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拍攝技術基礎-拍攝技巧課件_第1頁
影像拍攝技術基礎-拍攝技巧課件_第2頁
影像拍攝技術基礎-拍攝技巧課件_第3頁
影像拍攝技術基礎-拍攝技巧課件_第4頁
影像拍攝技術基礎-拍攝技巧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講 影像拍攝技巧攝影與攝像技巧 一 攝影拍攝基本技巧1 穩住照相機 (1)利用腳架或者合適的支撐物 (2)注意身體姿勢 (3)使用自拍或遙控功能2 選擇好測光模式 測光方式 1平均測光平均測光是測定被攝體的綜合亮度,即把較大測光范圍內的各種景物的亮度綜合,取其平均亮度值,以此作為推薦曝光量或進行自動曝光的依據。 1、平均測光在單鏡頭反光相機上,平均測光就是測量取景畫面全部景物的平均亮度。當這種平均亮度等于18%的中灰色調時,就能取得良好的曝光效果;當時,當畫面出現大面積過亮或過暗的背景時,平均測光就會導致被攝主體明顯的甚至嚴重的曝光不足或過度。 2、偏重中央測光又稱“中央重點測光”。其測光

2、讀數是以取景畫面“一定面積”的被攝體亮度為主其余部分景物的亮度為輔。這種“一定面積”多數位于畫面中央,也有的位于畫面中央偏下。 使用“偏重中央測光”時,應使偏重區域對準中灰色調景物,以取得良好的曝光效果。 部分測光與點測光不受畫面其他景物亮度的影響,因而只要把極小的測光區域對準景物中的18%的中灰色調,通常就能獲得準確的曝光。但是,如果把測光區域對準景物中的高光部或深暗部,就會導致明顯的曝光不足或過度。 4多點測光又稱“分區綜合測光”。是一種高級的測光系統。這種測光系統采用多個測光元件,各自向畫面的既定區域測光,然后把各自的測光數據輸入相機的微型電腦,由電腦進行計算,得出準確的自動曝光數據。即

3、“通過鏡頭測光(Through The Lens)”。其特點是在相機的外表面看不到測光窗,測光范圍總是在成像范圍之內,或與成像范圍完全一致。因此,測光準確性比外測光高,測光時,相機光圈處于最大光圈狀態,故又稱“全開光圈測光”。TTL測光一般用于單鏡頭反光相機,測光性能多半為“偏重中央測光”,也有采用“點測光”、“多點測光”或“平均測光”的。 2TTL測光3TTL-OTF測光即“通過鏡頭測量膠片反射光”( Through The LensOff The Film),又稱“收縮光圈測光”。這是用于自動曝光的一種先進的測光系統。其特點是:測光元件在相機反光鏡后、膠片平面下方,在實際曝光時進行測光。測

4、光原理是:當快門釋放時,相機的光圈自動收縮到預先調定的大小,光線通過光孔到達膠片后又反射到測光元件,一旦膠片達到所需的曝光量,相機便自動關閉快門,完成自動曝光。3TTL-OTF測光 4TTF測光(Through The Finder)即通過取景器測光。這是用于內置變焦鏡頭的相機的測光系統。它既不同于外測光,也不同于內測光,是測量通過取景器的光線,測光元件位于取景器內,測光范圍隨鏡頭變焦而變化,測光準確性高于外測光。 3 設置好感光度 (感光度越高,對光線越敏感)4 調控準快門速度 (1)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 (2)提高快門速度 (3)巧用快門拍動體6 正確曝光 曝光是膠卷或者數碼感光部件(CCD

5、等)接受從鏡頭進光來形成影像 曝光補償的運用 A 被攝對象亮度比較高時需作曝光正補償 B 被攝對象亮度較低需作曝光負補償室外曝光量估計1室外曝光參考表說明:(1)表適用于春、秋季日出后兩小時至日落前兩小時。在夏季應縮小一檔光圈,在冬季應增大一檔光圈;(2)陽光下開闊的陰影處參照陰天的曝光量調節;室外曝光量估計(3)“強烈陽光”指無云和霧,被攝體有明晰的影子;“薄云”指被攝體有淡淡的影子;“厚云”指被攝體幾乎沒有影子;“陰天”中對重陰天應再開大一檔光圈。(4)“正面光”指與相機鏡頭同方向從正面射向被攝體的光(攝影者背對太陽光源);“背面光”指相機鏡頭反方向從背面射向被攝體的光(攝影者正對太陽光源

