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概念以及兒科學發展史_第1頁
兒科學概念以及兒科學發展史_第2頁
兒科學概念以及兒科學發展史_第3頁
兒科學概念以及兒科學發展史_第4頁
兒科學概念以及兒科學發展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兒科學概念及兒科學發展史第一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中醫兒科學的概念 中醫兒科學是以中醫學理論體系為指導,用中醫治法與手段,研究小兒生長發育、生理病理、喂養保健、及各類疾病的診治和預防的一門學科。 小兒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兒科學就是研究該階段有關疾病的防治,促進身心健康及正常發育的一門綜合性醫學學科。中醫兒科學是一門臨床科學,它既有中醫的特點,又有兒科的特點。中醫的特點是指中醫的基礎理論為指導;兒科的特點是指兒童的生理、病理;疾病的分類、發病、疾病發展的特征及疾病預后的特點等均有自己的特殊性。第二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現代中醫兒科學的特征中醫的特點中

2、醫理論體系中醫兒科學的治療手段(預防手段)年齡特征生長與發育生理與病理喂養與保健疾病(與內科及其他各科的不同點,如外科、婦科、五官科、眼科等)現代醫學在中醫兒科中的特征年齡分期概念的體現預防接種生長發育的評估疾病的預防與診治其他特征:兒童妊娠史、出生史、生長發育史、預防接種史、傳染病史等。第三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現代醫學對兒科的基本認識:全身組織和器官逐步成長;體格、心理及精神行為均在不斷發育的過程中,遺傳性先天性疾病最為多見;感染性及后天性疾病易于發生,環境因素對機體的影響也非常明顯。這一時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遠超成人階段。兒科的范圍和任務:兒科學的范圍既有醫療,又有

3、預防,又涉及到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目前的任務是防、治結合,長遠的任務當以“健康的兒童、為人類的未來”為出發點,為改善下一代的體質而傾注全力(如計劃生育、孕前及產前保健、減少先天畸形和智能低下,降低新生兒死亡率等都是重要的婦幼衛生項目;圍生期保健、新生兒及嬰兒保健及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兒童保健都是重要的兒童保健工作。)。兒科學與成人醫學的不同點解剖方面(各個系統如呼吸、消化等)生理方面(如年齡越小,生長越快,熱量需示越大:成人209J/KG;兒童460502J/KG)疾病方面免疫方面診斷方面預后方面預防與治療兒內科與其他各科的協作第四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案例一肺風痰喘

4、案病者 王姓孩,年一歲二月,住琶山。病名 肺風痰喘。原因 素因兒衣太厚,內有伏熱,繼因風傷肺而暴發。癥狀 身熱面紅,頓咳抱首,痰鳴氣壅,忽然大喘,胸高鼻煽,右脅陷下。診斷 脈不足憑,看指紋青浮而滯,此內經所謂“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龔云林所云:“俗稱馬脾風”也。小兒最多,病勢最急而險。療法 必先辛涼散其風,故以薄荷為君,辛潤(害谷)其痰,故以梨汁、姜汁為 臣,然病勢如此急烈,不得不用急救之藥,故以保赤散為佐,庶能降痰如馬,使以白蜜,不過緩保保赤散之烈性而已。處方 薄荷一厘 雪梨汁一杯 生姜汁兩滴 凈白蜜一小匙,上藥和勻,器盛,重湯頓一時許,調下保赤散三厘。效果 一劑即大吐痰而熱退,二劑喘鳴已

5、平,即能吮乳。原方去保赤散,薄荷霜,加鮮桑瀝一小匙,疾竟全瘳。(保赤散:出自古今醫方集成,又名保赤萬應散;方為巴豆霜、天南星、六神曲、朱砂。散劑,每袋為0.1克,半歲至周歲服一袋;周歲至四周歲服兩袋,白糖水調服。錄至全國名醫驗案類編P.55)中醫診斷上的特點病機特點治療特點劑型特點療效第五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中醫兒科學的三個基本特點生理、病理特點與成人不同病種、病因與成人與不同疾病的預后、治療與成人不同小兒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其生理、病理、預防、護理及疾病的發生、發展均有其自身的特點。小兒疾病在病因上較成人單純,以外感六淫、內傷飲食、先天因素居多;肺、脾兩經疾病 占大多數

