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鑄九鼎——商周青銅器藝術_第1頁
夏鑄九鼎——商周青銅器藝術_第2頁
夏鑄九鼎——商周青銅器藝術_第3頁
夏鑄九鼎——商周青銅器藝術_第4頁
夏鑄九鼎——商周青銅器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夏鑄九鼎”商周青銅器藝術 美術鑒賞美術鑒賞 學習目標:學習目標:v知識目標: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的光輝成就。v能力目標:理解青銅器如何以其造型、紋飾和銘文,體現其重大的社會作用。v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懂得美術的社會功能,培養學生民族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什么是青銅器?為什么青銅器是青色的?1.青銅器是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誕生于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2.青銅器是銅錫鉛的合金,其中含有銅、錫、鉛的氯化物、硫化物,堿式鹽等,長期埋藏在地下會與土壤中水分和微量化學物質發生緩慢的化學反應。后母戊方鼎后母戊方鼎 后母戊鼎后母戊鼎通通高高133厘米,高厘米,高875千克,千克,

2、出出土于商代后期首土于商代后期首都安陽,后母戊都安陽,后母戊鼎以其巨大的體鼎以其巨大的體量和造型與裝飾量和造型與裝飾成功地體現了國成功地體現了國家政權象征的作家政權象征的作用用。 后母戊方鼎后母戊方鼎 鼎腹部四面鼎腹部四面正中留下大正中留下大面積空白,面積空白,四周繞以富四周繞以富于神秘感的于神秘感的饕餮紋和夔饕餮紋和夔龍紋。龍紋。后母戊鼎的耳部側面有后母戊鼎的耳部側面有一對浮雕的虎,共銜一一對浮雕的虎,共銜一個人頭個人頭四柱足粗壯四柱足粗壯有力,上端有力,上端飾以牛頭飾以牛頭(商)(商) 后母戊鼎的銘文后母戊鼎的銘文銘文銘文“后母戊后母戊”三字鑄于鼎的三字鑄于鼎的內壁內壁 ,戊是商王武丁的一

3、位配,戊是商王武丁的一位配偶,銘文表明這件大鼎是下一偶,銘文表明這件大鼎是下一代商王為祭祀母輩戊而鑄造代商王為祭祀母輩戊而鑄造的。的。后母戊方鼎(商)后母戊方鼎(商) 大盂鼎大盂鼎 (西周)(西周)對對比比青青 銅銅 器器 分分 類類v食器食器 鼎 鬲(ge) 甗(yan) 簋(gui) 簠(fu) 盨(xu) 敦(dui) 豆 v酒器酒器 爵 角 斝(jia) 觚(gu) 觶(zhi) 兕觥(si.gong) 尊 卣(you) 盉(he) 方彝(yi) 勺v水器水器 罍(lei) 壺 盤 匜(yi) 瓿(bu) 盂(yu) v樂器樂器 編鐃(nao) 編鐘 編镈(bo) v兵器兵器 鉞 鬲鬲

4、 形狀似圓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積受熱。商代前期的鬲大多沒有耳,商代后期鬲的口沿上附有雙耳。西周時期還有方鬲。炊煮器炊煮器甗甗 用作蒸煮食物用的器具,可分為兩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兩者之間有鏤空的箅,用來放置食物,可通蒸汽。此物相當于現在的蒸鍋。爵爵 用作飲酒的器具,前有流(傾酒的流槽),后有尾,中有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酒器酒器觚觚 古代酒器,青銅制,盛行于中國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細腰,高圈足。斝斝 用于盛酒或溫酒,有些像爵,但無流,無尾,而且體型比爵大。尊尊 用于盛酒的器具,有方尊圓尊兩類,另外,鳥尊形狀的酒器多也統稱為尊,并根據不同的動物的形狀而分別

