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外科概述和處理原則凡癰疽癤疔、癭瘤瘰疬、諸毒蟲傷、瘡疥痘疹、疳癬疣痣,以及痔漏諸疾。中醫外科發展簡史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水榭人物畫像石東漢 原石長厘米、寬厘米、厚24厘米山東省微山縣兩城出土。石刻畫像共三層,中層是針灸圖,一神醫人面鳥身,手執醫針,正為病人選針刺治療西漢現存的量器上面自銘的重量同實測重量,與250克的標準重相比,頗見參差。其每斤所折合的克數為:黽池官銅升克,楚私官銅量克,上林共府銅升克,平都銅橢量克,尚方銅橢量248克,楊氏銅橢量克。1983年據柯雪帆教授歸納整理的資料并經反復稱量核實,摘要介紹如下:斤=250克(或液體250毫升,下同)兩=15625克升
2、=液體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撮=2克一銖克蜀椒l升=50克,葶藶子1升=60克,吳茱萸1升=50克,五味子l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枚15克強烏頭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梔子10枚平均15克,枳實1枚約克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竹葉一握約12克 古代外科學成就 公元前1300年(商代)甲骨文中有解剖、病名記載。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一項明確以發展醫學為目的的人體解剖活動:“莽誅翟義之徒,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其始終,云可以治病。”這次尸體解剖不僅度量了臟腑的大小,還探查了血管的走行方向,可惜未見留
3、下文字記載。1045年廣西地方官府處死歐希范等五十六名反叛者,并解剖死者的胸腹,宜州推官吳簡與醫生和畫工較仔細地觀察了這些尸體的內臟器官,并由畫工宋景描繪成圖,這便是歐希范五臟圖。南朝沈約(441513),文學家。宋書顧覬之傳:“沛郡相縣唐賜,往北村飲酒還,因得病,吐蠱蟲十枚。臨死,語妻張氏曰:死后刳腹中病!張手破之,臟悉糜爛。”這是病人遺令妻子做病理解剖的事例,此案疑似壞死性胰腺炎或腸壞死的病例。宋太平御覽廣五行記這樣一件事, “永徽(公元652年)中,絳州有僧維則,病噎不能食,語弟子曰吾死之后,便可開吾胸喉,視有何物。自經而死。弟子果開,視胸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體皆肉鱗是蟲瘕也
4、。”按現代醫學講,發現了食管內扁體鱗狀物,即一例食管癌的病理解剖。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鄯善縣蘇貝希村發掘距今約2500年的古代墓葬時發現一具男性干尸,腹部有刀口,以粗毛線縫合,很有可能是腹腔手術,但是顯然沒有能挽救其生命。林梅村先生認為這表明“華佗之前中國西部地區的古代醫師已經開始實施外科手術”,并以此為“華佗外科術西域外來說”之例證。徐永慶、何惠琴中國古尸,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24頁。古代外科學的成就隨著考古學的發展,目前中國境內發現古代開顱術的標本31個,主要分布在西北、陜西、河南、山東等北方地區,一半以上標本在新疆、青海地區;考古學年代在距今5000200
5、0年。其中最早的一例是1992年出自山東廣饒傅家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的中期,有可靠的墓葬文化及碳十四年代參照,為距今約5000年前。顱骨標本經各學科專家鑒定,其近圓形缺損系開顱手術所致,此缺損邊緣的斷面呈光滑均勻的圓弧狀,應是手術后墓主長期存活、骨組織修復的結果。此標本是目前中國所見最早開顱手術成功的實例。古代外科學的成就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的上古醫人“割皮解肌”的手術技藝是有一定根據的,傳曰:中庶子曰:“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镵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練精易形。” 古代外科學的成就
