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論第一章_第1頁
建筑工程概論第一章_第2頁
建筑工程概論第一章_第3頁
建筑工程概論第一章_第4頁
建筑工程概論第一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工程概論由建筑材料搭建供人們居住和使用的物體,是人工創造的提供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空間環境。建筑定義 建筑 建筑物:直接供人們使用的建筑 構筑物:間接供人們使用的建筑 建筑物住宅教學樓 構筑物交通一、建筑 工 程 概 論 建筑物(按使用性質) 民用建筑工業建筑:廠房、倉庫 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別墅、宿舍 公共建筑:行政辦公、文教、托教、觀 光、體育等公寓別墅宿舍建筑 工 程 概 論磚木結構建筑磚混結構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鋼結構建筑鋼-鋼筋混凝土復合結構建筑其它材料結構的建筑2、按照主要 的材料分類建筑物的分類主要承重結構相關課程木結構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復合結構3/333、按照建筑物

2、的 分類相關課程建筑物的分類層數住宅建筑: 低層建筑:13層 多層建筑:46層 中層建筑:79層 高層建筑:1030層公共建筑和綜合性建筑 非高層建筑:24米以下 高層建筑:24米以上 超高層建筑:100米以上普通建筑高層建筑設計超高層建筑特殊建筑設計4/33根據耐久年限分級 重要建筑: 大于100年 一般建筑: 50-100年 次要建筑: 25-50年 臨時建筑: 小于15年根據耐火等級分級 分為四級 (根據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根據抗震等級分級 分為12個烈度值(根據地區地震烈度值)相關規范建筑物的分級設計規范設計標準選材用料沒有規范時的設計5/33建筑 工 程 概 論經歷古代、近代和現代三

3、個歷史時期:古代從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000年)至17世紀中葉;近代從17世紀中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的300年間;現代從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 三 、建筑工程發展概況建筑 工 程 概 論古代建筑工程的代表性建筑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1056年位于山西應縣,為木塔結構,塔高67.3m,呈八角形,底層直徑30.27m,共9層。內、外雙筒結構,為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北京天壇(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即1420年)。 北京天壇占地272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祈年殿是皇帝祈禱五谷豐登的場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圓形大殿,高38米,直徑32.72米,藍色琉璃瓦頂,全磚木結構

4、,沒有大梁 長檁,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撐,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北京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占地72萬平方米(長960米,寬750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埃及金字塔公元前27- 前26世紀包括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和大斯芬克斯像,以及西、南兩面長方臺式墓與多座小型金字塔。三座大金字塔都用淡黃色石灰石砌筑,外貼一層磨光的白色石灰石。塔身是精確的正方錐形,彼此平面位置沿對角線相接。獅身人面像高20米,長約

5、73.2米。胡夫金字塔高146.4米,底邊長230.6米,由北側離地面14.5米處的入口經長甬道可達上、中、下三個墓室。萬神廟:120-124年 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平面為圓形,上覆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頂,穹頂直徑43.3米,頂部矢高43.3米,中央開一個直徑8.92米的圓洞。基礎、墻和穹頂都用火山灰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澆注。基礎底寬7.3米,墻和穹頂底部厚6米,穹頂頂部厚1.5米。穹頂內表面作凹格以減輕重量,共5排,每排28個。墻上除大門外有7個凹室,也能起減少施工量的作用。墻里和穹頂里都有磚券,結構作用不明顯,可能出于施工需要。古代羅馬的一種平面為橢圓形的建筑物。建在幾座小山之間的谷底,長軸1

6、88米,短軸156米,周邊長527米,觀眾座位以62%的坡度升起。結構的主要承重部分采用灰華石,拱頂和上層的承重墻用混凝土,骨料里添有浮石。大角斗場:公元70-82年,古羅馬 拜占庭建筑最光輝的代表,東正教的中心教堂。為集中式建筑,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7米。教堂正中是直徑32.6米,高15米的穹頂,有40個肋,通過帆拱架在四個7.6米寬的墩子上。中央穹頂的側推力在東西兩面由半個穹頂扣在大券上抵擋,它們的側推力又各由斜角上兩個更小的半穹頂和東、西兩端的各兩個墩子抵擋。這兩個小半穹頂的力又傳到兩側更矮的拱頂上去。中央穹頂的南北方向則以18.3米深的四片墻抵住側推力。圣索菲亞大教堂532-

7、537年君士坦丁堡 比薩主教堂建筑群 1063-1350年 意大利意大利羅曼建筑的著名實例。其中比薩斜塔位于主教堂圣壇東南約20多米處,平面為圓形,直徑約16米,共8層。在建造過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塔身向南傾斜,斜塔因此得名。現在一般認為斜塔的高度約55米,塔頂偏離約5米。巴黎圣母院:1163-1250年,法國 歌特式建筑早期的成熟作品,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一個小島上。入口西向,前面廣場是市民的市集與節日活動中心。教堂平面寬約47米,深約125米,內部可容近萬人。使用尖券、柱墩、肋架拱和飛扶壁,組成石框架結構,代表著成熟的歌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教堂的正面即西立面構圖完整,既有鮮明的垂直劃

8、分以強調向上的動勢,又有顯著的水平聯系。立面雕飾精美,中心的玫瑰窗直徑13米,極為美麗。這個立面是法國歌特式教堂的典型形象,也是以后許多教堂的范本。古代建筑工程的特點 天然材料為主:泥土、礫石、樹干、樹枝、竹、茅草、蘆葦、土坯、加工后石材、磚、瓦、木、青銅、鐵、鉛以及混合材料,如草筋泥,混合土; 工藝技術簡單:早期用石斧、石刀,后有人工打造的斧、鑿、鉆、鋸、鏟等青銅和鐵制工具,逐步產生了窯制和煅燒加工技術,以及打樁機、桅桿起重機等施工機械; 分工逐步專業化:木工、瓦工、泥工、土工、窯工、雕工、石工、彩畫工等; 經驗總結和形象描述為主,理論依據缺乏。建筑 工 程 概 論建筑 工 程 概 論近代建

