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歷史題型分類練訓練5歷史實質理解類_第1頁
2020版高考歷史題型分類練訓練5歷史實質理解類_第2頁
2020版高考歷史題型分類練訓練5歷史實質理解類_第3頁
2020版高考歷史題型分類練訓練5歷史實質理解類_第4頁
2020版高考歷史題型分類練訓練5歷史實質理解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訓練5歷史實質理解類1有學者認為,春秋以前的中國是個族群社會,以封地為族姓、以族姓為地名是常見的現象。自秦以后,族群社會被官僚帝國的編戶齊民社會取代,鄉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徹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語”、地理方位或俚俗等。這種村落命名的變化,本質上體現了()A宗法觀念的弱化C風俗觀念的演化B中央集權的強化D社會治理的僵化答案B解析材料強調編戶齊民,沒有強調血緣關系,故A項錯誤;村落命名非族姓化,表明中央集權加強,故B項正確;風俗觀念不是本質體現,故C項錯誤;集權的強化體現對社會治理的強化,故D項錯誤。2明中后期,租佃關系已普遍采取契約的形式,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浙、福建已經盛行定額租制,甚至還

2、出現了貨幣地租,佃農對地主從人身依附關系為主向著以土地依附為主的方向過渡,獲得更多的經營自由。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農民對地主人身依附關系進一步松弛B農村經濟商品化C商品經濟推動封建生產關系的變化D封建地租貨幣化答案C解析“農民對地主人身依附關系進一步松弛”只是概括了“佃農對地主從人身依附關系為主向著以土地依附為主的方向過渡”這一句話,不全面,排除A項。題干所給材料沒有說到農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排除B項。材料先說“租佃關系已普遍采取契約的形式”,然后進一步指出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浙、福建已經盛行定額租制,甚至還出現了貨幣地租”,明顯突出商品經濟對租佃關系的影響,而租佃關系屬于封建生產關系,故C

3、項正確?!胺饨ǖ刈庳泿呕敝皇桥c“甚至還出現了貨幣地租”相對應,也不全面,排除D項。3明代形成“廷杖”制度,大臣往往被當朝笞責,重者致死,或者投入“詔獄”,酷刑折磨致死,完全破壞了中國古代“君使臣以禮”的傳統。下列明代史實中,與這一現象的實質最相符的是()A推行改土歸流B內閣拒絕草擬皇帝不合理的詔旨C廢行省設三司D太監亂政比其他任何朝代都嚴重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明代形成廷杖制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廷杖制度的出現是君主專制膨脹的產物,結合選項可知D選項符合題意。改土歸流屬于加強中央集權方面的措施,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內閣拒絕草擬皇帝不合理的詔旨,體現的是內閣對皇權存在一定制約,不符合材料主

4、旨,B選項排除。廢行省設三司屬于加強中央集權方面,與材料無關,C選項排除。4清朝前期,湖北部分山區的地主參與煤礦開采,但他們不直接參與煤礦的經營,只是憑土地所有權參與分配企業收益,這種收益往往大于地租收入。這表明當地()A農業生產走向衰落B土地兼并有所緩解C雇傭關系逐漸形成D生產關系出現變化答案D解析材料沒有涉及農業生產的信息,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土地兼并的信息,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雇傭關系,排除C;材料“地主參與煤礦開采,但他們不直接參與煤礦的經營,只是憑土地所有權參與分配企業收益”,說明清朝前期出現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說明當時生產關系出現變化,故選D。5下表為18441851年上海茶

5、出口量及出口價格表。據此變化反映的實質問題是()茶出口量年別指數磅184418453800621007兩/擔茶出口價格指數1245991845184632837.0100881249411846184732929.279401571111847184841326.772421830301848184948224.967742236331849185058819.55370185018513672254096622.160A.中國茶葉出口呈量增價減的趨勢B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茶葉質量降低C上海出口成本比廣州降低了很多D中國逐步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答

6、案D解析根據表格內容可知,中國的茶葉出口數量和價格總體呈現出量增價減的趨勢,說明中國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故選D。6全球通史中有這樣的記載:“(1870年以后)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弊髡咭獜娬{的是()A工業革命是科學技術推動的結果B工業革命時國家對科技發明投入不足C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了許多科學家D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科學與技術的結合答案D解析材料“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科學家”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故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

