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30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第二單元6 北京的春天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和2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體會作者對北京、對生活的熱愛。3.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并體會文章詳略得當的特點。教學重點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教學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教學準備關于童謠的課件;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資料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教學基本程序教學調整第一課時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能說說你們家鄉過春節的一兩件事嗎
2、?2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去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序號。2請學生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詞語或句子。3交流匯報,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元旦的“靜”形成鮮明對比。萬象更新: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更,變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三、細讀課
3、文,了解習俗1.北京的春節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束?2.默讀課文,小組合作填寫下表,主要事例寫得詳細一點。時間 主要事例臘八 臘八粥,臘八蒜臘月十九 買雜拌兒,買爆竹,買玩意兒二十三 祭灶除夕 穿新衣,貼對聯和年畫,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祭祖,守歲元旦 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廟會元宵 懸燈結彩,放花炮3.交流填表情況,老師相機在表格中板書關鍵詞。有不同意見的相互討論。4.觀察上表,你知道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嗎?四、朗讀體會,感受民俗1.通過閱讀填表,找出春節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和元宵節)2.除夕和元宵節這兩天中你更喜歡哪一天,請找出相應的段落,試著把熱鬧喜慶的氣氛讀出來。五、小
4、結,布置作業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知道了課文的寫作順序,朗讀了自己喜愛的段落。課文中還有很多生字新詞需要大家用心去揣摩,聯系上下文記住它們的音形義。下節課我們進行聽寫比賽。第二課時一、深入片段,品讀課文1.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主要有哪幾個時間段?指名回答,老師相機板書:臘八,臘月十九放年假,二十三過小年,除夕,元旦,元宵節2.準備過年。在這五個時間段中,哪個時間段是準備過年的情景?(臘八,正月十九放年假)請找出課文中描寫人們準備過年的段落。(17自然段)你想用哪個詞語來形容人們準備過年的場面?(可以用自己的話,也可以找出文中的“忙亂、緊張”)大人在忙些什么?小孩兒在忙些什
5、么?他們這時心情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你最喜歡哪一種活動?請找出來讀一讀。指名朗讀,讀出你的感受。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春節前的這段時間你都會干些什么。3.過年時。交流:重點寫了哪幾個日子?(除夕、元旦、元宵)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熱鬧)都是一樣熱鬧嗎?默讀思考:除夕、元旦、元宵這三個日子各自的特點是什么?找出文中關鍵詞句反復讀一讀,想一想。交流各自的體會,教師相機引導:除夕:喜慶、團圓;元旦:悠閑、快樂;元宵:紅火、美麗。品讀“除夕”一段,進一步體會喜慶、團圓。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烈;抓“除非、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品讀“元旦”一段
6、,進一步體會元旦的悠閑、快樂。重點指導朗讀寫人們“逛廟會”的地方,來體會悠閑與快樂。重點品味“元宵節”的氣氛。畫出文中描寫花燈的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排比句的作用。引導想象:還會有哪些花燈呢?除了燈,還有什么?重點句子品讀:“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二、總結課文,領悟寫法1.總結課文:從臘八到正月十九,一個多月的時間,課文卻只記敘了五個時間段的主要活動,就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
7、。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去用心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2.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再讀寫“臘八”一段,思考:臘八的活動很多,為什么單寫臘八粥、臘八蒜,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種抓主要特點描寫的方法課文中還有很多,你能再舉一例嗎?如果讓你寫春節,你打算怎么寫?回憶你過春節的情景,寫一寫。三、作業朗讀課文,讀出過年的喜慶氣氛。板書:北京的春節除夕:喜慶、團圓元旦:悠閑、快樂元宵:紅火、美麗教學反思:7*藏戲學習目標1學習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3有感情地
8、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藏戲面具圖片。教學過程教學基本程序教學調整第一課時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1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民間戲劇的資料,提問:你知道哪些民間戲劇?它們各有什么特點?2同學們說的很好,可是你們知道嗎?有一種民間戲劇,需要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不需要舞臺,而且一演就是三五天。這就是藏戲。老師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關藏戲的圖片,大家一起看一看吧。(出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黑格爾曾經說過:“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志著這個民族走向成熟戲劇是一個民族開化的民族生
