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錦集10篇_第1頁
中班教案錦集10篇_第2頁
中班教案錦集10篇_第3頁
中班教案錦集10篇_第4頁
中班教案錦集10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中班教案錦集10篇 精選中班教案錦集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珍藏。 中班教案 篇1 目的要求: 1根據圖片大膽推測,并明了地陳述恐龍媽媽藏蛋的幾種方法 2能看圖陳述故事,體驗編構故事結尾的樂趣。 材料準備: 布置場景(草叢樹洞沙灘鵝卵石泥土)圖片掛圖恐龍蛋若干 指導要點: 1以玩藏蛋的游戲。體驗藏的方法,知道怎樣藏不被人發(fā)現。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東西。你們看看是什么?(雞蛋)“我們一塊來玩藏蛋的游戲“一些小朋友來找蛋。“你們要看

2、那些地方藏蛋,不簡單被發(fā)現? 師提問:“你把蛋藏哪了?你為什么要這樣藏? 2教師出示圖一圖二。引導幼兒圍繞恐龍媽媽怎樣藏蛋進行看圖陳述。并引導幼兒大膽推測恐龍媽媽藏蛋的方法。 (1)教師提問:恐龍媽媽要去找東西吃。可她又怕蛋打碎,你們猜猜恐龍媽媽會想什么方法? 教師出示圖一問圖上畫著誰?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請小朋友來幫助恐龍媽媽找一找圖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龍蛋? (2)當幼兒說出藏的地點時。組織幼兒探討這樣藏蛋會安全嗎?你認為應當怎樣藏蛋會更好?學習詞語“四處尋覓“又大又圓并體驗四處尋覓心情和樣子。 (3)師問“恐龍媽媽結果會把蛋藏在那?你覺得這個方法好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恐龍蛋又大

3、又圓和鵝卵石的樣子很像,恐龍媽媽認為不會被人發(fā)現。) 教師出示圖二證明小朋友的推測。并和幼兒一塊把圖一圖二連起來陳述。 3.提出懸念“恐龍媽媽把蛋藏好后,就離開了。那后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請小朋友探討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可讓幼兒派代表回復) 4.教師出示圖三圖四圖五問幼兒說“你們說得不錯。那我們看看這幾副圖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1)幼兒邊看圖片教師邊提問“圖上有誰?他在干什么?小熊把恐龍蛋當作什么?學習詞語“砌。如句子:砌圍墻是用石塊砌. (2)小熊睡著后被誰的聲音吵醒。他會怎么做?并引導幼兒看圖四問“小熊床上的小恐龍是哪來的?小熊的表情如何?學習詞“驚訝幼兒模仿驚訝的表情體驗驚訝的心情。

4、 (3)幼兒推測其次天小熊會和小恐龍去干什么? 5教師引導幼兒將五副圖連起來陳述。 6幼兒分組陳述。并派代表陳述。 7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8幼兒將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9活動延伸。表演這個故事。 附故事: 恐龍媽媽藏蛋 恐龍媽媽生了一個又大又圓的蛋,她想:把這個蛋藏到哪里去呢? 藏在樹洞里?不行!不行!樹洞里曬不到太陽,是孵不出恐龍寶寶來的。藏在泥土里?不行!不行!泥土里太臟,我的寶寶一出世就會被弄成大花臉的。藏在草叢里?不行!不行!大蛇把蛋吃掉怎么辦? 結果,恐龍媽媽想:我的蛋和鵝卵石很像,沒有人回對鵝卵石感興趣的。于是,恐龍媽媽就把但藏在海灘邊的石頭堆里。 傻小熊要造新屋子,他到海邊去揀石頭

5、,一眼就看中了一塊又圓又大的“鵝卵石。傻小熊把“鵝卵石搬回家,砌在墻里。溫暖的太陽一天又一天照在“鵝卵石上。一天晚上,傻小熊被一陣風吹醒,發(fā)現墻上有一個大洞,砌在墻上的鵝卵石不見了。一直小恐龍睡在小熊身邊!傻小熊這才明白,自己從沙灘上撿來的不是鵝卵石,而是一個恐龍蛋。 其次天一早傻小熊就帶著小恐龍去找恐龍媽媽了。 中班教案 篇2 游戲準備 1學會炒黃豆這首兒歌。 2無障礙物的室內或室外大場地。 游戲規(guī)矩 1雙手搖動時,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也不要太用力,以輕松、自然為主。 2可罰搖動手時,沒念兒歌的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 游戲玩法 幼兒與他人(家長、友伴)兩人一組相對站立并手拉手,一起左右如秋千狀搖動,

