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平工程結算審計重點_第1頁
場平工程結算審計重點_第2頁
場平工程結算審計重點_第3頁
場平工程結算審計重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場平工程結算審計重點編稿時間:2014-10-10來源:市審計局作者:武漢市審計局陳祥場平工程沒有復雜的鋼筋砼工藝,沒有煩瑣的設備安裝過程,也沒有華麗的裝飾裝修, 其絕大部分工作量就是土方,工作內容也就是土方的挖、運、填這些表面上看比較簡單的 工序,所以對于場平工程的結算,審計人員往往容易掉以輕心。其實場平工程看似簡單, 但是由于其隱蔽性高,實際完工情況不易復測,所以挖、運、填每道工序中都可能暗藏很 多玄機,施工方很容易舞弊,結算中弄虛作假、高估冒算的情況很普遍。因此挖、運、填 工作是否真實、合理,是場平工程結算審計的重點。筆者曾對一個場平工程在中介機構初審基礎上進行了復核,復核過程中借鑒了有

2、位同 事在交流學習活動中講解的場平土石方工程審計方面的知識,其中介紹的某些方法和注意 事項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和幫助,發現并糾正了中介機構初審結果中的不妥之 處,審減率從初審時的不足5%提高到最終的11%。現結合工程實例,對場平工程結算中土 方挖、運、填工作易出現的真實性、合理性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和歸納總結。一、與標高有關的問題要特別關注理論上來說,場平工程幾乎所有的土方工程量都要通過標高來計算,標高一變,相應 的挖、運、填工程量都要受到影響,可見標高在場平工程中的重要性。這里所指的標高主 要是場平工程的原始地面標高、設計完工標高和竣工圖竣工標高。某一區域的土方挖填量 與標高的關系,可參

3、見如下公式:設計填方高度=設計完工標高-原始地面標高設計挖方高度=原始地面標高-設計完工標高實際填方高度=竣工圖竣工標高-原始地面標高實際挖方高度=原始地面標高-竣工圖竣工標高設計完工標高由設計單位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其解釋權完全在設計方,結算時只能按 設計要求計算;竣工圖竣工標高一般由施工方提供、監理方認可,如果竣工標高與設計標 高差異較大,則要認真分析以哪種標高為準進行結算比較合理;原始地面標高一般最初由 勘察單位提供,設計單位在出設計圖的時候往往會對勘察單位提供的原始標高進行一定的 處理后自行取定,所以土方設計方格網圖上標注的原始標高不一定就能代表相應位置真實 的原始地貌標高,如果發現設計

4、方格網圖上的原始地面標高有多處完全相同,或者與勘察 單位提供的原始地貌圖上相應位置的標高差異較大,那么就要注意是否存在設計單位有意 修改原始標高的情況。案例一:設計單位篡改原始地面標高,導致土方工程量虛增。疑點發現:1、在大部分塘范圍內,設計圖方格網角點標注的原始地面取定高程普遍比 相應位置原始自然地面的勘測標高要低,設計方格網上塘邊緣處原始地面取定高程甚至比 塘中心位置原始自然地面的勘測標高還低,不合常理。2、通常情況下,原始地面都有一定 的起伏,其高程數據一般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不可能出現多處高程完全相同的情況。但 是在設計圖部分塘范圍內,方格網角點標注的多處原始地面取定高程為完全相同的整

5、數。疑點分析:由于此版設計圖是在招投標后重新出具的調整版圖紙,從上述疑點初步判 斷設計院在方格網圖上很可能對原始地面標高進行了調整處理。填方區域在設計完工標高 不變的情況下,調低原始地面標高就會使得單位面積上的填方高度增加,從而導致按設計 圖計算得出的需填方量增加。所以,該問題的關鍵在于弄清楚設計院出具的調整版圖紙是 否真的對原始地面標高進行了調整處理,該調整是否合理。疑點落實:找建設方提供了招投標時的原始版設計圖紙,發現在大部分塘范圍內該版 圖紙方格網取定的原始地面高程與相應位置原始自然地面的勘測標高基本一致,但是調整 版圖紙方格網取定的原始地面高程比招標時的原始版設計圖紙上相應高程低,導致

6、填方量 增加1萬多立方米。另一方面,找建設方提供變更調整以后的原始自然地面勘測圖,發現在變更調整范圍 以外區域的原始自然地面標高與變更前的相應標高一致,而上面提到的有問題塘區域不在 變更調整范圍內。同時,勘察單位人員也表示第二次測量只是針對場區內有變更調整的地 方,調整范圍以外的原始地面標高在招標前后兩次測量時沒有變化。可見,設計院出具的調整版圖紙確實對原始地面標高進行了不合理的調整處理,導致 結算時計算出的土方需方量虛增,從而引起相應工程量的土方挖、運、填等一系列工作虛 增。問題解決:把上述問題向建設方反映后,建設方承認調整版的設計圖紙取定的原始地 面標高確實存在問題,變更調整范圍以外的土方

