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濱河小區設計說明一、規劃項目基礎信息概況徐州市位于江蘇省的西北部,東經1162211840、北緯33433458之間。東西長約 210公里,南北寬約140公里,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1%,地處蘇、魯、 豫、皖四省交界,為東部沿海與中部地帶、上海經濟區與環渤海經濟圈的結合部。“東襟淮海, 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在此交匯,京 杭大運河傍城而過貫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達,北通京津,南達滬寧,西接蘭新,東抵海 濱,為全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東西、南北經濟聯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1項目名稱:濱河小區2地理位置:項目基地位于云龍湖河畔
2、,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為二類居住用地,四周用地為公 共設施用地、綠化用地以及二類工業用地,總用地面積約為10.0公頃(長約400m,寬約為 250m)。二、設計依據本設計主要有一下書籍為參考文獻,結合瀾滄縣縣域內的基本情況和基礎資料,以及國 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強制性條文為設計依據。1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一城鄉規劃部分和房屋建筑部分;2城市居住區規劃規范2002年版GB5018093;3民用建筑設計通冊GB503522005;4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5住宅建筑規范GB503682005;6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GBJ9986;7總圖制圖標準GB/T500032001;8房屋建筑制圖統
3、一標準GB/T500012001;9西南地區建筑標準設計通用圖;10居住規劃與設計;11規劃設計中的社會調查方法和實踐;12城市規劃與設計;13城市規劃原理。三、設計理念人的生活離不開建筑,建筑組成居住小區,居住小區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構成自 然的主體,然而人又是自然的產物。因此,在本規劃設計中主要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 系,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中以生態環境優先為原則,充分體現對人的關懷,堅持 以人為本,大處著眼,整體設計。在規劃的同時,輔以景觀設計,最大限度的體現居住區本 身的底蘊,設計中盡量保留居住區原有的積極元素,加上合諧親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樂居 其中。繼承傳統文化中的
4、“天人合一”的建筑規劃理念,并卻盡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 娛樂、休閑、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這一永恒的主題。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居住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世人皆知。在本規劃 設計中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在內部環境中強調生活、文化、景觀間的連接,以達到美化 環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處理好“自然一住宅一人”的關系,就是小區規劃著重需要解 決的問題。四、設計構想構想一: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為軸線人是具有社會屬性!有了人的存在必然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動作工作、居住、學習、集會、消費、娛樂, 人作為所有活動的主體,因此,我們就不得
5、不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和發掘“人”與人的活動之 間聯系,尊重人們的活動,使它們達到和諧統一,并卻堅持以人為中心,以為“人”服務為軸 線。構想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們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居住空間建筑空間之后,很多人就希望找一個更適宜居 住,有利于健康的新環境。我認為人活著就需要居住,居住就必須要有建筑,所以就必須建 房子。無論建筑房子,還是夠買房子都是一種投資,開發商投資的是金錢,收獲的是經濟效 益和社會效益,然而,居民的良好投資,收獲的確是健康的身體和幸福的生活。因此,我將“自然”這一話題充分考慮到本次設計中,認真的思考了“人建筑 健康自然”這個四元體之間的關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