6、。對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如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對某些疾病則不易罹患,如中風、冠心病、前列腺炎等。第六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一節 中醫兒科學發展簡史一、中醫兒科學的萌芽時期二、中醫兒科學的形成三、中醫兒科學的發展四、中醫兒科學的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七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中醫兒科學的萌芽期(遠古南北朝)1.小兒疾病 五十二病方:“嬰兒病癇”、“嬰兒瘛”說文:“瘛,小兒瘛病也”。內經:“乳子而病熱”“乳子中風熱”、“胎病”。2. 小兒醫:扁鵲。“小兒醫” 是關于兒科分科的最早記載。3.兒科辨治體系 黃帝內經:論述了小兒生長發育、體質特點

7、、先天因素致病,泄瀉、喘史等病證的診斷與預后。 內經中有關兒科的理論:靈樞衛氣失常“十八已上為少,六歲已上為小”;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素問通平虛實論“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歧伯日:手足溫則生,寒則死;”“帝日: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如何?歧伯日: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素問奇病論:“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為何?安所得之?歧伯日:病名為胎病,此得之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人發為癲疾也”。靈樞論疾診尺:“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間青脈起者,掣痛。大便赤瓣飧瀉,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

8、,手足溫,泄易已。”靈樞逆順肥瘦:“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 第八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傷寒雜病論:以六經辨治外感病、以臟腑辨治雜病,對后世兒科學辨證體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其中許多名方,如麻杏石甘湯、白虎湯、三承氣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等,至今為兒科臨床所常用。 4.兒科醫案:西漢淳于意以“下氣湯”治嬰兒“氣鬲病”。5.兒科著作:王末鈔小兒用藥本草,徐叔響療少小百病雜方。 張仲景:東漢人(142210)其所 說的“傷寒”即是泛指外感熱性病; 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 之類也”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張氏所創立

9、了治“傷寒”以六經辨證、治雜病以臟腑辨證為主的方法;為中醫臨床辨證論治,樹立了楷模;其所作傷寒論所用一百一十三方,金匱所用二百一十六方,自漢以來,臨床各科沿用至今,療效確切。用仲景方治療小兒之肺炎、腎炎、痢疾、腦炎等等疾病都有著卓越的療效;宋朝錢乙所作小兒藥證直訣就的在仲景金匱要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第九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中醫兒科學的形成期(隋朝宋代)(一)隋唐時期醫學教育:政府設立太醫署,內設少小科。兒科專業初步形成:1.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介紹小兒疾病有6卷,為小兒病因證候學之首。疾病分類與辨證:外感病分為傷寒、時氣兩大類,內傷病以臟腑辨證為主。正確的養育觀

10、:提出“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宜時見風日 。 2.唐代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首列“少小嬰孺方”,是最早記載兒科理法方藥的專篇。第十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諸病源候論的貢獻:諸病源候論是當時最完備的病因、證候學專著,書中論述了小兒雜病諸候凡六卷255候,是我國現存古代醫籍中有關兒科學最早的集中記載。其主要貢獻有:1.初步探索了小生理病理特點:如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百病候:“小兒氣血脆弱,病易動變,證候百端,若見其微證,即便治之,使不成眾病。”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養小兒候:“小兒臟腑之氣軟弱,易虛易實。”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盜汗候:“小兒陰陽之氣嫩弱,腠理易開

11、,若將養過溫,汗易出也。”此等論述均明確了小兒生長發育示健全成熟的生理特點和易于發病、病后易變、易虛易實的病理特點。2.提倡積極的小兒護養觀: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養小兒候:“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則令筋骨緩弱。宜時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硬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常當節適乳哺”,此即后世所謂“要得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的源頭。諸病源候論也有許多有關胎兒護養的論述,如提出妊娠若患病致胎不長,應“服藥以去其疾,益其氣血,以扶養胎也”。在論述妊娠傷寒、時氣、溫病、熱病等證候時,明確提出這些疾病傷胎、抬胎、甚則墮胎的特點。此較之西醫認為病毒可致墮胎早了1300年(19

