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綜述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知識_第1頁
上編綜述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知識_第2頁
上編綜述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知識_第3頁
上編綜述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知識_第4頁
上編綜述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 綜述 風云變幻的八十年上編3教學目的和要求(一)了解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了解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及其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加深對近代中國社會基本國情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認識。(二)理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4(一)怎樣認識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而衰?(二)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三)怎樣認識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主要矛盾、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教學重點與難點:5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二)中國封建社會的由昌盛到衰落二、西方列強的入侵和近

2、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 三、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二)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三)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動(一)兩對社會主要矛盾及其關系(二)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講授要點6(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二)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殖民擴張(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7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與其他文明比較,中國是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從未中斷的文明國家。其在經濟、政治、哲學、科技、文學、藝術等許多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相互聯系的文化整體。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

3、遺產對人類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81.獨步世界的農耕文明 早在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就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進行耕作。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最早記錄了我國的農事活動。(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甲骨文92.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 中華民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歷史、教育、文學等諸多方面,創造了曾經領先于世界或被世人至今奉為圭臬的思想和理論。世界奇觀秦始皇兵馬俑(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10四大發明雕塑圖11 “中國古代的發明和發現往往是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15世紀以前更是如此,這可以毫不費力地加以證明。”“在313世紀,中國保持一個讓西方人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

4、。” 李約瑟(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123. 多民族統一的國家 中華文明對中華民族的形成、繁衍、統一、穩定、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 “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等等。(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134.中華文明對人類進步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中華文化有極大的輻射力,許多亞洲國家,都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如日本、朝鮮、越南、緬甸等。 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張騫通西域、鑒真渡東洋、唐僧西天取經、鄭和下西洋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鑒真像 (一)中國燦爛的古代

5、文明14鄭 和哥倫布航海次數7次,14051433年,歷時28年4次,14921504年,歷時13年船只數目一般多達260余艘大型寶船60余艘最少3艘,最多17艘船只噸位、人數寶船估計1500噸,約27000人100200噸,最多約1500人,最少約90人航行里程中國至東非海岸約15000海里西歐至加勒比海岸約4500海里(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1516 五百年前,中國是世界上頂強的國家。國家的地位,好像現在的英國、美國一樣。英國、美國的強盛還是列強。中國從前的強盛是獨強。對各弱小民族,中國完全是用王道感化他們。他們是懷中國之德,甘心情愿,自己來朝貢的。 孫中山 (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孫中山

6、 17 中國已經富到頭了,不可能再有潛力發展。 亞當斯密(17231790) (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亞當斯密 18(二)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中國真是保存胎兒的酒精瓶。 雨果 中國歷史本身沒有什么發展,因此我們不必再與聞該歷史的各個細節方面。 黑格爾雨果黑格爾19(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停滯的原因自給自足自然經濟;高度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人口的壓力 ;中國文化決定論;中國封建化未完成論;多種因素論; 自然環境;超穩定結構20(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經常包含兩種成分: 一為中央集權,二為君主獨裁。 “集權”指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7、一切權力集中于中央。但集權并不一定專制,“真正構成專制要件的乃是君主個人的獨裁”,集權加君主專制就成為最高級的專制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就是政治制度決定經濟制度而不是相反。王亞南把專制的官僚政治作為中國長期停滯落后的原因。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21(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在專制體制下,經濟是一種統制經濟,或稱權力經濟。權力經濟與資本主義是不相容的。 權力經濟就是政治權力決定經濟,政治制度決定經濟制度,這種體制下,封建統治者的唯一目的是維護自己的統治。 臺灣學者侯家駒中國經濟史 22(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權力經濟的特點之一:政府決定資源配置。 權力經濟的特點之二:國家直接從

