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互聯網出行龍頭多元化擴張與營運模型優化_第1頁
滴滴出行互聯網出行龍頭多元化擴張與營運模型優化_第2頁
滴滴出行互聯網出行龍頭多元化擴張與營運模型優化_第3頁
滴滴出行互聯網出行龍頭多元化擴張與營運模型優化_第4頁
滴滴出行互聯網出行龍頭多元化擴張與營運模型優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索引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一、網約車起步,快速擴張成為出行行業龍頭 7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一)發展歷程:快速起步,持續擴張,著眼未來 7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二)管理團隊:創始人團隊兼具技術、銷售和投資管理能力 10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三)財務&募資:疫情后快速恢復,IPO 為業務發展儲備彈藥 14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二、產業:共享出行成本優勢明顯,行業快速發展 15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一)行業:共享出行快速

2、發展,電動化及全球化發展機遇大 15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二)全球產業圖譜:滴滴及UBER 引領全球,區域龍頭業務多點開花 18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三、主要業務以及競對分析 22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一)滴滴:四大戰略版塊及三大業務,雙飛輪驅動增長 22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二)競對分析:UBER 布局全球出行市場;嘀嗒專注順風車業務 30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四、運營模型 38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一)滴滴:網約車實

3、現穩定盈利,其他業務快速擴張下短期虧損 38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二)對比:滴滴海外模型有優化空間,國內其他出行業務拓展有底氣 42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五、財務:出行業務持續領跑,國內網約車業務實現盈利 46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六、風險提示 49圖表索引圖 1:滴滴出行 App 頁面 7圖 2:滴滴出行的雙飛輪 7圖 3:滴滴出行的發展歷程 8圖 4:2018 年 9 月后滴滴出行APP 人均單日使用次數顯著下降 9圖 5:滴滴出行月活車主(萬人) 10圖 6:2018-2021 年滴滴出行交易量(億次)

4、 10圖 7:滴滴出行的股權結構圖(截止時間 2020 年 12 月 31 日) 12圖 8:滴滴出行的高管團隊及相關背景 13圖 9:2020 年底滴滴出行員工數量和占比(%) 13圖 10:滴滴出行財務數據 14圖 11:滴滴出行 GTV(億元) 14圖 12:滴滴募集資金用途及占比(%) 14圖 13:國內網約車服務行業產業鏈 15圖 14:2016-2025 年中國出行市場規模(十億元) 16圖 15:以支出計算共享出行在全部出行中的滲透率(%) 16圖 16:2016-2025 年中國共享出行市場規模(十億元) 16圖 17:不同城市私家車與共享出行每公里花費比較(元) 17圖 18

5、:2016-2025 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 17圖 19:共享出行司機角度,內燃機與電動汽車每公里成本比較(元) 17圖 20:國際出行市場規模(十億美元) 18圖 21:出行和外賣產業圖譜 19圖 22:2021 年 6 月出行平臺地區多元性(國家) 19圖 23:出行平臺分級(按營收,美元) 19圖 24:全球順風車市場主要參與者 21圖 25:滴滴四大戰略板塊 22圖 26:滴滴與比亞迪合作研發的 D1 23圖 27:滴滴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 23圖 28:滴滴業務圖 23圖 29:滴滴出行營收結構 24圖 30:滴滴各項業務收入 YoY(%) 24圖 31:滴滴網約車價格排序 2

6、5圖 32:滴滴中國出行業務交易量(百萬)及 YoY (%) 25圖 33:滴滴中國出行業務GTV(百萬元)及 YoY (%) 25圖 34:中國出行業務單交易價值(元) 26圖 35:滴滴巴西叫車 APP 及墨西哥外賣 APP 26圖 36:滴滴海外投資歷程 27圖 37:滴滴國際業務交易量(百萬)及 YoY (%) 27圖 38:滴滴國際業務GTV(百萬元)及 YoY (%) 27圖 39:國際業務客單價(元) 28圖 40:共享(電)單車收入(億元)及 YOY(%) 29圖 41: 橙心優選全國六大地區城市覆蓋率(%) 29圖 42:橙心優選全國各城線滲透率(%) 29圖 43:Uber

7、 業務結構 30圖 44:嘀嗒業務結構 30圖 45:Uber 月活用戶(MAPC,百萬人) 31圖 46:Trips(百萬單) 31圖 47:各月度訂單數/每月月活(Trips/MAPC) 31圖 48:Gross Bookings 及增速 32圖 49:Gross Bookings 拆解(百萬美元) 32圖 50:Uber 單訂單價值量(美元) 32圖 51:Uber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及 YOY 33圖 52:Uber 收入結構(百萬美元) 33圖 53:Uber 各業務 YoY 33圖 54:Uber 盈利能力 34圖 55:Uber 歸母凈利及經調整 EBITDA 34圖 56:U

