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典的國際貿易理論第1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Adam Smith (1723-1790)一、比較利益理論絕對技術差異論第2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一)概述涵義:國際貿易產生于各國之間生產商品的技術水平的絕對差別;貿易建立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之上;參加貿易的國家都可以從貿易中獲得利益。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提出,代表作為1776年出版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斯密認為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一國內部不同職業、不同工種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于各國間。第3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
2、期二 分工前: 酒產量 所需勞動 毛呢產量 所需勞動 英 1單位 120人/年 1單位 70人/年 葡 1單位 80人/年 1單位 110人/年分工后: 酒產量 所需勞動 毛呢產量 所需勞動 英 2.7單位 190人/年 葡 2.375單位 190人/年英國與葡萄牙的毛呢與葡萄酒貿易 絕對技術差異論的舉例第4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交換后: (假定英國以1單位毛呢交換葡萄牙1單位葡萄酒) 酒消費量 毛呢消費量 英 1單位 1.7單位 葡 1.375單位 1單位分工前: 酒消費量 毛呢消費量 英 1單位 1單位 葡 1單位 1單位第5頁,共50頁,2022年,5月
3、20日,6點42分,星期二(1)生產過程中只投入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2)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美國;(3)這兩個國家都能生產兩種產品小麥和布;(4)勞動力在一國范圍內各部門間自由流動;(5)勞動力在部門間轉移時機會成本不變;(6)生產要素在兩國之間不能流動;(7)兩國經濟資源都充分利用;(8)貿易平衡;(9) 沒有運輸成本和其它交易成本。1.理論假定條件理論表述第6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2. 絕對技術差異論的實例貿易前的情況: 中國 美國(1)每單位勞動時間生產 50碼布/25公斤小麥 40碼布/100公斤小麥 (2)國內交換比價 1碼布0.5公斤小麥 1
4、碼布2.5公斤小麥 1公斤小麥 2碼布 1公斤小麥 0.4碼布(3)封閉生產組合 20碼布+15公斤小麥 12碼布+70公斤小麥(4)各國消費 20碼布+15公斤小麥 12碼布+70公斤小麥(5)世界生產 32碼布和85公斤小麥 (6)世界消費 32碼布和85公斤小麥機會成本:生產兩種產品時,增加一單位某種產品的生產所放棄的另一種產品的價值或數量。兩國的機會成本就是在封閉條件下小麥和布的國內比價。第7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從上表可看出如下幾點: (1) 兩國商品價格存在差異,成為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中國出口布,美國出口小麥。 (2) 價格差引發的貿易會使各國的
5、生產組合發生變化,各國將專業化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中國將專業化生產布,美國將專業化生產小麥。(3) 交換比價應在兩國國內比價之間。(0.5公斤小麥:1碼布國際比價2.5公斤小麥:1碼布) 第8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貿易后的情況 中國 美國(1)各國專業化生產量 50碼布 100公斤小麥 (2)假設國際比價 1碼布1公斤小麥 (3)各國消費 30碼布和20公斤小麥 20碼布和80公斤小麥(4)各國比貿易前多消費 10碼布和5公斤小麥 8碼布和10公斤小麥(5)世界生產比貿易前增加 18碼布和15公斤小麥 (6)世界消費比貿易前增加 18碼布和15公斤小
6、麥參加貿易的直接原因在于兩國同種商品價格有差別,這種差價使參加貿易的雙方有利可得。國際分工以及由此帶來的各國技術優勢的發揮,是國際貿易利益的根本來源。第9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從上表可看出如下幾點:(1) 貿易使各國消費都增加了,即各國從貿易中都獲得了利益。國際貿易是“非零和”游戲。(2) 世界生產和消費比貿易前提高了。來源于國際分工的益處,國際分工使各國勞動生產率高的產品的生產優勢發揮出來了,各國技術優勢的充分發揮提高了全世界的勞動生產率。第10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 “如果一件東西在購買時所花費的代價比在家里生產時花費的小
7、,人們就永遠不會在家里生產,這是每一個精明的家長都知道的格言。裁縫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購買。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縫裁制.他們都感到,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應當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鄰人處于某種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勞動生產物的一部分購買他們所需的任何其他物品。如果每一個私人家庭的行為是理性的,那么整個國家的行為就很難是荒唐的。如果外國能以比我們自己制造還便宜的商品供應我們,那么我們最好就用自己有優勢的商品同他們交換。 ” 亞當.斯密,1776第11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第12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4、絕對技