5、稱為鳥尊、象尊、羊尊、虎尊等。簋簋 用于放置煮熟的飯食,一般為圓形,多帶耳,相當于后世的大碗。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與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盛食器盛食器豆豆 用來盛放干食如煮好的肉類,也可盛放調好的湯汁如羹類,有點有蓋,有點有把手,可以仰置。簠簠 盛食物用的,長方形,口外侈,四足短,有蓋。盤盤 盛水的器物,有圓盤和方盤兩種,小盤用于盛水洗臉洗手,大盤可用于洗澡,作為浴盆使用。水器水器匜匜 盥洗用的,形如半橢圓狀,前有流,后有把手。鑒鑒 盛水或盛冰用的,形體像盆。古代沒有普遍沒有使用銅鏡以前,常在鑒內盛水照容。饕餮紋饕餮

6、紋 夔夔 龍龍 紋紋青銅器的發展和演變 二里頭文化青銅器。 二里頭文化青銅器是以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同類型文化遺存出土的青銅。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青銅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青銅器包括工具、兵器、禮器、樂器和裝飾品。生產工具有刀、錛、鑿、錐、魚鉤等,武器有戈、戚、鏃。戈的形式為直援曲內,無闌,曲內后端有花紋。禮器有爵、斝 2種,爵的數量較多,束腰、平底、椎足,較早的素面無柱,具有濃重的陶爵特征,較晚的陶器特征顯著減退,有小柱,有的施簡 二里頭銅爵單花紋或鏤空,說明曾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和變化過程。斝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個三棱錐狀矮柱,單把,束腰平底,3條腿下呈三棱錐狀,上部

7、微顯四棱。樂器有單翼小鈴。裝飾品有獸面銅牌,其中有一件用 200多塊綠松石鑲嵌而成,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總的來說二里頭文化的青銅工藝處于初級階段,其種類不多,造型稚拙,體態較薄。裝飾花紋較少。二、商代青銅器二、商代青銅器 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分躍進步,青銅器品種相當豐富,以酒器和食器最為突出,以有鼎、鬲、簋、爵、斝、觚、尊、卣等諸多品種,裝飾圖案多獸面紋、夔龍紋等動物紋樣及云雷紋。商代青銅器可分前后兩期。前期品種較多,胎壁薄,造型規整,花紋鑄造較淺,且無底紋風格簡潔疏朗;后期品種很多,裝飾趨向繁縟華美,浮雕的主體紋飾下布滿繁重的底紋,具有威嚴和神秘色彩。三、西周青銅器三、西周青銅器 西周銅器的早期

8、是商代銅器的繼承發展期。此期雖有若干新的因素,但總體上商代銅器的傳統仍然極為強烈,很難在商周之際劃出截然的界限。西周早期常見的青銅禮器、食器有鼎、方鼎、鬲、甗、簋、簠;酒器有觚、爵、觶、角、觥、斝、盉、尊(包括獸禽形尊)、卣方彝、罍、盉、壺;水器有盤、匜等;其他器類有陳器用的禁;樂器有鐘等。鼎基本保持口沿立耳、淺腹、柱足的商代式樣,但方鼎的柱足已向細長發展,方座的雙耳或四耳簋為本期特有的形式。銘文有了很大的發展,并成為區別商末周初銅器和周代早期銅器的重要標志。商代常見的以族徽制銘的傳統,本期仍然保持,同時出現記史頌祖敬王的長篇銘文,具有明顯的周文化特征。字體多有明顯的波磔。總之,本期銅器形制莊

9、重典美,花紋凝重靜謐,代表了中國青銅器鼎盛階段的發展水平。大盂鼎大盂鼎 大盂鼎為西周前期(康王二十三年,前998年)所造。通高1021mm;口 徑784mm;腹深490mm;重153.5kg。形制為:立耳;深垂腹,腹上部飾曲折角獸面紋;足上部飾外卷角獸面紋、出脊,足下部略呈蹄形。鼎內鑄有銘文19行,共291字。銘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記載了周康王對貴族盂的訓誥和賞賜。西周晚期的重器,厲王時期有簋、鐘、鄭季、簋、攸從鼎、從、散盤、禹鼎、鄂侯馭方鼎、敔簋等,宣王時期有頌鼎、兮甲盤、虢季子白盤、不?簋、毛公鼎、南宮乎鐘、師?簋等。西周晚期的銅禮器,延續了中期形制和紋飾簡樸化的變化,淘汰了中期保留的早期