8、ber 各業務經調整EBITDA/營收 34圖 57:Uber 各業務單季度經調整EBITDA/營收 34圖 58:Uber 外賣業務收入及市場份額 35圖 59:嘀嗒月活車主及順風車乘客(千人)變化 35圖 60:嘀嗒順風車交易總額(百萬元) 35圖 61:嘀嗒順風車單訂單價值量(元) 36圖 62:嘀嗒順風車平均月活乘客每月訂單數(次) 36圖 63:嘀嗒營業收入(百萬元)及 YoY 36圖 64:嘀嗒收入結構(百萬元) 37圖 65:嘀嗒各項業務 YoY 37圖 66:嘀嗒毛利率及費用率 37圖 67:嘀嗒經調整凈利潤(百萬元)及利潤率 37圖 68:滴滴 2020 年中國出行業務拆分

9、39圖 69:滴滴 2020 年中國出行網約快車業務拆分 40圖 70:中國業務收入/GTV 40圖 71:中國業務經調整EBITA/GTV 及經調整EBITA/收入 40圖 72:滴滴 2020 年國際業務拆分 41圖 73:國際業務收入/GTV 42圖 74:國際業務經調整EBITA/GTV 42圖 75:Uber2020 年業務拆分 43圖 76:Uber 收入/GTV 與滴滴海外業務對比 44圖 77:Uber 經調整 EBITA/GTV 與滴滴海外業務對比 44圖 78:嘀嗒 2020 年業務拆分 45圖 79:滴滴出行營業收入(百萬元)和同比增速(%) 46圖 80:滴滴出行 20

10、20 年營業收入結構(%) 46圖 81:滴滴出行營業成本(百萬元)毛利率(%) 47圖 82:滴滴出行的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走勢(%) 47圖 83:滴滴出行的現金流情況(百萬元) 48圖 84:滴滴出行歸母凈利潤(百萬元) 48表 1:滴滴出行 20122021 年的歷史融資情況 11表 2:出行平臺主要業務比較 18表 3:全球出行行業主要參與者業務經營情況 20表 4:滴滴其他業務運營主體目前的估值水平 28表 5:滴滴出行中國出行業務收入計算方法 38表 6:滴滴中國出行業務主要指標 38表 7:滴滴出行國際業務收入計算方法 41表 8:滴滴國際出行業務主要指標 42表 9:Ube

11、r 收入計算方法 42表 10:嘀嗒出行中國出行業務收入計算方法 44表 11:滴滴出行各項業務的營業收入和經調整 EBITA(百萬元) 48一、網約車起步,快速擴張成為出行行業龍頭滴滴出行成立于2012年,業務從網約出租車起步,隨著業務多元化以及跨區域布局的推進,目前在亞太、拉美、非洲和俄羅斯等地區提供網約出租車、網約車、順風車、公交、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代駕、汽車服務、外賣、貨運、金融等多元化服務。根據招股書,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前十二個月,公司在全球15個國家/地區的近4000個城市/鄉鎮開展服務(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21/6/24滴滴在全球16個國家運營業務,4月份新

12、增厄瓜多爾),全年年活躍用戶達到4.93億,日均促成4100萬次交易。(報告中涉及的滴滴財務數據貨幣單位皆為人民幣)圖 1:滴滴出行App頁面圖 2:滴滴出行的雙飛輪數據來源:公司 IPO 申報文件,(注:滴滴出行 App 可連接除花小豬打車外所有服務,花小豬有單獨 App)數據來源:公司 IPO 申報文件,(一)發展歷程:快速起步,持續擴張,著眼未來第一階段(20122018年上半年):抓住出行痛點起步,迅速拓展業務共享出行行業大戰以滴滴并購快的結束,行業整合之后滴滴業務版圖持續擴張。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2012年7月在北京成立小桔科技,當年獲得來自投資人王剛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

13、,公司于9月推出嘀嘀打車APP。同年5月,快智科技在杭州成立,并在6月推出快的打車APP。雙方均為用戶提供出租車在線叫車服務,自此展開競爭。2012年9月嘀嘀打車獲得了A輪金沙江創投300萬美元融資;2013年 4月完成來自經緯中國以及騰訊投資的1500萬美金B輪融資。2013年競對快的打車獲阿里巴巴、經緯創投A輪融資1千萬美金,同年11月并購大黃蜂打車。2014年1月共享出行行業“補貼大戰”開始,滴滴與微信達成戰略合作,開啟微信支付打車費補貼營銷活動;2014年2月,競對快的打車與支付寶聯手升級補貼方案,同時快的宣布其打車獎勵金額永遠會比同行高出一元錢。同年3月,打車軟件補貼大戰隨快的與支付

14、寶調整補貼方案降溫。經過一輪補貼大戰,移動出行行業迅速普及,嘀嘀以及快的圖 3:滴滴出行的發展歷程短期都錄得了爆發式的用戶增長,補貼大戰降溫之后,市場回歸理性。最終于2015年2月,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成功進行戰略合并,滴滴借此穩固了出行市場行業第一的地位。2014年5月“嘀嘀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打車”,開始進入業務拓展期。2014年8月專車上線,為用戶提供高端出行服務。2015年1月滴滴企業級服務上線,為企業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2015年5月快車上線,為司機創造靈活就業機會,為乘客提供經濟便捷出行服務,移動出行市場迅猛拓展。2015年6月C2C拼車平臺滴滴順風車上線,幫助私家車主和乘

