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類重大項目申報指南doc(共37頁)_第1頁
產業類重大項目申報指南doc(共37頁)_第2頁
產業類重大項目申報指南doc(共37頁)_第3頁
產業類重大項目申報指南doc(共37頁)_第4頁
產業類重大項目申報指南doc(共3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39 -附件(fjin)1:產業(chny)類重大項目申報指南一、裝備(zhungbi)制造(一)先進大功率燃氣輪機組關鍵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重點支持F級燃氣輪機組系統設計、壓氣機、透平、燃燒室和控制系統方案設計研究,對高溫葉片包括材料、工藝及涂層技術進行研究,對燃燒室、透平、壓氣機等關鍵部件進行研發,開展結構設計技術、工藝制造技術和部件試驗驗證技術、機組控制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開展燃氣輪機透平機關鍵高溫不銹鋼鑄鍛件(如渦輪輪盤試驗件、燃燒室燃汽輪機缸體及蒸汽缸體等)制造技術研究,建立關鍵零部件加工知識庫及工藝參數優化選擇方法庫。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0300MW燃氣輪機、大功率燃氣

2、發動機、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發電機組等產品并形成產業化能力。(二)精密數控機床與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其應用針對智能制造裝備涉及的精密數控機床主機、工具系統、零部件制造、性能檢測等方面共性技術問題,重點研究精密加工中心動態性能分析與抑振、精度保持技術;數控機床與數控刀具系統的集成協同優化,高速切削加工機理與數控刀具設計制造技術;精密多軸復合數控機床綜合性能檢測與評價技術;建立精密數控機床結合面特性數據庫,開發出集成高檔數控機床主機、數字化管理等多項綜合技術的柔性制造系統(FMS)成套裝備,實現在汽車、航空航天、模具等行業領域5家以上制造企業的應用示范,開發出高端數控機床配套刀具系統并

3、形成批量生產能力,建立精密機床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并形成檢測服務能力。(三)民用飛機結構(jigu)部件關鍵制造技術研究與應用針對民用飛機,尤其是大飛機制造能力提升的需要,進行飛機機頭、艙門、翼面類產品、公務機部件、無人機等產品主要零部件制造的共性技術研究。突破飛機機頭自動對合裝配、飛機大部件自動制孔以及大型壁板類組件全自動鉆鉚等關鍵技術,研究大型飛機結構件外形及關鍵控制交點的數字化檢測、飛機結構件數控加工精度評測及其工藝參數數據庫技術,研制出基于多機型產品共用的柔性工裝系統。在飛機機頭產品系列、艙門系列產品等方面形成產業化規模,提高飛機主要部件的制造質量和效率,取得(qd)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

4、四)油氣裝備(zhungbi)制造產業關鍵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針對油氣資源開發裝備發展的需要,進行油氣裝備制造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提出頁巖氣數控變頻壓裂系統整體解決開發方案,研究水平井高精度旋轉地質導向系統技術,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隨鉆測量、隨鉆測井、旋轉導向裝備及配套軟件。研發基于套管水平井的復合材料橋塞、電纜坐封工具、連續油管鉆磨橋塞整體工具等分段壓裂工具產品,研究智能化鉆機的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產品創新設計方法及知識庫系統。在頁巖氣技術裝備方面形成頁巖氣開發的系統性成套技術,建立油氣裝備制造服務的特色主導產業,取得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五)智能(zh nn)焊接自動化生產線關鍵技術及高

5、端焊接材料研究及其產業化針對汽車、造船、石化等行業生產過程對智能焊接自動化柔性生產線的迫切需求(xqi),進行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焊接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設計制造的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研究智能焊接自動生產線的可重構模塊化設計和管板展開設計、動態性能分析與優化、焊接工業機器人定位精度標定與協調控制、檢測與故障診斷、焊裝平臺數字化設計制造等技術,開發出商用車邊門總成機器人焊接自動生產線、汽車大梁機器人切割自動生產線以及柔性焊接自動化生產線系統產品并進行應用示范,推進工業機器人在焊裝自動化生產裝備中的集成應用并實現產業化。支持石油化工、高壓容器等領域高端特種焊接材料國產化研究及應用示范。(六)面向核電

6、設備的先進機械密封(mfng)技術與高端密封裝置針對核電、石油化工、軍工等領域對高可靠性密封裝置的需要,進行高可靠性機械密封機理、高端機械密封裝置的設計分析、材料、制造工藝以及性能檢測等關鍵技術研究,提出核級密封機理分析、抗震、安全監測、故障預防和診斷技術,建立面向核電設備領域的核級密封件流、固、熱、機、電多學科耦合的數字化設計分析技術,形成石化與油氣(yuq)開采集輸裝備高參數密封設計制造和智能控制技術。開發的高端密封裝置在核電站核主泵、高參數透平壓縮機、大型高溫高壓泵等產品進行應用驗證,有效提高密封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形成批量生產能力。(七)大型礦石(kungsh)機械設計制造技術及其設