8、術差異論的特點和局限性(1)斯密將“勞動分工”可以提高生產率的理論推廣到國際領域;(2)絕對技術差異論的證明簡單、直觀;(3)絕對技術差異論是以機會成本不變為前提的,具有局限性;(4)絕對技術差異論不能解釋一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均高于另一國,而另一國均處于劣勢地位時,國際分工和貿易是否可以進行的問題。第13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David Ricardo,1772-1823 二、比較利益理論相對技術差異論第14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1.概述涵義:兩國都能生產同樣兩種產品的條件下,其中一國在兩種產品生產上的勞動生產率均
9、高于另一國,該國可以專門生產優勢較大的產品,處于劣勢地位的另一國可以專門生產劣勢較小的產品;通過分工與貿易,雙方仍可從貿易中獲利。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由David Ricardo(1772-1823)提出。英國工業革命深入發展時期的經濟學家,1817年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提出了比較成本理論。第15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酒產量所需勞動(人/年)毛呢產量所需勞動(人/年)分工前英1單位1201100葡1單位80190合計2單位2分工后英2.2220葡2.125170合計2.1252.2交換后消費量英11.2葡1.1251Ricardo沿
10、用了英國與葡萄牙的例子,但對生產率假設做了改變。第16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貿易前: 中國 美國(1)單位勞動時間生產 60布/20小麥 80布/60小麥 (2)國內交換比價 1布0.33小麥 1布 0.75小麥 1小麥 3布 1小麥 1.3 布(3)封閉條件的生產 30布和10小麥 20布和45小麥(4)各國消費 30布和10小麥 20布和45小麥(5)全世界生產 50布和55小麥 (6)全世界消費 50布和55小麥即使一國處于絕對技術優勢地位,另一國處于絕對技術劣勢地位,只要存在價格差或機會成本的差別,就存在國際分工和貿易的基礎和動力。2、相對技術差異論的
11、基本內容第17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從上表可看出如下幾點: (1) 雖然美國兩種產品的勞動生產率均絕對高于中國,但兩國商品價格存在差異,仍可導致貿易的發生。(2) 各國將專業化生產本國相對優勢的產品。中國將專業化生產布,美國將專業化生產小麥。(3) 交換比價應在兩國國內比價之間。(4/3碼布:1公斤小麥國際比價3碼布:1公斤小麥) 第18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貿易后的情況 中國 美國(1)各國專業化生產量 60布 60小麥 (2)假設國際比價 2布1小麥 (3)各國消費 30布和15小麥 30布和45小麥(4)各國比貿易前多消
12、費 5小麥 10布(5)全世界生產比貿易前增加 10布和5小麥 (6)全世界消費比貿易前增加 10布和5小麥國際分工充分發揮了美國在生產小麥上的相對優勢,也充分發揮了中國在生產布上的相對優勢,相應地都避開了各自的相對劣勢。第19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從上表可看出如下幾點: (1) 貿易使各國消費都增加了,即各國從貿易中都獲得了利益。國際貿易是“非零和”游戲。 (如假定中國以26碼布換美國13公斤小麥,則中國將消費34碼布與13公斤小麥,比貿易前增加3公斤小麥和4碼布;美國將消費26碼布和47公斤小麥,比貿易前增加2公斤小麥和6碼布)(2) 世界生產和消費也比貿
13、易前提高了。世界產量的上升和各國消費的上升來源于國際分工的益處,國際分工使各國發揮了各自的相對優勢而避開了相對劣勢。 第20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第21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4.相對技術差異論的特點和局限性(1)大衛李嘉圖提出的相對技術差異論將自由貿易的理論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使比較利益理論的解釋范圍大大擴展;(2)相對技術差異論可以部分地解釋當今世界經濟技術水平和層次不同的國家之間進行貿易的基礎;(3)相對技術差異論假定機會成本不變,并且假定只投入勞動一種生產要素,強調只有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局限性。第22頁,共50頁,202
14、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Eil Heckscher,1879-1952Bertil Ohlin ,1899-1979三、比較利益理論H-O理論第23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理論的提出Eil Filip Heckscher (1879-1952)“對外貿易對國民收入之影響”,1919Beltil Gotthard Ohlin (1899-1979)域際與國際貿易,1933(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第24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 1.要素密集度 和 要素豐裕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
15、tensity)是在生產一定產量的某種產品時,兩種生產要素投入的比例。假定使用資本K和勞動力L兩種要素生產X和Y兩種產品,如果則稱X為資本密集型產品,Y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要素豐裕度(Factor Abundance)是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假定A、B兩個國家,若則稱A國資本豐裕,B國勞動豐裕。或第25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2.生產要素稟賦論的基本內容(1)前提假定條件 生產函數是線性齊次的,即生產過程中規模收益不變; 各國生產要素總量不變; 兩種生產要素在生產中可以完全替代; 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轉; 產品和要素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 靜態分析,假