15、客共享通勤出行;同月滴滴推出跨城順風車服務,將城際共享出行網絡覆蓋全國。2015年7月巴士業務在北京、深圳上線運營, 助力打造移動公共出行生態圈,同月代駕業務上線,逐步拓展社交代駕、商務代駕、旅游代駕、汽車后市場等細分領域。2015年9月全面品牌升級,更名為“滴滴出行”,明確構建一站式出行平臺,至此除2018年1月上線的共享單車平臺外,滴滴出行業務基本擴張完成。2016年1月滴滴宣布2015年完成14.3億訂單,成為僅次于淘寶的全球第二大在線交易平臺。業務拓展期間,滴滴完成多輪融資以及外延并購,2016年5月獲得蘋果10億美元戰略投資;2016年6月宣布完成總額73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2016

16、年8月公司收購優步中國;2017年4月完成新一輪超過55億美元的融資;2018年1月收購巴西本地移動出行服務商99。數據來源:公司 IPO 申報文件,滴滴出行官網,第二階段(2018年下半年2019年):安全隱患暴露,強化安全建設2018年是滴滴的至暗時期,安全隱患開始暴露,2018年5月6日發生鄭州空姐打車遇害案,同年8月24日發生樂清女孩乘車遇害案,社會反響惡劣。8月25日,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緊急約談滴滴平臺浙江區負責人,要求滴滴平臺立即整改,整改期間 暫停其在浙江區域的順風車業務。8月26日,滴滴發表聲明,自8月27日起,在全國范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9月5日,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及相關專

17、家組成的檢查組進駐滴滴;9月27日,滴滴出行宣布在全國范圍內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根據 Questmobile數據,2018年9月事件發生后,滴滴出行APP人均單日使用次數明顯下降。圖 4:2018年9月后滴滴出行APP人均單日使用次數顯著下降人均單日使用次數(次)109876543212014-112015-012015-032015-052015-072015-092015-112016-012016-032016-052016-072016-092016-112017-01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2018-012018-032018-0520

18、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0數據來源:Questmobile,(注:App人均單日使用次數不等于人均單日訂單數,而是APP的打開次數)公司在事件發生后大力推行安全升級。滴滴出行官網信息顯示,2018年9月公司試行深夜運營規則;并籌建安全監督顧問委員會。10月持續開展司機和乘客意見征求工作,持續投入客服安全體系建設,不斷升級安全保障功能措施。11月試行“公眾評議會”;12月開啟滴滴出行安全月,向全社會公開安全管理整改方案。2019年1月與廣東省公

19、安廳達成戰略合作,就“一鍵報警”展開深度警企聯動;乘客醉酒乘車規則拓至全國15城;4月順風車事業部發布一封信,公布順風車業務整改情況和計劃。上線“有問必答”,圍繞用戶關注的問題開展公開討論、意見收集和回復。正式向全社會公布滴滴網約車駕駛員防疲勞駕駛規則。7月首次舉辦安全主題媒體開放日,詳細公布近期安全工作進展,并坦誠溝通目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和痛點,積極傾聽社會各方意見、建議,推動共治、共建、共享出行安全。并與騰訊成立互聯網安全聯合實驗室,共同提升安全防護水平。9月滴滴網約車安全標準正式發布; 10月安全攻堅一周年,推出、升級安全功能20余項。最終11月順風車在部分城市陸續上線試運營。第三階

20、段(2019年至今):布局新能源及自動駕駛,業務多元化推進,打造多個新品牌 ;疫情帶來短期經營波動,后期快速恢復2019年滴滴開始布局新能源及金融服務,繼續深化海外服務。根據官網的信息,2019年1月滴滴金融服務上線,小桔車服獨立APP上線,同時小桔車服啟動共享汽車開放平臺,與北汽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京桔新能源”。3月小桔車服升級租車業務,滴滴共享汽車更名為小桔租車。7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向一汽、東風、廣汽等第三方出行服務商開放,連接開放平臺運力和海量用戶,解決用戶出行問題; 8月與BP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布局新能源車充電網絡;同月,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專注自動駕駛研發、產品應用及相關

21、業務拓展。2020年5月滴滴旗下自動駕駛公司完成首輪超5億美元融資。2020年也是滴滴多元化業務快速推進的一年。 6月順風車陸續在全國300個城市重新上線運營,并逐步恢復跨城服務;滴滴貨運在成都和杭州正式上線進行試運營;“橙心優選社區電商”微信小程序于成都正式上線。7月滴滴拼車更名“青菜拼車”發布全新獨立品牌;同月推出新品牌“花小豬打車”。11月滴滴與比亞迪聯合設計開發的定制車D1上市,于12月中率先在長沙試運營,在2021年1月底登陸寧波,3月中登陸廈門,目前已經有1000輛左右在商業化運營。海外拓展來看,2019年4月在日本東京和京都正式上線出租車叫車服務,5月進入智利和哥倫比亞,7月正式

22、在澳洲布里斯班提供快車服務。截止目前,海外業務已拓展至14個國家,業務范圍包含出行以及外賣等。疫情帶來短期經營波動,疫情后快速恢復。2020H1受疫情影響滴滴出行交易量有所下降,20H2開始快速恢復,招股書披露21Q1總交易量同比提升93.4%,顯示疫情后日常出行剛需帶來的強勁動力。根據Questmobile數據,滴滴車主APP月活躍用戶自 2020年3月到達低點后持續回升,2020年8月月活躍用戶已達1091萬人,根據滴滴招股書披露內容,2021年3月31日前12個月平均月活躍司機數量為1300萬人,已經超過疫情前月活躍司機平均水平。圖 5:滴滴出行月活車主(萬人)圖 6:2018-2021

