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詳細介紹“腹瀉”)共37張課件_第1頁
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詳細介紹“腹瀉”)共37張課件_第2頁
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詳細介紹“腹瀉”)共37張課件_第3頁
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詳細介紹“腹瀉”)共37張課件_第4頁
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詳細介紹“腹瀉”)共37張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前 言急性腹瀉病的診斷急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123 小 結4目 錄 前 言1 第一部分前 言我國全人口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0.170.702.503.38(次/人年)全球每年約15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病,主要見于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2002年發展中國家5歲以下兒童主要死因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200425%18%10%5%4%15%23%急性呼吸道感染腹瀉瘧疾麻疹艾滋病其他圍產期疾患Sources: The worldhealth report2003, WHO,Geneva.急性腹

2、瀉病危害大病毒細菌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常見大腸埃希菌屬、彎曲菌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常見 常見病原學 發病季節我國小兒腹瀉病每年有2個發病季節6-8月,主要病原為致瀉性大腸埃希菌和痢疾桿菌10-12月,主要病原為輪狀病毒 治療原則補液補鋅治療藥物治療飲食治療治療原則益生菌蒙脫石消旋卡多曲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中醫中藥 急性腹瀉病的診斷2 第二部分 急性腹瀉病的診斷根據大便性狀和次數判斷大便性狀改便(稀水便、糊狀便、粘液膿血便)大便次數增多 伴/不伴有腹痛、嘔吐、腹脹病程在2周以內 脫水程度判斷腹瀉病患兒進行有無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評估對中、重度脫水盡可能行血鉀、鈉、氯檢測和血氣分析急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3

3、 第三部分小兒泄瀉是由外感六淫,內傷乳食,脾胃虛弱導致運化失常,引起大便次數增多, 糞便稀薄或如水樣為主要特證的病癥。辨證論治“氣陰兩虛”大便性狀改便(稀水便、糊狀便、粘液膿血便)來 源 : 食鑒本草定氣津耗傷而判轉歸:以皮膚、眼眶、口唇、舌、汗、淚、飲水 情況、小便量、色、次數以辨傷陰損陽程度, 辨轉歸變化。急性腹瀉病的診斷辨證論治“濕熱瀉”急性腹瀉病的診斷中醫中藥治療明顯縮短2月齡以上兒童急性腹瀉病程及頻率藥物治療忌高濃度單糖食物,如碳酸飲料、果凍、灌裝果汁、甜點心或其他含糖飲料治療原則治瀉不離濕,虛實因體質而異;發病季節補液治療飲食治療補鋅治療藥物治療口服補液靜脈補液鼻飼管補液飲食調整劑

4、量療程益生菌蒙脫石消旋卡多曲抗生素抗病毒中醫中藥 急性腹瀉病的中西醫治療 補液療法推薦低滲ORS輕、中度脫水口服補液靜脈補液重度脫水含堿的糖鹽混合液中重度脫水無靜脈通道鼻飼管補液 飲食治療盡早恢復飲食年幼兒繼續母乳喂養配方奶喂養選擇低乳糖或者無乳糖配方奶年長兒不限制飲食忌高濃度單糖食物,如碳酸飲料、果凍、灌裝果汁、甜點心或其他含糖飲料忌高脂肪食物 補鋅治療急性腹瀉病患兒進食后即予以補鋅治療6月齡,每天元素鋅20mg10-14天 藥物治療一、益生菌早用 病毒導致的水樣腹瀉 侵襲性細菌導致的炎性腹瀉二、蒙脫石急性水樣腹瀉三、消旋卡多曲明顯縮短2月齡以上兒童急性腹瀉病程及頻率最初24小時能明顯控制腹

5、瀉癥狀3-10個月 劑量1.5mg/kg , 3次/天, 療程5天 藥物治療四、抗生素急性感染性腹瀉通常不使用(多數為自限性)病毒性腹瀉不使用痢疾、霍亂合并嚴重脫水、免疫缺陷病、早產兒及慢性潛在疾病中使用五、抗病毒藥物:不建議使用采用辨證方藥、推拿、針灸等方法。療效有待于大規模臨床試驗驗證,產生本土化證據。 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中醫對泄瀉的定義:小兒泄瀉是由外感六淫,內傷乳食,脾胃虛弱導致運化失常,引起大便次數增多, 糞便稀薄或如水樣為主要特證的病癥。 病因機制病因:外感六淫、飲食內傷、脾胃虛弱病機: 脾胃運化失常。分清別濁功能受損,清濁相干,并走于大腸病位:脾胃辨輕重辨寒熱辨虛實 辨證

