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川昭化發現古墓葬群 印證中原文化入主蜀痕跡記者13日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去年12月于廣元市昭化古城發現的大坪子墓地,經研究論證為迄今川內發掘的最為重要的漢墓群之一,其土坑木槨墓及出土文物印證了秦滅巴蜀以后,大量移民入川時中原文化與巴蜀文化的融合。“此次考古發掘,我們主要采用了布方與整體揭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截至目前,已發現墓葬79座,完成清理70座,清理出隨葬品1100余件(套),以陶器、青銅器居多,另有少量金器、銀器、瓷器、石器及漆木器等。該墓地是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迄今發掘的同一時期面積最大的漢墓群?!必撠煴敬慰脊虐l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領隊萬靖告訴記者。據史料記載,昭化古稱“葭萌
2、”,地處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為秦入川必經通道,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和2244年連續建縣史,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在公元前316年秦滅蜀以前,蜀國一直保持了獨有的文化元素,從廣元寶輪院和重慶發掘的船棺葬可以看出,類似古墓葬群葬人的習俗是典型巴蜀文化代表?!眹椅奈锞謱<医M成員信立祥教授告訴記者?!皬拇舜蔚目脊虐l掘來看,這片墓葬群集中了戰國晚期到東漢晚期的墓葬,其中最早的土坑墓里面是曲肢葬、西首葬,這是秦人的顯著特點,是中原文化的象征?!北本┐髮W文博學院副院長趙化成介紹說,從土坑墓中出土的釜、壺、罐等在內的日用生活陶器等器物來看,做工簡陋,正好印證史書所說秦滅巴蜀以后
3、,采取懷柔政策,對當地蜀人仍然封王,但又另派秦人官僚來統治蜀地,并開始大量移民。趙化成由此斷定,這批早期的墓葬是最早移民秦人的墓葬,完全保留延續了中原血脈。古墓葬整體搬家“步步驚心”磕磕碰碰進入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后門磚室墓安全落地運輸途中,給略有移位的磚室墓糾正位置“現在是下午4點05分,磚室墓搬家大功告成!”昨天下午,隨著南朝畫像磚室墓緩緩著落于指定位置,揚州首次對古墓葬進行的整體“搬家”宣告成功。記者目擊發現,整個過程可謂“步步驚心”!第一驚:原位起吊 磚室墓“賴”在原地不動由于這是揚州首次對古墓葬進行整體“搬家”,從上月19日開始,受揚州市委托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技術人員,就來到揚州著手準
4、備。前天一早7點多,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兆維一行,開始按照既定方案“搬家”。因為沒法準確測量“穿”上防護服的磚室墓的“體重”,之前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技術人員曾表示:“我們初步算了一下,這座磚室墓大概20噸重。到時候,需要吊機將它整體吊起來后,放在長約10米至12米且承載60噸的平板車上,就可以運到目的地了。”前天上午,意外的一幕發生了:最大吊起30噸重量的吊機無論怎么發力,磚室墓都“賴”在原地紋絲不動,專家們在現場焦急萬分。中午,他們重新計算重量,“整體重量應該在50噸左右”。下午3點多,最大可吊起75噸重量的吊機起吊,磚室墓還是沒有動靜。直至傍晚5點多,最大可吊起30噸、75噸重量的兩
5、臺吊機通力合作,磚室墓才“戀戀不舍”地離開地面。直至被穩妥地放置于卡車上,現場人員才松了一口氣。第二驚:離開工地 工地大門上方有“攔路虎”磚室墓穩穩當當地被“綁”定在卡車上后,便開始從真州北路東側工地,前往“新家”。誰知,車輛行至工地門口時,就遭遇了“攔路虎”。因為工地大門只有4.5米,而放在車上的磚室墓高度已達5.3米,一直到前天晚上7點多,卡車后面一半怎么也出不來。昨天一早8點,考古人員和專家們來到了現場。他們和施工方商議后決定,在工地大門的南邊圍墻重新開個門。記者在現場看見,特意開設的“門”,上方沒有“攔路虎”。與此同時,挖土機開始填平路面。昨天上午10點05分,載著磚室墓的卡車終于出來