9、筑工程的代表性建筑 伊斯蘭建筑的精品,被稱為印度古建筑的明珠。為印度莫臥兒王朝皇帝沙杰汗為愛妃泰吉瑪哈爾建造的墓。陵墓坐落在一個寬293米、長576米的長方形花園中,外有圍墻。陵墓主體為八角形,由邊長56.7米的正方形抹去四角而成。中央覆蓋復合式穹頂。內穹頂直徑17.7米,高24.4米,上面的外穹頂高近61米。四角各有一座形狀相似的小穹頂,體量勻稱。泰吉瑪哈爾陵1630-1653年,印度法國古典主義建筑典型作品,世界最壯麗的宮殿之一,位于巴黎市中心。它展示了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特點和成就。盧佛宮:1667-1674年,法國 位于北京城內東北隅。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初為康熙皇帝四子胤稹的府邸雍

10、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為雍和宮。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為喇嘛教寺院。雍和宮:1694年始建,中國埃菲爾鐵塔:1887-1889年,法國世界著名鋼結構高塔。位于法國巴黎市內,因設計工程師A.-G.埃菲爾而得名。塔高300米,具有曲線形輪廓,橫斷面為四邊形,底部邊寬100米。整座塔用鋼量約8500噸,鋼樁基礎,采用拱形門解決大跨度問題。世界著名早期鋼框架結構高層建筑物。位于美國紐約,102層,連同塔樓高378米。19511952年加裝電視天線后,總高度達到449米。自1931年建成起,直到1971年,保持世界最高記錄達40年。帝國大廈1929年-1931年美國中山陵:1929年建成,

11、中國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東郊紫金山南麓,是中國近代建筑的代表。主跨長1280m,邊孔344m,塔高228m,橋面寬25.2m,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居世界第一。舊金山金門大橋:1935年建成,美國近代建筑工程的特點理論方面 材料力學、理論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等學科逐步形成,保證了工程結構的安全和人力物力的節約。材料方面 由木材、石料、磚瓦為主,到開始并日益廣泛地使用鑄鐵、鋼材、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直至早期的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方面 不斷出現新的工藝和新的機械,施工技術進步,建造規模擴大,建造速度加快。建筑 工 程 概 論建筑 工 程 概 論現代建筑工程的代表性建筑 明石海峽大

12、橋,日本,三跨兩鉸加勁桁梁式懸索橋,主橋全長3911米,主跨1991米,1998年開通克爾克橋, 前南斯拉夫,最大跨度已達390米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建成于1999年,主跨1385米。江陰長江大橋是一座主跨徑超過1000米的特大型橋梁。 多倫多電視塔高553.34m,裝備有4 部高速電梯,每分鐘運行速度367 米;距地面346 米處,有一間可供500人同時進餐的旋轉式餐,設在距地面350 米處,據說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餐廳,餐廳每隔65 分鐘旋轉一周;塔上有三級瞭望臺,分別設在距地面342 米(室外瞭望臺)、346 米(室內瞭望臺)和447 米(空間瞭望臺)。 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位居亞洲第一、世

13、界第三 ;由三根直徑為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艙、上球體、下球體、五個小球、塔座和廣場組成。可載50人的雙層電梯和每秒7米的高速電梯為目前國內所僅有;上球體觀光層直徑45米,高263米;高聳入云的太空艙建在350米處,內有觀光層。臺北101大樓中國臺北,2003年10月完工,拿下了“世界高樓”四項指標中的三項世界之最,即“最高建筑物”(508米)、“最高使用樓層”(438米)和“最高屋頂高度”(448米)。剩下的一項“世界最高天線高度”仍為美國芝加哥的席爾斯大樓所保有。佩重納斯大廈石油雙塔大廈,馬來西亞吉隆坡,建成于1998年,總高度達452m ,共88層,其第42層的人行天橋更顯其特色。西爾斯塔

14、樓美國芝加哥,建于1971年-1974年,成束筒結構體系,共110層,總高443m,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其外形為逐漸上收的。金茂大廈建成于1998年,總高度達420.6m,共 88層。香港中環廣場建成于1992年,高374m,共78層。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國家大劇院工程于2001年12月1 3日開工,于2007年9月建成國家大劇院外部為鋼結構殼體呈半橢球形,平面投影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筑物高度為46.285米,橢球殼體外環繞人工湖,湖面面積達3.55萬平方米,各種通道和入口都設在水面下。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 廣州電視

15、塔塔總高610米,其中塔身高454米,上部天線高156米,組合樓面沿整個塔體高度按功能層分組,共約37個樓層。現代建筑工程的特點重視環境質量;平面或空間適應性強、靈活性大;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設計理論精確化、科學化;高層建筑、大跨度建筑大量興起,地下工程高速發展;建筑 工 程 概 論建筑 工 程 概 論建筑工程的發展趨勢 建筑工程發展趨勢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節能建筑信息和智能化工程材料發展:輕質、高強、多功能設計精確化、自動化建造技術發展施工信息化興智能建筑結構分析信息化傳統材料改進合成材料組合材料建筑 工 程 概 論建筑工程空間發展趨勢向上發展:高度向下發展:地下工程橫向發展:大跨度韓家沱

16、長江大橋 432米迪拜塔 828米地鐵建筑 工 程 概 論第二章 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1、基本模數是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中的基本數值,用M表示,且1M=100mm。一、基本模數 擴大模數是導出模數的一種。其數值為基本模數的倍數。為減少構配件類型、統一規格,擴大模數分別按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選用。其中,用于豎向尺寸的擴大模數僅有3M、6M兩個。 2、 擴大模數 分模數是導出模數的另一種。其數值為基本模數的分倍數。為了滿足細小尺寸的需要,分模數分別按1/2M(50mm)、1/5M(20