6、)。室內曝光量的估計室內曝光量的估計有室內自然光照明與室內燈光照明兩種類型。1室內自然光曝光量的估計曝光參考:晴天,距窗戶1米左右,使用ISO100膠卷 面朝窗戶可用f4,1/30 背朝窗戶可用f2,1/302室內燈光曝光量的估計室內燈光曝光量的估計主要參考三個因素:(1)光源強度(功率大小,光源多少);(2)照射距離(被攝體至光源的距離);(3)被攝體的受光角度。曝光參考:被攝體正面受光,距光源2米左右,使用ISO100膠卷。二、室內曝光量的估計二、室內曝光量的估計注意:當照射距離發生變化時,應按“光照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規律調整曝光量。即按“距離增大一倍,曝光量增大兩倍”的原理掌握。例如,

7、200瓦的光源,距離2米時,用f4、1/2;距離變為4米時,應該用f2、1/2;距離變為1米時,應該用f8、1/2。距離為3米時,應該用f2.8、1/2。 3梯級曝光法:又稱“加減曝光法”。即對同一被攝對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攝。通常先按估計的曝光量拍一張,然后再分別增加和減少曝光量拍攝幾張。 例如,估計為f5.6、1/60,拍攝以后再用f4、1/60和f8、1/60拍攝。三、“寧少勿多” 與“梯級曝光法” 7 調整白平衡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過圖像調整,使在各種光線條件下拍攝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攝像機的基本操作1執機(抓握帶-手持、三腳架、肩扛)Power 開關裝磁帶錄

8、制變焦(自動、手動)白平衡Back light /night shot 鏡頭操作其他各功能鍵攝像機的基本操作2主要性能調整-濾色片、白平衡、光圈、快門、時間碼、用戶比特、錄音電平、磁帶方式、尋像器、微距、后焦接口部分-電源、視頻、音頻、遙控、話筒、監聽、時碼等主要警示預告-電池、磁帶、伺服、結露執機方式固定執機徒手執機肩扛執機一、持機方式1、固定持機身體不能貼在三腳架或攝像機上,不能將身體的壓攝像機. 將攝像機放在防震架上,保持畫面的穩定。特殊拍攝時,可將攝像機聯接在特殊的吸附裝置上。 利用三腳架操縱攝像機,身體和三腳架一定要分離。要確保身體姿勢處在放松的狀態,可使拍攝能維持較長的時間。 拍攝

9、時盡量找一些物體作為輔助支撐。避免似站非站、似蹲非蹲的姿勢,時間稍長會導致畫面的抖動。2.徒手執機 徒手執機時,注意控制呼吸并把握好屏息的時間。科學的屏息方法是:先使頭部放松,然后深吸氣,再慢慢呼出多半,一般大約是五分之四,繼而開始屏氣。 將攝像機放在肩上架穩,右手握緊手柄,操縱開關進行聚焦和變焦。 左手輕撫遮光罩或尋像器罩,適時調整光圈和焦距。 拍攝時要盡量地利用身旁的依靠物,使攝像機保持相對的穩定。3.肩扛執機 肩扛攝像機進行運動拍攝時,雙膝應略彎曲,盡可能地以身體運動代替步伐的移動。實際拍攝步驟1、裝入電池及磁帶。2、調整攝像機 可將攝像機安裝在三腳架上調整。(1)開機預熱 (2)調整色

10、溫濾色鏡(3)調整增益開關 (4)調整光圈與聚焦自動/手動控制方式 (5)調整快門速度(6)調整白平衡(7)話筒開關方式選擇3、開始錄制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1穩電視畫面不穩、鏡頭晃動會影響畫面內容的表達,破壞了觀眾的欣賞情緒使眼睛疲勞。持機姿式很重要,應面對被攝體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身體挺直站立,重心落在兩腳中間。右肩扛著攝像機右手握住手柄,左手握住聚焦環,眼睛貼在尋像器上,四個支撐點把牢攝像機。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做運動鏡頭拍攝時,如橫搖鏡頭,身體扭向側面從起幅開始逐漸轉動身體回到正面,直至落幅,身體狀態是從不舒服的位置到舒服的位置不會導致鏡頭越來越不穩的現象。拍攝鏡頭時,應盡量屏住呼吸,