16、定經濟總量處于均衡狀態; 兩國之間沒有運輸成本; 兩國之間沒有其它貿易障礙。第26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2)赫克歇爾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在各國生產要素存量一定的情況下,一國將生產和出口密集使用其豐裕要素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推理過程:國際貿易商品的價格差生產產品的成本差別生產要素的價格不同各國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不同產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假定中國和美國技術相同,產布需2單位資本和5單位勞動。中國每單位資本和勞動的價格分別為6美元和1美元,而美國則分別為3美元和4美元,則中國每單位布的成本為2x65x117
17、美元,而美國為2x35x426美元。第27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3. 生產要素稟賦論的特點(1)優點:從兩個方面發展了比較利益理論:H-O理論是以兩生產要素的投入,更接近現實;H-O理論假定各國生產產品的技術水平相同,各國間商品價格差是由不同要素豐裕度從而成本的差別造成的。(2)局限性:H-O理論假定機會成本不變,與現實不符;只假定投入兩種生產要素;沒有分析一國從自給自足走向自由貿易的過程;引進了價格和貨幣因素,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第28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4. H-O的實證里昂惕夫之謎(Leontief Paradox)直
18、覺上,美國是資本比較豐裕而勞動力比較稀缺的國家,美國經濟學家里昂惕夫運用投入產出法計算發現美國實際上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美國內生產1百萬美元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所需的資本與勞動出口商品資本(1947年美元價格)勞動(人年)資本勞動比例(美元/人)255078018213991309133917018184進口商品Wassily Leontief, 1906-1999第29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對里昂惕夫之謎的解釋美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比外國高,美國的勞動力實際上是一種人力資本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轉(Factor Intensity Rev
19、ersal)各國貿易政策多限制美國資本品出口,而較少限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生產要素應該進一步細分,如勞動力可細分為熟練勞動力、非熟練勞動力、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土地可分為適于種植的土地、畜牧的土地和修建工廠的土地等。第30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自然資源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美國非常依賴幾種資源產品(如木材、礦產品)的進口,而這些產品是資本密集型產品。 自然資源稟賦理論:各國自然資源蘊藏狀況不同,而經濟發展所需資源往往相同,客觀上產生了國際貿易的需要。需求偏向:美國對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需求大于對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需求,抵消了美國在資本密集型產品生產上的比較優勢。
20、 從需求角度解釋產品價格差異與貿易的理論。第31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其他解釋:小島清:H-O所指的“生產要素豐裕度”是考慮價格因素的,而里昂剔夫指的是單純的生產資料的技術配比。羅納德瓊斯:不同國家生產同種產品的生產技術可能不同,一種產品在一國是資本密集型產品而在另一國可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貿易政策的影響:美國有保護本國非熟練勞動的傾向,而其他國家對美國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加以更大限制。第32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四、比較利益理論的進一步發展1、機會成本遞增條件下的比較利益機會成本遞增是指在生產兩種產品的條件下,為增加其中一種
21、產品的生產量而不得不放棄的另外一種產品的產量不斷增加。機會成本遞增是由資源的稀缺性造成的。機會成本遞增的條件下,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生產可能性邊界是指資源在充分利用的情況下,一國所能生產的兩種產品的最大可能產量組合點的軌跡。布小麥O機會成本不變O布小麥機會成本遞增切線的斜率為邊際轉換率第33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機會成本遞增條件下的生產均衡EXOYPX / PYBAYAYEYBXAXEXB第34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封閉經濟一般均衡的三個條件(1)生產達到均衡:邊際轉換率等于相對價格(2)消費達到均衡:邊際替代率等于相對價
22、格(3)市場出清:各種商品的消費等于其生產量第35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在機會成本遞增的條件下,只要各國產品存在價格差,比較利益理論就有效,但沒有完全專業化分工。中美兩國都能生產小麥和布,兩種產品生產轉換時,機會成本遞增布小麥4002005008002:11:1封閉:中國生產500萬布和400萬小麥,國內比價或機會成本2:1,增加1布需放棄0.5小麥。貿易:國際比價1:1,中國生產布的機會成本低于國際市場價格。中國將增加布,資源轉向布部門。如機會成本不變,將形成完全專業化。但機會成本遞增,會使中國生產布的機會成本等于國際比價,此時中國生產兩種產品組合的調整就會