7、備開發研究超大型高壓輥磨機的數字化設計分析與制造工藝技術,重點進行動態性能分析與抑振降噪、基于可拆裝組合式輥面、大型滑動軸承、超強柱釘耐磨等綜合支撐的超大型高壓輥磨機設計和制造技術。進行金屬礦全干法粉磨及分選技術,開發有色礦的干法分選的技術工藝路線(lxin)及關鍵裝備;進行復雜難選鐵礦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開發高壓輥終粉磨-懸浮還原焙燒-干式精選整體系統工藝及裝備,實現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開發釩鈦磁鐵礦等復雜難選鐵礦資源。(八)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針對四川省工業縫紉機械、木工機械、專用工具等數控一代機械產品應用示范工程的需要,構建四川省數控一代應用示范組織構架和產學研用結合的科技創新

8、體制,開展將數控技術與行業特殊加工工藝技術集成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推出適應行業特殊需要的數控系統,進行工業縫紉機械、木工機械、專用工具產品的動靜態性能分析與優化設計。開發花樣機、平鎖機、套結機等特種高端縫制設備控制系統及專用伺服驅動;開發數控木工刨銑床以及木地板自動加工生產線;在項目執行期間實現10000套以上的專用數控系統與伺服驅動裝備應用、1000臺套以上的數控化設備的應用示范,建立四川省專用數控技術和人才培訓服務基地,提高四川制造業的數控化技術水平。(九)超高壓電驅動(q dn)特大型全液壓挖掘機研究包括(boku):基于10KV超高壓電驅動特大型全液壓挖掘機回轉節能控制系統研究、動臂下

9、降勢能回收系統研究、智能控制操縱系統研究、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數據采集、通迅及遠程控制技術研究、低噪聲控制技術研究、10KV超高壓在工程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規范研究,開發超高壓電驅動特大型全液壓挖掘機并應用(yngyng)示范。(十)重型機械創新設計研究及其應用示范重點支持大型冷連軋(酸軋聯機)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包括大型冷連軋創新設計方法;總體設計及參數配置;關鍵參數優化計算;關鍵零部件設計制造技術;關鍵零部件檢驗/檢測技術。研制1420mm大型酸軋聯機,最大軋制力達到2000噸,最大軋制速度1350m/min。(十一)無人機任務載荷以及無人機飛行服務相關技術(jsh)研究商業通用(tngyng

10、)無人機型號研發; 商用無人機適航標準體系研究; 商用無人機飛行員模擬訓練系統研發; 商用無人機任務載荷系統研究。(十二(sh r))精密科學儀器設備開發以市場前景廣泛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應用為目標,重點支持高端通用科學儀器設備(含核心基礎配件)的自主創新,優先支持受制于人或替代進口的科學儀器設備的開發和應用,包括面向重大裝備、軌道交通、電力設備、汽車等先進制造領域、可現場應用的通用高精度大尺寸空間坐標測量儀器、無損檢測儀器、關鍵零部件性能高速在線檢測儀器;面向石油石化行業的管道陰極保護、清管器定位及腐蝕檢測儀器;壓力容器缺陷檢測儀器;面向微納器件及集成電路工業的超精尺寸、微觀形

11、貌、模態分析測量儀器等。(該項目要求產學研聯合申報,自籌資金與申請財政資金匹配比例不得低于1:1)二、新材料(一)高性能硬質合金圍繞我省硬質合金產業鏈中的高品質硬質合金原材料制備、高性能硬質合金材料制造及涂層加工等急需解決的共性技術問題,本年度重點支持高品質硬質合金粉末及其多元復合固溶體添加劑和高性能硬質合金及制品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設以下課題:基于高效多元復合含氮固溶體添加劑的高強韌性(rn xn)硬質合金及制品批量制備關鍵技術研究:開展高純的特粗晶粒WC粉末和微納米尺度的新型多元復合含氮固溶體粉末合成技術,開發(kif)出氧、游離碳均0.3wt%的新型高效(o xio)多元復合含氮固溶體粉

12、末和晶粒尺寸40m的特粗WC粉末;WC基硬質合金材料高強韌性技術、高性能硬質合金復合涂層等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出韌性14MPam1/2、抗彎強度4000Mpa、HRA91的高性能硬質合金切削刀具材料及制品。(二)稀土功能材料圍繞我省攀西稀土資源高值化和平衡利用的共性技術問題,特別是攀西稀土鈰資源(稀土中鈰的含量大于50%)的附加值低、開發利用不足、存在過剩現象,本年度支持利用稀土鈰的汽車尾氣高效凈化富Ce稀土催化材料與制備技術、富鈰稀土永磁材料和高性能CeO2精密拋光粉等研究與應用。設立以下3個課題:1、新型富鈰稀土永磁材料關鍵技術:重點開展富鈰稀土永磁材料的熔鑄關鍵技術、制粉關鍵技術、成型取向

13、和燒結關鍵技術等研究,開發出高品質的新型富鈰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產品,其最大磁能積大于25MGOe、成本比現有的燒結釹鐵硼稀土永磁的降低10%。2、汽車尾氣高效(o xio)凈化富Ce稀土催化劑材料與制備技術:重點開展汽車尾氣高效凈化富Ce稀土催化劑材料制備與應用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出汽車尾氣高效凈化材料與產品,其產品性能(xngnng)達到歐IV排放標準。3、高性能CeO2精密拋光粉規模化制備(zhbi)新技術:重點開展高性能稀土鈰基拋光粉的共沉淀技術和清潔化的批量制備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出顆粒尺寸均勻、形貌結構可控的微納米級CeO2系列拋光材料產品。(三)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材料圍繞我省鋰電產業鏈中