7、工程量結算以招標時原始版設計圖上的原 始地面取定標高為準,調減需方量1萬多立方米,相應的土方挖、運、填等工程量隨之調減。 施工方同意此結算方式。二、土方挖填之間的邏輯關系要厘清,挖填工序的合理性要善于辨別正常好土的挖填平衡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里不再贅述。但是場平工程往往不僅僅 只是對好土的挖填處理,通常場區內會含有一些垃圾、表面雜土、樹兜、淤泥等需要清除 出場的廢料,對于處理這些廢料所發生的挖填工作,其合理性一定要進行仔細的邏輯分析。 因為廢料的處理一般是在簽證單中體現,如果看到簽證單上建設方和監理方對施工方提出 的廢料處理有關事項都進行了認可,從而輕信簽證上的所有事項都是真實的,這樣就很容

8、 易被蒙蔽。案例二:設計完工標高以上必須清除的場內垃圾,計取同體積的土方挖、運、填工作 不合理。疑點發現:在某張簽證單中對現場所有開挖的垃圾量計取了同體積好土的挖、運、填 工作,建設方、監理方對此進行了認可,送審結算中也是按此計取。這意味著設計的場平 完工高程在所有的垃圾頂面以上,但是從施工方提供的現場照片來看,垃圾堆頂面已經大 大高出周圍道路、場區的自然地面了,如果這樣施工,場平完工標高就會高出周圍道路、 場區自然地面很多,這樣的情況似乎不太可能。疑點分析:如果現場堆積的垃圾在設計完工高程以下,那么把垃圾挖走后留下的“坑” 確實需要用好土來填實;但是如果垃圾在設計完工高程以上,則屬于本來就應

9、該挖走的內 容,垃圾清運出場后任務就結束了,如果再計取調用同體積的好土來“填坑”的工作就沒有 道理。送審結算中施工方對現場所有開挖的垃圾量計取了同體積好土的挖、運、填工作, 相當于視認為所有的垃圾都在設計完工高程以下,那么該區域的場平完工高程就會遠遠高 出周圍道路、場區的自然地面,一般場平工程都不會有這樣的設計。所以弄清垃圾在場區 的分布范圍,然后將垃圾頂面標高與設計完工標高對比,這樣才能有效判斷是否所有的垃 圾挖除后都需要用好土來進行補坑回填。疑點落實:由于設計圖上沒有標明垃圾的分布區域,于是讓勘察單位出具了一份場內 垃圾分布位置及標高測量圖。發現垃圾的分布區域與設計圖上的挖方區基本吻合,垃

10、圾的 頂面標高與設計圖上的原地面標高基本一致,可見垃圾的頂面標高在設計完工標高以上, 所以至少有部分垃圾挖除后不需要用好土進行補坑回填。下一步需要落實的是設計完工標高以上是否全部為垃圾,其中是否存在可利用的土方, 這部分垃圾如何計量。從勘察方了解到,經勘察探測,場內垃圾在原自然地面以下就存在, 后來慢慢堆積一直堆到了設計完工高程以上的位置。于是可以判斷,設計完工標高以上全 部為垃圾,這部分垃圾量就是按圖計算的挖方量。問題解決:通過以上分析,設計完工標高以上的約7000立方米垃圾挖除后不需要用好 土進行補坑回填,扣除相應體積好土的挖、運、填工作內容,施工方表示同意。案例三:垃圾壓實處理計取不合理

11、。疑點發現:在某張簽證單中對現場的垃圾計取了開挖、外運和回填碾壓工作,建設方、 監理方對此進行了認可。其中回填碾壓結算時按照原投標清單中建筑垃圾回填壓實工序要 求的單價計取。按照常理,場內垃圾一般情況下要么就地回填,要么清除出場,而該簽證 中的垃圾既有外運又有回填的情況似乎不太合理。疑點分析:設計圖中說明場內粒徑小于10cm的建筑垃圾可以進行翻挖后回填壓實,但 是生活垃圾要徹底清除。原投標清單中對垃圾的挖方描述為,建筑垃圾翻挖處理,建筑垃圾 粒徑小于10cm”;對垃圾的填方描述為“建筑垃圾處理,密實度為90%”。可見原清單中的垃 圾回填壓實是針對可以就地回填的建筑垃圾而言,但是變更后的簽證單及

12、施工圖紙會審記 錄中均顯示場內堆積的垃圾要求全部清除,所以結算時就不存在將挖出的垃圾進行場內回 填的情況。既然該部分垃圾不可能在場內碾壓回填,那么施工方計取的是否為垃圾在棄土場的碾 壓回填呢。顯然將垃圾運到棄土場后也完全沒有必要對棄置的垃圾進行密實度為90%的壓 實處理。可見,結算按照建筑垃圾回填壓實工序要求計取的垃圾回填碾壓工作很可能是虛 構出來的。疑點落實:詢問建設方為什么要對垃圾進行碾壓回填,碾壓回填究竟在何處進行的。 建設方表示,場內垃圾全部按設計要求進行了清除,垃圾在棄土場進行了適當的推平處理, 沒有進行原清單中描述的密實度為90%的壓實處理。施工方也表示,垃圾運到棄土場后要 用推土