23、停止。600400第36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小麥布1000750600800600400O2:31:1封閉:美產小麥機會成本是2/3,國內比價為2:3。貿易:國際比價為1:1,美產小麥的機會成本低于國際比價,美增加小麥產量。假定美生產600萬布和800萬小麥,消費400萬小麥,用其余的400萬小麥換400萬布。美消費1000萬布和400萬小麥中國產800萬布和200萬小麥,消費400萬布,其余400萬布換400萬小麥,共消費400萬布和600萬小麥,中國得到相當于多消費300萬米布的凈利益,其消費點超出了本國生產的最大可能性。第37頁,共50頁,2022年,
24、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中國貿易前后的消費均衡點布小麥S0S1C1papfA第38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美國貿易前后的消費均衡點小麥布OC1S1pfpaS0A第39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2、需求、貿易條件與供求均衡(1)國際貿易條件的范圍小麥布CU中國國內比價3:1;美國國內比價4:3。OC斜率表示中國的國內比價,OU表示美國的國內比價。中國小麥比美國貴,布比美國便宜。國際貿易的實際價格必須是兩國比價的折中,是一個兩國都能接受、有利可圖的價格。O小麥價格的界限:最高為1單位小麥換3單位布; 最低為1單位小麥換1.33單位
25、布。布價格的界限:最高為1單位布換3/4單位小麥; 最低為1單位布換1/3單位小麥。國際比價必須在兩個參加貿易國家貿易前的國內比價之間。第40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2)相互需求和供應條件曲線(Reciprocal Demand Curve or Supply Curve) 又稱提供曲線offer curve。表示在各種不同的貿易條件下,一國為換取一定數量的進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數量的各點的連線或軌跡。對應于各種不同貿易條件的均衡進出口量的組合。 一國貿易提供曲線的形狀取決于其生產可能性邊界(要素稟賦狀況)和社會無差異曲線的形狀。第41頁,共50頁,20
26、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提供曲線的推導(以美國為例)小麥布OBS2AS1C1C2pf2pf 布 (進口)pfpf2MNOABC1C2小麥(出口)UOA=S1A OB=S2BOC1=AC1 OC2=BC2要使中國增加布的出口,必須提高布的相對價格;要使美國增加小麥的出口,就必須提高小麥的相對價格。第42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布小麥OQ2Q3T1T2T3小麥布OQ2Q3T1T2T3中國出口布的提供曲線美國出口小麥的提供曲線第43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中美提供曲線的交點決定了國際比價。E點為均衡點,中國布出口量OF,小
27、麥進口OD;而美國小麥出口OD,布進口OF。均衡的國際比價是由射線OE的斜率所代表的貿易條件T。因此,國際交換比價是由供求雙方的供應條件決定的。小麥布CUTDFOE一種產品的均衡價格是由供求雙方共同決定的。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供求相等時決定商品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第44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小麥小麥小麥價格(米/公斤)價格(米/公斤)價格(米/公斤)2.02.01.01.02/32/31.0中國市場美國市場世界市場SDSDDWSW400400600800400200600貿易前中國均衡供應量為400萬公斤小麥,均衡P為每公斤小麥換2米
28、布;貿易前美國均衡供應量為600萬公斤小麥,均衡P為每公斤小麥換2/3米布。貿易后,中國小麥P下降,國內小麥供應量減少,直到小麥P等于美國國內的P(3)需求與國際貿易均衡第45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最終國際比價是每公斤小麥換1米布,美國國內的小麥供應量為800萬公斤,國內需求量為400萬公斤,400萬公斤小麥出口;中國國內小麥需求量為600萬公斤,國內生產者的供應量200萬公斤,需求超過供給400萬公斤通過進口加以補充。當國際貿易使參加貿易的國家相關的商品供求在國際范圍內達到均衡時,均衡的國際比價就形成了。 可以通過無差異曲線來分析國際貿易給參加國帶來的利益。根據西方經濟學基本原理,當生產和消費同時達到均衡時,生產可能性邊界和無差異曲線切于同一價格線。第46頁,共50頁,2022年,5月20日,6點42分,星期二小麥布SU1U2U3PPPPSC貿易前生產點和消費點均為S,消費者得到的最大效用水平是無差異曲線U1,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沿海漁村海洋經濟發展
- 生態保護現場調研委托合同書
- 建筑項目現場測量員雇傭合同
- 深海探測設備操作員勞動合同書
- 殘疾人勞動合同簽訂與就業援助政策實施策略
- 茶樹種植基地承包與茶葉市場推廣協議
- 出租車公司司機加班費及休息日調休合同范本
- 專業二手車鑒定評估與維修合同范本
- 生態餐廳綠色食材直采供應合同范本
- 生態環保餐館司爐員聘用合同范本
- 倉儲物流部事故應急預案
- 浙江省臺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政治試卷
- 社區專職考試題庫及答案
- 法院法警考試試題及答案
- 應急工器具培訓課件
- 中國食用油市場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6屆江蘇省名校新高三6月適應性調研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財政部會計法律法規答題活動題目及答案一
- 經緯度數轉換工具
- 機要工作心得體會
- 焓差實驗室技術規格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