14、急需解決的高性能電極材料、低成本電解液和高值特種鋰離子電池等共性技術問題,本年度重點支持鋰電用新型電極材料、電解液及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制備技術研究。設立以下3個研究課題:1、鋰電池用新型電極材料的關鍵技術:重點開展磷酸鐵鋰和錳酸鋰等新型電極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制備出磷酸鐵鋰的1C比容量130mAh/g,振實密度1.0g/cm3,能量型倍率性能10C,-20放電容量不低于常溫放電容量的70%,循環壽命2000次不低于常溫放電容量的80,安全性滿足動力蓄電池要求,成本降低20以上。2、高溫型錳酸鋰材料:1C比容量105 mAh/g,振實密度2.0g/cm3,能量型倍率性能10C,功率型倍率放電性能20

15、C,循環壽命1000次不低于常溫容量的80,55條件下500次循環不低于常溫放電容量的75%,安全性滿足動力蓄電池要求,成本降低20以上。3、低成本六氟磷酸(ln sun)鋰電解液制備關鍵技術:重點開展(kizhn)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原料、溶劑、設備的極限脫水處理;納米(n m)氟化鋰的合成與提純;五氟化磷的固、液、氣混合反應合成,六氟磷酸鋰,六氟磷酸鋰的分離、純化、結晶等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出六氟磷酸鋰電解液產品,其成本比傳統電解液低15%。4、特種鋰離子電池制備關鍵技術:重點開展低成本磷酸鐵鋰、高溫型錳酸鋰等電池批量制備關鍵技術,以及大容量棱柱形鋰離子電池批量制備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出高性能的特

16、種鋰離子電池,并實現規模化制備。(四)電子信息新材料圍繞我省電子信息材料產業鏈中急需解決的高性能特種光纜、高值長壽命的化成箔和高性能的特種鐵氧體材料與應用等共性技術問題,本年度重點支持高性能特種光纜、高值長壽命的化成箔和高性能的特種鐵氧體技術等研究。設立以下4個課題:1、特種光纜制備關鍵技術:重點開展低成本高性能的光纖棒制造、光纖拉絲、光纜制造關鍵技術研究,突破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種光纜批量制備技術。2、特種化成箔及其產品制備關鍵技術:重點開展化成箔長壽命化制備關鍵技術,以及高壓、特高壓、超高壓光箔制備關鍵技術,開發出比傳統化成箔壽命增長1倍以上的長壽命化成箔,實現系列化的特種高壓光箔批量制備。3

17、、特種(tzhng)鐵氧體材料及其應用關鍵技術:重點開展微波/光通信鐵氧體單晶材料外延技術(jsh)、無源/有源磁性器件的片式集成技術,包括新型(xnxng)的LTCC材料(低溫共燒陶瓷)技術和LTCF材料(低溫共燒鐵氧體)技術等研究,開發系列化的特種鐵氧體材料與器件,實現高性能鐵氧體材料及元件的批量制備。4、LED封裝技術:包括光效提升技術、產品一致性技術、電源驅動技術、散熱技術、燈具配光技術、流水作業優化工藝技術。(五)特種高分子材料圍繞我省特種高分子材料產業鏈中的共性關鍵技術,本年度將重點支持高性能有機氟樹脂、有機硅聚合物等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設立以下3個課題:1、有機硅聚合物系列減

18、振密封產品設計與穩定制備關鍵技術:重點開展甲基三烷氧基硅烷通過鈉縮反應制備甲基苯基二烷氧基硅烷的合成技術、水解環化合成甲基苯基環硅氧烷中間體技術、專門的精餾純化制備生膠級的環體技術,以及高分子量苯基硅生膠的合成技術、混煉膠配方開發、有機硅聚合物系列減振密封產品設計與穩定制備研究,開發出有機硅聚合物及系列減振密封產品。2、高性能有氟樹脂(shzh)產業化關鍵技術:重點開展含氟聚合物單體全氟丙烯、四氟乙烯生產新工藝、含氟聚合物先進生產工藝技術(jsh)、全氟辛酸替代品技術、環保型氟橡膠、聚四氟乙烯關鍵工藝、有機氟清潔生產技術以及含氟聚合物先進加工應用技術等研究,以及等離子裂解處理有機氟三廢技術;開

19、發高性能有氟樹脂材料(cilio)及產品。3、特種高分子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特種高分子材料結構控制技術,特種高分子材料改性技術及應用。(六)金屬材料1、高性能鋁材料成形加工關鍵技術:重點開展工業鋁型材加工關鍵技術(形變熱處理、高速擠壓、立式淬火);高性能鋁板帶冷軋關鍵技術;鋁箔冷軋成形關鍵技術。2、高性能微合金鋼制備與精確成形技術:釩鈦微合金高強鋼產業化關鍵技術;300系不銹鋼純凈度控制關鍵技術;高性能貝氏體鋼生產關鍵技術;節約合金資源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及含氮不銹鋼)生產工藝與關鍵技術;含銅不銹鋼熱軋鋼帶邊裂控制技術;軋制過程中的板形控制、尺寸精度控制關鍵技術;不銹鋼帶表面質量控制關鍵技術。