17、mm)、1/10M(10mm)選用。 3 、 分模數 模數數列是由基本模數、擴大模數和分模數為基礎擴展成的一系列尺寸。水平基本模數的數列幅度為1M到20M,它主要應用于門窗洞口和構配件斷面尺寸。豎向基本模數的數列幅度為1M到36M,它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層高、門窗洞口和構配件斷面尺寸。4 、 模數數列 (1) 3M時為3M到75M。(2) 6M時為6M到96M。(3) 12M時為12M到120M。(4) 15M時為15M到120M。(5) 30M時為30M到360M。(6) 60M時為60M到360M。5、水平擴大模數的數列幅度(1) 1/10M時為1/10M到2M。(2) 1/5M時為1/5M到

18、4M。(3) 1/2M時為1/2M到10M。分模數主要應用于縫隙、構造節點和構配件的斷面尺寸。6 、分模數的數列幅度二、 工程建設程序工程建設程序是在認識工程建設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是工程建設全過程中各項工作都必須遵循的先后順序,也是工程建設各個環節相互銜接的順序。建筑工程的建設程序一般包括立項報建、可行性研究、選擇建設地點、編制設計任務書、編制勘察設計文件、建設施工(含設備安裝等)、竣工驗收以及交付使用等內容。1. 工程建設程序概述 根據我國現行法規,除了政府的管理部門(行政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和建設單位(或業主)以及建筑材料、設備供應商之外,在我國從事建筑工程活動的單位主要還有房

19、地產開發企業、工程總承包企業、工程勘察設計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建筑企業以及工程咨詢服務單位等。三、 與工程建設相關的機構 四、 建筑設計概述建筑設計是指建筑物在建筑、結構、設備等方面的綜合性設計工作,指由建筑師來承擔和完成的設計工作。 1 建筑設計內容 建筑設計內容包括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和設備設計等內容。 五、民用建筑設計建筑房屋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們居住、教育、辦公、文化和娛樂等使用要求,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同時建筑物首先保障人身安全,保障人體健康的衛生條件,不影響公眾利益,不破壞周圍環境,同時還要符合節約能源等基本國策。 1、 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和設計依據 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建筑設計要符合

20、下列基本要求:(1)建筑布置應符合城市規劃要求;(2)各項建筑設施應符合安全使用要求;(3)室內應符合人體健康要求;(4)各類建筑的使用不影響公眾利益和周圍環境。建筑設計的主要依據是人體尺寸和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家具、設備要求的空間,氣象條件和地形、地質、水文及地震烈度。(1)人體尺度和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建筑物是供人使用的,確定其空間尺度必須滿足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門洞、走廊、樓梯的寬度和高度以及家具設備的大小等都與人體尺度有關。2、 建筑設計的依據例如(1)走道走道是連接各個房間、門廳及樓梯的水平交通設施。走道的設計主要是確定其寬度、長度及采光問題。走道寬度的確定應按建筑物的耐火

21、等級、層數和使用人數、安全疏散和空間感受等因素綜合考慮。為門、走道和樓梯的寬度指標。一般情況下,走道寬度是根據人體尺度及人體活動所需空間尺寸確定,單股人流走道凈寬為900mm,雙股人流凈寬為11001200mm,三股人流凈寬為15001800mm。表2.3 (詳見P31)為學校、商店、辦公樓等公共建筑疏散外門、樓梯、走道各自疏散寬度指標。安全疏散走道的寬度不應小于1100mm。(2)家具、設備要求的空間在確定建筑物的平面及空間尺寸時,要考慮家具及設備所占用的尺度及人們使用中所需要的活動空間。(3)氣象條件氣象條件是指大氣中的溫度、日照、雨雪、風向、云霧、風速等現象。建筑物中的保溫、隔熱、通風、

22、采光、朝向、防水、排水以及建筑物體形組合等均與氣象條件有關。在設計前應收集當地氣象資料,作為設計依據。 (4)地形、地質、水文及地震烈度建筑物基地地形的平緩或起伏對建筑物的剖面有較大影響。當地形平緩時,將房屋首層設在同一標高;當地形起伏較大時,將房屋錯層建造。基地的地質構造、土質情況影響地基承載力,對房屋平面組合、結構布置產生影響。水文條件是指地下水及水位高低。它直接影響建筑的基礎埋深、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構造處理。地震烈度表示震區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壞程度。地震烈度直接影響建筑物的結構和構造。 建筑平面設計是根據建筑的功能要求確定各房間合理的面積、形狀,門窗的大小、位置及各部位的尺寸;滿足日照、采

23、光、通風、保溫、隔熱、隔聲、防潮、防水、防火、節能等方面的要求;確保平面組合合理,功能分區明確;同時兼顧結構及施工的可行性。民用建筑設計,按使用性質的不同,各房間可分為使用房間和交通聯系房間。 3、 建筑平面設計 使用房間又可分為主要使用房間和輔助使用房間。主要使用房間是建筑物的主體部分,如住宅中的起居室、臥室,學校中的教室、實驗室等。輔助使用房間是為了保證主要使用房間使用要求而設置的,如住宅中的衛生間、廚房,學校中的廁所、儲藏室等。交通聯系房間是指建筑中的門廳、過廳、走廊、樓梯、電梯等。(1)房間的面積、形狀及尺寸房間的面積主要是由房間人數、家具設備及人們活動使用面積、房間的交通面積三方面因

24、素決定的。以中學普通教室為例加以說明。確定房間的使用人數應根據房間的使用功能和相應的建筑標準確定。房間的使用人數決定著室內家具設備的數量,決定著交通面積的大小。 4、主要使用房間平面設計房間的形狀和尺寸應考慮使用特點、家具的布置方式、采光、通風、音響、結構形式及平面組合方式等。圖2.1為某中學矩形普通教室的尺寸和桌椅布置圖。教室的平面形狀在滿足視、聽要求的條件下還可以選用六邊形、正方形等幾種形狀。圖2.2為教室的平面形狀和尺寸。有的公共建筑由于結構、功能、視線、音質、建筑藝術等要求,把房間設計成各種形狀,如圖2.3所示的哈爾濱市黑天鵝電影院和北京市地壇體育館確定房間的形狀和尺寸還應考慮各個房間