6、邊搖邊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念完后,兩人馬上高舉手,兩人的頭同時向一邊鉆,同時轉體360度。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考前須知 1. 360度轉體時,手要輕輕地牽著,如有不妥要及時松開,避免發(fā)生意外傷害。 2游戲終止時,對幼兒要進行簡單的評價,以起到激勵和指導的作用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題我是中國人中的一個精彩巧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通過與仙女的對話,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四個世界之最,將知識的傳授轉變?yōu)樗囆g感受,讓幼兒體會到祖國的宏偉,產生驕傲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識性。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了解我國的世界之最,并能用

7、語言表述。 2、了解祖國秀麗山河,激發(fā)幼兒的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熱心。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了解我國的這四個世界之最,并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難點:重視愛國情感的激發(fā)。 活動準備 1、幼兒圖畫書月亮船;2、哭泣的蒲公英圖片一張;3、四個世界之最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蒲公英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圖片。 提問:這是誰?他怎么了?蒲公英為什么哭呢?教師引導幼兒自主推測。 2、那讓我們一起聽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問題:蒲公英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見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兒回復后教師歸納,然后集體學說:

8、我的家在世界的東方,那兒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兒有最高的山,那兒有最大的廣場,那兒有最長的城墻。 3、仙女告訴蒲公英什么了? 通過探討,讓幼兒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最大的廣場是天安門廣場,最長的城墻是長城。(教師相應貼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圖片)。 4、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激勵幼兒跟學蒲公英和仙女的對話部分,加強幼兒對中國幾個重要特征的認識。 三、感受祖國真宏偉 1、問題: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國,那你們的家在哪里呢?(中國) 2、我們的祖國出來蒲公英剛剛提到的那些地方外,還有好多美麗的地方,小朋友你去過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吧。 幼兒自由發(fā)言加

9、深幼兒對祖國漂亮風景的印象,激發(fā)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教師把幼兒圖畫書月亮船分給幼兒,幼兒看著書本,跟著故事錄音學講故事。 教學反思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習欲望 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蒲公英圖片,設置情境,推測蒲公英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悲傷憂傷的心情,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擔憂,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激發(fā)幼兒幫助蒲公英的愿望。懸念的探討,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同時激發(fā)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積極思考的氣氛中。 二、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 整個活動中,我采用的是一種視、聽、講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重視提問的啟發(fā)性、開放性與各問題彼

10、此之間的銜接,對于孩子的回應給予積極的應答,及時整理幼兒的回復予以適當地提升,組織幼兒探討、與教師交流,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小朋友們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樂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中還有好多不足之處,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來。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帶而過。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結合自己的閱歷,換位思考,假如你迷路了,你心里會怎樣?自然而然地讓幼兒體驗到迷路的那種畏懼、緊張、憂傷的心情,進而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悲傷,然后再自然地導入接下來的故事。在結果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說說自己祖國有什么漂亮風景,孩子們閱歷不足,回應很平淡,只有幾個孩子知道一些景點。假如改為請孩子們談談

11、自己家鄉(xiāng)有哪些美景,對他們而言,家鄉(xiāng)才是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應當選擇幼兒會說,有話說的話題。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感謝大家!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好玩兒的報紙游戲 活動目標: 1、摸索報紙的多種玩法,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2、鍛煉幼兒的走、跳、跑等基本動作,發(fā)展幼兒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性。 3、感受游戲的開心。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體驗游戲的開心。 活動準備: 廢報紙若干份、2個空紙箱、空場地。 活動過程: 一、師生一起到戶外,在音樂的伴奏下做熱身操。 二、 1、情境創(chuàng)設。 2、教師出示報紙,幼兒自由在場地上玩報紙,

12、摸索報紙不同的玩法。請幼兒交流展示報紙的各種玩法。 三、穿紙衣游戲。介紹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矩。老師示范將報紙攤開,貼在身上快走,報紙不掉下來,要求雙手不要幫忙扶報紙,幼兒觀看。 1、幼兒大膽嘗試練習貼報紙的動作,老師觀測提醒動作不對的幼兒。 2、集體游戲:穿紙衣跑。 四、投球游戲。 1、介紹游戲場地和玩法。老師示范將報紙揉搓成報紙球,在指定的線外將球投進兩個空紙箱中,哪個組投進的球多為勝,要求幼兒腳不能越過指定的線。 2、幼兒集體將報紙揉成報紙球,老師在一旁觀看指導。 3、幼兒分組進行游戲。 五、運球游戲。 1、老師介紹游戲場地和玩法。游戲規(guī)矩:將報紙攤開,兩名幼兒手握報紙兩邊,將地上的報紙球放在

