文體作為詩歌的一種,詞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詩和詞都屬于韻文的范圍,但詩只供吟詠,詞則入樂而歌唱。詞的起源及發展1、每首詞都

2、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詞牌)。一般來說,詞調并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段或分段較多的是極少數。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4、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5、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詞的形式與特點詞自學掃除字詞障礙望江南斜暉脈脈 白蘋洲江城子右擎蒼 千騎卷平岡 錦帽貂裘漁家傲千嶂里 燕然未勒 羌管悠悠 人不寐武陵春 只恐雙溪舴艋舟破陣子挑燈看劍 分麾下炙 霹靂弦驚 贏得生前身后

3、名 李清照 南宋詞人(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有漱玉詞。李清照多才多藝,能詩詞,善書畫,很早就受人注意。她的詩風格委婉,綺麗。李清照為婉約派典型代表人物。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學家,謚號“文正”,在岳陽樓記中抒發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范仲淹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自號“東坡居士”。葬于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作者簡介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

4、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歷城(在今山東濟南)人。以辛棄疾為核心曾經出現一大批以抒寫愛國思想為主的豪放詞人。辛棄疾在擴大詞的內容和發展詞的藝術表現手法方面是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的。 辛棄疾當堂練習1望江南作者是_(朝代)_,_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2漁家傲秋思作者是_朝文學家_。晚唐 溫庭筠花間宋 范仲淹3江城子密州出獵作者是_朝_(姓名)字_,號_,與_并稱“三蘇”。“江城子”是_,_是詞的題目。4武陵春作者是_朝_(姓名),號_。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作者是_朝愛國詞人_(姓名),字_,號_,與_并稱“蘇辛”。宋蘇軾子瞻東坡居士蘇洵 蘇轍李清照易安居士幼安稼軒居士學習望江南第二課時

5、學習目標目標:1、品味語言,體味詞的情味,領悟詞的意境。2、反復誦讀,在感悟中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 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能力。3、認識古人面對自然、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與觀念。“望江南”,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溫故知新:望江南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 本名歧,字飛卿。唐詩人,詞人,太原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詞風艷麗華美,有花間集。 溫庭筠是唐代詩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奠定了詞這種文學樣式在文壇上的地位。他的詞“多寫閨情”,較少政治內容,極盡“艷麗”之能事,花間詞派尊他為“花間鼻祖”。 倚( )( ) 斜暉( ) 脈脈( )(

6、) 悠悠( ) 腸斷( ) 白蘋洲( ) ( ) ym pn憑靠夕陽的斜光靜默的樣子閑靜的樣子形容極為傷心開滿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塊陸地,古詩詞中常代指分別的地方。溫故知新:望江南望江南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朗誦練習 詞作描寫了一位因心上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畢后,她在樓上憑欄眺望,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卻沒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陽西下,愛人沒有回來,只空見江水東流,思念讓她肝腸寸斷。 理解大意梳洗罷,她精心打扮,時刻準備心上人的歸來,所謂“女為悅己者容”, 心里充滿了喜悅和希望。獨倚望江樓。一個“獨”字寫出

7、了女子內心的孤獨落寞之情. 斜暉脈脈水悠悠 思婦望眼欲穿,船盡江空,人影不見,希望落空。 落日流水本無情,但在思婦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斜陽欲落未落含情脈脈,不盡江水似乎悠悠無語流去. 此句寓情于景,寫出了思婦綿綿不斷的離愁別恨。腸斷白蘋洲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人影,能不肝腸寸斷(痛苦)?主題: 本詞寫一思婦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失望的心理和內心的痛苦。 在這一首風格清新明快、不到30個字的小詞中,容納了幾方面的內容:時間景物情感從清晨寫到黃昏從樓頭、千帆,寫到斜暉、江水,又寫到白洲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斷腸”課堂小結鄭愁予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

8、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ng)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錯 誤比較賞析 第一節寫過客匆匆,像蓮花一樣純潔柔美的江南女子等待著愛人歸來;第二節連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緊掩的窗扉三個比喻,細致地表現思婦盼望“歸人”的孤寂心境;第三節點明題目,“達達的馬蹄聲”點燃了思婦重逢的希望,因而“美麗”,但這馬踢聲僅僅是從前面路過,不為她的期盼而停駐,因此是個“錯誤”。 兩首詩都寫了思婦之苦,愁思之濃。望江南正面直寫,錯誤借我的誠摯表白寫思婦的相思之痛。 望江南與錯誤的比較學習武陵