25、的關系,盡量減少開間和進深的參數,為實現建筑構配件標準化創造條件。(2)房間的門窗設置門的設置 門的設置主要是確定門的寬度、數量、位置與開啟方式。門的主要作用是供人們出入和聯系不同使用空間,同時兼有采光和通風的功能。門的寬度一般是由人流多少和搬運家具設備時所需要的寬度來確定的。 門的數量是由房間人數的多少、面積的大小及安全疏散等要求決定的。 門的位置應根據室內人流活動特點和家具設備布置的要求,要考慮縮短交通路線,使室內有較完整的空間和墻面,有利于組織好采光和穿堂風等。門的開啟方式很多,如單開門、推拉門、折疊門、彈簧門、卷簾門等,在民用建筑中普遍采用的是平開門。圖2.4為門的開啟方向對房間使用的

26、影響。 窗的位置窗的位置和尺寸的確定主要是考慮房間的采光和通風。窗采光面積的大小是按采光面積比來確定的。采光面積比是指窗的透光面積與房間地板面積之比。不同使用性質的房間采光面積比不同。 窗的位置要使房間進入的光線均勻和內部家具、設備布置方便。圖2.5為教室側墻的布置。窗的位置還要考慮通風的作用,要組織好室內通風,利用空氣壓力差通風換氣,設計中應將門窗統一布置。 確定窗的位置及尺寸還要考慮結構和構造的可能性,而且建筑物造型、建筑風格往往也要通過窗的位置和形式加以體現。圖2.1 中學矩形普通教室的尺寸和桌椅布置 (3)樓梯樓梯是建筑物中上、下各層的垂直交通設施。合理地選擇樓梯的形式與位置、確定樓梯

27、的尺度對建筑的使用、安全及立面效果有重要影響。樓梯的形式與位置樓梯按使用性質分為主要樓梯、次要樓梯和消防樓梯。主要樓梯設在門廳內明顯的位置,或靠近門廳處;次要樓梯常設在次要入口附近。當建筑物內樓梯數量與位置未能滿足防火疏散要求時,常在建筑物的端部設室外開敞式疏散樓梯。樓梯的形式有直跑式、雙跑式、雙分式、雙合式、轉角式、三跑式、四跑式、八角式、螺旋式、曲線形、剪刀式和交叉式等。圖2.10為各種樓梯形式。樓梯的尺度樓梯的尺度包括坡度、凈空寬度、凈空高度、踏步尺寸、扶手高度等。樓梯的坡度是指樓梯段的坡度。它的表示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斜面和水平面所夾角度表示;另一種表示方法是斜面的垂直投影高度與斜面的

28、水平投影長度之比。 樓梯的寬度包括樓梯段的寬度和平臺寬度。圖2.11為加大平臺寬度。樓梯梯段或平臺的凈寬,是指扶手中心線間的水平距離或墻面至扶手中心線的水平距離。有兒童經常使用的樓梯井凈寬大于200mm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樓梯的凈空高度包括樓梯段的凈高和平臺過道處的凈高。圖2.12為梯段凈高。 樓梯的踏步尺寸包括踏步寬度和踏步高度。其中,踏步寬度(g)指相鄰兩踏步前緣線之間的水平距離。踏步高度(r)是指相鄰兩踏步之間的垂直距離。踏步面寬度與人的腳長和人在上、下樓梯時腳與踏步面接觸的狀態有關。 圖2.10 各種樓梯形式 圖2.11 加大平臺寬度 圖2.12 樓梯的凈空高度 一般民用建筑是由基礎

29、、墻或柱、樓地層、樓梯、屋頂、門窗等主要部分組成。圖3.1所示為一幢住宅構造組成。基礎是房屋最下面的部分,它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載,并把這些荷載傳給下面的土層(地基)。墻或柱是房屋的垂直承重構件,它承受樓地層和屋頂傳給它的荷載,并把這些荷載傳給基礎,墻起承重、圍護、分隔建筑空間的作用。六、 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及作用 樓梯是房屋建筑中聯系上下各層的垂直交通設施。門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它的作用是供人們通行,并兼有圍護、分隔的作用。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通風、供人眺望。房屋除上述基本組成外,還有臺階、散水、雨篷、雨水管、明溝、通風道、煙道等。 圖3.1 住宅的建筑構成 3.3 墻體(1)按墻體在建筑物中的位

30、置分墻體按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分,有外墻、內墻、窗間墻、窗下墻、女兒墻等。 (2)按墻體方向分墻體按方向分,有縱墻和橫墻。縱墻指與房屋長軸方向一致的墻,而橫墻則是與房屋短軸方向一致的墻。外橫墻習慣上稱為山墻。3.3.1 墻體的種類、承重方案及構造要求 3.3.1.1 墻的種類(3)按墻體受力情況分墻體按受力情況可分為承重墻和非承重墻。承重墻指承受上部結構傳來荷載的墻;非承重墻指不承受上部結構傳來荷載的墻。非承重墻又可分為自承重墻、隔墻、填充墻和幕墻等。自承重墻僅承受自身荷載而不承受外來荷載;隔墻主要用作分隔內部空間而不承受外力;填充墻是用作框架結構中的墻體;懸掛在骨架外部或樓板間的輕質外墻為幕墻。