6、 腹股溝斜疝修補術。五十二病方中提出了治療腹股溝斜疝的外科手術療法,其手術方法雖然比較原始,但有效和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如強調:“先上卵,引下其皮,以砭穿隋(脽)旁,汁及膏口,撓以醇,有(又)久(灸)其痏,勿令風及”,其文雖年久缺損,但仍可大致看出其手術方法和步驟是:先將陰囊之疝內容還納入腹,然后將皮膚向下引牽,再用砭針穿刺其疝旁部位,使破出血汁等。并于其傷口“撓以醇酒”,再用火灸其瘡面,并且強調不要接觸風的護理要求,如此造成疝環部位創傷,加之酒與灸刺激燒燙,局部必然形成較深廣的瘢痕,很可能因此而閉鎖其疝環,從而達到疝修補術手治療的目的。 古代外科學成就華佗(141203)擅長外科技術,使
7、用麻沸湯為病人進行死骨剔除、剖腹術等。三國志卷二九華佗傳: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當破腹取,然君壽亦不過十年,病不能殺君,忍病十歲,壽俱當盡,不足故自刳裂。”士大夫不耐痛癢,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尋差,十年竟死。 古代外科學成就 清創縫合術是我國外科史上的重要發明之一,廣泛應用于人體各部的開放性損傷,歷代醫家代有發明。五十二病方中有用酒清理創傷的記載;晉代葛洪首創用鹽水清理傷口,外敷蛇銜膏后再進行手術 。392年我國唇裂修補
8、術獲得成功。晉書魏詠之傳載:“生而兔缺聞荊州刺史殷仲堪帳下有名醫,能療之既至造門醫曰:可割而補之,但須百日進粥,不得笑語。遂瘥。”499年劉涓子鬼遺方論述化膿性感染的診斷和治療原則,強調手術刀要用火燒紅后方可使用。 古代外科學的成就 610年巢元方等著諸病源候論,該書記有腸吻合術、大網膜結扎切除術,血管結扎術等外科手術方法和步驟。夫金瘡腸斷者,視病深淺,各有死生。腸一頭見者,不可連也。腸兩頭見者,可速續之。先以針縷如法,連續斷腸,便取雞血涂其際,勿令氣泄,即推內之。841年藺道人理傷續斷方論述了多種骨折、脫臼的治療手法、固定步驟。1337年危亦林主張骨折復位時,進行麻醉。 古代外科學的成就 肛
9、門閉鎖切開術。晉羅浮山人札記載:“葉陽生頗精醫術,范少參長倩無子,晚得伏庵太史,生無谷道,啼不止,延醫觀之,皆束手無策。陽生至,曰:是在膜里,須金刀割之。割之而谷道果開。太史既長,為紫帆翁作傳以報焉。”古代外科學的成就1616蒙族醫學家骨傷科,創用患者入新殺駝腹內急救戰傷休克。1617陳實功外科正宗記述鼻息肉摘除術、氣管縫合術等。1641胡正心萬病驗方,提出蒸氣滅菌法。 古代外科學的成就 脾切除術。此乃清代傳染病學者王孟英,根據祖父的資料記述了這個手術。他說:浙江吳興湯榮光,從樹上墜地,腹著枯椿而破,傷口長二寸余,已透膜內,只見紅肉(脾臟),不見腸。復飲以藥酒,使不知痛處,隨用刀割傷口使寬,以
10、鐵鉤鉤膜內紅肉出,則見其大如掌,乃宿疾之瘧母也,始如法敷治瘡口而愈,宿疾頓除。這是18世紀的外傷性病理脾切除術的記錄,符合現代的醫學常識,但不知如何控制出血,保全性命。闌尾切除術。清朝錢思元撰地方志吳門補乘記載:有醫者操浙音,至浦莊僦居張林廟,治病有奇效,就醫者踵相接也。予家賃舂人,夜患腹痛,診曰非藥石所能療,使臥床上,投以藥,昏然若睡,劃開胸肉,隨割雄雞血滴入,有似蜈蚣昂頭出,急將刀、鉗去之,以藥線縫其口,病若失。此例似現在急性闌尾炎行闌尾切除術。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于晉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東晉興寧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隱居在廣東羅浮山中。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學家,在醫學