20、3、多孔金屬新材料及器件的制備與應用技術:多孔含油軸承制備新技術;生物醫用多孔植入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孔徑、孔隙率可調可控的納米/微米多孔金屬材料及器件開發關鍵技術;多孔金屬新材料在催化、過濾、分離、熱交換等領域的應用技術研究。(七)生物質天然(tinrn)高分子材料重點開展秸稈等生物質組分分離產業化示范成套(chng to)技術、秸稈纖維素環保化新溶劑、紡絲技術體系與成套裝備、組分分離過程的環境保護成套技術研究。在纖維素應用開發方面,開展新溶劑紡絲與生態紙品生產技術,木質素活性炭制備與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八)納米環境(hunjng)材料重點開展納米功能復合材料可控制備技術、抗菌與環境凈化納米材

21、料的產業化關鍵技術、納米材料制備過程的環境保護成套技術研究。三、電子信息(一)信息安全云計算安全關鍵技術:云數據完整性驗證、云數據隱私保護、云計算環境中惡意行為檢測技術、云安全的可信服務及其示范應用等;移動互聯網安全關鍵技術:移動安全支付、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檢測與防治、移動互聯網終端接入控制、移動互聯網網絡安全防護等應用示范。(二)移動互聯網研究移動互聯網云端存儲與計算技術,解決移動互聯數據存儲和獲取方法;研究移動終端接入技術與標準,解決移動平臺異構性、易用性;研究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部署方案,整合移動互聯網開放平臺與產業鏈條;研究移動互聯網行業應用需求與特點,開展典型細分行業應用示范。(三)I

22、C設計(shj)與集成電路突破(tp)集成電路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突破集成電路設計和測試工具平臺技術;開拓集成電路產品領域: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開發新的產品面向市場,包括(boku)數字視聽芯片、消費類電子產品芯片、交換機和路由器安全芯片、RFID電子標簽芯片等關鍵高技術產品。(四)軟件軟件設計與開發環境關鍵技術:重點支持涉及面廣、促進軟件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技術突破后產生的效益巨大。要求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在統一標準規范下,能實現優質軟件代碼資源協同共享,實現軟件資產效益最大化;具有集成開發IDE環境;業面流、業務流及服務裝配支持;與業務無關的模型驅動數據訪問支持;訪問與配

23、置智能代理支持;流程引擎和報表引擎支持。(五)3C融合信息消費電子產品包括底層關鍵技術:智能操作系統與高性能SOC、智能終端傳感器(運動傳感器、深度識別傳感器);協同互聯關鍵技術:多屏協同技術,異構終端、云端互聯互通技術,智能終端安全保障技術;人機交互關鍵技術:語音交互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語義識別、用戶身份識別技術;顯示關鍵技術:激光顯示、裸眼3D、超高清圖像處理;基于終端的新業務支撐技術:內容匯聚、用戶管理、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技術。通過技術集成應用開發新一代智能電視、機頂盒(OTT 、IPTV),支撐基于融合終端的互聯網業務開展。基于智能終端,發展新型業務,促進終端企業向終端+服務的業務模式轉

24、型。(六)北斗衛星(wixng)導航包括平臺(pngti)建設(具備海量并發響應能力、支撐多個應用系統(xtng)、具備數據匯集/挖掘和共享能力)、關鍵技術(建立典型城市室內外相融合的高精度GIS系統,研究針對高速道路交通應用高精度車載終端, 物流配送系統, 消防救援系統)和應用系統示范(重點開展智能交通和智慧旅游等方面應用示范)。(七)大數據與云計算重點支持以云資源池為基礎,提升擴容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傳輸能力,打造西部第一的大數據云計算中心;擴容互聯網大規模數據采集能力,提升文字語意解析能力,提升數據挖掘效率;以天虎云商為應用突破點,為我省“全企上網工程”提供開放的云計算大數據能力平臺,整

25、體提升我省傳統企業電商運營能力。(八)低空空域監視管理與服務重點支持低空監視管理與服務(fw)系統開發,包括(boku):基于電光聲一體化監視傳感源系統(合作目標監視/非合作目標監視)的關鍵技術開發,自主創新設計應用平臺設備并開展試驗驗證、應用示范;突破多源監視數據融合處理(chl)相關關鍵技術,完成時空對準、目標配對并建立綜合航跡;完成通航飛行服務FSS核心應用功能開發,形成樣機系統并開展應用示范。支持通航飛行模擬機研制,包括動態飛行建模、飛行仿真、視景仿真、視景生成等關鍵技術研發,完成應用平臺的自主創新設計,開展試驗樣機研發。(九)數字家庭開發數字家庭綜合服務管理系統,形成數字家庭數字社區

26、多業務支撐平臺,形成用戶即時、方便、便捷的信息服務渠道 ;研發家庭網關、智能路由器、智能遙控器、空中鼠標、游戲棒、WIFI無線音箱等智能外設,與數字家庭主要設備和業務支撐平臺形成互動,支撐其實現差異化應用開發,實現外部4G無線接入、高速寬帶以太網接入;推進內部支持物聯網家居控制與多屏協同、家庭視頻監控、NAS家庭云存儲服務器、DLNA的三屏互動,實現家庭組網和WEB互聯網的有效銜接。(十)物聯網重點支持研究開發低功耗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及中間件技術;物聯網的分級訪問控制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的過濾、整合與挖掘技術;物聯網的服務分享與管理架構,突破若干行業的關鍵技術,開展重點行業前端數據采集設備及后端處

