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緒論0.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主要運用(化學理論和方法)及其它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等研究(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學科。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天然藥物化學成分大多屬于(有機物),按其生物合成途徑可分為(一次代謝產物)和(二次代謝產物)。天然藥物二次代謝產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徑為(甲戊二羥酸途徑)、(莽草酸及桂皮酸途徑)、(醋酸丙二酸途徑)、(氨基酸途徑)和復合途徑通過乙酸-丙二酸途徑能生成(脂肪酸)、(酚類)、(蔥酮)等化合物。通過甲戊二羥酸途徑能生成(萜類)、(甾體)化合物。通過莽草酸途徑衍化生成(苯丙酸)、(香豆素)、(木脂素)等化合物。天然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應根據被提取成
2、分的(化學性質)和考慮各種提取分離技術的(應用范圍)和(原理)進行選定,使所需要的(成分)能充分地得到提取和分離。采用溶劑法提取天然藥物有效成分要注意(溶劑極性),溶劑按(極性)可分為三類,即(水),(親水性)和(親脂行)。超臨界萃取法是一種集(提取)和(蒸餾)于一體,又基本上不用(回收溶劑)的新技術。天然藥物化學成分中常見基團極性最大的是(酸),極性最小的是(烷)。利用天然藥物成分混合物中各組成分在兩相溶劑中(分配比),可采用(兩相溶劑萃取法)而達到分離。利用天然藥物化學成分能與某些試劑(反應生成沉淀),或加入(另一溶劑)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特點,可采用(沉淀
3、法)進行分離。凝膠過濾色譜又稱排阻色譜、(分子篩濾過),其原理主要是根據凝膠的(分子篩大小)和被分離化合物分子的(分子大小)而達到分離目的。離子交換色譜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離度)差異進行分離。離子交換劑有(低交聯度)、(中等交聯度)和(高交聯度)三種。大孔樹脂是一類沒有(可解離基團),具有(多孔結構),(不溶于水)的固體高分子物質,它可以通過(物理吸附)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而達到分離的目的。第二章糖和苷類化合物多糖是一類由(兩個)以上的單糖通過(苷)鍵聚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由幾百甚至幾千個單糖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糖的絕對構型,在哈沃斯(Haworth)式中,只要看六碳吡喃糖的C5(五碳
4、咲喃糖的C4)上取代基的取向,向上的為(B)型,向下的為(a)型。端基碳原子的相對構型a或B是指C1羥基與六碳糖C5(五碳糖C4)取代基的相對關系,當C1羥基與六碳糖C5(五碳糖C4)上取代基在環的(同側)為B構型,在環的(另一側)為a構型。苷類是(糖)與另一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基碳原子)連接而成的一類化合物,苷中的非糖部分稱為(苷元或配基)。苷中的苷元與糖之間的化學鍵稱為(苷鍵),苷元上形成苷鍵以連接糖的原子,稱為(苷鍵原子)。苷元通過氧原子和糖相連接而成的苷稱為(氧苷),根據形成苷鍵的苷元羥基類型不同,又分為醇苷、酚苷、酯苷和氰苷等。苷類的溶解性與苷元和糖的結構均有關系。一般而言,苷元是(
5、親脂性)物質而糖是(親水性)物質,所以,苷類分子的極性、親水性隨糖基數目的增加而(增大)。由于一般的苷鍵屬縮醛結構,對稀堿較穩定,不易被堿催化水解。但烯醇苷、酚苷、酯苷和(0位吸電子基團)的苷類易為堿催化水解。第三章苯丙素類化合物苯丙素類化合物在生物合成上均來源于(桂皮酸途徑),生物合成的關鍵前體是(對羥基桂皮酸)。香豆素因具有內酯結構,可溶于堿液中,因此可以用(堿溶酸沉法)法提取,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揮發性),可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廣義的苯丙素類成分包含(簡單苯丙素類)、(香豆素)、(木脂素)、(木質素)、(黃銅類)。天然香豆素類化合物一般在(c7)具有羥基,因此,(7-羥基香豆素)可以認為