7、業革命的狀況,故A、B項排除;材料強調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故C項排除。7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在英國人看來,這場戰爭是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是一個捍衛他們的通商權利、維護其國家榮譽、糾正在華英國官員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確保未來開放的必要行動。在中國人看來,這場戰爭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睂Σ牧侠斫庹_的是()A肯定英國人發動戰爭的正義性B中國禁煙運動是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C國家立場影響戰爭的性質D都抹殺了鴉片戰爭發生的實質答案D解析“這場戰爭是一場報復性的戰爭”說明英國發動的戰爭不是正義性的,故A項錯誤;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故B項錯誤;中英雙方對戰爭的看法體現了

8、中西文明的沖突,材料沒有指出鴉片戰爭的性質,故C項錯誤;雙方的看法都是從各自國家的角度來看待戰爭,沒有點明這場戰爭的實質是一場英國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雙方都抹殺了戰爭發生的實質,故D項正確。8共同綱領提出:“凡有利于國計民生的私營經濟事業,人民政府應鼓勵其經濟的積極性,并扶助其發展”;1954年憲法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對材料分析正確的是()A后者是對前者全盤否定B兩者都體現了社會主義原則C兩者均由全國人大通過D反映了社會性質正發生改變答案D解析共同綱領在1949年,屬于新民主主義社會,允許私營經

9、濟發展,1954年憲法規定了社會主義的國家性質,故要求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體現了中國社會性質正發生改變,故D正確;1954年憲法并不是對共同綱領的全盤否定,而是繼承與發展,故A錯誤;共同綱領體現了新民主主義的原則,故B錯誤;共同綱領由政協會議通過,故C錯誤。91978年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一章中,前12條規定公民義務,再規定公民權利的做法;同時增加了公民有“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權利。此規定反映了()A民主集中制原則還需要恢復B思想路線撥亂反正全面展開C民主制度建設在曲折中前進D依法治國方略得到正式確立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1978年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10、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增加“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權利,說明民主制度建設有一定發展,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民主制度建設在曲折中前進,故C項正確。10公元前5世紀,雅典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能出席“公民大會”,討論解決國家的重大問題,如戰爭與媾和、城邦糧食供應、選舉高級官吏等。這反映的實質是()A人民民主C主權在民B天賦人權D君民共主答案C解析從材料“雅典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能出席公民大會”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主權在民的思想,故C項正確,D項錯誤;A、B項都是啟蒙思想,錯誤。11工業革命的實質既不是發生在煤炭、鋼鐵、紡織工業中引人注目的變革,也不是蒸汽機的發展,而是以競爭代替了先

11、前主宰著財富的生產與分配的規章條例。比技術革新影響更深刻的,是經濟社會運行規則的變化。這里的經濟社會運行規則是指()A機器大工業生產C工廠制組織形式B自由主義經濟政策D工業城市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據材料“工業革命的實質而是以競爭代替了先前主宰著財富的生產與分配的規章條例。比技術革新影響更深刻的,是經濟社會運行規則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自由主義流行,這里的經濟社會運行規則是指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故B正確。12有學者指出,當面臨在集團內選擇一個國家作為“中心國家”時,歷史上受到強國欺凌而產生的對他國的恐懼或警惕就會動搖這些國家加入集團的想法。這反映了()A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B窮國與富國之間的

12、民族矛盾C國際霸權主義的威脅D民族主義阻礙區域組織發展答案DAB解析材料沒有反映政治多極化的信息,錯誤。題干并沒有窮國和富國之間的問題,錯誤。題干并不是有霸權主義威脅某國,而是某些國家自己臆想出的威脅,而拒絕區域發展的大形勢,C錯誤。題干信息表明,想到歷史上受到欺凌就產生了警惕心理,不愿意加入區域集團,這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單邊主義,阻礙了區域組織發展,D正確。13赫喬韋爾斯認為:“他們反對教皇不是因為他是世界的宗教領袖,而是因為他不是這樣的領袖;因為他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庇纱丝梢娮诮谈母飶谋举|上說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爭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13、D反封建的政治斗爭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中的“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可以推知宗教改革實際是反封建,故選擇D;A不是本質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材料和“民主革命”“民族革命”無關,排除B、C。14“這是一場人類相信自己有能力駕馭自然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運動?!边@場運動是()A實現人類自我覺醒的文藝復興B擺脫天主教會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開宇宙運行規律的科學革命D規劃人類理性王國的啟蒙運動答案D解析題干強調的是駕馭自然而非自我覺醒,故A項錯誤。由題干可知這是一項世俗運動而非宗教運動,故B項錯誤。解讀題干可知這場運動主旨是讓人相信自己的理性判斷,而非純粹研究自然規律的科學革命,故C項錯誤。由