13、報紙上,要求每次只能運輸一個報紙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哪組地上的球先運輸完為勝。 2、老師示范運球,幼兒觀看。 3、幼兒分組進行游戲。 六、做放松運動,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就具有主動摸索的精神,他們有無數的“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這就是等待他們發(fā)現的“小機要。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發(fā)現、去摸索、去嘗試、去判斷,讓孩子們成為活動的主子。 中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內容,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陳述自己發(fā)現的春天的機要,并嘗試用動作表現。 2.感受春天的美好,萌發(fā)熱愛春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活動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提問:春天來了,你們發(fā)現周邊環(huán)境有

14、什么變化? 2.組織幼兒自由回復,陳述身邊的春天的環(huán)境變化。 3.師:小朋友們觀測的真細心,發(fā)現春天有花朵,有小草,樹葉變綠了 4.提問:那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5.組織幼兒自由陳述對春天的情感。 二、結合圖譜,組織幼兒欣賞詩歌內容,發(fā)現詩歌中春天的機要。 1.教師念詩歌,幼兒傾聽。 2.提問:你們聽到詩歌中哪些春天的機要? 3.組織幼兒回憶詩歌內容回復,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4.教師再次分段念詩歌,幼兒傾聽。 5.提問: (1)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有什么變化?(理解詞語:溶化) (2)垂柳、桃花有什么變化?(理解詞語:嫩綠、抿著小嘴) (3)誰飛回來了?地里長出了什么?(理解詞語:飛行、

15、用力) (4)農民伯伯開始干什么?(理解詞語:播種) 6.組織幼兒自由回復,教師出示相應的圖譜內容。 7.教師再次結合圖譜內容念詩歌,幼兒再次欣賞,嘗試學念詩歌內容。 三、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組織幼兒嘗試分角色表演詩歌內容。 1.教師出示小河、垂柳、桃花、燕子、麥苗、拖拉機、農民伯伯的頭飾。 2.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分角色表演詩歌吧! 3.將頭飾分給幼兒,請幼兒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師念詩歌,幼兒做動作表演。 4.激勵幼兒能夠自己邊念詩歌邊進行表演。 四、組織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內容,發(fā)現身邊更多的春天的機要。 1.師:那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春天的機要呢?我們也把它們編到詩歌里面念一念吧! 2.組織

16、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大膽結合生活中更多春天的風景,進行創(chuàng)編。 3.邀請個別幼兒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內容進行表演。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娃娃家游戲中練習幫助小娃娃系鞋帶。 中班教案 篇6中班游戲活動教案一:躲貓貓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繼續(xù)了解游戲規(guī)矩的重要性,體驗游戲活動的開心。 2、進一步積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基本特征的相關閱歷。 活動準備: 1、插入材料:小兔躲貓貓。 2、紅、黃、藍三色大小不同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房子若干。 3、長耳朵、紅眼睛、短尾巴飾品若干。 4、黃色三角形一個、蘿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找小兔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動物朋友,猜猜是誰?(音樂)一起看看是

17、誰?(畫面) 2、找找小兔躲在哪里,引導幼兒說說他們躲在哪里,并點數三角形的角和邊 二、扮小兔 1、師:我們也來扮小兔做躲貓貓的游戲,老師想扮兔媽媽,你想扮誰? 2、教師激勵孩子根據角色進行裝扮(長耳朵、紅眼睛、短尾巴)。 三、躲貓貓 1、介紹游戲背景和玩法:這里有什么房子?它們是什么外形? 2、第一次玩躲貓貓:(師)兔媽媽去找小兔,啟發(fā)小兔試著說說:我躲在了*形的房子里(與寶寶交流:為什么媽媽找不到或找到寶寶的理由,體會說清自己隱藏的圖形屋,媽媽才能找到自己)。 3、其次次玩躲貓貓:引導小兔躲的時候聲音輕輕的,小手小腳藏得好好的,聽到媽媽的指令再去躲,并啟發(fā)小兔完整地說說:我躲在了哪里(與寶