9、活的產物。”生活在我國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個古文化十分發達,堪稱相當成熟的民族。她所創造的舉世矚目的藏戲藝術之神奇獨特、燦爛輝煌,正好印證了世界智者有關民族成熟與否的論述。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它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最久遠的戲劇之一。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領略有著悠久歷史,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板書課題)二、整體閱讀,初步感知1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課前導語。生齊讀。2師: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讀后劃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的詞語。出示詞語幻燈片,指名學生領讀。全班齊讀。4速讀課文,
10、思考:課文哪些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讀后交流、梳理:4-7段講的是藏戲的形成,8-20段講的是藏戲的藝術特色。三、自主研讀4-7段,感受藏戲形成的神奇。1自由讀4-7段,思考藏戲是怎么形成的,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2指名說藏戲的形成,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提出需要補充的內容。3這個傳奇故事最打動你的是什么?學生自由表達,如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義舉,(師適時板書:唐東杰布 為民造福 開創藏戲)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帶點的詞,來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
11、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2)創造奇跡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7位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哄笑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3)藝術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人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4把你的感受帶入文中,有感情地讀一讀吧。小結:這個傳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東杰布不愧被譽為藏戲的開山鼻祖,(出示唐東杰布的補充資料)時至今日,在每一個藏戲劇團,都會供奉有他的畫像,接受著一代代藝人的膜拜,也讓我們頓生出
12、幾分神圣和肅穆感。四、自主研讀8-20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1出示研讀主題:(多樣、夸張、形象鮮明)的面具;(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的舞臺;(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的演唱風格;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讀內容,反復閱讀相關段落,把藏戲的主要特點用一句話或一個詞概括出來。2集體交流研讀結果,說說你是從哪知道的。面具:多樣、夸張、形象鮮明。舞臺: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3對照開頭,體會寫法。再讀8-20段,請你試著用幾句話概括藏戲的特色。指名讀1-3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概括的?(反問、排比的修辭手法。)師:我
13、們讀反問句的時候,哪些地方應該重讀呢?作者這樣用反問的手法強調了藏戲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大家一起來讀讀它的與眾不同。那么在讀排比句的時候,哪些地方應該重讀呢?再用上排比的手法寫出了藏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引以為自豪。那我們帶著自豪的語氣再來讀一讀這三句話。評一評這樣開頭的好處。4補充閱讀短文,感受藏戲的地域文化特點。閱讀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說,一聽到藏戲,尤其是身在他鄉,就仿佛又回到在遼闊的草原上,感受著高原的藍天白云。這話并不夸張。藏戲的聲音悠遠而鏗鏘,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勁的疾風,它是唱者全身氣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豐富,曲調跳動而激越,帶點悲傷,帶點憂郁,更包含
14、滄桑;藏戲是高原的藝術,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氣魄與雄渾。它那類似西洋詠嘆調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緊緊抓住,一頓一揚,忽高忽低之間,貫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因此聽藏戲實際也是在感悟和體會,一曲一調,一章一節也許正應和了你心靈深處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聽時便邊舞邊合,這便是藏戲唱功的神奇了。藏戲的形式也大有可說之處,僅面具就多樣而且表意豐富,這有點象京劇,借助臉譜能夠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過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臉上,藏戲佩帶的面具造型粗獷、抽象。從形狀上分,藏戲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體的,而質地則多為皮革、絨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顏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陰險,紅色代表權力,黃色代表智慧傳統悠久,博大
15、精深,這就是藏戲得以傳世的根本所在了。盡管短暫的接觸,使得我至今還沒有完整的欣賞過一場藏戲。但是以采訪為機緣,在視聽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戲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經注入了額外的意義,它也將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讀后交流:藏戲獨特的地域特點體現在哪?5總結: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后,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實中的假、惡、丑。可以說,她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造的一個藝術奇珍。板書設計:6、 藏戲總 分戴面具演出 藝 (多樣、夸張、形象鮮明 )的
16、面具沒有舞臺 術 (不固定、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的舞臺三五天沒結束 特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的演唱風格色傳奇來歷:唐東杰布 為民造福 開創藏戲教學反思:8*各具特色的民居學習目標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教學重難點: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教學過程教學基本程序教學調整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圖
