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衛生健康教案_第1頁
中學生衛生健康教案_第2頁
中學生衛生健康教案_第3頁
中學生衛生健康教案_第4頁
中學生衛生健康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選-中學生衛生健康優選授課設計優選-中學生衛生健康優選授課設計優選-中學生衛生健康優選授課設計中學生衛生健康教育授課設計授課教師:陳靜第一課時秋季傳生病防治知識講座授課目的:1、認識什么是傳生病及傳生病的特點。2、知道秋季常有傳生病的特點及預防方法。3、幫助學生養成優異的生活習慣。授課重點:知道秋季常有傳生病的特點及預防方法。授課內容:一、傳生病簡介:傳生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擁有傳染性的一組疾病,是一組常有病,多發病,常可迅速流傳,造成流行,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做好傳生病防治工作對保障人民健康,成立友善社會擁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生病的流行必定具備三個環節,即傳染源,流傳路子和易感人群,若是

2、缺少或阻斷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流行就不會發生也許中斷。傳生病的傳染源是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人和動物。包括病人、病原攜帶者,患病動物和攜帶病原的動物。傳生病的流傳路子有7條:空氣流傳經水流傳食品流傳蟲媒流傳接觸流傳土壤流傳血液流傳。傳生病的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生病缺少免疫而簡單感染的人群。少兒和老年人最易感染傳生病。特別是少兒對傳生病寬泛易感。傳生病擁有以下臨床特點:發病過程有必然的規律性,一般有暗藏期、前驅期、癥狀明顯期,恢復期四個階段。大多數傳生病都有發熱癥狀,很多傳生病都有皮疹表現。預防傳生病的基本方法是:消滅或控制傳染源,如對病人的隔斷治療,對患病動物進行撲殺;切斷流傳路子,如對環境進行消毒

3、,除四害;保護易感人群。如接種疫苗,藥物預防等。接種疫苗是預防傳生病最積極,最主動、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二、春季重點傳生病的防治:(一)腮腺炎的流行特點:1、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生病。全年均可發病,好發于秋冬季,少兒常有,易在幼兒園和學校暴發。2、傳染源:病人和隱形感染者。病人自暗藏期末至腮腺腫大減退均有傳染性。3、流傳路子:主要經空氣飛沫流傳。也可經污染的平常生活用品流傳。4、易感人群:寬泛易感。患病后可獲得長遠免疫力。5、暗藏期:1425日,平均18日。6、臨床表現:起病急、畏寒高熱、頭痛、咽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數小時或12天后,腮腺開始腫大,14今后再累

4、計對側。也有雙側同時腫大的。腫大的腮腺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發展,邊緣不清,周圍軟組織水腫,局部皮膚發亮緊張,灼熱,但不紅,有觸痛,張口、咀嚼或食酸性食品時脹痛加劇。脹痛13日達巔峰,連續45日逐漸減退。病程約1014日。7、并發癥:(1)腦膜炎:常有于腮腺炎腫大后1周,有高熱、嗜睡、頭痛、嘔吐、腦膜刺激癥陽性等。(2)其他:如胰腺炎、乳腺炎、心肌炎等。(二)水痘的流行特點:1、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生病。傳染性強,好發生于秋冬季、少兒常有,易在幼兒園和學校暴發。2、傳染源:病人為主要傳染源、自覺病前12日到痂皮完好枯竭均有傳染性。帶狀皰疹病人也是水痘的傳染源。3、流傳

5、路子:主若是經空氣飛沫流傳,也可因接觸皰液而感染。4、易感人群:人群寬泛易感,病后可獲得長遠免疫力。5、暗藏期:1221日,一般為1416日。6、臨床表現:分兩期,即前驅期和出疹期。7、并發癥:可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和原發性水痘肺炎、腦炎。(三)腮腺炎和水痘的預防控制1、管理傳染源:(1)對病人進行隔斷治療,至病情痊愈。(2)對親近接觸者應進行醫學觀察21天25天。2、切斷流傳路子:注意室內通風,對病人污染的環境和物品進行消毒。3、保護易感人群:(1)接種疫苗:即腮腺炎減毒活疫苗和水痘疫苗。(2)注射免疫球蛋白(3)預防服藥:如板藍根沖劑、大鍋湯等。(4)加強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識,提高易感者的

6、自我保護能力。三、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1、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生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以發熱和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點。少許患者可并發腦炎、腦膜炎、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的重癥比率很多。手足口病一年四時都可發生,49月多發。2、傳染源是病人和隱形感染者。流傳方式有三種:(1)經過糞口傳播,即病毒污染食品和飲水或食品后,經口胃染。(2)空氣飛沫流傳,即患者咽喉分泌物和唾沫中的病毒、污染空氣,經呼吸道感染,(3)人群親近接觸