27、理平臺示范。四、交通(jiotng)(一)汽車(qch)直噴增壓(zn y)汽油機(TGDI)動力總成系統研究與開發開展深度國際科技合作,自主掌握汽油機增壓直噴核心技術,建立技術研制平臺,為開發系列具有我國領先水平的增壓直噴汽油機奠定基礎。包括:增壓直噴汽油機CAE設計(仿真設計)、核心零部件(包括增壓直噴汽油機缸體、缸蓋、進氣管、排氣管等主要試驗樣件)快速成型制造、完成增壓汽油機臺架性能標定、NVH(噪聲、振動和聲振粗糙度)分析、“高溫、高原、高寒”環境下性能標定、50萬公里道路可靠性測試。指標要求:1)升功率70kW,升扭矩140N.m,全負荷最低燃油消耗率230g/kW.h;機油燃油消耗

28、百分比0.35%,活塞漏氣量20L/min。2)1700r/min達到最大扭矩起始點,最大扭矩轉速范圍不低于2500轉。3)發動機搭載整車油耗滿足國家第3階段限值要求,排放水平達到國5、歐6要求。4)50萬公里道路可靠性試驗后發動機油耗、排放指標滿足國家法規要求,發動機無大修,5C件(缸體、缸蓋、曲軸、凸輪軸、連桿)無異常磨損。(二)軌道交通1、城市有軌電車(yu u din ch)制式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城市有軌電車規劃與設計技術研究,并編制涵蓋各相關專業的行業設計規范;70%低地板(dbn)和100%低地板電車相關關鍵技術研究;電車無接觸儲能系統關鍵設備研發;新型軌道

29、系統關鍵技術研究;預裝式變電站關鍵設備研發;基于LTE寬帶移動通信技術的信息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發;有軌電車運營調度指揮系統關鍵技術研究。2、新能源交流傳動內燃機車(ni rn j ch)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展油電混合動力機車的研究與設備研發:主要內容包括電池編組與管理技術、混合動力控制技術、能量回收技術、共用中間直流電壓的輔助交流傳動系統研發、智能及網絡控制技術、機車總體集成技術、蓄電池地面充電裝置研發等。開展雙燃料動力機車關鍵技術研究與設備研發:主要內容包括液化天然氣(LNG)燃燒及控制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發、LNG在機車儲存與氣化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發、LNG輸送及安全檢測技術研究、交流傳

30、動系統研發、機車總體集成技術研究、LNG地面加氣裝置研發等內容。五、新能源(一)智能電網配電網故障定位關鍵技術及示范:研究多電源網狀結構的復雜配電網故障電磁行波的傳播機理及仿真技術,建立配電網線路故障電磁行波折反射與衰減模型,研究配電網絡線路故障特征信號提取關鍵技術,提出配網接地故障定位診斷的有效算法。研制在線及離線配電網線路故障定位診斷設備。并分別在具有多分支多層次的全架空線配電網、架空線與電纜混合兩種配電網絡進行示范運行,在高阻(5K)、測量裝置與故障距離不低于20KM的情況下,定位誤差在500M范圍內。(二)風電(fn din)裝備 風電機組穩定(wndng)運行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大型風

31、電機組葉片振動消除的關鍵技術研究,研究各種風況(3-50m/s)條件下葉片振動的機理。開展葉片翼型優化設計研究,保證葉片在惡劣( li)風況條件下穩定運行,提高風能利用系數(0.495以上)和葉片運行壽命(正常穩定運行壽命20年以上)。開展高強度、高韌性、耐疲勞、耐腐蝕葉片材料研究。(三)儲能電池全釩液流電池關鍵技術研究及開發:研究電極材料電化學活性、離子交換膜傳輸機理、電解液穩定性和再平衡技術,提高電池電壓及電流效率。電池堆密封可靠性、電解液流場分配、電池堆熱效應、旁路電流研究,提高電池運行穩定性。開展電池堆關鍵材料與部件的降解失效和電解液失衡機制研究,建立電池性能衰減模型,提高電池產品在應

32、用中的可靠性與耐久性。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功率高容量釩電池系統。電池性能達到以下指標:電堆電壓效率85%,電流效率95%,電解液失衡率5%,容量衰減5%,逆變轉換效率92%,毫秒級啟動,循環壽命10000次。建設千瓦級釩電池示范項目,對釩電池儲能系統性能進行工程驗證。六、工業(gngy)節能減排(一)重點(zhngdin)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冶金、有色、輕工、建材行業大幅度提高余熱余能利用率裝備及工藝及成套技術,要求每個行業有2家以上示范應用,在線(zi xin)實測利用率達到國內行業領先水平,申報同時需提供在本行業推廣應用的建議方案。(二)基于金屬間化合物多孔材料及膜材料的分離過濾裝置工藝

