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漏斗專題》word版_第1頁
《布氏漏斗專題》word版_第2頁
《布氏漏斗專題》word版_第3頁
《布氏漏斗專題》word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布氏漏斗專題 AUTONUM (08年廣東化學19)碳酸鈉是造紙、玻璃、紡織、制革等行業的重要原料。工業碳酸鈉(純度約98)中含有Ca2+、Mg2+、Fe3+、Cl 和SO42等雜質,提純工藝路線如下:已知碳酸鈉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趁熱過濾”的原因是 。若在實驗室進行“趁熱過濾”,可采取的措施是 (寫出1種)。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H1=+532.36 kJmol-1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H1=+473.63 kJmol-1寫出Na2C

2、O3H2O脫水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答案:Mg(OH)2、Fe(OH)3、CaCO3使析出的晶體為Na2CO3H2O,防止因溫度下降而析出Na2CO310H2O或Na2CO37H2O晶體,令后續的加熱脫水耗時長。用已預熱的布氏漏斗趁熱抽濾 (思路:1.減少過濾的時間 2.保持過濾時的溫度)Na2CO3H2O (s)= Na2CO3(s)+ H2O(g) H= +58.73kJmol12(08年江蘇化學21B)醇與氫鹵酸反應是制備鹵代烴的重要方法。實驗室制備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應如下:NaBr+H2SO4=HBr+NaHSO4 ROH+HBrRBr+H2O可能存在的副反應有:醇在濃硫酸的存在下脫

3、水生成烯和醚,Br 被濃硫酸氧化為Br2等。有關數據列表如下;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密度/gcm-30.78931.46040.80981.2758沸點/78.538.4117.2101.6請回答下列問題: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備實驗中,下列儀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字母)a圓底燒瓶 b量筒 c錐形瓶 d布氏漏斗 溴代烴的水溶性 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 。將1-溴丁烷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物在 (填“上層”、“下層”或“不分層”)。制備操作中,加入的濃硫酸必需進行稀釋,起目的是 。(填字母)a減少副產物烯和醚的生成 b減少Br2的生成 c減少HB

4、r的揮發 d水是反應的催化劑 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雜質Br2,下列物質中最適合的是 。(填字母)aNaI bNaOH cNaHSO3 dKCl 在制備溴乙烷時,采用邊反應邊蒸出產物的方法,其有利于 ;但在制備1溴丁烷時卻不能邊反應邊蒸出產物,其原因是 。答案:d 小于;醇分子中的醇羥基可與水分子形成氫鍵,溴代烴分子不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下層 abc c 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動(或反應向右移動)解析:B:布氏漏斗是用來過濾和干燥,醇羥基可與水分子形成氫鍵,溴代烴分子不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溴代烷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濃硫酸會使醇發生脫水而生成烯和醚等副產物,且濃硫酸有強氧化性,反應過程中能將HBr氧化成Br2,反應過程中濃硫酸會放出大量的熱,HBr易揮發,可減少HBr的揮發,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雜質Br2應選的適合試劑是可以與Br2反應而溴代烷與不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