6、了,沿著真州北路,駛往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第三驚:行進途中 略有移位,吊機救援兩小時因為磚室墓太高太重,在整體“搬家”行進過程中,最怕遇到道路上方有牌坊和電纜,也擔心行進時有拐彎、上下坡、剎車等情況導致移位。考古人員經前期現場考察,最后精心制定了一條路面比較寬闊平坦、拐彎較少、途中幾乎沒路障的線路。行至西湖鎮時,跟隨在后面的考古人員發現,磚室墓可能在上坡、拐彎時略有移位雖然只有幾厘米,一路行進過程中還是有安全隱患,趕緊叫??ㄜ?。這時,一路同行的最大吊起75噸的吊機趕緊上前“救援”。就這么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耗費了約兩個小時。下午1點10分,磚室墓安全抵達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門前停車場。第四驚:
7、進新家門 電纜、大門攔路,車輪下陷考慮到文物保護的安全性,磚室墓的最佳保護與展示地點,最終選定在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西北角。下午2點40分,載著磚室墓的卡車從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停車場出發,順著西側院墻緩緩行駛。可沒幾分鐘,就遭遇了電纜。人們只好爬上磚室墓的頂端,將電纜挑起,卡車才順利通過。到了后門口,難題更大,卡車和磚室墓的寬度都不能順利通過。人們不停地指揮駕駛員調整方向,但難免碰傷了后門墻體。真是好事多磨!快到目的地了,在漢廣陵王墓博物館最近特意為磚室墓平整出的一塊空地,卡車左側兩只車輪突然有些陷入泥土中,整個車輛有明顯傾斜。“千萬不能動,不然磚室墓側翻,就前功盡棄了!”人們趕緊沖上前叫停
8、駕駛員,并拿來攜帶的工字鋼,撐住傾斜的磚室墓。有了卡車順利抵達的經驗,兩輛吊車還算順利地來到磚室墓的“新家”。第五驚:卸載入駐 兩輛吊車合作起吊,緩緩放置卸載,磚室墓整體“搬家”的最后一道工作。下午3點40分,兩輛吊機的駕駛員再次合作,在現場人員的指揮下,將磚室墓緩緩吊起,并不停調整位置、慢慢地放下“現在是下午4點05分,磚室墓搬家大功告成!”考古人員驚喜地呼喊?!舅膯柟拍乖嵴w搬家】為不影響漢廣陵王墓博物館整體風格磚室墓可能“半地下”古墓葬為何要整體搬家?“這次新發現的南朝畫像磚室墓保存比較完整,里面的畫像磚和花紋磚在揚州比較罕見,對研究揚州地區的佛教文化以及佛教與道教的融合,提供了珍貴的實
9、物資料。”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表示,這次決定給這座磚室墓整體搬家,主要是因為磚室墓的大部分磚頭已經酥了,拆了后幾乎就不能復建了,整體搬家可以最大地體現文物的原真性。“拆了后重建是現代人建的;整體搬家,是保存古人修建的痕跡,兩者不是一碼事?!敝劣诮窈髸粫俳o古墓葬整體搬家,考古專家表示,“需要看現實情況而定”。為何改用卡車運輸?為何不采用運輸途中更加平穩的平板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兆維解釋說,磚室墓的搬家方案調整了很多次,最后決定將磚室墓搬遷至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但是需要進入的后門,平板機通過不了,只能采用卡車。磚室墓放在新家安全嗎?天氣寒冷,為防磚室墓被“凍傷”,現場人員也將
10、之前“披”在磚室墓上面的材料布再次蒙在上面。束家平再三叮囑,特別是盜洞的位置,即磚室墓上方中間位置一個形似天窗的洞,一定要用材料布蒙在上面保護好,以防雨水侵蝕畫像磚和花紋磚。張兆維也稱,在磚室墓落地前,他在磚室墓的工字鋼架子旁邊又放置了一些工字鋼?!斑@樣可以多一些支撐點,可以分擔一些力量。”今后將如何保護、展示?昨天下午,磚室墓已經安全地整體“搬家”,入駐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內的西北角。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館長李斌表示,接下來將做保護與展示的方案,但是不能影響到該館的整體規劃和風格。此外,“因為磚室墓的高度比較高,可能會一半入土,下面部分做好防水措施”。西安市長安區西甘河村古墓葬發掘收獲一、東
11、周墓3座,即M18、M25、M30,墓葬形制均為豎穴土壙墓。葬具葬式為單棺、仰身屈肢葬。M18開口于擾土層下,墓葬形制為豎穴土坑墓,方向0度。墓坑長2米,寬1米,深1.80米,四壁光滑,內填五花土,土質疏松。墓坑底部中央有長方形的腰坑,坑內殉動物。隨葬品有陶盂1、陶罐1、陶鬲(殘)1、玉飾1、玉玦2、貝形飾1。M25、M30未出土隨葬品。二、西漢墓14座,即M4M17,墓葬形制有豎穴土坑墓(1座)、 豎穴墓道土洞墓(1座)和 斜坡墓道洞室墓(12座)三類,斜坡墓道洞室墓分為土洞墓(6座)和磚室墓(6座)。墓室封門以條磚和木板為主。葬具為單棺,葬式為仰身或側身直肢葬。M5 開口于擾土層下,方向2