17、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2出示詞語認讀:閩西南粵東北 奇葩 騷擾 夯筑 竹篾 布局均勻 風雨侵蝕 安然無恙和睦相處勤儉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蓋地清風徐來 蜂擁而來 家道興旺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 多起竹樓,傍水而居 樹滿寨,花滿園三、了解民居特點1默讀課
18、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客家民居位 置作 用材 料結 構文化特征2完成填空后小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客家民居位 置 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作 用 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材 料 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結 構 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點。四、深讀探究,感知表達特點1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2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指名說,互
19、相補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異常堅固。)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列數字通過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4同桌商議,并參考文中插圖,畫一畫客家民居的俯瞰圖。(教師出示八卦圖,請學生參考比較。)五、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六、自讀傣家竹樓部分1自己設計一張表格,了解傣家竹樓的特點。2創設情境,運用方法,介紹傣家竹樓。(傣家竹樓,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優美的風景,成為人們旅游
20、觀光的景點。如果由你來當導游,該如何向游客介紹?請各小組推選選手,共同設計導游詞,參加評比。)3評議七、拓展閱讀:這篇文章在介紹永定土樓的特點時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近五六年來,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以千計的專家、學者慕名前往閩西永定縣,參觀考察被稱贊為“中國古建筑奇葩”的閩西土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漢斯安德烈先生參觀了土樓后贊美道:“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筑模式。”永定土樓,特別是圓形住宅(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宏大的,精巧的結構,獨特的風格揚名于世。優美而壯觀的永定圓樓,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有如從地下冒出來的自然生長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環形的屋
21、頂飄浮在煙霧中。僅以永定縣苦竹鄉井頭村的深遠樓為例,樓里三圈,直徑80米,周長250米。外圈四層,房子260間;中圈二層,房子60間;里圈一層,房子8間。共有房子328間,里頭住毒害80戶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鋼筋,一包水泥,一塊磚石,全以一擔擔黃土堆積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終完好如新。永定圓樓由于土墻環拱,又能保暖隔熱,冬暖夏涼,易于防衛,便于管理。閩西土樓為什么能歷久不毀,成為我國古建筑藝術的一個奇葩呢?控其奧秘,原來它以黃土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摻少量紅糖、糯米和木屑、竹條等,經過反復揉打、研舂、碾壓,然后夯打土墻,并以木料為梁呆,瓦片為頂
22、蓋,因而異常堅實牢固。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客家民居 傣家竹樓世界民居奇葩教學反思:9和田的維吾爾學習目標1學習并積累“酷熱、鋪天蓋地、美不勝收”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2了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猶樂的精神風貌。教學重難點通過獨立閱讀和交流探討,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的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教學過程教學基本程序教學調整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欣賞動漫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說說對維吾爾族的了解。(如能歌善舞、熱情、漂亮等)2對維吾爾族除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還有著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現在,我們就走進和田的維吾爾。
23、(板書課題)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1自由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說一說你了解到了維吾爾族哪些風俗習慣。(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庫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曬干;天生愛花;能歌善舞等。)2快速瀏覽,畫出能夠反應和田維吾爾人性格或精神的語句。(六年前的一個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維吾爾人特有的豪氣與樂觀;和田維吾爾人熱愛土地的程度令人驚嘆;和田地處大漠邊緣,那惡劣的自然環境并沒有扼殺維吾爾人愛美的天性;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3討論:最能集中反應和田維吾爾人性格的是哪一句?(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板書:苦甜)三、深讀
24、品悟,感受地域與民族風情1默讀課文,結合畫出的句子,與小組同學交流:和田維吾爾是一個怎樣的民族?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隨機指導。(1)豪氣與樂觀的維吾爾族A輕聲讀第1自然段,想像這段話所描寫的情景:黑夜,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中傳來熱烈激昂的歌聲。這歌聲飽含著對黑暗與沙塵暴的蔑視,以豪氣與樂觀超越了可怕的黑暗與自然。B找一找文中的對比:被沙塵暴統治與破壞的夜熱烈激昂的歌聲;縮在被窩里驚恐地豎耳傾聽-駕著馬車迎風引吭高歌。這樣的對比中不由得讓人對和田維吾爾民族的豪氣與樂觀肅然起敬。C有感情朗讀這一段。(2)酷愛土地的維吾爾族讀一讀23自然段,和田維吾爾人的生活中,哪些與土息息