11、和制藥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主要有抱樸子和肘后救卒方。創傷葛洪認為:“凡金瘡,傷天囟、眉角、腦戶、臂里跳脈(肱動脈)、髀內陰股(股動脈)、兩乳上下、心、鳩尾,小腸及五藏之腑輸(位于胸背,去脊柱三橫指)皆是死處,不可療也”顱腦損傷、肱或股大動脈出血不止,或內臟破裂,肋骨骨折所致的氣血胸等證候,對現代醫學來說也是嚴重的戰傷。書中還記載了一種叫瘈犬咬人引起的病癥,病人非常痛苦,只要受到一點刺激,聽到一點聲音,就會抽搐痙攣,甚至聽到倒水的響聲也會抽風,因此,有人把這種病叫做“恐水病”。葛洪首創地應用狂犬的腦敷貼在被咬傷的創口上,以治療狂犬病的方法。我國遠在公元前4世紀的莊子中就有關于癭病,即今碘
12、缺乏病的記載。晉葛洪(公元4世紀)首先用海藻的酒浸液治療癭病隋巢元方(公元7世紀)提出了癭病與水、土有關的學說唐孫思邈與王濤(公元8世紀)又擴大了用昆布來治療癭病。碘在1813年由法國Courtois從海藻灰中首次分離得到1820年 Coindet建議用碘劑防治甲狀腺腫1896年Baumann首次證實甲狀腺有聚碘的功能,并從甲狀腺中分離出碘。導尿術應用史口吹-液體倒灌式導尿術晉葛洪肘后方曰:“小便不通,土瓜根搗汁,入少水解之,筒吹入下部”蔥管-口吹式導尿術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記載:“凡尿不在胞中,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蔥葉除尖頭,納陰莖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脹,津液大通便愈。”氣囊-導管式
13、導尿術元醫家羅天益,在衛生寶鑒卷17“胞痹門”中記載:“薪有一妓,病轉脬,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數月垂死,一醫用豬脬吹脹,以翎管安上,放在小便出里頭,捻胖氣吹入,即大尿而愈。”明清主要學術流派外科學派 吳門外科學派中以薛己代表的“薛己派”,王維德為代表“全生派”、高秉鈞“心得集派”三大學派組成,常稱“蘇派外科”。其中“全生集派”、“心得集派”都是在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為首的“正宗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并彌補了正宗派的不足。 (一)正宗派:以明代陳實功的外科正宗為代表。其特點是內治強調脾胃,推崇外治法及手術。悟出“內之癥,或不及其外,外之癥則必根于其內也”的道理,認識到外癥以內治為主的不足,他主張
14、內治法與外治法應并重,尤其對膿腫等病癥,認為應盡早開刀,以免單用保守療法而貽誤病情。地方上一些名人都贊他:“慷慨重言諾,仁愛不矜,不張言災禍以傷人之心,不虛高氣岸難人之請,不多言夸嚴以鉤人之賄,不厚求拜謝以殖己之私。”明清主要學術流派(二)全生派:以清代王維德的外科全生集為代表。其創建了外科陰陽辨證的方法;創制了陽和湯、陽和解凝膏、犀黃丸、小金丹、醒消丸等著名方劑;在治法上主張“以消為貴,以托為畏”。如書中提到“諸疽白陷者,乃氣血虛寒凝滯所致,其初起毒陷陰分,非陽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已潰而陰血干枯,非滋陰溫暢,何能厚其膿漿”,“非麻黃不能開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雖酷暑不可缺
15、一也。腠理一開,寒凝一解,氣血乃行,毒亦隨之消矣”。明清主要學術流派(三)心得派:以清代高錦庭瘍科心得集為代表。其將溫病學說引入外科,并充分運用了三焦辨證,建立了外科部位辨證的方法;強調“外瘍實從內出”。其以溫病三焦學說為借鑒,將瘡瘍分為上部、中部、下部,分別以風溫、風熱,氣郁、火郁,濕熱、濕火作為辨證論治的準則。“蓋以瘍科之癥,在上部者俱屬風溫、風熱,風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屬濕火、濕熱,濕性下趨故也;在中部者多屬氣郁、火郁,以氣火之俱發于中也。”將溫病衛氣營血學說,運用于火毒熾盛型瘡瘍、疽毒內陷等的治療,倡用犀角地黃湯、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等治療疽毒內陷、疔瘡走黃,至今仍具指導意義。