12、72度,長方形土壙,墓壁豎直光滑,內填五花土,土質疏松。墓坑為口底一樣大小,長3.30米,寬1.30米,深1.90米。葬具葬式為單棺仰身直肢葬。隨葬品出土于墓室的西南部,陶罐8件、陶灶1件、鐵刀1、柿蒂紋棺飾1、銅環1(木棺內)。M7開口于擾土層下,方向270度。墓道,口略大于底,墓道寬于墓室。上口長2.30米,寬1.30米,底長2.20米,寬1.24米。墓室,長方形土洞拱頂結構,長3.20米,寬0.86米,殘高1米。隨葬品位于墓室的西端,陶缶1件、陶罐2件、陶鈁1、陶灶(甑、盆)1套、陶鼎1、銅鈴3件、銅帶鉤1件(棺內東部)半兩銅錢1枚(口中)。M16開口于擾土層下,方向100度,墓道和墓室
13、不在一條中軸線上。墓道,殘長4.40米,寬0.70-1.04米,高1.50米。甬道,土洞拱頂結構,長2.44米,寬0.84米,高1.20米。墓室,磚室券頂結構,平磚錯縫鋪地。長3.56米,寬0.96米,高1.30米。隨葬品有陶樽1、陶盒2、陶罐1、陶鼎1、銅鏡1、鐵劍1、鐵削1、石硯1、陶研1、銀飾1、銅錢(五銖)、鼻塞1。在磚室的北壁前端,有一小龕為磚室券頂結構,寬0.86米,進深0.90米,高0.7米。隨葬品有陶倉6、陶甑1、陶盆1、陶罐4、陶燈1、陶釜1、泥丸12、陶壺1、鐵釜1、銅弩機1。14座漢墓出土器物約200余件(不含銅錢),質地可分為陶、銅、鐵、玉石。其中以陶器數量最多,陶質有
14、泥質灰陶和紅胎釉陶,器類有陶鼎、陶盒、陶壺、陶鈁等仿銅陶禮器以及陶罐、陶缶、陶倉、陶灶、陶釜、陶甑、陶樽、熏爐、陶燈、陶盆、陶盂等日常生活明器,部分陶器繪有紅白彩繪。銅器有銅鈴、銅環、帶鉤、柿蒂紋棺飾、銅鏡、銅盆、印章、車馬飾、銅斗、鏡刷、鈴形飾、銅鋪首、弩機、泡釘、扣飾、銅飾、帶扣、銅錢等。銅錢類型主要有五銖、大泉五十兩種。鐵器主要有鐵劍、鐵燈、鐵削、鐵釜。玉石器有口琀、石研、玉劍格、玉玦、玉劍璏、鼻塞等。三、唐、宋、清墓5座,即M22、M26、M27、M29、M33,墓葬形制分為豎穴墓道土洞墓(3座)、豎穴土壙墓 (2座)。葬具葬式為單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物共9件,主要有陶罐、骨簪、銅簪、
15、銅錢。銅錢類型可分為景元通寶、治平元寶、祥符元寶、乾隆通寶。M26開口于擾土層下,方向0度。墓坑長2.14米,寬1米,深1.20米,四壁光滑,內填五花土,土質疏松。隨葬品陶罐1、銅錢1。四、漢代陶窯陶窯1座,編號為Y1,開口于擾土層下,坐北朝南,方向170度。由操作間、窯門、火膛、窯床、煙道五部分組成。操作間位于窯室的南端,平面呈圓角長方形,口大底小,四壁清晰,底部呈南高北低斜坡狀,底部有踩踏痕跡,東西長2.90米,南北寬3米,深22.26米。東南角有兩層臺階,供人上下出入。窯門 為長方形土洞結構,長0.60米,寬0.92米。火膛 南寬北窄,頂部有燒結物,底部包含有大量的草木灰及陶磚瓦。窯床
16、為長方形,長2.56、寬2.28、高1.30米。煙道 口小底大,下部與北壁三個煙孔相連,口長0.50米,寬0.40米。出土器物 可辨器形有陶盆、陶罐、陶甑及殘瓦當。另外,還有13座墓葬(M1M3,M19M21,M23、M24、M28、M31、M32、M34、M35),墓葬形制有豎穴土坑(M2、M23)和豎穴墓道土洞墓,葬具為木棺,葬式分為仰身直肢葬合葬、單人仰身直肢葬、二次葬等。由于以上墓葬均未出土隨葬器物,其年代無法斷定。西甘河古墓葬群位于漢長安城的西南,距漢城21公里。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分析,M18、M25、M30為東周秦人墓葬,M18的時代為春秋中期。M5、M7、M9時代為西漢早
17、中期。M4、M6、M8、M10、M11、M13M17為西漢中晚期,M12時代為新莽時期。Y1的年代西漢晚期,M27、M29時代為唐初。M22、M26時代為北宋時期。M33時代為清代中期。秦漢時期此地為上林苑,漢代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是生活在上林苑的居民,為我們研究秦漢時期歷史地理及物質文化、手工業生產等提供了翔實的材料??脊艑W者發掘新疆帕米爾高原“黑白石條古墓葬群”該墓葬群位于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兩處長約百米、寬約50米的臺地上。臺地表面平緩,臺地的西端分布有數十處的石圈墓,石圈墓外東側的整個臺地上,東西向有規律地間隔鋪滿放射狀的黑、白色石塊條,每個石塊拳頭大小,石塊條每
18、條寬約80100厘米,黑色一綹間隔白色一綹,像斑馬線。這個墓葬群是新疆考古隊于2007年發現的。通過對墓葬群取樣進行碳14測定,初步確定這是距今2500年左右的文化遺存,這個時期相當于秦始皇建立秦朝前300年左右。每天幾十人工地邊“挖寶”一些人最近到真州北路某工地去“淘寶”,引起了市文物局的重視。我市考古部門負責人昨趕至現場調查情況,明確表態將組織人力到現場考古發掘。1市民反映工地施工挖出古墓葬“曝光后,前來尋寶的少了,很多人不敢這么明目張膽地來挖。”昨日,向本報舉報的市民馮葉(化名)表示,這讓原本熱鬧的工地周邊,安靜了不少。一直關注真州北路古墓葬保護的馮葉介紹,昨天,工地上的挖掘機一鏟子下去