8、事經營活動。在這種經濟中,凡是利潤大的行業都由政府直接壟斷經營或由政府賣給私人壟斷經營。 在權力經濟下,私人企業的成功在于官商勾結。權力經濟是一種腐敗經濟。 官商使商人失去了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23(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左宗棠胡雪巖18231885 24(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導致古代中國缺乏一套適于資本主義生長的制度產權制度。 古代中國缺乏一套適合資本主義成長的法律體系專利法、公平競爭法等等。 25(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有法律并不一定是法治國家,法西斯德國也有法律,但絕不是法治國家。 英國經濟學家哈耶

9、克(1899-1992) 26 阻礙資本主義的,不是封建主義。真正的封建主義是萎弱無力到不足以阻止資本主義的生長的(歐洲、日本),它不過多少起一些絆腳索作用,即其分散落后的性質和資本主義的集中的要求有矛盾而已。真正足以阻止資本主義生長的是專制主義。 思想家顧準(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顧準(19151974) 27(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中國封建化未完成論 中國社會并未發展出西歐意義上的封建制度,即政治分裂,土地集中,莊園制,中央權力的衰微,和地方貴族的崛起。 自周以后,中國每次向這個方向的演化都被農民起義打亂了,始終未能充分封建化。 只有在西歐式的充分封建化的社會結構中,自治城

10、市才能出現,資產階級和工業才能得到發展。 中國封建化不充分是中國不能演化到工業資本主義的首要原因。28(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人口與土地英國學者馬爾薩斯對人口周期循環的解釋人口以幾何級數增長,而生活資料以算術級數增長。每個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出現人口爆漲,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的狀況。人類社會兩大遏制人口爆炸的機制:災荒和瘟疫,每隔一定時期把人口與土地資源的比例搬回到適當的比例。前工業化時代的人類社會就是在這樣的繁榮,貧乏和危機中循環演化。29(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文化決定論 中國文化主張同自然和睦相處,而不是征服自然。中國倫理哲學強調每個社會成員努力適應社會規范。中國文化因而

11、缺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緊張沖突感。中國人因而不易找到一種能激勵他們不斷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精神沖動。韋伯中國的宗教:道教和儒教 馬克斯韋伯(18641920) 30(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文化決定論 東方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的近代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不知足。 胡適 胡適 31(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文化決定論 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魯迅 魯迅32多因素說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中國封建社會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小農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生產結構,有利于社會的發展與穩定,但同時又束縛和限制了生

12、產力的發展,對新的生產方式有較強的排斥力;地主、商人和高利貸者結合在一起,常常從事地租剝削、兼營商業或放高利貸,預示新的生產關系興起發展之不易。 在社會內部,缺乏促使工業發展和社會深刻變動的有效機制,造成封建經濟發展遲滯。(二)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33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結構 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歷代皇帝都不斷加強皇權,維護“家天下”的君主專制統治;隋唐以后用科舉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比歐洲的公務員選拔制度要早好幾百年),使官僚階層有一定的開放性、流動性。 這種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

13、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機與活力。(二)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云南貢院是中國科舉考試的考場之一 34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結構 中國封建社會文化思想體系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突出父權、夫權、君權,以三綱五常為其倫理道德的基礎,在中國封建社會中顯示出超乎尋常的穩定性,長期為封建統治服務。同時吸收法家思想,嚴刑峻法,實行專制統治。鎮壓異端,實行文化專制主義。 中國封建社會之所以漫長,封建意識形態所起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介紹中國封建社會文字獄的書籍(二)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35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 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的特點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長制,突出父權、夫權和君權。

14、 這樣的制度在封建社會的早、中期起到了穩定和規范社會秩序的作用,但到后期保守性逐漸增強,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二)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封建社會的跪拜與禮儀都是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和宗法服務的 36(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金觀濤興盛與危機中提出超穩定結構理論。 中國封建社會形成超穩定系統,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子系統保持高度協調,并扼殺一切新因素。37(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宗法一體化結構具有強控制的特點。 強控制造成了中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高度繁榮。 中國古代大城市的興衰,往往取決于政治上的重要性。 強控制使資本主義因素的結合失去了中介。 強控制導致中國封建王朝毀滅性崩