23、年滴滴出行交易量(億次)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滴滴車主APP月活躍用戶(萬)12010080604020中國出行交易量(億次)國際業務交易量(億次)2018-012018-032018-0520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02018201920202020Q12021Q1數據來源:Questmobile,數據來源:公司 IPO 申報文件,(二)管理團隊:創始人團隊兼具技術、銷售和投資管理能力公司于2012年通過北京小桔

24、科技有限公司(小桔科技)開始運營業務,小桔科技在中國設立了多個子公司,從事公司的出行服務。目前小桔科技由公司聯合創始人 100%持股,其中程維持股49.19%,王剛持股48.23%,張博持股1.55%,吳睿持股0.72%,陳汀持股0.31%。2013年1月,Xiaoj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mited.在開曼群島成立,通過VIE架構達到對小桔科技的實際控制。2015年2月,合并快的之后,控股公司更名為Xiaoju Kuaizhi Inc.(小桔快智),2021年6月小桔快智更名為 DiDi Global Inc.,也是此次上市主體。經過多輪融資,DiDi Glob

25、al Inc.主要機構股東包含Softbank Vision Fund Entity、Uber Entity和Tencent Entities,20年12月底分別持股21.5%、12.8%和6.8%;核心高管持股來看,程維持股7.0%,柳青持股1.7%。根據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AB股投票權比例為1:10,不考慮IPO增發稀釋的情況下,程維、柳青以及朱景士三位核心高管合計投票權將超50%。融資輪次初始認購時間融資金額投資方表 1:滴滴出行 20122021 年的歷史融資情況高盛中國;JPMorgan Chase & Co;匯豐銀行;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債權融資2021/4/

26、1015 億美元Citigroup;Barclays Investment Bank戰略融資2019/7/256 億美元豐田汽車戰略融資2018/7/175 億美元Booking Holdings股權轉讓2018/5/10未披露軟銀愿景基金戰略融資2018/4/52.648 億美元Mirae Asset戰略融資2017/12/2140 億美元SoftBank Capital;Mubadala戰略融資2017/4/2855 億美元銀湖資本;中俄投資基金;Pagoda 高達投資;招銀股權投資;交通銀行;軟銀中國資本戰略融資2016/12/13數千萬美元律格資本戰略融資2016/9/91.199 億

27、美元富士康戰略融資2016/8/16未披露中郵資本戰略融資2016/7/272 億人民幣國機汽車戰略融資2016/6/224 億美元保利資本G 輪2016/6/1645 億美元軟銀中國資本;招銀股權投資;阿里巴巴;騰訊投資;螞蟻金服;中國人壽;Apple 蘋果;加華資本債權融資2016/6/1620 億人民幣中國人壽戰略融資2016/2/2510 億美元中信資本;民航股權投資基金;賽領資本;鼎暉投資;春華資本;中金甲子;中投公司;北汽產業投資基金F 輪2015/7/830 億美元Coatue Management;Temasek 淡馬錫;騰訊投資;阿里巴巴;中投公司;平安創投E 輪2015/5

28、/271.42 億美元新浪微博基金D+輪2015/1/1未披露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國新科創基金;正心谷資本;阿米巴資本D 輪2014/12/97 億美元GGV 紀源資本;騰訊投資;DST Global;Temasek 淡馬錫C 輪2014/1/11 億美元H Capital;華興新經濟基金;CPE 源峰;騰訊投資B 輪2013/4/11500 萬美元經緯中國;騰訊投資A 輪2012/12/1300 萬美元金沙江創投天使輪2012/7/1數百萬人民幣天使投資人王剛資料來源:天眼查,圖 7:滴滴出行的股權結構圖(截止時間2020年12月31日)數據來源:公司 IPO 申報文件,滴滴出行,滴滴出

29、行的創始人團隊兼具技術、銷售和投資管理能力。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于2005年至2011年在阿里巴巴任職,歷任多個銷售相關職位,后升任支付寶副總裁,負責支付寶的B2C功能。聯合創始人、董事兼總裁柳青在加入公司任高盛本金投資領域(PIA)的董事總經理,主要負責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投資組合管理和投資者關系。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博負責公司整體產品、技術和數據分析框架的開發,同時也是公司自動駕駛業務線的CEO,加入公司之前在百度任職,負責百度九條移動產品研發管理工作。聯合創始人兼風險控制與合規副總裁吳睿負責監督公司內部管理系統以及風險預防、監測和解決,還負責推動公司的風控合規系統的數字化;

30、在2012年共同創立公司之前,吳睿在阿里巴巴從事銷售管理工作。圖 8:滴滴出行的高管團隊及相關背景數據來源:公司 IPO 申報文件,滴滴出行,員工構成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總員工人數15,914人,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12%。其中研發和產品開發人員合計7,110人,占比44.7%;運營和支持人員 5,277人,占比33.2%;一般及行政人員2,380人,占比15.0%;銷售及營銷人員1,147人,占比7.2%。區域劃分來看,中國員工14,654人,占比92.1%;巴西員工428人,占比2.7%;墨西哥員工333人,占比2.1%。圖 9:2020年底滴滴出行員工數量和占比(%)