6、自然環境,營造了一些人工 環境,讓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相結合,是建筑空間更能滿足人們的健康需要。五、總體規劃1總平面布局:在本規劃設計中采用的是周邊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個組團構成主要圍繞著中心廣 場區和中心水景區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對外商業組團。小區四周分散設置了四個出 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風景,然后,北向、南向、東北 向各有一個次入口。小區內組團之間由循環雙車道相貫通,組團內側有單車道和盡端道路相 連。小區主景觀為中心的水景區和廣場區,優越的位置構成了小區內的主體環境,依山就水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功能、結構形式:結構分析一軸兩中心以東南向城市干道為軸;
7、以城市發展方向為重心;以服務規劃區為中心。 將住宅區與城市中心有機的結合,體現了發展與服務共存的原則。一帶一片一一西向為南朗河沿河綠化帶;東向為規劃綠地片區。做為兩個生態區域,它 豐富了規劃區范圍內的自然環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態資源,在本規劃設計中得以的充分利用, 更體現了當今”人與自然”和諧的主題。兩 界以縱向兩條道路為界。規劃區南側為公共設施用地,則在南側考慮了對外商業價值,將住宅與商業相結合,充 分利用了該地段的商業價值,也體現了服務小區的規劃設計的宗旨。功能分析住 宅一一分為A、B、C、D五個組團,以及沿街商業組團;景觀區域由中心綠化廣場區、中心水景區,以及道路兩側和院落內若干片狀綠化帶
8、 組成;公共服務設施一一由會所、幼兒園組成。分析過程:整個規劃區以水景與廣場為中心,各住宅組團分片布置在周邊。因地制宜, 與地形、自然環境相結合,豐富了小區內的綠地系統。綠地以”點、線、面”相組合的原則, 使綠化空間更有層次感。中心廣場和水景區為人們提供了休閑、娛樂、聚會、活動、健身等 場所,作為小區的中心它不僅是供人們居住的居住區,而卻是人們的交流區、生態區,”人- 居住-休閑-健康”的體系更充分的體現了規劃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為方便居民我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在小區的中間位置(主入口兩側),由于小區的規模的 限制,幼兒園只考慮設置3班;會所內有供人們參觀和集會的場所,還有為整個小區服務的業
9、 務部門??偨Y:各個住宅區域、景觀區域、公共設施區域有機的組合形成整體,并各自發揮各自 的功能特點為整個小區服務,延和了小區內部各類用地充分”為居民服務”的規劃設計宗旨。交通組織:規劃區內道路分為五類:主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5m;次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4m;小區內道路(雙車道)紅線寬度12m;小區內道路(單車道)紅線寬度8m;小區內道路(宅前道)紅線寬度5m.道路系統猶如人們的血液循環系統,可以將相關的器官、組織有機的聯系起來,然而, 道路系統也可以將各個功能、性質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聯系起來。小區內部以雙車道為主,并形成回路,是連接各個組團的主要交通單車道是連接區內各 棟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進入各
10、單元的交通。區內設置兩條相對獨立的機動車道,中間設特殊通道相連,以保證南北片區的機動車交 通相對獨立,互不干擾。機動車道和各地塊之間均有方便的聯系,各地塊設有獨立的機動車 出入口。小區主干路順應與地形南北走向,小區道路形成中部環路,組團級支路均開口于環路。 小區設北、東北、南三個出入口,主入口位于西南側,綜合考慮景觀、交通的緩沖加設停車 廣場。注:三個公交站點為假設規劃已存在,為本小區和周邊居住區服務,并為小區提供了便 利的對外交通。公共建筑布局:公共設施布置圍繞“為人民服務”的原則。主要公共設施包括幼兒園、會所及相應的衛生、商業等設施。其中,為了更方便居民我將幼兒園、會所布置在小區的主入口出
11、;商業設施南向沿路布置。7綠化景觀規劃:在空間上以”點、線、面”的設計手法,并與水景、水系相結合。“點”狀綠化一一院落綠化、節點綠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們休閑、游戲空 間。“線”狀綠化道路行道樹綠化,以及道路沿線灌木綠化所行成的帶狀綠化,將點狀綠 化串連,形成綠化網絡,起了劃分空間的作用,延續空間的作用?!懊妗睜罹G化廣場景觀綠化、院落以及道路兩側的綠化帶所形成的片狀綠化,將景觀 分成塊狀,并形成聯系三大綠化空間的紐帶,是整個綠化形成系統,中心水景區更豐富景觀 系統,達到了多樣化的綠化效果。綠地系統由中心綠地、綠化走廊、組團綠地和住宅院落綠地組成。其中,小區主景觀為中心的水景區和廣場區,優越的位置構成了小區內的主體環境,依 山就水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別墅布局:為了滿足更多人對更多形式的住宅形式的需求,在本設計中我考慮也別墅進去,并結合 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我選擇了適當的戶型結構形式。其中,有兩個別墅戶型,個布置了兩棟。將別墅布置在規劃用地南側地勢較低的地段,使得爭取到最佳的通風采光效果。有了 別墅是小區的整體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豐富了小區整體的立面空間,使得更有層次干。 同時也滿足了人們需求,延和本設計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