19、時,意外發現一處疑似磚室墓葬的磚被挖碎。幸運的是,施工沒有再繼續,要不然就會損壞得更多。接到舉報后,記者趕至現場,一處正施工的工地確實能見到被挖碎的磚塊。據一位在現場巡視的考古工作人員表示,這一處墓葬可能是唐代的,幸運的是沒有遭到毀滅性損壞,至于具體信息,還有待進一步發掘才能確定?!胺綀A幾公里都在修路,又是傳說中的風水寶地,引來一些人尋寶,也不難理解?!痹诂F場,一施工人員表示,經常有一些形跡可疑的人來問他們,有沒有挖到“私貨”。2考古部門將對古墓現場考古發掘昨天上午,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一行來到現場了解情況。他告訴記者,該工地確實有墓葬的蹤跡,初步推斷,這些墓葬有現代的也有古代的,而古
20、墓則以漢代和六朝時期的為主,“為確保文物的安全,我們一直派人在現場巡查,也再三叮囑建設單位,一旦發現地下文物立即停工,建設單位也配合得很好?!睋P州地下文物埋藏豐富,去年秋冬時節,我市考古人員就在國防路施工現場發現一座南朝畫像磚室墓,據介紹,該南朝磚室墓考古發掘所在地,就屬于最近我市公布的揚州市區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區,因此,考古人員對這一區域格外關注,派人巡視國防路施工現場。對于目前真州北路這一工地發現的古墓葬將如何處理?束家平表示,他們將組織人力到現場考古發掘,保護好文物,也期待出土更多的文物,從中獲取歷史信息,為研究揚州的前世今生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3如何保護?項目審批實行考古前置“從目前來看
21、,這一帶若系統性考古發掘,將對揚州人們從漢至近代的生活傳承等有很好研究。”昨日,一業內人士楊先生表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于文化遺產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如果有盜墓現象,當地警方加強防范,并嚴懲盜墓行為,共同保護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楊先生說,按照利于保護的原則,應先對一片地方進行考古發掘后,再施工建設,而現在很多地方都是先施工再發現,有些寶貝往往就會在施工中流失或損壞。那么,地下的寶貝到底該如何保護?對此,市文物部門建議我市按照江蘇省文物保護條例規定,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區。參照成都、南京、蘇州等城市的模式,在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中實行考古前置。土地出讓之后,投資建設主體必須按照規定申請考古;取得文物部門的考古意見之后,方可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內蒙古新店子發現唐代仿木磚墓 出土石質墓志新店子鎮外西溝車站唐代墓葬墓室全景 資料圖片近日從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內蒙古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怎么起草贈予合同協議書
- 2025年軟件測試技術的核心試題及答案
- 能效管理 合同協議書模板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第14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學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 軟考網管考試中需重視的錯誤試題及答案
- 工程合同安全協議書
- 同意解除購房合同協議書
- 公司聘用員工合同協議書
- 土地作價入股合同協議書
- 坑員工合同協議書范本
- 橋梁施工期間渡洪、行洪專項方案
- 沈陽師范大學教學實驗平臺建設規劃
- 巴西詳細教案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膠體金法說明書
- 基于PLC控制的物料分揀系統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材插圖匯總
- 濟南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管理辦法
- 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山西
- 啟閉機房腳手架工程施工專項方案
- 變更監事模板
- 標準工程量清單細目編號公路工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