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中風治療中的運用_第1頁
艾灸在中風治療中的運用_第2頁
艾灸在中風治療中的運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艾灸在中風治療中的運用1 、一般資料6例,全部來源于我院康復科,男 4例,女2 例;年齡最大68歲,最小43歲;病程最長3個月,最短半個月。2、治療方法取穴:取關元穴、百會為主穴,體虛重則加灸神闕、氣海、 足三里,食少納差則加灸足三里、中脫,便秘或失禁則加雙側天 樞、足三里、豐隆,尿失禁加灸氣海、中極。四肢不舉加肩鶻、 曲池、風市、足三里、絕骨、三陰交等。操作:關元穴艾條灸60分鐘,局部皮膚潮紅為度。百會 穴艾條灸30分鐘,局部溫熱不燙為度。神闕穴用鹽填平施艾炷 灸1015壯。余穴艾條灸1530分鐘或溫針灸35壯。3、治療效果:大效:體力明顯恢復,食量明顯增加,尿失 禁痊愈或基本痊愈,四肢功能

2、改善 4例,見效:體力恢復,食量 增加,二便有知覺但時不能控制,四肢功能有所改善1例,無效: 體力有所恢復但不足以言, 食量增加,尿失禁無明顯改善時有知 覺但無臨床意義1例。4、典型病例林某,男,68歲,中風10天來我科康復治療。自行步入 我科,左上肢功能受限,體力極差,食少納差,喜臥而不思運動, 自訴乏力無力行走。脈沉弱無力,舌淡苔薄白,證屬脾腎陽虛而 予以艾灸。取關元、百會艾條灸60分鐘,足三里艾條灸30分鐘。 灸至3天食欲大增自覺有力,至7天體力以復可自行行走數里而不休息。許某,女,62歲,中風60余天來我科進行康復治療。右 側偏癱,右上肢肌力1級,右下肢肌力1+級,二便失禁,于艾灸 治

3、療。取穴:關元艾條灸60分鐘,百會艾條灸30分鐘,雙側足 三里、雙側三陰交(因血壓高而加)、雙側天樞、中極艾條灸15 分鐘。10余天而知二便,半個月而能分二便。十天為一個療程, 每個療程之間休息5天,共灸三個療程。后因大笑而小便時不能 分,如上穴灸3日而分。5、討論:中風是在人體氣血內虛的基礎上, 多因勞倦內傷,憂思惱怒, 嗜食厚味及煙酒等誘發,以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沖犯腦, 形成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外為基本病機。其病性為本虛標實, 上盛下虛之證。標實不外乎風(肝風)、氣(氣逆)、血(血瘀); 本虛為氣血不足,以陰虛、氣虛多見,而肝腎陰虛水不涵木為根 本。古人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陰

4、陽具虛,火自當之;經 陷下者,火則當之;經絡堅緊,火所治之,陷下則灸之” 。“藥之 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孟子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宋竇材扁鵲心書云:“中風病,方書灸百會,肩井,曲池, 三里等多無效。此非黃帝正法,若灸關元五百壯,則百發百中。中風者,乃肺腎氣虛,金水不生,炙關元五百大壯必愈。”故重 灸關元、百會以培補元氣、熄風醒腦。氣虛重則加灸神闕、氣海、足三里以益氣健脾助陽培補元氣。便秘或失禁則加雙側天樞、 足 三里、豐隆以調理脾胃,升降氣以通便。尿失禁加灸氣海、中極 益腎助陽固精澀陽。四肢不舉加肩鶻、曲池、風市、足三里、絕 骨、三陰交等以溫經通脈,滑利關節。諸穴相配取得了很好的療 效。身體素質好的患者一般針藥效果都很明顯,但素來身體虛弱的患者針藥往往無明顯效果。 這是因為針刺需要調動元氣, 而對 于陰盛陽虛患者是不適合針刺的; 而元氣虛弱,胃功能極差的情 況是很難消化藥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