10、因素。常見器種有鼎、簋、鬲、簠、?、壺、尊、盤、匜等,品種明顯減少。鼎除沿用中期的垂腹鼎外,還有圜底鼎,都是獸蹄足。紋飾僅流行波曲紋,重環紋,鱗紋,直線紋,絕少見繁縟的動物紋,即如?簋一類的王室重器也是直線紋。銘文多長篇,已知最長的銅器銘文(毛公鼎 497字)即在此期。流于形式的為祖考作器的銘記也很流行。字體筆道圓潤,講究書法之美,但疏放草率的字體也多有發現。毛公鼎毛公鼎 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鼎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造型端莊穩重,鼎內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九字,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其書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

11、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結體方長。利簋利簋 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于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利簋為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式樣,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利簋采用上圓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在西周,簋和鼎配合使用,鼎為奇數,簋為偶數,以此來代表貴族的身份和等級。大豐簋大豐簋四四 、春秋時期青銅器、春秋時期青銅器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局面形成,打

12、破了周王室對青銅器禮器的壟斷。列國競相發展自已的勢力,出現了國內卿大夫室家逐漸興盛的政治形勢。代表各地區文化的青銅器在此基礎上高度發展,它新穎的器型、精巧富麗的裝飾風格和卓越的范鑄技術,反映了當時中國青銅器新風格的崛起。著社會制度的劇烈變革,青銅工藝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化表現為:原王室的器變為各諸侯自鑄的器,諸侯國青銅器占據當時青銅器的主要地位,或成為社會的商品;原來的“禮器”變為了士大夫階級生產享用的器,或成為象征個人財富的財物。為了滿足社會新興勢力鐘鳴鼎食的奢侈生活需要,青銅器的制造加強了實用性。在紋飾上,商、周以來的獸面紋、夔龍紋等紋樣,變為華麗的、富有生活氣息的圖案;在造

13、型上,由莊嚴厚重變為輕巧多樣。春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是各諸侯國及各國內卿大夫所制,因此這一時期的金文多反映了諸侯、大夫的社會活動及其典章制度,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表現出了濃厚的地域性特征,就此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的局面。立鶴方壺立鶴方壺 長長30.5厘米,寬厘米,寬54厘米。壺厘米。壺身為扁方體,壺的腹部裝飾著蟠龍紋,龍身為扁方體,壺的腹部裝飾著蟠龍紋,龍角豎立。角豎立。 壺體四面還各裝飾有一只神獸,壺體四面還各裝飾有一只神獸,獸角彎曲,肩生雙翼,長尾上卷。圈足下獸角彎曲,肩生雙翼,長尾上卷。圈足下有兩條卷尾獸,身作鱗紋,頭轉向外側,有兩條卷尾獸,身作鱗紋,頭轉向外側,有枝形角。承托壺身

14、的卷尾獸和壺體上裝有枝形角。承托壺身的卷尾獸和壺體上裝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互相呼應。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互相呼應。壺蓋被鑄造成蓮花瓣的形狀,一圈肥碩的壺蓋被鑄造成蓮花瓣的形狀,一圈肥碩的雙層花瓣向四周張開,花瓣上布滿鏤空的雙層花瓣向四周張開,花瓣上布滿鏤空的小孔。蓮瓣的中央有一個可以活動的小小孔。蓮瓣的中央有一個可以活動的小蓋,上面有一只仙鶴站在花瓣中央,仙鶴蓋,上面有一只仙鶴站在花瓣中央,仙鶴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翹首望著遠方,造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翹首望著遠方,造型靈動。從制作工藝上看,蓮鶴方壺的鑄型靈動。從制作工藝上看,蓮鶴方壺的鑄造采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造采用了圓

