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多向調節電動座椅的設計_第1頁
汽車多向調節電動座椅的設計_第2頁
汽車多向調節電動座椅的設計_第3頁
汽車多向調節電動座椅的設計_第4頁
汽車多向調節電動座椅的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已知丫=1939已知丫=1939140申=acrtanfvv相對滑動速度Vs有關i160 x1000=1.763用插值法查得Fo=0.0204,Xv=1.1687.代入式中得N=0.86,大于原估計值,因此不用重算.4.4.7精度等級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確定考慮到設計的蝸桿傳動是動力傳動,屬于通用機械減速器,從GB/T10089-1988圓柱蝸桿,渦輪精度中選擇8級精度,側隙種類為F,標注為8FGB/T10089-1998.然后由有關手冊查得要求的公差項目及表面粗糙度,此處從略。蝸桿支承軸承設計:考慮設計和生產的經濟與便利性。決定所有移動調節蝸輪,蝸桿支承均采用相同的標準。根據工作條件決定選

2、用深溝球軸承。軸承轉速n=1700軸承內徑d=15,預期壽命5000h。=乞=沖0=乞=沖0=836Nd22.42T2x615=2=22Nd582F=F=Fat1a2F=F=Fra112深溝球軸承最小e值為0.22FaFaFr2283610pm不能滿足單脈沖進給要求。4.5.7傳動剛度變化引起的定位誤差11二F(-)二34ymkKKominmax可以滿足座椅定位精度。46垂直調節滾珠絲杠支承軸承驗算根據前面的設計,選擇7000AC型角接觸軸承進行雙端支承。安裝軸承處直徑20mm,估算軸上絲杠受力Fal500N(徑向力)靜摩擦力Frl=3000 x0.2=600N(軸向力)絲杠守切向力Fr2=1

3、200H,轉速n=170r/min由滾動軸承樣本可查得,7000AC型軸承背對背或面對面或對安裝在一個支點時,當量動載荷可按下式計算當Fa/Fr三0.68P=Fr+0.92Fa當Fa/Fr0.68P=0.67Fr+1.41Fa因Fa/Fr=1500/12000.68且工作平穩取fp=1得軸承當量動載荷P2=1x(0.67X1200+1.41x1500)=2919N預期壽命Ln、=5000h求該對軸承應具有的基本額度動載荷值106斗2919x3;60 x170 x5000=10343N106106選擇7204AC基本額度動載荷為14000N故選擇一對7204AC軸承進行雙端支承C合適4.7垂直調

4、節螺桿驗算4.7.1螺桿的強度計算ca=抻ca=抻2+3(4T)2玉選用45鋼為制造材料,。s=240MpaS=1.5o=240/1.5=160Mpa因為d1=20mmoca15002+3(4%615)2_14.37Mpaooca二d211螺桿滿足強度要求4.7.2螺桿穩定性計算FcrscFscSs=2.54.0取Ss=3根據螺桿柔度入s值大小選用不同公式計算Far(螺桿臨界載荷)九_出i_d九_出i_d1卩取0.61=800.6x0.6x8020_10.8404當入s0.68且工作平穩,取f=1由于選取6024深溝球軸承,此軸承基本額定靜載荷6650N,動載荷12800N其相對應e值Fa/C

5、o=0.27在0.170.28之間對應的Y值1.311.15。用線性插值法求Y值Y二1.31+(一川)*(28一7)二1.470.28-0.17則X=0.56Y=1.47當量動載荷P=0.56x1200+1.47x1500=2877N該軸承的壽命:L=巴(C)=0 x(1280()3=23722預期壽命h6CnP60 x1702877軸承符合設計要求。結論通過本次設計我了解到電動座椅是一種機械設計制造學、人體工程學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電動座椅系統一般由雙向電動機、傳動裝置和座椅調節器等組成。通過座椅調節器實現座椅水平前后移動、座椅上下移動、座椅靠背的角度移動。汽車電動座椅的結構主要有:

6、可逆直流微型電動機(驅動裝置)、傳動裝置、連接機構、調角器、蝸輪、蝸桿、滾珠絲杠、水平滑動導軌等部件組合而成。電動座椅由坐墊、靠背、靠枕、骨架、懸掛和調節機構等組成。由于座椅是衡量轎車檔次的重要依據,因此電動座椅在具體設計時應該需要引起相關設計人員高度重視,尤其是座椅的材料和形狀。在工藝結構造型方面,則需要充分考慮人體尺寸、人體重量、乘坐姿勢和體壓分布等因素,應用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成果和先進技術,力爭制造出能夠滿足乘坐舒適、久坐不乏的座椅。電動座椅靠背最好能夠按照人體輪廓要求設計,能為人體的腰部和臀部提供最佳的橫向支持。在材料選材方面,由于座椅還起到車廂裝飾的作用,因此座椅面料的顏色要與車廂的總

7、色調配合一致,質地優良,還要有良好的手感,使人們一坐上去就有一種舒適的感覺。電動座椅的目的是可以帶給人們更多的乘車舒適與安全。因此電動座椅的設計需要很好的材料學、人體工程學、結構學、電子學、工業設計學來優化,使之更好的為汽車駕乘人員服務。最后,筆者迫切希望能夠通過此文能夠對目前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有所幫助。致謝本設計的完成是在我的導師丁柏群老師的細心指導下進行的。在每次設計遇到問題時丁老師不辭辛苦的講解才使得我的設計順利的進行。從設計的選題到資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設計的修改的整個過程中,花費了丁柏群老師很多的寶貴時間和精力,在此向導師表示衷心地感謝!導師嚴謹的治學態度,開拓進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心都

8、將使學生受益終生!還要感謝和我同一設計小組的幾位同學,是你們在我平時設計中和我一起探討問題,并指出我設計上的誤區,使我能及時的發現問題把設計順利的進行下去,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不可能這樣順利地結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參考文獻郭世永,儀蕾,張生,等,汽車電動座椅水平調節自動控制的仿真研究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7,03.任金東,葛安林,黃金陵.基于知識的汽車駕駛員座椅布置系統.汽車工程,2003,03.陳明華.基于人機工程學汽車駕駛模擬器座椅的設計.淮陰工學院學報,2007,03.金曉萍,仇瑩,毛恩榮等.車輛人機界面布局優化推理系統研究.農業機械學報,2008,04.利現代轎車電動趙玉生,王巖峰,

9、蘇丕座椅的構造與檢修.汽車與配件,2002,04.趙玉生,王巖峰.電動座椅的構造與檢修汽車維修與保養,2001,05吳定才汽車電動座椅汽車運用,2001,03汪立亮.凌志LS400電動控制座位系統的維修.汽車與配件,199&07吳基安,董素榮汽車電動座椅與安全帶的結構與控制(上).汽車電器,2001,02.劉云飛,盧杉,劉衛東等,非標準結構蝸桿傳動的設計應用河南科技,2005,10.郭曉寧.連桿機構的結構運動學特征及參數化實體運動仿真的研究.西安理工大學,2003.江耕華,胡來珞,陳啟松,機械傳動手冊(上)上海:煤炭工業出版社,1990,1121.李涵武,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452.Asada,terativelearningcontrolofshapememoryalloyactuatorswiththermoelectrietemperatureregulationforamultifunctionalcarseat.H.Harry.2006AmericanControlConference,Jun14-162006,p935-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