7、流傳,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可傳染易感者,經過接觸病毒污染的毛巾、玩具、物品等可造成感染。3、易感人群:寬泛易感、各年齡人群均可感染,主若是5歲以下少兒。4、臨床表現: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C左右,手足口、臀部出現皮疹或皰疹,可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也可伴有咳嗽、流涕、頭痛等癥狀。重癥患者發生腦炎、腦膜炎、肺水腫、心肌炎等,重癥患者病死率高。5、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流傳路子多,嬰幼兒寬泛易感,加強健康教育,的確搞好少兒個人、家庭及托幼機構的衛生和加強醫療機構的感染控制工作是預防本病的重點。(一)個人預防措施1、看護人要給孩子勤洗手,并教育指導少兒養成優異的洗手習慣。飯前便后

8、、出門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2、看護人接觸少兒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辦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穩當辦理污物;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及毛巾使用前后應充分沖刷;4、不要讓少兒喝生水、吃生冷食品,防備接觸患病少兒5、本病流行時期不宜帶少兒到人群齊聚、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6、少兒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少兒,不要接觸其他少兒,父親母親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辦理;輕癥患兒不用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織感染。(二)加強疫情監測,做到早發現、早隔斷、早報告、早治療。疫情監測包括托幼機構與學校

9、的監測、醫療機構的監測和疾控機構的監測,前邊兩個監測是基礎,后邊一個監測是保障,只要三個方面環環相扣,才能實現及時發現,及時采用防控措施。四、對學生的詳盡要求:1、明確傳生病寬泛特點及春季常有傳生病的特點和預防方法。2、養成優異的生活習慣,從根本上預防各種傳生病。五、作業:預防春季常有傳生病,你還有哪些更好的方法,請與同學們交流商議。第二課時防沙眼應養成優異的生活習慣授課目的:1、知道什么是沙眼。2、認識沙眼的危害。3、掌握沙眼的預防方法養成優異的生活習慣。授課重點:掌握沙眼的預防方法養成優異的生活習慣。授課內容:常有人以為,沙眼顧名思義是風沙吹入眼中而引起的。其實,沙眼是由于衣原體(病菌)感

10、染引起的一種結膜、角膜的慢性傳染性疾病。沙眼能夠經過共用的毛巾、洗臉盆等路子接觸傳染。沙眼會使我們感覺眼睛發癢、干燥和灼痛,好像有沙子進入眼睛中相同。醫生檢查我們的眼睛時會看到上眼瞼結膜上充滿了像小沙粒相同的小濾泡,“沙眼”由此得名。它們與眼睛的角膜摩擦,因此我們感覺癢,甚至難過。沙眼感染結膜后,暗藏期約為512天,多發生于少兒及少年時期。患者早期并無不適感覺,僅在體檢時才被發現。病情發展后,多數有嗚咽、畏光、癢澀感、異物感、炙烤感和干燥感等癥狀。一、沙眼的危害在世界上,沙眼是白內障此后的第二位致盲目眼病。沙眼致盲目的原因是由于沙眼對角膜的損害造成的。若是沙眼不能夠及時地獲得治療,會使原來像玻

11、璃相同圓滑透明的角膜表面由于摩擦而變得粗糙,透明的角膜就會變得污濁,透光性降低,最后以致失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位博士指出:中國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約有500萬人,占全世界盲人總數的18%。每年在中國約有45萬人失明。若是目前的趨勢連續保持不變,到2020年,預計中國的盲人將增加4倍,其中10%以上的盲人是由沙眼致盲的。二、怎樣防治沙眼沙眼很簡單經過多種不相同的路子由一個人流傳給另一個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紅和黏性分泌物,并且有時流鼻涕。黏性分泌物很簡單流傳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臉用具和其他所接觸的物品上。當人們親近接觸時,沙眼這種病也就隨之流傳。可見,沙眼的流傳與患者的衛生習慣、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營養狀況、醫療條件等因素親近相關。自然,沙眼其實不是必然致盲。如已染上沙眼,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在每個階段都能夠防治,阻斷其發展,令人們遠離致盲的危害。防治沙眼,第一要養成優異的衛生習慣。不要用臟手揉眼睛,不要與其他人共用洗臉盆和毛巾,等等。這樣能夠減少感染沙眼的機遇。如果感覺眼睛不愉快,出現眼睛癢、發紅、嗚咽等癥狀時,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若是患了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