31、(4)按墻體材料分按墻體材料分有磚墻、石墻、混凝土墻、砌塊墻、板材墻等。(5)按墻體構造方式分按墻體構造方式分有實體墻、空體墻和組合墻。實體墻是用一種材料所砌成的實心無孔洞的墻體;空體墻也叫空心墻,是用一種材料砌成的具有空腔的墻;組合墻是由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材料組合而成的墻。墻的種類如圖3.8所示。(1)滿足強度和穩定性要求。墻體的強度取決于砌體的材料,其厚度應按計算確定。墻的穩定性與墻的長度、高度和厚度有關。(2)滿足熱工、隔聲、防火、防潮要求。(3)滿足減輕自重、降低造價、不斷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藝的要求。墻體除以上基本要求外,對特殊建筑或房間還應滿足特殊要求,如防火、防腐蝕、防射線等。 3.3

32、.1.3 墻體的構造要求(1)踢腳板踢腳板是室內地面與墻面相交處的構造處理。踢腳板所用的材料一般與地面材料相同。踢腳板的作用是保護墻面,防止污染墻身。踢腳板的高度一般為100mm左右。常用踢腳板的構造做法如圖3.12所示。3.3.3.4 踢腳板及墻裙(2)墻裙墻裙是踢腳板的延伸,墻裙的高度為12001800mm,一般建筑多采用水泥砂漿、水磨石或粘貼飾面磚等。圖3.12 踢腳板的構造 (a)水泥砂漿踢腳板;(b)硬木踢腳板;(c)大理石踢腳板 窗臺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構造,它的作用是排除窗外側流下的雨水和內側的冷凝水。外窗臺面層應用不透水的材料,并應自窗向外傾斜。內窗臺可用水泥砂漿抹面或預制水磨石及

33、木窗臺板等做法。內窗臺臺面應高于外窗臺臺面。窗臺的構造做法如圖3.13所示。3.3.3.5 窗臺圖3.13 窗臺的構造 (a)平砌磚窗臺;(b)側砌磚窗臺;(c)混凝土窗臺;(d)不懸挑窗臺 塊材式隔墻指用普通磚、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等塊材砌筑的墻。(1)磚隔墻普通磚隔墻厚有1/2磚和1/4磚兩種。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一般不低于M2.5。在隔墻頂部與樓板相接處,用立磚斜砌,或留出30mm的縫隙并抹灰封口。隔墻上設門時,須用預埋鐵件或木磚將門框拉結牢固,如圖3.17所示。 3.3.4.1 塊材式隔墻(2)砌塊隔墻為了減輕隔墻自重,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水泥礦渣空心磚、粉煤灰硅酸鹽砌塊。砌塊厚度一般

34、為90120mm。砌筑時應在墻下砌35皮普通磚。圖3.17 1/2磚隔墻構造 立筋式隔墻也稱為立柱式、龍骨式隔墻。它以木材、鋼材或其他材料構成骨架,把面層釘結、涂抹或粘貼在骨架上形成的隔墻。面層有抹灰面層和人造板面層。常用的骨架有木骨架、型鋼骨架、輕鋼骨架、鋁合金骨架和石膏骨架等。3.3.4.2 立筋式隔墻板材式隔墻常用加氣混凝土板、石膏珍珠巖板以及各種復合板等。安裝時,板的下部先用小木楔頂緊,然后用細石混凝土堵嚴,板縫用膠粘劑粘結,并用膠泥刮縫,整平后再做表面裝修。 3.3.4.3 板材式隔墻墻面裝修的作用是保護墻體、改善墻的物理性能和使房屋美觀。墻面裝修按其所處的部位不同可以分為室外裝修和

35、室內裝修兩類。墻面裝修按所用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可分為抹灰、貼面、涂刷、裱糊和鋪釘五類。3.3.5 墻面裝修3.3.5.1 墻面裝修的作用和分類(1)抹灰類抹灰類墻面是指用石灰砂漿、水泥砂漿、水泥石灰砂漿、聚合物水泥砂漿、膨脹珍珠巖水泥砂漿,以及麻刀灰、紙漿灰、石膏灰等作為飾面層的裝修做法。(2)涂刷類涂刷類是指利用各種涂料涂敷于基層表面,形成完整牢固的膜層,起到保護墻體和美觀的一種飾面做法。3.3.5.2 墻面裝修的構造(3)貼面類貼面類是指利用各種天然石材或人造板、塊,通過綁掛或直接粘貼于基層表面的飾面做法。常用的貼面材料有大理石板、花崗巖板、水磨石板、瓷磚、面磚等。(4)裱糊類裱糊類是將

36、各種裝飾性墻紙、墻布等裱糊在墻上的一種飾面做法。常用的裱糊材料有塑料壁紙、織物壁紙、無紡貼壁紙、玻璃纖維壁布等。(5)鋪釘類鋪釘類是指利用天然板條或各種人造薄板借助于釘、膠粘等固定方式對墻面進行的飾面做法。鋪釘類墻面裝修的材料有木板、塑料飾面板、富麗板、鏡面板、不銹鋼板等。鋪釘類墻面裝飾的做法是先在墻面上干鋪油氈一層,再釘木骨架,將面板釘在或粘貼在骨架上。3.4 樓板層與地面構造樓板將房屋沿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將樓層的使用載荷及其自重通過樓板傳遞給墻或柱等構件再傳給基礎,所以樓板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樓板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分為木樓板、磚拱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和鋼樓板等。目前廣泛使用的樓板是鋼

37、筋混凝土樓板。3.4.1 樓板頂棚也稱天棚、天花板。在單層房屋中頂棚位于屋頂承重結構層的下面;在多層和高層房屋中,頂棚除位于屋頂承重結構下面外,還位于各層樓板的下面。頂棚按構造方式不同分為直接式頂棚和懸吊式頂棚兩種類型。3.4.2 頂棚構造直接式頂棚是指在樓板下做裝飾面層的頂棚。頂棚表面應光潔,有較好的反光性,以改善室內的照度。直接式頂棚構造簡單,施工方便,造價較低。頂棚抹灰的做法是將樓板底面的縫隙用水泥砂漿嵌平,用水泥砂漿抹底層,用水泥石灰砂漿或紙筋石灰漿罩面。如果樓板采用整間預制大樓板時,因底面平整,沒有縫隙,可不抹灰,而直接在板底上噴漿。 3.4.2.1 直接式頂棚一些房間或走廊,有較高