6、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母體。天然香豆素可分為(簡單香豆素)類、(吡喃香豆素)類、(咲喃香豆素)類、(其他香豆素)類。香豆素類具有(內酯)結構,可以發生異羥肟酸鐵反應而顯(紅色)色。7香豆素類化合物結構中a-吡喃酮在紅外光譜上的吸收信號主要有(a-吡喃酮羰基)、(芳環的雙鍵)、(咲喃環雙鍵)。桂皮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桂皮醛),當歸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阿魏酸)。茵陳的主要成分是(濱篙內酯),具有(利膽)的作用。秦皮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七葉苷、七葉內酯),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木脂素是一類由兩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組成木脂素的單體有四種,分別為(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和(烯
7、丙苯)。聯苯環辛烯型木脂素的主要來源是(五味子)屬植物。在木脂素提取分離過程中應注意盡量避免與酸、堿接觸,因為其生理活性常與(手性碳)的構型有關。木脂素在用溶劑提取分離過程中容易(樹脂)化。可用Labat反應來檢查木脂素類化合物中(亞二甲氧基)的存在與否。采用(co2超臨界萃取)提取分離五味子中的木脂素成分,具有無有機溶劑殘留,簡化工藝的優點。五味子中的木脂素對肝有保護作用,它能明顯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轉氨酶)水平。第六章習題一、解釋下列名詞生源的異戊二烯定則經驗的異戊二烯定則L-B反應Enrlich氏試劑環烯醚萜揮發油7腦二、選擇題1、開鏈萜烯的分子組成符合下述哪項通式:()(CH)B.(
8、CH)C.(CH)D.(CH)2、中草藥中地黃、玄參、梔子中的主要成分是:()A.黃酮類B.生物堿類C.環烯醚萜類D.皂苷類3、在青蒿素的結構中,具有抗瘧作用的基團是:()A.羰基B.過氧基C.內酯環D.C位H的構型4、下列化合物可制成油溶性注射劑的是:()A.青蒿素B.青蒿琥珀酯鈉C.二氫青蒿素D.蒿甲醚5、紫杉醇是20世紀天然藥物化學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可用于晚期轉移性卵巢癌的治療。請問該化合物屬于下列哪類天然化合物:()A.木脂素類B.倍半萜C.二萜D.生物堿類6、從生源關系上看,萜類化合物由下列哪一物質生物合成而得:()A甲戊二羥酸B.莽草酸C.異戊二烯D.醋酸-丙二酸7、在酸水條件
9、下加熱,植物組織易變黑者提示可能含:()HOOAB銀杏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黃酮、萜內酯B.有機酸、蒽醌9、環烯醚萜屬于:()A.單萜B.倍半萜10、某成分具有芳香化性質,子生成各具顏色的化合物,8、C.生物堿、萜類D.三萜酸性介于酚酸之間,D.香豆素類C.二萜有酚的通性,其結構可能是:()可與多種金屬離D)C.丹參酮D.薄荷醇)冰片D.植物醇11、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是:(A.甘草酸B.雷公藤內酯12、下列化合物屬于萜類內酯的是A.冬凌草素B.青蒿素C.1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卓酚酮是一類變形的單萜,其碳架不符合異戊二烯法則;奧類化合物存在于揮發油的低沸點部分,檢測奧類化合物時多
10、用Sabaty反應;棉酚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生育作用;二氫青蒿素的抗瘧效果優于青蒿素;14、用AgN03硅膠柱色譜法分離a-細辛醚(a)、0-細辛醚(b)和歐細辛醚(c),最先洗脫下來和最后洗脫下來的分別是:()A.a與cB.b與aC.c與aD.b與c15、提取苷類化合物時,為抑制或破壞酶常加入一定量的:()A.硫酸B.碳酸鈣C.氫氧化鈉D.碳酸鈉16、吉拉德(Girard)試劑T或P可用于分離揮發油中的:()A.酚性成分B.酸性成分C.醛酮類成分D.醇類成分17、樟腦的分子結構是:()BCD18、對含揮發性成分的的藥材提取揮發油,應采取的方法是:()A.煎煮法B.水蒸汽蒸餾法C.水冷
11、浸D.水回流提取TOC o 1-5 h z19、又稱精油,可隨水蒸氣蒸餾,與水不能混溶的揮發性成分是:()A.龍膽若苷B.環烯醚萜類化合物C.揮發油D.紫杉醇20、分離和鑒定揮發油的最好方法是:()A.硅膠色譜B、氧化鋁色譜C、聚酰胺色譜D.氣相色譜21、揮發油中含羰基成分的分離可用:()A.1%HClB.5%NaHC03C.Girard試劑D.鄰苯二甲酸酐322、薄荷醇的結構是:()ABCD23、某揮發油分餾時,在高沸點餾分可見到藍色、紫色或綠色的現象,表示可能含有:()A.不飽和化合物B.奧類C.酚類D.過氧化物24、采用分餾法分離下列成分,各成分餾出的先后順序為:()四、填空題1、Ter