25、相關?A“民以食為天”,維吾爾族人的吃幾乎離不開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作者的驚嘆。(“誰能想到”“誰又能想到”兩個感嘆句。看圖片,認識烤肉、馕、“庫乃其”這些美味,以及生產美味的馕坑。)B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晾曬。想象那樣的情景:在寂靜廣闊而又單調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猶如巨幅抽象畫。而能夠在這樣的背景下畫出如此有創造力的畫家,只能是熱愛生活、熱愛土地的維吾爾人。C和田維吾爾人的吃和穿,都離不開他們深深熱愛的土地。詩人艾青曾深情吟誦: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讓我們也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內容。(3)愛美的維吾爾族讀一讀第5自然段,為什么說愛美是他們的“天性”?A畫出作者打
26、比方的句子,體會“美不勝收”。(巴扎的鬧市里,那一頂頂鮮亮繡花“都帕”,那一團團飄然而過的“艾得來斯”,猶如天幕上朵朵鮮艷的彩云,又似花園里一片片隨風搖曳的花兒,真是美不勝收;密密的眼簾,深邃的眼睛,像花兒般綻放在風沙里。)B愛花、種花、繡花,衣著如花,姑娘似花,維吾爾族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美麗地生活著,正像堅強的花朵,在最貧瘠的土地上仍然盡情地吐露芬芳。(4)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沒有歌舞,維吾爾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經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聚餐的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載歌載舞。)四、提升認識,體會寫法1結合全文,說說對句子的理解,
27、“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物質條件雖然很差,但是他們有豁達、樂觀的品性;他們熱愛生活,善于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所以無論生活有多苦,他們仍感覺是甜的。)2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地域風情和民族風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脈絡清晰,易于把握;描寫細膩,語言優美。)3選擇你認為寫得精彩的句子或語段抄寫下來。板書設計:和田的維吾爾苦甜熱愛生活教學反思:語文園地二教學目標1、把握本書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2、通過匯報交流,使學生對本書的內容有更深得了解,交流學到的讀書方法,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教學重點交流學到的讀書方法,積累更多
28、的好詞好句預習學案1、我讀懂了2、我最感興趣的課文3、我積累的好詞4、我積累的好句教學過程教學基本程序教學調整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二、匯報交流讀書情況出示要求:1書中講到了哪些地方的民風民俗?你對文中那篇課文印象最深,并說說你的理由。2文中哪些句子你印象最深,選幾處談談你的體會。3你還知道哪些地方的民風民俗,說出來和大家分享。4你積累了哪些好詞好句,在小組內交流。5通過讀書,你有哪些收獲。三、小組合作,完成以上問題。四、全班交流,教師點撥。習作二導學目標1、借鑒本組描寫民風民俗的寫作方法,學習抓住特點介紹民俗2、學習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創編班級習作集。導學案一、編寫提綱1引導學生根據提示編寫
29、習作提綱。提示:要介紹的民俗是什么?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打算從哪幾方面加以介紹?哪一部分作為重點將要進行具體介紹?根據其特點,你打算擬訂什么題目?2學生自由編寫提綱。3小組內根據編寫提示,互提建議,修改提綱。二、學生進行習作練習。三、初步修改。1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把習作中語句不通的地方和錯別字修改過來。2小組內互讀互聽習作的重點部分,提出習作中表達不夠清楚和不夠具體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議。3根據同學的建議修改、完善習作。口語交際導學目標1、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調查訪問,繼續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營養;2、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導學重難點抓住特點介紹民俗的方法課前準備1學生通過上網了解各地自己感興趣的民風民俗,或者調查本地的風俗習慣。2教師準備有關的圖片。課時安排:1課時導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民俗風情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斑斕多姿,在燦爛的人類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所學的文章,都能將極其平常的民間習俗和傳統節日描繪得妙趣橫生、魅力四射。同學們隨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共同領略了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9-2025年中國卷煙制造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2025年中國大茴香市場供需格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 2021-2026年中國井蓋壓力試驗機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北京八中怡海分校2025年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濰坊市第一中學2025年高一下化學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金融大數據分析-第6篇-洞察及研究
- 技術升級成本分析-洞察及研究
- 文化研究與數字化技術的混合研究-洞察闡釋
- 語音識別技術在智能音箱中的進化-洞察闡釋
- 銀行凈息差分析-洞察及研究
- 辦公室主任職業規劃
- 第九章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4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課件
- 出國工作合同范例
- 《執法規范化建設探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2700字
- 大學物業服務月考核評價評分表
- 19G522-1鋼筋桁架混凝土樓板圖集
- GB/T 19963.2-2024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第2部分:海上風電
- 2024年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招聘外聘人員3人歷年高頻500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黑龍江大興安嶺中考生物試題及答案1
- 2024詳解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 云南省2023年秋季學期期末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信息技術(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