9、春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目標:1、品味語言,體味詞的情味,領悟詞的意境。2、反復誦讀,在感悟中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 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能力。3、認識古人面對自然、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與觀念。 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作者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當年她五十三歲。那時,她已處于國破家亡之中,親愛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離異鄉,無依無靠,所以詞情極其悲苦。 寫作背景 1、你讀出了哪個季節哪些景? 2、你讀出了哪幾個作者的外在行為?3、哪些句子表現出了作者內心的悲苦?深情朗讀,整體感知課文講解1、“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首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句“風住

10、塵香花已盡”,交代的是季節特征,鮮花經過春風的搖動已經零落殆盡,只有土地上還殘留些花的芬芳,說明這時已到了暮春時節。 “日晚倦梳頭”是通過天色已晚而作者仍無心梳洗打扮來表達內心的哀傷。 2、賞析“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在春天里花開花落年年如此,并沒有新的變化,卻物是人非,國破、家亡、夫死,即使有心訴說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淚先流,她的悲哀是不可觸摸的,一想到就會淚如雨下。在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頭”和“欲語淚先流”兩個外在的行為具體地表達了她內心的濃重哀愁。 聽人說雙溪春色還不錯,詩人也曾產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頭。她想去雙溪泛舟并不是貪戀美景、游賞心切,而是要尋求一個消除愁苦的

11、去處。不過,轉而卻又否定了自己的計劃。沒有成行,是何原因?故作懸念,引出下文。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作者李清照運用新奇的比喻,化虛為實,將不可捉摸的哀愁比喻成可承載的具體可感的實物,化無形為有形。意思是內心的哀愁重得連船都承載不動,寫出了內心哀愁的濃重。 賞析語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分析其巧妙之處。上片極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進一步表現哀愁之深重 課堂小結日晚倦梳頭 欲語淚先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國破家亡丈夫病逝文物喪失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 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4、白發

12、三千丈,緣愁似個長。5、離恨恰如煙草,更行更遠還生。寫“愁”名句學習漁家傲第四課時 學習目標目標:1、品味語言,體味詞的情味,領悟詞的意境。2、反復誦讀,在感悟中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 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能力。3、背誦課文。范仲淹于康定元年(1040)至慶歷三年(1043)間,曾任陜西經略副使兼延州(今陜西延安)知州。據史傳記載,在鎮守西北邊疆期間,他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卒,招徠諸羌并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稱贊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在西北軍中的感懷之作。寫作背景整體感知 1、請從表達方式的角度分析上下闋的內容。2、請從邊塞詩的角度試著分析詩詞

13、的情感。異 塞下秋景雁去無留意(天氣極寒冷)邊聲連角(悲涼氣氛)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異(戰事吃緊、戒備森嚴) 燕然山風景燕然未勒: 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后漢山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表達了怎樣一種復雜情感? 詞人在這里正面揭示了一種心理矛盾: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軍士們立志要打退進犯的外敵,確保西北邊境的安定,這種愛國、衛國的精神正是他雖然想家卻又不甘無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14、 羌管悠悠霜滿地 遠方羌笛悠悠,攪得征夫們難以入夢,不能不苦思著萬里之遙的家鄉。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霜雪滿頭的老將軍和矢志報國的士兵們,在戀家與報國的矛盾中,難以入睡 。表現了將士們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思鄉憂國的情懷。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拓展漁家傲上闋寫景衡陽雁去邊聲連起千嶂孤城長煙落日渲染荒涼蕭瑟氣氛 下闋抒情異家萬里歸無計羌管悠-霜滿地燕然未勒抒發思鄉報國之情淚借景抒情 蒼涼悲壯,沉郁雄渾學習江城子 密州出獵第五