38、的隔聲要求或視覺要求,要求頂棚底面平整,或者沿樓板底面敷設管道、電線,這些管線又不宜外露時,可以做懸吊式頂棚,也稱吊頂。吊頂由龍骨和面板組成。龍骨用來固定面板并承受荷載,它由主龍骨和次龍骨組成。主龍骨一般單向布置并通過吊筋與樓板連接,多采用輕鋼龍骨和鋁合金龍骨,按其截面形狀可以為V形、T形、H形龍骨,次龍骨固定在主龍骨上。圖3.21為T形金屬龍骨吊頂構造。 3.4.2.2 懸吊式頂棚圖3.21 T形輕金屬龍骨吊頂構造 底層地面的基本構造層次為面層、墊層和地基。樓層地面的基本構造層次為面層和樓板。有特殊要求的地面要增設構造層,如結合層、找平層、防水層、防潮層、保溫(隔熱)層、隔聲層等。地面組成如

39、圖3.22所示。 3.4.3 樓地面構造3.4.3.1 地面的組成(1)面層地面的名稱是按面層材料確定的。面層按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分為整體面層、塊料面層、木地面、卷材類地面等。整體面層有水泥砂漿面層、細石混凝土面層、水磨石面層等。塊料面層有瓷磚、缸磚、大理石、花崗巖等。木地面是由木板鋪釘或粘合而成的地面。卷材類地面是用成卷的鋪材鋪貼而成,如塑料地毯、橡膠地毯以及其他各式地毯等。 (2)結合層結合層是塊料層與下層的結合體,用來固定塊料面層或墊砌面層。結合層按材料分有膠凝材料和松散材料兩大類。膠凝材料有粘結劑、水泥砂漿、瀝青等;松散材料有砂、爐渣等。(3)找平層找平層是在墊層或樓板上起找平作用

40、的構造層,用于上層對下層有平整要求的地面。找平層常用13水泥砂漿來找平。(4)防水層防水層一般是防止地面上的液體透過面層,防止地下水通過地面滲入室內的構造。常用瀝青粘貼一層或幾層卷材構成,也可用防水涂料或防水砂漿構成。(5)防潮層防潮層是防止地基中所含水分因毛細作用透過地面的構造層。(6)保溫隔熱層保溫隔熱層用于下層房間有溫差的樓層地面或保溫地面。(7)隔聲層隔聲層是隔絕樓層地面撞擊聲的構造層。(8)墊層墊層是承受面層傳來的地面載荷并傳給基層的構造層,分剛性和柔性兩種。剛性墊層有足夠的強度,如混凝土、碎磚三合土等;柔性墊層由松散的材料組成,如砂、碎石等。 圖3.22 地面組成示意圖 (a)底層

41、地面的組成;(b)樓層地面的組成 陽臺是多層建筑中與房間相連的室外平臺,它提供了一個室外活動的小空間,人們可以在陽臺上休息、眺望、從事家務等活動。陽臺按與外墻的相對位置,可分為凸陽臺(也叫挑陽臺)、凹陽臺、半凸陽臺及轉角陽臺,如圖3.25所示。 3.4.4 陽臺與雨篷3.4.4.1 陽臺(1)陽臺的結構布置陽臺的結構布置方式有墻承式、挑梁式和挑板式。墻承式是將陽臺板直接擱置在墻上,其板形和跨度與房間樓板一致,多用于凹陽臺。挑梁式是在陽臺兩端伸出挑梁,陽臺板擱置在挑梁上。挑板式挑板式是將陽臺板懸挑。 (2)陽臺欄桿與欄板陽臺欄桿與欄板是陽臺的安全圍護構件,應堅固、安全、美觀、耐用。欄桿扶手高度不

42、低于1.05m,高層建筑不低于1.1m。欄桿和欄板按材料可分為金屬欄桿、鋼筋混凝土欄板與欄桿、磚砌欄板及欄桿。欄桿和欄板的圖案由建筑設計確定。(3)陽臺的排水處理為防止陽臺的雨水流入室內,陽臺的地面一般應比室內地面低2050mm。并在陽臺一側或兩側地面做出1的坡度,以便將雨水排除。排水口一般埋設50mm的鋼管或硬質塑料管,并伸出陽臺欄板外面不小于60mm,以防雨水落到下面的陽臺上。圖3.25 陽臺的類型 (a)挑陽臺;(b)凹陽臺;(c)半凹半挑陽臺;(d)轉角陽臺 3.5 門與窗的構造(1)木門窗木門窗制作方便,價格低,密封較好,但耐久性差,易變形,維護費用高,消耗木材資源大,因而常用于室內

43、門窗。目前我國限制木質門窗的使用。3.5.1 門窗的分類3.5.1.1 按材料分類(2)鋼門窗鋼門窗強度高,防火性較強,采光率高,但密封性、耐腐蝕性能和保溫性能差。(3)鋁合金門窗鋁合金門窗造型美觀,密閉性良好但成本高(4)塑鋼門窗塑鋼門窗具有良好的氣密性,水密性,隔音,耐受各種惡劣的氣候,耐受各種化學腐蝕,使用壽命長,不需定期維護,近年來已被廣泛采用。(5)鋁塑復合門窗鋁塑復合門窗是由單獨的鋁型材和塑料型材經過輥壓機的輥壓復合到一起的門窗。鋁塑復合門窗是集鋁合金、塑鋼產品優點于一體,彌補二者材質之不足,是保溫、節能效果、氣密性、水密性、隔音性、抗壓性能好的門窗,屬于21世紀綠色門窗,具有廣闊