16、其闡述腦疽、發背的“火陷、干陷、虛陷,三陷變局”甚為精詳。明清主要學術流派近半個世紀來中醫外科學的繼承、發展與創新燒傷,中藥抗感染,濕潤暴露療法活血化瘀為基本治則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局部以升丹為主的藥捻蝕管祛腐,排除小型死骨,中西藥液灌注、沖洗,藥條填塞,以及病灶、病骨清除術,均以消滅骨死腔、解決骨與皮膚缺損等為目的,配合內服清熱解毒、祛瘀通絡、補髓養血的中藥。近半個世紀來中醫外科學的繼承、發展與創新中醫治療急腹癥源遠流長,20世紀50年代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防治急腹癥得以廣泛開展,取得了一定成績。應用大黃牡丹湯、三黃湯、紅藤煎、薏苡附子敗醬散等代表方,結合針刺、電針、穴位注
17、射、耳穴壓貼等法,治療急性闌尾炎取得了肯定的療效。1978年統計,治療急性闌尾炎16 733例,非手術治療治愈率為699;治療胃、十二指腸急性穿孔1 572例,非手術治愈率758,中轉手術率為67;以清熱利膽通腑中藥治療膽道感染1 408例,非手術治愈1 174例,占834;以大柴胡湯、柴胡疏肝散為基本方治療急性胰腺炎取得了明顯療效,對輕型胰腺炎的有效率達90以上;以承氣湯、陷胸湯等綜合措施治療急性腸梗阻16 944例,非手術治愈率為677。中西醫結合,中藥“碎、排、溶、防”等一系列非手術療法防治膽石病的研究和膽石從肝論治觀念的確立,大大促進了膽石病的防治工作。隨著醫學科學的進展,中醫中藥作為
18、一種治療手段,有機地施用于急腹癥的各型各期中,作為非手術綜合治療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前途是極為廣闊的。近半個世紀來中醫外科學的繼承、發展與創新乳腺增生病,治療上采用活血化瘀、軟堅化痰的法則。此外,涌現出許多中成藥如天冬素片、消核片、乳核散結片、消癖丸、乳康片等。據報道中醫中藥的總有效率達90%97。中醫治療肛門痔瘺疾病得到了較大發展,廣泛采用切開掛線法解決了高位肛瘺的難治之點,這已成為國內肛腸學家的共識,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近年又開展了對復雜肛瘺外科治療最佳術式的臨床研究以及隧道式引流的研究,減少了肛門瘢痕變形,保護了肛門功能。混合痔的外剝內扎術等是結扎痔瘺的改進手術,不僅療效顯著,而且防止了西
19、醫環切術后肛門狹窄、黏膜外露等后遺癥。消痔靈硬化劑注射治療內痔風靡國際,在1986年南斯拉夫第14屆薩格勒布國際發明創造博覽會榮獲金獎,比利時布魯塞爾第35屆尤里卡世界發明創造博覽會上榮獲最高榮謄獎一級騎士勛章。后世醫家對手術態度有史料來看,至少自南朝開始,醫界就開始將華佗外科術排除在“正道”之外,陶弘景云:春秋以前及和緩之書蔑聞,道經略載扁鵲數法,其用藥猶是本草家意,至漢淳于意及華佗等方,今之所存者,亦皆備藥性,張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宗,又悉依本草,但其善診脈,明氣候以(意)消息之耳。至于刳腸剖臆,刮骨續筋之法,乃別術所得,非神農家事。北宋校正醫書局校正備急千金要方序言:合方論五千三百首,
20、莫不十全可驗,四種兼包,厚德過于千金,遺法傳于百代,使二圣二賢之美不墜于地,而世之人得以階近而至遠、上識于三皇之奧者,孫真人善述之功也。然以俗尚險怪,我道純正,不述刳腹易心之異;世務徑省,我書浩博,不可道聽涂說而知。南宋葉夢得玉澗雜書:華陀固神醫也,然范曄、陳壽記其治疾,皆言若發結于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云云,此決無之理。人之所以為人者以形,而形之所以生者以氣也。陀之藥能使人醉無所覺,可以受其刳割與能完養,使毀者復合,則吾所不能知。然腹背腸胃既以破裂斷壞,則氣何由含?安有如是而復生者乎?審陀能此,則凡受支解之刑者皆可使生,王者之刑亦無所復施矣。外科-停滯華佗外科手術的真實性在他身后受到了很大的質疑