15、課時 學習目標目標:1、品味語言,體味詞的情味,領悟詞的意境。2、反復誦讀,在感悟中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 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能力。3、背誦課文。蘇軾在熙寧四年(1071)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寫作背景這首詞是熙寧七年(1074)冬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整體感知 這首詞上片寫( ), 下片抒發( )。出獵盛況壯志豪情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軾此時40歲便自稱“老夫”,頗有悱惻意味。開頭說老夫本不該狂,而自己卻要聊且發發少年人的豪情狂態。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架著蒼鷹,戴上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領眾多

16、的隨從,縱馬狂奔,飛快地越過小山岡。說明這是一次裝備齊全,人數眾多的熱熱鬧鬧的狩獵。 為報傾城隨太守傾城:太守:傾動一城之意,整個城里的人。寫“隨太守”的觀眾之多。作者自己,時蘇軾任密州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孫郎即孫權。三國志吳志孫權本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 運用此典故,表明自己年紀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氣。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作者酒酣之后胸寬膽壯,兩鬢出現了一點白發又有什么關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夠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立功業。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17、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說什么時候朝廷能 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 表達了作者 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 思想感情。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為國御敵立功的壯志,說到那時我一定會把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過去。天狼星,據晉書天文志說是“主侵掠”的,這里用以代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蘇軾在結句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抵御侵略者、建立功業的決心。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敘事老夫少年狂 左 右 帽裘 千騎為報隨太守 射 看抒情 酒酣胸(寬)膽(壯)鬢

18、(白) 何妨!會挽雕弓 西北望 射天狼 年紀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氣;表達了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業的決心。 “親射虎”“遣馮唐”“射天狼”三個典故分別表達了什么意思? 狂課堂小結 滿江紅 岳飛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拓展閱讀學習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第六課時 學習目標目標:1、品味語言,體味詞人的內心情感,領悟詞的意境。2、反復誦讀,在感悟中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 化的思想感情,提

19、高文化品味和審美能力。3、背誦課文。寫作背景 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在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任上,被人彈劾罷官。他不得已而在上饒帶湖賦閑家居。陳同甫,名亮,也是主張北伐的愛國志士,與辛棄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經常有書信往來,詩詞唱和。這首詞就是寄給陳亮的。 “壯詞” 即內容、情感、形象、語言等方面都豪放、壯美的作品。 有一次,陳亮來訪稼軒,兩人痛飲。談起了時局形勢。陳亮氣憤異常,朝廷權貴只知歌舞升平,茍且偷安。中原淪陷已歷經六十余年,再不北伐討虜,收復失地,中原百姓就難見復國的一天了。提起中原百姓,辛棄疾不禁想起了當年在山東沂蒙山的戰斗生活,想起了豪爽的耿京。便取出寶劍,遞與陳亮看,并

20、給他講述耿京的事情。陳亮不禁贊道:“想不到草莽之中竟有如此豪杰!”大有恨不相識之感。酒至酣處,陳亮舞起寶劍,辛棄疾引吭高歌,歌的便是文前破陣子。 整體感知 辛棄疾的這首投贈之作自稱“壯詞”,全篇以“壯”語貫穿始終。作者根據他三十年前抗金的戰斗經歷和他矢志恢復中原的理想,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在詞里描繪了一個幻想中雄壯兵營生活畫面。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一、二句寫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燈芯觀看寶劍;早晨醒來時聽到了眾多軍營里傳來的號角聲。開頭兩句便把鏡頭定在了軍營之中,這正是作者曾經經歷過而今已失去的軍營生活情景。每句寫一事:在軍營里與部下分食牛肉(分炙);聽樂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奏樂);

21、沙場點兵(點兵)。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作者騎著飛快奔馳的的盧馬,猛力拉滿霹靂作響的雕弓。從視覺和聽覺來描寫激烈的熱火朝天的練兵場面,、使讀者對愛國將士們沖鋒陷陣,所向無前的英勇氣概,歷歷如在目前。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他要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失地的大業,以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 率師北伐,統一南北,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寫到這里已達到這首詞的最強音,它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 作者一生抗金收復失地,連夢中也不忘抗金的戰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無能,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當看到兩鬢新生的白發,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壯志,“報國欲死無戰場”只能在沉醉后馳騁沙場,心中不由涌起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愴。可憐白發生! “賦壯詞”,從題材上看是寫軍營生活情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