31、1147, 7%一般及行政,2380, 15%運營和支持,5277, 33%研發, 7110,45%銷售及營銷,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三)財務&募資:疫情后快速恢復,IPO 為業務發展儲備彈藥滴滴2018-2020年合計營收分別為1353/1548/1417億元(滴滴財務數據貨幣單位為人民幣,下同),20年業務開展受疫情影響,營收同比略有下滑。21Q1營收422億元,同比回升105.95%。凈利來看,2018-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150億元、97億元和106億元,2019年虧損虧損幅度有所縮小,20年疫情影響以及社區團購等業務的布局帶來短期虧損拉大。21Q1社區團購業務剝離帶來投

32、資收益推動整體盈利。業務數據來看,2020年疫情影響下,公司全球GTV為2146億元,同比下降4.77%;21Q1為623億元,同比上升90.43%,其中中國出行業務GTV占比為87.54%。圖10:滴滴出行財務數據圖11:滴滴出行GTV(億元)2018201920202021Q12,0001,5001,0005000(500)營業收入(億元)凈利潤(虧損)(億元)25002000150010005000中國出行GTV(億元)國際業務GTV(億元)201920202020Q12021Q1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此次IPO募資將為公司業務發展儲備彈藥,共享出行

33、以及新業務布局將繼續推進。根據更新后的招股書,IPO計劃發行2.88億股ADS,IPO定價區間為每股ADS 13-14美元,按照發行價區間中值計算,此次IPO滴滴將募資近40億美元。滴滴計劃將募集資金中的約30%投資于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在內的技術能力;約30%用于擴大國際市場業務;約20%用于推出新產品和擴展現有產品品類,以提升用戶體驗;剩余約20%用于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包括運營資金需求以及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圖12:滴滴募集資金用途及占比(%)運營及投資收購, 20%擴展產品品類,20%投資技術能力,30%擴大國際市場,30%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二、產業:共享出

34、行成本優勢明顯,行業快速發展(一)行業:共享出行快速發展,電動化及全球化發展機遇大出行產業鏈來看,上游為司機端,如各類車企、出租車、租車公司、私家車主等,以及配套服務供應商。中游主要為平臺端,包括聚合類平臺,如美團、支付寶、高德、攜程等;以及垂直平臺,如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神州專車、享道出行。下游通過APP或小程序平臺等終端入口對接出行用戶群體。圖13:國內網約車服務行業產業鏈數據來源:IT桔子,中國出行市場規模巨大,共享出行未來5年CAGR近30%。根據招股說明書中引用的CIC數據,2020年中國出行行業市場規模為5.7萬億元人民幣,預期2025年將進一步增至10.6萬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

35、CAGR為13.1%。其中私家車占最大份額, 2016-2019年CAGR為9.4%,預期2020年-2025年CAGR提速至13.2%。從增速來講,預計共享出行市場以及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增長將超大盤,根據CIC的預測,2025年共享出行以及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8620億元以及630億元,2020-2025年年復合增速分別為29.9%及23.2%,共享出行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圖14:2016-2025年中國出行市場規模(十億元)圖15:以支出計算共享出行在全部出行中的滲透率(%)私家車共享出行 11500105009500850075006500550045003500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傳

36、統出租車公共交通及其他滲透率9%8%7%6%5%4%3%2%1%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圖16:2016-2025年中國共享出行市場規模(十億元)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網約車網約出租車順風車代駕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共享出行經濟優勢明顯,電動化將推動經濟效益進一步凸顯。出行成本來看,共享出行成本明顯低于傳統私家

37、車。根據招股說明書引用的CIC數據,綜合考慮購車的折舊或租金費用、加油/充電費用、保險維修以及保養費用、停車及罰單費用,從出行人角度來看,2020年中國網約車每公里平均成本為2.9元,而私家車每公里平均成本為4.1元。共享出行通過提高汽車使用率降低了每公里成本,成本優勢在一線城市更為明顯。圖17:不同城市私家車與共享出行每公里花費比較(元)折舊/租金加油/充電保險、維修、保養停車及罰單共享出行64.53.53.52.82.776543210一線城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三線及以下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共享出行行業電動化率提升將進一步拉大其成本優勢。根據招股說明書引用的CIC

38、數據,2020年底中國約有55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22.9%用于共享出行;共享出行服務中車輛使用頻率高于私家車,帶來共享電動汽車里程占全國電動汽車里程較高,達42.9%。從共享出行司機角度來看,內燃機車每公里成本為1.1元,而共享電動汽車每公里成本為0.8元,共享電動汽車具備成本優勢。滴滴甚至定制開發了全球首臺以共享出行為目的的電動汽車D1,目前也已經開始商業化運營。預計在共享出行行業,電動汽車的滲透率仍將持續提升。圖18:2016-2025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圖19:共享出行司機角度,內燃機與電動汽車每公里成本比較(元)25%20%15%10%5%0% 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1.210.80