13、機進行一定的推平,否則后續的垃圾無法堆放。問題解決:外運的垃圾回填碾壓工作在結算中不計取。考慮到建設方和施工方提出的 垃圾在棄土場推平處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時建設方后來也補充了垃圾在棄土場推平的 證明材料,結算對外運的垃圾計取適當的推平費用。案例四:挖淤泥計取方式不合理。疑點發現:簽證單中挖淤泥的方式為挖泥船挖淤泥、挖掘機轉兩次淤泥,然后再用挖 掘機將淤泥裝車,建設方、監理方對此進行了認可。送審結算中基本上也是按照簽證中的 工序進行計價,只是將挖泥船換成了按抓鏟挖掘機套定額。施工方的理由是塘太大,塘中 的淤泥離岸邊太遠,必須要轉運才能把淤泥徹底清除。但是開挖塘中的淤泥是否真的需要 這么復雜的

14、工序,值得推敲。疑點分析:由于本工程的淤泥開挖工作不是在水面進行,開挖之前要抽干塘中的水, 同時投標的措施費中也計取了抽排水費用,所以采用挖泥船是不可能的。而且不是所有的 塘都很大,有些比較小的塘中淤泥不需要轉運就可以清除,較大塘岸邊的淤泥清除也不需 要轉運。所以,不是所有的淤泥都需要進行簽證上那么多次的轉運。疑點落實:把分析的道理向施工方進行說明,施工方承認確實有些部位淤泥轉運次數 比較多,有些部位的淤泥不需要轉運,但是具體的量沒有分別統計。問題解決:經過與施工方協商,綜合不同的開挖部位考慮后,按照一次抓鏟挖掘機挖 淤泥不裝車加上一次普通挖掘機挖淤泥裝車計取淤泥的開挖費用。三、土方運輸計取方

15、式的合理性、運輸距離的真實性要注意施工方在結算時,往往會找種種理由通過變更的形式將原招投標時約定的土方運距增 加,然后對原投標單價進行重新組價。這個時候,就要注意是否存在重新組價套取定額不 合理以及虛報運距的情況。案例五:棄土運距套取的定額項不合理。疑點發現:淤泥、清表土等棄土運距在招標清單的描述中為5km,但是簽證單中簽訂的 棄土運距變為7.3km。由于08版土石方定額中自卸汽車運土方的定額項是km以內、7km 以內、10km以內這樣分檔,結算時施工方就按照10km以內的定額項重新組價。既然定額 是這樣分檔的,7.3km確實是在7km以外10km以內,施工方這么套用表面上似乎也沒錯。 但是7

16、.3km只比7km增加了0.3km,結算卻要求計取增口3km的費用,明顯不太合理。疑點分析:自卸汽車運土方定額項10km以內比7km以內增加了4.03元/m3。同樣是在 08版土石方定額中,自卸汽車運建筑垃圾的定額中列了“每增減1km”項,每增加1km的建筑 垃圾運輸定額費用為1.92元/m3。因為相同體積的建筑垃圾比土方的重量大得多,所以在運 距一樣的情況下,運建筑垃圾的費用比運土方要高一些。可見,就算把7km到7.3km增加的 0.3km 土方全部當作建筑垃圾,按“運建筑垃圾”定額項套取,其增加的費用比按“運土方” 定額項套取還低一半,充分說明施工方結算中這樣的定額套取方式不合理。另一方面

17、,簽證單中確定的7.3km運距有可能是施工方玩的一個花招,實際運距也許在 7km以內,施工方為了結算時能按照10km以內的定額項計取運費,想辦法讓建設方、監理 方在簽證單中把運距簽成7.3km。如果能證明運距就在7km以內,就能更有力地駁倒施工方。疑點落實:在網上下載了本工程區域的地圖并打印出來,找機會讓施工方自己在地圖 上指明棄土點位置及棄土路線,然后自己在網上通過地圖測距功能進行測量,測得從本工 程地點經施工方指明的棄土路線到達施工方指明的棄土點大致位置距離為6km多,完全可 以按照7km以內的運土定額項套取。于是把棄土運距的定額套取問題以及地圖實測的運距情況向施工方說明。施工方不同 意按照7km以內的運土定額項套取,其理由是地圖上量的這個“6km多”是主干道上棄土路 線的長度,相當于只是本工程場地和棄土場邊緣的距離,但是整個棄土路線長度還應包括 在這兩端場地上的場內運輸距離,場內運輸也有好幾百米。問題解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