12、penes是扌旨的化合物,具有的通式,其分類依據是。2、環烯醚萜(Iridoides)為的縮醛衍生物,是a異戊醇bcCHOdA.ab-cdC.dbcaB.a-cb_-dD.cbda25、以溶劑法提取揮發油時,A.95%乙醇B.氯仿首選的溶劑是:()C.石油醚(3060r)d.石油醚(6090r)而構成的。天然的環烯醚萜多以的形式存在,結構類型可分TOC o 1-5 h z為、。3、苷類提取過程申,為了破壞酶的活性,常在藥粉中拌入或用和溶劑提取。5、生源異戊二烯規則指出Terpenoids的真正前體是,Diterpenoids的分子通式為。6、單環單萜由于環合的方式不同,產生不同的結構類型,有型
13、、型和型等,常見的是型。7、萜類化合物一般為親脂性成分,難溶于,易溶于有機溶劑,可溶于醇。但萜類化合物若與糖成苷,則具,易溶于,難溶于有機溶劑。8、揮發油的化學組成包括有、等類成分。9、吉拉德試劑是一類帶有基團的酰肼,常用的有和。10、組成揮發油的萜類化合物主要有和及其含氧衍生物。11、要從揮發油的乙醚液中分離出含羰基的萜類成分時,可加入及10%的促進反應。反應完畢后加水稀釋,則反應產物溶TOC o 1-5 h z于。12、揮發油在低溫放置時析出的固體成分俗稱為,例如和。13、揮發油的提取方法有、14、奧類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它存在于揮發油的餾分,在揮發油的氯仿溶液中,加入溶液,若產生時,表明
14、有奧類化合物存在。向揮發油的無水甲醇溶液中加入時,如產生時,亦表示有奧類存在。TOC o 1-5 h z15、目前揮發油常用的分離方法有、和。16、蒸餾法是提取揮發油的常用方法,可分為和。17和。衡量揮發油質量的化學指標有、。五、簡答題1、萜類化合物的分類依據是什么?揮發油中主要含哪些萜類化合物?2、敘述萜類化合物的生源途徑。3、穿心蓮內酯類屬于哪種類型?主要有哪些成分?寫出結構,分析其極性大小,設計提取分離方法。4、試從化學成分角度解釋地黃、玄參炮制后顏色變黑的現象。5、怎樣檢識揮發油中含有奧類化合物?6、青蒿素是我國學者從中藥青蒿(Artemisiaannua)中發現的治療瘧疾的有效成分,
15、構效關系研究表明分子結構中的過氧基為其抗瘧活性基因,但該化合物生物利用度低,影響其療效的發揮。為解決此問題,科學家進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對我們從事天然藥物化學研究有何啟示?7、揮發油如何保存?為什么?8、某揮發油的薄層點滴反應結果如下:a)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劑,深藍色;b)2,4-二硝基苯肼試劑,黃色;c)三氯化鐵乙醇液,藍色。試根據檢出結果提示的化學成分類型設計分離工藝。9、某揮發油中含以下幾種成分,如采用硅膠薄層檢識,以醋酸乙酯-石油醚為展開劑,試與出各成分Rf值大小排列順序。AOCOCH3BD10、分別簡述亞硫酸氫鈉法和Girard試劑法分離揮發油中的醛、
16、酮類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步驟。11、硝酸銀硅膠柱色譜分離萜類成分的異構體(雙鍵的數目和位置不同引起)比較有效,其依據的原理是什么?并以a-細辛醚、P-細辛醚和歐細辛醚的混合物為例說明之。12、簡述萜類揮發油結構寫沸點的關系。13、揮發油的提取方法有哪些?試比較各種方法的應用特點。14、某種植物中提取的揮發油,用化學方法分離流程如下,試確定各萃取部位的成分。A中性成分B酚性成分C堿性成分D羧酸性成分E醛類成分揮發油乙醚液酸水層Jl%HCl萃取乙醚層5%NaHC03乙醚層堿水層)乙醚層加成物乙醚層)()堿水層)六、試用簡單的化學方法區別下列各對化合物七、判斷題1、揮發油是一類組成極其復雜的混合物,生物活性多樣,主要存在于種子植物中。()2、揮發油幾乎不溶于水,在常溫下涂在紙片上經揮散后會留下持久性油斑。()3、揮發油都比水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作務實活動方案
- 小學閱讀評比活動方案
- 山西開學第一課活動方案
- 工地宣講活動方案
- 少兒戶外詩歌會活動方案
- 展廳游戲活動方案
- 工會國慶朗誦活動方案
- 小店電信活動方案
- 少先隊義賣活動方案
- 小學課程育人活動方案
- (高清版)DG∕TJ 08-9-2023 建筑抗震設計標準
- DB44-T 2605-2025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能源消耗計算與限額
- 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讀
- 《心血管病介入治療新技術》課件
- 風力發電運維值班員(技師)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附答案)
- 物業管理定價策略與實施路徑
- 基于機器學習的網絡攻擊行為模式識別-洞察闡釋
- 出國培訓考試題庫及答案
- 《腎動脈解剖》課件
- 2025年中國智能隔離式安全柵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湖南益陽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