33、技術應用開發:要求在5個以上領域實現工業化應用,每個領域有一家以上實際運行6個月以上,得到分離過濾裝置運行報告,申報同時提供在相關領域推廣應用的建議方案。(三)基于多能互補的工業化建筑節能技術開發及應用產業化:要求建立相應技術標準,實現10000平米以上示范工程。(四)化工生產過程裝備及控制系統應用開發:要求在5種以上化工生產過程控制中應用,有效運行6個月以上,能耗、排放指標及物料有效利用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五)工業(gngy)、食品加工業水循環利用及處理成套裝置及處理技術:要求每個行業需選擇1個規模(gum)以上企業為應用試點,實際運行6個月以上,裝置投資、運行成本、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

34、領先水平,申報同時提供在相關領域推廣應用的建議方案。(六)火電(hu din)及工業鍋爐煙氣污染綜合控制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示范研究燃煤煙氣污染綜合防控技術,包括包括超低氮氧化物燒技術、鍋爐燃燒中脫硫脫硝技術、高效的全負荷脫硝技術、新型高效脫硫脫硝催化劑、煙氣脫汞技術、熱媒水管式換熱技術、高效的低溫電除塵技術、高效脫硫技術、高溫新型除塵技術、低溫脫硝技術、濕式電除塵(WESP)技術和脫硫副產品利用技術等技術,并開展試點示范。七、現代服務業(文化科技融合)(一)數字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包括:多租戶同時服務技術:實現可動態擴展的、可同時為多個校園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務的問題;教育云安全技術:實現教育云安

35、全管理,為教育管理提供安全保護,解決云服務模式下的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數據安全性等問題,保證平臺安全可靠運行,保障用戶數據的安全;大數據分析與垂直搜索技術:實現產業鏈條中的數據資源互通互聯,在海量數據中對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進行挖掘,整合,提供數據共享和展示服務,根據用戶偏好的行為方式在海量數據中進行相關信息搜索服務。(二)數字音樂移動傳播運營服務系統(xtng)開發解決基于語義的數字音樂(ynyu)垂直搜索引擎技術;解決統一曲庫的管理與分發相關技術;數據庫分庫技術;高速緩存技術;版權交易電子化數字水印技術;基于云計算的數字音樂內容統一引入與管理技術。(三)文化旅游(lyu)資源3D互動服務

36、平臺開發包括:3D空間的自助策展系統的模塊化研究:自助編輯器的模塊化處理和應用組件研發,文化資源信息3D化快速聚合技術;3D數據的共享數據接口技術開發:各類3D數據平臺的數據互通技術;文化遺產資源信息的3D化表現研究:對我省世界級文化遺產資源和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現手法相關技術研究,設定相應標準,選擇合適的表現手法和海外落地示范方式。(企業牽頭,產、學、研結合,整合文化主管部門,共同推進方式組織項目。)(四)智慧旅游技術集成應用示范研究信息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創新和集成創新模式,研發基于新一代通信技術的智慧旅游服務系統,建設涵蓋旅游培訓、智能導游等多層次的電子商務產業鏈的智慧旅游服務平臺。為全省旅

37、游電子商務提供全產業鏈配套服務,建立智慧旅游服務、旅游管理和旅游營銷體系。 (五)科技業務云服務平臺面向中汽車(qch)、工程機械等重點行業,開發“商務(shngw)業務云” ,實現(shxin)“生產業務云”與“商務業務云”的集成;研發典型行業科技業務云服務平臺,建設平臺運營服務體系和行業業務協同體系,實現萬家應用。(六)心理健康管理服務網絡平臺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研發基于大數據的心理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平臺,探索新型心理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形成以來訪者為中心的心理健康數據支持服務體系和網絡化平臺,提升心理健康資源的共享水平,創新心理咨詢服務新模式,研究制定新模式地方性服務規范,促進心理咨詢專業

38、化分工和新興業態的形成發展。在5個以上地市進行應用示范,覆蓋20家以上心理咨詢機構及相關企業,服務人群10萬以上。有關說明:以上高新技術領域項目要求企業牽頭申報,產學研合作,自籌資金與申請財政資金匹配比例不得低于3:1(現代服務業自籌資金與申請財政資金匹配比例不得低于1:1)。八、農業產業全產業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一)竹現代產業鏈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范主要開展優質竹苗高效繁育技術、不同竹(品)種的高產高效配套定向培育與栽培技術、竹類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竹類資源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治理技術等集成研究,形成新技術、新產品,建成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且具有較大規模的產業化示范點3-5個。(二)獼猴

39、桃現代(xindi)產業鏈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范主要開展獼猴桃優質(yuzh)鮮食與加工專用品種繁育、優質獼猴桃標準化栽培技術、獼猴桃高效商品化處理技術、獼猴桃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技術、獼猴桃綠色保鮮與貯運技術等集成研究,形成新技術、新產品,建成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且具有較大規模的產業化示范點5-8個。(三)肉鴨現代化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ynji)集成與示范主要開展優質肉鴨配套系繁育、優質肉鴨主要疫病防控技術、優質肉鴨營養與飼料利用技術、優質肉鴨安全生產技術、優質特色肉鴨產品加工技術、肉鴨產品綠色保鮮與貯運技術,以及肉鴨屠宰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等集成研究,形成新技術、新產品,建成技術水平國內領