15、潰。38(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清明上河圖宋張擇端39(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唐太宗40(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回鄉偶書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 賀知章41(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不言理財者,決不能平治天下。 天之立君,本以為民。 李贄 李卓吾大抵是人之非,非人之是,又以成敗為是非而已,學術到此真成涂炭!” 東林黨人李贄42(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希臘神話里有這樣一個故事:西西弗斯因綁架“死神”而遭到神的懲罰。他必須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可是推上山頂的巨石會再次滾下來。西

16、西弗斯不得已一次又一次將巨石推上山。 這樣,西西弗斯所面臨的是永無止境的失敗。43(二) 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 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告訴我們: 壓制創造性的協調會造成長久的僵化、依靠強控制得來的暫時繁榮會造成長期的停滯,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組織起來的官僚網會帶來毀滅性的動亂,以扼殺個性為代價實現的個人、家庭與國家之間協調的思想,可以演變為保守的思想體系。 人類的社會組織應該具有足夠的彈性:一方面它內部各個因素之間要相互協調適應,另一方面又要各自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樣才能有利于新因素的成長壯大、并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44 16世紀到19世紀初,當中國還處于封建社會晚期的興衰更替之時,西方資本主

17、義已經產生和發展并對外進行殖民擴張。中西歷史發展的這種不同趨向,也就成為中西近代史開端的不同契機。(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45(1) 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1.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46 14 世紀至 15 世紀,在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里,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為其資本主義的發展準備了思想條件;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為開拓世界市場、發展外貿、推動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地理大發現紀念碑照片(1) 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1.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47(2)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的確立 1640 年的英國資產

18、階級革命標志著世界歷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至18世紀,英國、美國、法國等先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證。18 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從英國開始然后迅速推廣到歐美各國的工業革命,使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工場手工業。 英國艦隊打敗西班牙艦隊的海戰1.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48(2)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的確立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馬克思資本論1.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49 列寧指出:“資本主義如果不經常擴大其統治范圍,如果不

19、開發新的地方并把非資本主義的古老國家卷入世界經濟的漩渦,它就不能存在與發展。” 列寧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頁。 2.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50 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向東方的殖民擴張,使一直為西方殖民者垂涎,物產豐饒、人口眾多的古老中國,面臨空前嚴重的挑戰,面臨極其深刻的生存危機。 馬克思為此指出:“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6頁。2.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三)世界

20、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51(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二)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三)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二、西方列強的入侵和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52 (1)世界資本主義的大發展,向海外尋找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2)英國對華貿易長期處于入超狀態,于是把罪惡的鴉片走私到中國作為改變貿易逆差的手段。 (3)為擺脫經濟危機和轉移國內人民視線,蓄謀發動侵略戰爭,武力打開中國市場。(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1.鴉片戰爭美麗的罌粟花,其果實是制做鴉片的原料53東印度公司的鴉片倉庫鴉片俗名大煙,由罌粟果內乳汁經干燥制成,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狀塊,有特殊氣味,藥用鴉片為粉末狀。鴉

21、片原產于南歐及小亞細亞,后傳到印度、阿拉伯和東南亞等地。54箱1820182418291830183518384000多788912576203313544540200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激增 罪惡的鴉片貿易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情況55 據不完全統計,鴉片戰爭前40年,英國運入中國的鴉片有40萬箱,從中國掠走3億至4億兩白銀,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國人的身體和精神。吸食鴉片圖561.鴉片戰爭林則徐以民族利益為重,進行了震撼世界的虎門銷煙,虎門銷煙完全是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的正義行動。 英國以此為由發動鴉片戰爭。 (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虎門銷煙圖57林則徐 林則徐,福