12、41年,澳大利亞眼科醫生Cregg報告孕婦患風疹會引起新生兒先天性白內障,此后逐步認識到多種病毒性傳染病會造成胎兒先天性異常或流產,這也是隋以后的1300多年了。)3.建立了兒科病因證候學:諸病源候論記載了兒科病證255候,包括了小兒外感疾病、內傷雜病、新生兒疾病、外科疾病等,書中所稱多種小兒病名至今沿用,如驚、癇、解顱、胎疸、遺尿、夜啼、脫肛、鵝口、口瘡、臍瘡等。諸病源候論構建了兒科病因學的框架,在外因方面,書中論及了風、寒、暑、濕、熱,尤其是明確了時病的病因,“是四時之間,忽有非節之氣,”即時氣、天行、毒厲之氣等。內因方面有驚怖等情志因素,也有衣著過溫、乳哺不當等將養因素。更強調胎養失誼的

13、先天因素和各種身體素質因素。此外,對小兒疾病的病理機制的闡發也極精準,如論滯頤,為“由脾冷液多”,癇候“發病之源風癇、驚癇、食癇是也”等。 第十一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3.最早的兒科專著-顱囟經 首創“純陽”理論; 闡述小兒脈法、囟門診察法; 論述了驚、癎、疳、痢、火丹等的證治; 內服藥多采用丸、散劑,共載56方,外治方達28首純陽:指小兒在生長的過程中,表現為生機旺盛,蓬勃發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并非說小兒有陽無陰或陽亢陰虧之體。第十二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宋代的兒科成就專業分科設小方脈專科著作 錢乙及其所作的小兒藥

14、證直訣:小兒藥證直訣原本失傳,現存者 是錢乙的弟子閻季忠據自己所存的資料重新編集而成的;成書于宣和元年 (1119年)共三卷;是我國較早系統信論述兒科疾病的一本專著,也是世界 上現存第一部以原本形式保存下來的兒科著作。宋朝錢乙所創的五臟辨證, 即從金匱要略中繼承而來;錢乙生于景佑二年(1035年)。卒于政和 七年(1117年),終年八十二歲;幼年喪母,父又隱匿姓名東游海上,姑 母收為養子,于少年時隨姑父呂氏學針灸,二十歲開始行醫,專治兒科,四 十歲時已是山東著名的兒科醫生。五十歲時因治愈神宗的子女而提為翰林醫 官,后又提為太醫丞。在皇家服務期間,曾借病辭聘歸里,后死于故里。 其還著有傷寒指微等

15、書,現僅存小兒藥證直訣。閻季忠與錢氏同時 或稍小,幼時多病,屢經錢氏治療而痊。此書是閻氏悉心學習錢氏學問、收 集錢氏方書整理而成。 第十三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小兒藥證直訣的學術成就:明析了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錢氏在其作中創立了小兒五臟辨證的綱領,總結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是:“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后人萬全(明)在其基礎上提出了小兒“五臟之中,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腎常虛”,“心常有余、肺常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育嬰家秘)如治療肝病的大清膏;治療脾病的異功散、七味白術散;治療心病的瀉心湯、導赤散;治療肺病的阿膠散;治療腎病六味地黃丸 。確立了小兒五臟辨證綱領

16、:以風、驚、困、喘、虛歸納肝、心、脾、肺、腎的主要證候特點;以虛、實、寒、熱來判斷臟腑的病理變化;用五行來闡述五臟之間以及五臟與氣候時令之間的相互關系;立五臟補瀉諸方來作為治療的基本方劑。善用清涼、注重脾腎,在治療小兒疾病的過程中,錢氏善用清涼,如所用大清膏、抱龍丸、瀉心湯、導赤散、大黃丸、利驚丸等對后世的溫病學派有著很大的啟發。 巧載古方、勇創新方:如六味丸,異功散、為化載古方;瀉白散、益黃散,為自創新方。 小兒藥證直訣的不足:辯證略于六腑;用藥多用金石重墜、毒生猛烈之品,多為現代所不用。 第十四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2.董汲(j )小兒斑疹備急方論 善用寒涼,是第一部有

17、關痘疹的專著。3.陳文中小兒痘疹方論、小兒病源方論 陳氏為痘疹用溫補學派的創始人。4.劉昉( fng)等幼幼新書 整理、匯集了宋以前兒科學術成就。5.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認為臍風和成人破傷風為同一病原,提出了燒灼法斷臍的預防方法。 總之,我國兒科學的形成,始于晉唐而成于宋。第十五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中醫兒科學的發展期(元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金元時代兒科成就 1.金元四大家 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朱丹溪。 2.曾世榮著活幼口議及活幼心書 詳論初生諸疾, 議證論候翔實。 首倡急驚風之“四證八候” ,并提出鎮驚、截風、退熱、化痰諸法,所立琥珀抱龍丸、鎮驚丸等療驚方,