40、先或國際先進且具有較大規模的產業化示范點3-5個。(四)現代奶業產業鏈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范主要開展奶牛高產良種繁育技術、奶牛規范化高效飼養技術、奶牛主要疫病防控技術、乳及乳制品安全高效生產技術、乳及乳制品綠色保鮮與貯運技術、牛場糞污治理及綜合利用技術等集成研究,形成新技術、新產品,建成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且具有較大規模的產業化示范點3-5個。(五)優質稻米(do m)現代產業鏈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范主要開展優質雜交稻(國頒二級以上)繁育技術、優質雜交稻高產高效生態安全栽培技術、優質稻米精深(jngshn)加工技術、稻米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優質稻米加工產品綠色保鮮與貯運技術等集成

41、研究,形成新技術、新產品,建成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且具有較大規模的產業化示范點3-5個。有關說明:(1)項目(xingm)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按產前、產中和產后進行組織設計。(2)項目牽頭單位須是在我省注冊的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技術支持單位須是相關領域優勢科研院所、高校及權威專家,是產學研用多單位、多學科創新團隊共同實施。(3)項目執行期三年,須按1:1以上比例配套項目經費。九、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鏈培育項目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禽水產、林業等具有顯著區域特色優勢、產業規模較大、產業鏈條較完整、企業實力較強的農業產業新品種、種養殖、病蟲害防控、精深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貯運保

42、鮮、現代物流等技術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范。有關說明:(1)項目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按產前、產中和產后進行組織。(2)項目牽頭單位須是在我省注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技術支持單位須是相關領域優勢科研院所、高校及專家,是產學研用共同實施。(3)項目執行期三年,須按1:1以上比例配套項目經費。(4)每個市(州)可推薦2個、擴權強縣可推薦1項;去年申報的項目如有調整,應重新申報。十、生物(shngw)與醫藥(一) 現代(xindi)中藥1、趕黃草整合式全產業鏈綜合(zngh)開發研究進行趕黃草種子種苗繁育技術、規范化栽培技術研究,開展趕黃草品質評價、新資源食品原料及保健食品開發研究,已上市中成藥品種

43、的二次開發和創新藥物等開發。有關說明:企業或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1:1配套,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2、姜黃整合式全產業鏈綜合開發研究進行趕姜黃種子種苗繁育技術、規范化栽培技術研究,開展趕姜黃品質評價、藥材及飲片標準、商品規格研究,姜黃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化妝品等系列相關產品開發,已上市中成藥品種的二次開發和創新藥物等開發。有關說明:企業或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1:1配套,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3、丹參整合式全產業鏈綜合開發研究開展丹參規范化種植技

44、術研究;新品種選育研究;種子種苗繁育關鍵技術研究;產地(chnd)初加工技術研究;道地性品質辨識及評價技術研究;已上市中成藥品種的二次開發研究;中藥新藥及中藥相關產品研究。有關說明:企業或者省級工程技術研究(ynji)技術中心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1:1配套,申報單位(dnwi)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4、中藥種質資源庫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開展中藥種質資源的保存關鍵技術研究,重點解決種子生活力、種子繁育、種質遺傳穩定性、種子無破損檢測等核心技術問題;研究制訂中藥種質庫保存的技術標準及規范;開展川產道地藥材大品種的種質資源系統評價及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示范研

45、究,建立良種選育、產業應用技術體系;建立中藥種質資源信息共享的數據庫和共享信息網,實現中藥種質資源庫、種子種苗基地、生產區、科研單位的中藥種質資源信息共享管理系統。有關說明: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5、中藥材規范化種植與產地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進行川貝母等川產道地或大宗中藥材品種的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與推廣示范;大宗中藥材品種的無公害產地加工技術;川產道地藥材推廣引種基地評價研究。有關說明:企業(qy)牽頭,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2倍配套(pi to)。6、中藥配方(pi fng)顆粒制備關鍵技術及質量標準研究開展50種川產道地藥材及大宗品種配方顆粒制備工藝和質量標準研究,

46、包括動態提取、超微粉、噴霧干燥、干法制粒等共性技術的研究;為解決配方顆粒易吸潮、難溶化的問題,進行薄膜包衣技術和粉體改性技術研究;應用現代分析技術進行定性、定量及重金屬、農藥殘留等質量控制研究,成為行業標準制定的技術支撐。有關說明:企業牽頭,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2倍配套。7、創新中藥新藥的臨床研究針對常見病、難治病、重大疾病,開展中藥(包括天然藥物、民族藥)新藥1期、2期或者3期臨床研究;促進具有重大經濟社會效益和自主知識產權、創新性強、具有中醫藥特色與優勢的藥物獲得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有關說明:企業牽頭,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8、已

47、上市中成藥大品種二次開發研究開展針對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選擇臨床需求量大、確有療效的高銷售額中成藥大品種,對產品的生產工藝、質量標準、劑型、有效性、安全性、穩定性、順應性以及新適應癥等方面進行二次開發。有關說明:企業牽頭,鼓勵(gl)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9、中醫藥特色醫院制劑的發掘(fju)、研發與質量提升研究開展中藥(zhngyo)特色醫院兒科、皮膚科、五官科、骨科、婦科等專科專病建設特色制劑的發掘、研發與質量提升;開發10種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痛風、肝病、腫瘤等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制劑;已有醫院制劑質量提升研究,以及醫療機構制劑研發的創新平臺建設