21、,這種懷疑的根源就在于人們對腹腔外科手術的陌生。從這個角度來說,盡管華佗是公認的名醫,但是其醫技之精華卻隨著時間逐漸消逝,這并非偶然現象和個人悲劇,而是因為中國傳統醫學沒有給他的外科術提供生存的土壤。土壤所以中國傳統醫學始終不能以實證主義的態度面對人體。而且醫學理論的發展趨勢也越來越不利于大型胸腹腔外科手術的生存。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西方的外科手術并非一條跑道上孰先孰后的問題,而是壓根就在兩塊不同的場地上各自奔跑。土壤是什么土壤就是文化,就是人性理想。人要解決為什么活著的問題,求生的意志和求幸福的欲望。人是一種“有待”規定的存在者,而“文化”就是對人性的“規定”。“人性”是從文化而來的,而非生物
22、學上遺傳得來的。中西文化差異中西起源亞洲(農耕文明)希臘、希伯來(游牧、航海文明)文化秩序血緣秩序,親情契約人性理想整體意識(家、宗族、國家)自由,個體意識,自我人文結構仁-禮,天人合一科學,征服自然統治大小,集權制小大,民主制價值觀秩序、和諧個性、競爭,自由醫學關注生命的狀態關注生命的形態關注點事物之間相互關系、功能狀態、時間性事物本身物質性、結構性、理化性、空間性思維方式關注時間特性的意象思維:易經,實用性,變通性關注空間特性的抽象思維:歸納、演繹,確定性,非實用性中醫廢存早已升級為非專業問題民國十七年(1928年)通過了一個廢止舊醫議案于右任說:中醫該另外設一個機關來管理,要是由西醫組織
23、的衛生部來管,就等于由牧師神父來管和尚一樣毛澤東提出了“中醫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這是中醫界所津津樂道的。中醫持著“祖國醫學”這塊金字招牌中醫延續依靠中國文化基礎而不是科學一種文化的生存、發展。實際上是離不開強勢的統治者支持的。科學劃界的歷史與意義科學萌芽科學與宗教神學劃界: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人類創造出獨立于宗教神學的實踐手段、認識方式和開辟了真正知識的源流。科學與哲學劃界: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科學以完全獨立的世俗形象成為人類認識和知識的可靠體系。實證主義:18301842年,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奧古都斯孔德六卷本實證哲學教程問世,實證主義哲學
24、誕生。“一個命題只要它是可檢驗的,或是可證偽的,就是科學的;反之,不可檢驗,不能被證偽的,就屬于非科學的、形而上學的”。醫學與醫療醫學是科學,而醫療不完全是科學,醫療是以醫學科學為基礎的實踐藝術,它是醫學的自然延伸。因此,醫生既是科學家, 又是藝術家。中醫與西醫的認識不是一個科學問題。是對傳統文化認同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是思維方式的差異思維方式決定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門學科的存在與發展。中西醫差異中西起源亞洲(農耕文明)希臘、希伯來(游牧、航海文明)注重關心事物生成的條件關心事物本身研究對象人體內部結構的關系人體本身是什么理論模式生成論構成論理論模型陰陽五行(金)四元素(土、水、氣、火)醫學
25、理論各種模型體液學說(血液、黏液、黃膽液和黑膽液)治療原則陰陽轉化,合而治之分而治之,清除思想治療方法藥物引導,導引,針灸禁食、放血與導瀉思維方式關注時間特性的意象思維:易經,實用性,變通性關注空間特性的抽象思維:歸納、演繹,確定性,非實用性象古代哲學通過觀象、立象、取象、意象及想象和聯想的方法,構建了“陰陽模型”、“五行模型”和“八卦模型”,并且強調了形象性、意象性、動態整體性及潛邏輯性的象思維特點。中醫的方法論取象比類:生成論研究生命,一定要看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這是古人在與大自然的長期接觸之中所獲得的知識。研究了各結構之間關系。虛擬化模型:把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都做了虛擬化處理,建立了一