6、論治-辨證要點從疾病的緩急病程長短伴隨癥狀等大便次數和量精神狀況病程等從糞便的顏色性狀,氣味,舌苔、脈等 辨證論治-辨證要點定氣津耗傷而判轉歸:以皮膚、眼眶、口唇、舌、汗、淚、飲水 情況、小便量、色、次數以辨傷陰損陽程度, 辨轉歸變化。常證辨寒熱虛實; 變證辨陰陽。虛證實證虛實夾雜虛 則 補 之健 脾 益 氣溫 補 脾 腎 實 則 瀉 之消 食 導 滯清 腸 化 濕祛 風 散 寒 扶 正 祛 邪消 補 兼 施 治療原則 辨證論治“濕熱瀉”清熱解毒 +化濕止瀉泄瀉主癥 + 濕熱表現 +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癥狀治法方藥 辨證論治“傷食瀉”消食導滯 +和中止瀉泄瀉主癥 +傷食癥狀

7、+舌紅,苔黃膩,脈滑實保和丸加減癥狀治法方藥 辨證論治“風寒瀉”疏風散寒+理氣化濕泄瀉主癥 +風寒表現 +苔薄白,脈浮緊藿香正氣散加減癥狀治法方藥 辨證論治“脾虛瀉”健脾益氣+升提助運泄瀉主癥 +脾虛癥狀 +舌淡,苔白,脈弱無力參苓白術散加減癥狀治法方藥 辨證論治“脾腎陽虛瀉”補脾溫腎+固澀止瀉泄瀉主癥+脾腎陽虛+舌淡,苔白,脈微弱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癥狀治法方藥 辨證論治“氣陰兩虛”健脾益氣 +酸甘斂陰泄瀉主癥 +傷氣傷陰癥+舌紅少津,苔少,脈細數人參烏梅湯加減癥狀治法方藥 辨證論治“陰竭陽脫”挽陰回陽 +救逆固脫泄瀉主癥 +陰傷陽脫癥+舌淡無津,脈沉細欲絕生麥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加減癥狀治

8、法方藥 其他療法推拿飲食外治中藥保留灌腸ABCDE針灸名醫經驗定氣津耗傷而判轉歸:以皮膚、眼眶、口唇、舌、汗、淚、飲水 情況、小便量、色、次數以辨傷陰損陽程度, 辨轉歸變化。來 源 : 食鑒本草痢疾、霍亂合并嚴重脫水、免疫缺陷病、早產兒及慢性潛在疾病中使用6月齡,每天元素鋅10mg急性腹瀉病患兒進食后即予以補鋅治療最初24小時能明顯控制腹瀉癥狀全球每年約15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病,主要見于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脫水程度判斷明顯縮短2月齡以上兒童急性腹瀉病程及頻率前 言大便性狀改便(稀水便、糊狀便、粘液膿血便)急性腹瀉病患兒進食后即予以補鋅治療運脾燥濕:砂仁、陳皮、藿香3-10個月 劑量1.傷

9、陽則是瀉利已久, 損傷脾腎之陽;常見病原學 其他療法推拿:脾土、大腸、板門、內八卦、足三里、中脘、七節骨;捏脊。敷臍:炒雞內金、吳茱萸共研成細末,以雞蛋清調勻敷貼于臍上并以紗布封固定, 每日1次,3天一療程。飲食:1)蘋果洗凈,置瓷缸中,隔水煮至熟爛,或置籠中蒸熟, 食其果肉, 量 不拘。 每日早晚各1次, 每次服用1個。 2)扁豆粥:來 源 : 食鑒本草原 料 : 白扁豆15克,人參5-10克,粳米50克。制 作 : 先煮扁豆,將熟,入米煮粥;同時單煎人參取汁,粥熟時,將參汁加入調勻即可。用 法 : 每日2次,空腹服食。 名醫經驗何炎燊治瀉不離濕,虛實因體質而異;濕從寒化,病在太陰,濕從熱化,病在陽明。注重4個環節:運脾燥濕:砂仁、陳皮、藿香甘溫補中:黨參、白術、山藥、白扁豆升發清陽:葛根酸斂生液:烏梅、木瓜。利與消導之宜忌。津傷舌燥忌分利; 中氣大傷,腹滿如鼓之太陰寒證忌克伐太過。 名醫經驗江育仁常證重視分辨濕與熱。利濕首選蒼術,清熱重在黃芩。變證分清陰陽損傷。 暴瀉多屬熱, 傷津劫液同時,熱邪作祟; 傷陽則是瀉利已久, 損傷脾腎之陽; 陰陽兩傷則養陰增液溫扶陽氣, 同時辟穢開竅,通陽泄濁。 名醫經驗劉弼臣重視大便性狀。 “暴迫注下”、 “溏黏垢穢”、“如筒吊水, 瀉過即止”或“夾泡沫”屬熱; 瀉物“形如敗卵”、“腹痛思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