48、。有關說明:醫療機構牽頭,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低于1:1。10、中藥相關產品研究開發以川產道地藥材或者大宗藥材為主要原料,開展中藥功能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化妝品及日化產品等相關產品的開發研究。有關說明:企業牽頭,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2倍配套。11、現代中藥商貿服務業互聯網關鍵技術研究開展新一代中藥溯源與電子商務融合的可信交易技術、基于O2O的中藥零售及物流配送技術、行業運行動態及企業誠信大數據分析技術等的研究開發。有關說明:企業牽頭,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2倍配套。(二)化學(huxu)藥1、面向重大(zhngd)

49、疾病的藥物篩選關鍵技術研究及先導化合物的發現開展表觀遺傳學靶標、前沿代謝疾病靶標和腫瘤免疫療法靶標等靶點技術研究,發展(fzhn)創新型化合物獲取技術,包括DNA編碼化合物庫合成技術、基于金屬催化多組分串聯反應等方法構建非天然氨基酸、雜環化合物庫技術等。開展基于片段的藥物設計研究,發現一批新穎結構的先導化合物。目標:3年內發現30個結構新穎的先導化合物。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2、基于高活性天然產物結構改造的重大創新藥物研發開展針對腦卒中、糖尿病腎病等各種難治性慢性疾病治療的基于天然產物結構改造的一類化學新藥研發。目標:3年內獲得1.1類化學藥臨

50、床批件或取得重要臨床研究進展。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3、靶向與個體化治療創新藥物的培育開展基于靶向與個體化治療前沿靶標如Btk、CDK4、PIM PARP-1、AR等的創新藥物研發。目標(mbio):3年內獲得1.1類化學藥臨床批件或取得重要臨床研究進展。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linh)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4、重要(zhngyo)長效和超長效藥物的研發 通過各類結構優化技術開展長效DPP-IV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的研發。目標:3年內獲得1.1類化學藥臨床批件或取得重要臨床研究進展。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

51、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5、重大專利到期藥物的開發與產業化 開展面向重大疾病的高難度重要手性藥物原料藥和關鍵中間體的開發與產業化,如:阿瑞匹坦、硼替佐米、利奈唑胺、替拉瑞韋、波塞瑞韋等。目標:3年內獲得重大專利到期藥物臨床批件或生產批件。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三)生物藥及相關產品1、抗體藥物研發技術及產品開發開展抗體高表達細胞株構建與篩選、哺乳動物無血清高密度發酵,抗體規模化純化和質量控制等研究;開展具有很好臨床應用前景的抗體藥物的臨床研究;開展ADC抗體、雙功能抗體等創新抗體藥物研發技術及產品開發。有關(yugun)

52、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企業經費與財政經費比例不低于2:1。2、基因治療、免疫細胞(xbo)治療技術及治療產品研發開展創新的基因治療關鍵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開展基因修飾的腫瘤細胞疫苗、腫瘤干細胞疫苗等通用型疫苗及基因工程(jyn gngchng)修飾的T細胞治療技術研究及產品研發。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企業經費與財政經費比例不低于2:1。3、干細胞研究關鍵技術與候選藥物開發開展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鑒定、體外定向誘導分化、干細胞的規模化生產及質量控制等技術研究,開發具有重大疾病治療治療前景的干細胞治療候選產品。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53、企業經費與財政經費比例不低于2:1。4、血漿代用品及血液制品深度開發關鍵技術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開發開展同時具有攜氧和擴容功能的新型代血漿等血液代用品產業化開發;開展對血液制品中新的蛋白、細胞因子的分離、純化關鍵技術研究及目標產品的產業化開發。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shnbo),企業經費與財政經費比例不低于2:1。(四)醫療器械1、超導(cho do)MRI等醫學影像診斷設備(shbi)研發開展零液氦揮發超導磁體、高密度一體化射頻線圈、準直器、譜儀、彈性成像系統及應用軟件技術等醫學影像設備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研究,開展超導MRI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系統研發。有關說明:企

54、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2、智能化、數字化醫用診斷X射線機系列產品的開發及產業化研究開展數字化醫用X射線機系列產品、移動式數字化X射線機系列、動態數字化醫用診斷系統、數字減影及血管造影系統等產品的研發。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3、診斷分析儀器的研發及產業化開展高通量全自動化學發光儀、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全自動HPLC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痰液前處理系統等診斷分析儀器的的研發及產業化。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4、新型(xnxng)診斷試劑的研發及產業化開展高通量全自動化

55、學發光儀、全自動血凝分析儀等診斷(zhndun)分析儀器配套試劑、分子診斷試劑的研發及產業化。有關說明:企業(qy)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5、血細胞處理儀及一次性使用單采血漿分離器、一次性使用輸采血耗材、量大面廣的輸液及管路耗材工藝升級開展可選擇吸附透析生物膜、精確流量控制和安全監控等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研究;開展醫用高端耗材如血液采集、分離及保存耗材、抗凝血管路耗材、血液凈化及透析耗材、高端功能性衛生材料研發。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按不低于資助經費的3倍配套。(五)生物醫用材料組織再生生物醫用材料研發支持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設計與合成技術、納米Ca-P粉體和陶瓷制備技術、合金及金屬表面改性技術、體外仿生三維細胞培養技術、合成高分子表面改性技術、可降解功能管腔支架加工技術、3D打印快速成型技術及生物衍生品的多元化深加工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開展組織再生生物醫用材料研發。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