18、寶交流:為什么媽媽找不到或找到寶寶的理由)。 4、第三次玩躲貓貓(手機響起,媽媽接聽并與兔寶寶商榷是否同意鴨媽媽一起來玩躲貓貓游戲)。 (1)引導寶寶看提醒板、聽媽媽指令輕輕地找個圖形房子躲起來,并啟發(fā)小兔完整地說說:我躲在了哪里(與寶寶交流:為什么鴨媽媽找不到或找到寶寶的理由)。 (2)跟著鴨媽媽到教室里再玩躲貓貓的游戲。 中班游戲活動教案二:滾動的寶寶 【設計思路】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讓幼兒嘗試進行運動,幼兒可以用身體趴著或站著將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向前進行滾動,還可以用其它的方法來玩,激發(fā)幼兒對玩此游戲的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其樂融融。 【活動目標】 1、有興

19、趣嘗試“滾動的寶寶的運動游戲。 2、體驗合作玩的開心。 【活動準備】 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介紹運動內容,激發(fā)興趣 二、幼兒嘗試運動 1、這些用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可以怎么玩? 2、怎樣玩才能使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向前移動?(幼兒探討) 3、幼兒自選器械嘗試運動 幼兒在嘗試運動過程中,教師進行觀測,并進行適時引導。 三、幼兒展示交流 1、幼兒集中,請部分幼兒將自己的玩法進行展示與交流。 2、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評價。 3、教師進行提醒: (1)除了用身體趴著將滾筒向前進行滾動外,我們還可以怎么樣將其向前滾動? (2)合作玩怎樣玩? 四、幼兒再次進行運

20、動 幼兒再次進行運動時,教師觀測幼兒是否有新的玩法產生。 重點:引導幼兒能合作玩。 案例:滾動的寶寶 教師們?yōu)橹邪嗟挠變鹤灾屏恕皾L動的寶寶戶外運動區(qū)域器械,這些器械是用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布制成的,將這些材料做成圓形讓幼兒鉆在里面進行滾動,由于教師急于投放,讓幼兒直接玩了起來,結果,能力強的幼兒玩起來了,而且也較感興趣,能力弱的幼兒只在旁邊觀看,但是在教師的催動下,這些幼兒也樂意嘗試,玩著玩著他們都一一走掉了。 【活動分析】 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布制成的幼兒運動器械,教師很有創(chuàng)意。但是在投放前,教師缺少興趣的激發(fā),由于自制的滾動器械是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

21、布制成的,不象買來的滾動器械那么美麗,而且買來的滾動器械直接就是撐著的。可是自制的滾動器械是撐不起來的,要靠幼兒的鉆進去的身體來支撐,一邊支撐一邊向前爬,這對剛升入中班的幼兒要完成這樣的游戲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采取的指導策略應當是: 1、先請大班的幼兒作示范,還可以請班上能力強的幼兒作示范,從而引起幼兒玩的興趣。 2、讓能力強的幼兒和能力弱的幼兒一起玩,已此帶動。 3、教師用語言進行激勵,幼兒一邊玩一邊不斷地進行激勵,對有進步的幼兒在全班再進行表揚,還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小的獎勵,譬如:用小的粘紙貼在幼兒的手上或額頭上,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幼兒玩的興趣。 中班教案 篇7 一、 目標 1、感知秋天的.色

22、調和秋收的景象,學習詞語:“黃澄澄,紅彤彤,金燦燦,亮晶晶 2、嘗試運用已有閱歷替換詩歌中的水果,進行簡單的仿編。 二、 準備:幼兒用書,投影儀。 三、 過程: 1、教師提問,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是什么樣的?秋天有哪些水果?這些水果又是什么顏色的? 2、學習詩歌 (1) 師:老師把小朋友講的這些水果,編成了一首漂亮的詩歌,在這漂亮的畫報里呢! (2) 引導幼兒注意觀測投影儀上的圖片,朗讀詩歌,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欣賞感知詩歌的內容。 (3) 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朗讀詩歌。 3、進一步學習理解詩歌內容。 (1) 師:在秋天的畫報里有哪些水果?它們是什么顏色的? (2) 教

23、師幫幼兒理解,并學說詞語“黃澄澄,紅彤彤,金燦燦,亮晶晶 (3) 教師:是誰鉆進了果園,為什么說風娃娃在翻著彩色的畫報呢? (4)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的朗讀詩歌。 4、引導幼兒根據詩歌的結構,仿編詩歌。 (1)師:秋天的樹林里還有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 (2)啟發(fā)幼兒替換詩歌中的水果的名稱。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種植植物的情感,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2、給予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機遇,培養(yǎng)幼兒勞動技能。 3、激勵幼兒在集體勞動中學習與他人協(xié)同、協(xié)作,加強團隊意識。 活動準備 1、講解關于植物與環(huán)境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活動。 2、種植工具。 3、蒜頭。 4、有關植樹節(jié)的CD。 活動內容 一、