18、沿用至今。提出“驚風三發便成癇”以及“瘀血成癇”等創見性的觀點。 將小兒病因病機診治等編成七言四句歌訣,并加以注解,便于理解記誦 和普及。 第十六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明清時代兒科發展1. 名醫輩出,著書立說。 薛鎧、薛已父子保嬰撮要 五臟證治為綱,溫脾補腎求本,臨床多用益黃散、理中湯、補中益氣湯、地黃丸等。 外癥兼辨經絡,治以內外相合。其中采用火燒斷臍法預防初生兒破傷風,開創小兒外科之先河。第十七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萬全育嬰秘訣幼科發揮片玉心書。 “育嬰四法”:預養、胎養、蓐(r )養、鞠養。(保健)“預養以培其元,胎養以保其真,蓐養以防其變,

19、鞠養以慎其疾” “三有余四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不足。(生理病理) “首重保護胃氣”:五臟有病,或泄或補,慎勿犯胃氣。創制牛黃清心丸、肥兒丸、養脾消積丸等名方。(治療)第十八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萬全的學術成就“育嬰四法”的兒童保健學說:育嬰秘訣十三科:“一曰預養以培其本,二曰 胎養以保其真,三曰蓐養以防其變,四曰鞠養以慎其疾。預養者,即調元之意 也;胎養者,即保胎之道也;蓐養者,即護產之法也;鞠養者,即育嬰之教 也。”(預養指孕育之前的培元之道,提出不可亂服壯陽、暖宮之藥,男子慎養 其精,女子靜養其血,交合時應“兩情欣洽”

20、。胎養即養胎護胎之道,提出要調 喜怒、節嗜欲,作勞不妄,節五味,不可妄投藥餌等。蓐養即圍生期保健,介 紹了回氣、拭口、斷臍、解胎毒、浴兒、哺兒等方法。鞠養是有關兒科保育之 法,育嬰秘訣鞠養以慎其疾四:“養兒須調護,看成莫縱弛,乳多終損 胃,食壅即傷脾,衾厚非為益,衣單正所宜,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 “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病理學說:萬全提出了小兒“五臟之中,肝常有余、脾常 不足,腎常虛”,“心常有余、肺常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等一系列的兒童 期生理病理特點; 強調“調理脾胃”臨床治療觀:萬氏強調調理脾胃在兒科治療學中的重要性,幼 科發揮調理脾胃:“人以脾胃為本,所當調理,小兒脾胃不足

21、,尤不可不調理 也調理之法,不專在醫,唯調乳母,節飲食,慎醫藥,使脾胃無傷,則根 本常固也。” 幼科發揮原病論:“脾胃壯實,四肢安寧,脾胃虛弱,百閏蜂 起,故調理脾胃者,醫中之王道也。” 第十九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王肯堂證治準繩幼科 集明代以前文獻之長,并加以發揮。重視防治結合,各類疾病證治全面,至今仍有實用價值。張介賓景岳全書:有“小兒則”等兒科8卷。重視母嬰關系,“大抵保嬰之法既病則審治嬰兒,亦必兼治其母為善”。辨證重在表里寒熱虛實,提出小兒“陽非有余”,“陰常不足”。治療上認為“臟氣清靈,隨撥隨應”,用藥注重甘溫扶陽。第二十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22、夏禹鑄幼科鐵鏡重視望診,從望面色、審苗竅辨臟腑寒熱虛實。運用“燈火十三燋”治療臍風、驚風等證,并提出“療驚必先豁痰,豁痰必先祛風,祛風必先解熱,解熱必先祛邪”之驚風治法,對后世影響較大。擅用推拿。謝玉瓊麻科活人全書 是一部麻疹專書,詳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癥的辨證和治療。首先提出“肺炎喘嗽” 病名。第二十一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陳飛霞幼幼集成 提出指紋診法綱領:“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風輕、氣重、命危”,至今為臨床所采用。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幼科要略 沈金鰲幼科釋迷2.免疫學的開端人痘接種法的發明和推廣第二十二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吳氏溫病