39、.60.40.20折舊充電費/加油費保險、維修、保養停車費用及罰單費內燃機電動汽車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國際出行市場規模在疫情風險降低后將穩步提升,滴滴出海發展機遇大。根據CIC的數據,2020年拉丁美洲、亞太地區(除中國以及印度)以及EMEA地區出行市場規模合計達410億美元,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33.87%,隨各國加強疫情控制,預計 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170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23.2%。對于正在推動全球化布局的頭部出行服務商滴滴而言,海外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圖20:國際出行市場規模(十億美元)亞太地區(除去中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澳

40、大利亞及新西蘭歐洲、中東、非洲(除去俄羅斯)俄羅斯拉丁美洲1501005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二)全球產業圖譜:滴滴及 Uber 引領全球,區域龍頭業務多點開花在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技術的進步下,出行產業的各個領域涌現充滿潛力的機會,全球出行行業龍頭平臺也都開始推進業務多元化,主要的業務范圍包含(1)網約車;(2)網約出租車;(3)拼車;(4)配送/外賣;(5)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滑板等短程移動工具。外賣業務可以算是出行平臺的自然業務延伸,出行平臺利用本身在出行領域積累的技術,豐富的司機

41、人力來跨界進入外賣領域。2020年疫情影響下,平臺出行業務開展受限,紛紛開始嘗試和加大平臺的配送服務,包括貨品配送,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外賣服務。表 2:出行平臺主要業務比較平臺名稱網約車網約出租車拼車配送/外賣自行車等短程移動工具滴滴Uberlyft()-疫情期間GrabGo-jek-Ola資料來源:Bloomberg NEF,圖 21:出行和外賣產業圖譜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IT 桔子,根據公司財報數據,我們按照平臺營收級別對目前在運營的出行平臺進行分層:頭部平臺為滴滴以及Uber,營收分別為203.98億美元(2020年),111.39億美元(2020年)。腰部平臺為lyft,Grab,營收

42、分別為24億美元(2020年)和11.97億美元(2020年);長尾平臺包括Ola,Bolt,Cabify,Go-jek,營收分別為3.6億美元(2018年), 1.92億美元(2019年),1.04億美元(2019年),0.3億美元(2019年)。滴滴以及Uber作為全球出行行業龍頭平臺,快速推進全球化布局。區域龍頭Grab以及Ola也都持續推動業務多元化開展。圖22:2021年6月出行平臺地區多元性(國家)圖23:出行平臺分級(按營收,美元)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Questmobile,表 3:全球出行行業主要參與者業務經營情況地域行業參與者業務構成業務發展以及行業地

43、位全球Uber:全球布局的領先出行平臺2020業務組成為(1)出行服務,占營收比例54.66%;(2)外賣服務,占營收比例35%;(3)配送服務,占營收比例9%;(4)自動駕駛和其他科技項目,占營收比例0.8%;(5)其他業務,占營收比例0.3%。其中自動駕駛部門(ATG)于2020年12月出售給美國自駕技術新創公司 Aurora Innovation,同時持續布局配送服務,2021年2月,Uber收購酒類配送服務Drizly。Uber業務覆蓋全球五大洲,2020年來自美國的營收占比54%。區域業務的重大改變是2016年出售中國的業務給滴滴,自此雙方互相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2018年

44、,出售在東南亞的所有業務給Grab,業務包含出行服務以及Uber Eats,獲得Grab 27.5%的股權。Bolt:全球出行平臺業務包括(1)出行服務,Bolt 針對企業出行需求提供 Bolt Business 模塊,同時針對短距離出行,提供電動滑板車和滑板車的共享使用;(2)外賣服務,2019 年推出 Bolt Food。今年 5 月,Bolt 推出共享汽車服務 Bolt Drive。主要市場在歐洲,非洲,中東和墨西哥,在 44個國家提供服務。Ola:立足于印度的全球出行平臺業務包括(1)出行服務,除基本的出租車和網約車外,還包括租車和摩托車出行-Ola Bike 等服務;(2)配送服務,

45、包括外賣服務,2018 年 Ola 買下知名外賣平 Foodpanda 在印度的分部。主要市場在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根據 Business Wire 數據,以網約出租車而 言,2019 年 Ola 在印度市場的份額達到 72.44%,Uber 的市場份額為 21.01%。區域性Grab:東南亞頭部出行平臺Lyft:美國市占率僅次于 Uber 的出行平臺業務包括(1)出行服務,2020 年 GMV 達到 55 億美元;(2)配送服務,包括外賣,2020 年 GMV 達到 32 億美元;(3)金融服務,包括支付,投資,以及保險等,2020 年 TPV 達到 89 億美元。Grab 用自己

46、的 Superapp 移動應用將旗下所有業務串連在一起,并在應用中設置廣告位。業務包括(1)出行服務,為 lyft 主要業務;(2)配送服務, 2020 年 4 月因應疫情在美國部分地區推出。今年 4 月將自動駕駛部門以 5.5 億美元出售給 Toyota,專注在出行服務。截止 2020 年 9 月在東南亞的 319 座城市運營,其中印度尼西亞 222 座城市,越南 36 座城市,馬來西亞 30 座城市,在泰國,菲律賓,柬埔寨,緬甸和新加坡都有業務。主要市場在美國和加拿大。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財報,順風車市場單獨來看,參與者組成多元,有像Uber,Lyft,滴滴,滴嗒這些大型出行平臺,也有其