15、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蓮鶴方壺精湛的工藝,反映了春種技法。蓮鶴方壺精湛的工藝,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了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了春秋時期鄭國工業科技水平特別是青銅鑄春秋時期鄭國工業科技水平特別是青銅鑄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一面。蓋頂一鳥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一面。蓋頂一鳥聳立,張翅欲飛,壺側雙龍旁顧,奪器欲聳立,張翅欲飛,壺側雙龍旁顧,奪器欲出,壺底兩螭抗拒,躍躍欲試,全部格出,壺底兩螭抗拒,躍躍欲試,全部格局,在龐然大器的附著上,有離心前進動局,在龐然大器的附著上,有離心前進動向,最足象征爭求解放、迎接曙光的時代向,最足象征爭求解放、迎接曙光的時代精

16、神。精神。五、戰國時期青銅器五、戰國時期青銅器 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處于劇烈變革的時代,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文化藝術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此時,商周以來的青銅禮器逐漸衰落,日常生活用器卻得到了普遍發展,如鏡、燈、爐、帶鉤等器物的到了發展。戰國時,手工業得到大力發展,冶鐵、青銅器鑄造、漆器、絲織業的生產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青銅器的制作普遍使用熔鑄、焊接、失蠟法和金銀嵌錯工藝,產生了在銅器表面涂金、鎏金和刻紋工藝,器型輕薄靈巧,花紋細致繁復,具有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水平。戰國時,手工業得到大力發展,冶鐵、青銅器鑄造、漆器、絲織業的生產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青銅器的制作普遍使用熔鑄、焊接、失蠟法和金銀嵌

17、錯工藝,產生了在銅器表面涂金、鎏金和刻紋工藝,器型輕薄靈巧,花紋細致繁復,具有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水平。曾侯乙盤曾侯乙盤 通高24厘米,口徑57.6厘米,重約19.2公斤。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徑58厘米,重約30公斤。曾侯乙尊盤裝飾紛繁復雜,銅尊上是用34個部件,經過56處鑄接、焊接而連成一體,尊體上裝飾著28條蟠龍和32條蟠螭,頸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字銘文。銅盤盤體上共裝飾了56條蟠龍和48條蟠螭,盤內底刻有“曾曾侯乙作持用終侯乙作持用終”7字銘文。尊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盤則是水器,曾侯乙尊盤融尊盤于一體。這件尊盤的驚人之處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

18、梗支撐,內層銅梗又分層聯結,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嘆為觀止。思考與探究一、青銅藝術在商周以后有什么發展、變化?1、夏商周號稱“青銅時代” 。2、夏朝的青銅器目前發現較少,且較零碎 。3、商代是青銅器的繁盛時代,青銅器多見于禮器或兵器。最大的是司母戊鼎(迄今為止),最精致的的四羊方尊(當時)。同時期的還有四川的三星堆青銅器 。4、西周時青銅器平民化、日用化5、 春秋時,青銅器有了金銀錯技術和雕鑄技術,青銅器極品是蓮鶴方壺(出土一對,一個上交國家,一個現存河南博物院,是鎮館之寶),代表了中國青銅器的最高工藝水平,還有后來湖北出土的曾侯乙青銅編鐘,是青銅工藝和音樂、技術的完美結合,歷經千年依然能演奏 。6、戰國后期已出現鐵器,開始取代青銅器,并使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二、青銅器造型和紋飾對后世有什么影響?二、青銅器造型和紋飾對后世有什么影響? 青銅器的造型理念,為現代工業產品的造型理念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青銅器在通過基本幾何元素整合構建形體,運用象生手法構形,處理形體的虛實空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