23、條辨解兒難對小兒生理及病理諸特點皆有創見,其貢獻有 吳鞠通溫病條辨解兒難提出了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的生理特點;“易于感觸,易于傳變”的病理特點;“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的用藥特點;六氣為病、三焦分證、治病求本等觀點。稚陰稚陽、易感易傳,闡明兒科生理病理特點。溫 病條辨解兒難俗傳兒科為純陽辨:“古稱小兒純陽, 此丹灶家言,謂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陽之謂。小兒稚 陽未充,稚陰未長者也”。其認為男子1624歲,女子 1421歲,才能“陰氣長而陽氣充”,在此之前,陰陽皆 處于稚嫩不足之態,即小兒物質基礎未健全,功能活動 未成熟的生理特性。溫病條辨解兒難總論:“且其 臟腑薄,藩籬疏,易于傳變;肌膚嫩,神

24、氣怯,易于感 觸。其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有對證,則莫 知其鄉。” 溫病條辨解兒難小兒痙病瘛病共有九大綱 論:“蓋小兒膚薄神怯,經絡臟腑嫩小,不奈三氣發 泄,邪之來也,勢如奔馬,其傳變也,急如掣電,豈粗 疏者所能當此任哉!”也即后世所總結的小兒“發病容易, 傳變迅速”的基本病理特點。 三焦分證,治病求本,論說疾病證治。吳氏論小兒溫 病,多以三焦分其證候。對小兒雜病也有許多心德,如 對小兒痙病的論治有九法備用即是。 第二十三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解放以后今天(公元20世紀中葉今天)特點:嶄新時期兒科古代四大證現狀:痧、痘、驚、疳多種重證的中醫治療現狀:新生兒破傷風、乙

25、腦、麻疹、小兒麻痹癥、重證肺炎、病毒性肺炎、痢疾、急慢性肝炎、腎炎、哮喘、秋季腹瀉等。第二十四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醫學教學方面:整理500多種古醫籍編寫中醫兒科學教材成立中醫院校,招收各層次學生第二十五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劑型改革傳統的丸散丹膏劑型現在的沖劑、口服液、栓劑、 膜劑、注射劑、滴鼻劑等第二十六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學術交流1983年9月成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兒科學術委員會此后各省市先后成立中醫兒科專業委員會開展學術交流科研水平提高第二十七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近現代名醫簡介:除小圃 除小圃(18871

26、961)上海人,近代著名兒科醫家。其學從祝味菊,用方多傷寒方;注重顧護陽氣,擅用溫藥,臨證時屢用峻劑以起沉疴,名噪一時; 案一、泄瀉:泄瀉六日不止,神倦肢清,啼泣淚少,納少。舌糙,脈息濡數。口渴引飲,津液不能上呈也。 黨叁三錢 白術三錢 干葛一錢五分 藿梗一錢木香七分 甘草七分 茯苓三錢 黃厚附片三錢(先煎) 烏梅炭一錢五分料豆衣三錢財 (此用七味白術散加減之方)第二十八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近現代名醫簡介:蒲輔周、王鵬飛等蒲輔周(18881975):四川梓潼人,三世精醫,十五歲繼承家學,三年后獨立行醫,后懸壺成都;解放后調中醫研究院。其對內、婦、兒科均有所長,尤其對溫病學

27、更為精到;其用藥輕靈純正,看似平淡,卻能恰到好處,已達到了舉重若輕,爐火純青的境界。 案一、痄腮案:閔、男,9歲,1964、4、29初診。腮腺炎已發病一周,兩側腫痛,體溫40,用銀花、菊花、連翹、板蘭根等病情不能控制。請會診:頭脹身重,困倦無力,不思飲食,小便短黃。脈浮濡而數,舌苔黃膩。春雨連綿,由濕熱內蘊上蒸,治宜通陽利濕為方:藿香三錢 佩蘭二錢 杏仁二錢 連皮茯苓三錢 苡仁四錢 前胡一錢 僵蠶二錢 苦桔梗一錢 生甘草五分 通草一錢 淡豆豉三錢 蔥白(后下)三寸 二劑 上方服一劑后,周身微汗出,體溫下降,小便利,腫勢明顯消散,頭脹身重隨減。兩劑后體溫趨于正常,飲食增加,脈濡微數,舌尖略紅,黃

