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的爆發和初期階段》10課件_第1頁
《大戰的爆發和初期階段》10課件_第2頁
《大戰的爆發和初期階段》10課件_第3頁
《大戰的爆發和初期階段》10課件_第4頁
《大戰的爆發和初期階段》10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慕尼黑會議 德國進攻波蘭與大戰爆發 西歐淪陷 課堂小結第三學習主題第10課大戰的爆發和初期階段1939年9月1日,德軍采用“閃電戰”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強大的攻勢使西歐國家相繼淪陷,遼闊的西歐大地被踩在法西斯的鐵蹄之下。法西斯的戰車開進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巴黎,大不列顛的一些城市遭到狂轟濫炸。法西斯勢力為何如此猖狂?西歐國家為什么不堪一擊?讓我們走進本課去探尋吧!慕尼黑會議油畫格爾尼卡(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20世紀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瘋狂侵略擴張,不僅使世界和平面臨世界大戰的威脅,也影響了英、法、美等國既得利益。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借口邊界糾紛,出兵30萬入侵埃塞俄比

2、亞;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內戰爆發,德意悍然出兵干涉;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英法縱容美蘇坐視奧地利的新主人阿道夫希特勒在奧地利維也納受到熱烈歡迎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擴充軍備。1936年3月,德軍進駐與法國接壤的萊茵非軍事區。德國與奧地利同文同種,都是以德意志民族為主體的國家。1938年3月14日,作為早年離開奧地利時是個身無分文的藝術家的希特勒,今天以德國領袖身份返回維也納宣布“德奧合并”,成為希特勒獵取的第一個對象。奧地利作為“東方省”并入納粹德國,沖破凡爾賽體系對德國的束縛。1938年3月14日德奧合并慕尼黑會議上的四巨頭1938年9月底,英國首相

3、張伯倫(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 18691940)、法國總理達拉第(Edouard Daladier 18841970)同德國元首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 18831945)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召開了慕尼黑會議。英國首相 內維爾張伯倫法國總理 愛德華達拉第德國元首 阿道夫希特勒意大利首相 貝尼托墨索里尼中心議題宰割捷克斯洛伐克德國法西斯的擴張(1938年1939年3月)布拉格蘇臺德地區捷克斯洛伐克是在一戰后奧匈帝國瓦解基礎上新建的國家,英國盟國,卻被其出賣。在慕尼黑會議上,捷克斯洛伐

4、克代表自始至終被排斥在會議外。1938年9月29日,會議結束后才被帶進會議廳被迫簽署關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即慕尼黑協定)。德軍進入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慕尼黑協定并沒有帶來張伯倫所鼓吹的“體面的和平”、“鮮花似的安全”。相反,英、法的出賣卻換來了希特勒更為膽大妄為的行動。1938年10月11月,希特勒兵不血刃占領蘇臺德地區。1938年9月15日納粹德國軍隊開進布拉格,1939年3月15日,德國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德軍占領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綏靖政策影響:慕尼黑陰謀為德國侵占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希特勒進一步看清了英、法的軟弱;增強了德國軍事和經濟力量,

5、在戰略上處于更有利地位,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加深了英、法與蘇聯之間的猜疑和分歧。德國進攻波蘭與大戰爆發希特勒決定入侵波蘭德軍進攻波蘭標志著綏靖政策的徹底破產荒唐的伴侶(漫畫)1939年8月23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也稱蘇德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希特勒-斯大林條約。條約使德國避免兩線作戰,蘇聯“禍水西推”。希特勒斯大林血戰盧溝橋中國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1年“九一八事變”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在世界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的反法西斯戰場。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的爆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起點,但出于“西

6、方中心論”、政治宣傳需要等,不作為二戰全面爆發的標志。德軍出動大量飛機對波蘭重要軍事目標實施轟炸“閃電戰”又稱“閃擊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常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速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是世界戰爭史上的革命。法國“長城”馬其諾(Maginot Line)防線二戰中最大的“廢物”工程馬其諾防線因在陸軍部長馬奇諾任內(1929年)始建,故名馬其諾防線,近10年修筑,長達700多公里。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個,開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1533個。工程總土方量1200萬立方米。來自法國殖民地的大量勞工日夜勞作,總造價高達50億法郎,相當于當時法國一年的財政預算總

7、額。法國士兵悠閑的在馬其諾防線站崗1939年9月3日,英、法兩國因德國進攻其盟國波蘭而被迫宣戰。戰爭之初,德國在西線有23個師,英法有110個師,很有獲勝的把握。但兩國宣而不戰,西線法軍無所事事。法國總理甚至發1萬只足球供士兵在此消遣,打發時間。“奇怪的戰爭”西歐淪陷德軍地面部隊在大批飛機支援下侵入丹麥在英、法宣而不戰的形勢下,德國在7個月內做好西進準備。1940年春夏之交,德軍開始在西線大舉進攻。4月9日,德軍僅4小時就占領丹麥、當晚占領挪威。實則,攻占北歐只是西進的序曲,但對控制北海和波羅的海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德軍炮兵部隊進入挪威荷蘭放倒大樹阻礙德機械化部隊德裝甲部隊侵入比利時的佛蘭

8、德爾地區侵占丹麥、挪威就保障了德對英、法作戰的側翼安全,并取得從海上進攻英國的前哨基地。挪威戰爭尚未結束,希特勒又命令向西線全面出擊。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軍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以兩個集團軍群進攻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國。由于盧森堡國小力弱,不戰而亡。15日荷蘭軍隊投降,28日比利時投降。亞瑟內維爾張伯倫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3.181940.11.91937.5.281940.5.10英國首相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1.301965.