47、他交通出行領域的參與者。Via Transportation是一家汽車租賃公司,向各方提供交通解決方案的同時,提供順風車服務,其業務經營范圍包括北美洲,歐洲,亞洲,澳洲和新西蘭,南美洲。Waze是Google的子公司,一家兼營順風車平臺的GPS導航系統公司,向美國,墨西哥,以色列,巴西提供順風車服務。Carma是美國的交通科技公司,專注在美國的順風車平臺服務。Zimride是美國的順風車平臺,早在2015年已經停止面向普通消費者提供服務,以社群網絡為單位向企業工作者和大學學生提供順風車服務。Scoop Technologies則是賦能企業的服務提供商,提供企業考勤,管理,團隊溝通以及交通解決方

48、案全方位的服務,順風車服務為其中的一個環節。圖 24:全球順風車市場主要參與者數據來源:BusinessWire,各公司官網,三、主要業務以及競對分析(一)滴滴:四大戰略版塊及三大業務,雙飛輪驅動增長圖25:滴滴四大戰略板塊滴滴為業務發展制定了四大戰略板塊,包含共享出行、汽車解決方案、電動出行及自動駕駛。共享出行業務是滴滴的立身之本,通過連接消費者與司機,滴滴構建了龐大的共享出行網絡,在此基礎之上,不斷延伸業務。之后增加了汽車解決方案板塊,通過為司機提供汽車租賃、加油、保養維修等服務,降低司機成本,增加共享出行網絡中的司機供應。電動出行將成為滴滴下一步發展重點,目前公司已經建立了覆蓋全國的充電

49、網絡,并生產了定制車型D1。自動駕駛是未來出行的主要方向,通過自動駕駛滴滴能靈活地管理車輛供應。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滴滴出行,共享出行:按年活躍用戶及日均交易量計算,滴滴是全球最大共享出行平臺。招股書顯示,截止21Q1的過去十二個月內,滴滴在中國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21Q1有1.56億月平均活躍用戶,日均交易2500萬筆。海外來看,日均交易量年復合增長58.9%,由19Q1的180萬增至21Q1的460萬;年活躍用戶年復合增長63.5%,由19Q1(LTM)的2300萬人增長到21Q1(LTM)的6000萬人。2021年 3月31日前12個月,滴滴在15個國

50、家的近4000個城市和鄉鎮開展業務,GTV達2442億元。汽車解決方案:按交易價值計算,2020年滴滴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汽車解決方案網絡。招股書顯示,截止21Q1,滴滴擁有約3000家汽車租賃合作伙伴,租賃車輛超過 60萬輛,租賃的前10款車型的平均租賃價格比司機直接從租賃公司租賃的成本低約20%;并在8000多個加油站為司機提供折扣,建立保養維修商店網絡。2020年滴滴大約有300萬名司機使用至少一種汽車解決方案。電動出行:根據招股書中CIC披露,截至2020年12月31日,滴滴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網絡。滴滴平臺注冊的電動汽車已超100萬輛,平臺共享電動汽車里程約占中國電動汽車總里程的38

51、%。按21Q1充電量計算,滴滴建立了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充電總市場份額超過30%。滴滴在2020年11月推出了D1,目前有近千輛車在商業運營。除電動汽車外滴滴平臺提供共享電單車,作為短途交通的替代選擇。自動駕駛:滴滴已經開發出了商業可行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滴滴自動駕駛團隊有500多名成員,正在借助AI算法開發4級自動駕駛技術和操作系統。滴滴目前運營著100多輛自動駕駛汽車,是上海首批獲得自動駕駛汽車客運服務許可證的公司之一。圖26:滴滴與比亞迪合作研發的D1圖27:滴滴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圖28:滴滴業務圖業務板塊來看,滴滴

52、分為三個部分: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與其他業務。中國出行業務主要包含網約車、網約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國際業務主要包含打車和外賣服務,其他業務包含共享(電)單車、汽車解決方案、同城貨運、社區團購、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中國出行業務貢獻最主要營收,占比在90%以上;國際業務及其他業務也在快速推進,營收占比年度之間同比持續提升。業務發展來看,20年疫情對出行業務開展影響較大,中國出行業務營收在20年同比略有下滑,21Q1快速回升。國際業務以及其他業務20年營收增速回落明顯,21Q1來看,在共享單車等業務的強勁發展驅動下其他業務營收增速恢復明顯;國際業務疫情影響之下出行

53、業務收入同比下滑,但外賣業務增長強勁,綜合作用之下國際業務21Q1仍錄得了4.8%的收入增長。未來發展來看,我們預估國內出行業務將保持穩定增長;國際業務在區域擴張以及業務多元推動下,將持續增長;其他業務來看短期共享單車以及市內貨運將快速發展,長期金融、自動駕駛等業務將帶來更大發展空間。圖29:滴滴出行營收結構圖30:滴滴各項業務收入YoY(%)100%80%60%40%20%0%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其他業務2018A2019A2020A2020Q12021Q1400%350%300%250%200%150%100%50%0%-50%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其他業務2019A2020A2021Q1數