11、如鏡頭較長時,用采用腹式呼吸、胸部不動呼吸勻而淺、不能作大幅度的深呼吸。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如果可能的話,盡量用廣角鏡頭拍攝。移動拍攝時,步法最為重要,雙膝應略為彎曲,腳與地面平行擦地移動。利用三腳架是減輕畫面晃動的有效辦法之一。在情況允許時,應盡量利用三腳架。如沒有三腳架,應充分利用各種文撐物,如身邊的樹、電線桿、墻壁等等。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2清指電視圖像力求清晰,或清晰到內容要求的程度。 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3準一般指落幅要準。當某個技巧性鏡頭(推)結束時,落幅畫面中鏡頭的焦點、構圖及時機應該是正好的。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任何落幅之后的構圖修正,都會明顯地在畫面中表現出來而且落幅后還在修

12、正構圖會給觀眾造成一種模棱兩可的印象。準在攝像中是較難掌握的,如推鏡頭和搖鏡頭,畫面中的構圖在不斷交化,為了保持構圖均衡,常常結合兩種技巧,在最適當的時機,推和搖同時結束,落幅應當是最佳構圖。(還有反向法) 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熟能生巧,必須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借助三腳架、鏡頭等方面的優勢,一絲不茍地進行拍攝。一旦操作出現失誤,只要條件允許,就應當毫不猶豫地重新來一次。拍攝中準還有其它的一些意思:正確地重現彩色,白平衡調整要正確;聚焦要準確:光圈調整要準確等等。 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4勻是指運動鏡頭的速率要勻,不能忽快忽慢,無論是推、拉、搖、移還是其它技巧,都應當勻速進行。鏡頭的起、落幅應緩慢,

13、不能太快,中間必須是勻速的。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5平指所攝畫面中的地平線一定要平。尋像器中看到的景物圖形應橫平豎直。以尋像器的邊框為準來衡量。畫面中的水平線與尋像器的橫邊平行,垂直線與尋控器的豎邊平行。如果線條歪斜了,將會使觀眾產生某些錯覺。攝像機操作的基本要領攝像時確保畫面中地平線平的關鍵是放好三腳架,利用三腳架上水平儀的汽泡將三腳架調平調整云臺位及或者三條腿的長度使汽池水平儀內的小汽泡正好處于中心位置點上。如果肩扛攝像機,以尋像器的邊框做調整。DV攝像順口溜攝像經典口訣購買DV錢不少,若要拍攝請細瞧。廣角開拍大場面,長焦特寫別動搖。 固定鏡頭多運用,太長太短都不要。變焦前后三五秒,“活塞”

14、推拉最糟糕。 (搖動) 移動拍攝盡量少,鏡頭跳動不敢瞧。九十度角上身轉,兩腳不動鏡頭搖。 順光拍攝好影像,逆光補償效果好。白色平衡手動調,光圈調焦出特效。 黃金分割攝主體,背景不要亂糟糟。其實平穩最重要,簡單紀實又可靠。 多拍攝練基本功,熟能生巧技術高。回味人生無限好,手握DV樂陶陶。 數字影像處理 1 數字影像輸入的類型: 數字影像輸入、照片和圖片輸入、視頻圖像輸入 2 數字影像輸入的設備: 數字影像輸入的設備很多,如使用數字相機、掃描儀、數字攝像機,光盤,通過網絡傳輸等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數字輸入設備是數字相機和掃描儀。 章節目錄 數字影像處理部分的設備包括計算機和裝載在計算機內的圖像處理軟件。1 圖像處理軟件類型常用的影像處理及編輯軟件有: Adobe Photoshop Adobe Illustrator (3) 3D Studio (4) Maya (5) Adobe Premiere 2 圖像處理軟件功能(1) 調整亮度和反差 (2) 修正色彩 (3) 清晰度調整功能 (4) 復制功能 (5) 組合功能 (6) 外掛模塊程序 數字影像輸出 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