24、了解植樹節(jié)的意義。 老師:小朋友知道3月12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 老師:你們知道植樹節(jié)的意義是什么嗎? 二、旁觀CD。 老師:老師這里有一段關于植樹節(jié)的視頻片段,請小朋友細心觀測,看完之后回復老師方才問的問題。 老師請幼兒回復植樹節(jié)的意義幼兒園中班植樹節(jié)方案活動方案。 老師總結:指數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理氣候、促進經濟發(fā)展等作用,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 三、豐富植物園。 老師:我們的小朋友還小,還不能去植樹,但是我們可以去保護小樹,愛惜小樹。周末的時間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植樹。 老師:雖然我們不能植樹,但是我們可以去我們的植

25、物園去種植其他的小植物,植樹節(jié)的意義是使我們大家更加的關注綠化、環(huán)保問題。我們可以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可以去種植園大蒜。 老師陳述種植的要求 老師帶領小朋友去種植園種植大蒜。 四、總結,終止活動。 老師再一次總結植樹節(jié)的意義,同時總結種大蒜活動。 五、活動延伸可以在周末的時候。在父母的幫助下去真正的植樹。 幼兒園植樹節(jié)教案,植樹節(jié)就要到了,植樹造林是為了讓我們的后代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教育他們愛惜環(huán)境的好機遇,老師們要讓幼兒了解關于植樹節(jié)的知識,讓他們知道植樹節(jié)的意義。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設計思路 在孩子的內心世界里,他們都渴望與朋友高興地交往,但日常活動中,我們會發(fā)現他

26、們摩擦不斷,往往是由于他們缺乏共享的意識。擬通過這一童話故事中本杰明生日所發(fā)生的故事,讓幼兒理解并感知“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的道理。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并大膽陳述自己的發(fā)現。 2、感知故事中本杰明與朋友們通過共享所產生的開心。 活動重點與難點 引導幼兒細心觀測畫面所表述的內容,理解畫面之間的聯系。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圖畫 2. 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圖書第一畫面,引出課題。 提問:我們來看看書上有誰?今天對小熊本杰明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你們猜,是什么日子呢? 二、自由閱讀 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圖書內容:他過生日還要準備些什么呢?

27、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嗎?我們一起到書里找答案吧! 閱讀要求:看圖書時要寧靜,一頁一頁按順序翻看。 三、集體閱讀 (一)閱讀交流 1小熊準備了什么?(豆豆飯) 2準備好了接待朋友的豆豆飯,他又去做什么了?(買了一大把氣球) 3買完氣球準備回家時,突然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突然刮來一陣風,他一下子就飄到天上去了) 4他在天上先遇到了誰?(月亮)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5接著小熊遇到了誰?(兩顆小星星)小星星怎么了?本杰明是怎么做的? 6是誰送本杰明回家的?(白云狗) 7本杰明把剩下的氣球布置在哪里了?你覺用氣球布置過的房間顯得怎么樣? 8“叮咚,誰來拉?開心的生日晚會就要開始拉! (二)完整閱讀 師“下面我們

28、一起來完整地看看這個小熊本杰明的故事。 老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大圖書。 小結:這個生日晚會本杰明與朋友們一定都過得開心由于他們共享了氣球、共享了蛋糕、也共享了開心。你樂意和你的朋友共享開心嗎?說說你和朋友的共享的故事吧! 活動延伸:故事表演。 課后反思: 1活動導入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觀測畫面,知道小熊要過生日了,胡雨嫣等幼兒還通過數蠟燭的方式,推斷出“小熊要過5歲生日了,這說明幼兒已經具有很強的觀測、理解和推理能力了。在活動中,此處我隨機增加了一個問題:“小熊本杰明生日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幼兒思考、探討、回復很積極。而后,請他們帶著問題通過自主閱讀尋覓答案,幼兒閱讀興趣很高。 2圖書畫面形象生動,幼兒能很好地理解圖意,并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對于本杰明把氣球送給月亮的畫面,有了一定的不解,他們認為小熊把氣球送給月亮,還請月亮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