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子上善若水 老子上善若水一、教學要求1.解讀節選片段的深刻涵義和蘊涵于其中的豐富的處世哲學思想。2.了解老子其人和道德經的思想文化價值。3.朗讀、品味、涵詠。二、學習要點1.老子哲學思想的主要精神。2.老子上善若水篇所蘊涵的豐富的人生哲學理念。3.老子上善若水中古老智慧的當代闡釋。 西漢帛書老子殘頁 廖名春著郭店楚簡老子校釋書影 陳鼓應著老子注釋及評介書影 老子出生地太清宮 傳說中老子羽化升仙之處老君臺 老子哲學的基本思想 老子哲學體系的核心是“道”。整個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從“道”派生出來。老子書中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和“天下萬物
2、生于有,有生于無”(四十章)的觀點。他把具體萬物形成前的統一狀態推崇為一種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則或“無為”原則,這樣“一”就成了“道”的同義語。所以他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正)”。(三十九章)強調人們在思想上、行為上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老子哲學的基本思想 他抨擊當時的統治者:“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老子認為任何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賴,互相對立又是互相轉化的。他提出的“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四十五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
3、禍所伏” (五十八章),充滿著辯證唯物思想,是人們經常引用的經典語言。 老子哲學的基本思想 他還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體現尊重客觀規律、保護自然的思想,早在二三千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先知先覺地提出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難怪當代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強調,21世紀東方文化將逐漸取代西方文化,即“以東方文化的綜合思維濟西方文化分析思維之窮,把全人類文化提高到發展到一個更高更新的階段。” 作品精讀 上善若水。(1)水善利萬物而不爭,(2)處眾人之所惡,(3)故幾于道。注釋:(1)上善若水:上,最好的。善,名詞。上善即指最好的美德。這里老子以水的好處接近于“道”,又來說明真正的圣人
4、如水那樣滋潤萬物而不爭私利。(2)水善:善,在這里是副詞,意思是善于,長于。(3)處眾人之所惡:“處”做“居”講。所惡,所厭惡的地方。意指人事上眾人不愿去處的事位。作品精讀夫唯不爭,故無尤。(8) 注釋:(8)故無尤:尤,通“憂”,憂患。老子上善若水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故弱勝強,柔勝剛,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作品分析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道德經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者,道教的經典。 本章以自然界水的無私品質來喻述道義,教化民眾,以此來歌頌“道”的功用。老子認為道德高尚的人們,應該像水一樣,具有水的品
5、格和美德。水之“七善”上善人格舉出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待人善于真誠相愛說話善于遵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處事善于發揮特長行動善于掌握時機水最顯著的特征和作用一、柔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滋潤萬物而不與相爭作品分析 水的這些品格最接近“道”的無私奉獻美德。故為人處事要學習水的品格,只求耗己以利萬物,不與萬物爭利益。做一個像水那樣完美的人,就應居處像水那樣選擇低下的地方;心胸像水那樣深沉博大;交友像水那樣仁愛清淡;說話像水那樣透明真實,以誠相待;為政像水那樣有條不紊,理政治國;辦事像水那樣發揮特長,無所不能;行動像水那樣抓住時機,順勢而行。正因為她順其本性不與人爭,所以為人處事才不會有過錯。
6、水的品格最微小,水的品格也最偉大。 作品分析 老子在這篇文章中,用具體可感的形而下的普通平凡的大自然形象“水”來比擬抽象的形而上的“道”,是更高層次的象征。老子弘揚水的精神,其實是在宣揚一種處世哲學,游走于社會的我們,應如水一般,利萬物而不爭,心存包容,與己與人都是無比快樂。海納百川的胸襟難能可貴,學會看淡功利錢財更是不容易。人境雖然逼仄,但只要心境平和,浩渺無涯,塵世的點滴不快又怎會影響到我們。作品分析 老子以水喻道, 雖未必最終讓人明其“道”,但卻為“道”創造了一個可以比附的物象水。水將虛幻的“道”具體化感性化了。水這一物象給予人們多方面的啟迪。自然界中的水極珍貴又極平凡, 極尋常又極奇崛
7、。它靜若處子, 怒似金剛, 柔弱無骨, 卻能無堅不摧。它能以淵深的胸懷虛己納物, 和順嫻靜得人人皆可親近。可一旦怒發, 則橫空肆掠, 一逞其雄, 雄威震天, 真是“看似尋常最奇崛”! 引得詩人們對它那樣鐘情, 爭先恐后地用美麗的詩句去贊美它。作品分析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蘇軾)“春水碧如天, 畫船聽雨眠”。(韋莊)“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王灣)“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王維) 詩人們贊嘆的是水的絢麗多姿與壯闊。在詩人眼里, 水是富有靈性的, 是美的精靈, 力的化身。詩人們將水這一“物象”演繹成了美麗的審美“意象”。老子則以其超絕的智慧, 將這一“物象”又升華成了淵默深邃的哲學境界。思考與練習1. 進一步較為全面地了解老子的哲學思想。2.結合上善若水篇感悟老子的哲學思想。3.從日常生活經驗出發,領會上善若水篇中深刻的處世哲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