14、題干可知,人類相信自己有能力駕馭自然并且通過努力完善自身,這種勇于相信自己的判斷的信念來源于啟蒙運動,故D項正確。15“它實質上是(列寧)以社會主義體制(共產黨執政)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相結合的一種混合經濟的創造性實驗?!辈牧现械摹皩嶒灐?)A加速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B壯大了公有制經濟的力量C開創了工業化建設新道路D促進了蘇俄社會經濟恢復答案D解析根據“(列寧)以社會主義體制(共產黨執政)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相結合的一種混合經濟的創造性實驗”并結合所學可知,這個實驗指的是蘇俄的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中部分恢復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措施,允許多種所有制成分,所以他并沒有加速向社會主義過渡,也沒有壯大公有

15、制經濟的力量,故排除A、B項。新經濟政策在工業化方面沒有開創新的建設道路,故排除C項。但新經濟政策適應了市場規律,符合人民的利益,促進了蘇俄社會經濟的恢復,故選D。16有學者認為:新經濟政策中,在鼓勵發揮市場作用的同時又限制市場作用。這同樣是一種矛盾的態度,特別是通過國家政治力量干預商品交換,為商品交換規定固定的場所。該學者意在說明新經濟政策()A實質上是向社會主義的過渡B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論基礎C目的是限制資本主義的發展D與當時蘇俄基本國情不相符答案A解析根據“特別是通過國家政治力量干預商品交換,為商品交換規定固定的場所”并結合所學可知,新經濟政策利用市場發展商品經濟,但國家干預商業活動,又

16、限制了市場作用,反映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特點,故該學者意在說明新經濟政策實質上是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故A正確。17在18001870年間,按當年的價格計算的國際貿易增長了6.7倍,如果扣除價格下跌的因素,實際貿易額增長了9.6倍,而在17201820年國際貿易額僅增長了1.74倍。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電氣時代世界經濟快速發展B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劇變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D工業文明開創了世界市場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1800年至1870年國際貿易迅速發展,這從本質上反映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故C項正確;19世紀70年代,電力在生產和生活中開始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故A項錯

17、誤;材料反映的是國際貿易狀況,與世界政治格局無關,故B項錯誤;新航路的開辟促使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故D項錯誤。181926年蘇聯商業人民委員米高揚宣稱:“應當說,農民自發勢力、農民谷物市場完全為我們所控制,我們隨時可以降低或提高糧食價格?!逼鋵嵸|是()A按照市場價值規律管理經濟B繼續執行新經濟政策C采用行政命令解決經濟問題D正式建立斯大林模式答案C解析材料“農民谷物市場完全為我們所控制,我們隨時可以降低或提高糧食價格”體現的是政府對糧食市場的控制,C符合題意;A、B均與材料所述不符;D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斯大林模式的正式建立的標志是1936年憲法的頒布。191965年,德意等國提議把歐共體內部決策機制從“一致通過”改變為“多數贊成”,法國總統戴高樂實施“缺席政策”堅決抵制。“空椅危機”迫使歐共體通過“盧森堡協議”,同意法國提出的決策機制的全體一致原則。上述歷史現象實質上反映了()A超國家傾向和維護國家利益間存在分歧B西歐各國聯合起來擺脫美國的控制C德意與法國爭奪歐共體領導權斗爭激烈D民族國家利益阻礙歐洲一體化進程答案A而解析材料中德國和意大利等國提議修改歐共體內部決策機制,法國卻通過缺席堅決抵制,最后迫使歐共體同意法國支持的決策原則。這反映的是歐共體和各個國家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從本質上來說,即超國家傾向和維護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