44、的發展前景。門按開啟方式分有半開門、彈簧門、推拉門、折疊門、轉門、卷簾門等,如圖3.26所示。窗按開啟方式可分為平開窗、懸窗、立轉窗、推拉窗、固定窗、百葉窗、滑軸窗、折疊窗等,如圖3.27所示。 3.5.1.2 按開啟分類圖3.26 門的開啟方式 (a)平開門;(b)彈簧門;(c)推拉門;(d)折疊門;(e)轉門 圖3.27 窗的開啟方式 木門一般由門框、門扇、亮子、五金構件等組成,有的還有貼臉板、筒子板部分。(1)門框門框由兩根邊框和上檻、下檻、中檻組成。高度較小的門沒有中檻。門框和墻的安裝方法有先立口和后塞口兩種。先立口法是在砌墻前先用支撐將門框立好,然后再砌墻。后塞口法是在墻砌好后再安裝

45、門框。 3.5.2 木門窗的構造3.5.2.1 木門的構造(2)門扇門的名稱是由門扇的名稱決定的,門扇的名稱反映了它的構造。門扇一般由上冒頭、下冒頭、中冒頭、邊緣、門芯板、玻璃等組成。常用的木門門扇有鑲板門、夾板門、鑲玻璃門、紗門、百葉門等。鑲板門由骨架和門芯板組成。骨架由上、下冒頭和兩根邊梃組成,有時有中冒頭。 平開木窗由窗框、窗扇、五金件組成,根據不同要求還有貼臉板、窗臺板、窗簾盒等附件,如圖3.28所示。(1)窗框窗框由上框、下框組成,如有亮子時則加中橫框。窗框的安裝方法與門框的安裝方法相同。(2)窗扇窗扇由上下冒頭、邊梃、窗芯等組成。 3.5.2.2 平開木窗(3)五金件平開木扇的五金

46、件有鉸鏈、插銷、拉手、風鉤等。(4)窗的防水措施外開窗上部和內開窗下部雨水容易流入室內,因此,外開窗在窗框的中檻上要做披水,內開扇在窗扇的下部要做披水。披水底面做滴水槽,以防雨水流入。在窗框上要做積水槽及排水孔。窗的防水措施如圖3.29所示。圖3.28 木窗的組成 圖3.29 窗的防水措施 (a)內開窗扇加披水;(b)內開小氣窗加披水;(c)外開窗中檻做披水;(d)外開窗窗扇上的披水和窗框上的積水槽與排水孔 塑鋼門窗是以改性聚氯乙烯(PVC)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空腹多腔異型材,經焊接加工制成的門窗。為了增加門窗的強度及剛度,在型材中空腹腔內加入鋼制型材加強筋,形成塑鋼結構,所以稱為塑鋼門窗。塑鋼門

47、窗具有傳熱系數低、耐弱酸堿、不須油漆等優點,并有良好的氣密性、水密性、隔音性能,是國家建設部推薦的節能產品。3.5.3 塑鋼門窗的構造塑鋼門窗按開啟方式分有平開門窗、推拉門窗、上提窗、懸窗、立轉門窗等多種形式。按構造層次分,有單層玻璃門窗、雙層玻璃門窗等,按其框料截面寬度分有45、50、58、60、70、80和85系列等。3.5.3.1 塑鋼門窗的類型3.6 樓梯的構造樓梯一般由樓梯梯段、平臺和中間平臺、欄桿或欄板三部分組成,如圖3.32所示。3.6.1 樓梯的組成圖3.32 樓梯的組成 樓梯段由踏步組成。踏步的水平面稱踏步的寬度,亦稱踏面;踏步的垂直面稱踏步的高度,亦稱踢面。當人們連續上樓梯

48、時易疲勞,每個樓梯段的踏步數量一般不超過18級。考慮人們行走時的習慣性,樓梯段的踏步數也不應少于3級。3.6.1.1 樓梯段平臺是指連接樓地面與樓梯段端部的水平構件,也稱之為樓層平臺,平臺面標高與該層樓面標高相同。中間平臺是位于兩層樓地面之間連接梯段的水平構件,也稱之為中間休息平臺,其主要作用是減少疲勞,轉換梯段方向的作用。3.6.1.2 平臺和中間平臺為保證人們在樓梯上行走的安全,在樓梯梯段及平臺邊緣處應安裝欄桿或欄板。在欄桿或欄板的上部設置扶手。扶手也可附設于墻上,稱為靠墻扶手。3.6.1.3 欄桿或欄板5.1 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結構物中使用的各種材料及制品,它是一切建筑工程的

49、物質基礎。建筑工程材料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功能與用途分類,可以分為結構材料、防水材料、保溫材料、吸聲材料、裝飾材料、地面材料、屋面材料等。按化學成分分類時,可將建筑材料分為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如圖5.1所示。 5.1.1 建筑工程材料的分類 圖5.1 建筑工程材料按化學成分分類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建筑材料都有相應的技術標準,它包括產品規格、分類、技術要求、驗收規則、代號與標志、運輸與儲存及抽樣方法等。建筑材料生產企業必須按照標準生產,并控制其質量。建筑材料使用部門則按照標準選用、設計、施工,并按標準驗收產品。我國的建筑材料標準分為國家標準、部委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 5.1.2

50、 建筑工程材料的標準化 國家標準和部委行業標準都是全國通用標準,是國家指令性文件,各級生產、設計、施工等部門均必須嚴格遵照執行。按要求執行的程度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標準(以/T表示)。建筑材料有關的標準及其代號主要有:國家標準GB;建筑工程國家標準GBJ;建設部行業標準JGJ;建筑工業行業標準JG;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標準JC;石油化學工業部或中國石油化學總公司標準SH;冶金部標準YB;化工部標準HG;林業部標準LY;國家級專業標準ZB;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CECS;地方標準DB;企業標準Q等。 孔隙率材料內部所有孔隙的體積與材料在自然狀態下體積的百分率稱為材料的孔隙率。開口孔隙率材料內