22、建侯官人。為官清廉,任湖廣總督時,嚴禁吸食鴉片,成績顯著。 1838年,上書道光皇帝,痛陳鴉片危害,主張嚴禁鴉片。12月,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到廣州查禁并銷毀鴉片。整頓海防,添置大炮,組織水勇,多次打敗英國武裝挑釁。組織人翻譯西方書籍、報紙,并親自主持編譯四洲志。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戰爭。清政府將英軍的侵略,歸罪于林則徐。10月,被革職。 林則徐積極抵抗外來侵略,維護中華民族尊嚴,不愧為一位民族英雄。 582.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及后果(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一是社會制度腐敗, 二是經濟技術落后。 毛澤東592.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及后果(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1842年8月2

23、9日簽訂中英南京條約耆英60(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61(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1844年7月3日、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簽訂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美、法除享有英人在南京條約中攫取的全部特權外,還擴大很多特權。望廈條約擴大了領事裁判權,規定不但中國人與美國人之間,而且美國人與其他外國人在華發生的一切訴訟,“中國官員均不得過問”;擴大了關稅協定權,規定中國要變更關稅稅則,必須得到美國的同意才能變更,即“須與合眾國領事官議允

24、”。黃埔條約不但獲得了英、美所取得的全部特權,還可以在通商口岸傳教、清政府承諾保護教堂和傳教士。1846年2月,列強又迫使清政府宣布解除1724年頒布的禁止天主教在華傳教的禁令。62 毛澤東指出:“自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一步一步地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1991年版,第626頁。(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3.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毛澤東63 鴉片戰爭以后,隨著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開始發生質的變化。中國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因為如此,鴉片戰爭就成為中國近代

25、史的起點。 (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3.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64(二)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1.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 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發生了兩個根本的變化:獨立的中國變成半殖民地的中國;封建的中國逐漸變成半封建的中國。 半殖民地主要是指主權狀態。由于列強的入侵,使本來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中國,淪為表面上獨立、實際上受列強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國家。 半封建主要是指經濟社會形態。由于列強的入侵,對中國原有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經濟結構起了很大的解體作用,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但同時封建剝削制度仍然在社會經濟中占據顯著的優勢,中國由一個完全的封建社會變成了有一定程度資

26、本主義成分的半封建社會。65(二)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2.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征 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 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日益衰敗并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 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廣大地區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66(二)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 第四,中國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已經產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

27、用,但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發展很緩慢、力量很軟弱,而且它的大部分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國處于列強的爭奪和間接統治之下以及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極不平衡。后來帝國主義分別支持不同的政治勢力以分裂中國,使中國處于不統一狀態。 第六,在資本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后來還加上官僚資本主義,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致大批破產,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67(三)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動1.舊階級及其變化 第一,地主階級繼續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著國家政權,對人民實行專制統治,不過也發生了某些

28、變化,由于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出現了一批因軍功而升遷的官僚地主(湘系集團、淮系集團的將領)。有的地主將土地剝削所得的貨幣投資于資本主義工商業,轉化為資本家。 第二,農民仍然是近代中國社會人數最多的被剝削階級,具有強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 682.新階級的出現及其特點 第一,工人階級是新興的被壓迫階級,其來源主要是城鄉破產失業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具有組織紀律性強、集中、團結、與廣大農民有著天然聯系等優點。 第二,中國的資產階級是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的影響下主要由一些買辦、商人、地主、官僚投資新式企業轉化而成。一部分是官僚買辦資本家,他們是大官僚與大買辦的結合。另一部分是民族資

29、本家。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規模較小,并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及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壓迫,發展緩慢,始終不在中國社會經濟中占主導地位。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表現出兩面性的特點,不可能引導民主革命走向勝利。(三)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動69左圖為碼頭工人用小舢板運送旅客右圖為清末漢口的碼頭工人(三)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動70 第一次鴉片戰爭后,外國資本主義的商船和商人紛紛進入五口通商地區。他們不僅向中國傾銷商品,而且建立起船塢和工廠,雇傭中國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中國工人階級產生。 第一次鴉片戰爭后的廣州碼頭(三)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動71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上海成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上海碼頭船只林立(三)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動72三、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與歷史任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