28、膩苔退而未凈。病勢大減,余邪未凈。原方去豆豉、蔥白、加葦根四錢、梔子(炒)一錢,繼服二劑而愈。第二十九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近現代名醫簡介:王鵬飛王鵬飛:生于1911年,北京人,從事中醫兒科臨床五十年。醫術祖傳三代,遣方用藥獨具風格,人稱“小兒王”。 案一、大葉肺炎,李女,11歲,1971、5、25初診。六天來身熱3940,右上胸痛。兩天來咳痰中帶有血絲,納少,二便正常,曾服四環素養、合霉素無效,對青霉素過敏。查:T.39,發育中等,面色蒼白,精神差,心臟聽診正常,右上肺叩診濁音,呼吸音低,語音震顫,腹軟,肝脾未及,舌質紅,苔薄白,上腭紅,脈沉數。血Rt:白細胞20450/

29、立方厘米,中性粒細胞80%。胸片:右上肺大片陰影。診斷:大葉性肺炎,中醫屬肺胃蘊熱,治宜清熱肅肺。方用:青黛3g 銀杏9g 五倍子6g 寒水石9g 寒砂散3 g 三劑,服上方二后,體溫恢復正常,血Rt:白細胞為10800/立方厘米,中性粒細胞為30%。二診時將上方五倍子改為瓜蔞9g,繼服三劑。住院十二天咳嗽消失;第十五天肺部羅音消失,胸透:右上肺明顯吸收。 第三十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科研展望一中醫兒科的基礎研究江育仁“脾健不在補而在運”王烈“哮喘分期:發作、緩解、穩定;根苗并重”張奇文“肺脾腸相關論”“宣肺勿忘解表,清肺勿忘清腸,止咳勿忘化痰,化痰勿忘運脾,潤肺勿忘養胃,

30、標去勿忘培本”汪受傳“胎怯從補腎健脾證治”變蒸、純陽、稚陰稚陽研究診法研究治則研究臨床研究(預防研究)胎養胎教,優生優育藥自母傳,治胎兒可能發生的疾病,預防胎黃等扶正固本,增強體質流行病傳染病研究中醫兒童保健研究第三十一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科研展望二治療研究溫病與肺系病在兒科中的運用營養性疾病與脾胃理論在兒科中的運用藥物劑型改革及新劑型在兒科中的運用中醫兒科實驗研究動物“病、證”病理模型中藥藥理實驗第三十二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存在問題及展望血液系統疾病、哮喘、難治性腎綜、肝炎等純中醫治療尚未盡人意,須加強研究。劑型改革須加快步伐科研水平須提高繼承與發

31、展第三十三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復習題:1.掌握中醫兒科學的基本概念。2. 顱囟經意義。3.掌握錢乙及萬全的學術思想及其代表作、所作貢獻。4.了解張仲景、孫思邈、陳文中、陳飛霞、夏禹鑄等醫家的學術思想及其代表作。5.中醫兒科學的任務與研究范疇?第三十四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學習總結春秋戰國扁鵲為最早小兒醫西漢淳于意下氣湯治氣鬲病,記錄了兒科最早的醫案。兒科最終形成在-宋朝兒科現存最早專著:顱囟經 提出的小兒為“純陽之體”觀點。兒科著名醫家:“兒科之圣” 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概括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為“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辨證方面首創小兒五臟辨證體系

32、。第三十五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學習總結董汲:小兒斑疹備急方論是天花、麻疹類專著之始。幼幼新書:南宋劉昉,整理、匯集了宋代以前的兒科學術成就,是當時世界上內容最完備的兒科專著。朱丹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注重養陰認為六味地黃丸立意極好。明代萬全提出三有余四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虛。清-吳瑭: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第三十六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習題1. * 據我國古代文獻記載,最早有小兒醫的時期是:A. 春秋戰國至兩漢 B. 秦至兩漢 C. 隋唐 D. 唐朝 E. 宋朝2. 我國最早記載嬰兒病的醫書是:A. 內經 B. 千金方 C. 顱囟經 D.小兒藥證直訣 E.諸病源候論 3. * 我國古代文獻記載最早的小兒醫是:A. 巫方 B. 巢元方 C. 孫思邈 D. 錢乙 E. 扁鵲4. 我國什么時候對小兒疾病的認識和防治已有醫案記載:A. 春秋 B. 戰國 C. 秦漢 D. 隋唐 E. 宋元第三十七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習題5. * 相傳我國第一部兒科著作是:A. 小兒藥證直訣 B.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C. 顱囟經 D.幼幼新書 E.小兒病源方論 6. * 我國最早專篇記載兒科理法方藥的著作是:A. 小兒藥證直訣 B. 顱囟經 C. 小兒用藥本草 D.諸病源候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