51、部開口孔隙的體積與材料在自然狀態下體積的百分率稱為材料的開口孔隙率。閉口孔隙率材料內部閉口孔隙的體積與材料在自然狀態下體積的百分率,稱為材料的閉口孔隙率。空隙率散粒材料在堆積狀態下,顆粒間空隙的體積占堆積體積的百分率,稱為空隙率。 (1)親水性和憎水性水分子與不同固體材料表面之間相互作用的情況不同。一般認為當潤濕邊角90時,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小于水分子與材料之間的相互吸引力,這種材料稱為親水材料。當潤濕邊角90時,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大于水分子與材料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材料表面不會被水浸潤,這種材料稱為憎水材料。5.1.3.3 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2)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質量與干燥狀態下材料的質量

52、之比,稱為材料的含水率。(3)吸水率材料與水接觸吸收水分的性質,稱為材料的吸水性。當材料吸水飽和時,其含水率稱為吸水率。材料的吸水率與材料的孔隙特征有關。材料中的孔隙細微而連通,其吸水率較大;粗大的封閉的孔隙,其吸水率較低。 (4)吸濕性材料在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的性質稱為材料的吸濕性。例如,木材的吸濕性較大,這不僅增加其重量,而且還會降低材料的強度。保溫材料吸濕性大將大大降低其保溫隔熱的性能。(5)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破壞作用的能力稱為材料的耐水性。一般情況下,材料隨含水量的增加其強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材料的耐水性用軟化系數表示,即材料在吸水飽和狀態下的抗壓強度與材料在干燥狀態下抗壓強度之比。

53、軟化系數的范圍一般在01之間波動。 (1)強度和變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稱為材料的強度。 材料受外力作用時,其內部產生應力。外力增加,應力相應增大,直至材料內部質點間結合力不足以抵抗所承受的外力時,材料即發生破壞。材料破壞時,應力達到極限值,這個極限應力即為材料的強度。材料的強度根據所受外力作用形式不同分為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和抗剪強度等。5.1.3.4 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質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撤除后能完全恢復到原始狀態的性質稱為材料的彈性。這種可恢復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衡量材料抵抗變形能力的指標是彈性模量。彈性模量越大,材料越不容易變形,即材料的剛度好。另外,材料

54、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撤除后有部分變形不能恢復,這種性質稱為材料的塑性。這種不能恢復的變形稱為塑性變形。 (2)硬度和耐磨性材料的硬度是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壓入或刻劃的能力。材料的硬度越大,其耐磨性越好。工程中有時也可用硬度來間接推算材料的強度。材料的耐磨性與材料的組成成分、結構、強度、硬度等有關。在建筑工程中,對于用作踏步、臺階、地面、路面等的材料,一般都應具備較高的耐磨性。 (3)脆性和韌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當外力達到一定數值時,材料發生突然破壞,且破壞時無明顯的塑性變形,這種性質稱為材料的脆性。具有這種性質的材料稱為脆性材料材料在沖擊或振動荷載作用下,能吸收較大的能量,產生較大的變形而

55、不破壞的性質,稱為材料的韌性。建筑工程中對于要求承受沖擊荷載和有抗震要求的結構。(1)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指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在環境的多種因素作用下,經久不變質、不破壞,長久地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性質。材料在建筑物使用過程中,除其內在原因使其組成、構造發生變化以外,還要長期受到使用條件及各種自然因素的作用。 材料的耐久性是一項綜合性質,各種材料耐久性的具體內容,因其組成和結構不同而異。 5.1.3.5 材料的耐久性和裝飾性(1)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指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在環境的多種因素作用下,經久不變質、不破壞,長久地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性質。材料在建筑物使用過程中,除其內在原因使其組成、構造發生變

56、化以外,還要長期受到使用條件及各種自然因素的作用。 材料的耐久性是一項綜合性質,各種材料耐久性的具體內容,因其組成和結構不同而異。 5.1.3.5 材料的耐久性和裝飾性(2)裝飾性建筑是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而建筑藝術的發揮,除建筑設計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筑材料的裝飾性。材料的裝飾性通常通過材料的色彩、透明性、光澤、表面質感和形狀尺寸等裝飾功能達到美化建筑物的目的。石材包括由天然石材中開采所得的毛石及經加工制成板狀、塊狀或特定形狀的石材。建筑工程常用天然石材有以下幾種:(1)石灰巖石灰巖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或白云石。容重為9602500kg/m3,抗壓強度為2201400kg/cm2,耐用年

57、限為2040年。質地較硬,易于琢磨,多用于建筑物的基礎、墻身、臺階等處,石灰巖還是制造水泥的主要材料。5.2.2 石材(2)砂巖砂巖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石英顆粒等。容重為2202500kg/m3,抗壓強度為4801400kg/cm2,耐用年限為20180年,其品質好壞隨粘結物質的種類而異,多用于基礎、墻身、臺階、紀念碑及其他裝飾處。(3)大理石大理石由石灰巖或白云巖變質而成。容重為26002700kg/m3,抗壓強度為7001200kg/cm2,耐用年限為40100年。顏色多樣,紋理美麗、自然,易于雕琢磨光,建筑上主要用于建筑裝飾工程。 (4)花崗巖花崗巖是巖漿巖中分布最廣的一種巖石。其主要造巖礦物有石英、長石、云母和少量暗色礦物。花崗巖堅硬致密,抗壓強度高,在120250MPa之間,表觀密度在26002700kg/m3之間。耐磨性好,耐久性高,使用年限可達數十年至數百年。5.3 氣硬性膠凝材料將建筑上凡是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把能夠將散狀材料或塊狀材料粘結成整體的材料稱為膠凝材料。按化學成分分,膠凝材料有有機膠凝材料和無機膠凝材料。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