9、1.241940.5.101945.7.27英國首相1951.10.261955.4.7英國首相張伯倫下臺丘吉爾組閣表明英國徹底拋棄綏靖政策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海灘丟棄的裝備英國緊急組織代號為“發動機計劃”的營救行動。從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撤軍歷時9天。共有338226人從敦刻爾克撤到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敦刻爾克撤退成功為盟軍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但裝備輜重幾乎喪失殆盡。1940年6月14日德國攻占巴黎凱旋門法國傀儡政府簽署投降書的福煦車廂1940年6月5日,德軍向法國腹地進攻,10日意大利對英法宣戰,14日德軍占領巴黎,17日

10、法國貝當政府宣布停止戰斗,21日22日,法德舉行停戰談判。根據德方指定,談判地點設在曾于1918年11月11日,斐迪南福煦代表協約國與德國代表簽署一戰停戰協定的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雷道車站的福煦車廂。6月22日下午6時50分,法國代表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此后,福煦車廂作為戰利品被德運到柏林。后在美英盟軍轟炸柏林時炸毀(一說是希特勒在1945年4月,為免德戰敗會被法故伎重演,下令炸毀)。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1890.11.221970.11.91959.1.81969.4.28法國第18任總統戴高樂發表告法國人民書演講“自由法國”是二戰期間戴高樂在英國倫敦成立的法國反納

11、粹德國侵略的抵抗組織。1940年6月法國淪亡,戴高樂發表告法國人民書,呼吁人民繼續抗戰,標志“自由法國”運動開始。1941年9月建立最高領導機構“自由法國民族委員會”(“自由法國”),1942年6月改組為“戰斗法國委員會”(“戰斗法國”)。1944年法國光復后,成為法國臨時政府。1940年11月7日被轟炸的英國倫敦不 列 顛 之 戰1940年8月12日至10月中旬,英德空軍在英倫上空上演了二戰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空戰。德國為此集結各種作戰飛機2500余架,而英國空軍的全部作戰飛機不過1300余架。德國空軍司令、納粹二號人物赫爾曼威廉戈林對希特勒夸下海口:只用空襲便可征服英國。希特勒遂決定等到

12、德國空軍對英國實施集中攻擊后,再確定登陸戰“海獅行動”的具體方案。張伯倫過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這塊石頭,去打蘇聯人民的腳,但是張伯倫手上的石頭卻打到張伯倫自己的腳上了。毛澤東丘吉爾在前線視察被德機炸毀的英國天主教堂倫敦曾連續57個夜晚遭德軍飛機轟炸。英國空軍英勇還擊,取得“不列顛之戰”的勝利。此役使希特勒的侵略計劃首次受挫,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譜寫了光輝的一頁。課堂小結慕尼黑會議德國進攻波蘭與大戰爆發西歐淪陷1.英法對法西斯國家推行綏靖政策2.慕尼黑協定的簽訂3.慕尼黑會議的惡劣影響1.德國突襲波蘭2.二戰的全面爆發3.波蘭迅速亡國1.德國占領西歐諸國2.丘吉爾上臺3.敦刻爾克撤退4.巴

13、黎淪陷,法國亡國5.戴高樂組織“自由法國”運動6.“不列顛之戰”學習與探究學習活動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的綏靖政策縱容侵略,也加速了二戰的爆發。歷史原因:德、日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仇視學習測評1.代表英國簽訂慕尼黑協定的是()。A.丘吉爾B.達拉第C.張伯倫D.戴高樂2.下列國家與“慕尼黑陰謀”沒有直接關系的是()。A.捷克斯洛伐克B.德國C.英國D.波蘭3.在20世紀30年代,對德國的侵略擴張奉行“綏靖”政策的國家有()。A.蘇聯

14、B.英國C.法國D.美國4.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A.德國吞并奧地利B.日本侵略中國東北C.德國空襲蘇聯D.德國進攻波蘭CDBCDD5.材料一我們對一個在強大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同情,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而不顧一切地使整個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戰爭。摘自1938年張伯倫的講話材料二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詞來答復: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么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么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摘自1940年5月丘吉爾在英國下院的演說根據材料,結合課文內容,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強大鄰邦”和“小國”分別是指哪個國家?(2)張伯倫觀點的實質是什么?(3)張伯倫對“小國”的態度導致了怎樣的后果?(4)材料二中的丘吉爾是在什么情況下發表這一演說的?(5)丘吉爾是怎樣概括對德戰爭目的的?(6)說說德軍直接入侵英國的企圖為什么未能得逞。“強大鄰邦”指的是德國;“小國”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主導思想是“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氣焰,導致捷克斯洛伐克被吞并,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時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使英國卷入戰火之中。德國大舉西侵,北歐淪陷,英國岌岌可危。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英國首相丘吉爾堅定地執行抵抗政策;英國軍民英勇應戰。6.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