54、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中國出行業務多元出行服務,滿足不同出行需求,為司機帶來更多生意機會。根據不同群體的出行需求,滴滴在國內共享出行市場運營多項業務,可以劃分為網約車(ride hailing,包含快車、專車、豪華車等,除花小豬打車外均可在滴滴APP上使用)以及其他服務(包含出租車叫車、代駕、拼車、順風車等)。網約車業務按照價格序列來看,拼車和花小豬價格最低,其中花小豬打車是滴滴旗下差異化打車品牌,針對年輕乘客。快車貢獻最主要GTV,能夠平衡成本、便利性和舒適性,受眾最廣。特惠快車以及滴滴特快則是在快車基礎上,引入動態定價機制,以平衡高峰和非高峰時段的供求關

55、系。滴滴優享與快車類似,但對車輛質量的標準有所提高。網約車服務中還有滴滴專車(原“禮橙專車”)以及豪華車兩個高端服務,提供高舒適度和高質量服務。其他出行服務中,網約出租車服務可以提供更方便高效的叫車服務,滴滴賺錢訂單撮合的抽成收入;代駕服務提供專業認證司機代車主駕駛,主要面向出行時工作或長途旅行無法全程開車的乘客;順風車服務將私家車車主與路線相似的乘客配對;滴滴企業版為企業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多元化的產品矩陣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出行需求,消費者對于平臺的粘性也在持續提升,根據滴滴招股書披露的數據,用戶在加入平臺第5年的時候平均訂單數可以達到41.9筆,相比加入第一年的20.2筆增長明顯。圖31:滴

56、滴網約車價格排序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2020年中國出行業務合計交易訂單數為77.5億次,疫情影響下同比下滑10.6%。單季度來看,20Q3就已經開始從疫情影響中逐漸恢復,21Q1單季度國內出行業務交易量達到22.8億次,環比略有下滑主要是因為業務的季節性,同比大幅提升115.6%。 2020年國內出行業務合計GTV為1890億元,同比略下滑6.6%,分業務來看,網約車服務占79%,其他出行服務占21%。21Q1合計GTV恢復至546億元,同比增長 112.7%。圖32:滴滴中國出行業務交易量(百萬)及YoY (%)圖33:滴滴中國出行業務GTV(百萬元)及YoY (%)3,0002,

57、0001,0000(1,000)(2,000)(3,000)中國出行交易量(百萬次)YoY(%) 150%100%50%0%-50%-100%-150%80,00060,00040,0002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中國出行GTV(百萬元)YoY(%)150%100%50%0%-50%-100%-150%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圖 34:中國出行業務單交易價值(元)中國業務單交易價值(元)302520151050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 2020Q3

58、2020Q4 2021Q1數據來源:公司IPO申報文件,(注:單交易價值=GTV/交易量)國際業務滴滴在海外主要運營出行服務以及外賣業務,國內發展經驗賦能,疊加海外本地化運營,國際業務快速發展。滴滴于2018年開始推進海外布局,目前已經在中國境外 14個國家開展業務。按總交易額計算,2020年滴滴在拉丁美洲和墨西哥已成為第二大網約車平臺和外賣平臺。2021年3月31日前12個月,滴滴國際業務年活躍用戶超過6000萬,占全球年活躍用戶約12%。海外業務的快速發展來自兩個方面的支撐,一是國內成熟的運營經驗,尤其是在北上等特大城市的出行服務經驗,讓滴滴團隊在進入例如圣保羅以及墨西哥城等海外大城市之前

59、就有足夠的運營儲備;二是進入當地滴滴會推進本地化的運營,國內員工與海外員工協同運作。圖35:滴滴巴西叫車APP及墨西哥外賣APP資料來源:公司 IPO 申報文件,圖36:滴滴海外投資歷程滴滴自2015年起積極投資海外出行平臺,扶持Uber海外市場競爭對手。除了自營業務之外,滴滴還在海外積極投資出行平臺。2015年滴滴投資Uber在北美洲的主要競爭對手Lyft,并投資了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出行軟件Grab。2016年,基于與Lyft的合作,“滴滴海外”上線,滴滴用戶可以通過滴滴APP在北美市場進行叫車服務,呼叫Lyft司機。2017-2018年滴滴先后投資東南亞,印度,巴西,迪拜等地區頭部的出行平臺

60、, 2018年進一步并購了巴西最大共享出行平臺99Taxis,加速在拉丁美洲的擴張步伐。數據來源:IT桔子,公司官網,國際業務2020年整體交易量為13.5億次(包含出行以及外賣業務),同比增長40.1%,疫情之后外賣業務的快速增長抵消了出行業務下滑的影響。20年全年GTV為255.8億元,同比增長11.4%,增幅小于同期交易量增長,主要是因為客單價相對較低的外賣業務訂單數增長更快。單季度來看,疫情影響自20Q2開始,Q3在外賣業務的驅動下,國際業務交易量環比回升明顯。從客單價來看,外賣業務的客單價低于出行業務,可以看到平均每訂單交易額自20Q2開始有所下降。圖37:滴滴國際業務交易量(百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