26、系列的“理想化模型”,完成了對于人體的認識,形成了“標準化的虛擬人體模型”。并進一步用這些系列人體虛擬模型,解釋各種生理病理現象,指導中醫臨床工作者,進行具體的診療活動。模糊集合:模糊性的產生,是由于客觀世界的復雜性決定的,從而造成判斷的不確定性。納入標準。灰箱理論:對于內部結構尚不能直接觀測,只能從外部去認識的客體,控制論創始人維納起先稱它為“閉盒”(Closed Box)。四診。合而治之:抓主要矛盾的綜合治療.中醫的偉大人類許多文化財富,都是以非科學形態存在,這很正常。而中醫之偉大,恰恰在于它早在現代科學理論出現一兩千年前,就能建構起自己獨特的理論,而且能用這些理論指導醫學實踐。作為一種技
27、術,臨床有效,就有存在的價值。病灶真的反應了疾病的本質嗎?現代醫學認為,癥狀只是疾病的向導,不能說明疾病的本質,必須透過癥狀進行深入檢查,才能發現具體的疾病本質。這個疾病的本質,就是病灶,或者構成病理特征的理化指標。具有了病理病灶,就可以診斷疾病;不具備這種病理病灶,就不能診斷。因此,現代醫學診斷上,講求納入和排除標準,這是很過硬的標準。但是,并不是唯一正確的疾病觀。病灶也是結果,不是始動因素。狀態疾病觀超越了形態疾病觀“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中醫學的四診從一開始就建立在完全依靠患者的主觀感覺的基礎上,這是充分重視生物進化“最高成果”意識的表現。人們患病時的證候,就是復雜微觀領域失調之后,在總體、整體上的集中反映,這是任何動物、機器所不能告訴醫生的感覺。治療全真的靠外力嗎?中醫將人體視為高度發達的自組織系統,自適應、自穩定、自調節、自復制、自修復等獨立自主的一整套功能,自愈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和方向,中醫強調了自組織的作用,認為醫生的診療是他組織有效干預,治療的目的不是改變病因,而是幫助機體調理失衡的系統,如臟腑系統,心理系統,天人關系系統。現代醫學過分看重了“特異性治療”,總希望靠介入、對抗的外力“拯救患者”,而不是緊緊依靠病人的自組織、自適應、自調節、自修復能力恢復健康。比如炎癥的抗菌消炎被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山西省祁縣二中物理高一下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江蘇省蘇州市陸慕高級中學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寧夏銀川市第六中學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
- 阿壩市重點中學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山東省威海市二中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湖北省棗陽市白水高中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中職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
- 幼兒園內部會計管理辦法
- 核銷置換貸款管理辦法
- 如何寫學習小組管理辦法
- 護理核心制度考試試卷(附答案)
- 尾礦工安全培訓
-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中國工商銀行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帶答案詳解)
- 研發項目工時管理制度
- 浮選藥劑安全管理制度
- 技術異化的解放路徑-洞察及研究
- DB33∕642-2019 熱電聯產能效、能耗限額及計算方法
- 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監考工作培訓
- GM∕T 0036-2014 采用非接觸卡的門禁系統密碼應用指南
- 內蒙古高中畢業生學籍表畢業生登記表學年評語表成績單身體健康檢查表完整版高中檔案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